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概述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2ca5b401c1c708a1294a449f.png)
三点: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钱塘江。
大运河的作用
辩证的眼光看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
待历史事件
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积极: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03
3.意义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 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 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 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 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 流动,同官 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 持了约1300年
Part 04
1.背景:隋场帝好大喜功, 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在位期间,营 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 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
自我检测:
3.隋场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C.加强南北交通
D
D.消灭南方的陈
自我检测:
4.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 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 北面的一段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邢沟 D.江南河
A
自我检测:
特点:政府主导,自由报考,平等竞争,公开考试,择优取士。 积极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 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 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 3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评价一下隋炀帝。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
现在()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0ad76031bd64783e09122b88.png)
隋朝的兴盛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励 精图治,锐意改革,开疆扩土,使 隋朝逐渐走向兴盛。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重定官制 隋朝初步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格 局。中央设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 内史、秘书、内侍五省。五省之外, 有御史台、都水台以及太常、光禄、 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 农、太府九寺,还有国子、将作二寺 (监)。
四、经略四方
炀帝即位后就打算“通西域,经略四 方”,使用征战、通婚、安抚等各种手段, 至大业五年,共置190郡、1225县,民户 890余万,疆域西至且末郡(今新疆且末), 北到五原郡(今内蒙古五原南),东达辽东 郡(今辽宁沈阳北),南抵日南郡(今越南 荣市一带),史称“隋氏之盛,极于此也”。
大业十一年正月初一,炀帝大宴群臣, 遣使朝贡者有: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 诃哆、传越、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 建、忽论、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 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 延、伽折,契丹等二十国。终隋之世,以此 最为盛况空前了。
(二)推进科举 炀帝下诏命五品以上文武职事官“宜依 令十科举人”,所谓“十科”即孝悌有闻、 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 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 膂力骁壮。又下诏诸郡,以四科举人,称为 乡贡。
(三)改修刑律
大业二年十月,炀帝下诏改修《开皇 律》。牛弘、刘炫等于第二年四月改成,共 500条,分为18篇:名例、卫宫、违制、请 求、户、婚、擅兴、告劾、贼、盗、斗、捕 亡、仓库、厩牧、关市、杂、诈伪、断狱。 颁行全国,称为《大业律》,该律轻于旧律, “久厌严科”的百姓,一时间颇“喜于宽 政”。
炀帝即位后大兴工程、复兴文教、改定制 度、经略四方,把大隋王朝推向了鼎盛。 一、公共工程 炀帝倾全国之力兴办了两大公共工程,一 是营建东京,二是开凿运河,给中华文明史写 下了辉煌的一页。
七下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下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279dc1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a.png)
隋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隋炀帝决定开凿大运河。这项工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历时数 年完成。大运河的开凿不仅方便了南北之间的交通,还加强了隋朝对全国各地的控制,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隋朝的科技文化发展
总结词
隋朝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后来的国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隋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隋朝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 日本列岛等地的交往逐渐增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同时,隋朝还与东南 亚国家保持了友好关系,共同维护了地区的和平稳定。这些交往为后来的国际交往奠定
影响深远
隋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唐朝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同 时,隋朝的灭亡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提醒统治者要注重民生、公正司法 、选贤任能等方面的重要性。
04
隋朝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01
隋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 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全 国统一,为唐朝的繁荣
奠定了基础。
七下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number {01}
目 录
• 隋朝的统一 • 隋朝的兴盛 • 隋朝的灭亡 • 隋朝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01
隋朝的统一
隋朝的建立
1 2
3
隋朝的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 坚就是隋文帝。
隋朝的统一过程
589年,隋文帝派兵南下,消灭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结 束了自东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
01
02
03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七年级历史下册记诵笔记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七年级历史下册记诵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8bc676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7.png)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统一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1)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三点、四段、五河:4.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①隋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②原有选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影响中央集权,已不适应统治需要。
③中小地主经济实力增强,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适应庶族上升的需要)。
④隋朝统一之初需要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特点:由注重门第到注重才能4.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点评】科举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官制度”,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防止社会的固化;英国直到工业革命后才有类似的文官制度(1853年;当然这时已是资产阶级文官制度了)。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b95f9680eb6294dd886cf5.png)
思考二: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么看? 探究(1)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 来评论大运河的开通太简单化了。 (2)好: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 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大运河成为我国东部的 黄金水道,造福了后世的人民,至今很多河段仍然在发挥作用。 坏: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 重的徭役负担,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扩大了 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 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 的发展
④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 选拔官吏 的主要制度,一直维 持了约1 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暴政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营建工程
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信息
统 一
时间 方式 都城 时间 意义
581年 外戚夺权(外戚 杨坚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
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长安 589年,隋文帝灭掉 陈朝 ,统一全国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经济的发展 (1)措施: ①发展经济 ②编订户籍 ③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表现: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 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唐〕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 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 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700 多千米的大运河呢? 原来,我们 的祖先充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 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 建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11课历史知识点总结
![1—11课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be49db172ded630b1cb6af.png)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三.拔范围。
2)持续1300多年。
四., 隋朝灭亡。
1名臣:2措施:3贡献:三.女皇武则天四12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贡献:他统治的前期开创“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
第3课:盛唐气象一、经济的繁荣农业方面:发明并推广重要的生产工具手工业:白瓷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是主要的商业区;坊——是居民区)。
社会呈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妇女社会地位较高,社会风气兼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拉萨)2.三、多彩的文学艺术1.,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因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2.3.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 安史之乱原因: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②社会上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③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使得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对比原因: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吴、。
第6课 北宋的政治1建立 措施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2目的:措施: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提高进士地位)。
影响:利:23、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送给西夏岁币,4、金灭辽、北宋:1125年,金灭辽,11275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经济发展原因: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②南方战乱少,③北方人口南迁带去手工业: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起。
造船业发达,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限制,。
第:1127年,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病亡),1234年蒙古灭金。
南宋和蒙古对峙局面形成。
3、元的建立和统一建立统治统一(南宋大臣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意义:结束分裂割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抗元英雄。
1、疆域2;枢密院(军事);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419ddd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c.png)
• 知识梳理
• 一、南北重归统一
•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定都长安。 • 2、南北统一:589年,隋朝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 3、繁荣一时: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加。 • 二、大运河的开通 • 1、目的: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的灭亡:
• 由于隋炀帝的 暴政,公元 618年农民战 争使隋朝灭亡。
本课小结
繁
国家统一 589
盛 繁盛 一 时
经济繁荣 大运河的开凿
的 一时 隋 朝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课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建立于(A ) A.581年 B.582年 C.508年 D.907年 2.隋文帝是( C ) A.杨广 B.杨勇 C.杨坚 D.杨业 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C ) A.统一南北 B.创立科举制度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三
• 2、开始时间:605年 • 3、情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
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 4、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 活动与探究
• 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 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 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 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 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 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隋朝历史知识点
![隋朝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2fef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2.png)
隋朝历史知识点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历史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于581年废北周皇帝自立为帝,建立
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的统一使得社会秩序得以恢复,经济文化得以发展。
2.隋朝的政治制度: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
例如,隋文帝废除了九品
中正制,实行了科举制度,这使得选拔官员的标准更加公正,也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此外,隋朝还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3.隋朝的经济政策:隋朝在经济政策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改革。
例如,实行了均田制,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时,隋朝还开凿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4.隋朝的文化和艺术:隋朝的文化和艺术也十分繁荣。
例如,隋朝的建筑艺术独具特
色,如隋朝的宫殿、陵墓等建筑都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此外,隋朝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
5.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与隋炀帝的暴政有关。
隋炀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滥用
民力,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
最终,在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隋朝灭亡。
总的来说,隋朝虽然历史较短,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相关笔记整理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相关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d3cc1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2.png)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相关笔记整理
隋朝的统一。
隋文帝杨坚于581年在江都称帝,建立隋朝,之后他继续征服南北各地,最终在589年将南方的陈朝灭亡,统一全国。
隋朝的灭亡。
1.内忧外患:隋炀帝时期,废除了民间弓箭手制度,重视御林军,导
致民间武装废弃,士兵不堪战斗。
国内失去民心,经济崩溃。
外患方面,
则是因为隋朝对高句丽、突厥等的征讨战争频繁,军费大量支出,军队疲
惫不堪。
2.政治腐败:武德七年,隋炀帝命令收集天下女子,封为“宫人”,
一度达到30万人之多。
宫女主要负责陪伴皇帝、宴乐、舞蹈等。
这项行
为是为了消遣炀帝本人,但结果导致了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给隋朝带来
副作用。
3.民变频繁:公元613年,温王杨退之在江都称帝,发动了哀莫大于
心死的王宫骑兵起义。
隋朝内部出现裂痕,叛乱不断。
最后,在公元618
年(隋炀帝即位31年)李淵自长安称帝,自立为汉王,史称唐朝的建立。
隋朝也从此结束了自己的历史。
1、隋朝 的统一和灭亡
![1、隋朝 的统一和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8b92b366a26925c52cc5bf4c.png)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 发展,特别是唐诗 的繁荣。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 过去的。 ——孙中山
成为世界上选拔人才的典范。
三、隋朝灭亡
604年7月,隋文帝病危, 杨广派人入宫将父亲文 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 赐兄杨勇死,缢杀之。 遂即位,为隋炀帝。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想要做官必须同时具备:
1.必须出身高门权贵
——寒门学子难以凭才学做官
2.要有地方高官推荐
——地方官员把持选才权利
科举制: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拨官吏的 制度。
隋文帝:废止九品中正制,初创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诞生
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 隋炀帝(杨广)
604~618在位
隋朝遂至灭亡。
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 只博雷塘数亩田。
《炀帝陵》 -- 罗隐(唐)
隋炀帝暴政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
1904年动工, 1914年通航。 长81.3公里 , 连接太平洋和 大西洋
地位:古代世界 最长的运河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意义(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
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隋末部分农民起义军表
领导人 李密 窦建德 杜伏威 起义军 瓦岗军 河北起义军 江淮起义军 控制地区 河南地区 河北地区 江淮流域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课件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0209c2284ac850ac02422d.png)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
581年,杨坚废北周
皇帝,建立隋朝,定
隋
都长安。杨坚就是隋
文帝。
3
589年,隋灭陈,统
一南北,结束了长期
隋
的分裂局面。
4
“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仅用四个月”灭陈,完成统 一。
公元589年,隋朝大 军南下陈后主携二 妃躲入的枯井,被 后人嘲笑为“胭脂 井”,也称“辱 5
23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翟让、李密的 瓦岗军),起义首先爆发在受害最深的山东 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 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24
25
了历史发展趋势
8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9
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 一个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 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10
二、大运河的开通
11
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
(涿郡 )今( 北京 )
海河
三地:三个中心
(洛阳) 黄河
长 安
淮水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a6c99c1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2.png)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是否认同两诗对“此河” 的评价?
胡 同增意对胡时大增间 运观河点的,开因河通为段 以大否运定河征为的发主民修夫,建认劳为民大伤运财民河,是引谣隋起朝了暴社政会的的表不现满,, 是 加隋快灭了605亡隋年的朝主的要灭通原亡济因。渠。 100余万 运河水,荡悠悠, 皮 过 或 的日。同灭休意亡660058对皮是年年大日因运休为河观隋永的点朝邗济开沟,的渠通因暴以为政肯大。11定0运00余余为河万万主起,到认贯隋一为通炀心大南皇只运北帝把河的下 琼造作扬花福用州看后,。,代同,时功隋大朝于 评 价61:0年贯通南江北南,河却劳民1伤0余财万,加速万隋里朝江灭山亡一(旦一丢分。为二)
王损之的仕途
王家世代是平民阶层,家中只有一个弟弟和老母 亲。弟弟前几年被朝廷抓去开凿大运河,王损之自己 空有诗书却苦于无人举荐,怀才不遇。一年,朝廷贴 出告示,告知民众,朝廷设置进士科,通过诗赋,时 务策等考试,登科及第者就可以进入朝廷做官。这对 于王损之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新政策出来,所有 人都可以凭借才学入仕,一时士人沸腾,学子争先苦
③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 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④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给社会带来革新气息和 创造精神。
⑤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2点以上】
建立背景: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政权特点: 都制定了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长城、大运河。 历史地位:
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灭亡教训为后来朝代的统治者借鉴。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bff886c3fab069dc502201ca.png)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的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统一全国。
3、隋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为隋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隋朝的繁荣: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结果(局面):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国力强盛。
史称:开皇之治。
(史料: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的创举(大运河和科举制)非常重要!1、大运河的开通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②人物、时间:隋炀帝从605年开始③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从北到南,依次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2700千米。
④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开创科举制度①背景:魏晋南北朝以来,官吏选拔主要看重门第不重视才能。
②创立:(1)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注意:科举制是隋炀帝创立的,而不是隋文帝!(3)科举制的特点:政府主导,广泛参与,公平竞争。
(4)科举制的历史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约1300年。
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的暴政表现为好大喜功,不恤民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长城,征辽东)奢侈无度(多次乘龙舟巡游)(2)灭亡:隋炀帝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首先在山东爆发,然后席卷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知识拓展(原则上所有同学都要掌握,实在有困难,也要基本了解)1、隋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1)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时间分裂的局面(2)开通大运河(3)创立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深远2秦朝与隋朝的相似之处:(1)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2)都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的科举制(3)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秦朝的长城,隋朝的大运河(4)都由于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而亡3、如何评价隋朝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36a7f72f83c4bb4cf7ecd123.png)
• 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在隋朝时被称 为 • A. 杭州 B. 余杭 C. 江都 D.建业 • 5.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 6.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 ①洛阳 ②涿郡 ③余杭 ④江都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 ③④ • 7.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 朗读下面两首诗,它们对大运河的开 凿有什么不一样的评价?你的观点 呢?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李敬芳 夸大开运河对 《汴河直进船》 隋亡的影响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既肯定开运河的功 共禹论功不尽多。 绩,也指出巡游江
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海河
605年开始)
(涿郡 )今( 北京 )
三点:三个中心 四段:分为四 段
(洛阳 ) 长 安 淮水
黄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统治
(江南 )河
长江
钱塘江
(余杭 )今( 杭州 )
练习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通济渠 洛阳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 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交流
隋炀帝龙舟模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 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盛唐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 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 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 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 了?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772843a2647d27284a735128.png)
25220
东汉
中国历史纪年表
220266
266- 304316 439
386
北
东 北 581 魏齐
魏
北朝 十六国
魏 西北
221263
蜀
222
西 晋
439-581 魏 周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阅读课文第二子目,思考: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三点、 四段、五河)及作用。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
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
琼花: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 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 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 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 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3、作用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 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到现 在的“北煤南运”以及防洪灌溉干 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 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意义(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 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 较多。”这是盛唐诗人皮日休的诗《 汴河怀古》,诗中作者对大运河的开 通持何态度?
举子看榜图
状元匾
阅读课文第四子目,思考:
隋朝灭亡的原因。
相关史事: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 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 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 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 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