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防错
精益生产中的防错技术应用

精益生产中的防错技术应用作者:文/许永胜来源:《时代汽车》 2018年第10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防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原理、零部件防错开展的一般流程,然后通过汽车精益生产过程中防错应用案例的介绍,引导企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重在预防,以实现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的目标。
关键词:防错;精益生产;零缺陷1引言精益生产来源于丰田汽车,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及浪费,它的关键词,精跟益;精一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产品;益一所有生产活动都有有效有益,具有经济效益;不做无用功,精益生产是一种优秀的现场管理模式,汽车企业要实现精益生产,实现零缺陷目标。
必须要降低不合格品的浪费,而要降低不合格品浪费,防错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
2防错的目的人的错误是自然事件,所有的人都犯错误;员工会因疏漏或忘而发生失误,由此所致的缺陷比例很大,因此防错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防止人为疏忽,向零缺陷目标努力;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防错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将操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以从事更具有创造性和附加价值的活动;防错的第三个目的就是取代依靠人的记忆的重复工作/行为,第一次把事情做好;不防错的后果,就会导致产品缺陷,严重甚至会产生危险或者伤害等。
3防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防错定义:为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制造而进行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IATF16949),也称为防呆法,简单说就是:在失误发生之前即加以防止,使人不特注意也不会发生失误的方法。
它包括预防型防错及探测型防错(如下表一),是一个预见性程序,用来预防和检测会对客户造成影响的各种缺陷,是制造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它强调的是一种预防的思维。
防错的层级包括三个层级,,首先是一级防错:防错设计针对的对象是错误的预防,即错误不能发生,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已经由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加以排除,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的模具设计导向销(图1),避免合模是出现偏差;其次是二级防错:防错设计针对的对象是错误的探测,即工序错误正在发生:在导致缺陷产生前,检测错误,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的零件钻孔时在底部增加传感器(图2);可以探测零件是否放置到位,从而避免钻孔钻偏;最后是三级防错:防错设计针对的对象是缺陷的探测,即一个错误已在前面发生:造成了缺陷,但可以及时检验缺陷,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在后桥齿轮油加注时增加传感器(图3),可以探测是否有油,从而避免漏加油。
经典精益生产改善案例

经典精益生产改善案例精益生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精益之行还需要在精益思想、原则和准则的指导下学习和实践一些有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工业工程(IE)、价值流图分析、柔性生产线建立、缩短作业转换时间、拉动式连续“一个流”生产、5S、QC工具、统计质量控制、防呆错技术、TPM等等。
01. 自动化与防呆防错,一个小改善的大效果零缺陷最大的窍门:通过发掘人的智慧,找到“傻瓜”都能做对的办法,减少品质对人的依赖。
1 . 有一家电子生产型企业,他们在组装设备时由于需要装配的螺丝数量多,操作工经常会有遗忘,导致不良。
后来,公司就从精益生产的角度进行考虑,降低人的因素。
他们专门设计了一种机械手,机械手末端有磁铁。
如果这个部位需要装5颗螺丝,机械手就自动抓起5颗螺丝,如果需要装16颗螺丝,机械手就自动抓起16颗螺丝。
操作工只要看下机械手上有没有剩余的螺丝就可以了。
这样就减少了品质不良的发生。
2 . 还有一家生产复印机的工厂,他们的复印机里面有一个小风扇,这个小风扇非常重要,一旦装反了,就会导致机械损坏。
但由于是流水线作业,操作工在装配时,由于疲劳、遗忘等多种原因,可能会出错。
主管就要求操作工装好后要进行检查,用手摸一下,试下风向。
但是每天生产数千台复印机,操作工人可能就会产生错觉,有风?没风?还是会产生装反的现象。
后来,就通过发掘员工潜能,在复印机旁边装一个小风车,如果装配正确就会有风,风车会转,因此只要风车会转,装配就是完好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这样这家公司复印机的合格率就大大提高了。
02. 标准化与简单化改善前:出库部分拣集包组班组长日常管理无标准化的管理规范,班组长日常管理的关键管控点存在管控疏漏的情况,不利于班组成长。
改善后:建立规范的班组长时段化管控标准,将日常管理事务标准化,确保管理受控,同时提升班组长的管理能力。
03. 如何强化管理,目视化的改善某企业有一个开放式的大办公室,有200人在一起办公。
由于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办公室的灯、空调没有关的现象。
干货 精益生产十大手法

干货:精益生产十大手法精益生产对于制造企业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无论是最基础的现场改善,或者是库存控制、生产计划管理、流程再造、成本管理、员工素养养成的诸多层面都离不开精益生产的范畴。
而在精益生产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方法论,闲话少说,直接上干货·······一、一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即在生产的过程中药时刻追求是以最少的动作投入,产生最有效率的工作效果。
精益生产中定义有三大类22项细则,指导人们如何节约动作、如何提高动作效率。
此处不作展开。
二、两大支柱JIT:准时制生产(JustInTime),只生产下游需要的产品,尽量不要产生库存,终极目标是单件生产,每位员工的做一件货品的时间相同,每个人生产完一件货品直接流到下一个工序对应的员工手里,工序与工序之间是没有库存。
自働化:自働化并非仅仅指在生产的作业中引入加工机器,而是让设备或系统拥有人的"智慧",替代人的工作。
当被加工零件或产品出现不良时,设备或系统能即时判断并自动停止。
三、三即三现在现场管理过程中,生产现场一旦发生异常,相关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立即赶到现场;立即看到现物;立即掌握现况。
四、四大原则消除(Eliminate):消除不必要的动作以及工作环节;合并(Combine):合并有相似作用的动作以及流程;重排(Rearrange):合理重排流程及重新分配工作;简化(Simplify):简化必须的工作。
五、五项分析作业在精益生产中,将动作流程分为5个方面,即操作、搬运、检验、等待、储存,然后针对这5个方面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浪费,然后进行改善:操作:使产品产生价值过程,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主要有价值的内容。
搬运:搬运分两类,必要的搬运及不必要的搬运。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做区分,改进必要的搬运,取消不必要的搬运。
检验:检验是必要的,但是检验的强度是根据需求来确定的。
精益生产现场管理和改善

案例:IE技术应用改善
解决问题的思维原则
➢ 外部出了问题,从内部找起; ➢ 部属出了问题,从上司找起; ➢ 工作出了问题,从自身找起; ➢ 今天出了问题,从昨天找起。
对待任何问题秉持三 发生问题,没有找到原因不放过
不 顶尖的管理成就来自于 放过 严谨的工作作风
QC(集体)
主题:品质
创意功夫(个人)
主题:安全、品质、成本等
改善
变革文化
“7 ” 种 浪费
浪费与说明
① 不良品
② 过量生产的浪费 =在不必要的时间生产过多 的物品
③ 库存的浪费 =材料、配件等成为停止保 管的状态
④ 搬运的浪费 =物品的移动、摆放、处理 等
发生问题,没有找到责任人不放过 发生问题,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
创意提案活动的运作方法
解决认识问题
数量与质量 份内与份外 活动的持续开展 奖励机制的合理运用 结论的公正性
氛围与宣传
营造一种良好的改善气氛 员工从中体验到成就感 提供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园地 营造全面改善的公司面貌,展示
* 现场里要挂出趋势图、提案建议件数、生产进度、
质量改善目标、生产力改进、换模时间缩短,
以及工业意外事故的降低。
6S 基本 → TPM IE TQM JIT 6σ → LP 精益之路
1 引言 – 现场定位
实2
战 内
容3
现场管理 – 三大基础工具 精益现场管理的核心
我们在这!
4 持续改善是精益管理的灵魂
作
工序
作業單位
作業要素
動作單位
基本元素
業
以材料的加工 以加工、檢驗、 以作業單位中所 以一個作業要素 以單位動作中所
精益生产之快速换型与防错法应用

精益生产之快速换型与防错法应用在精益生产中,快速换型(Quick Changeover)与防错法(Poka-Yoke)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它们的应用能够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工艺中出错的可能性。
快速换型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尽量缩短设备从一种产品转换到另一种产品所需的时间。
这个过程包括了准备工作、设备的调整和测试,以确保新产品的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通过快速换型,企业可以迅速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同时减少库存和生产停机时间。
快速换型的关键在于优化工艺流程和标准化操作。
首先,企业需要分析整个换型过程,找出能够缩短时间的环节,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其次,标准化操作是确保换型过程可控的关键。
企业可以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每个步骤都能够按照标准进行。
最后,企业还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简化和加速换型过程,例如使用快速连接器、预先准备备件等。
防错法是一种通过设计和改进工艺,以预防错误的方法。
它的目标是消除或减少人为错误或工艺中的缺陷,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防错法包括了多种技术和方法,例如自动检测装置、设计容易检测并纠正错误的工艺和设备等。
在应用防错法时,企业首先需要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缺陷,并找出造成这些错误的根本原因。
然后,企业可以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增加自动检测装置、改进设备和工艺的设计、优化操作流程等。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员工培训和奖惩机制,提高员工对生产过程中错误的敏感性和责任感,从而进一步减少错误的发生。
快速换型和防错法在精益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首先,它们能够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其次,它们能够显著地减少生产停机时间和产品的不合格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通过应用这些方法,企业还能够不断优化和改进生产过程,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质量水平。
总而言之,快速换型和防错法是精益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精益生产方式现场改善实战训练内容

精益生产方式现场改善训练一、【课程介绍】:●一项使生产周期压缩80%的生产技术●一种让生产面积压缩50%的生产方式●一项有效降低库存至少30%的有效手段●一堂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负责人困扰,挑战传统生产思维方式的课程二、【学习收获】:◆通过全程模拟演练,理则咨询让你系统的掌握精益生产在企业的收益及如何运用◆提升改善意识和改善能力◆掌握精益生产的实施技法与推行方法◆解决生产过程的常见疑难问题如:准时交货率低、库存日益增多、生产不均衡及人员变动大、停工待料、难以应付紧急插件等◆缩短生产周期时间、提升面积生产性……三、【学习对象】:公司经营管理者、工厂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经理、厂长、工厂经理、采购与物流经理四、【课程时数】:两天五、【课程大纲】:第一部分精益思想篇1、精益生产价值体系◆精益生产的起源◆精益生产的核心价值◆中国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障碍2、精益生产推进体系与IE管理与改善的关系◆精益生产与IE改善的关系◆生产方式革命里程碑第二部分精益意识篇1、员工意识◆改善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改善的误区◆帮助员工拥抱变革◆企业利润及成本模式分析2、浪费意识◆企业常见的7+3=10种浪费◆识别并挖掘浪费◆寻找浪费的4M方法;◆消除浪费和零缺陷※案例分享:某企业现场典型浪费剖析3、库存意识◆企业库存的来源和危害◆如何有效的消除库存4、效率意识◆假效率与真效率◆个别效率与整体效率◆可动率与运转率5、全局意识◆对整个制造流程进行分析◆对单面流程进行分析的危害◆不断的改善第三部分生产体系改造篇(上)1、流线化生产◆流线化生产的意义:杜绝万恶之源◆流线化生产与批量生产的差异◆流线化生产的八个条件及步骤◆流线化生产的设计原则、要点◆案例讲解:某大型电子厂PCBA装配线的流线化经历2、安定化生产◆人员的安定1)标准化作业2)生产节拍3)动作经济原则◆设备的安定1)可动率才重要2)自主保全与零故障◆品质的安定1) 品质变异的来源2)品质的三不政策3)零不良原则4)客户导向的品质目标管理5)品质成本的管理6)设计与制造质量与成本之关系7)总质量成本曲线划分区域8)质量成本改进模式与效应9)六西格玛的认识10)全员质量意识再造与控制※演练:谁为质量负责◆物量的安定1)经济批量不经济2)快速切换的方法和原则3)SMED的定义4)快速切换的改善着眼点及思路5)快速切换的实施法则◆管理的安定1)现场管理2)如何形成现场改善自律机制3)可视化管理--让问题看得出来4)多功能的自我领导团队、教育与改善课间休息时间:上午1次,下午2次第三部分生产体系改造篇(下)3、平稳化生产◆何为平稳化生产◆生产进度与生产能力不足的对策◆生产计划安排原则◆生产排程的高明做法◆依据4M1E做好产前准备◆生产进度随时掌控◆在制品占用量分析◆平稳化生产的技巧◆混流生产是平稳化生产的最高境界4、自动化(jidoka)生产◆自动化和带人字旁自动化的区别◆实现jidoka的三个手段◆ jidoka的有效工具--按灯制度◆快速处理问题系统◆问题管理—5F法和刨根法◆ 5Y分析◆合理化四个步骤◆ PDCA循环◆均衡化生产※案例分享5、准时化生产(JIT)◆准时化生产的特点◆准时化生产与后拉式生产有何区别◆准时化生产方式(JIT)运用方法◆如何根据需求计算需求节拍◆生产节拍的计算方法◆ U型生产线与单件流◆如何实施准时化生产◆看板生产的条件◆看板生产的规则※案例练习:如何计算看板数量第四部分精益推行技法篇◆ U型布局◆流程式布局◆多技能员工◆作业标准化◆ 5S管理◆推行设备的TPM◆目视管理◆看板管理◆全员质量控制◆防错、防误、防呆◆快速换模◆IE工程◆工序平衡※案例分享※精益生产模拟演练第五部分精益效率提升篇◆高效率改善:意识改革◆高效的硬件:生产系统布局◆高效的运行准则:标准作业◆高效基础---时间研究◆高效的支持保证:快速换模SMED ◆让低效率无所遁形:作业测定◆让低效率无所遁形:目视管理方法◆让低效率无所遁形:动作分析◆效率改善方法:MODAPS法◆效率改善方法:动作经济原则◆效率改善方法:单元化生产◆效率改善方法:jidoka生产◆效率改善方法:ECRS◆效率改善方法:平衡生产线※案例分享※精益生产模拟演练经验交流与实务问题讨论。
制造(机械加工)企业生产现场的“防错与改善”措施及方法

制造(机械加工)企业生产现场的“防错与改善”措施及方法在汽车配件的制造过程中,设备上的防错装置技术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类:(1)定性的防错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光电、限位、接近开关的逻辑控制技术等来完成防错。
比如:即时摄片比较,区分装配零件的方向是否正确;传感器感应检测:机加工自动线根据不同产品型号的外形变化,传感器将感应到的信息反馈给后面的加工工序,使后面的工序调用对应的加工程序,实施相应的加工内容;加工孔探测:在机加工线中的钻孔或攻丝后的工位,对加工孔的断刀检测及切屑冲洗;硬靠山:认准工件的前后流向,如在缸体加工自动线的进料口,利用缸体前后端面的宽度差异,设定硬靠山,保证缸体进入机加工线时前端面流向在前;硬探头:检测零件的不同型号,实施不同的装配或加工工艺,如用探头探测零件的外形,实施不同的装配,如硬探头探测缸孔,区分3.0L或3.4L缸体;导向挡块:区分零件的输送导向;光栅防错:通过光栅的检测控制,达到工件是否摆放到位;夹具防错:控制装配零件在夹具上的摆放是否到位来防错。
(2)定量的防错通过测量探头感应或经过气电转换的测量技术(气体流量转换成电量)来达到防错的目的。
如:探头探测数据反馈:通过探头探测已压装气门座圈的内径来区别零件是3.0L还是3.1L汽车配件的缸盖;刀具长度检测:程序控制加工中心刀具检测可防止错误长度的刀具安装在刀库中,防止加工过程中的断刀现象,减少加工首件或加工过程中的废品出现;定位面气孔压力检测:确认工件正确到位的防错措施;泄漏测试:汽车配件如缸盖、缸体的油道以及水道的在线测试等,控制泄漏件流入下道工序;随线检具直径测量:这在机加工自动线中镗孔及铰孔后的工位应用较广,达到100%控制不合格产品的出现;扭矩控制:汽车配件如很多螺栓固定的拧紧程度均通过扭矩枪来控制。
(3)颤动功能的防错通过颤动机的颤动,使零件随着不断的颤动并输送至判别零件的方向正确与否处,只有零件处于正确的位置方向时,才能进入送料轨道;位置方向错误的零件则掉入零件颤动料箱里,从而达到预防零件的进给方向错误,避免工件报废的目的。
精选精益生产培训之十大工具

精益生产工具之八---看板
2个概念
2.双箱制
精益生产工具之八---看板
2个实时控制 1. 账实一致 2. 生产计划可以控制
精益生产工具之八---看板
2种类型 1. 取料看板,用于出库 2. 生产看板,用于进库
精益生产工具之九---快速换模 什么叫快速换模?
快速换模: 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 在十分钟内转型,换模。
精益生产工具之六---现场改善 什么是现场?
现场:在制造型 企业里,现场是 生产产品或提供 服务的地方。
精益生产工具之六---现场改善
5 要管好 个方面:
Safety 安全
Morale 士气
现场 改善
Quality 质量
Delivery 交期
Cost 成本
精益生产工具之六---现场改善
1个工具:改善现场突破
精益生产工具之九---快速换模
快速换模的目标 1.减少换模时间 2.提高换模作业的可重复性,确保生产合格产品之前,换 模作业在几分钟之内完成。 3.促使使用者减少生产批量和降低库存水平而不影响正常 的生产作业
精益生产工具之九---快速换模
换模时间:上一个产品的最后一个合格品到下一个产品的第一
个合格品之间的时间。 换模时间=内部换模时间+外部换模时间
自働化:在错误发生的时候,机器会自 动判断,会停止。
自动化:在错误发生的时候,除非手动 关机,机器会一直错下去。
精益生产工具之七---防错
3 自働化 个原则
1.停止异常 2.反应迅速 3.人机分离
精益生产工具之八---看板
什么是看板?
看板是一种通过手工传递信息, 来管理物料的方法。为使用体 积小的、分量轻的、手工处理 的料箱补货所需物料提供前提。
精益改善稿件

精益改善稿件1.精益生产现场改善类的稿子,新手求救,谢谢精益生产现场改善是制造型企业关注的焦点,生产现场管理的优劣直接体现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也是体现企业盈利重要环节。
掌握生产现场改善的手法和工具识别现场管理中的浪费,最终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取倍增的利润。
企业成本的高低,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建设超低生产成本的生产体系就变得刻不容缓了,精益生产陈鹏是擅长现场效率改善。
现场效率改善可以从打破无改善空间的固化思维,全新接受世界及公司的改善观念入手,树立明确的现场管理人员职业化意识,提升现场改善能力,熟悉现场改善的基本思路并掌握现场改善技巧,从改善的角度识别浪费以及通过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及降低成本,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掌握工厂成本管理实战技巧,为您的企业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行方案。
2.公司要写一篇关于精益管理改善无止境的主题稿通往工业4.0道路上,精益不能缺席!工业4.0的概念众多,解释也是众说纷纭,但大概意思是,那是一种高度灵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方式。
按照设想,即使在工业4.0的发源地德国,一些相对完善的工业4.0厂家,目前或许能处于3.0左右的水平,所以其实工业4.0仍然是一个模糊的和不确定的未来。
它需要全球的企业一起去探讨努力实现。
而在中国制造2025利好政策的鼓舞下,国内已有很多企业开始尝试工业自动化以及工业4.0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布局,以期在未来中国制造逐步走向工业4.0的升级改造中抢先一步获得商机。
同时网上也开始传播格力、海尔、三一重工等企业关于工业4.0示范工厂的视频。
好像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工业4.0离我们并不遥远。
这里不得不反思,不顾实际地盲目追求所谓的工业4.0,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因为就中国大量的制造型企业来说,管理现状依然停留在工业1.5、工业2.0的低水平上。
那么面对席卷全球的工业4.0大潮,这些企业该怎么办呢?他们又如何才能达到智能化呢?我们倒着来进行推导。
现场改善及案例分析

改善就是发挥人的智慧,让现场改得更好、更 简单、更轻松、更方便。
五、主要的改善工具
精益工厂
TQM
均 衡 生 产
质 量 改 善 方 法
IE 持 续 改 善
TPM
拉 动 看 板
全 员 生 产 维
快 速 切 换
护
单 元 生 产
全员5S活动、全员改善提案活动
1 改善的目的
一、为什么要改善?
现场改善及案例分析
预计用时:100分钟
精益生产的理论框架
生产准时化
在需要的时间 按需要的数量 提供需要的产品
目 标:
低成本、高品质、短交 期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的满 足客户需求。
准 时 化
●一个流 ●快速切换 ●后拉生产 ●快速切换
员工和团队
持续改善
减少浪费
问5个为什么
改 善:
自
働
品质自働化
化
工序内控制品质 异常时自动停止
有安全事故吗/新员工按标准操作吗/环 境要改善吗
●异常停止 设备有防错功能
●自动防错
●就地解决
以消除七大浪费为着眼点,在生产、管理以及工 作方式上要不断地进行改善与创新。
提纲
1 改善的目的 2 改善的着眼点 3 改善的原则.步骤 4 管理者的行动
相关的概念
一、什么是现场?
• 广义:企业赚取利润活动的主要场所。 (研发、生产、销售)
• 狭义: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地方。
二、现场改善是谁的事情?
以降低库存的原材料 采购部
质管部
总库存
在制品 生产部
技术部、质管部
技 术成品 生销产售、部品质 采生购产、部仓、库、、
IE工业工程现场改善:5防错法

工业工程现场改善:第五章防錯法(愚巧法、防呆法)第一節防錯法概述防錯法日文稱POKA-YOKE,又稱愚巧法、防呆法。
意即在過程失誤發生之前即加以防止。
是一種在作業過程中采用自動作用、報警、標識、分類等手段,使作業人員不特別注意也不會失誤的方法。
一. 防錯法的作用在作業過程中,作業者不時會因疏漏或遺忘而發生作業失誤,由此所致的品質缺陷所占的比例很大,如果能夠用防錯法防止此類失誤的發生,則品質水平和作業效率必會大幅提高。
1. 防錯法意味著“第一次把事情做好”因為防錯法采用一系列方法或工具防止失誤的發生,其結果即為第一次即將事情做好。
2. 提升産品品質,減少由於檢查而導致的浪費防錯法意味著“第一次即把事情做好”,直接結果就是産品品質的提高,與靠檢查來保證品質相比,防錯法是從預防角度出發所采取的預防措施。
而檢查不能防止缺陷的産生,檢查發現的缺陷只能去糾正。
這是一種浪費,防錯法消除了這種浪費。
3. 消除返工及其引起的浪費防錯法會提升産品品質,消除缺陷,這會導致返工次數的削減,由於返工所致的時間和資源浪費便得以消除。
二. 基本原則1. 輕松原則—使作業的動作輕松難以辨認﹑難拿﹑難動等作業即變得難做﹐使作業員疲勞而發生失誤。
可以這樣進行改善﹕(1)用不同顏色區分﹐放大標識—容易辨認例﹕SMT機台指示燈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運行狀況。
(2)加上把手—容易拿例﹕較大型的治具為了減少搬動的動作﹐可考慮加上把手﹐降低動作等級。
(3)使用搬運器具—動作輕松例﹕各種手推車﹐烏龜車等。
2. 簡單原則—使作業不需要技能和直覺需要高度技能與直覺的作業﹐容易發生人為失誤﹐考慮用治具或工具進行機械化﹐使新進人員或支援人員也不容易出錯。
3. 安全原則—使作業不會有危險有不安全或不安定因素時﹐加以改善﹐使其不會有危險﹔馬虎作業或勉強作業有危險時﹐設法安裝無法馬虎或無法勉強作業的裝置。
4. 自動化原則—使作業不依賴感官(1)依賴像眼睛﹑耳朵等感官進行作業時﹐容易發生失誤﹐制作治具使之機械化﹐減少用人的感官來判斷作業。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防错

⑶ 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差错,但是必须及时发现和立即纠正, 防止差错形成缺陷。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16
失误与缺陷
– 失误是由于作业者疏忽等原因造成的。而缺陷是失 误所产生的结果,比如由于作业者疏漏而产生装螺 丝作业失误,而导致汽车轮胎漏装一颗螺丝的缺陷。
改进前:
由于有些零件装配后被遮盖,难以确定是 否漏装,只有分解开来才能检查。
改进后:
将装配所需的零件预先数好并交给装配 工人。按计划数量装配后如果零件不够 或还有剩余,就表明装配出了问题。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27
防错
采用以下预防差错的技术:
• 在设计产品时就考虑到产品不易不正确地制造或装配 • 在工序中就使用能探测到差错的设备或检验技术,而不是在工
利用物品的形状、大小、特性的不同,通过输 送装置进行检测、阻隔和区分,防止不良品的 流入或流出,做到100%全检。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22
例 冲压
工序描述:冲压件被压弯到所需形状,零件的弯曲内侧有冲制毛刺。
存在问题:冲件压弯方向颠倒。
改进措施:改进斜槽以确保正确定位。
改进前:
每次弯曲前,工人都要校验零件的弯 曲方向,但还是会出现错误。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7
第二级:质量保证级
管理特征: 1. 质量保证活动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注重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但在产品开发和设
计方面较弱; 2. 质量保证职能主要集中在与生产活动有关的方面,开发部门很少介入; 3. 对采购、生产和最终产品有较明晰的质量目标,但通常设立的质量目标要求不高; 4. 存在质量改进活动,如“质量小组”和“问题解决小组”等用于解决质量问题,但并不
班组现场质量改善工具与方法:目视管理、防错法、5S活动

本资料由弗布克原创,版权归属弗布克,不可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仅可用于个人学习、交流等非商业性用途!4.3 质量改善工具与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目视管理、防错法和5S 活动是进行质量改善的有效的工具或方法,班组人员应了解这些工具或方法,以便灵活运用。
4.3.1 目视管理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的信息来显示出现场生产活动的一种科学方法。
班组人员了解目视管理并将其用于现场质量管理中,可营造一目了然的状态,也便于迅速而容易地采取措施,防止错误发生。
1.目视管理工具目视管理,其表层意思是一眼即知的管理,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目视管理具体工具及其作用如图4-36所示。
图4-36 目视管理工具及其作用2.目视管理内容班组管理的对象,包括物品、信息和日常工作,目视管理就是以这些对象为2.标签用于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常时发出信号,包括异常信号灯、运转指示灯等3.信号灯4.操作流程图用于描述作业顺序和操作要点的简明指示书,用于指导生产作业用来标示工具、合格与不合格品等物品的名称、放置场所、数量和其他特性等结合实物或照片,表示生产现场出现的某种不良现象或某种不良行为后果 5.反面教材6.警示线在仓库或其它物品放置处画彩色漆线,用来表示最大或最小库存量用于公示、宣传质量目标和任务目标以及达成情况等信息7.告示板8.看板用于显示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状况等生产管理信息用线条画出各类物品的存放区域,便于物品按区域存放1.区域线内容,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管理。
其具体内容如表4-8所示。
表4-8 目视管理内容对象目视内容方法示例图片物品管理物品的放置场所采用有颜色的区域线加以区分,使物品整齐有序,避免相互混乱例用蓝色区域线标示桌上物品放置区域物品的名称、数量用标签进行分类标识,避免物品误用,便于领取例用标签标明套筒头的名称、型号和数量物品库存管理采用警示线标识物品最大和最小存量,保证物品及时供应例红色实心线标识料架最小库存量生产作业管理生产操作用操作流程图提示正确操作流程和方式用错误操作反面教材或提醒板防止作业人员出错和遗漏生产进度、作业规范用看板全面反映生产计划、现场管理规范和作业要求等生产质量异常用信号灯或其他标识及时反映质量异常例如气体检测报警仪用红色信号灯报警质量管理质量目标和方针通过公告板宣传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质量合格标准通过不合格品和合格品实物或图片显示合格的判定标准产品质量状况通过管理看板发布产品质量状况信息,并用图表进行表示例如通过管理看板显示不合格品的统计信息,或通过不合格品统计图进行展示4.3.2 防错法防错法又叫防呆法,是指在质量缺陷明显的前提下,防止因操作人员不注意而导致错误的方法。
生产过程中的防错防呆|日本案例(60张现场照片)

就连跳动在 过程中都一 起检验了!
二、链轮花键加工改善案例
改善前: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者用锤头将链轮安装到位进行 花键加工,但有个例花键角度不良零件流入铃木公司 改善后:将该工位增加传感器如果未将链轮装配到位设备将无 法加工
三、拨叉防漏检案例
厂家全检还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该怎 么办?是真的没办法了吗?让我们看
看日本企业是怎么做的!
改善前: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者加工完φ6孔后对该孔进行全检,
但仍有个例不良流入铃木.
改善后:设备上增加了传感器,如果未对φ6孔进行检查放置拨叉的盖
板就无法打开,设备就无法加工下个零件.
四、防止漏装钢珠改善案例
五、其它防错装置
----巧妙检测
案例1
过程的全检
案例2
案例3
很巧 妙的 设计
生产过程中的 防错防呆
前言
通过参观日本生产企业,感受比较深的 一点就是日本企业生产过程中防错漏等现 场改善活动做的比较全面细致。此次我们 选取了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案例跟大家共同 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推进供方有一定帮 助。
目录
----防错装置
• 一、平衡轴组装案例 • 二、链轮花键加工改善案例 • 三、拨叉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案例 • 四、防止漏装钢珠改善案例 • 五、其它防错装置
一.平衡轴组装案例
该图片为平衡轴的组装 设备:这个工位也是让 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的一 个防错漏装的典型案例: 从这个工序我们能学习 到其现场管理、作业指 导书、防漏装等方面做 的比较细致的地方
首先、作业顺序书的编制
小学生也能看懂 的作业顺序书
其次、工装设计及防错装置
再次、设备及检测设备配置
压入力在过 程中得到了 有效控制
直行率&不良项目管理图, 按时间跟踪管理项目的变化, 每个岗位都有管理图很重要。
如何改善生产现场人为操作失误导致产品不良

如何改善生产现场人为操作失误导致产品不良“如果是人为操作失误,该如何去开展分析整改呢?例如外观缺陷、标签贴错、数量短缺、漏加工步骤、错发料等问题。
领导很不喜欢我们写‘操作失误、人员培训、质量意识提升’等整改措施,可是又能怎么写呢?总不可能什么都上防错吧?”其实不仅是你的领导不喜欢这样的整改对策,任何管理人员都不会喜欢写整改措施,动不动就写“操作工质量意识不强,加强培训”,“处罚当事人300块”等等。
因为把质量问题的责任推卸给操作工,要么是不负责任的应付,要么就是不懂质量管理。
因为其实在生产现场,管理者们接触到的操作工,大多都是很朴实的工人。
确实有刁钻耍滑的,但是少之又少。
所以上述例子中的问题,无不可以从管理制度和方法上查找原因。
01 . 外观缺陷一般说来,外观缺陷都是需要百分之百目测检验的,确实容易造成漏检的情况。
但是还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查找原因和制定改进措施的。
1.1外观检验标准是否具体、是否清晰、是否和顾客达成了一致。
有些企业的外观标准上仅简单写了“无飞边毛刺、无磕碰伤”。
但是在现场操作时,操作工和生产管理人员又认为“无磕碰伤是不可能的”,因而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掌握一个模糊的标准。
规范的做法是,把产品按照功能面,逐一根据可能的缺陷确定可以接受的标准和不能接受的标准。
然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描述清楚。
标准应清晰、易懂、没有歧义,而且是现实可行的。
杜绝模糊的“外观标准参见限度样件”。
如果有限度样件,也要有文字说明,限度样件是哪个方面哪个缺陷的限度样件,是缺陷样件还是合格样件,缺陷和合格的判定条件是什么,一定要说明清楚。
1.2外观标准是否已经清晰、明确地培训传达到员工。
杜绝笼统地说培训不到位,而仅仅就事论事在这个缺陷上培训这个员工,而同类的事情下次在另一个工位就另外一个问题又可能重复发生。
如果是员工培训方面整改,一定从培训方法、培训流程、培训后考核方法、新员工上岗初期的互检和师傅陪伴等角度,在工作方法上和流程制度上找原因,加以整改,杜绝下次类似的事情发生。
浅谈企业生产现场精益改善活动的实施

浅谈企业生产现场精益改善活动的实施摘要: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生产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运营越来越追求高效益高质量目标。
企业生产现场由仅仅满足交付需求,向更好、更快、更有效的产出方式转型。
精益生产理论自上世纪被提出以来,经过大量实践证明了其在生产领域的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在探讨精益改善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现场精益改善活动的实施进行探索,提出企业生产现场精益改善活动的内容和路径,以达到较好的运营管理目标。
关键词:生产管理;精益生产;改善一、背景和现状在当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常态,很多企业都处在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的局面中,为应对这种恶劣的发展外部环境,需要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在内部能力建设上探寻出路,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除了企业具有的技术开发、生产、服务等内容外,企业管理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其所带来的效率问题,也是企业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很多企业经过多年实践,发现企业的精益改善能够为企业管理效率提升、效益获得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当代企业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生产现场精益改善对在企业健壮发展的重大作用,纷纷开展生产现场的精益改善活动。
二、生产现场实施精益改善活动的必要性(一)实施现场精益改进是解决生产现场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我国企业现代管理理念整体发展较为落后,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对生产现场人员的影响程度较低,管理基础通常都较为薄弱,生产现场管理“人治”现象还较为普通,尤其是对于从原来国有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企业,粗放型的管理行为方式还大量存在。
只有通过实施精益改善活动,才能逐渐对生产现场管理进行规范,减少问题的发生,提高生产的数量、质量、成本和效率。
(二)实施现场精益改进是企业生存的必备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越来越规范,整体管理水平越来越高。
要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就必须实现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生产,需要不断对生产管理进行改善,全面推行现场的精益改善,是夯实管理基础,确保企业得以生存的必备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7
第二级:质量保证级
管理特征: 1. 质量保证活动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注重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但在产品开发和设 计方面较弱; 2. 质量保证职能主要集中在与生产活动有关的方面,开发部门很少介入; 3. 对采购、生产和最终产品有较明晰的质量目标,但通常设立的质量目标要求不高; 4. 存在质量改进活动,如“质量小组”和“问题解决小组”等用于解决质量问题,但并不 是企业文化的永久组成部分,所以就效果来说,不像第三、第四级那样有效;
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技术以及实现高质量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被应用 质量业绩水平: 1、平均缺陷率: < 100 ppm 3、返工率:< 0.8%
2、废品率:< 0.8% 4、过程能力指数Cpk:≈ 2.0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10
自 働 化
– 以生产100%合格品为前提,在机械设备、品质、 作业等发生异常时,机械设备本身可检测出异常并 自动停止,或作业者按动停止开关,通知发生了异 常以防止再发生。 – 其意义是自律地控制不正常情况,具有类似于人的 判断力。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23
防错的基本方法 3
通过设臵挡块阻挡不期望产品的放入,以达
到避免正反向、左右向产品的混淆。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24
例 (攻丝)
工序描述:工件放入夹具钻两只螺纹底孔然后攻丝。 存在问题:工件反摆在夹具上。 改进措施:在夹具上增加干扰销。
改进前:
因工件两端外形相同不小心可能导致 反摆,钻孔和攻丝在错误的位臵。
什么是防错
什么是防错
–防错是为防止不合格品的制造而进行的产品和制造过程
的设计和开发。 –防错法日文称POKA-YOKE,又称愚巧法、防呆法。 –是一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自动作用、报警、标识、分类 等手段,使作业人员不特别注意也不会失误的方法。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1
防错的发展历程
POKA-YOKE意为“防差错系统”。日本的质量管 理专家、著名的丰田生产体系创建人新江滋生 (Shingeo Shingo)先生根据其长期从事现场质 量改进的丰富经验,首创了POKA-YOKE的概念, 并将其发展成为用以获得零缺陷,最终免除质量检 验的工具
改进措施:改变工件和模具形状以确保工件正确定位。
改进前: 冲件放入模具时可能由于摆反 而使毛边处于压弯件不允许存 在的一侧。 改进后: 在工件无影响的部位稍做改变, 模具亦随之更改,使工件不可能 以错误方式摆进模具加工。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21
防错的基本方法 2
利用物品的形状、大小、特性的不同,通过输
⑵ 生产现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每一天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出 现差错导致缺陷,缺陷导致顾客不满和资源浪费。 ⑶ 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差错,但是必须及时发现和立即纠正, 防止差错形成缺陷。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16
失误与缺陷
– 失误是由于作业者疏忽等原因造成的。而缺陷是失 误所产生的结果,比如由于作业者疏漏而产生装螺 丝作业失误,而导致汽车轮胎漏装一颗螺丝的缺陷。 – 因为失误是造成缺陷的原因,故可通过消减或控制 失误来消除缺陷。
改进后:
在夹具上装两个干扰定位销,如果 工件放反就会被撑起来。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25
防错的基本方法 4
根据生产或装配的需要定量分配零件,如果发生 错误,能在一个工作单元结束后很容易发现错误。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26
例 (装配)
工序描述:在装配过程中有几只零件要装在其它零件后面。 存在问题:漏装零件。 改进措施:将零件数和要求零件数进行比较。
改进前: 由于有些零件装配后被遮盖,难以确定 是否漏装,只有分解开来才能检查。 改进后: 将装配所需的零件预先数好并交给装配 工人。按计划数量装配后如果零件不够 或还有剩余,就表明装配出了问题。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27
防 错
采用以下预防差错的技术:
• 在设计产品时就考虑到产品不易不正确地制造或装配 • 在工序中就使用能探测到差错的设备或检验技术,而不是在
5. 通常出了质量问题才着手解决,绝大部分质量问题由质量保证方面的专业人员来处理。
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1. 使用了基于数据的分析技术,如:Pareto图、因果图、SPC、生产过程的风险分析等, 但仅一般性地用于提高生产过程的质量; 2. QFD、田口方法、实验设计等“质量设计”方法,没有系统地被采用。 质量业绩水平: 1. 平均缺陷率:≈ 900 ppm 3. 返工率:≈2.7% 2. 废品率:≈3.1% 4. 过程能力指数Cpk: < 1.33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17
产生失误的一般原因 主观差错
1、忘记 2、对过程/作业不熟悉 3、识别错误 4、理解错误 5、判断错误 6、缺乏工作经验 7、故意失误 8、疏忽 9、心不在焉 10、行动迟缓 11、缺乏适当的作业指导 12、措手不及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客观差错
1、抽样检验 2、统计过程控制
18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8
第三级:预防级
管理特征: 1. 管理层认识到“设计”对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注重开发阶段并投入大量人力物 力提高设计质量,采用了“质量设计”和“预防措施”,以保证质量问题在“源头” 得到根本解决; 2. 不仅生产和采购部门,而且包括开发部门都制定了高标准的质量目标; 3. 将质量职责授权到所有职能领域,中央质量保证部门转化为质量顾问的角色; 4. 引入“并行工程”的“跨职能工作组”方法,各个职能部门参与开发过程,使质量问 题在源头得以解决。 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1. 大量地应用了质量设计的方法,如:QFD、田口方法、质量损失函数分析、实验设计、 DFMEA、PFMEA、FTA、过程能力分析等; 2. 大量应用了预防性质量措施,如防错措施(Poka-Yoke)等; 质量业绩水平: 1. 平均缺陷率:≈ 300 ppm 3. 返工率:≈1.7% 2. 废品率:≈1.5% 4. 过程能力指数Cpk:> 1.67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12
防错的功能
防错系统具备两种功能:
1、能进行100%检查;
2、如果有异常出现能立即反馈和动作。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13
防错的水平
水平 1 2 3
防错效果 从源头上防止失误(预防型) 在失误产生时将其发现,未造成缺陷。 (检测型) 在缺陷发生后但流出该工位前将其检测出来。(检测型)
微小
X
8
很小
X
7
A:防错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B:量具
C:人工检查
4
控测度
控制可能能探 测出 控制可能能探 测出 控制有较多机 会 可探测出 控制有较多机 会 可探测 出 X 用制图的方法,如SPC(统计过程控制)来 实现控制。 控制基于零件离开工位后的计量测量,或者 零件离开工位后100%的上/通测量 在后续工位上的误差探测,或在作业准备时 进行测量和首件检查(仅适用于作业准备的 原因)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14
防错的特点
1、全检产品但不增加作业者的负担;
2、必须满足POKA-YOKE规定操作要求,作业过
程方可完成;
3、低成本;
4、实时发现失误,实时反馈。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15
防错的基本理念
⑴ 决不允许哪怕一点点缺陷产品出现,要想成为世界级的企
业,不仅在观念上,而且必须在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达到“0”缺陷。
级对应着明显的管理特征和质量绩效的区别。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6
第一级:检验级
管理特征: 1. 通过检验保证质量; 2. 缺乏质量意识和专业知识; 3. 对质量的要求仅限于废品率和返工率; 4. 高层管理层不参与质量活动,通常只介入重要顾客意见的处理过程; 5. 质量管理职能与其他职能分离,几乎由质量保证部独立负责产品质量。 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1. 主要应用检验技术; 2. 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了有限的预防措施,只占质量成本的13%; 3. 不了解使生产过程稳定的措施方法。 质量业绩水平: 1. 平均缺陷率:≈ 4,800 ppm (即 0.48% 注:ppm—百万分之缺陷率) 2. 废品率:> 5% 3. 返工率:> 3% 4. 过程能力指数Cpk: 没有测定
2 1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5
质量绩效水平分级
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 Inc)公司,对167家日本、欧洲和美国的企业
进行了一项跟踪调查,以考察质量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 (参见《质量烁金》京特.隆美尔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调查结果表明,按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及其 对应的质量绩效水平,可将他们分为四个等级。这四个等
送装臵进行检测、阻隔和区分,防止不良品的
流入或流出,做到100%全检。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22
例 (冲压)
工序描述:冲压件被压弯到所需形状,零件的弯曲内侧有冲制毛刺。 存在问题:冲件压弯方向颠倒。 改进措施:改进斜槽以确保正确定位。
改进前:
每次弯曲前,工人都要校验零件的 弯曲方向,但还是会出现错误。 改进后: 零件在上道工序冲好后,即沿着内有衬 布的斜槽滑下。如果工件底部有毛刺, 则毛刺刺入布中,不会滑到底;毛刺在 上部的零件可滑到槽底立即被压弯。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
11
自働化与自动化的区别
自働化
异常发生时,机械设备本身可检测 出异常并自动停止。 机械、刀具、夹具的故障可防止于 未然,不会生产出残次品。 容易掌握发生异常的原因,可以防 止再发生。 能实现省人化。
自动化 异常发生时,如果没人按动停止开 关,机械设备会不停地运转。 出现异常时,发现得迟缓,有损坏 机械、刀具、夹具的危险。 不能很快发现异常的原因,难于防 止再发生。 只能实现省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