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前三章精选
高一化学知识点三四章总结
高一化学知识点三四章总结化学知识点三四章总结第三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第一节:原子与分子在化学中,原子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电子排布以电子壳层为基础,核心壳层离核更近,具有更高的主量子数。
在电子壳层中,电子的最大容纳数按公式2n^2来计算。
分子是由2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稳定结构。
化学键的类型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享形成的,如氢气分子(H2)。
离子键是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的,如氯化钠(NaCl)。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通过电子集体形成的,如铝(Al)。
第二节:离子与离子化合物离子是带有净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正离子带正电荷,负离子带负电荷。
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如氯化钠(NaCl)。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遵循国际离子命名法(简称:Stock法)。
阳离子先写名,阴离子在阳离子后面写名,并在最后加上-ide,如氯化钠(NaCl)。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用符号和公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
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的左边,产物在右边,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用箭头(→)隔开。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离子或分子中的电荷会发生转移,称为电子转移。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得到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转移电子的数目应相等。
第四章:溶液的准备与性质第一节:溶解度与浓度溶解度是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饱和溶液是指溶质在溶剂中达到溶解度时的溶液。
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量与溶剂质量或摩尔量之比。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和溶度。
第二节:溶解过程与溶解热溶解过程包括溶质与溶剂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溶质粒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作用以及溶质粒子和溶剂分子的运动。
高一化学选修一每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选修一每章知识点导言:高中化学选修一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涉及化学的基本原理、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等知识点。
本文将按照每章的顺序,对每一章的知识点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达式以及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还涉及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化学反应速率的确定对于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平衡的概念、条件以及表达式。
同时还包括了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为了理解平衡的条件和计算平衡常数,需要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酸碱中和反应本章主要介绍了酸碱及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性质。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酸碱滴定的原理和常用指示剂的作用。
此外,还涉及了酸碱中和曲线的绘制方法和计算方法。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本章主要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性质以及氧化还原指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还涉及了电位差和电极电势的计算及其在电池中的应用。
第五章:电解质溶液与溶液电导本章主要介绍了电解质溶液的概念、性质以及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及其计算方法。
同时还涉及了电中性体和离子反应等相关知识点。
第六章: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本章主要介绍了溶液饱和度和溶解度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同时还包括了溶度曲线的绘制和溶度穿越点等相关内容。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动力学的概念、性质和相关计算方法。
其中包括了反应速度与浓度的关系、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计算等。
第八章:化学平衡中离子活度与溶液离子生成常数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平衡中的离子活度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还涉及了离子生成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结语:高一化学选修一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化学动力学以及化学平衡中离子活度与溶液离子生成常数等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机理、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高一化学每章重要知识点
高一化学每章重要知识点高一化学是一门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较新的学科,它探索了物质世界的奥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每一章的重要知识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化学的基本理解和认知。
本文将以每章的顺序,介绍高一化学中每章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化学与生活这一章节是化学课程的基础,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理解这些基本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
第二章:化学式与化合物计量这一章节侧重于化合物的化学式和计量。
学生将学习如何写出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离子式,如何计算化学式中的元素的摩尔比例,以及如何进行化学计量。
在这一章中,理解原子的相对质量和摩尔质量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章:电离与化学方程式这一章节探讨了电离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学生将学习如何写出电离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并理解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沉淀反应的原理。
此外,学生还会学习如何使用化学方程式和摩尔概念来计算反应的摩尔比例和理论产量。
第四章:气体与气体反应这一章节涉及关于气体的性质、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气体反应的基本概念。
学生将学习到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何计算气体的压强和体积,以及如何使用气体温度和体积来计算气体的摩尔数量。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到或者计算气体反应中摩尔比例和理论产量。
第五章:溶液与溶液反应这一章节探讨了溶液和溶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和溶质的化学计量。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到饱和溶液、溶解度和重要的溶液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和沉淀反应。
第六章:离子反应与电解这一章节涉及电离和电解的基本原理。
学生将学习到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特点,了解电解质在电解中的行为。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到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如电解质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交换反应。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这一章节研究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速率变化的因素。
高一化学三四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三四章知识点归纳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了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高一化学的三四章主要涉及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变化。
在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反应物一侧,产物位于产物一侧,通过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1. 反应类型:a)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化合物。
b) 分解反应:一个化合物分解为两个或多个物质。
c) 双替反应:两个化合物交换离子形成两个新的化合物。
d)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原子电荷转移的化学反应。
2. 平衡与不平衡反应:a) 平衡反应: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转化达到平衡状态。
b) 不平衡反应: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转化未达到平衡状态。
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其中,电荷减少的过程称为还原,电荷增加的过程称为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常常涉及电子的流动和氧化态的变化。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a) 氧化剂: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
b) 还原剂:能够捐赠电子的物质。
2.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式:a) 原子电荷法:通过给反应物和产物中各个原子分配电荷,判断电荷转移情况。
b) 氧化数法:通过给元素赋予氧化数,观察氧化数的变化来确定电子转移。
三、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化学与电能转化的科学。
它涉及电解、电池和电解质溶液等内容。
1. 电解与电解质溶液:a) 电解是指利用外部电源提供电能,使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化学反应。
b) 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够导电的溶液,其中的离子能够自由移动。
2. 电池:a) 电池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 电池分为原电池和干电池两种类型。
总结:高一化学的三四章主要涵盖了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等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的基本原理非常重要。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反应类型以及反应的平衡与不平衡状态。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大全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大全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易燃易爆试剂应单独保存,防置在远离电源和火源的地方。
2、酒精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烫伤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
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清洗,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碱沾皮肤,用大量水清洗,涂上5%的硼酸溶液。
3、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4、防暴沸的方法是在液体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5、过滤是把难溶固体和水分离的方法;蒸发是把易挥发液体分离出来,一般都是为了浓缩结晶溶质。
6、粗盐含杂质主要有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需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钡碳先,碱随便,接过滤,后盐酸”的方法。
7、溶液中SO42-检验法是先加盐酸酸化,后加BaCl2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SO42-。
8、Cl-检验法是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Cl-;酸化的目的是防止碳酸银等沉淀的生成。
9、蒸馏是分离液液互溶物的方法,常见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和冷凝器。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水流方向要注意逆流。
10、萃取是用某种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从溶解度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大的溶剂中的过程。
一般萃取后都要分液,需用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后者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1、常见的有机萃取剂是CCl4和苯,和水混合后分层,分别在下层和上层。
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注意“同种微粒公式算”的途径2、微粒互变按摩换(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3、CB误差分析法①俯、仰视必会画图才行(量筒、容量瓶画法不一样)②偏大偏小看公式:CB=mB/V4、稀释或浓缩定律C浓B?V浓体=C稀B?V稀体5、CB、ω、S之间换算式:CB=(1000ρω)/M;ω=S/(100+S)6、CB配制一般操作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主要涉及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和计算。
本章节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对于理解和掌握后续的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等方面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本章节重点知识点的详细解读。
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所含基本单位(如原子、分子、离子等)数量多少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
1摩尔代表的数量为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 \times 10^{23}$)个基本单位。
二、摩尔的概念及应用摩尔不仅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换因子。
通过摩尔,我们可以将宏观的物质质量与微观的粒子数量联系起来。
例如,1摩尔氢气($H_2$)的质量是2克,因为它包含2摩尔的氢原子,而每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克/摩尔。
三、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molarity,符号C)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量,通常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
计算公式为:\[ C = \frac{n}{V} \]其中,$n$ 是溶质的物质的量(mol),$V$ 是溶液的体积(L)。
四、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温度为273.15K,压强为1.01×10^5 Pa),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的体积约为22.4升。
这个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是计算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关系的重要参数。
五、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是守恒的。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率。
例如,方程式 $2H_2 + O_2\rightarrow 2H_2O$ 表明,2摩尔氢气与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水。
六、溶液的配制实验室中经常需要配制具有特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通常通过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来实现。
通过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
七、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转换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可以通过摩尔质量来建立。
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物质的量(mol)和质量(g)之间的转换公式为:\[ n = \frac{m}{M} \]其中,$m$ 是物质的质量(g),$M$ 是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
高一化学前三章复习题
化学必修一1、2、3章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的还原性很强,在空气中易变质,最后变为过氧化钠B、钠在工业上用于制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化合物C、钠与水反应时,会发生剧烈爆炸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置换出红色的铜2、下列不能通过单质间反应而制得的物质是()A、CuCl2B、cuSC、FeCl3D、FeS3、下列物质的溶液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Ba(OH)2B、CH4C、Cl2D、HCl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 Cl2 === Fe3++ 2Cl-B、铜跟稀硝酸反应:3Cu + 8H++2 NO3-= 3Cu2+ + 2N O↑+4 H2OC、FeCl3溶液与铜Fe3++ Cu=== Fe2++ Cu2+D、用醋酸除水垢2CH3COOH + CaCO3 === 2CH3COO- + Ca2+ + H2O + CO25、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NO3-、Fe2+、Na+B、K+、Ba2+、OH-、SO42-C、Ag+、NO3-、Cl-、K+D、Cu2+、NH4+、Br-、OH-6、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丁达尔现象可用来区别胶体与溶液B、胶体能透过半透膜C、胶体的性质主要有: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D、溶液、胶体、浊液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7、下列物质中,含氧原子数不同的两种物质是()A、质量比为2:1的SO2和O2B、9g水和23g乙醇(CH3 CH2OH)C、标况下44.8L的NO和100ml 5mol/L的硫酸溶液D、物质的量相同的H2SO3和FeSO4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B、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C、氨水呈弱碱性,故NH3是弱电解质D、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9、物质在反应中可表现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下面方程式中划线的物质,能在同一反应中同时表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的有()①3FeO + 10HNO3 === 3Fe(NO3)3 + NO + 5H2O②C + 2H2SO4 (浓) === CO2 + 2SO2 + 2H2O③8NH3 + 3Cl2 === NH4Cl + N2④2Na2O2 + 2H2O === 4NaOH + O2A、①②B、①④C、③④D、全部10、下列变化必须加入其他物质作还原剂才能发生的是()A、CuO CuCl2B、CO2 COC、I-I2D、H2O H211、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 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C、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 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12.要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最好采用()A.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B.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将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D.通入足量的CO2气体13.为了更简便制取干燥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A.NH4Cl与H2SO4(浓)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B.N2 + 3H22NH3,用烧碱干燥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加热NH4Cl用P2O5干燥14.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A.Cu + HNO3(浓)→ Cu(NO3)2B.Cu + HNO3(稀)→ Cu(NO3)2 C.Cu + O2→ CuO+ HNO3(稀)→ Cu(NO3)2 D.Cu + AgNO3 →Cu(NO3)215.下列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后无沉淀有的()A.CaCl2 B.Ca(ClO)2 C.Na2SiO3 D.饱和Na2CO3溶液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水、亚硫酸、活性炭的漂白或脱色原理虽然不同,但它们都能使品红或墨迹褪色。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知识点:焰色反应
202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知识点:
焰色反应
202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知识点介绍了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金属化合物。
202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知识点:焰色反应
要点诠释: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其火焰会呈现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它表现的是某种金属元素的性质,借此可检验某些金属元素.
操作步骤:
(1)干烧: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 (2)蘸烧:用铂丝(或铁丝)蘸取Na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3)洗烧: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
(4)蘸烧:用铂丝(或铁丝)蘸取K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说明:
①火源最好用喷灯、煤气灯,因其火焰焰色更浅.而酒精灯火焰往往略带黄色.
②焰色反应前,应将铂丝(或铁丝)灼烧到无色.也可先用盐
酸清洗,再灼烧到无色.
③做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进行观察,以吸收黄色,排除钠盐的干扰.
实验现象(焰色反应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钙——砖红色;锶——洋红色;铜——绿色;锂——红色;钡——黄绿色.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202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化学一到三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一到三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然后学习了化学的核心知识点,涵盖了化学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一到三章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概述。
笔者将按照化学的分类,依次介绍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反应、化学平衡以及离子反应等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是构成自然界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
通过对物质性质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深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
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确定,如颜色、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则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性质。
3.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指的是物质在改变条件下的外观或状态发生变化,但其内部组成和性质并未发生改变;而化学变化则表示物质的内部组成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二章: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
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分析和预测化学反应过程。
1.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2.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反应特点。
3. 反应方程式: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的转化,方程式中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第三章:化学平衡和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和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深入理解化学系统的平衡过程和物质的离子性质。
1.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可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物质浓度等因素。
2. 平衡常数和平衡表达式:通过平衡常数和平衡表达式,可以定量描述化学平衡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关系。
第3章 硫氮及其循环-上海市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汇总(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第三章硫、氮及其循环3.1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学习聚焦:了解硫的化学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理解浓硫酸的特性1.纯净的硫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俗称硫黄。
硫很脆,容易研磨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硫与铁的反应:在试管口塞上带长导管的橡皮塞,并在导管末端放入一小团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
加热试管,待混合物开始出现红热现象后,立即移开热源,观察现象。
现象:移开酒精灯后,反应仍能继续进行,并放出光和热。
3.硫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4.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试液褪色,但在加热情况下,又恢复成红色。
5.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
溶于水的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6.亚硫酸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易分解成二氧化硫和水。
这个可逆反应可表示为:SO2+H22SO37.二氧化硫有漂白作用,能漂白品红等某些有色物质。
这是由于它能与这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受热后容易分解,从而使有色物质恢复至原来的颜色。
8.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和氯水相比有何不同?为什么?二氧化硫的漂白为化合漂白加热可恢复,氯水的漂白为氧化漂白,不可逆。
9.二氧化硫具有杀菌防腐和漂白作用,故可用作食品加工的防腐剂和漂白剂。
10.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但时间久了,纸张、草帽又会发黄,这就是因为二氧化硫漂白后的生成物不稳定,加热或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原色。
11.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 + 2H2S=3S + 2H2O12.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5 mL 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和0.5 mL3%的过氧化氢溶液。
振荡,静置片刻后,滴加稀盐酸。
实验现象:放置片刻后,有白色沉淀;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反应方程式:SO 2+BaCl 2+H 2O 2 = BaSO 4↓+2HCl 13.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的方程式:2SO 2+O 2催化剂△2SO 3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的方程式:SO 3+H 2O ===== H 2SO 414.纯硫酸是一种难挥发的无色油状液体,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并释放出大量热。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1)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作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和C60;O2和O3(2)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树状分类法(3)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交叉分类法碳酸钠为钠盐,也为碳酸盐2.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1.分散系(1)基本概念(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2.胶体(1)分类3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
化学方程式: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 。
(3)丁达尔效应 ①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原因分析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胶粒的直径为1~100 nm ,能使光波发生散射无明显现象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__nm ,光的散射极其微弱②应用:该效应常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二、物质的转化1.实现物质转化的基本依据: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会发生改变。
2.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实例探究Ca ――→①CaO ――→②Ca (OH )2――→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 写出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序号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① 2Ca +O 2===2CaO 化合反应 ② CaO +H 2O===Ca(OH)2 化合反应 ③ Ca(OH)2+CO 2===CaCO 3↓+H 2O复分解反应 ④ C +O 2=====点燃CO 2 化合反应 ⑤ CO 2+H 2O===H 2CO 3化合反应 ⑥H 2CO 3+Ca(OH)2===CaCO 3↓+2H 2O复分解反应(2)探究归纳: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3.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1)确定依据(2)实例——碱的制备(3)工业生产方法的选择①最适当方法的选择②实例——工业上制取NaOHa.不采用Na2O与H2O反应的原因: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b.主要采用方法:电解饱和食盐水;c.过去曾采用方法:盐(如Na2CO3)与碱[如Ca(OH)2]反应。
高一化学每一章的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每一章的归纳总结在高一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和概念。
每一章的内容都涉及到不同的化学原理和实践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归纳总结高一化学每一章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我们了解了古代化学的假说和实验方法,以及现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同时,在这一章我们还学习了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变化。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通过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
第三章: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
我们学习了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和元素周期性的特点。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反应中的摩尔计算。
第四章: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还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五章:燃烧与火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和过程,以及不同材料的燃烧性质。
我们还学习了火焰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如何利用火焰进行实验和应用。
第六章:空气与氧气空气是我们周围常见的气体混合物,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我们还学习了氧气的制备和应用,包括氧气在燃烧和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空气污染和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七章:金属金属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以及金属的提取和精炼方法。
我们还学习了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第八章:非金属非金属是与金属相对应的一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包括氢气、氧气、氮气、硫磺等。
高一化学每章知识点必修一
高一化学每章知识点必修一高一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科目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学生会学习到必修一的各个章节。
必修一主要介绍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等方面。
下面我将逐章对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概括。
第一章是《物质的组成》。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到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种。
单质是由同类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物质。
我们还学习了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描述物质的组成。
第二章是《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离子及其产生的反应。
我们学习到了离子交换反应和双离子交换反应等,了解了离子反应的原理和示例。
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我们可以清晰地表示离子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章是《物质的性质及表征》。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如颜色、形状等;而化学性质则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如质量分析、体积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
第四章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物质的量,而化学平衡则是指反应物质的浓度在某一范围内保持不变的状态。
我们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判断方法,并通过实例学习了如何进行化学平衡的计算和分析。
第五章是《溶液及浓度》。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性质和浓度的计算方法。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我们通过溶解度的概念了解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我们还学习了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如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溶液的相关性质和计算方法。
第六章是《化学反应原理》。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现条件。
通过学习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化学计量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高一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在高中化学学科中,高一学年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年。
这一学年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关于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以下将对高一化学的各章节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一章:化学和化学实验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化学的定义、发展和重要性。
同时还讲解了化学实验的基本要素、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实验操作规范。
学生们需要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实验技能。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其中涉及到了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此外,还需要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概念,并学会用化学式表示物质。
第三章:化学式与化合价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和化合价的概念。
学生们应该熟练掌握元素的符号以及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式。
同时还需要了解化合价的计算规则和应用。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化学计量的基础知识。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工具,学生们需要了解平衡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气体反应的特点。
此外,还需要掌握化学计量中的摩尔概念和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物质的状态和结构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状态和结构。
学生们需要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并学会用物质的微观结构解释其宏观性质。
此外,还将学习到晶体的分类和性质,以及溶液的溶解过程和溶度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物质的性质与能量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物质的性质与能量的关系。
学生们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其微观结构和组成决定的,并学会用能量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
此外,还需要掌握火焰的构成和化学能量的转化。
第七章:离子反应与电解质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离子反应和电解质的概念。
学生们需要了解离子反应的特点和常见离子反应的类型,并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反应过程。
此外,还需要掌握电解质的定义和电解液的导电性。
第八章:金属与金属材料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学习金属元素和金属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学生们需要了解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周期表中的金属性质。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燃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1)Na2CO3在BaCl2之后;(2)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三、离子的检验: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a2++SO42-=BaSO4↓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Ag++Cl-=AgCl↓。
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高一上册化学第三章人教版知识总结
第一节原子结构1.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质子和中子则构成原子核。
1.2 原子模型根据不同的原子结构,化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原子模型,如汤姆孙模型、卢瑟福模型和玻尔模型等。
1.3 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原子序数指的是原子中质子的数量,质量数指的是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第二节电子结构2.1 电子云和能级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形成电子云,而能级则代表了电子在原子中的能量状态。
2.2 原子的能级排布根据能级的不同,原子的电子排布也会不同。
一般情况下,第一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能级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能级最多容纳18个电子。
2.3 原子的壳层关系原子中的电子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形成壳层结构。
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第三节元素周期律3.1 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具有周期性规律。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也会有一定的规律性。
3.2 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结构被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等。
3.3 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对于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形成规律。
第四节原子的化学键和分子4.1 原子之间的化学结合原子之间会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结构。
4.2 化合价和离子键化合价是原子形成化合物时与其他原子结合的能力,而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键。
4.3 共价键和共价分子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形成的分子称为共价分子。
第五节反应速率和平衡5.1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比值,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5.2 平衡条件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化学反应会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的比例。
高一 化学前三章 知识点汇总3
第一、二、三周期 短周期
周期
元素种数分别为 2、8、8
第四、五、六、七周期 (7 个) 长周期
元素种数分别为 18、18、32、32
元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
素
构成,共 7 个
周 族(16 个)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共 7 个
期
第Ⅷ族:第 8、9、10 三个纵列
表
0 族:第 18 纵列
5.同构规律:稀有气体与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下一周期金属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四)、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
1.分区 (1)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 与硼、硅、砷、碲、砹、 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即 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分界线。
(2)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区。 (3)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 族到ⅡB 族 10 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从 57 号元素镧到 71 号元素镥共 15 种元素。 4.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从 89 号元素锕到 103 号元素铹共 15 种元素。 5.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 92 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五、焰色反应
(2)只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②。
(3)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③。 (4)既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④。
(5)只存在离子键的是⑤。
(6)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⑥⑦⑧。
(7)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⑤⑥⑦⑧。
4.【归纳提升】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1)概念: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高温时火焰呈现特征颜色的反应,如钠呈黄色,钾呈浅紫色(通过蓝色
高一化学每一章上册知识点
高一化学每一章上册知识点化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必修的一门课程。
在高一化学的每一章上册中,我们将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点,从化学的基本概念到化学反应的平衡,都将在这一学期内逐一介绍。
以下是高一化学各章知识点的概述:第一章:化学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了解化学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我们将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我们将了解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原理。
同时,我们还将认识化学键和物质的分子结构,了解离子和共价键的形成。
第三章:化学式与化合价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写化学式和了解化合价的概念。
我们将学习离子式和分子式的书写规则,并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如何确定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如何利用化合价进行化合物的简化表示。
第四章:物质变化与能量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物质变化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介绍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计算反应热和利用速率常数描述化学反应速率。
第五章:气体的性质和制备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气体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我们将介绍气体的状态方程和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气体的混合和分离方法,并了解一些重要的气体的制备与应用。
第六章:溶液与溶解度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的概念。
我们将了解各种溶液的分类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并熟悉一些常见的溶液与溶剂的性质。
第七章:化学平衡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平衡常数的概念。
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平衡浓度,并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同时,我们还将了解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并学习如何利用Le Chatelier原理预测平衡的移动方向。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第三、四章总结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 2+HCl+H 2O=Al(OH)3↓+NaCl要求:1、掌握铝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2、能识别和绘制铝三角相关的图象并能求解。
3、掌握相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要求:1、掌握铁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 方程式2、掌握相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 2CO 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 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 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 2O 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钠 钾 黄色 紫色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二氧化碳类别酸性氧化物_酸性氧化物晶体结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水反应方程式不反应CO2+H2O H2CO3与酸反应方程式SiO2 + 4HF==SiF4↑+2H2O 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iO2+2NaOH == Na2SiO3+H2O 少:2NaOH+CO2==Na2CO3+H2O 过:NaOH+CO2==NaHCO3与CaO反应方程式SiO2+CaO 高温CaSiO3CaO+CO2==CaCO3存在状态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用途硅单质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SiO2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硅酸钠矿物胶、具有粘性,能做木材的防火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0分)图为实验室制乙酸乙脂的装置。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H2SO4混合液的方法为:然后轻轻的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不能插在溶液中,目的是:(3)浓H2SO4的作用:(1)(2)(4)饱和Na2CO3的作用:(1)(2)(5)试管中加入沸石的作用:(6)实验室生成的乙酸乙脂,其密度比水(填“大”或“小”),有的气味。
22、(4分)为了检验和除去下表中的各种所的杂质(括号里的物质),请从(I)中选出适当的检验试剂,从(II)中选出适当的除杂试剂,将所选的答案的括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物质检验试剂除杂试剂甲烷(乙烯)酒精(水)(I)检验试剂:A. 无水硫酸铜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II)除杂试剂:a.硫酸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新制的生石灰d.溴水四、计算题24、(6分)某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215 g /L,现取3.6 g该烃完全燃烧,将全部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5.4 g,碱石灰增重11 g,求:(1)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2)确定该烃的分子式;(3)已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为B.MgCl2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键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2S、H2O、HF的稳定性依次增强B.Na+、Mg2+、Al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C.H4SiO4、H2CO3、H2SO4的酸性依次增强D.KOH、NaOH、Mg(OH)2碱性依次减弱3、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 mol·L-1·min-1;②v(B)=0.45 mol·L-1·min-1;③v(C)=0.5 mol·L-1·min-1;④v(D)=0.45mol·L-1·min-1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A.③B.①C.④D.②4、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5、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6、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7、下列事实:①X+Y2+ =X2+ +Y;②Z+2H2O(冷)=Z(OH)2+H2↑;③Z2+氧化性比X2+弱;④由Y、W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2+ +2e- =W、Y-2e- =Y2+。
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Z>Y>WB.Z>W>X>YC.Z>Y>X>WD.Z>X>Y>W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C.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苯易发生取代、难发生加成、不能被氧化9、以下有关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C.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D.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10、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浓硝酸久置后变黄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C.氧气与甲烷的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11、能与Na反应放出H2,又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pH试纸变色的物质是()A.CH2===CH—COOH B.CH2===CH—CH2OHC.CH2===CH—CHO D.CH2===CH—COOCH312、下列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2=CH2 +H2O 催化剂CH3CH2OH B.CH3CH2OH CH3CHOC.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D.13、化学工作者从下面的有机反应RH+Cl2(g)RCl(l)+HCl(g)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HCl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由上述反应产物分离得盐酸的最佳方法是()A.水洗分液法B.蒸馏法C.升华法D.有机溶剂萃取法1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B.Cu(OH)2悬浊液C.石蕊试液D.Na2CO3溶液15、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B.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C.糖类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16、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份依次是()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17、市场上的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
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脂遇到它都能水解而除去。
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A.①②③B.②④C.③④⑤D.③⑤⑥18、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C.用发酵粉加入白酒和醋中验证醇和羧酸性质的差别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19、将1 mol CH4和适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甲烷和氧气均无剩余,且产物均为气体(101 kPa,120℃),其总质量为72 g,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4 g/mol B.反应中消耗的氧气为56 gC.若将产物通过碱石灰,则可全被吸收,若通过浓硫酸,则不能被完全吸收D.若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恢复至(101 kPa,120℃),则压强变为原来的1/321、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少量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实验测得氢气的产生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曲线所示,对该曲线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从t1→t2的原因是镁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体系温度升高B.从t1→t2的原因是镁与水反应,致使酸的浓度升高C.从t2→t3的原因是反应生成了水,盐酸被稀释而浓度下降D.从t2→t3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越来越低二、非选择题22、共4小题:(1)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I—I键、1 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 kJ、299 kJ。
则由氢气和碘单质反应生成1 mol HI需要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 kJ的热量。
氢气、碘单质和碘化氢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_________。
(2)下列五种物质中①Ne ②H2O ③NH3④KOH ⑤Na2O,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 ,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既存在共价键又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
(填写序号)(3)按要求填空:①3月12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受强地震的影响连续爆炸,造成严重的核泄漏。
在核电站附近检测到主要的两种放射性物质为:碘-131和铯-137。
请你确定这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碘-131:第周期第族;铯-137:第周期第族。
②微粒中的质子数是______,中子数是______,核外电子数是______。
(4)对于反应2SO 2+O2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的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编号改变的条件生成SO3的速率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③增大氧气的浓度④使用催化剂23.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 处在同一主族。
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和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试回答:(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_________, B_______, C____ __, D____ _。
(2)这四种元素中在常温常压下的液态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而小的顺序是(3)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是___ ___,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 _ _。
(4)A元素某氧化物与D元素某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24、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构成燃料电池,则:①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pH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如把KOH改为稀H2SO4作电解质,则:①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pH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如把H2改为甲烷,KOH作电解质,则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5、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并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多种反应。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1)写出A的结构简式。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③;反应④。
(3)比较反应①与钠和水反应的现象有什么异同:相同点:;不同点:。
(4)根据已学知识,试推断D可能具有什么性质,请你举一例,并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D可能具有的性质:;(选填一种即可)相关化学方程式:。
27.A、B、C、D、E五种有机物,它们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6∶1∶8。
在通常状况下,A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其水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
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6倍,C和B是同分异构体,两物质都是具有甜味的白色晶体,但B常用作制镜工业的还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