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

合集下载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1.引言翻译标准和原则, 在翻译界可谓众说纷纭, 其中很多翻译标准都提到了对文体的要求。

Tytler在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中提出译文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应与原文具有相同的特征; 达在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中也提出: 翻译要从语义到文体, 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在接受语言中再现源语信息[1]; 我国学者严复的“信、达、雅”、鲁迅“要保留原文的风姿”等理论也表达了对翻译标准文体论的探讨。

2.文体探微文体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英语style一词源于拉丁语的stilus, 原指古人在蜡板上写字用的一种用金属或骨头制作的“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 style一词的词义不断扩大, 以至《牛津英语词典》曾在该词下面列出26个义项。

[2]现英文Style既可指某一时代的文风,又可指某一作家使用语言的习惯;既可指某种体裁的语言特点,又可指某一作品的语言特色。

它包含文体、语体和风格等方面的意思。

因此stylistics这个词便译为“文体学”、“语体学”或“风格学”。

随着文体学的发展和完善,它已经成为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标准的重要理念。

一些学者曾指出运用文体学确立翻译标准的意义,并作出了一些精辟论述,集中在语体、语言常规与变异以及语言结构与功能等方面。

但笔者认为这些论述对文体所蕴涵的意义不够系统和全面。

根据泰特勒、奈达等学者翻译标准中的要求,文体style至少应包括语体、文类体裁、功能文体、修辞与篇章等多个层面。

3.文体多层面对翻译的要求3. 1语体( formality)语体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距离,与语域即使用语言的主体、场合和情景相关。

语体在作品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描写话语环境、展示人物身份、反映社会文化、体现原作的文体风格等。

译者应了解作者的语体使用意图,在译文中设法去再现这些方面的效果,以求获得语用等值。

文体学与翻译刍议

文体学与翻译刍议

可 见 , 国 内到 国外 , 过 去 到 现 在 , 体 都 是各 种 翻译 从 从 文
理 论 和 实践 中的 一 些基 本 问 题 。 从 文 体 呈 现层 面 的 角度 来 阐 述 文 体 学 与 翻 译 的 关 系 , 讨 文体 学对 翻 译 的 重 要 探
指 导 意义 。
关键 词 : 体 学 ; 译 ; 文 翻 文体
中 图 分 类 号 :3 6 F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8 7 4 ( 0 1 O 一 1 4 O 10 - 5 0 2 1 )4 O 4 一 3
着传 统 文体 学 与 现 代 文 体 学 之 分 。 传 统 文 体 学 指 运 用 传 统
合 什 么样 的场 合 , 即语 言 的“ 合 性 ” 题 。文 体 学 关 注 文 字 适 问 的 选择 问 题 . 以帮 助译 者辨 识 作 者 是 使 用 什 么样 的 语 言 手 可 段来表现内容的 , 他是“ 么说的” 即 怎 。因 此 ,具 备 文 体 学 知 “ 识 . 于原 文 文 体 敏 感 是 做好 翻译 的一 个 重 要前 提 。 约 、 对 条 法 律 、 术 论 著 需 要 用 庄 重 的 文体 , 剧 必须 1语 化 , 歌 的 翻 学 戏 : 3 诗
山 东 省农 业 管理 干 部 学 院学 报
2 1 年 01
第2 8卷
第 4期
文体学与翻译刍议
姜 风 华
( 泽 学 院 外 国语 系 , 东 菏泽 2 4 1 ) 菏 山 7 0 5

要: 翻译 与 文体 学有 着 密切 的 关 系, 翻译 不 能 脱 离文 体 。运 用文 体 学 的 理 论和 分析 方 法有 助 于 解 决现 代 翻 译

从文体学视角看小说翻译

从文体学视角看小说翻译

从文体学视角看小说翻译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优质的文学翻译对于文化传播以及译者文学翻译能力的提高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学翻译运用符合原著风格的另一种语言,准确地、有创造性地再现原著的艺术形象和思想内容。

文学翻译一贯将重现原文文体作为翻译目标和评价标准,甚至认为它是好译文必备的特征。

翻译文学小说,应该不仅通过语言转换传达其内容,更应再现其文学性,体现美感。

因此本文的文学翻译实践及其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以文体学理论指导亲身翻译实践——简奥丝汀《曼斯菲尔德庄园》部分章节,并验证、讨论文体学理论在文学小说翻译中的适用性与指导意义。

笔者以翻译实践报告的形式首先简要描述了任务概况,然后具体介绍了翻译任务过程,接着清晰地铺陈了文学文体学理论,最后以文体学角度从词汇、句法、语篇、修辞、叙事角度五个方面,结合“前景化”、“偏离”等文体概念,探究作者在措词选择上的主题目的和美学目的,详细分析了自身翻译实践的文体效果,并且做出反思和总结。

希望对今后文学小说的翻译研究有所帮助。

中英文翻译中不同文体的翻译特点和技巧

中英文翻译中不同文体的翻译特点和技巧

中英文翻译中不同文体的翻译特点和技巧在国际交流中,翻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职业。

因为语言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产生了中英文翻译这一特别的职业。

中英文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传播。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翻译时需要根据不同文体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下面将针对中英文翻译中不同文体的翻译特点和技巧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翻译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质量。

一、新闻文体新闻文体是一种严谨、简洁、明快、准确的文体,是面向大众的一种的语言组织文化形态。

英语新闻文体追求细节的清晰和把握时事要点,所以英文新闻文体语言简明扼要,句式简单而直接,使读者很容易理解。

相比之下,中文新闻文体要求语云流畅,常用经典的典故或说法来提高新闻文体的文学价值。

在翻译新闻文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清晰简明,不要使用繁琐的长句。

2.语言表达要准确,避免出现不恰当、不准确、歧义性强的翻译。

3.对于常用的新闻词汇如headlines,lead,bylines等等,应采用惯用语翻译。

二、科技文体科技文体是一种涉及到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本,其语言特点是见解深刻、术语严谨,所以在翻译科技文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使用一致的术语,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2.分清技术术语的主次关系,重要的术语应该被优先翻译。

3.运用丰富的技巧,如对比、举例、解释等,使翻译术语更加清晰。

4.科技文体中常有复杂且含义深奥的语言,译者应学会运用一些常用短语和固定词组,来让翻译达到准确性和流畅度。

三、商务文体商务文体是商业、贸易等方面的语言,其语言特点是注重实用性和谈判技巧。

在翻译商务文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在翻译中出现误解,尽量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2.熟练掌握商业术语的翻译,并能够运用慣用语来达到语言流畅。

3.在翻译商务文体时,需要对目标读者进行了解,才能将商业信息传达到最佳效果。

四、文学文体文学文体是有关文化、文艺、哲学方面的文本,其语言特点是优美、华丽,含义深刻,所以在翻译文学文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抓住作者的写作风格及蕴含的文化内涵,全面解释和阐释作者的意图。

浅析翻译中不同文体的翻译标准

浅析翻译中不同文体的翻译标准
介 绍类文章 的 主要 目的都是 以介绍企业的 目的 ,而本句在介绍 的最后 一句 ,主要是
为 了吸引顾客 ,所 以在翻译中就没有直接翻译汉语 的表达内容 ,而是 翻 出其 主 要 目的 , 同时 将 汉 语 中 的 四字 格 忽 略 不 译 。 三 、文 学 作 品 的 翻 译 标 准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而这一性质 也决定 了 文学作 品中会 出现多种修辞 ,意象和美感表达方式 。但是 由于文化 的 差异 ,在 中英文翻译时应考虑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 ,根据译 人语 的文 化特点达到等值的艺术效果。 例如 :“ 放牧老人 江布尔 大叔 ,老远就看到了我 ,喊起来 “ 啊哈 ,‘ 我们 的鸿雁又飞 回来了 ! ”
以不 译 。
翻译 不是两种语言之问简单的转化 ,而是文化等 因素后影 响下的 相似对等 。在不 同文体英汉对译中 , 译 者必须注意 到两种不 同文化在 翻译 中对语言结构和审美等因素的影响 ,对语言结 构和逻辑关 系进行
相 应 的调 整 , 已达 到 源 语 言 被 译 人 语 读 者 所 接 受 ,例 如 :汉 语 中惯 用
例如 :“ 春华秋实 ,硕果累 累,两 万多名教 育教学人才走 出学校
大 门 ,足 迹 遍 及 天 下 ,桃 李 满 天 下 。 ”
“ Mo r e t h a n 2 0 t h o u s a n d s t u d e n t s h a v e ra g d u a t e d f r o m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a n d
s e t t i n g t h e RMB e x c h a n g e r a t e
汉语经常采用 四字格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表达如果要 翻译成 英语 时也必须采用类似的意象和押韵。但是 由于文化差异 ,汉语 中的意象 和语音美 ,文字美等具有特色 的诸多 特点往往 不被英语 理解 或接受 , 有 时甚至会给 目标语读者造成误 解及不必要 的阅读 障碍 ,从 而不能达 到对外宣传类文章 的宣传及信息传递的作用 。 例如 :“ 大宴小酌 ,任君 随意 。竭诚欢迎各界朋友光 临品鉴 ”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作品的基本形式、结构、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文学的形式、文学的结构、文学的风格、文学的表达技术等方面。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或口头表达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翻译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文化素养和翻译技巧。

翻译过程中,文体学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比较复杂的一种。

不同文学作品的文体各不相同,翻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对各种文体的综合把握,同时对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符合原作文体的翻译。

例如古典文学作品往往使用一些古体词汇、成语等,这就需要翻译者特别注意文化背景和词义的准确把握,以便恰当地再现原作的文学特色。

在翻译中恰当地应用文体学理论,有助于翻译工作的深入和精准。

翻译者首先需要在翻译前认真阅读原文,对原作的文体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在翻译时,翻译者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原作的文体特点。

翻译的最终结果应该是符合原作文体的翻译,不失原意、流畅自然。

总之,文体学对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翻译工作需要翻译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把握原作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风格。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文体的综合把握和恰当运用,最终达到原作和译文的文体相似,意思相通的效果。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具有指导作用。

文体学研究的对象是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和特点,通过对文体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揭示出不同文体之间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式,熟悉不同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然后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的翻译涉及到文学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熟悉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原著的意境和情感,保持原著的风格和气质。

文体学也对于翻译工作者进行文体转换时具有借鉴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文体特点可能和目标文体不一致,这就需要翻译工作者进行文体转换,将原文的文体特点重新表达出来。

文体学的研究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对照文体,有助于翻译工作者更好地进行文体转换,使得译文更加贴切和生动。

文体学的研究也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对照样本。

通过对比不同文体之间的语言现象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进行文体转换和译文编写,提高译文的品质。

文体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的学科,对翻译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文体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进行文体转换,提高译文的质量和水平。

翻译工作者应该重视文体学的研究,加强对文体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和能力。

从文体学角度看《活着》的英译文

从文体学角度看《活着》的英译文

从文体学角度看《活着》的英译文篇一:Title: The文体学 Analysis of "活着" in English Translation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ovel "活着" by using the techniques of文体学. The author"s original Chinese text, as well as the translation, are studied to identify the various element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personal factorsthat influence the translation,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s that arise when trying to translate a Chinese novel into English. The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when working with Chinese texts.Introduction:The translation of a Chinese novel into another language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nvolves many factors, including the author"s original language,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cultural context, and the audience. The translation of "活着" by Chinese author余华 (Yu Hua) into English has become a popular choice for readers around the world, as it is a powerful and moving work that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translation of "活着" using the techniques of文体学, which is a branch of literature that focuses on the language, culture, and audience of works of literature.文体学分析: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学语言和文化的学科,它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符号、结构和风格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万正发(1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21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 412008)3摘 要: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文体再现又是翻译标准的核心。

对翻译标准文体理论的系统再认识,有利于再现原文的文体特征,从而明确文体学对翻译标准确立的意义。

关键词:翻译标准;文体特征;文体再现On Tran sl a ti on St andards from the Angle of Stylisti csAbstract:Regarding translati on standards,the key point of translati on theory,the p resent article syste m ically analyzes the theory of translati on standards in style.It points out rep r oducti on motivati on of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target language,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ty2 listic study t o translati on standards.Key words:translati on standards;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style rep r oducti on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8)09200532021.引言翻译标准和原则,在翻译界可谓众说纷纭,其中很多翻译标准都提到了对文体的要求。

Tytler在Princi p les of Translati on中提出译文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应与原文具有相同的特征;奈达在Translati on Theory and Practice中也提出:翻译要从语义到文体,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在接受语言中再现源语信息[1];我国学者严复的“信、达、雅”、鲁迅“要保留原文的风姿”等理论也表达了对翻译标准文体论的探讨。

2.文体探微文体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英语style 一词源于拉丁语的stilus,原指古人在蜡板上写字用的一种用金属或骨头制作的“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style一词的词义不断扩大,以至《牛津英语词典》曾在该词下面列出26个义项。

[2]现英文Style既可指某一时代的文风,又可指某一作家使用语言的习惯;既可指某种体裁的语言特点,又可指某一作品的语言特色。

它包含文体、语体和风格等方面的意思。

因此stylistics这个词便译为“文体学”、“语体学”或“风格学”。

随着文体学的发展和完善,它已经成为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标准的重要理念。

一些学者曾指出运用文体学确立翻译标准的意义,并作出了一些精辟论述,集中在语体、语言常规与变异以及语言结构与功能等方面。

但笔者认为这些论述对文体所蕴涵的意义不够系统和全面。

根据泰特勒、奈达等学者翻译标准中的要求,文体style至少应包括语体、文类体裁、功能文体、修辞与篇章等多个层面。

3.文体多层面对翻译的要求3.1语体(f or mality)语体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距离,与语域即使用语言的主体、场合和情景相关。

语体在作品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描写话语环境、展示人物身份、反映社会文化、体现原作的文体风格等。

译者应了解作者的语体使用意图,在译文中设法去再现这些方面的效果,以求获得语用等值。

如:[3]a.H is bel oved parent has j oined the heavenly choice.b.H is dear father has passed a way.c.H is father died yesterday.d.H is old man has kicked the bucket.根据所表达的拘谨、正式、商议及随意等不同文体,宜分别译为:他慈父已登仙界。

他亲父已去世。

他父亲昨天过世了。

他的老家伙已经翘辫子了。

对语体的翻译须辨析词汇所归属的语体等级,以做到选词准确。

词汇的语体色彩除了可以在相关词典中查找外,还可以根据语言环境推断,注意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语体使用相应的语言,完成不同语体之间的对应翻译。

翻译标准文体理论体现在语体上贵在“信”,即保持原语与译语在语体上的一致性。

3.2.翻译与文类题材(types of writing or genre)35第24卷 第9期Vol.2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I CHUAN C OLLEGE OF E DUCATI O N2008年9月Sep.20083收稿日期:2008205211 作者简介:万正发(1982—),男,湖北监利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不同的文类在词汇、句式、修辞、结构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差异。

条约、法律、学术论文需要庄重的文体;戏剧需要口语;广告文体注意语言的感召力,句子简朴,语言精练却含义丰富,能给读者广泛的想象空间。

然而文学文体题材、体裁广,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句法变化多端,风格多样,对于译者而言,在译文中表现原作的题材之异对达到翻译的文体标准至关重要。

翻译时必须熟练掌握这些语言特点,以便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各文类翻译的要求在刘宓庆的《文体与翻译》等著作中均有阐述,如新闻报刊文体须注意词语和语序的对比与转换,译文不宜太俗或太雅;翻译科技文体应懂科技知识,准确表达词义和熟练掌握常用结构;广告文体须注意再现原语言的感召力;文学文体的翻译不应满足于形式对应,须追求精神实质,还要体现作家的个人风格,即符合傅雷的“神似”标准。

3.3功能文体分析不同的作品在语言的各级阶的运用上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

功能文体分析用现代语言学原理与分析方法去研,注重对不同的语言结构所产生的不同文体效应的描述,如语言各层面的突出形式与前景化分析、语境与语篇分析等,包括语音、文字、小句及语篇等层面。

3.3.1语音层面语音的独特使用和处理能达到某种特殊的功能和效果,一定的语音形式定会包含一定的功能和寓意,翻译时需要把其功能和意义转换在译文的形式上。

例如:Steerforth then said,“You are all right,Copperfield,are you not?”and I t old hi m,“Never berer.”(David Copperfield by Charlse D ickens)译文1:斯提福兹这时说道:“你好了吧,科波菲尔,是不是?”于是我告诉他说,“再好没有了。

”译文2:……我就对他说,“再没那么奥的老。

”原文Never berer是Never better变异形式,形象地再现了科波菲尔舌根发硬,吐字含糊不清的醉态。

译文1将变异Nerver berer还原为常规“再好没有了”,无法表达这一功能。

译文2运用汉语固有的“飞白”修辞手段,翻译英语语音和拼写变异,用汉语谐音“再没那么奥的老”,异曲同工地传译了原文话外音。

3.3.2词汇层面词是作者用以构建语篇的基本单位,分析词的使用是掌握作者作品文体风格的必要条件。

功能文体学认为词汇的突出表现为词汇的失衡和失协,词汇的失衡突出模式指同一词汇集的词汇的超规则排列,其失协突出模式指词汇多义性双关和非规则性相关。

[4]例如:Then can I grieve at grievances f oregone,And heavily fr om woe t o woe tell o’e r;The sad account of fore-be moaned moan,W hich I ne w pay as if not paid before.(Shakes peare’s s onnet30)莎士比亚在这里连续对四个表达伤感的词进行重叠:grieve,woe,moan,pay,渲染了悲伤气氛,在moan一词的使用上,前一个moan加上be后变成了动词,并加前缀f ore,从而使得呜咽之声绵延不绝,哀婉动人。

译成汉语时需要体现其在词汇上的特殊用法和表达的功能。

试译成:于是我为过去的惆怅而惆怅,细细体会旧日的痛苦到痛苦;那许多呜咽过的呜咽的旧账,犹如在偿付未偿还的积债。

又如:I f we don’t hang t ogether,we shall most assuredly hang separately.此例利用hang多义性双关形成对比,强调共同抗敌的重要性,以达到号召全民的目的。

翻译时应尽力表现对比意义,在修辞效果、语言风格及深层含义争取接近原文,可译为:不是共赴战场,就得同赴法场。

[5]3.3.3句子层面句子突出表现在有独特句法形式和结构表达一定的特殊效果和功能意义。

例: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 on of a good f 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句表达了对资产阶级婚姻观的嘲讽。

通常情况是:人们往往听到“举世公认”的一类“真理”总不免肃然起敬,油然产生对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的即将出台而翘首以盼的预期心理,这就造成了一种悬念。

谁想如此慎重其事的随之而来的“真理”原来就这么回事,令人顿生忍俊不禁之感。

有译者认为此句翻译时应按汉语的习惯变换句式,如译成:译文1: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王科一译)然而这一特定的句法风格形式本身就具有特殊意义,译者的自由须限制在保留原文艺术效果的范围内。

此外,原文两个逗号也不可小觑,它们是下一个悬念的预设,两个小小的逗号是作者卖给读者的两个关子,对文体学与翻译研究有很深造诣的王佐良先生就译出了原文的文体风格:译文2:有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即: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是必定要娶位太太的。

(王佐良译)[6]显然,译文2比译文1要好。

3.3.4语篇层面语篇层面主要注意语篇衔接与连贯。

从语篇宏观结构、衔接、连贯、意向性和文体风格角度来指导翻译是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必要手段,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达到一般翻译方法难以达到的积极效果。

译者要培养自己具有较强的语篇能力,重视语篇过程性和整体性,结合语篇的语用原则与语义原则,充分利用语篇本体和语篇语境间内在联系,准确完整地获取语篇信息,使翻译上升为理性层次。

例:为了逃避那一双熟悉的眼睛,释放后,经人介绍,他来到湖南一家木器厂做临工。

译文:I n order t o avoid those fa m iliar eyes,he didn’t re2 turn t o his homet own after release,but f ound an odd j ob in a furniture fact ory in Hunan Pr ovince thr ough intr oducti on.从上下文可知,湖南并非他的家乡,因(下转第71页)45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9月知道运用增词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