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发生的证明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发生》教学设计

《如何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发生》教学设计

《如何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发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析并归纳证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学习重点: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难点:如何化隐形为显性。

的铁钉、碳酸钠溶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教学软件:PPT、希沃授课助手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演示,引入课题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教师演示,引入课题【演示实验一】【演示实验二】【设问引入】化学反应往往伴随明显的现象,但有一些反应无明显现象,看不见不代表没有发生。

对于这类肉眼无法观察到现象的反应,我们如何证明他们发生了呢?那下面我们就以同学们归纳的反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反应开始今天的探究。

1、归纳搜集初中阶段常见的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并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于课前传至微信群中)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受有现象的化学变化;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知有一些化学变化无明显的实验现象;旧知复习,引领学生掌握判断反应发生的依据。

【活动一】从反应物被消耗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了1、NaOH和HCl的反应-------酸碱指示剂法从反应物被消耗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了2.NaOH和CO2的反应--------压强差法【活动三】 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了 3、NaOH 和CO 2的反应-------其他试剂法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从物质状态的变化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引入】NaOH 和CO 2的反应也没有明显现象,而且该反应中酸碱性无明显变化,那我们又能够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复习】二氧化碳溶于水我们也无法看到明显的现象,那大家还记得我们是通过怎样的实验来证明的吗?实验原理又是什么呢?请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要求】小组讨论后,画出实验装置以及预测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实验验证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实验验证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实验验证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基本原则。

它表明在封闭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

这一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将介绍一些实验方法和案例。

一、实验方法1.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理。

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准确称量反应前后的物质,然后进行化学反应。

最后再次称量生成物的质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如果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变化非常小,即可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2.气体体积法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产生气体。

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出质量守恒的结论。

实验中,利用容器收集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并计算气体的体积。

由于气体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体积的变化推测质量的变化。

3.溶解度法在一些溶液反应中,反应物溶解于溶液中,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浓度来验证质量守恒。

根据溶质的溶解性质,可以通过溶解度的变化推测质量的变化。

二、实验案例1.铁与硫反应在铁与硫的化学反应中,可以利用重量法验证质量守恒原理。

首先称量一定质量的铁和硫,放入封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反应后,再次称量生成物,发现质量变化非常小。

这表明在铁与硫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2.氢氧化钠溶解实验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利用溶解度法验证质量守恒原理。

首先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加入一定体积的水中溶解。

溶液反应后,测定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

通过计算溶液的总质量和剩余氢氧化钠的质量,可以得出质量守恒的结论。

三、结论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原理是一个基本的物质变化定律。

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如重量法、气体体积法和溶解度法,可以有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这一原理的应用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为化学工业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怎样验证发生了化学反应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怎样验证发生了化学反应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怎样验证发生了化学反应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怎样验证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可以用酸碱指示剂证明其发生了反应,如无色的酚酞试液。

先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这时溶液呈现红色(因为无色的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呈红色)。

然后在上述红色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会发现红色逐渐退去至无色(溶液不是红色了,说明溶液不显碱性了,既而说明氢氧化钠反应掉了,也就是说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当红色突然变成无色是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盐酸的话,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采用酸碱滴定法,去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加入几滴酚酞,见溶液变红,然后慢慢的滴加稀盐酸,见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即证明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酸碱指示剂除了酚酞为可以用石蕊指示剂等。

试题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NaOH+HCl═NaCl+H2O.(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2)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分别是除去溶液中的氧气除去溶液中的氧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3)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碱性;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4)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过一会红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观察现象.②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又变成红色.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猜想与事实验证;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分析:方案一测定溶液的pH要将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如果盐酸过量,则导致溶液的pH小于7.方案二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因为氧气是不易溶于水,所以空气中的氧气有一少部分会溶于水,加热可把水中的氧气除去.植物油浮在水面上,能防止氧气进入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检验浓氢氧化钠能使变红的酚酞试液的红色消失.解答:解:方案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NaOH+HCl═NaCl+H2O;(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故填: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2)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故填: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方案二(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填:2NaOH+CO2═Na2CO3+H2O;(2)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加热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氧气,滴加植物油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故填:除去溶液中的氧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3)碳酸钠虽然是盐,但是它的水溶液显碱性,故填:碱;(4)可以采用向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的方法来证明,故填:①实验方法: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过一会红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观察现象.②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又变成红色.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物质性质的识记,以便灵活应用.(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2) 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是:NaCO3+HCl=NaCl+H2O+CO2 (气体符号)由此可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没有气体生成,而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有气体生成。

如何用实验证明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了_胡从民

如何用实验证明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了_胡从民
分析:CuSO4 溶液与 NaOH 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u(OH)2 , 而不能与 H2SO4 、Na2SO4 、H2O 发生反应。利用 CuSO4 溶液可以检测 NaOH 溶液是否被消耗。
实验步骤:1.向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2.向混合后的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CuSO4 溶液.
如果co2naoh溶液不反应两支试管中的液面高度一定相同但插在naoh溶液中的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比插在水中试管内的液面要高只能说明conaoh溶液接触时有一部分co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如何用实验证明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了
湖北省嘉鱼县实验中学 胡从民
摘要:化学反应中有很多反应有明显的反应现象,但也有许多化学反应没有 明显的反应现象,如何用实验来证明这些无现象的反应确实发生了?这就要从化 学反应的原理着手来分析,一是利用对比实验来判断反应反生了;二是用实验证 明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三是用实验证明变化中某种反应物被消耗。
色。二氧化碳和水分别都不能使石蕊变红色,而二氧化碳与水混合后
为什么能使石蕊变红色?同学们稍作思考,不难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
应生成了新物质,再与第一朵小花对比,同学们很容易得出:二氧化
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利用上述原理,如何证明 CO2 与 NaOH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分析:CO2 与 NaOH 反应尽管没有现象,但随着反应的进行,CO2
实验现象:没有蓝色沉淀生成. 实验现象的解释: NaOH 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被消耗,没有 NaOH 溶液与 CuSO4 溶液反应,故没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 NaOH 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我们还可以可以发现: 要用实验证明无现象的 反应确实发生了,只需要用实验证明变化中某种反应物被消耗即可。 综上所述,用实验证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确实发生了的方法 有:一是运用对比实验来证明;二是通过实验检验有新物质生成;三 是用实验证明变化中某种反应物被消耗。

证明naoh和hcl发生了反应的方法

证明naoh和hcl发生了反应的方法

证明naoh和hcl发生了反应的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1. 酸碱指示剂: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会变成红色。

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最终变无色。

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之间发生了反应。

2. 测定pH:使用pH试纸或者酸度计,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pH,其值应该接近14。

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测定溶液的pH。

当pH值降到7左右时,说明两者已经发生了反应。

3. 观察生成物:当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后,可以通过观察生成物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反应。

产物是氯化钠和水,没有沉淀和气体产生。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化学书籍或咨询化学专家。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怎样验证发生了化学反应教学内容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怎样验证发生了化学反应教学内容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怎样验证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可以用酸碱指示剂证明其发生了反应,如无色的酚酞试液。

先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这时溶液呈现红色(因为无色的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呈红色)。

然后在上述红色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会发现红色逐渐退去至无色(溶液不是红色了,说明溶液不显碱性了,既而说明氢氧化钠反应掉了,也就是说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当红色突然变成无色是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盐酸的话,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采用酸碱滴定法,去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加入几滴酚酞,见溶液变红,然后慢慢的滴加稀盐酸,见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即证明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酸碱指示剂除了酚酞为可以用石蕊指示剂等。

试题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NaOH+HCl═NaCl+H2O.(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 小于7.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2)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分别是除去溶液中的氧气除去溶液中的氧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3)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碱性;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4)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过一会红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观察现象.②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又变成红色.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猜想与事实验证;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分析:方案一测定溶液的pH要将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如果盐酸过量,则导致溶液的pH小于7.方案二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因为氧气是不易溶于水,所以空气中的氧气有一少部分会溶于水,加热可把水中的氧气除去.植物油浮在水面上,能防止氧气进入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检验浓氢氧化钠能使变红的酚酞试液的红色消失.解答:解:方案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NaOH+HCl ═NaCl+H2O;(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故填: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2)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故填: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方案二(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填:2NaOH+CO2═Na2CO3+H2O;(2)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加热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氧气,滴加植物油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故填:除去溶液中的氧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3)碳酸钠虽然是盐,但是它的水溶液显碱性,故填:碱;(4)可以采用向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的方法来证明,故填:①实验方法: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过一会红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观察现象.②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又变成红色.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物质性质的识记,以便灵活应用.(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2) 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是:NaCO3+HCl=NaCl+H2O+CO2 (气体符号)由此可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没有气体生成,而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有气体生成。

《如何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发生》教学设计

《如何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发生》教学设计

《如何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发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析并归纳证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学习重点: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难点:如何化隐形为显性。

的铁钉、碳酸钠溶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教学软件:PPT、希沃授课助手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演示,引入课题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教师演示,引入课题【演示实验一】【演示实验二】【设问引入】化学反应往往伴随明显的现象,但有一些反应无明显现象,看不见不代表没有发生。

对于这类肉眼无法观察到现象的反应,我们如何证明他们发生了呢?那下面我们就以同学们归纳的反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反应开始今天的探究。

1、归纳搜集初中阶段常见的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并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于课前传至微信群中)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受有现象的化学变化;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知有一些化学变化无明显的实验现象;旧知复习,引领学生掌握判断反应发生的依据。

【活动一】从反应物被消耗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了1、NaOH和HCl的反应-------酸碱指示剂法从反应物被消耗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了2.NaOH和CO2的反应--------压强差法【活动三】 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了 3、NaOH 和CO 2的反应-------其他试剂法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从物质状态的变化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引入】NaOH 和CO 2的反应也没有明显现象,而且该反应中酸碱性无明显变化,那我们又能够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复习】二氧化碳溶于水我们也无法看到明显的现象,那大家还记得我们是通过怎样的实验来证明的吗?实验原理又是什么呢?请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要求】小组讨论后,画出实验装置以及预测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无现象化学反应的探究证明

初中化学无现象化学反应的探究证明

1例1: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奥妙无穷.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以下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一:①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的pH ≥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②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第二组同学在做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后,为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二:此时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为此,还需要选择 (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

解:(1)①只有p H≥7才能说明硫酸已经反应掉了,从而排除了因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引起稀硫酸被稀释而引起pH 变大的情况; ②HCl+NaOH=NaCl+H 2O(2)有蓝色沉淀产生;因为当稀硫酸过量时,滴加硫酸铜也没有明显现象。

锌粒或碳酸钠粉末等。

总结:一般,对于这类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的问题,证明思路为:一、证明反应物的消失或减少用此法时,必须排除生成物对反应物鉴别的干扰。

二、证明生成物的存在用此法时,要注意生成物应具有反应物没有的性质。

三、证明反应过程中有明显的能量变化通常借助于测量体系的温度变化来反映能量变化情况。

四、创设对比实验,使本无现象的化学变化之呈现出明显的现象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道例题:例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同学通过图1所示的实验,证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依据的23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小明同学通过图2所示的实验,也证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用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如何用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设计(三)
方案:取少量实验(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少量氢氧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评价: CO32-能与Ba2+ 作用产生白色沉淀,加入 Ba(OH)2,目的是验证Na2CO3的存在,从而证
明 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设计(四)
方案:取少量实验(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指感 正谢
聆 听 , 欢 迎
方案:向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 50ml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改进:用与NaOH溶液等体积的水,重复上述 实验,比较两次实验中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
实验设计(二)
方案:取少量实验(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评价:加入稀盐酸,目的是检验CO32-的存在, 即检验Na2CO3的存在,从而证明CO2与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
评价:BaCl2是一种可溶性的盐,能与Na2CO3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BaCl2溶液可换作 CaCl2 溶液或 Ba(NO3)2溶液或Ca(NO3)2溶液 。
实验收获
验证化学反应的发生,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1.反应物是否减少或是否存在的角度。(此反应主 要是反应物CO2的状态变化引起气压变化的角度) 2.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此反应主要是Na2CO3 的检验即CO32-的检验) 注意:如遇对比实验,注意控制变量。
资料卡片
1.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 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程式为: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 试液变红色。 3.CO32-能与H+作用,生成H2O和CO2; CO32-能与Ca2+或Ba2+作用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无现象反应发生的思路

证明无现象反应发生的思路

证明无现象反应发生的思路
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并没有明显的现象,那怎么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呢?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啊!
可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入手嘛。

比如说,一种物质消失了,那不就很有可能是参与反应了呀!就好像一个人突然从你的视野里消失了,你难道不会觉得奇怪,进而去探究原因吗?
还可以通过检测生成物来证明呀。

虽然看不到明显的反应过程,但如果能检测到新生成的物质,那不就说明反应发生了嘛。

这就好比你虽然没亲眼看到小偷进屋偷东西,但你发现家里多了个不属于你的东西,那肯定有情况啊!
再想想,还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试剂或方法来间接证明。

比如酸碱中和反应,虽然可能看不到什么变化,但加入酸碱指示剂不就可以看出变化了嘛。

这就像在黑暗中打开一盏灯,瞬间一切都清晰可见了。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判断。

设置一个相同条件但没有发生反应的对照组,和进行反应的实验组进行比较,如果有差异,不就说明反应发生了嘛。

这跟找不同游戏有点像呀,通过对比找到那个不一样的地方。

另外,从能量的角度也能发现端倪呢。

如果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吸收或释放,那也是反应发生的证据呀。

就像你感觉到热或者冷,你就知道周围环境有变化了呀。

其实,证明无现象反应发生的思路就像侦探破案一样,需要细心观察、深入分析、寻找线索。

我们要像侦探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一样,去挖掘那些隐藏起来的证据。

总之,虽然这些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但通过我们的智慧和各种方法,一定能找到它们发生的证据。

这就像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特别的人,虽然不容易,但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做到!。

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法

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法

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法
盐酸和氢氧化钠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可以被用来制造各种材料,因此证明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对于研究该领域的科学家来说十分重要。

在本文中,将介绍如何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的化学反应。

首先,在一个实验室,准备一片均匀的镁板,将其置于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

然后,将一个电极放入合溶液中,将另一个电极放在镁板上,并连接电源,以维持持续电流通过混合溶液中。

实验开始时,将会发现混合溶液外面有一层气泡,说明反应开始了。

接下来,将镁板取出,擦拭干净,然后如果有氧化铁,则可以使镁板变黑,说明反应发生了。

此外,可以收集溶液中的沉淀,如果是白色沉淀,则说明反应发生。

最后,可以使用电化学仪来测量混合溶液中的pH,如果pH较低,则反应发生了。

因此,以上实验和测量结果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的化学反应是可能的。

这在许多工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可以用来制造材料。

此外,在实验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物质来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但一定要根据实验结果来确定是否有反应发生。

总之,以上几种方法可以用来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的化学反应,以便在工业领域中使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反应,科学家们应该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更好的使用方法。

- 1 -。

如何推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

如何推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

如何推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是描述反应过程中原子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的理论框架。

推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需要综合运用实验数据、理论计算和化学原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1.实验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反应的实验数据,如反应速率、活化能、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等。

这些数据将为推断反应机理提供关键信息。

2.确定反应类型: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反应类型,如单一物种反应、多物种反应、自由基反应、离子反应等。

不同类型的反应往往具有不同的反应机理。

3.构建反应机理模型:根据反应类型和实验数据,构建一个初步的反应机理模型。

模型可以包括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

在此阶段,可能需要运用化学动力学理论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来预测反应路径和速率常数。

4.验证模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所构建的反应机理模型。

这包括拟合实验数据到模型,以评估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有必要,可以对模型进行修正和改进。

5.分析反应机理:在验证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反应机理。

这包括研究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变化、活性中间体的生成和消耗等。

这有助于揭示反应的微观机制,为优化反应条件和控制反应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6.与其他理论比较:将所推断的反应机理与其他理论或已有文献进行比较,以确认所提出的机理的独创性和正确性。

7.应用和拓展:在推断出反应机理后,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如用于预测新型反应、优化催化剂设计和反应条件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反应机理研究相关领域的化学问题,如环境化学、材料科学等。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推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

需要注意的是,反应机理研究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可能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

同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如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机器学习等)在推断反应机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得关注和研究。

化学反应机理与表征

化学反应机理与表征

化学反应机理与表征化学反应机理与表征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了解反应机理的细节,可以揭示反应过程中的分子变化和键的重新组合。

表征方法则可以帮助我们验证和证明反应机理的正确性,同时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和反应过程的分子级解释。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介绍化学反应机理和表征方法。

一、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论基础1. 反应类型与步骤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酯化等。

每种反应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机理和步骤。

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其典型的机理是质子转移机理,包括质子的离解、迁移和结合。

了解不同反应类型的机理对于预测反应过程和反应产物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 中间体与过渡态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中间体和过渡态。

中间体是指在反应前和反应后之间存在的物种,常常是不稳定的,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鉴定和证明。

而过渡态是反应过程中势能曲线上的临界点,连接反应物和产物,具有高能垒。

了解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存在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机理中的关键步骤和速率控制步骤。

3. 动力学和热力学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论基础还包括动力学和热力学。

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反应机理中的速率控制步骤。

热力学研究反应的能量变化和熵变,可以推导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和反应的可逆性。

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理解反应机理。

二、化学反应机理的表征方法1. 光谱学分析光谱学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下的吸收、发射或散射,可以获得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信息。

常用的光谱学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鉴定反应物和产物以及中间体的结构和功能。

2. 质谱学分析质谱学是一种能够提供反应物和产物分子离子质量的分析技术。

通过将分子转化为离子,并对离子进行质量分析,可以得到分子的质量和结构信息。

质谱学常用的技术包括质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

证明了有机物可以由无机物化合得来的化学反应式

证明了有机物可以由无机物化合得来的化学反应式

证明了有机物可以由无机物化合得来的化学反应式有机物可以由无机物进行化合的化学反应式的证明是化学界长期以来的一个研究课题。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科学家们一直努力寻找能够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化学反应。

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他们逐渐发现了一些能够实现这一转化的反应机制。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犀牛角的化学合成。

犀牛角是一种有机物,由角质素和纤维蛋白组成。

然而,在19世纪初期,科学家们发现可以通过将无机物硝酸银与乙醇反应来合成类似于犀牛角的有机物。

这个反应被称为「硝酸银反应」,它证明了有机物可以由无机物合成。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实验也证明了有机物可以由无机物进行化合。

例如,科学家们发现可以通过将无机物氢氰酸与乙烯反应来合成丙烯腈,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

此外,还有一些反应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含氧的有机物,例如将甲醛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得到甲酸钠。

这些实验的成功证明了有机物可以由无机物合成,这为进一步研究有机化学提供了基础。

通过了解有机物的合成途径,科学家们能够设计出更多有机合成反应,从而合成出更多种类的有机物。

这不仅有助于化学品的制备,还有助于理解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合成和代谢过程。

总之,通过实验和研究,科学家们证明了有机物可以由无机物化合得来。

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推动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证明化学反应的发生

如何证明化学反应的发生
如何证明化学反应的发生

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2HCl = 2NaCl + H2O+CO2↑ √(2)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BaCl2 + Na2CO3 = BaCO3↓ + 2NaCl √(3)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Cu(OH)2 + H2SO4=CuSO4 + 2H2O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①滤液不变色 酚酞试液 ②有气泡产生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 盐酸
练习2: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
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 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 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酚酞试液
氢氧化钠溶液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方法展示
稀盐酸 紫色石蕊试液 反应后的溶液
NaOH溶液
方法展示
氢氧化钠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反应后的溶液
稀盐酸
二、证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归纳: (1)设法证明反应物的消失
问题2: Na2CO3 溶 液 能否也能利用酸碱指示剂证明氢 显碱性,也 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呢? 能使酸碱指 示剂变色 为什么?
有明显现象 (气体、沉淀、 溶液颜色变化) 发生
√(4)盐酸除铁锈:
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5)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HCl + NaOH = NaCl + H2O
(6)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初中化学 无明显反应现象的化学反应探究 精华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  无明显反应现象的化学反应探究  精华知识点总结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向通有二氧化碳的氢 方 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 案 一 量__稀__盐__酸____(填试
最终有气泡产生
剂名称)
CO2与NaOH发生反应,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 向通有二氧化碳的氢
____2_N__a_O_H__+__C_O__2_=_=_=____
案 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氢 __有__白__色__沉__淀___产__生__
(二)验证生成物的存在 1. 二氧化碳与水(指示剂法) 取4朵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做如下图实验。
(1)可观察到Ⅰ中纸花变红,Ⅱ、Ⅲ纸花均不变色,Ⅳ中纸花变为红色。 (2)对比实验Ⅰ、Ⅱ可知,__稀___醋__酸___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对比实验Ⅲ、Ⅳ可知,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__酸____性物质,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 该实验通过检验___生__成__物___验证了反应的发生。
专题精讲
一、思路分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生成新物质,任何化学变化都是朝着反应物减少,生成物增多 的方向进行的。证明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发生,根据化隐性为显性的思路,可以从 两个角度出发: 1. 验证反应物的消失或减少 2. 验证生成物的存在
二、验证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 1. 指示剂法(适用于反应前后溶液酸碱性有变化的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酸 碱中和。 2. 对比实验法(要注意控制变量),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3. 压强差法(适用于有气体参与,反应前后压强有明显变化的反应),如二氧化碳和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 温度变化法(适用于反应前后温度有明显变化的反应),如酸碱中和。 5. 其他试剂(验证产物存在,能产生明显现象),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酸碱中和。
【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②碳酸钡是一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进行实验, 打开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 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红墨水液面_降__低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 ”),小红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_U__形__管__内__右__侧__液__面__下__降__,__说__明__锥__形__瓶__内__的__压__强__减__小__,__从__而__说__明__氢__氧__化__钠__与__二__氧__化___ _碳__发__生__了__反__应_____。 【反思与评价】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 __二__氧__化__碳__溶__于__水__或__与__水__反__应__也__会__使__锥__形__瓶___内__的__压__强__变__小____。 【拓展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两种方案,进一步探究, 请填写表格。

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是两种非常常见的化学试剂,它们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当这两种试剂混合反应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个反应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机制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一、反应方程式首先我们可以列出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该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在适当条件下混合反应,产生了氯化钠和水。

在该反应中,氢氧化钠的氢氧根离子与盐酸中的氢离子结合,形成了水和氯化钠。

在这个方程式中,NaOH表示氢氧化钠,HCl表示盐酸,NaCl表示氯化钠,H2O表示水,‘+’表示反应,‘→’表示产物。

二、反应实验那么,如何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就是通过实验来证明的。

实验的步骤如下:1.将氢氧化钠粉末或氢氧化钠溶液慢慢加入到盐酸溶液中,直至没有氢氧化钠剩余为止。

2.观察混合物中的变化。

一般可以看到气泡产生并有味道的气体释放出来,同时溶液中的颜色也有所改变。

3.用pH paper测试混合溶液的酸碱度。

在添加过多的氢氧化钠之后,溶液的酸碱度会发生变化。

4.用试纸或化学分析仪器测试混合物中的Cl离子浓度,以确认产物中确实存在氯化钠。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可以明确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确实会发生化学反应。

三、反应机制为什么会有这个化学反应?我们知道,每种化学试剂都有自己的化学性质,它们所包含的化学元素、物质的状态等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结果。

那么,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反应的机制是什么呢?首先,盐酸是由氢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酸性溶液,而氢氧化钠则是由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组成的碱性溶液。

这意味着,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就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具体地,氢氧根离子与盐酸中的氢离子结合,放出氢氧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水和氯化钠。

因此,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本质上是一种中和反应,它们之间的反应可以让酸碱的性质得到中和。

四、反应应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应用:1.制备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品,它在生活中被用于食盐的制备、农业生产、化学研究等领域。

证明铁粉和水反应

证明铁粉和水反应

证明铁粉和水反应铁粉和水之间的反应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研究内容。

这种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表面上看来简单,但实质上却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

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铁粉和水之间的反应,以确定铁粉和水之间是否存在反应。

首先,我们将铁粉放入实验室中的容器中,然后把水加入容器中。

可以观察到,当水进入容器中时,铁粉开始沉淀,呈现出浑浊的状态。

此外,容器中的温度也会上升,显示出铁粉和水之间的反应所产生的热量。

接下来,我们用化学分析仪来更细致地分析铁粉和水之间的反应。

结果显示,当水和铁粉混合时,铁会与水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氧化铁,水会形成氢氧化物,溶液中也会产生其他各种物质,如酸,酯等。

因此,通过实验和化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铁粉和水之间存在着反应。

反应过程中,水中的氧气将与铁反应形成氧化铁,水会形成氢氧化物,溶液中会产生其他各种物质。

此外,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容器中的温度会升高,表明铁粉和水之间的反应产生了热量。

当然,除了铁粉和水之间的反应,学者们还研究了其他金属和水之间的反应。

其结果表明,不同的金属会与水中的氧气发生不同的反应,形成不同的氧化物,溶液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物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铁粉和水之间存在着反应。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铁会与水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氧化铁,水会形成氢氧化物,溶液中也会产生其他各种物质,同时容器中的温度也会上升,表明铁粉和水之间反应所产生的热量。

此外,不同的金属会与水发生不同的反应,形成不同的氧化物,溶液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物质。

因此,通过实验证明,铁粉和水之间存在反应,这一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物质守恒实验验证

化学反应的物质守恒实验验证

化学反应的物质守恒实验验证概述:化学反应的物质守恒法则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为了验证这一法则,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观察和记录了实验结果。

本文将探讨几个经典的化学实验,以验证物质守恒法则的有效性。

实验一:铁和硫的反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铁和硫的反应,验证化学反应的物质守恒法则。

实验步骤:1. 取一块干燥的试管,并称量15g的铁粉和15g的硫粉。

2. 将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并放入试管中。

3. 加热试管,直至发生化学反应,并观察反应现象。

实验结果:铁和硫的反应会产生硫化铁,同时伴有火花和有特殊气味的气体的释放。

实验结束后,重量可进行测量。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化学反应发生之前和之后,试管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这一结果符合物质守恒法则的要求,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守恒现象。

实验二:氧化铁的实验验证实验目的:通过氧化铁的实验验证,再次验证化学反应的物质守恒法则。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铁片,称量其质量,并记录下来。

2. 放置铁片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反应,不断观察铁片的变化。

3. 反应完成后,再次称量铁片的质量。

实验结果:在反应结束后,我们可以观察到铁片表面产生了一层红褐色的物质,即氧化铁。

然而,整体上来看,铁片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分析:这个实验再次验证了化学反应的物质守恒法则。

尽管氧化铁的生成会导致铁片表面的质量增加,但总质量保持不变,进一步证明了反应过程中原子的重新排列和重组,并未导致质量的损失或增加。

实验三:盐的结晶实验验证实验目的:通过盐的结晶实验验证化学反应的物质守恒法则。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盐溶液,并放入一个容器中。

2. 加热盐溶液,使其水分蒸发。

3.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完全蒸发,观察容器内产生的结晶物。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重复的蒸发,我们可以观察到容器内产生了一定量的结晶物质。

然而,整个过程中容器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分析:通过盐的结晶实验,我们再次验证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守恒法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量或过量
2、碱: 加入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Ca(OH)2= CaCO3↓+2NaOH 3、盐: 加入CaCl2(或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CaCl2= CaCO3↓+2NaCl
1、设法证明反应物的消失
第二种情况:氢氧化钠变质
2NaOH+CO2
====
Na2CO3+H2O
碱性
思路归纳:通过证 明反应物(CO2) 的消失证明反应的 发生
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 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 液发生反应的是( )
2、设法证明生成物的出现
2NaOH+H2SO4==== Na2SO4+2H2O
请书写以下化学方程式,并思考现象 1、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
2、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CO2 3、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2 其中有明显现象的有:____________
一、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
产生气体
根据反应现象
生成沉淀 颜色变化
NaOH+HCl==== NaCl+H2O
2NaOH+CO2
====
练习:学案P140第3题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 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 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 NaOH和H2SO4不能共存 理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 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NaOH 。
2NaOH+H2SO4==== Na2SO4+2H2O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 ,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 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 明显错 误,请 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设法证明生成物的出现
2NaOH+CO2==Leabharlann =Na2CO3+H2O
Na2CO3+H2O
2NaOH+CO2
====
碱性 碱性 用酚酞检测无效
2、设法证明生成物的出现
2NaOH+CO2 = Na2CO3+H2O
盐酸,冒出气泡。 1、酸: 加入 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2CO3
Na2CO3+H2O
二、证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思路归纳
1、设法证明反应物的消失
2、设法证明生成物的出现
1、设法证明反应物的消失 第一种情况:中和反应 NaOH+HCl==== NaCl+H2O 方法(1) 借助于指示剂:酚酞
(2) 利用反应前后溶液pH的变化
(3) 利用中和反应放热,测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