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重要职责是办理好农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带领广大农民发展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然而,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逐年上升,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某市XX年共立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09件,其中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就达31件,占到了28.4%。

笔者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调查,认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有以下原因:一是村干部素质低,任用教育不到位。

近年来,农村调整选拔的新的基层组织人员中,一些地方由于缺少必要的考查、考核,没有把好素质关,致使一些素质低的人员被选拔到村基层组织岗位上,埋下了发生职务犯罪问题的隐患。

在犯罪的基层组织人员中,多数文化水平较低,*素质较差,有的甚至还有严重的前科劣迹。

同时,教育不够也是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原因。

目前,虽然各村大都建立了活动室、阅览室等学习阵地,但基层组织人员学*理论、学业务却很少,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更少。

由于忽视教育和学习,使一些基层组织人员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变化,自律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

二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

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集体经济逐步向农、工、商、贸等多元化经济发展,但相应的财务正规化管理却跟不上,白条子下账、假票据入账、审批手续随意等,致使财务管理无透明度,*理财流于形式。

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收支无制约。

有的村基本上没有经费收支审批制度,基层组织人员人人管钱管物,个个自批自报。

有的村对财务实行家长制管理,支出、审批一人说了算。

二是账目不健全。

有的村收入、支出不按规定建账,村干部乱花钱,直至贪污侵占公款。

三是财务人员成份杂、素质低。

由于村级财务人员的配备没有一定的标准,致使村级财务人员鱼龙混杂,整体素质偏低,加之对其*和业务培训少,不少会计人员缺乏法纪观念,财会业务水平低,账务处理随意性大。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是指农村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的行为。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 腐败现象突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中涉及的主要是经济犯罪,如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等。

由于农村基层干部职务权力相对集中,腐败现象相对突出。

2. 隐蔽性和复杂性: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往往存在较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很难通过传统的查办手段进行调查和取证。

一些干部犯罪使用的手段高度隐蔽,利用职务上的权力和地位来掩盖罪行。

3. 社会影响大: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一方面,贪污、受贿等犯罪削弱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动力,阻碍了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干部的职务犯罪也严重败坏了干部形象,破坏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纯洁性。

4. 犯罪手段多样化: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手段多样化,如以权谋私、虚报冒领、利用购销关系等手段从中牟取利益。

一些干部还借助金融工具、网络等技术手段进行犯罪,使得犯罪手段不断更新、变化多样。

5. 预防控制难度大:由于农村地区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和隐蔽性,使得预防和控制工作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地方的纪检监察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及时发现和查处职务犯罪行为。

一些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来进行犯罪,让干部纪律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更加困难。

为了预防和控制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和完善:1. 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对干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监督,建立健全干部信用档案制度,及时掌握干部的违规行为。

2.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廉洁意识,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对干部的法纪教育培训,加强对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3.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任免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规范,提高干部任职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预防对策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然而,近年来村“两委”干部职务犯罪现象呈现多发、高发、频发趋势,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根据相关案件的查办情况,笔者现对村“两委”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一、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的特点(一)犯罪行为多涉及经济问题。

目前,村“两委”干部职务犯罪多涉及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等罪名,涉案人员大多以获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或通过滥用手中职权收受、索取他人财物,或利用各种名目截留、侵占集体财产,或将公款挪用于经商、炒股、购买理财产品等营利活动,而村干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犯罪行为的发生,多是由于涉案人员法律知识不足、工作方法简单等引起,具有偶发性,占案件总数量比例并不高。

(二)涉案金额较小但影响恶劣。

虽然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中有“小官大贪”的情况,涉案数额巨大,但仍属较个别现象。

总体来看,村干部职务犯罪大多是从贪小利开始,往往犯罪次数多却涉案总数额较小,然而由于其属于最为典型的“发生在群众身边,危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会直接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引发群众不满情绪甚至形成群体事件,造成严重的社会舆论和恶劣社会影响。

(三)犯罪手段具有较强隐蔽性。

随着村级财务管理的不断规范,村干部企图谋取非法利益已无法轻易得逞,因此虚开发票、虚挂往来帐、收入不入账或多收少入账等手段成为其违法犯罪的常用手段,他们希望通过此类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的方法逃避法律惩处,其犯罪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而这些获利方式仅从账目表面难以发现问题,特别是当相关人员“统一口径”时,更给犯罪线索发现、案件查办带来了不利因素。

二、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原因分析(一)法治意识淡薄。

整体上看,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对国家法律法规尤其是监管制度缺乏系统学习,对违法行为所承担的后果认识不清,许多涉案人员甚至以为只要把贪污的钱退回去就不用负法律责任。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有哪些?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有哪些?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有哪些?1.从作案主体上看,村干部职务犯罪主要以农村“三大员”为主,即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会计。

2.从作案对象上看,土地征用补偿款以及政府各部门涉农惠民拨款是村干部职务犯罪所侵犯的主要对象。

3.从作案方式上看,犯罪手段简单直接。

4.从作案形式上看,窝串案现象明显,共同犯罪突出。

5.其他。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建设,专项拨款建设农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以及出台了经济发展的政策,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以权谋私,犯罪的态势越来越高。

很多人不知道农村基层干部犯罪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那么,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有哪些?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相关的知识。

一、案件的主要特点(一)、犯罪主体以村书记、村主任为主涉案的主体以村书记、村主任为主,这些人都是项目具体实施的直接负责人,享有项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审批的职务便利。

实践中,他们有的利用享有的某项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中饱私囊,侵害老百姓利益;有的则是利用本人享有的审核职务之便,采取造假冒领的手段谋取巨额不正当利益;有的与行为相对人相互勾结,共同作案;更有甚者拉拢乡镇干部或者其他村干部共同腐败,并且在共同犯罪中担任组织、领导、指挥角色,起主导作用。

(二)、犯罪领域相对集中在资金数量较大的支农惠农政策性补贴、征地拆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惠农支农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农村土地开发利用规模扩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支农惠农专项拨款和土地征用补偿款成为当前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些补贴款、补偿款往往数额巨大,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在实践操作中又存在资金使用临时性、非规范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因此成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非法牟利的主要目标。

(三)、犯罪手段复杂多样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采取了许多复杂隐蔽的犯罪手段,作案手法五花八门。

(四)、犯罪形式以共同犯罪为主在农村无论是支农惠农政策性补贴资金、征地拆迁补偿款还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管理上涉及到上报、审核、管理、发放等环节,为逃离风险,规避查封,实践中部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或是采取上下级勾结或是村委内部勾结或是村干部与村民内外勾结等多种方式,共同侵占补贴、补偿资金,获得非法利益。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也在逐渐增加,给农村社会治理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打击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我们需要了解其特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具有隐藏性强的特点。

农村地区资源和信息相对匮乏,监督不足,使得一些腐败分子能够利用职权便利,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他们常常借用工程项目、土地征收等权力,以及职务上的便利,进行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

由于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一些涉及卖官的虚假招聘、权钱交易等不法行为也时有发生。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主体多为一些贪婪、腐败的干部。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以及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一些基层干部仍然存在贪婪、腐败的心理,他们将自己的职权视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途径。

在政府管理中,他们乱用权力,谋求私利,以及贿赂、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受害者多为农民和弱势群体。

由于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涉及到土地征收、农田水利、扶贫政策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农民往往成为他们的主要受害者。

这些犯罪行为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基层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加强监督机制,提高农村基层治理的透明度。

完善农村干部评议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工作纪律和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察,减少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的机会。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政治素养,培养他们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和减少社会矛盾。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

减少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管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并严格执行对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处罚和惩治措施,依法严肃追究职务犯罪者的法律责任,让农村基层干部违法乱纪付出应有的代价。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是指在农村乡镇、村委会等基层单位担任职位的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法乱纪,从事腐败、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违法犯罪活动。

这些犯罪行为不仅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还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阻碍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阐述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特点(一)违法手段多样化。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在手段上表现出多样化特点,包括存在受贿、贪污挪用公款、巧立名目侵占国有资产、滥用职权等形式。

他们往往采取虚报农田水利工程等工作进度、伪造材料、捏造项目等手段,从中牟取暴利。

(二)犯罪隐蔽性高。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在犯罪手段、环节、关系链等方面表现出隐蔽性高的特点。

他们常常采取虚构文件、伪造账目等掩盖犯罪证据;与亲朋好友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难以穷根追踪。

(三)职权过大、监督不力。

在农村基层单位,一些干部任职时间长、职权过大、监督不力的情况较为突出,给了他们从事腐败、贪污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

职权过大容易滋生腐败,监督不力监管不到位,也容易造成腐败聚敛,一旦失去遏制腐败的机制,将会给农村干部带来诱惑。

二、预防对策(一)引导干部正确履职。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职位观和权力观,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并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加强资金和资源的审计和监督。

(二)加强廉政建设。

构建完善的纪检监察制度,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廉政教育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推行双重预防机制,提高违法犯罪的预防能力。

(三)加强执法监管。

加强农村基层单位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职务犯罪行为。

(四)依法惩治腐败。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严厉打击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行为,提高惩治腐败的力度和效果,形成有效震慑。

(五)加强社会监督。

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监督和反馈,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农村基层干部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如果出现了职务犯罪行为,往往会对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造成严重的损害。

了解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1. 领导责任不落实导致腐败问题严重农村基层干部在扶贫、发展乡村经济等方面拥有较大的权力,如果领导责任不落实,就容易导致腐败问题严重。

有些干部为了谋求个人私利,把手中的权力变成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导致腐败问题愈演愈烈。

2. 知识水平不高容易滋生腐败由于中国农村基层干部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法律法规意识薄弱,对一些敏感的法律问题认识不足,容易滋生腐败。

一些干部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容易违法乱纪,给职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短期利益观念浓厚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规划,对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等方面短期行为忽视,导致了职务犯罪行为的滋生。

4. 监管不力导致漏洞百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在行使权力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容易形成权力寻租、职务侵害等行为,从而导致职务犯罪漏洞百出。

二、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1. 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针对农村基层干部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习等形式,提高干部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2. 完善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内部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确保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对违法违纪干部要依法追究责任,形成威慑力。

3.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针对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知识水平不高的问题,可以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一些敏感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降低职务犯罪的风险。

4.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存在一定的风险,应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做好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工作,及时发现和制止职务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

浅析当前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浅析当前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浅析当前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文/ 刘柏林金凤近年来,涉及新农村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一直居高不下,并不断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

我市在2008年以来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66件125人,这些人利用“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便利,大肆侵吞国家的各项政策性专项资金,其涉案人员、涉案金额、犯罪手段等方面都表现出新的特征。

我们在对此类犯罪案件的特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一、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一)侵犯对象主要是国家政策性涉农专项资金当前涉农职务犯罪容易滋生的主要领域和范围集中在国家的惠农政策、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环节。

从我市近三年情况看,涉及侵犯国家政策性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已占到我市近三年查办案件总人数的61%,其中各领域和环节侵犯对象所占比例为:涉及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占59.2%,涉及公路工程建设占地补偿占32.8%,涉及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实施过程中受贿占8%,水稻直补占5%,平整土地占4%,农村合作医疗占3%。

可以说,国家政策性涉农专项资金投入的领域,已成为涉农犯罪重点。

(二)犯罪案件多呈“涉众型”我市近三年来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涉众型”特征非常明显,涉案人员的“从众心理”、“攀附和依附心理”严重,也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从我市情况看,涉案人员大部分集中在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公路工程建设占地补偿两大系列案件上。

这主要表现为窝案、串案比例较大,占涉农案件总人数的63%,其中,一件窝案共犯最多达7人,一串案件多达9人。

再从作案类型看,主要是以团伙或相互勾结的共同犯罪为主。

主要表现为:县级相关部门及乡镇领导干部相互勾结合伙作案,乡镇相关部门干部通过村干部协同作案,村干部之间共谋犯罪,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结伙作案以及跨村的村干部之间相互勾结作案等。

(三)涉案人员以村干部为主当前,涉农职务犯罪涉案人员的分布具有集中化、多元化的特点,基本形成了以村干部为中心、部分村民以及乡镇、县级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共谋参与作案的模式。

当前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当前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Lg l ytm dS cey e a se An o i S t
21 0 0年 8 ( ) 月 上
{占 l 缸会 } I J
当前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特点、 成因及预防对策
张 学义
摘 要 上, 防、 对预 惩治 农村基 层 职务犯 罪 的对策作 了简要 的探讨 。 关键 词 农村 职 务犯 罪 农村 经济 基 层 职务犯 罪
中 图分类号 : 905 D 2.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0 9 (0 00 ・3 - l 1 0 -5 2 1 )82 0O 2
响 农村稳 定 , 约农村 经济发 展 。本丈在分析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特点、 制 产生原 因的基础
我 国是 一个农村人 口占多数 的农业大 国,三农 ” “ 问题举足 轻 织 中的 资金还 包括本 村 的 自有资金 。村 级财 务并 未对 不 同资金 重, 不容忽 视 。 年来 , 近 村干 部利 用职 务犯罪 侵害 农 民利 益 , 成 进行 分类 管理 , 致在 司法实 践中 , 官侵 占或挪 用的 资金性 质 造 导 村 案 为惩治村 官犯罪 留下法 律空 白, 客 许多农 村群众 集体上访 、 级上访 , 重危 及农村稳 定 , 越 严 制约农 村 难 以界定 , 件定性难 以把握 , 经济 发展 , 成为新 农村 建设 深入进 行 的“ 绊脚 石” 研究村 官职 务 观上 助长村 官职务犯 罪的侥幸 心理 , 使村 官职务犯 罪呈 多发态 。 致 犯罪 的原 因、 点成 为 当务之 急 , 索遏制 村官 职务犯罪 刻不 容 势 。 特 探 ( ) 四 管理措 施 不落 实, 督 不到 位 监 缓。 些地 方片面 强调发展 经济 , 经济 的好坏 成为衡 量农村 基层 当前农村 基层 职务 犯罪 的特点 第一 , 犯罪持 续时 间长 , 作案 次数 多 。 村干 部所贪 占、 农 挪用 干 部政绩 的首要 因素。一 些上级 职 能部 门对 村一级 行政 单位 缺 致 都不 是一 次和一笔 的 问题 , 是在长 时 间内多 次作案 , 然每 次 乏有 效的监 督和经常性 的管理 , 使村 级组织 人员 的监 督往往 流 而 虽 于形 式, 特别 是财务监 督脱节 , 乏检查 审计 , 缺 一些 明显不符合 财 作案 数额不 大, 累积 后会造 成不 小损 失 。 但 大量 的 白条和 虚假 发票得 以报销 , 使 第二 ,贪污 挪用 公款 犯罪 突 出 。查 处村 官职 务犯罪 罪名集 务制 度的行 为得 不到制 止 , 中, 均系贪 污 、 挪用 公款案 件 , 中有 的同时涉 嫌贪 污、 用两个 得一 些犯 罪分 子肆无 忌惮 ,恣 意妄 为 。特 别 是针对 土地 征用 补 其 挪 偿、 扶贫 、 灾等款 项 的使 用上 , 救 由于缺乏 有效 的监 督机制 , 别 个 罪名 , 并且近 年来 村干 部职 务犯罪 涉案 金额呈 上升趋 势 。 从 挪 从而 导致 第三 , 相互勾 结共 同犯罪 居 多。 要表现 在 查处村 官职务犯 人借机 混水摸 鱼 , 中侵 吞 、 用公共财 产或集 体财产 , 主 罪窝 串案多 , 支部 书记 与管理 钱物 的财 务人员 串通 , 村 共谋 侵吞 腐败 , 生犯 罪 。 滋 集体财 产或 擅 自动 用集 体资金 进行 营利 活动 、 挥霍 。 三、 防村官职 务犯 罪的对 策 预 以上是 对农 村基 层组织 成 员职务 犯罪 涉案特 点和成 因的粗 第四, 犯罪 部位 、 罪地 相对 集 中。村官 职务犯 罪 的高发部 犯 位主要集 中在土地 征用及 补偿 费用管 理和计划 生育 、 户藉 管理等 浅揭 示, 我们 认为 应该 不妨从 以下诸 方面 加 以研 究其 打 防对 策 : ( 改革任用制度, 高村官队伍素质 一) 提 方面 ; 地基本 上都 是毗邻县城 、 理位置优 越 、 比较发达 犯罪 地 经济 长期 以来 , 选拔村 官难 以走 出“ 乡村 ” 圈子 , 村干部 多数年 老、 的乡村 。 学历低 , 缺少 创新意 识和 开拓进 取精神 , 村官 素质较 低 己不能适 二、 农村 基层职 务犯 罪产生 原 因 应 新 时期建 设新农 村的 需要 。 年来 , 国虽 然开始 招录 大学生 近 我 ( ) 官素质低 下 , 一 村 法制观念 淡薄 由于农村 基层 干部 文化 层次较 低 ,大 多文化 程度 停滞 在小 到基层担任村官, 但存在村官不进村的现象, 为此, 应进一步改革 让 为村 学、 中学 文化程 度 , 受文化 教育 程度 的局 限, 制观念淡 薄 。 法 部分 村官选拔 任 用制度 , 广大 大学 生村官 真正 发挥 领头作 用 , 同时提 高其待 遇 , 决其后顾 之忧 , 村官安 解 让 农 村干部在 日常交往 中 , 何谓收 受贿赂 , 对 何谓 正常人情 往来 , 往 干部 队伍 输入新 血, 往 划不 清界 限, 的村 官竟 以双方 两厢 情愿 为 由, 意实施 受贿 心扎根 农村 , 有 肆 稳步推 进社 会主义 新农 村建 设 。 犯罪 。另外 , 部分 基层 干部 受封 建宗法 观念 影响 , 借家庭 势力 凭 ( ) 强财 务管理 , 二 加 强化监督 制 约机 制 是健 全财 务管 理制度 。杜 绝 白条入 帐现 象 ,会计 出纳分 当上村干部 后大耍特 权 , 要群众 稍有 不同意见 , 只 就打击报 复 , 致 使 群众敢 怒不敢 言 , 定程 度助 长 了长 期违 法犯 罪的嚣 张气焰 。 设 , 一 财务 审批与 管理分 开 。二 是加 强农村 资 金的 分类管 理 , 切实 解 决犯罪 资金 难 以界定 , 犯罪 案件难 以定性 等有 关问题 , 使打击 ( ) 二 财务管 理混乱 , 执行 无度 目前 ,农 村基 层组织 普遍 存 在着不 同程 度 的财务 制度 不健 村 官职 务犯 罪有 法可依 。三 是加 强财 务审计 监 督 ,落 实 财务公 全 , 理松懈 等 问题 。具体表 现 为账 目混乱 , 大多数 发案 单位 开。建立 村 民理财 小组 , 管 绝 对重 大 的财 务 收支进 行监 督 , 强财务 增 同时对 村官 实行 离任 审计 , 促使 其树 立勤 政廉洁 账 目不清 、 单据 、 凭证不 全 , 不记 账或 用 白条 冲账 : 目设置 不规 管 理 的透 明度 , 帐 范, 财务审批 不严格 , 村干部权 力过 于集 中, 所有支 出全凭一 人说 的思想 。四 是深化村 务公 开 , 强 民主管 理 。对村 务实行 决策 、 加 监 加 了算 , 自批 自支现 象在 村级财 务管 理较 为常 见, 为诱 发经济 犯罪 执 行 、 督分离制 度 , 强村 官之 间的监 督制 约。对 群众 关心 的 提供 了方便 。 有健 全的财 务制 度 , 没 一切开 支均 由主要 负责人 掌 热 点, 如征地 赔偿 、 重点项 目等重大事 务应 及时公 布于众 , 切实加 五 加 握, 群众无 权、 无法 干预 , 务犯 罪提 供 了条件 和机会 。 的村 强对 村官 的有 效监督 。 是加 强乡镇 政府 对村 级组织 的管 理 , 给职 有 长兼 会计 , 有的 负责人 还兼 出纳 , 乏 财务应 有 的制约 。 缺 另外 , 村 强 对村官 的教育 、 督和考 察 。 监 级 负责人任用 亲信 , 物人 员素质相 对低 下也不 失为职务犯 罪发 财 ( ) 大打 击 力度 , 立农村 预 防职 务犯 罪机 制 三 加 建 是 要坚 决查处村官职 务犯罪 案件 , 实 为农 村经济 建设保 切 案 原因之一 。 ( ) 力过度 集中 , 责 不清 三 权 职 驾护航 。 是要积 极预 防村官职 务犯 罪 , 二 加强 对村 官党性 廉政宣 健全 管理监 督机制 , 促进 村 官廉洁勤 政 , 依法 治村 。 村干部之 间分工 不清 , 造成人 、 、 财 物权 主要 集中在村里 负责 传 教育 , 人手 上 , 力的过 度集 中导 致职 务犯罪 肆无 忌惮 。 权 随着 农村经 济 参考文献: 的发展 , 举报村 官职务 犯罪案 件线索 较多 , 但农村帐 务混乱 , 证据 【】 I 金瑞锋, 史亚军. 典型涉 农犯罪研究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0 8 20 . 【】 2 山东省人 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 对全省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难 以固定 , 调查 的多 , 案 的少 。 成 根据 我 国法律 , 村委会 工作 人员 检察理论与实践. 0 93. 20 () 的职 务犯罪行 为的犯 罪对象 仅限 于七项工 作 中的财产 , 而村 级组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农村基层干部在职务犯罪中存在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职务权力滥用:农村基层干部往往通过滥用职务权力来谋取私利。

他们会通过调动资源、批准项目、安排工程等方式,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

有些干部还会以身份之便,搞生产经营,插手经济事务,非法从事经济活动,并将盈利私自占有。

2. 腐败问题突出:农村基层干部存在腐败问题,例如收受贿赂、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等。

由于农村基层干部在资源配置、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他们往往会通过滥用职权、违规操作等手段来牟取私利。

3. 行政管理不规范:农村基层干部在行政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他们在资金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方面存在违规操作、违法行为,导致资金浪费、工程质量问题等。

4. 职务犯罪隐蔽性强:农村基层干部的职务犯罪往往比较隐蔽。

他们在审批项目、批准资金等方面存在权谋,利用职务之便来谋取私利,这种犯罪行为往往被掩盖得比较好,不容易被发现。

5. 受社会监督少:农村基层干部往往受到社会监督的压力相对较小。

一方面,农村基层干部政权地位高,掌握农村资源,社会对他们的监督相对较弱;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居住在农村,与城市相对较远,监督更加困难。

为了预防和遏制农村基层干部的职务犯罪,应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力度。

社会应当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通过舆论监督、举报制度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揭示他们的违法违纪行为。

2. 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通过培训,引导农村基层干部正确履职,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为民情怀。

3. 加大惩治力度: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职务犯罪要依法严惩,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他们的职务犯罪实施零容忍,使其自觉遵纪守法。

4. 强化行政管理: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行政管理,规范他们的行政行为。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对策自2013年以来,达州市达川区检察院共立案查办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7件12人。

其中:2012年1件1人,2012年3件4人,2014年1-4月3件7人。

从据统计数据看,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又呈逐年上升态势,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一)犯罪的主体集中。

涉案人员主要集中在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身上。

在我院立案查办的12名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中,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占8人,所占比例达66.7%。

(二)犯罪的领域集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诸多补偿措施的大力实施,农村基层组织掌握、管理、经手的资金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补偿”、“补助”类领域的资金成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重灾区。

据统计,我院立案查办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全部集中在“补偿”、“补助”类领域。

其中7人涉嫌贪污土地补偿款、2人涉嫌贪污退耕还林补偿款、1人涉嫌贪污新失地农民参保补贴资金、1人涉嫌贪污孤儿补助金、1人涉嫌挪用“一事一议”奖补资金。

(三)犯罪的罪名集中。

在查办的12名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有11人涉嫌贪污罪名,占我院立案查办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人数的91.7%。

(四)犯罪的窝案较多。

在查处的7件12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两人以上共同作案达4件10人(含2012年以前另案处理的1人)。

所占比例为83.3%。

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探析笔者通过从对本院立案查处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分析,导致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松学习和淡化思想教育是导致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

有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长期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法,上级又很少组织他们集中地学习和教育,致使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不熟悉、不了解、不掌握党和国家的“三农”工作方针政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失。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农村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承担着重要的领导和管理职责,他们直接面对群众,涉及到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由于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环境复杂,职责繁重,加之一些干部素质不高,道德水平低下,很容易出现职务犯罪现象。

下面就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一、职务犯罪的特点1. 腐败的普遍性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着大量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方面。

由于职务犯罪的普遍性,腐败现象已成为农村基层干部的一大突出问题。

2. 侵害群众利益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为了谋取私利,滥用职权,导致贫困群众利益受损。

他们往往利用自己的职权地位,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挪用扶贫资金、收取非法费用等,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3. 资金管理混乱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着许多资金管理混乱的现象。

一方面是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审计监督不到位,容易造成资金管理的漏洞。

另一方面是一些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将集体资金用于私人目的,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受损。

4. 职务犯罪的隐蔽性农村基层干部的职务犯罪往往具有隐蔽性。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群众分散,监督不力,使得一些干部在职务犯罪过程中难以被发现。

这就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职务犯罪行为。

二、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1. 完善制度建设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培养和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日常监督和审计监督。

2. 提高腐败成本要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违纪的农村基层干部要依法依纪予以严惩,形成对腐败行为的高压态势。

应当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腐败分子的违法成本。

3. 加强宣传教育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职务犯罪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责任观,自觉维护国家法律,维护农村群众利益。

当前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当前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当前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作者:张学义孙建民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22期摘要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直接影响农村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在分析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特点、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预防、惩治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的对策作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职务犯罪农村经济基层职务犯罪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8-230-01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举足轻重,不容忽视。

近年来,村干部利用职务犯罪侵害农民利益,造成许多农村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严重危及农村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深入进行的“绊脚石”。

研究村官职务犯罪的原因、特点成为当务之急,探索遏制村官职务犯罪刻不容缓。

一、当前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的特点第一,犯罪持续时间长,作案次数多。

农村干部所贪占、挪用都不是一次和一笔的问题,而是在长时间内多次作案,虽然每次作案数额不大,但累积后会造成不小损失。

第二,贪污挪用公款犯罪突出。

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罪名集中,均系贪污、挪用公款案件,其中有的同时涉嫌贪污、挪用两个罪名,并且近年来村干部职务犯罪涉案金额呈上升趋势。

第三,相互勾结共同犯罪居多。

主要表现在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窝串案多,村支部书记与管理钱物的财务人员串通,共谋侵吞集体财产或擅自动用集体资金进行营利活动、挥霍。

第四,犯罪部位、犯罪地相对集中。

村官职务犯罪的高发部位主要集中在土地征用及补偿费用管理和计划生育、户藉管理等方面;犯罪地基本上都是毗邻县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比较发达的乡村。

二、农村基层职务犯罪产生原因(一)村官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由于农村基层干部文化层次较低,大多文化程度停滞在小学、中学文化程度,受文化教育程度的局限,法制观念淡薄。

部分农村干部在日常交往中,对何谓收受贿赂,何谓正常人情往来,往往划不清界限,有的村官竟以双方两厢情愿为由,肆意实施受贿犯罪。

浅谈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查办措施

浅谈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查办措施

浅谈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查办措施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效显著,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现象也日益突出,个别“村官”党性丧失,在经济利益的诱惑面前,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为村民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为农村和谐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本着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对农村干部职务犯罪问题,进行分析调研,制定相应措施予以应对,更好的维护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的稳定。

一、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1.涉案领域较为集中,多为涉农惠民补贴和征地拆迁款项: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大,各种涉农惠民补贴覆盖面不断扩充,补贴额度不断增加,使得这项钱款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北京作为首都,城镇化建设推进速度逐渐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开发,拆迁改造范围不断扩大,拆迁补偿资金数额日益增长。

有些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利欲熏心,将犯罪的魔爪,伸向了这些钱款,利用接触、管理、协助发放相应资金的职务便利,套取、骗取、侵吞上述钱款。

2.犯罪手段、方法简单直接,多为冒名报领后设立小金库并私分: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思想觉悟有待加强,不懂法,不学法,法制观念淡薄,在其任村干部之前,大多从事农业劳动或者个体经商,在处理事情上想法、做法相对简单。

从近年办理的案件看,村干部多采取以村民姓名虚报相关款项,冒充签名领取款项后不入村集体账目,设立账外账,并将其中部分钱款或全部钱款以补贴等名义私分或占为己有。

3.犯罪形式相近,多为窝、串案和共同犯罪:在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往往窝案、串案多,共同犯罪、共同作案的较多,一旦查处即涉及到整个基层领导班子,一般表现为村支书或村主任与会计共谋作案或是由一人主谋,指示村会计进行实际操作,其他村干部有意或无意的为作案提供帮助,最后进行分赃。

这些人掌握实权,相互勾结,共同得利,出现了固定的腐败群体。

浅谈农村学校职务犯罪的特点

浅谈农村学校职务犯罪的特点

浅谈农村学校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以及预防对策核心提示:根据近年查办的职务犯罪来看,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现象高发不容忽视,为了有效预防和遏制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的发生,促进基层教育事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提供一些参考,现结合办案实根据近年查办的职务犯罪来看,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现象高发不容忽视,为了有效预防和遏制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的发生,促进基层教育事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提供一些参考,现结合办案实际,对此类职务犯罪案件发案特点、规律、原因及预防对策略陈之见。

一、农村学校职务犯罪的特点1、案件性质。

在所办理的案件中,均涉嫌贪污犯罪、受贿犯罪一个罪名。

由此可以看出,涉嫌贪污、受贿犯罪占100%,犯数罪的占60%。

2、犯罪手段。

被查处对象往往是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知识水平的高智能者,为掩盖罪行,逃避侦查,其在作案手段隐蔽性上精心策划。

如在基建工程中以“借”变相索贿、收贿;在教师调动、招生过程中,以出力相助为由收受“感谢费”;在教育经费的拨付过程中,以“活动费”为名收受钱财;在学校日常管理过程中,则是将“乱收费”不入账私分侵吞;在教辅用书、薄本采购过程中,与供方通谋、虚报私分。

3、涉案职岗。

涉案人员几乎全是赋有监管职责的人员,主要有学校领导、主办会计,由于这些人拥有行政和财务管理权力,从而为顺利完成作案提供可能。

4、发案单位。

在立案查处的案件当中全部发生在农村基层学校,而行贿方均为基层学校、一般教师,涉及全县多所基层学校的相关领导或财务人员,基层群体犯罪现象比较严重,且表现为办一案、带一串,由过去单人作案发展到校长与主办会计、保管串通一气团伙作案。

如在查处某中学校长受贿案时,一连牵出主办会计、小学校长、保管等多人单独或合伙贪污、受贿的职务犯罪案件。

5、社会影响。

涉案数额大,社会影响坏。

在查处的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中,贪污和受贿数额均在万元以上,这些犯罪人员贪污和行贿的款项,大部分是从学校学生伙食中克扣、虚报冒领所得。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有哪些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有哪些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有哪些
1.社会关系复杂: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件往往发生在小型农村社
会中,社会关系更为复杂。

农村基层组织的成员相对来说相互认识较多,
社会关系更加紧密,所以在发生职务犯罪时,往往涉及到多方的关系。


也导致了这些犯罪行为更难被发现和追踪。

2.财务监管薄弱: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件的另一个特点是财务监
管薄弱。

在农村社会中,基层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和集体经济
收入等,而这些经费的监管往往比较松散,容易被有心人侵占。

而且由于
基层组织的规模相对较小,监管力量有限,财务管理手段也相对简单,给
职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3.信息不对称: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件的信息不对称是其另一个
突出特点。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基层组织成员之间往往对组织内的事务了
解不够,特别是对于财务状况、决策过程等重要信息的了解不够,因此,
职务犯罪很容易在组织内隐藏。

4.反腐意识淡薄:在农村社会中,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且潜规则深入人心。

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较小,工作范围相对狭窄,很多人没有形成
反腐的意识,甚至认为一些小额贪污并无大碍,导致了一些职务犯罪行为
的频发。

5.内外勾结: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与外部
势力勾结,形成内外勾结的情况。

这种内外勾结的犯罪模式,往往使得案
件更隐蔽,查处难度更大。

外部势力可能是企业、黑恶势力、地下金融等,他们会与基层组织成员共谋,互通有无,在利益交换上达成共识。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一)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一)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春天。

“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近年来,涉农职务犯罪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甚至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

笔者结合近年来我院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对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了一些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涉农职务犯罪的对策。

一、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1、犯罪主体趋向职务化,权力化。

近年来,涉农职务犯罪中的犯罪人员由管钱管物人向掌权人变化这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在过去查办的案件中,犯罪人员多是农村信用社、供销社工作人员和乡镇、村中的财会人员,犯罪性质多为贪污、挪用公款。

而近年来乡镇、村干部犯罪案件明显增多,受贿、行贿案件明显上升,利用手中权力加大水利工程造价,套取公款等等,犯罪手段由侵占型向擅权型转化,表明了滥用职权、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在农村的滋生蔓延。

2、犯罪涉及领域多元化。

与过去相比,近年来涉农职务犯罪涉及领域广得多,其中涉及土地征用费、户籍管理、退耕还林、农村基建贷款的案件居多。

3、共同犯罪现象突出。

过去涉农职务犯罪一般是单人作案,近年来却接连出现合伙性犯罪,合伙性犯罪有上升趋势,并且通常是乡、村党政主要领导与财会人员共同作案,贪污或挪用公款。

4、社会危害性大。

在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中,乡镇、村干部的经济犯罪比一般农村经济组织人员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它最直接地侵害了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其受害面大,社会影响大,后果严重。

这些经济犯罪分子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侵害一方百姓,败坏党风党纪,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犯罪手段。被查处对象往往是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知识水平的高智能者,为掩盖罪行,逃避侦查,其在作案手段隐蔽性上精心策划。如在基建工程中以“借”变相索贿、收贿;在教师调动、招生过程中,以出力相助为由收受“感谢费”;在教育经费的拨付过程中,以“活动费”为名收受钱财;在学校日常管理过程中,则是将“乱收费”不入账私分侵吞;在教辅用书、薄本采购过程中,与供方通谋、虚报私分。
2、有章不循,自身管理混乱。不少学校虽然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从发案原因来看,又多与执行规章制度不严、内部管理松驰有直接关系。一是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如虽然学校制度规定一把手不负责批核只负责监管,由普通教师统一理财监督,但上些学校的一把手为个人牟取非法利益,提出了必须让其先把关签名的“霸王”规定。二是私设小金库,致使单位资金监管失控。故意违反财务制度,对一些预算外收入或学校自立的收费不入账,逃避监管,客观上为其职务犯罪创造了条件。三是学校食堂财务管理混乱,会计、出纳岗位职责混淆,相互间缺乏监督,“伙食费”成为贪污的“小金库”。
三、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1、加强道德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对基层学校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法制教育,提高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遏制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的发生。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课堂的作用,通过上法制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的法制宣传,加强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教育,使广大教职员工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了解罪与非罪的界限,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4、加大打击力度,做到标本兼治。在做好职务犯罪一般预防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大打击犯罪力度进行特殊预防,既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也是预防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基层学校的职务犯罪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执法机关要加大对基层学校职务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使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以强大的法律震慑力,警戒不稳定分子,使其不敢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促进基层学校的健康发展,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涉案职岗。涉案人员几乎全是赋有监管职责的人员,主要有学校领导、主办会计、总账和仓库保管,由于这些人拥有行政和财务管理权力,从而为顺利完成作案提供可能。在所办案件中,校长占40%,主办会计和总账会计占40%,仓库保管占20%。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今年3月至今,苏北某市检察院在查处该市某镇中学校长职务犯罪过程中,以案带案,短短三个月连续查办了基层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职务犯罪案件4件5人。笔者以为,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中,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现象高发不容忽视,为了有效预防和遏制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的发生,充分维护农民利益,为促进基层教育事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案特点、规律、原因及预防对策略陈之见。
2、强化内外制约,确保监督到位。一是要加强基层学校的内部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完善班子决策制度、教师代表民主理财监督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相关规章制度和规定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上级主管部门对基层学校的监督,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层学校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对财务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苗头问题就要一查到底,坚决制止,将犯罪行为抑制在萌芽状态。
当前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_预防分析_预防调研_
首页| 通知 | 工作部署 | 预防实践 | 预防调研 | 预防经验 | 反腐风云 | 他山之石 | 预防法规 | 预防简报 |
党支部建设台帐 | 工作联系 | 管理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预防调研 - 预防分析
3、机制缺损,经费保障不足。由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值过大,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仍然是困扰基层学校的重大难题。一些基层学校为争取额外经费,往往会通过找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手段,向上级相关部门和人员争取,造成一方面行贿者往往从中中饱私囊,另一方面负责拨付经费的相关人员则从中收受贿赂。为了解决争取额外经费的“费用”,往往通过巧立明目乱收费,搞创收,或从学生伙食中克扣等手段获得。
5、社会影响。涉案数额大,社会影响坏。在查处的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中,贪污和受贿数额均在5万元以上,其中,2件贪污数额超过10万元,1件受贿数额超过10万元。这些犯罪人员贪污和行贿的款项,大部分是从学校学生伙食中克扣、虚报冒领所得。上级部门明确规定,学校食堂收入一律用于学生伙食支出,不得克扣他用,这些贪污贿赂行为在触犯刑律的同时,不仅严重危害了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侵犯了原本不太富裕的农村家庭的合法权益,在农村基层造成恶劣影响。
4、制约不力,监督审查滞后。基层学校中,通过普通教师民主理财对学校领导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基层学校的监督,是防止基层学校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重要组织保障。通过这些案件可以看出,发案基层学校中民主监督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都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普通教师民主理财对学校领导的监督形同虚设,甚至为犯罪分子所利用。如在虚报冒领公款中,就有参与民主理财的教师,他们碍于学校领导情面及权威,帮助制单或做假合同;二是对学校的领导和财务人员没有制定监督制约机制,过多地注重教学业务的投入,对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领导廉洁自律监管等方面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三是对学校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经常性检查、审计没有落到实处,发现苗头没有深究细挖,滋养了犯罪。所办案件中,涉及的学校都曾因小金库问题被上级主管部门查处过,但当时仅仅是对小金库进行了罚没或对违规收入进行了收缴,对相关人员的处理没有能够到位。
二、当前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的原因
1、素质不高,贪婪欲望膨胀。由于教育行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学校基建、招生入学、教师调动、教育用书的购进等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成为案发热点。而现阶段我国经济成份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加上一切向钱看、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在社会上盛行,使极个别自身素质不高,缺乏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管理者心理失衡,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滋长和膨胀,便利用手中的职权大搞权钱交易。特别是对于以“好处费”、“劳务费”等名义收受的财物,以为是隐性收入,收得心安理得,以至于不顾制度、政策、法律的约束,大肆作案,最终沦为阶下囚。
4、发案学校。在立案查处的4件案件当中有3件4人发生在农村基层学校,只有1件1人的受贿案件,是教育主管机关的总账会计,而行贿方均为基层学校,涉及全市十多所基层学校的相关领导或财务人员,基层群体犯罪现象比较严重,且表现为办一案、带一串,由过去单人作案发展到校长与主办会计、保管串通一气团伙作案。如在查处中学校长丁某受贿案时,一连牵出主办会计、小学校长、保管等多人单独或合伙贪污、受贿的职务犯罪案件。
发表日期:2008年7月25日 出处:东台市院 朱 进 刘长慧 孙 梅 编辑:yfc 有104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大 中
小】
当前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3、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防控网络。加强对收费、财务支出、学校领导、财务人员等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措施融入到基层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堵截管理漏洞,形成严密的内部防控机制,减少职务犯罪因素,从源头防腐,消除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土壤,使其不能为,从根本上铲除和减少滋生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的温床。
一、农村基层学校职务犯罪的特点
1、案件性质。在所办理的4件案件(5人)中,3人涉嫌贪污暨受贿犯罪二个罪名,2人分别涉嫌贪污犯罪、受贿犯罪一个罪名。由此可以看出,涉嫌贪污、受贿犯罪占100%,犯数罪的占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