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文化
沂蒙红色文化 (1)
沂蒙红色文化在山东临沂,有一个响当当名字“沂蒙”,它出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历过无数战争的洗礼和风雨的吹打,是红色文化的产物。
沂蒙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继承的,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沂蒙精神,无数的临沂人把它当成一种信仰,作为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精神支柱,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也许就不会有“沂蒙”。
饱经战火洗礼的沂蒙人民,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精神和血肉之躯践行了爱党爱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奋进的高尚品质。
正是经过了这血与火的历练,使以“忠诚”、“大爱”、“正义”和“实干”为本质特征的沂蒙红色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以蒙山、沂水为主要象征的沂蒙山区,既是一块孕育中华文明的文化沃土,也是一块滋润中国革命的红色热土。
在临沂的孟良崮,曾经发生过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战役。
孟良崮战役是1947年5月中旬华东野战军和国民党军在蒙阴县孟良崮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山地运动战役,也是一次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扭转华东地区战局的关键战役。
沂蒙人,用小米加步枪支撑起中国革命军,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自己幸福,他们付出了很多,也牺牲了很多。
但,再多的泪也不怕,再多的血也无所畏惧。
这就是沂蒙人,这就是沂蒙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都是沂蒙精神的内涵,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
它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和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过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洗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开放时期的考验,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充实,达到新高度,进入新境界。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沂蒙山区开辟了全国著名的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人民饱受日寇残酷的扫荡,也亲眼目睹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沂蒙精神核心内涵及历史传承概述
沂蒙精神核心内涵及历史传承概述沂蒙精神是指中国山东省沂蒙山区域内特有的一种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
它源自于辽东半岛的辽阳地区,穿过河北的魏县、双桥、遵化、深州等地,蜿蜒地延伸至山东的烟台、临沂、菏泽等地。
沂蒙精神以其崇尚真理、励志向上、坚守信念和自强不息的特点而闻名。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沂蒙精神的内涵沂蒙精神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它强调传承与创新。
沂蒙山区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战略区域,数以万计的先烈在这里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英勇献身。
他们以决不背离初心、勇往直前的精神,坚定地投身到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去。
正是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精神,使得沂蒙山区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摇篮。
沂蒙精神强调勇敢与坚韧。
沂蒙山区地形险峻,地势复杂,在艰苦的环境下,人们不仅要面对自然的考验,更要面对敌人的迫害和剥削。
然而,他们并没有屈服,而是以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与之抗争。
正是这种勇敢与坚韧的精神,使得沂蒙山区成为了中国勇士的摇篮。
再次,沂蒙精神强调团结与合作。
沂蒙山区人民面临的问题繁多而复杂,唯有团结一心、携手合作,才能够应对这些挑战。
正是这种团结与合作的精神,使得沂蒙山区成为了中国合作的摇篮。
二、沂蒙精神的历史传承沂蒙精神的历史传承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一次伟大斗争。
在这次伟大斗争中,辽阳、深州、临沂等地区的人民积极参与,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在这个时期,沂蒙精神开始在中国人民中传承。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沂蒙山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根据地。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沂蒙山区的人民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展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英勇的勇气,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是在这个时期,沂蒙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
近年来,沂蒙精神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沂蒙文化
沂南县早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有一大批共产党人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并为红色文化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旨的沂蒙精神这一红色文化,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沂蒙具有着十分典型的意义。
早期红色文化在沂南的传播沂南县是早期共产党人在沂蒙活动的地方之一。
1923年,在上海大学就读的沂南苏村镇门家庵子村进步青年刘鸣鸾,就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每回乡省亲便传播马克思义,如共产党机关报《向导》周刊,就是他带到沂南的。
1927年春,在沂南一批土生土长的进步知识分子,也相继接受共产主义,加入共产党。
如苏村镇北良水的杜润芳、依汶乡朱家里庄的朱寿年。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沂南的面貌也就焕然一新了。
到1928年,苏村和朱家里庄这两个地方成为共产党人活动的基地并发展了一大批党员。
同时,这两个地方,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特别是在苏村镇一带,在司马村农民运动领袖徐相南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得到迅速发展,这在沂蒙山区是屈指可数。
组织起来的农民们拆庙宇、砸神像、剪辫子、动员妇女放脚,不仅如此,他们还打击土豪劣绅、惩治为富不仁、斗争恶霸地主、带领农民抗捐抗税冲击国民党沂水县政府。
在苏村镇一带,广大农村一切权力归农会,地主阶级们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司马村地主徐鼎新拿350块大洋到农会说:“我捐上点钱,也入会吧?”他被农民嘲笑了一顿,灰溜溜地离开了农会。
农民运动发展的结果,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提高了。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农民运动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先进文化传播的过程。
通过农民运动,红色的文化深入宣传到广大农村。
为抗日战争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和沂蒙红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29年夏,中共沂水县委遭破坏,县委书记朱寿年和一批共产党人被捕,农民运动领袖徐相南壮烈牺牲,沂南的革命处于低潮。
但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擦干战友的血迹,继续顽强战斗,党员徐海萍、贺百珍、秦鸿钧以对党坚定的信念和忠诚外出找党,在历尽艰难后终于和党取得了联系。
沂蒙文化第一章第一节ppt
❖ 战争年代,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刘 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罗炳 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 生活过,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 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车轮滚 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 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记 下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一、东夷文化源远流长
❖ 中国大陆东部,从东岳泰山周围到东海沿岸 的这块土地上,自古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如 果不计阶段性的群体构成差异,权且按习惯 上的上古族系称谓浑言之,这些古人类可统 称之为东夷。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亦即近时 大家习称的东夷文化或海岱文化。
❖ 鲁南古城秀 琅琊圣贤多。临沂市,古代分别为齐 国、鲁国、莒国所辖。为东夷文化重要发源地。
匡衡
❖ 匡衡(生卒年不祥),字 稚圭,东海丞(今苍山 县)人。西汉大臣,官 至丞相。家贫,当过雇 工。少年勤学,“凿壁 偷光”的故事,成为家 贫而苦读的典故。能文 学,善说《诗》。终成 为经学家。
鲍照
❖ 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 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 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 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
关系
❖ 1、沂蒙文化在新石器时期的发展就是东夷文 化。
❖ 2、沂蒙山区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 3、中华文化由东夷文化、炎帝西羌文化、黄
帝北狄文化及南蛮文化四大群族文化构成。
二、汉竹简石画像闻名遐迩
(一)银雀山汉墓竹简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二)沂南北寨汉墓石画像
Hale Waihona Puke 三、古圣先贤光耀千秋(二)荀子
❖ 荀子(约前313-前238), 名况,时人尊而号为 “卿”。战国思想家、 教育家。赵国人,游学 于齐,三为稷下学宫祭 酒(学长)。继赴楚国, 为兰陵(今苍山兰陵镇) 令。著书终老其地。著 有《荀子》。
第三章 沂蒙精神课件
沂源猿人头盖骨化石
临沂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古人 类的重要活动地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 源地之一。在中华历史上扮演重要角 色的东夷人长期在以临沂、胶东为主 的地区活动,他们以鸟为图腾,创造 了同期最先进的文化。东夷文化从距 今八千三百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 北辛文化(距今约七千三百年)、大汶 口文化(距今约六千五百年)、龙山文 化(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岳石文化(距 今约三千九百年)。
临沂是龙山文化的中心
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黑陶 又以蛋壳陶为代表。 蛋壳陶其陶质 细腻,色泽漆黑发亮,器壁薄而坚 硬,厚度在0.2至1毫米之间,单件 重量不超过100克,被称作“蛋壳 陶”,被世界各国誉为“四千年前 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黑陶和 蛋壳陶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低 山丘陵与河流冲击平原的交汇处, 以潍坊、临沂、淄博和青岛地区为 主。
它造型优美,制作精良,体态 玲珑轻盈,其工艺水平达到了我国 古代制陶技术的顶峰,被誉为古陶 之瑰宝。它从早期的实用品演变为 一种礼器,成为统治阶层拥有特权
临沂河东区发掘的龙山文
化遗址,得到数百件黑陶,其 中蛋壳陶制品达40多件。目前 临沂市博物馆现馆藏的蛋壳陶 占全国的60%以上,数量之多, 为全国之冠。
著名思想家荀子曾两任兰陵令,在此著书立说, 死后葬于兰陵(位于今临沂市苍山县)
算圣刘洪,东汉
末年泰山郡蒙阴(今山东省蒙阴 县)人。他所创建的“乾象历” 是我国第一部传世的引进月球 运动不均匀性历法,为后世历 法工作者所尊崇、宗法。
刘洪自幼“笃信好学,观 乎六艺群书”,有着渊博的知 识。由于他曾担任过“上计掾” 和“检书东观”等技术性、学 术性的官职,于是逐渐“专心 锐思于天文、数术”,成为 “当世无偶”的天文历算学家子牙封神榜封神时,在临沂被一只老龟所救。 姜子牙请老龟一起上天成仙,但老龟以故土难离为由拒 绝了。姜子牙于是称临沂“龟在城在”,老龟点点头,
沂蒙红色文化进高中政治课堂探究
沂蒙红色文化进高中政治课堂探究沂蒙红色文化是指由山东沂蒙山区发源,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山高水险,土地贫瘠,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区。
但正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孕育了众多杰出的革命先烈,涌现出了众多感人的英雄故事,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沂蒙红色文化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情感价值,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深入探究沂蒙红色文化,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如何把沂蒙红色文化融入到高中政治课堂中。
一、红色故土的历史追溯沂蒙红色文化的鲜明特点是其历史渊源的深厚,其历史追溯是我们在高中政治课堂上不可绕过的一环。
从沂蒙老区的地理环境,到红色故土的革命历程,层层剖析,让学生对沂蒙红色文化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大量的史料和资料搜集,以及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沂蒙红色文化的厚重历史,激发学生对于革命历史的浓厚兴趣。
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文资料和多媒体资料,展现沂蒙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二、弘扬革命精神的价值观培养沂蒙红色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其所弘扬的革命精神。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沂蒙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展示他们的形象和事迹,引发学生对于革命英雄的敬重之情。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奋斗,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也可以通过学生们的实地调研和观察,走访革命老区的一些红色景点和历史遗迹,深入了解当时的革命历程和革命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
三、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沂蒙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也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命题。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和红色故事会,让学生们亲身参与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和红色历史,逐渐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红色文化展览和红色主题活动,来传播沂蒙红色文化的价值理念和历史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沂蒙红色文化。
沂蒙红色文化宣传卡片内容简介
沂蒙红色文化宣传卡片内容简介沂蒙红色文化宣传卡片内容简介沂蒙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域内的红色文化遗产和革命历史。
沂蒙山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这里孕育了许多伟大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事迹。
沂蒙红色文化宣传卡片通过图文并茂、简洁明了的方式,向人们介绍沂蒙红色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卡片的正面呈现了沂蒙山区景色的插图,以及一些代表性的红色文化标志,如红色五角星等。
背面则用简单的文字介绍了沂蒙红色文化的由来和重要意义。
正文拓展:1. 沂蒙红色文化的由来:沂蒙红色文化起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斗争。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成为党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临沂特别是沂蒙山区域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战斗和事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些英雄事迹和红色文化标志成为了沂蒙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沂蒙红色文化的特点:沂蒙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它以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为核心,弘扬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和坚定信仰。
沂蒙红色文化还注重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建设纪念馆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沂蒙红色文化。
3. 沂蒙红色文化的意义:沂蒙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越的斗争历程。
它激励着广大人民砥砺奋进、团结奋斗,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沂蒙红色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学习、参观和体验。
通过沂蒙红色文化宣传卡片的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沂蒙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1. 引言1.1 沂蒙精神的概念沂蒙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山东省沂蒙地区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一种精神品质和文化精神。
沂蒙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沂蒙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智慧和精神内涵。
沂蒙精神是一种追求真善美、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美德。
在沂蒙地区,人们注重勤劳、勇敢、纯朴,敢为人先,乐于助人,善良宽厚,这些特质构成了沂蒙精神的核心要素。
沂蒙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在时代变迁中得以传承和弘扬,成为当地人民自豪和自信的精神支柱。
沂蒙精神不仅体现在沂蒙地区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激励着人们追求理想,奋斗不息,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沂蒙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更在于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永恒。
1.2 沂蒙精神的来源沂蒙精神源自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是山东省临沂市与沂蒙山区的革命斗争和人民精神的集中体现。
沂蒙山区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历来为战乱之区。
在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沂蒙地区成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展开了长期浴血奋战的抗日斗争。
在这一时期,沂蒙人民展现出了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为抗日救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沂蒙精神的来源不仅仅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更是沿袭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勤奋、团结、坚韧等优秀品质。
在沂蒙人民的生活中,这些传统美德得到了深刻体现和传承,成为了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力量。
沂蒙精神的来源既有历史的烙印,又有文化的底蕴,是沂蒙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的结晶。
【字数:221】2. 正文2.1 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不断创新的过程。
沂蒙精神源远流长,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
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沂蒙人民就展现出了顽强不屈的精神面貌,他们在战火中崛起,勇往直前,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沂蒙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其内涵丰富,包含着众多时代价值。
沂蒙精神源自中国的农耕文化,是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其名字的由来也极具象征意义,沂山和蒙山是中国古代的典型山脉,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特有精神。
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体现在其对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塑造上。
沂蒙人民在历史的洪流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始终秉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用坚毅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充分展现了一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品质。
在他们的世界观中,人生如逆旅,且终究会有归宿,因此必须要奋发努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更好的生活,珍惜现有的一切,这种乐观的心态和向上的精神也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沂蒙精神还在对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沂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沂蒙人民深知自己来自何处,为何而生,对这片土地深深地执着和热爱。
他们敬重祖先,传承民族精神,珍视家国情怀,将生命与个人命运置于社会与国家的大家庭中,真挚热爱祖国,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
沂蒙精神鼓舞着人们勇于担当,勇于奉献,勇于创新,在多灾多难的岁月中,沂蒙人民不畏艰辛,甘于奉献,聚精会神地战斗,充分体现了执着的人生态度和对家国的深沉情怀。
沂蒙精神在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上有着重要的使命。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精神。
沂蒙精神所包含的坚忍不拔、团结奋进、勇于创新的文化因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沂蒙精神还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核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文情怀,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坚定民族自信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性。
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对当代社会的积极引导与塑造上。
第三章---沂蒙精神课件
著名思想家荀子曾两任兰陵令,在此著书立说, 死后葬于兰陵(位于今临沂市苍山县)
算圣刘洪,东汉
末年泰山郡蒙阴(今山东省蒙阴 县)人。他所创建的“乾象历” 是我国第一部传世的引进月球 运动不均匀性历法,为后世历 法工作者所尊崇、宗法。 刘洪自幼“笃信好学,观 乎六艺群书”,有着渊博的知 识。由于他曾担任过“上计掾” 和“检书东观”等技术性、学 术性的官职,于是逐渐“专心 锐思于天文、数术”,成为 “当世无偶”的天文历算学家 和杰出的数学家。
凤凰岭遗址(河东)
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故县村
临沂城最早始建于公元前492年(春秋鲁哀公三年), 从临沂老城区实际状况看,确实象一只灵龟。 丹凤啼翠
(二) 沂蒙传统历史文化
据考古发现,沂蒙地区史前文化脉络清 晰,并无间断,这是全国少有的。沂蒙地区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沂蒙是一片 古老的土地,据考古发现,这里的人类活动, 可以追溯至距今50万年前。临沂境内发现的 80多处细石器文化遗址,标志着距今约2万 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生息繁衍, 创造着古代人类文明。
临沂河东区发掘的龙山文 化遗址,得到数百件黑陶,其 中蛋壳陶制品达40多件。目前 临沂市博物馆现馆藏的蛋壳陶 占全国的60%以上,数量之多, 为全国之冠。
沂蒙文化深厚,文人众多
孔子72贤徒中,曾子、子路、颜渊 等13人是临沂人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 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 东平邑县)人。十六岁拜孔子 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 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 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 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 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 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 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 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 思想道德修养。著述《大学》、 《孝经》等,后世儒家尊他为 “宗圣”。
沂蒙精神16个字内涵
沂蒙精神16个字内涵1、爱党爱军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
自古以来,沂蒙人民一贯崇尚进步。
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的愿望开始变成现实。
经过战争的考验,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
2、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
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
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
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临沂的不断发展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
3、艰苦创业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
战场上,沂蒙人民特别能战斗。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致人们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的代名词。
4、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
沂蒙人民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
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
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沂蒙是一个地名,位于中国山东省中北部,沂蒙横亘抱犁山脉之间,因其地处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地区。
沂蒙却以其独特的精神而著称于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
沂蒙精神不仅是沂蒙人民的精神支撑,更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文化符号。
沂蒙精神的内涵丰富多元。
沂蒙精神体现了一种顽强不屈的生存精神。
从古代世族文化的观念来看,沂蒙是一个边陲之地,地处山区,自然环境恶劣,历史上饱受外族侵扰,因而沂蒙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生存。
他们始终保持顽强的生存精神,勇于拼搏,敢于奋斗。
他们将继往开来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的传承使得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抛弃不放弃。
沂蒙精神还具有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品格。
沂蒙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驴子这样担子,人家那样转”的谚语,寓意着沂蒙人民努力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
他们热爱劳动,精明能干,诚实守信,敢于创新。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丽的家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新的生活。
沂蒙精神也渗透了对家国情怀和家庭觉悟。
沂蒙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敬重是他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在外工作,沂蒙人对家乡都心系之深,思念之切,时刻保持着一颗对家乡深沉的思乡之情。
在生活中,他们秉持着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孝敬父母,侍奉妻儿,家风淳朴,千百年来被沂蒙人执守传承。
沂蒙精神还具有孝道、礼仪等传统美德的内在涵义。
沂蒙历来注重孝道礼仪,在家庭中,尤其在老年人身上,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出门在外,沂蒙人对老人都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敬重,这是沂蒙人民的传统美德。
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亦十分显著。
沂蒙精神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进取精神。
在当代社会中,沂蒙精神能够激励人们敢为人先,奋勇向前,创造美好的生活。
沂蒙精神也使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不轻言放弃。
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还在于其忠诚、诚信的品格。
在当今社会,诚信之风受到广泛的重视,而沂蒙精神中的忠诚和诚信正是当今社会最缺少的财富。
沂蒙精神内容
沂蒙精神内容一、引言沂蒙山区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一种特殊的精神——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指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下,沂蒙人民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这种精神不仅是沂蒙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背景沂蒙山区地处中国东部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气候恶劣。
长期以来,这里饱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的摧残。
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成为了中国革命根据地之一。
在这里,毛泽东领导下的红军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再次成为了中国革命根据地之一。
在这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长达七年半的战斗。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沂蒙精神得以形成和发展。
三、沂蒙精神的内涵1.顽强拼搏沂蒙山区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土地贫瘠,交通不便。
在这样的环境下,沂蒙人民必须要进行艰苦卓绝的劳动才能生存。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开垦出了一片片良田,建起了一个个村庄。
在战争年代里,沂蒙人民更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家园、抵御敌人。
他们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持不懈地拼搏着。
2.自强不息在沂蒙山区中,大多数人都是农民。
由于这里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很多人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沂蒙人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知识和进步。
他们通过自学、相互帮助等方式提高了文化素质,并且不断努力改善生活条件。
在战争年代里,沂蒙人民更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3.团结互助沂蒙山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在这里,汉族、回族、苗族等不同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帮助。
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下,沂蒙人民更是紧密团结在一起,相互扶持。
无论是在日寇进攻时期还是国共内战时期,沂蒙人民都展现出了高度的团结精神和互助精神。
四、沂蒙精神的现实意义1.启示我们要顽强拼搏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学习沂蒙人民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才能取得成功。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什么是沂蒙红色文化沂蒙山区指的是山东省临沂市的沂山区、蒙阴县和平邑,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这个地区诞生了许多杰出的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蕴含了许多宝贵的革命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址。
沂蒙红色文化是指这个地区所孕育的红色革命文化,它包括了红色历史、革命遗迹、革命文物等方面的内容,代表了这个地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文化特色。
沂蒙红色文化是中国的文化宝库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虽然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和发展落后,大部分的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很多红色文化遗产受到了破坏或者被遗忘,这些宝贵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利用。
同时,由于游客数量较少,缺乏开发利用,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这就导致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维护。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沂蒙红色文化资源,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这些资源得到更好的挖掘和利用。
具体的方法如下:加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工作是开发利用的基础,只有做好了保护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加强保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设立专门保护机构:应该设立专门的红色文化保护机构,负责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调查和研究。
2.设置保护区:应该根据红色文化遗产的特点,划定专门的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保证红色文化遗产不受到损害。
3.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红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
加强旅游业的开发和推广红色文化遗产不仅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有旅游经济价值,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具体的措施如下:1.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比如交通、住宿、景点等。
2.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宣传和推广,将沂蒙红色文化打造成独特的红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到这里来旅游。
弘扬沂蒙文化主题班会
弘扬沂蒙文化主题班会一、主题班会的意义和目的班会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开展主题班会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他们对沂蒙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沂蒙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沂蒙文化的介绍沂蒙文化是山东省的特色文化之一,涵盖了丰富的历史、艺术、文学和民俗等方面。
沂蒙大地是孔子的故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泰山、曲阜等地都是沂蒙文化的重要代表。
沂蒙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家园”,即“古闻流传、奇文共赏、至德致远、志存高远”。
三、弘扬沂蒙文化的重要性1. 建立文化自信。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通过了解沂蒙文化,才能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更好地面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和竞争。
2. 增强文化认同感。
沂蒙文化是山东地区的重要传统文化,通过了解和学习沂蒙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认同自己的家乡和文化背景。
3. 传承与弘扬。
只有不断传承和弘扬沂蒙文化,才能实现文化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学生是沂蒙文化的接班人,他们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弘扬沂蒙文化的责任。
四、主题班会的内容安排1. 沂蒙文化的概述。
通过PPT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们介绍沂蒙文化的基本概况,包括沂蒙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等。
2. 沂蒙文化的内涵。
通过讲解、图片展示和资料分享等方式,向学生们详细解读沂蒙文化的内涵,包括沂蒙文化的精神内涵、道德理念等。
3. 沂蒙名人故事分享。
选取一些沂蒙地区的名人故事,向学生们讲述他们的事迹和成就,激励学生们向他们学习。
4. 沂蒙文化的艺术表达。
组织学生们进行诗歌、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表演,展示沂蒙文化的独特魅力。
5. 参观沂蒙文化景点。
安排学生们参观沂蒙地区的一些重要文化景点,深入了解沂蒙文化的实践与传承。
6. 沂蒙文化体验活动。
组织学生们进行手工制作、传统乐器演奏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沂蒙文化的魅力。
五、班会后的总结与反思主题班会结束后,可以进行简短的总结与反思,以评估主题班会的效果和学生对沂蒙文化的理解程度。
沂蒙红色文化
沂蒙红色文化
第三节战火催生的红色文化
学习本章目的:
了解沂蒙红色文化,增进对 沂蒙老区的热爱。
一、识字班、庄户学等沂蒙民众教 育
二、抗大第一分校与沂蒙干部教育 三、滨海建国学院与沂蒙高等教育 四、《大众日报》与沂蒙红色报刊 五、战士剧社与沂蒙红色文艺团体
三、滨海建国学院与沂蒙高等教 育
建立时间:1941年1月,目的:培养抗战急用人 才
滨海学院目前的发展
沂蒙地区的其他高等教育:华东白求恩 医学院、山东大学、华东军事政治大学
四、《大众日报》与沂蒙红色报刊
抗战时期
现在
大众日报作用及关注的转变
它不仅丰富了人民生活 而且对广泛反动人民 群众参军参战,指导 战争走向胜利发挥了 重要作用
六、《沂蒙山小调》与沂蒙红色歌 曲
一、识字班、庄户学等沂蒙民众教 育
• 沂蒙山的“识字班”最早从滨 海区的莒南县兴起,与解放区 的文化活动的开展密不可分。
•
素称“小延安”的莒南县,
1940年全境解放。1941年3月,
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等领
导机关和八路军第115师司令部
由鲁中转移到莒南县的大店,
• 华东军政大学:《军大 报》、《学习》。
• 鲁东区党委:《鲁南时 报》、《先进》。
• 滨海党区委:《滨海农 村》
• 鲁中南区党委:《鲁中 南报》
山东省战工会在沂蒙
山东省战工会
基本简介
1940年7月底,山东省联合大会制定了《山东省战 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组织大纲》,选举产生了全省 统一的行政权力机关——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 员会(简称山东省战工会),下设政治、军事、 财政经济、教育、民众动员5个组。先后辖鲁南、 鲁西、胶东、清河、滨海5个主任公署以及鲁中行 政联合办事处、冀鲁边区战时行政委员会。首席 组长黎玉,副首席组长李澄之,秘书长陈明。
沂蒙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沂蒙文化,是指以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为中心,涵盖周边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
它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沂蒙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我们组织了一次沂蒙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各地纷纷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
沂蒙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推广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沂蒙文化,我们决定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旨在深入了解沂蒙文化的内涵、特色和价值,为推动沂蒙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三、实践内容1. 调研沂蒙文化的历史渊源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当地老人等方式,了解了沂蒙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与周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沂蒙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历经沧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
2. 调研沂蒙文化的特色民俗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沂蒙地区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民间信仰等民俗活动。
例如,沂蒙地区的婚俗讲究喜庆、热闹,新娘子要穿红嫁衣,寓意吉祥如意;节日庆典中,舞龙舞狮、扭秧歌、放鞭炮等传统习俗盛行。
3. 调研沂蒙地区的民间艺术沂蒙地区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民间剪纸、泥塑、柳编、刺绣等。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与民间艺人交流,了解了这些民间艺术的制作工艺、传承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4. 调研沂蒙地区的传统工艺沂蒙地区的传统工艺独具特色,如沂蒙石雕、竹编、草编等。
我们参观了相关企业和工作室,了解了这些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历史渊源及传承现状。
5. 调研沂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沂蒙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脱节、传承人断层、市场竞争力不足等。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政策扶持,鼓励民间艺人传承和发展沂蒙文化;(2)开展文化教育培训,提高民众对沂蒙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3)创新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推广沂蒙文化;(4)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沂蒙文化与国内外优秀文化的交融发展。
临沂传统文化1千字
临沂传统文化1千字(一)古代文明呈现道德纵观沂蒙区域文化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沂蒙文化宛若一颗璀璨的星斗,照耀着古老的沂蒙大地,在中华文明史上泼洒下浓墨重彩。
沂蒙境内发现的80多处细石器文化遗址和周、春秋、战国、汉时的古城址,标志着在公元1万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其具有代表性的有:青峰岭遗址、北头沟古文化、北池遗址、郯城故国、费县故城遗址、颛臾故城遗址等。
蒙阴县界牌镇塌崖山顶是远古东夷部落遗址,在中华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东夷人长期在以临沂、胶东为主的地区活动,他们有敬火习俗,以鸟为图腾,创造了同期最先进的文化。
东夷人制造出了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彰显了东夷人的智慧。
而且,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就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对后来的商周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黑陶又以蛋壳陶为代表,被世界各国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工艺水平达到了我国古代制陶技术的顶峰。
临沂市河东区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址的数百件黑陶之中,蛋壳陶达40多件;临沂市博物馆现馆藏蛋壳陶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
蛋壳陶已经从早期的实用品逐渐演变为一种礼器,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古代临沂人民崇礼尚礼的文化传统。
进入商周时代以后,沂蒙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的交汇融合,使沂蒙文化呈现出鲜明的道德特征。
它既具有鲁文化的敦厚重礼,又具有齐文化的开放进取,并吸收了兵家文化的果断雄武,至后期又借鉴楚文化的豪放典丽,构成了沂蒙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沂蒙人独具特色的文化性格和道德取向:尽忠尽孝,崇文尚武,自强不息。
根据考古部门发掘,临沂具有代表性的古墓葬主要有北寨墓群,洗砚池墓群,北寨画像石墓群,银雀山、金雀山墓群、兰陵古墓等。
2008年10月16日,沂南县文物部门在砖埠镇发现东汉墓葬群。
沂蒙地区历史名人家训精髓及其现代启迪
沂蒙地区历史名人家训精髓及其现代启迪沂蒙地区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陕西、山西、内蒙古自治区三省以及河南省和江苏省接壤的交界地区。
沂蒙文化是宋朝和明朝时期形成的中原地区一种独特的文化,融合很多文化特色。
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名人家训,也一直传承至今。
首先要说的是沂蒙传统文化的精髓名人家训。
沂蒙传统文化的名人家训在沂蒙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影响深远,它们代表着沂蒙地区最深厚的文化积淀。
例如“以勤耕获桃李,气节自然扬威荣”、“心地纯洁读书行正,言出必践为人端正”等,都是沂蒙人民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代表着沂蒙百姓着力做好事,以信义为上,以忠言为心的传统美德。
其次,这些名人家训尤其要启发年轻一代,年轻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要学会如何做人,而不是只看到结果就做事情。
比如,“博学求胜利,勤奋求智慧”和“克己做人,自强不息”等名句,都是教导我们不要沉溺于小实,而是要做好大事,做一个有使命的人,并且以自律为中心,学习进取,改变自己,改善社会。
最后,要表扬一下现代沂蒙人民,他们学习和散发传统文化名人家训,不但提高了自身文化素养,而且展现了他们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特别是近年来,沂蒙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方面展现出了他们的优良品质,他们用紧张的心态,勤奋的态度和团结的精神,有序地抗击疫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馈。
沂蒙的老百姓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了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精神,也向世界展示了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
总之,沂蒙传统文化的名人家训,让百姓对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和美德有了认识和理解。
在今天,沂蒙人民也在推动着传统文化的振兴,用自己的表现和发挥,为沂蒙的振兴和强大尽一份微薄之力。
如今,沂蒙人民既要学习传统经典,又要学习现代科学,用文化的精髓和科学的力量,弘扬传统文化,将沂蒙的文化推向更高的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沂蒙文化
历史文化
临沂市古称琅琊郡、沂州府,其历史可上溯至2500多年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临沂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
汉晋文化、红色文化与当代文化共存互依,书法文化、兵学文化、孝文化、商文化根深叶茂。
临沂市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
几十万年前的沂河两岸就活动着人类祖先的足迹,临沂古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就出土在这里,拥有精美的汉画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汉墓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沂市博物馆存有文物万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300余件。
临沂还是一代
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
等的故乡。
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光辉。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孙膑兵法竹简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属全国少有。
市内著名文化旅游景点有:王羲之故居,诸
葛亮文化旅游区,荀子墓,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北寨汉画像石墓等。
依托
灿烂历史文化,临沂已成功举办了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山东解放区的首府。
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军部、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等党政军机关驻地,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
古老的沂蒙山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有的饮食文化,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来一展才华,吟诗作赋。
在孔子“登东山(蒙山)而小鲁”之后,李白、杜甫携手翩然而来,写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千古诗句,李白更是为兰陵美酒佳肴而吸引,乐不思蜀,以至醉卧兰陵“不知何处是他乡”,醉出一段极致。
历史上,诸葛亮、王羲之等名人都出生在这里,他们为沂蒙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饮食文化
物产的丰富、食俗的久远、使沂蒙人民流传下来许多独具特色的食品,如:糁、八宝豆鼓、民间伏酱、六姐妹煎饼、莒南锅饼、沂水丰糕、郯城挎包火烧等都是沂蒙独有的地方小吃;能登大雅之堂的沂蒙菜有:光棍鸡、蒜泥鱼、烩肉丝鱿鱼、蒙山全蝎、莒南炉肉等都是土生土长的民间特色菜;档次较高的饭店流行的新潮菜有:果味银杏、灯笼虾片、龙珠鲍翅、清汤乌穗、桃源焖鱼头、甲鱼丸子等已成沂蒙美食的新族。
沂蒙名厨在全省及全国各类烹饪大赛中制作的氽芙蓉黄管、氽西施舌、龙舟鲍翅、雪蛤银杏等分别获得金、银、铜奖。
这些获奖菜无疑都成为沂蒙珍馔风味中的“阳春白雪”。
沂蒙烹饪老字号的饭店多保持特色传统,
如临沂老酒店、沂州老菜馆、沂州府大酒店等。
后来大批新建的饭店起点较高、菜式新颖。
如华盛江泉城大酒店、陶然居大酒店、荣华大酒店等星级宾馆。
整
体上是鲁菜气息浓厚,近年来受川、粤菜系的影响,出现了多菜系共存的局面。
近年来,沂蒙厨师对过去史书记载的古老菜系、烹饪方法,进行了挖掘整理,恢复了一些历史名吃;同时,注意外学内创、刻意求新,结合地方风味,创造了一些新式菜,为古老而又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沂蒙菜增添了新的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兰陵老字号的兰陵酒外,还有沂蒙老曲、银麦啤酒、金银花茶等
颇具特色的美食,为沂蒙山区悠久的饮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具有了丰厚的文
化内涵。
独特的沂蒙饮食文化,是辛勤的沂蒙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
手实践的结果。
但上千年的饮食文化、技艺,其史料多数散乱不全,传统技艺颇多失传,将其搜集整理,并系统归纳绝非易事,该书编者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沂蒙美食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总结,由于受时间、资料、水平限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但本书编者志在弘扬沂蒙传统饮食文化,使之不断得到继承和完善,这无疑是为沂蒙饮食业的繁荣做出了一大贡献。
临沂小吃
糁,临沂地区的风味小吃。
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实为众人所喜爱,早晨喝糁系临沂传统食俗。
“糁”(临沂方言中念sa四声)在文字上讲是用肉作成的汤羹,仅在临沂或临沂人的饭店中才能见到。
相传是古代西域
回族的一种早餐食品。
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对回民夫妇来临沂经营,当时叫“肉糊”,后来仿制者越来越多,明朝时期定为“糁”。
据临沂县志记载,糁是明朝末年
临沂人创造的,几经演变改进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
解放前临沂城有八家著名糁铺,今已发展至百家专营糁铺。
喝糁有四大讲究,即热、辣、香、肥。
一碗热糁配以油条、烧饼、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
糁有牛肉糁、羊肉糁、鸡肉糁三种,以牛肉糁、鸡肉糁最为正宗、普遍,羊肉糁为珍。
咸豆粥,是临沂大众化粥食,多为早餐供应。
此粥制作细腻、口味香美、消渴利尿、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喝此粥配食热油条口味尤佳。
【制法】黄豆和小米用水泡开,分别磨成豆浆和米浆,各自过滤出渣;锅加水烧开,下豆浆烧开后,再下米浆,开锅盛入粥碗内。
另取少量黄豆放锅中炒熟后加水和盐煮至皮起皱,撒在碗中粥面上即成。
临沂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
特食品。
临沂煎饼历史悠久,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
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中写到,“煎头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
”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延缓衰老,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
沂蒙精神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小延安”之称。
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三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
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沂蒙红
嫂的感人故事、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拥军支前的楷模,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沂蒙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
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临沂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崇高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