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学校如何做好集体教研1

合集下载

如何更好地组织教研活动

如何更好地组织教研活动

如何更好地组织教研活动首先,要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组织教研活动的基础。

教研活动应有明确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以确保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们在参与教研活动之前,应对教研目标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便在活动中能够有目的地学习和探索。

其次,要规划合理的教研活动。

规划教研活动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方案。

教研活动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能够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是集中讲座,也可以是小组讨论或团队合作,以便教师们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和互相交流,共同促进教学与研究的深度发展。

再次,要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的资源。

教研活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

在组织教研活动时,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建师资力量雄厚的研究团队,建立有效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材料,使教研活动更加实用和具体。

此外,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最后,要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改进。

教研活动的评估是组织教研工作的关键环节。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教研活动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观摩课等方式进行,以全面了解教师的学习收获和教学变化。

在评估的基础上,还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研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以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要更好地组织教研活动,需要明确目标,规划合理,充分利用资源和评估改进。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组织,才能使教研活动达到预期效果,进而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学校集体备课记录(一)

学校集体备课记录(一)

学校集体备课记录(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学校集体备课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教研活动。

学校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以班级或学科为单位,通过信息化手段组合集体备课资源,共同讨论备课方案,加强教研互动,提高备课效率,促进课程同步和课程改革。

学校集体备课记录是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备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问题解决方案,为教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学校集体备课记录。

一、记录备课目的和主要内容1、目的:记录教师们集体备课中所发现的问题和讨论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2、内容:记录备课目标、所采用的教材或资源、备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讨论中的实际问题和教师总结的备课体会和解决方案等。

二、书写学校集体备课记录的标准1、规范化:统一采用A4纸和黑色或蓝色水笔书写,字迹清晰,格式规范,应注意横线、纵线、对齐等。

2、详尽性:记录应该详细,尽量体现讨论中的实际问题和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为后来的备课活动做出更好的调整和改进。

3、实用性:记录应重点突出备课过程中课程设计问题和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为下一次备课活动提供有用的指导和建议。

三、记录备课过程的要点1、发布备课主题并动员教师走进备课教室。

2、预习备课主题并进行分享交流,相互借鉴。

3、小组讨论,确定备课方案,确定备课重点和难点。

4、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互相讨论,教育教学经验。

5、记录备课的数据,包括备课目标、所使用的教材或资源,所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6、备课总结并确定下一次备课的主题。

四、学校集体备课记录的作用1、加强教研互动,从中发现问题、提高备课效率,促进课程同步和课程改革。

2、为学校教研活动提供数据、信息和经验,为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课程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

3、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降低教师备课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

4、为学校的教研管理和教育评价工作提供实用数据和信息。

学校集体备课记录是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它不仅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进步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为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提供了实用数据和经验,为课程开发和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培训中心教研工作制度

培训中心教研工作制度

培训中心教研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培训中心教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培训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教研工作是培训中心的核心工作之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培训中心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条教研工作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第四条培训中心应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制度,明确教研工作的组织机构、职责、任务、流程等,确保教研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培训中心应设立教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教研工作。

教研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和教研项目,组织教研活动;2. 指导、协调、监督各教研组的工作,对教研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教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4. 组织教师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5. 处理教研工作中的其他事务。

第六条培训中心应设立教研组,负责具体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教研组的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并执行教研组工作计划,组织开展教研活动;2. 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提高教学质量;3. 开展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4. 组织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5. 处理教研组工作中的其他事务。

三、教研活动与成果第七条教研活动是教研工作的主要形式,包括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科研项目等。

培训中心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对教研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八条教研活动应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包括: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成果推广等。

第九条培训中心应建立健全教研成果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对取得教研成果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教研活动一课三研(3篇)

教研活动一课三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决定开展“一课三研”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课后反思三个环节,深入探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形成统一的教学思路。

2. 通过课堂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通过课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内容(一)集体备课1. 确定研究课题: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课题。

2. 分组讨论: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题进行讨论,共同研究教学策略。

3. 教学设计: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4. 交流分享:各小组将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交流分享,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课堂观摩1. 课堂教学:由课题组成员中的一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 观摩记录:其他教师认真观摩课堂教学,并做好记录,重点关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3. 课后交流:课堂教学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集体评课,交流观摩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三)课后反思1. 教师个人反思: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小组讨论:各小组对成员的课后反思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3. 教研总结: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实施1. 时间安排: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为期一周。

2.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参加。

3. 组织形式: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各学科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

4. 考核评价:对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纳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教研活动组织管理规定

教研活动组织管理规定

教研活动组织管理规定教研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研活动,制定规定是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规范三个方面展开回答。

一、教研活动的组织教研活动的组织首先要明确目标和内容。

教研活动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因此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应明确活动的目标,确保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除了目标,教研活动的内容也至关重要。

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和不同主题设置不同的教研活动内容,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

比如,可以组织学科教研活动、年级组教研活动、专题教研活动等,从而提供多样化的教研内容,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

二、教研活动的管理教研活动的管理是指对教研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和组织,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教研活动的管理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进行教研活动的计划和安排。

通过制定教研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合理安排教研时间和地点,确保教研活动的有序进行。

其次,要注重教研活动的评估和反馈。

通过对教研活动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调整。

同时,及时向教师反馈教研活动的效果和收获,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教研档案管理制度。

将教研活动的成果进行归档和整理,形成教研档案,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教研活动的规范教研活动的规范是保障教研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

在教研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

首先,教研活动应遵守学校和教育局的相关规定,按照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

同时,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其次,教研活动应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伦理要求。

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不泄露他人的研究机密。

最后,教研活动应注重保密和安全。

在进行教研活动时,应加强信息的保密和管理,确保教研成果不被泄露和滥用。

教研组一课三研活动总结(3篇)

教研组一课三研活动总结(3篇)

洗衣场成本核算一、洗衣房部分布草重量标准:床单:0.65KG面巾:0.17KG被罩:0.8KG方巾:0.055KG枕袋:0.05KG地巾:0.35KG浴巾:0.6KG二:洗衣房部分布草成本核算:1、床单、被罩A:50KG水洗机(5.5KW/小时)、平烫机一台(42KW/小时)B:北京捷美洗涤剂(1)床单按0.65KG计算,被罩按0.8KG计算,载重因数0.8,则一机可洗涤床单62条、被罩50条。

(2)洗涤剂:通用洗衣粉500G金额为5.76元氧漂150G金额为2.47元中和酸:150G金额为2.33元消耗洗涤剂金额为:10.56元(3)耗水:按洗涤1公斤布草用水15KG比例计算,洗涤一机床单被罩用水600KG水以8元/立方米计算,耗水费用:8*0.6=4.8元(4)耗电:洗涤一批需用时间为1小时,耗洗衣机电量为5.5KW,熨平一机床单需要用时间为1.5小时,(一条需用时间为1.5分钟)耗电为:42KW/小时*1.5=63KW(平烫机功率为42KW/小时)熨平一机被罩需用时间2小时(熨平一床被罩需用时间2.5分钟),耗电为:42KW/ 小时*2=84KW电按1.1元/KW/小时计算一机床单用电费用为:1.1*(5.5+63)=75.35元一机被罩用电费用为:1.1*(5.5+84)=98.45元(5)人工费用:人均工资:2.2元/ 小时洗涤1人1小时、工时费用为2.2元床单需用4人熨平,时间为1.5小时,工时费用为13.2元被罩需用4人熨平时间2小时工时费用为17.6元床单人工费用为13.2元/机被罩:17.6元/机每洗一要床单的费用为:10.56+4.8+75.35+13.2=103.91元洗涤一机被罩的费用为:(不含其它费用)10.56+4.8+98.45+17.6=131.41元则每条床单的费用为:103.91/62=1.68元每条被罩的费用为:131.41/50=2.63元2、巾类:浴巾、方巾、地巾、面巾A:50KG水洗机(5.5KW)50KG烘干机(2.2KW/小时)B:北京捷美洗涤剂(1)浴巾按0.6KG计算,载重因数为0.8,一次可洗涤66条(面巾:235条、方巾:727条、地巾114条)。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教研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教研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教研工作摆成龙教研工作是学校教学的灵魂工作,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摇篮。

在新课标理念全面深入课堂的今天,我认为教研工作应当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认真学习有关新课标理念、以全新的思维、积极开展特色教学研讨,协助校领导打造一流教学品牌。

因此,我认为教研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教师专业理论学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专业知识要求也越来越广。

因此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刻不容缓!也只有理论水平确实提升了,我们的思想认识才跟得上去。

要充分运用有效时间,多读一本书。

教师无论多忙,也要留给自己一定空间多读书。

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学校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广泛地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书。

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老师的思想境界,所以,读书应当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部分。

同时利用“走出去,请进来”,加快教学前进的步伐。

多让年轻的教师们“走出去”,再把名师们“请进来”。

这应当是教师们专业水平提高最便捷的一种学习途径。

老师去外面培训、听课。

她们有机会零距离地接触最前沿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了解当前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方向。

二.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首先要积极推进校本教研。

要建设学习型、研究型的教研组织。

其次要开展个人课堂教学的反思活动。

提倡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必须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反思,写出书面报告。

再次要加大听课、评课力度,建立评课诊断性意见的制度。

听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最便利的有效方法,通过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评课更能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加強教师的合作交流为改变过去教师习惯于单兵作战的状况,让合作成为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习惯,让教师的个人智慧与集体共享,让教师的个人智慧间产生碰撞,激发出更大的智慧,我们本期重点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课活动。

教师团队教研活动规范

教师团队教研活动规范

教师团队教研活动规范教师团队的教研活动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通过合作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然而,在教研活动中,如何规范团队行为、避免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团队教研活动的规范。

一、明确目标与任务教研活动首先要明确目标与任务。

教师团队应通过集体讨论和协商来确定每次教研活动的目标,明确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只有明确目标和任务,教研活动才能够有针对性、有效果。

二、分工合作在教研活动中,团队中的教师应分工合作,根据各自的专长和兴趣,承担相应的任务。

通过分工合作,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个人优势,提高教研效果。

三、尊重个体差异教师团队应尊重每一位成员的个体差异。

每个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也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给予充分的讨论和表达空间。

四、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教研活动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团队应建立起正常、高效的沟通机制,为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

沟通渠道可以通过线上讨论、线下会议等方式来实现。

五、整合资源和知识教师团队在教研活动中应该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和知识。

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综述等方式,搜集相关教学资源和理论知识。

集思广益,将不同的观点和材料进行整合,以获得全面而深入的教研成果。

六、开展合作研究教研活动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来进行。

教师团队可以选择一个共同的研究课题,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合作研究既能加深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能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七、注重实践探索教研活动要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实践探索。

教师团队应通过试验、实践等方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验证和改进。

只有在实际教学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八、及时反馈和评估教研活动应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估。

教师团队可以通过班级访谈、学生问卷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教研组】化学组组长 “集体备课、一课一研” 做法总结

【教研组】化学组组长 “集体备课、一课一研” 做法总结

化学组“集体备课、一课一研”做法总结一、集体备课一般情况下分为四个环节:(一)准备集体备课前,我们三位组长共同商量下一周的工作任务及进度,具体到每一节课,每节辅导的任务,集体备课开始前,先把下周工作安排写到黑板上,让组员明确一周的具体任务。

(二)学习1.学习课外知识。

领学人带领全组成员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或者学习其他内容,比如:有时学习外面专家的讲座,外出学习教师汇报学习内容,学校布置的学习,或者看一些新型实验视频。

以及每年科学家研究的与化学有关的新内容或视频等。

2.学习课标和新教材。

先学习课标,看看下周授课的内容,课标是如何要求的,高考是如何考查的等。

再学习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点,新教材增加的,在讲课时要求组员给学生讲一下,以及课后作业在选题时也加进去。

(三)备课(分3个阶段)1.安排任务。

首先,组长(分工提前做好)安排本周的工作计划,分配具体任务。

让大家讨论一下进度和任务安排是否合理,再根据各自班的情况进行微调一下。

2.发言。

中心发言人针对周一下午的课展示教学PPT及作业设计,讲解教学思路,阐述教学重点如何强化、难点如何突破、问题如何设计及作业设计思路。

其他组员就中心发言人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及作业设计逐一进行补充、点评。

3.总结。

组长对下一节课的上课流程、教学重难点、问题设计及其它教学内容统一思想。

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后再根据集体备课情况修改教学设计,我或者勇丽再次进行把关验收,组员根据集体备课教案和集体讨论情况再结合本班具体情况写出自己的授课个案。

(四)发言1.总结。

我们共同总结一周来组内在学案、练习、整理本、上课、辅导、作业考试化、公开课听评课等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提高课堂学生听课效率,如何提高课前热身的实效性等。

让年轻教师说一下他俩教学中的困惑,帮助解决他俩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形成共识,逐一突破。

2.分享。

由各个老师把学生一周内平常问的好题,由青年教师进行收集汇总,设计成第二天的课前一题。

中学集体教研实施方案

中学集体教研实施方案

中学集体教研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中学教育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集体教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式,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中学集体教研实施方案,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确定。

1.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通过集体教研,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集体教研,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3. 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集体教研,探索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集体教研计划。

学校领导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集体教研计划,确定集体教研的主题、内容和时间安排。

2. 组织集体教研活动。

学校领导应组织教师参与集体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3. 开展教研成果交流。

教师应将教研成果进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4. 总结评估教研效果。

学校领导应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研方向,提高教研效果。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支持。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集体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2. 完善教研机制。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教研机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研平台和条件。

3. 激励教师参与。

学校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集体教研活动。

4. 审慎安排教研时间。

学校领导应合理安排教研时间,避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五、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中学集体教研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学集体教研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各中学能够认真贯彻落实,真正将集体教研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教师教研团队管理制度

教师教研团队管理制度

教师教研团队管理制度教研团队是现代学校中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它能够有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管理教研团队,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团队建设、任务分工、交流合作、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团队建设一个优秀的教研团队离不开良好的团队建设。

首先,要确认团队的组成。

团队成员应包括各学科教师代表、研究生教师、中层管理人员等。

其次,要明确团队的目标。

团队的目标应具体明确,既包括整体目标也包括个人目标,以保证每个教师都能够有所收获。

最后,要建立团队的协作机制。

可以通过召开团队例会、定期研讨活动等方式,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二、任务分工教研团队的任务分工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成果。

首先,要确定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团队的研究方向,确保团队的工作能够与学校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其次,要根据团队成员的专长和兴趣,合理分配任务。

不同成员可以负责不同的研究课题,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

最后,要设立合理的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以保证团队的工作在时间上和质量上都能得到保障。

三、交流合作教研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和岗位,他们之间的交流合作对于团队的发展至关重要。

要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和交流机制,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邮件、微信群等,促进成员之间的及时沟通。

同时,还可以利用团队例会、研讨会等形式,增加团队成员间的面对面交流,激发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四、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管理教研团队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可以通过考核和评优等方式,对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以表彰和奖励那些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

同时,还可以开展教研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为团队成员提供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增强其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一课一研教研活动步骤(3篇)

一课一研教研活动步骤(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开展了“一课一研”教研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环节,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以下是“一课一研”教研活动的具体步骤。

二、活动步骤1. 集体备课(1)确定备课主题: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组织,结合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确定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

(2)分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课时的备课任务。

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教材、查阅资料、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3)编写教案: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编写详细的教案。

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4)交流分享:各小组将教案提交给备课组长,备课组长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2. 听课(1)确定听课对象: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确定本次听课的对象,可以是同一教研组内的教师,也可以是其他教研组的教师。

(2)组织听课:安排听课时间、地点和听课人员,确保听课活动顺利进行。

(3)做好听课记录:听课教师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记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3. 评课(1)组织评课: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组织评课活动,邀请听课教师参加。

(2)交流讨论:听课教师结合听课记录,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3)总结反思:授课教师针对评课意见,进行自我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4. 反思(1)撰写教学反思:授课教师根据评课意见和自我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分享交流: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分享交流,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3)制定改进措施:针对教学反思中提出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5. 活动总结(1)总结活动成果: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对本次“一课一研”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活动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

团队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团队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团队教研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我们决定开展团队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

1. 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2.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3. 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

1. 确定活动主题和时间。

针对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需求,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时间,确保主题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制定活动流程。

制定教研活动的具体流程,包括主题讨论、教学案例分享、教学方法交流等环节,确保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3. 确定活动形式。

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资源条件,确定教研活动的形式,可以是集体研讨会、小组讨论、课题研究等形式,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

4. 确定活动负责人。

确定教研活动的负责人,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执行,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活动实施。

1. 提前宣传活动。

在活动开始前,通过学校网站、教师微信群等渠道提前宣传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教师的参与。

2. 组织活动实施。

按照制定的活动流程和形式,组织教研活动的实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让教师们能够充分参与其中。

3. 收集整理活动成果。

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教师们的讨论成果、教学案例等内容,形成活动总结和成果汇报。

六、活动总结。

1. 活动效果评估。

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教师参与度、活动内容的实用性、活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2. 撰写活动总结报告。

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撰写活动总结报告,对活动的过程、成果进行详细总结,为今后的活动提供经验借鉴。

七、活动改进。

根据本次活动的评估和总结报告,及时对今后的活动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教师的需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八、活动保障。

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人力保障,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题目(3篇)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题目(3篇)

第1篇《聚焦核心素养,共研高效课堂——XX学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纪实》正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

为了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XX学校于2023年X月X日开展了以“聚焦核心素养,共研高效课堂”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 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核心素养相关理论,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和培养途径。

2. 集体备课:针对某一学科或课程,分组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3.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学习其课堂教学技巧和经验。

4. 教学反思:课后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5. 经验分享:邀请优秀教师在活动中分享教学心得,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四、活动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活动开始,学校邀请了教育专家为教师们进行核心素养专题讲座,使教师们对核心素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热烈讨论。

2. 集体备课阶段根据学科和课程安排,教师们被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力求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

3. 课堂观摩阶段学校组织教师观摩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让教师们亲身感受高效课堂的魅力。

课后,教师们对示范课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

4. 教学反思阶段课后,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如何做好教研工作培训心得

如何做好教研工作培训心得

如何做好教研工作培训心得
在进行教研工作培训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根据个人经验和总结,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制定清晰的培训目标
在进行教研工作培训之前,首先要明确培训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

要确保培训
目标具体、明确,同时要与培训对象的需求和实际工作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2. 确保培训内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设计培训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保所传授的知
识和技能对参训人员有实际帮助和指导作用。

同时,要注重培训内容的质量和有效性,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员易于理解和接受。

3. 营造积极、互动的培训氛围
在培训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员参与讨论、分享经验、提出问题,加强师生互动,使培训班呈现出融洽、积极的学习氛围。

通过互动交流,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4. 做好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培训结束后,要及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了解学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总结和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同时,要鼓励学员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结语
总的来说,做好教研工作培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希望通过以上分享的心得体会,能够为大家在教研工作培训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教研活动一课多研方案(3篇)

教研活动一课多研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决定开展“一课多研”教研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学反思等方式,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改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选择课题: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选择一个教学课题进行集体备课。

(2)研读教材:教师共同研读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

(3)制定教学方案: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制定教学方案。

(4)交流讨论:教师就教学方案进行交流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形成最终的教学方案。

2. 同课异构(1)教师按照集体备课制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展示。

(2)听课教师认真观摩,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3)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学心得。

3. 教学反思(1)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活动步骤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成立教研活动小组,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步骤等。

(2)教师选择课题,进行集体备课。

(3)确定同课异构的授课教师。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授课教师按照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展示。

(2)听课教师认真观摩,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3)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学心得。

3.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撰写教研活动总结报告,总结活动成果和不足。

(3)将活动成果分享给其他教师,推广优秀教学经验。

培训中心年度教研计划方案

培训中心年度教研计划方案

培训中心年度教研计划方案
一、教研目标
本教研计划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研内容及重点
1. 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2. 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
3. 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模式创新
4. 师德师风建设及教师职业发展
三、教研活动安排
1. 组织教研讨论会议,分享教学经验
2. 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互相学习借鉴
3. 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4. 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和培训活动
四、教研成果评价
1.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
2. 对教研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定
3. 鼓励优秀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五、教研经费预算
1. 教研经费主要用于组织教研活动和培训
2.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教研成本
六、教研计划落实
1. 学校领导对教研活动给予充分支持和保障
2. 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不断完善和调整教研计划,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一课一研教研活动总结(3篇)

一课一研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开展了“一课一研”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2. 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3.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增强教师对教材、教学大纲的把握,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各教研组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2. 听课: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听课,相互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 评课:听课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4.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阶段:各教研组在备课组长带领下,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讨,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共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2. 听课阶段: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听课,教师们认真记录听课笔记,关注课堂上的各个环节,为评课做好准备。

3. 评课阶段:听课结束后,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评课。

评课过程中,教师们坦诚地交流自己的看法,针对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4. 教学反思阶段:教师们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活动成果1.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教师队伍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教师队伍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教师队伍教研活动管理制度一、教研活动的重要性教师队伍中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方法,激发创新灵感,提高专业水平。

因此,建立健全的教研活动管理制度是教师队伍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制定教研计划教研活动管理制度的第一步是制定教研计划。

教师们应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制定明确的教研计划,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和时间安排。

教研计划应符合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

三、组织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应由学校设置专门的教研组织来负责。

教研组织应根据教研计划,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包括教师分享课堂教学案例、举办教研讲座、开展教学观摩等。

同时,教研组织还应加强与其他学校、教育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跨校区、跨学科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激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参与教研活动应成为教师们的工作职责,并且应受到相应的激励措施。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教研奖励制度、提供教研经费和资源、评选优秀教研成果等方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激励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

五、建立教研成果评价机制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教研成果评价机制。

教研成果的评价可以包括教学效果评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育实践的创新等方面。

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促使教师们更加注重教学质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六、加强教研活动的监督与管理教研活动管理制度应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加强教研活动的监督与管理。

学校可以设立教研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和督导。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教研成果的管理,及时交流、分享和应用优秀教研成果。

七、鼓励多样化的教研形式教研活动应鼓励多样化的形式。

除了传统的教研讲座、研讨会、观摩课等形式外,还可以引入在线教研平台、微信群、在线研讨会等先进的教研手段,提高教研活动的便捷性和效率。

八、发挥优秀教研成果的示范作用对于优秀的教研成果,学校应建立起发挥示范作用的机制,引导其他教师借鉴、学习和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精备
集体研讨
课后反思
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反思。
(三)集体教研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
确立课题──组内讨论──确定主备(讲)人(形成初案)──集体研讨 (形成共案──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教学实践(跟踪)──课后 交流、反思──二次──资料保存
(四)个人初备:
(六)修正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 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 精神。
要做到:
1.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集思广益。 2.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
(八)课后交流、反思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 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反思阶段。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 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 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五)集体备课要避免流于形式:
(1)虽然定时定点,人也到位了,但各干各的事或东扯西拉聊一通,白白浪费时间。
(2)虽然有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但无实质性内容。如只是知识点的罗列,提纲挈领, 过于粗略,纯粹应付学校检查。
5.说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要有多样性、可选择性,要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要有具体要求,如课前准 备、学生资料收集等。
6.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要求做到:
①说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包括预习、教学、训练、复习的安排。 ②说教学环节的安排,包括如何引入新课、如何进行新课学习、如何巩固新课成
效,以及如何过渡衔接。 ③说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 ④说板书的设计,包括板书的内容,在教学中的展开程序,板书与教学的关系。 板书设计要有针对性、概括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⑤说作业设计:A、说每一个作业(练习)题设计的意图和目的。B、说学生在“
作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先期解决(预见性)。C、说不 同层次的作业及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D、在下次集体备课或教研会上,说 反馈后的巩固训练。 ⑥说教学反馈,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 对策(预设与生成的处理)。
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人可依据本班 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3.教案上要有圈点、修改、补充、拓展和教后反思等记录。
(七)教学实践(重点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 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1)引入(2)教学环节(3)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预案 (4)总结(5)板书设计(6)练习设计(课堂和课后)
(五)集体研讨
在集体研讨活动中,主备教师要提供给本组教师统一的教案,然后由主备教 师(中心发言人)说课。说课要涵盖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 内容
1.说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处理。 2.说学生:
具体要求: 基本要求:五有 脑中有纲(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 中有法、胸中有案。
1.备课标: 2.备教材:“八点备课法”──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
点和盲点。 (1)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准确备出单元、章节的重、
难点以及 解决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手段。 (2)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手段。 (3)备出教参上没有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财富(来于教参,又高于教参)。 (4)备出章节之间知识的过渡、衔接、拓展和深化。 (5)备问题的预设及设计意图
3.备学生: 充分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认知特点、学习特点及知识结构,备出不同,以学生为出发点,备出切合学生发 展需要的教案。 4.备教法、学法: 双基教学法—轻松教学,愉快接受(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5.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 要详细列出教学手段,包括课前准备,课后巩固等。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四)集体备课要克服四种现象:
现象一: 集体备课成了“大杂烩”。 现象二: 集体备课成了“集体剽窃.”。 现象三: 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 现象四: 集体备课成了“木偶戏”,缺乏个性。
(九)资料保存
保存资料,供以后研究和参考。
三、集体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集体备课活动应遵循的七个原则:
1.合作性2.实效性3.研究性4.创新性 5.统一性(辩证的统一)6.超前性7.完整性
(二)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树立以下四个意识:
1.合作意识2.整体意识3.超前意识4.反思意识
(三)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①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说学生在本章、本节、本课的知识积淀。学习本节课可能 出现的知识障碍等困难及解决的对策。 ②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根据其特点所采取的教学对策。 ③说教案的可适性。
3.说教法:
说本课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及其教育理论依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无论以哪 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和学生实际而定的。要注意 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 花齐放。 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④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4.说学法:
说本课拟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学习能力。具体要说清: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 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 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③学法指导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