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大全-温病正宗
不可不学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
不可不学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第一单元绪论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三、分类: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四、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2、各性(1)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3)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4)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液干燥的表现(5)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中医药的常用古文献典籍
中医药的常用古文献典籍1.《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
2.《神农本草经》:系统整理南北朝以前中药学资料的本草著作,被誉为中药学的经典之作。
3.《雷公炮炙论》:是唐代药物学家陈藏器编写的炮制专著,对中药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4.《本草经集注》:南朝梁陶弘景所撰,是对《神农本草经》的重要补充和修订,对于中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重修政和本草》:宋徽宗时官修的药典,是在唐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增补修订的。
6.《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所著,是中国古代药物学集大成之作,内容包括了大量医药理论和实践知识。
7.《伤寒论》:张仲景所著,总结先秦两汉时代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称为“众方之祖”。
8.《金匮要略方论》:也是张仲景所著,主要论述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
9.《巢氏诸病源候论》:巢元方所著,是一部病因病理学巨著,记述了许多疾病的症状、病因及治疗原则。
10.《温疫论》:吴又可所著,专门研究瘟疫病症及其治疗方法。
11.《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是一部以问答形式论述中医理论和临床问题的重要著作。
12.《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所著,内容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和技术。
13.《备急千金翼方》:也是孙思邈所著,与《千金要方》互为补充,进一步丰富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内容。
14.《景岳全书》:明代张介宾所著,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巨著,涵盖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
15.《医宗金鉴》:清代吴谦等编撰,是清代官修的大型医学丛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16.《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对针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7.《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所著,是我国儿科医学的经典之作。
18.《外科正宗》:明代陈实功所著,是我国古代外科医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19.《本草求真》:清代赵学敏所著,是对《本草纲目》进行增补修订的一部中药学著作。
中医古籍经典书目
中医古籍经典书目
1.《黄帝内经》:又称《素问》,为中医学经典之一,包含基本理论、病症分类、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2.《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本书,包括了伤寒、温病、时行疫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金匮要略》:是唐代张仲景所著,收集了大量的方剂和治疗方法,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千金方》:是东汉时期的医学著作,内容涉及方剂、诊断、治疗等方面,对中医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中所编写的药物学著作,收录了数千种草药,对中药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6.《医宗金鉴》:是明代吴鞠通所著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7.《景岳全书》:是清代吴鞠通所著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了诊断、治疗、调养等方面,对中医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8.《医学启源》:是明代张介宾所著的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9.《温病条辨》:是清代吴瑭所著的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温病的分类、病因、病症、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中医学中温病方面的重要经典之一。
10.《难经》:是东汉时期的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难点和疑难问题,对中医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医经典考试温病条辨主要条文
中医经典考试温病条辨主要条文
《温病条辨》是中医温病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主要条文有:
1.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瘟疫、有温毒、有暑
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2.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
菊饮主之。
3.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
之。
4.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
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5.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
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标题: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原文:
时值暑令,湿热相乘,人身之络脉,易于受邪,此温病之由也。
至于伤寒,则寒邪入络,胶滞于经络之间,而病痉。
温病痉者,比伤寒为甚,以其经络之邪,不肯随便解散也。
二者治法,自当不同。
注释:
时值暑令:指夏季。
暑令,指夏季的三个月,即农历六月、七月和八月。
湿热相乘:湿,指湿度大;热,指温度高。
湿热相乘,指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让人感到闷热,也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状况。
人身之络脉:人身,指人的身体;络脉,指遍布全身的血脉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易于受邪:容易受到外邪的入侵。
此温病之由也:这是温病产生的原因。
至于伤寒,则寒邪入络,胶滞于经络之间,而病痉:至于伤寒,是指冬季感受寒邪,寒邪入络,阻滞经络,导致痉病的发生。
温病痉者,比伤寒为甚,以其经络之邪,不肯随便解散也:温病引起的痉病,比伤寒更为严重,因为温邪经络之邪不容易解散。
二者治法,自当不同:温病和伤寒的治法应当不同。
拓展:
《温病条辨》是清代医学家吴瑭所著的一部中医经典著作,被誉
为“吴门医派”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主要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瑭认为,温病是一类由于温热邪气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与天气关系密切,涉及春温、夏暑、秋燥及非时之冬温。
他根据温病的症状和病变部位,将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 9 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吴瑭的《温病条辨》对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承。
温病学全书》
温病学全书》中医温病学是急性热性病和传染病的临床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中医温病学产生于伤寒病学的基础上,兴起于我国明清时代,温病学家、名医倍出,并撰写出为数不少的温病学著作,其中不乏许多经典著作,对中医温病学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医温病学的基础理论、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方剂药物、调护与预后等,自成一个完整、全面的系统,历史上称温病学派,其中以叶天士、吴鞠通、吴有可、王孟英等为杰出代表。
温病学著作中,除吴有可《温疫论》收载入《四库全书》中外,其他均未收入,《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及《医宗金鉴》中尚无一册温病学著作,诚然因温病学著作晚出之故,虽在后世的《珍本医书集成》、《三三医书》、《中国医学大成》、《吴中医集》等丛书中,不等量地收录了部分温病学著作,但仍是凤毛麟角,以偏概全。
有鉴于此,编者早有心于编纂一本《温病学全书》,将温病学著作尽收其中,成为第一部温病学全书,供学者们研究和应用。
但限于精力和水平,迟迟不能付诸实施,经编者老师褚玄仁先生竭力怂恿和热心指点,并得到学苑出版社的大力鼎助,终在完成《伤寒论版本大全》后付诸行动,并在多方支持下完成此宿愿,终于使《温病学全书》出版面世。
《温病学全书》共收录50种温病学著作,其中不乏孤本、珍本图书,绝大多数为繁体字本刻本或石印本。
今以简化字横排本刊出,对各著作的版本情况均作介绍,对不同版本著作进行了互校,并对错简、脱漏、错字、误句均作详细校正,且对奥涩词句酌加注释,以利读者阅读。
----------------------------------------------------------------------------------------《温病学全书》总目录上卷温热论〔清〕叶天士温病条辨〔清〕吴鞠通湿热论〔清〕薛雪薛氏湿热论歌诀〔清〕王旭高温热朗照〔清〕缪遵义温热赘言〔清〕吴金寿温热病指南集〔清〕陈平伯温热逢源〔清〕柳宝诒温热经纬〔清〕王士雄治温阐要〔清〕汝锡畴南病别鉴〔清〕宋兆琪温病合编〔清〕石寿棠温热暑疫全书〔清〕周扬俊温证指归〔清〕周杓元四时病机〔清〕邵登瀛温毒病论〔清〕邵登瀛增评伤暑全书〔明〕张凤逵张氏温暑医旨〔清〕张畹香温热经解〔民国〕沈汉卿温病条辨歌括民国〕颜芝馨辑温病条辨论〔民国〕恒斋温病医方撮要〔清〕杨栗山温病三字经〔民国〕张汝珍增补评注治温提要〔民国〕曹华峰辑补温热诸方民国〕方内散人下卷温疫论〔明〕吴有性吴有可温疫论歌括〔清〕王旭高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清〕吴有性瘟疫明辨〔清〕戴天章温病明辨歌诀〔清〕王旭高伤寒温疫条辨〔清〕杨叡松峰说疫〔清〕刘奎温疫萃言〔清〕林之翰温病之研究〔日〕源元凯疫疹一得〔清〕余师愚痧疹一得〔清〕萧霆痧胀玉衡〔清〕郭右陶疫痧草〔清〕陈耕道羊毛瘟论〔清〕隋霖时病论〔清〕雷丰随息居霍乱论〔清〕王士雄瘟疫霍乱答问〔清〕陈虬霍乱审证举要〔清〕连文冲鼠疫抉微〔清〕余伯陶伏邪新书〔清〕刘吉人伏阴论〔清〕田云槎伏气解〔清〕叶子雨疟疾论〔清〕韩善征湿温时疫治疗〔民国〕绍兴医学会六因条辨〔清〕陆廷珍。
传统中医药典籍精
一、传统中医药典籍1.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巢氏诸病源候论》、《温疫论》。
《黄帝内经》---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现存最早、最为系统的医学经典著作。
《伤寒论》---张仲景著,总结先秦两汉时代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称为“众方之祖”《金匮要略方论》---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张仲景著《巢氏诸病源候论》---第一本证候学专著,巢元方著《温疫论》---第一部论瘟疫的专著,吴又可著。
2.本草典籍《神农本草经》---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本草经集注》---系统整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陶弘景著。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保存最早的完整的本草合刊本,张存惠著。
《本草纲目》---中药学巨著,李时珍著。
3.方书典籍《肘后备急方》---属急症手册性质,葛洪著《备急千金要方》---对后世妇婴专科有很大影响,孙思邈著《千金翼方》---孙思邈著,与《千金要方》合称《千金方》《外台秘要》---综合性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宋代王怀隐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成药典,宋代官府颁行《普济方》---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保存大量民间验方二、现代中医药信息1.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分三部,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2.中医药期刊3.中医药工具书与文摘《中药大辞典》---既是辞书,又是综合性本草《中国医籍大辞典》---对中医药文献首次全面系统整理与研究,堪称医籍辞书的巨著《中国方剂大辞典》《中医大辞典》---全面反映中医学术的综合性辞书4.常用药品集和专著《临床用药须知》---药典配套丛书,2005版《临床用药须知》分2卷,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权威性《中华本草》---民族药专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划时代巨著《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系统总结中医药工作者对中药资源的研究成果《中国常用药品集》---一部常用药品信息的实用大型药学参考书《中国药品使用手册•中成药手册》---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鲜的特点《全国中草药汇编》---对第二次中药普查的大总结5.互联网资源课堂练习:A型题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医学典籍是A.《伤寒论》B.《黄帝内经》C.《金匮要略》D.《诸病源候论》E.《神农本草经》参考答案:BX型题(多项选择题)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有A.药材及饮片B.成方制剂C.药用辅料D.单味制剂E.提取物参考答案:ABDE第十四章医疗器械基本知识第一节医疗器械概述一、医疗器械的概念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温病名著必读书目
温病名著必读书目一直不明白岳美中老先生说的“专学《伤寒》,容易涉及粗疏。
专学温病容易流于轻淡。
粗疏常致于偾事,轻淡每流于敷衍”的意思,读了叶香岩的《外感温热病篇》才知道,后世书对仲景是很好的深化和补充。
胡老一生只研究仲景著作,也不太合适。
虽说仲景以六经为万病立法,以伤寒治疗示医学之理,我必不是上智之人,读完仲景书就能举一反三,就能通治万病的能耐还做不到,故需读后人之书。
后世书中,比较重要的当属温病类著作了。
温病著作有很多,先要有个目录学,还要有合理的学习顺序,这样学起来才效率高。
以下是我目前对温病名著的了解,也是我的学习计划:1.《温病学释义》附篇:里面包括叶天士《外感温热病篇》、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幼科要略》中论及温病的内容)、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白《温热病篇》、余师愚《疫病篇》,这五篇都是重要的温病学著作,特别是叶天士的书,许多条文都要熟背、理解。
(上海科技)2.《重订广温热论》:这本书原作者是戴天章,后经陆九芝、何廉臣重订,由于此书不只是谈温疫,故将原书名《广温疫论》,重订后改名《重订广温热论》。
陆九芝是伤寒名家,何廉臣是温病大家,此书可读性很强。
(福建科技)3.《感症宝筏》:此书也是何廉臣所作,内容我还没看,冲着何廉臣的名字就知道,此书对理解何氏的学术思想、对温病临床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福建科技)4.《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作者杨栗山,从书名可以推测,这一本书在鉴别“伤寒”、“温疫”方面较擅长。
(福建科技)5.《重订通俗伤寒论》:此书以六经辨证方法统一切疾病,是一本集伤寒、温病、杂病于一体的大成著作,书中很多方子被选入中医学教材,临床实用性很强。
(中医药)6.《时病论》:作者雷丰,分季节论温病,脱却病名的束缚,随证治之,是不错的著作。
(人卫)7.《证治心传》:据刘景源书,这是一部几尽淹没的温病学重要文献,其思想对后世温病名家影响巨大,值得一读。
(山西科技)8.《温病条辨》:作才吴鞠通。
温病正宗(总一)
温病正宗(总一)一、《素》、《灵》(一)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金匮真言论》)张隐庵曰∶神气血脉皆生于精,故精乃生身之本。
能藏其精,则血气内固,邪不外侵,故春不病温。
吴鞠通曰∶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
即冬日天气应寒,而阳不潜藏,如春日之发泄,甚至桃李反花之类亦是。
陆九芝曰∶《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所谓精者,指一身津液由于水谷所化。
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为后天生身之本,其下遂以精与汗互言之。
吾试以经解经,此即经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精于脉,输精于皮毛之数精字也;亦即经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数精字也。
又岐伯论温病曰∶人所以汗出者,汗生于谷,谷生于精,邪气之得汗者,邪却而精胜也。
又曰∶汗者,精气也。
则精即是汗。
(二)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生气通天论》)马元台曰∶冬伤于寒者,至春必为温病。
盖冬时严寒,中之即病者,谓之伤寒;其有伤于寒,而不即病者,至春阳气发生,邪从内作,故为温病之证。
夫曰温者,寒非纯寒而有热,热非纯热而有寒,正以前此而冬则为寒,后此而夏则为热,则此春时乃为温病也。
叶子雨曰∶冬至一阳渐生,人身之阳气内盛,被冬日严寒杀厉之气所折,深浃于肌髓之间,至春日,内伏郁结之阳气为外邪触发,伏气既得发泄,遇天气之阳热,两热相干,发为温病。
(三)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暑当与汗出,勿止。
(《热论》)叶子雨曰∶古医经以伤寒为外感之通称,故云凡病伤寒而成温。
然天地阴阳之邪,随人身气化感召。
冬至后一阳渐生,人身所伏之阳热,为严寒折遏,感春阳之气而发者为病温;夏至一阴生,人身所伏之阴气,感亢热之气而发者为病暑。
盖春温夏暑,随气而化,亦随时而命名也。
暑当与汗出,勿止者,暑虽热邪,热盛则蒸湿,湿与热搏,故暑病多汗;治暑之法,不可禁止其汗也。
中医方剂讲解最好的古籍
中医方剂讲解最好的古籍
中医方剂讲解最好的古籍包括《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和《汤头歌诀》等。
1.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医药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方剂的配方和用法,对后世药方的研究和运用有着重要影响。
2. 《金匮要略》:由东晋时期的张仲景所著,收录了一百五十五首各种方剂,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之一。
3. 《伤寒杂病论》:由东汉时期的张仲景编写,详细记载了治疗伤寒及其相关疾病的方剂,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4. 《汤头歌诀》:古代医方著作,共一卷,清代汪昂撰,刊于1694年。
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
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
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此外,《中医方剂大辞典》等现代著作也是学习中医方剂的优秀资料。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阅读中医相关古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温病学派历代医家成就及著作名录
温病学派历代医家成就及著作名录导语:温病学派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防治⽅法的⼀个学术流派。
汉唐时期对外感温热病的探讨为温病学派的形成打下了⼀定的基础;⾦元时期刘完素阐发⽕热理论成为温病学派的先导;明清之际温疫猖獗,南⽅地区热病盛⾏,为研究温病提供了有利条件,吴有性、戴天章、余霖、叶桂、薛雪、吴瑭、王⼠雄等为温病学派的形成做出了巨⼤贡献,使温病的证治从《伤寒论》体系中脱离出来,促进了中医的学术发展。
《黄帝内经》对温病的病因、发病类型、症状、传变、治则、善后禁忌及疫病特点等曾有论述。
《素问·热论》:“凡病伤寒⽽成温者,先夏⾄⽇者为病温,后夏⾄⽇者为病暑。
”《素问·⽣⽓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皆相染易,⽆问⼤⼩,病状相似。
”《伤寒论》对风温、暍病也有论述。
“太阳病,发热⽽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灼热者,名风温。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热⽽渴,⽩虎加⼈参汤主之。
”《肘后备急⽅》认为温病主要是感受疠⽓所致。
同时该书还收录了防治温病、温疫、温毒的⽅药,如太⼄流⾦⽅、辟温病散等。
“其年岁中有疠⽓,兼挟⿁毒相注,名⽈温病。
”《诸病源候论》论述了温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列举热病候 28 论、温病候 34 论、时⽓病候 43论。
书中认为温病、时⽓、疫疠等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感乖戾之⽓⽽⽣病”,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病⽓转相染易,乃⾄灭门,延及外⼈”。
《千⾦要⽅》与《千⾦翼⽅》对风温、春温、温病、温毒与温疟进⾏了阐发,并收载不少防治温病的⽅剂。
其后的《伤寒总病论》《类证活⼈书》对温病的证治亦多有论述。
刘完素根据宋⾦时期外感热病的发病特点与传变规律,提出“六⽓皆能化⽕”理论,总结治疗⽅法,创制防风通圣散、双解散、三⼀承⽓汤等,标志着外感温热病在理法⽅药⽅⾯开始⾃成体系,为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汪机在《⽯⼭医案》中提出了新感温病的概念。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全二十部)(含书目)!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书目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书目
1、脉理集要、脉学类编、伤寒经解、温病辩证
2、济世珍宝、一见能医
3、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药论、医通祖方
4、吴氏医方汇编、医方絜度、诊验医方歌括
5、考证病源、儒医心镜、王乐亭指要
6、陈莘田外科方案、临证一得方、疡科指南医案、爱月庐医案
7、妇科百辩、薛氏济阴万金书、孕育玄机
8、资生集
9、竹亭医案(上册)、竹亭医案(下册)
10、孤鹤医案、剑慧草堂医案
11、小儿诸证补遗、幼科惊搐门
12、诚求集、大医马氏小儿脉珍科、幼科医验、幼科折衷秘传真本、原幼心法
13、费绳甫先生医案、顾氏医案、王九峰医案
14、沈俞医案合钞、退庵医案、陈莲舫医案
15、江泽之医案、旌孝堂医案、王应震要诀
16、临症经应录、邵氏方案
17、李冠仙医案、沈菊人医案、王仲奇医案
18、贯唯集、叶天士曹仁伯何元长医案
19、汪艺香先生医案、临诊医案、徐养恬方案
20、慎五堂治验录。
温病学之门径—评《温病正宗》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3 02 期
之新 感 。 感 其 邪轻 , 之 尚易 ; 新 治 伏气 其 邪重 . 之 较 治
或死 鼠之蚤咬伤而传染者等等都是 用的西 医理论 .
对何 廉 臣等 引用 西 医 的论 述也 不 加 排斥 。
之 名 而 作 , 未 始 非 为《 寒 论 》 一解 也 。 作 者 在 亦 伤 进 ”
正 名 以立 说
汉 唐 时期 . 《 问 ・热 论 》 今 夫 热 病 者 . 崇 素 “ 皆伤 寒 之 类 也” 说 , 伤 寒 作 为 热病 统 称 , 病 隶 属 于 之 将 温 伤 寒之 内。 自金 元刘 完 素 根据 《 问 ・热论 》 出“ 素 提 六 经传受 , 皆是 热证 ” 理论 , 张 治 热 病 多 用 寒 凉 开 的 主
病 之 说 , 又未 免 抹 杀 一 切” 并在 上 篇第 四章温 病 则 。
学说 之折 衷 的最 后 , 对 陆 九 芝 “ 寒 一 证 , 天 士 针 伤 至
别 之 一 ,温病 、 “ 暑病 之 冬 伤于 寒 而春 夏 发 者 , 春夏 及
感 邪 而秋 冬 发者 , 皆谓 之 伏气 , 时感 受而 即发者谓 随
寒 、 之别 , 流 行 者温 疫 、 疠多 , 温 其 温 而寒 疠 、 寒疫 少 。
温 疫 、 疠 , 言疫 之 温 者 , 之 温 者 也 。 所 以他 批 温 伤 是广 义 伤 寒 ,《 寒论 》 清降 “伤 之
法, 即所 以治 温病 ” 。试 图从 广义 伤 寒 论 中来 为温病 立 说提 供 依 据 , 以表 明温 病学 说 并 非叛 经 离道 。 即 随 在本 章 最 后 又提 出“ 能 宏 道 , 见后 人 不可 昌明圣 人 安 学 乎 ! 并 批评 了恽 铁 樵 的《 病 明理 》 尽 废 诸 家 温 ” 温 “
中医古籍大全-温病指南
分) 珍珠(五钱) 山栀(一两) 雄黄(一两) 黄芩(一两) 金箔衣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 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
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春末夏初温热渐盛则为温热。夏令病暑热盛于湿者。为暑温。(暑温即受暑也。若过时而发。则为伏暑。)长夏初秋湿盛
于热者。为湿温冬令过暖。阳不潜藏。则为冬温。秽厉传染。家家如是。如徭役然。是为温疫。秽浊太甚。诸温夹毒。
则为温毒。以上各证。名目甚繁。而究其治法。只须细审温邪之兼湿与否。及湿温二邪。孰多孰少。以为用药之差别。
升降散神化散等方。实不能尽美尽善。与是编所本之吴氏温病条辨书名相似而精粗迥别。幸勿误认。
一吴又可以达原饮治温。吴鞠通陈修园皆斥其非。章雅堂则谓温病中确有一种邪踞募原之证。投以又可达原饮立效。
但其余诸方。不如鞠之精细耳。今根据章说补列达原饮证治。聊备一格。然必细审病情舌色。确系邪在募原者。方可用之。
不可一见变证。遽尔张皇。胡疑乱猜。以致误人性命也。
<目录>卷上
<篇名>风温上焦篇
属性:(温热冬温温毒温疫同法)
风温初起。头痛身热自汗。不恶寒而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动数。右大于左。或两寸独大者。邪在上焦手
太阴肺经气分也。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x银翘散\x
连翘(三钱) 银花(三钱) 苦桔梗(二钱) 薄荷(二钱) 竹叶(一钱) 甘草(一钱五分) 芥穗(一钱)
着。如有好学深思之士。取诸原书。参观互证。则知是编一方一论。悉皆酌古准今。丝丝入扣矣。
温病资料完整版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从目前临床分科角度看,温病应属中医大内科范围.然而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不仅对温病,而且对其他临床各科发热病证的诊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瘟病病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明末吴又可写成我国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瘟疫论》.瘟病四大家吴鞠通《瘟病条辩》,薛生白《湿热病篇》,叶天士《温热论》,王孟英《温热经违》.另外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陈伯平《外感温病篇》余师愚《疫疹一得》雷少逸《时病论》.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热病分类:伏气温病,新感温病,温疫.温病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四)共有的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传变较快2发热为主症3易出现险恶证候4病程中易耗伤阴津.西医疾病可划归温病: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风疹;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如大叶性肺炎败血症;具有温病特点的其它发热性疾病,如中暑急性白血病.伤寒与风温鉴别:a病因:1风寒病邪2风热病邪. b受邪途经:1从皮毛而入,先受于足太阳膀胱经2从口鼻而入,先受于手太阴肺经. c病机:1寒束肌表,卫阳受郁,化热入里病程中有六经传遍次第,终易伤阳2风阳热邪,易化燥伤阴,传遍迅速,有卫气营血演变过程. d初起症候:1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2发热恶寒,口渴,咳嗽,无汗或少汗,头痛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赤,脉浮数等. e初起治疗:1辛温解表2辛凉解表.温邪致病特点:(一)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易损伤肺胃阴津3既易消退,又易逆传内陷(二)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径犯阳明2暑性酷烈,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三)湿热病邪:1粘腻淹滞,传变较慢,难于速祛2易伤脾胃,以脾胃为病变中心3困阻清阳,闭郁气机(四)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2易燥伤津液3易从火化(五)温热病:1邪气内伏,病自里发2里热炽盛,易动风动血3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六)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2蕴结壅滞(七)疠气:1致病力强2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3传染性强4病重多变.新感与伏邪比较:a成因:1感邪后立即发病2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 b病机传变:1初起病邪在表,或从表解,或自表入里,由浅至深传变2伏邪自里而发,或由里达表,或进一步内陷深入.若伏邪不能外达,或邪透不尽,则病难速愈. c证候特点:1初起即现表证,而无里热证2初起即现里热证,如无外感引发,则无表证. d治疗:1初起以解表透邪为主2初起以直清里热为主.卫气营血辨变:①卫:1病理:邪郁卫表,肺气失宣;正气抗邪,邪正相争.2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3辩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②气:1病理: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2证候: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冷,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3辩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4备注:气分证的病变范围广泛,以热盛阳明为多见.③营:1病理:营热阴伤,扰神窜络.2证候: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浯,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3辩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浯,舌红绛.④血:1病理:动血耗血,瘀热内阻.2证候:身热,躁扰不安,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3辩证要点: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三焦辨证: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中焦主要包括阳明胃,肠及足太阴脾;下焦主要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①邪在上焦a温邪犯肺b湿热阻肺c邪陷心包d湿蒙心包. ②邪在中焦a阳明热炽b阳明热结c湿热中阻d湿热积滞搏结肠腑③邪在下焦a肾精耗损b虚风内动.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与三焦脏腑的病机变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也是相互关连,但又有所不同.卫分的病变关系着上焦手太阴肺;气分病变的范围不仅涉及太阴肺,尚包括中焦阳明胃肠,足太阴睥等;营分病变与上焦厥阴心包相联系,血分病变也与上焦厥阴心包相关连.血分病变与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也有一定关系.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是温病的重要辨证方法,两种辨证方法偏重面不同,所起作用各异,故不能相互取代.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相辅而行,经纬交错,才能将病变层次及部位,病证类型及性质,病势轻重及转归等辨析清楚,准确,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辨舌:①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为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征象②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为温病邪未解,肺津已伤的征象③苔白厚而粘腻见于湿温病过程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症④苔白厚而干燥舌质红:为睥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⑤苔白而舌质红绛:为湿遏热伏之征象⑥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为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征象⑦薄黄苔为邪热初入气分,津伤不著⑧黄白相兼苔为邪热已入气分但表邪尚未尽解之征象⑨舌尖红赤起刘:为心火上炎之征象⑩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或舌中生有红点:为心营热极之征象.⑾舌质光纤柔嫩为邪热初退而津液未复之征象⑿舌质纯绛鲜泽多为热入心包之征象⒀舌绛而干燥:为邪热入营,营阴耗伤之征象⒁舌绛而舌面上有大红点:为心火炽盛,热毒乘心之征象⒂舌绛而有黄白苔:为邪热初传人营而气分之邪未尽之征象⒃绛舌罩粘腻苔垢:为热在营血而兼挟有痰湿或秽浊之气.斑疹:l形态:斑是指皮疹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而—般无碍手之质,压之色不退色;疹是皮疹中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突出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者.2分布:斑的外发,多先起于胸腹,继而分布于四肢;疹的外发有多种形式,其中如麻疹一般先起自上腭,口腔,继而布于耳后,头面及背部,再则布于胸腹四肢约3-4日内,以手足心见疹为出齐.白痦:是在湿热性质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
1-3温病本气篇(全)
温病本气篇导言自来治温病,以新感与伏邪为两大原则。
吴鞠通温病条辨、谓风寒伤人由皮毛而入,温病由口鼻而入、初入上焦,再由上焦入中焦,再由中焦而入下焦,直行中道云云。
人身由上部至下部是整个的气化圆运动,即以形质而论,亦曲折重迭,并无直的中道可行。
所谓新感温病如虚。
王孟英着《温热经纬》,称仲景有伏气温病之文。
仲景伏气温病之文,乃谓伏有何脉,即有何病,乃泛言各种病如此,非专言温病,非谓冬月伏有寒气,至春变温,只因王叔和于伤寒杂病论首,妄加序例曰:冬日伤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云云。
后人遂认为伏气温病,此王叔和误解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寒字之贻祸也。
内经云:风寒中人,使人毫毛毕直,岂有寒气伏藏于肌肤三月之人,安然无恙。
至春变为温病之理。
所谓伏气温病如此。
一唱百和,不求甚解。
原则既差,理路遂乱。
因就经过事实,根据原理,作温病本气篇。
言温病乃人身之本气自病,非由口鼻而入,非伏去年之寒,变成今年的温。
认为温邪由口鼻直入中道,认为伏邪变温,于是以去邪为主义,遂用去邪之药。
去邪之药,最伤本气,本气受伤,病必加重。
及至病加,犹以为邪*难去,比比然矣。
认为本气自病,自知用调和本气之药。
病去身安,乃无遗误。
抱本气自病的原则,以研求《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所载证状与方法,自能得着适当的妙处,而不为其所持原理的错处所误。
欲知病理,但凭药性。
世之治温病,皆以银翘散桑菊饮为宗,银翘散桑菊饮之药,皆疏泄降肺之药,乃燥病之药,非温病之药,燥则金气敛结,药宜疏泄,温则木气疏泄,药宜收敛,断无疏泄之病,用疏泄之药,治之误也。
著者识温病的意义伤寒病起于荣卫,终于脏腑,荣热卫寒,腑热脏寒,腑热则实,脏寒则虚。
脉象紧数,按之明爽,病人神色清明。
温病起于荣卫,终于气血,荣卫气血,皆热不寒,皆虚不实,脉象或洪或小,按之躁急模糊。
病人神色昏晦。
亦有强壮之人,脉象较实者。
虽脉象较实,仍按之模糊,不似伤寒脉象之明爽。
特强壮之人,少有病温病者耳。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温病篇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温病篇
1温病的意义: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
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
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冲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
温病实证少而虚证多,实证易治,虚证难治,虚证如肆用散药,凉药,必死。
温病的实证,非真正的实,无承气汤证,而只有黄龙汤证。
2.温病病在荣卫:(1)乌梅白糖汤(2)扁鹊三豆饮。
皆温病初期虚证的极效方,乌梅白糖汤收外以安内,三豆饮养内以和外。
全在收敛木火,下咽即能汗出病解,(3)兼感寒温病,用葱豉汤,(4)兼感热温病,用加减三豆饮:黑豆绿豆淡豆豉金银花连翘天花粉枳实薄荷玉竹。
3.病在气分,发热,咳嗽,恶寒,身痛,大渴,舌苔粉白,脉象不洪,重按有力,用枳实银菊散:生枳实,薄荷,竹叶,桔梗,菊花,金银花,天花粉,玉竹,麦冬,贝母,知母。
4.病在肠胃,病在气分再加日晡潮热,谵语,舌苔黄,干燥而厚,用加减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党参,当归,柴胡,白芍,炙甘草。
5.病在血分,身热不退,口干而不饮,心烦夜不能寐,舌苔绛赤,脉弦数,加减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阿胶,生地,龟板,鳖甲,赤芍,牡丹皮,黄连。
治温病一定要先分别相火浮游,与热有定在两个时期。
1.病在荣卫,舌上无苔,为浮游时期,浮游时期宜收回相火,2舌上有苔,为定在时期,定在时期宜清降定热。
大方向一定不要错。
温病忌用燥药,升散药,发汗药,忌下,忌温补,总宜养风木,敛相火,保肺液,保中气,如有定在之热,舌上必有苔,用清凉去滞清轻之品,莫伤胃气。
胡希恕 温病条辨
胡希恕温病条辨
《胡希恕温病条辨》是一部关于温病的医学著作。
胡希恕是中
国近现代医学家,他在这本书中系统地总结了温病的病机和治疗方法。
温病是古代中医学中的一种疾病分类,主要指感受外邪,引起内热、发热和其他相关症状的病症。
胡希恕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
结合古代医籍和医案,详细介绍了温病的分类、病机和诊断方法。
在《胡希恕温病条辨》中,胡希恕提出了温病的分类,包括正
气温病、邪肆温病、内伤温病等。
他强调了温病的病机是邪气侵犯人
体正气,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在诊断方面,胡希恕注重辨证论治,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表
现和脉象变化,确定温病的病因和病理,以便对症下药。
他提出了根
据病情轻重和病位分期治疗的原则,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理
和治疗。
除此之外,《胡希恕温病条辨》还介绍了温病的预防方法和一
些常用药物的使用。
胡希恕强调了温病的预防重于治疗,提出了保持
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养精蓄锐等方法。
总之,《胡希恕温病条辨》是一本系统介绍温病的医学著作,
对温病的定义、病机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这本书不仅深入
浅出地介绍了温病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中医治疗温病提供了宝贵的
参考。
中医古籍大全-温病正宗
中医古籍大全-温病正宗.txt13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中医古籍大全-温病正宗书名:温病正宗作者:王德宣朝代:年份:<目录><篇名>周序属性:民国十有五年秋,忠客芝城军次,得识湘乡王松如先生,气宇轩昂,片言雅合。
时先生长宁乡盐政,兼任八军二十五团少校军需,及同级军医。
先生综核计划,条理井然。
全部官兵,与地方民众,患病请诊,户为之穿,应接从容,曾不少息,且多奏奇效,咸奉之若神明。
继而邀游江汉,悬壶燕都,当地达官显宦,以及穷乡妇孺,闻先生名,集求诊,凡沉痼疾,无不着手成春。
至二十一年北平猩红热流行猖獗,诸医束手,而先生全活甚众,积案成帙。
盖其读书博,用功深,处方不拘成法,故能得心应手,载誉而归。
本年先生任湖南国医专校温病教授,因感温病专书向无善本,特搜罗古今医籍,阐发奥蕴,且抒心得,穷源竟委,综合成书,颜曰《温病正宗》。
忠虽不知医,然深悉先生医学之精,治病之奇,则其书足为世重可知,兹因付梓,故述其大凡云尔。
\x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x\x宁乡周守忠恕安氏谨序\x<目录><篇名>自序属性:孔子为政,必先正名者。
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也。
医学操人生杀之权,岂可不正其名乎!吾国医学,所以异夫欧西者,我重气化,而彼重形质;彼炫科学,而我求哲理也。
惟其重气化,而求哲理,故不尽可以言传,而必须以意会。
其可言传者,固易知易能;而须意会者,则难知难能。
果欲见垣一方,则非别具会心不可。
温病之名不正,由来久矣。
苟任其庞杂淆混,诚恐毫厘之差,而有千里之谬,松如之为此惧也久矣。
今春承乏湖南国医专科学校讲席,教授温病学,是用不忖谫陋,采辑古今温病学说,加以辨正,名之曰《温病正宗》。
因校中已采用时人沈啸谷所改编时逸人之《温病全书》为教程,故以是稿备学生之参考。
遂徇其请,遽付手民,未敢自信,尚幸高明有以教之。
\x民国二十四年乙亥秋月\x\x湘乡恬山人王德宣松如甫序于湖南国医专科学校\x<目录>上编·学说辩正<篇名>第一章·温病解释之正误属性:后汉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自云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则其为广义《伤寒论》明矣。
江西中医药 温病全部
温病1.日晡潮热: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日哺潮热即指发热于下午3~5时为甚。
2.邪陷心包:邪不外解,有肺卫直接内陷心包,造成病情在短期内急剧转化,病势重险。
3.暑风:指暑热之邪直入肝经而突发痉厥的证候。
4.神志昏蒙:表情淡漠,神呆寡言,意识模糊,成朦胧状态,神智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时有谵语,甚时可见嗜睡如昏,但呼之能应。
5.寒厥:是肢体厥冷由于阳衰阴盛所致6.开达膜原:用消除秽浊药,以攻逐伏于膜原间的病邪。
7.身热不扬:病人自觉发热,按其肌肤却不甚热的症象。
8. 战汗:热势持续壮盛日久的病人突然先出现全身战栗,继之全身大汗淋漓,汗出后热势骤降9. 透热转气:在清解营分邪热剂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使营分邪热外透气分而解10.11.两阳相劫:风邪与热邪俱属阳邪,两阳相遇,风火交炽,必劫耗津液,而造成“清窍必干”等津液不能上荣的证候。
12.署秽:夏季忍受暑湿秽浊之气而突然闷乱烦躁的病症。
13.风温: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14.金囚木旺:肺金邪热亢盛,肝火无锁制而致肝风内动。
15. 暑瘵:暑湿犯肺,伤及肺络而骤然咯血,咳嗽,气促。
16.昏谵:神昏指神志不清,或意识丧失。
昏谵指语无伦次或胡言乱语,二者每同时出现,称为昏谵17. 心中憺憺大动:形容心跳异常剧烈,有震动不宁,心神不安,空虚、恐慌之感,为真银大亏,水不济火,心所失养所致18.湿温:是形成于长夏季节的温邪19.神情呆钝: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常伴身热不扬,胸闷呕恶20.浊邪害清:湿浊邪气阻遏清阳,蒙蔽头面清窍,出现神昏和听觉障碍的病机。
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明代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暑病专著明代张鹤腾《伤暑全书》,温病的命名依据:发病季节、发病季节的时令主气以及临床表现特点。
温病分类:按病因性质温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按发病初期特点新感温病、伏邪温病。
风热病邪致病特点:多先犯上焦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
新感温病的概念:是指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风温:1.邪袭肺卫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古籍大全-温病正宗.txt13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中医古籍大全-温病正宗书名:温病正宗作者:王德宣朝代:年份:<目录><篇名>周序属性:民国十有五年秋,忠客芝城军次,得识湘乡王松如先生,气宇轩昂,片言雅合。
时先生长宁乡盐政,兼任八军二十五团少校军需,及同级军医。
先生综核计划,条理井然。
全部官兵,与地方民众,患病请诊,户为之穿,应接从容,曾不少息,且多奏奇效,咸奉之若神明。
继而邀游江汉,悬壶燕都,当地达官显宦,以及穷乡妇孺,闻先生名,集求诊,凡沉痼疾,无不着手成春。
至二十一年北平猩红热流行猖獗,诸医束手,而先生全活甚众,积案成帙。
盖其读书博,用功深,处方不拘成法,故能得心应手,载誉而归。
本年先生任湖南国医专校温病教授,因感温病专书向无善本,特搜罗古今医籍,阐发奥蕴,且抒心得,穷源竟委,综合成书,颜曰《温病正宗》。
忠虽不知医,然深悉先生医学之精,治病之奇,则其书足为世重可知,兹因付梓,故述其大凡云尔。
\x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x\x宁乡周守忠恕安氏谨序\x<目录><篇名>自序属性:孔子为政,必先正名者。
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也。
医学操人生杀之权,岂可不正其名乎!吾国医学,所以异夫欧西者,我重气化,而彼重形质;彼炫科学,而我求哲理也。
惟其重气化,而求哲理,故不尽可以言传,而必须以意会。
其可言传者,固易知易能;而须意会者,则难知难能。
果欲见垣一方,则非别具会心不可。
温病之名不正,由来久矣。
苟任其庞杂淆混,诚恐毫厘之差,而有千里之谬,松如之为此惧也久矣。
今春承乏湖南国医专科学校讲席,教授温病学,是用不忖谫陋,采辑古今温病学说,加以辨正,名之曰《温病正宗》。
因校中已采用时人沈啸谷所改编时逸人之《温病全书》为教程,故以是稿备学生之参考。
遂徇其请,遽付手民,未敢自信,尚幸高明有以教之。
\x民国二十四年乙亥秋月\x\x湘乡恬山人王德宣松如甫序于湖南国医专科学校\x<目录>上编·学说辩正<篇名>第一章·温病解释之正误属性:后汉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自云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则其为广义《伤寒论》明矣。
广义伤寒云者,即《难经》所谓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是也。
盖伤寒乃外感之总名,《伤寒论》统论外感之书也。
惜其书经三国兵燹残缺失次,江南诸师复秘其要方不传。
迨晋王叔和撰次其遗论仅得十卷,即今存之《伤寒论》也。
又宋·王洙于馆阁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亦叔和所撰次。
或曰古之《杂病论》即此书也。
然则仲景之书,赖叔和以传,而温病为伤寒之一,本无疑义也。
洎夫有明·方中行出,着《伤寒论条辨》,削去伤寒序例,反谓叔和为仲景之罪人,于是仲景之广义《伤寒论》,一变而为狭义《伤寒论》矣。
其所以削去伤寒序例者,无非欲于温病另辟蹊径耳。
继方氏而起者,则有吴又可《温疫论》之伤寒例正误,清·喻嘉言《尚论篇》之驳正王叔和序例,钱天来之《伤寒溯源集》、程应旄《伤寒后条辨》之王叔和伤寒序例贬伪,黄元御《伤寒悬解》之王叔和伤寒例;此外,张宛邻之《素问释义》,于《生气通天论》、《热论》、《水热穴论》,皆对于叔和攻击谩骂不遗余力,反目为千古之罪人。
张隐庵、柯韵伯、魏荔彤、张令韶、陈修园等,皆伤寒大家也,亦从而和之。
于是《伤寒》一书,注释不下百余家,各以己意附会。
或割章分句,或前后易置,或擅加删改,后之读者遂如堕五里雾中矣。
及叶天士之《温热论》、与吴鞠通之《温病条辨》出,遂别温病于伤寒而立异,谓温邪专从口鼻而入,而创温病治三焦之说,以与仲景《伤寒论》六经见证分道扬镳。
不识六气伤人(古之所谓寒暑燥湿风,名为五气,天气也;水火金木土,名为五行,地气也。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是谓六元,亦曰六气。
六气过甚,谓之六淫,故伤人也)皆袭皮毛,或从口鼻,无分乎寒与温也。
惟寒性凝敛,宜温宜表;热性蒸发,宜清宜降,治法各异耳。
温热之病虽不若伤寒六经之传经,然亦可凭六经而见证。
《难经》有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之文。
盖六经乃百病之提纲,何得以温邪专从口鼻而入,强定伤寒先分六经、温病须究三焦乎?至邪专从口鼻而入者,乃瘟疫也。
《素问·刺法论》曰∶五疫之至,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瓦斯,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
所谓天牝者,即《老子》所谓玄牝之门。
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见《老子》河上公注,及《内经》马元台注)此言人之正气内存,则邪不干犯。
若避毒之法,以毒瓦斯既从口鼻而入,当复循其口鼻而出,世之取嚏法,乃其遗意之一也。
《内经》论瘟疫之邪从口鼻而入,既明且详,岂待杨士瀛、吴又可出,而后知之乎?盖瘟疫之邪,乃天地之厉气,亦即浊气也,垢秽也,细菌也,为有形质粘滞之物,故不能入皮毛之细孔,而专从口鼻之大道也。
至于鼠疫,亦有由皮肤刺伤,或死鼠之蚤咬伤而传染者,则皮肤既伤,乃疫毒与伤处血液相接之故,仍非疫邪之能由皮肤入也。
乃听者不察,群相附和,混温病于瘟疫,别温病于伤寒。
殊不知瘟疫病以化疫为主,温热病以清火为急,《伤寒论》之清降法,即所以治温病也。
后人立法,岂能出其范围?何得不以《伤寒论》为广义,反与其分庭抗礼哉?然而叔和所辑《伤寒论》之所以不废者,赖有张路玉、徐灵胎、王朴庄、陆九芝之排除众议,备致推崇也。
张路玉之《伤寒绪论》云∶余尝考晋王叔和集仲景《伤寒》书,未尝不废书而三叹也。
嗟夫!犹赖叔和为仲景之功臣。
使无叔和之集,则《伤寒》书同于《卒病论》(按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有问曰∶伤寒何以谓之卒病?雍曰∶无是说也。
仲景叙论曰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而林其目者误书为卒病,后学因之,乃谓六七日生死,人故谓之卒病,此说非也。
古之传书怠惰者,因于字画多,省偏旁,书字或合二字为一,故书“HT ”为“HT ”,或再省为卒。
今书卒病,则杂病字也。
汉·刘向校中秘书,有以赵为肖,以齐为立之说,皆从省文而至于此,与杂病之书卒病无以异。
今存《伤寒论》十卷,《杂病论》亡矣)之不传矣,何能知有六经证治乎?即《条辨》、《尚论》,亦无从而下手也。
徐灵胎之《医学源流·伤寒论论》云∶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仲景作书之旨故也。
今人必改叔和之次序,或以此条在前,或以此条在后,或以此症因彼症而生,或以此经因彼经而变,互相诟厉,孰知病变万端,传经无定,古人因病而施方,无编方以待病,其原本次序既已散亡,庶几叔和所定为可信。
何则?叔和序例云∶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是则此书乃叔和所搜集,而世人辄加辨驳,以为原本不如此。
抑思苟无叔和,安有此书?且诸人所编,果能合仲景原文否耶?此皆阅历有得,持平之论也。
至王朴庄之《伤寒例新注》及《回澜说》等,与陆九芝之《世补斋》文,均宗叔和,辟方喻,挽狂澜,尊圣经,其功尤伟。
迩来仲景之《伤寒杂病论》,有二原稿出。
一为罗哲初之所传,(长安黄竹斋因见浙江流通图书馆国医图书专号中,载有张仲景疗妇人方,及五脏营卫论,均注存天一阁钞本字样,乃往宁波该阁访之,实无其事。
复便道鄞县周岐隐处,邂逅该邑广济施医局主任桂林罗哲初,出示其家藏古本《伤寒杂病论》钞本全书十六卷,谓受之桂林左盛德,左受之张绍祖。
绍祖即仲景四十六世孙。
左氏之序,称其师绍祖所言,相传《伤寒》一书,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
兹所藏者,为第十二稿,叔和所得,为第七次稿云)一为刘湘之所得。
(刘自称在十年前,以母丧求葬地,漫游江西,于山谷中遇张姓老人,授以古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云云。
嗣湘以授其族人仲迈,仲迈为之校雠疏释以公诸世。
湘主席何芸樵又有手抄原文影印本)罗所传者尚未刊行,属性如何虽不可知。
而刘所得者,首《平脉法》,次《伤寒例》,又次温暑热湿燥各篇,又次演六经本病坏病,及霍乱、痉、阴阳易、瘥后劳复,终之以诸可与不可与等,较之叔和所编加多,且增温热燥诸篇。
惟《伤寒例》中无“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之二十八字。
夫此二十八字为叔和言,余为仲景语,唐王焘《外台秘要》,及陆氏九芝早已言及。
今无此二十八字,则《伤寒例》非叔和所增益,为仲景之原文益信。
而《伤寒论》为论广义伤寒之书,亦不待辨而自明矣。
或曰∶叔和与仲景相去五六十年,仲景至今则一千七百余年矣,五六十年犹不能得其全,千余年后尚能见庐山真面目乎?遗稿果有存者,胡为不出于方中行等攻击叔和之时,而出于今日乎?曰∶吾国古者绝学,往往秘而不宣,古本流传,容或有之,即令后人作伪,而人能宏道,安见后人不可昌明圣学乎?时人恽铁樵之《温病明理》,虽知有广义伤寒矣,而其尽废诸家温病之说,则又未免抹杀一切。
要之,学人立说,苟无悖于经旨,则相得益彰,亦即仲圣之功臣也。
<目录>上编·学说辩正<篇名>第二章·温病真理之探源属性:黄帝之《内经》,仲景之《伤寒论》,吾国医学典籍中之圣经也。
然其立言词简而旨深,非细绎全文,潜心体会,举一而反三,鲜能窥其堂奥。
若断章取义,或以词害意,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矣。
《素问·热论》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此病热者,证候也,非病名也,谓伤寒实时发热者也。
盖寒邪薄于肌肤,阳气不得发越,乃反怫郁,而为病热。
标热而本寒,阴精未伤,阳气尚强,是以不死。
至若热重于温之热病,则《灵枢·热病》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舌本烂,热不已者死;髓热者死;热而痉者死。
盖目以热而不明,热又不已,肝气衰也;舌本已烂,热犹不已,心邪盛也;热甚则髓枯,肾气竭也;热而痉者,风动筋急也。
所以然者,热甚则火势燎原而风生,风火相乘,精血枯竭,焉得不死?《水热穴论》曰∶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
盖言表寒既化为热,热则入里,里热菀结,乃成热病也。
《刺热论》曰∶病甚者为五十九刺,或泻诸阳之热,或泻胸中之热,或泻胃中之热,或泻四肢之热,或泻五脏之热。
亦言传变之热病也。
《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
《论疾诊尺》曰∶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玉版论要》曰∶病温虚甚死。
此则温病之命名,及其诊候之法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伤寒例》曰∶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