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读第二章 史学名篇选读 第九节 文史通义 书教选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学导读-【本科课程PPT】-第二章 史学名篇选读 第九节 《文史通义 书教下》选读-精品文档

国学导读-【本科课程PPT】-第二章  史学名篇选读  第九节 《文史通义 书教下》选读-精品文档


易这个字在甲骨文 中的本意是指“蜥蜴”, 并特指蜥蜴中的变色龙, 因此衍生出“变化”这 个含义。易经里“易” 的含义有三个,“变 易” 、“简易” 、 “不易”。
易经
《周易》是一部中 国古哲学书籍,亦称易 经,简称易。 它是中华 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 道之源”。
《周官》
《春秋》
《春秋》是儒家的经书,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 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 (前481年)的历史,也是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 史书。其史料价值很高,但 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 秋》是“断烂朝报”。
六艺
中国古代儒家要 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 才能:礼、乐、射、御、 书、数。还有一种说法, 六艺即六经,谓《易》、 《书》、《诗》、 《礼》、《乐》、《春 秋》。
思考题
1、 你对《史通》和《文史通义》 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有怎样的理解? 2、你对章学诚有何评价?
《校雠通义》
章学诚的《校雠通义》 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刘向、刘 歆、郑樵的目录学思想,用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概 括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精华 和优良传统。它是古典目录 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在中 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春秋》与《左传》的异同
《左传》补充并丰富了《春秋》 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 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 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 “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 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 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 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
郑玄(127-200)
字康成,北海高 密(今山东高密)人, 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 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 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 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 “小统一时代”。

《国学经典选读》第九章为政教学课件

《国学经典选读》第九章为政教学课件

• 简析:
• 宥坐之器适中时便端正,这个道理, 也适用于生活方方面面。好似与人相 处,过于疏远或是亲近过头,皆难达 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君子之交淡如 水“,清淡如水,平和而自然,反让 彼此感情更持久。凡事皆需有度,过 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 知道人生当把握时光学习,并通过勤 苦学习与钻研,学识高了,技能强了, 名利地位也接踵而至。届时,会不会 产生自满、骄慢之心呢?古人有云: “满招损,谦受益。”过于自满,自 以为是,就不易听进谏言。听不进谏 言,犹如被蒙住了眼睛耳朵,不知晓 其中的危害,灾祸由此产生。古代圣 王大舜传位于大禹时,便说:“人心 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 中。”提醒时时要保持一颗恭南华经》,即为我国大哲学家、道 家思想代表人物庄周和他的门人所著 的《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 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 《内篇》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真实 的思想;其余的《外篇》和《杂篇》, 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思想。
• 故事:
• 赏析:
•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 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 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 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 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 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 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 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 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 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旨意跟他父亲闲谈,并规劝了曹参一番。曹参听了他儿子
的话后,大发脾气,大骂曹窑说:“你小子懂什么朝政,
这些事是该你说的呢?还是该你管的呢?你还不赶快给我
回宫去侍候皇上。”一边骂一边拿起板子把儿子狠狠地打
了一顿。

曹窑遭了父亲的打骂后,垂头丧气的回到宫中,并向汉惠

人教版 高二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二单元 1《论语》十则 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 高二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二单元 1《论语》十则 课件(共47张PPT)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 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过的部分,还有 哪些是讲与人交往的。
“仁”
“忠”—— 做 “恕”—— 不做
分类整理:
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12345章; 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1456789 10章; 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的概念:
包括8 10两章。
学习 辨正统一 思考
迷惘
停滞、危险
5.由,诲女(rŭ)知之乎!

通“汝”
对待知与

不知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知道
通“智”, 智慧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 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 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 才是聪明智慧啊!”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实即问“道”
奉行
父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和“恕“正是孔子” 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 不要施加在别人身 上。
译文:
子贡问道:“有一句话而可以 终身奉行的吗?”
孔子说:“那就是‘恕’吧! 自己不愿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之行 者乎?”

❖独立思考 ↙
❖将旧知识融会贯通
4.学而不思则罔(wăng),
思考
迷惑而 无所得
思而不学则殆(dài)。
空想
(陷入邪说的)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 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 险。”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重点字词:罔、殆

国学经典ppt课件

国学经典ppt课件

03
国学思想与精神
儒家思想
总结词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详细描述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伦理,倡导仁爱、正义、礼制、智慧和诚信等价值 观念。
道家思想
总结词
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主张“无为 而治”,强调顺其自然、回归自然。
03
形成期
国学经典主要形成于春秋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 立说,奠定了后世传统文 化的基础。
发展期
汉唐时期,儒释道三家融 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 国传统文化。
成熟期
宋明时期,理学兴起,儒 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同时 文学、艺术等领域也取得 了新的成就。
02
国学经典著作
《论语》
总结词
儒家经典,涵盖伦理、道德、政治、教育等多方面思想。
弘扬国学经典的现实意义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有助于维 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文化创新
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 发展需求,推动国学经典文化的
创新与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通过学习国ຫໍສະໝຸດ 经典,提升国民素 质和文化修养水平。
05
国学经典的教学方法
重视国学经典的阅读与理解
建立阅读计划
培养道德意识
国学经典强调道德意识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 领悟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个人增强道德意识,提高自我约 束能力。
引导行为规范
国学经典中包含着许多行为规范和礼仪制度,如《论语》 中的“礼之用,和为贵”,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内容,能 够帮助个人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国学经典对个人思维方式的提升作用
培养审美情趣

《国学经典选读》第二章仁德教学课件

《国学经典选读》第二章仁德教学课件

• 解读:
• 在本章中,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博施济众,是不 是就是仁者呢?”对于这个问题,孔子给予了极高的 评价,他还告诉子贡,博施济众就连尧、舜这样的先 圣都很难做到,如果能有人做到博施济众的话,那就 不仅仅是仁人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圣人。
• 博施济众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广施恩惠,拯救民众。
• 他告诉子贡,若想实现博施济众的理想,首先应该成 为一个“仁者”,而仁者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这个标准很高,要求一个人具有卓 越的才能去“立”别人,并且有愿意“立人”的高尚 品格,“己欲达而达人”也是如此。能做到这一点, 便是仁者。仁者再进一步,就是追求博施济众的圣境。 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做法推己及人, 在普天之下推行仁义,就有可能实现博施济众的终极、哲学等“修己治人, 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 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 “博学”的意思。
《大学》影响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 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 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 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 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 治纲领。
“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 家族内部的关系。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使天下归于太平。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 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 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 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 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妙。就这 里的阶梯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 “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 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 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 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 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 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国学经典导读(PPT33页)

国学经典导读(PPT33页)

集: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咏叹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
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 《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杜甫出生在郑州巩义, 杜甫作为“集”的代表,数数出自他诗中的成语:
暴殄天物——“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又观打鱼》) 并蒂芙蓉——“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进艇》) 惨淡经营——“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文采风流——“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英姿飒爽——“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飞扬跋扈——“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 日暮途穷——“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指挥若定——“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咏怀古迹》 炙手可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丽人行》 白衣苍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可叹》。 冰壑玉壶——“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入奏行赠西山检察窦侍御》 冰雪聪明——“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波澜老成——“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敬赠郑谏议十韵》 别开生面——“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国学和现代学术的大致对应关系(按内容分)
(张岱年,《〈国学入门丛书〉序》)
成德的 根本
治学的 工具
情感的 抒发
致用的方术
《四库全书》
经: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
经: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
经部经典:《四书》、《易经》、《书经》、《诗经》、 《礼记》、《左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经世致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经世致用
第五,体现在对朱、陆理学末流的批评,也就是对现实社会中影 响恶劣的治学风气的批评。这种批评虽然不免有点偏激,但却是切 中时弊的。术
文本助读
知识梳理
《文史通义》是清代史学家章学诚积一生之力著成的一部史学 理论著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 璧。
全书共九卷,分为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多半泛论文史,外篇 阐述修志体例。其论学主旨,以“考索”与“义理”并重,但反对无目的 的考索和空谈义理。其主要理论是:其一,“六经皆史”论;其二,有关 历史编纂学问题;其三,把方志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1.浙东学术是怎样一个学术流派?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 提示浙江自古为“文化之邦”,宋明以后更是人才辈出,学派林立, 文化繁荣,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浙东学派”。这个学派在宋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史上占有主导地位,对近世中国也产生过非常 大的影响。大致上看,浙东学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 段是北宋时期,这是浙东学术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是南宋时期, 这时形成了浙东诸学派。第三阶段是明代,这个时期主要是以阳明 心学的兴起为主要内容。第四阶段是清代,这个时期是浙东学术的 全盛时期,主要代表有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
(5)未有不切于人事者
古义:社会现实。今义:事理人情。
(6)而讲学者必有事事
古义:谈论学问。今义:公开讲述自己的学术理论。
文本助读
知识梳理
4.析活用 (1)后人贵经术(形容词作动词,看重) (2)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名词作动词,攻击) (3)而讲学者必有事事(名词作动词,做) (4)授受虽出于一〔数词作名词,一样的(学说)〕 5.明句式 (1)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被动句) (2)我欲托之空言(省略句) (3)言性命者必究于史(介词结构后置句) (4)亦且无以持门户矣(固定句式)

国学经典——第二章《论语》ppt..

国学经典——第二章《论语》ppt..

删诗书,定礼乐,创 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 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
韩国:尊孔崇儒基地有232座 日本:尊孔子为“先儒孔宣父”
越南:定孔子诞辰为教师节。


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文集,由孔子及其再 传弟子编纂而成。 “论”,古同“伦”,有“伦理、常理、条理” 等义;又同“抡”,有“选择、挑选”之意。内 容涉及政治、哲学、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的 道理等。 《论语》编纂成书于战国初年,全书共20篇,到 了秦国,不幸遭遇禁毁。 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兴办私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 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最得意弟子是谁?
1.颜渊 颜渊(前521年—前481年),名 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在孔门弟子中,其品德与学业均 翘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赞许的弟子。 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 句子。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 颜回一人了。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 欲绝。 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贤哉, 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尽管颜渊没有著述传世,但他以其习 行与品德,为后世儒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孔子的主要活动: 生于(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 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聚徒讲学,广收门徒,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 传有弟子3000人,精通六艺的72人;又从事政治活动, 年过五十由鲁国中都宰提升为司寇、大司寇,之后又摄 鲁国相事。 其后不用,55岁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 返鲁后直到73岁去世前,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 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 删修《春秋》。 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国学经典选读》课程导论教学课件

《国学经典选读》课程导论教学课件

孔文伏 子王羲 所所所 传演创
《易经》的作者是我们的历代祖先.不是 某某一个人,是中华远古历史的传承。
• 20世纪末,人类的两个家园遭到了 前所未有的破坏。一个是人类肉体 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另一个是人 类心灵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国 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修复中华 民族的精神家园,乃至人类的精神 家园。
七略
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把著录的书分为六略,即六艺略、 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再在前面 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辑略”,编成了我国第一部官修 分类目录《七略》。
四部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 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 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 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经典选读
弘扬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什么是国学?
• 国学的本义是国家级学校,历代有所变化。
• 国学从周朝就有了,原来是国家级的贵族子弟学校,逐渐发展为 国家的最高学府,优秀的庶民子弟也可进入国学,经过考试,量 才授官。
• 汉代称太学,晋代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隋代称国子监,唐 宋时以国子监总管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明、 清两代设立国子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始设学部, 国子监的称呼于是废止。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 渐形成的。
我们平时所说的“汉学”、“中学”所指仅 仅代表中国学术,是一种知识形态。
在这里,“国学”就是指本国的传统学术。 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同时还是一种价值形 态,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
所谓国学
一、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术。
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创造的全部的文明财 富和精神资源。

文史通义-PPT课件

文史通义-PPT课件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十一岁中 进士 , 而未取得仕宦前途 , 主要事业 讲学于南北各书院 , 如定州定武书 院、大名清漳书院、永平敬胜书院、 保定莲池书院等 , 曾主持修撰《天 门县志》、《各州志》、《永清县 志》、《湖北通志》等,他毕生精 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 上。
众多的方志中,完整保存至 今的只有《永清县志》,其 学术代表作《文史通义》直 到病终前尚末完稿,临终时 托付萧山王宗炎为之整理编 写,王氏整理末毕而卒。
《文史通义》是章学诚撰写的一部 纵论文史、品评古今的学术著作。 全书分为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 篇6卷,外篇3卷,共收文130余篇, 这部学术巨著,在中国史学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章学诚是继唐代 刘知几之后,我国古代又一位杰 出的史学评论家。
章学诚生活在考据学和理学(宋学)仍 被统治者尊为学术正宗的乾嘉时代。这 两种学风都是非常脱离现实的。他反对 脱离实际的考据学和空谈义理的理学, 强调学术研究不能脱离实际,主张史学 要“经世致用”,重视史学的教育作用。 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正是为了系统阐 述自己的学术见解,章学诚著述了《文 史通义》,《文史通义》中可以反映他 的主要学术思想。
章学诚少年时期最为鲁钝,其自述称:
“二十岁以前,性绝騃滞,读书日不 过三二百言,犹不能久识,学为文字, 虚字多不当理,二十一二岁,骎骎向 长,纵览群书,于经训未见领会,而 史部之书,乍接于目,便似夙所攻习 然者,其中利病得失,随口能举,举 而辄当,人皆为吾得力于《史通》, 其实吾见《史通》已二十八岁矣”。
《文史通义》在章学诚生前, 仅刊行了一部分。他临终前, 曾以全部著作请王宗炎编定。 王宗炎编定目录一份,未付刊 而卒。到道光十二年(一八三 二年),才由他的次子毕绂刊 行《文史通义》内篇五卷、外 篇三卷及《校雠通义》三卷。

《史通》《文史通义》教学课件

《史通》《文史通义》教学课件
• “学”:是指具有渊博的知识,掌
握丰富的文献资料;
• “识”:史家的器局和胆识。即
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 断的能力和 “好是正直,善恶必 书”的胆识。
• 4.提出了改造旧史的主张 比如主张改造《艺文志》、《天文 志》、《五行志》。增设《都邑》、 《氏族》、《方物》三志。增设 《制册章表书》。“宜于表志之外, 更立一书,若人主之制册、诰令、 群臣之章表移檄,收之纪传,悉入 书部,题为《制册章表书》”。
《史通》的《直书》和《曲笔》两
篇,首先从人的“邪正有别,曲直 不同”探讨“直书”和“曲笔”产 生的社会根源;其次从史学的历史 考察中看出:“古来唯闻以直笔见 诛,不闻以曲词获罪”。揭示了曲 笔终究不能根绝的历史原因。
最后分析直书同曲笔的撰述原则从根本
上决定着史书的价值和命运。因为直 书产生“实录”,其社会影响是“令 贼臣逆子惧”;曲笔制造“诬书”,
• 2.阐发“六经皆史”的观点
“六经皆史”这一命题不是章 学诚首创,王阳明、李贽早有提 及。章氏针对时弊重新提出这一 命题,加以详尽阐明,赋予充实 内容。 钱钟书《谈艺录》对“六经皆史” 说有专门考证。
章学诚言“六经皆史”的论据:
• 古代“无经史之别,六艺皆掌之史官” • “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 • “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
(4)主张纪传体史书增《史官传》 • 古代史著如林,而史著大多由史官
所撰,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的角度出发,应为史官立传。《史 官传》的设立并不是仅为一二史官 或史家叙始末,而是要使史学的渊 源流别、作史家法得以保存、流传。
(5)区分史籍为撰述和记注两大类
长期以来史籍按史体进行分类,章 氏提出从史籍性质和作用来区分:
《史通》:今有二十卷,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浙东学术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浙东学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分古今 不可.以.空言讲也(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 而空言义理以.为.功(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古义:具体的历史事件。今义:行为; 办事,做事) 未有不切于人.事.者(古义:人世间的事。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 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名词,事件 未有不切于人事者 名词,事情 事 而讲学者必有事事 动词,做 阳明得之为事功 名词,事业 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动词,取得 其制稍异于前 名词,规格,形式 制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动词,规定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动词,统率 履至尊而制六合 动词,控制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副词,仍旧
广故数言欲亡 副词,故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而为经世之书 名词,著作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名词,奏章 书 素不闻诗书之训 名词,泛指经书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名词,《尚书》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动词,写字 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 动词,治理 知有史而不知有经 名词,经学 经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形容词,整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动词,经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经书
浙东学术
-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文史通义》是一部综论文史、品评古今的学术著作,它凝聚了 作者大半生的心血。《浙东学术》是《文史通义》中很有分量的 一篇,集中论述了作者所持的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的思想,充分表 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作者立论鲜明,引证丰富,反对空 言、提倡切实致用的思想贯串始终,字里行间洋溢着堂堂正气和烈 烈激情。学习本文,要了解章学诚反对“空言问学”、提倡“切于 人事”的学术思想,体会浙东学术的务实精神。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二单元 相关读物1 孟子见梁惠王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二单元 相关读物1 孟子见梁惠王

遗弃
3.遗② ③小 是学 以而 先大 帝简 遗.拔 《以师遗.说陛》下 《抛出弃师表》
读wèi,给予
4.利① ②亦 蚓将 无有 爪以 牙之 利.吾 利.国 《乎劝学》

使……得利 锋利
③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顺利
5.焉① ②万 风取 雨千 兴焉 焉. .《劝学》
语气词,啊 兼词“于此”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代词,哪里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中 “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 教之典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 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 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梁惠王决心重振旗鼓, 东山再起。于是,约在公元前321-前320年,梁惠王“卑词厚币 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六十岁左右 的孟子,率领门徒,“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孟子·滕文 公下》)浩浩荡荡来到魏国。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孟子见梁惠王,王 曰:“叟!
不远千里而来,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
亦 将 有 以 利吾国乎?” 有以:有……的方法。以:连词,表 将有什么方法使我的国家得利吗?”目的。利:使动用法,使……得利。
孟子 对 曰:“王 何 必 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回答道:“大王何必谈‘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 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 作。其具体内容如下:
(1)孟子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把人民放在第 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 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 权。至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 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 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史学名篇选读 第九节 《文史通义•书教下》选读
章学诚 ,字实斋,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 进士,官国子监典籍。 倡“六经皆史”之论, 所著《文史通义》 , 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 论著作。
乾隆皇帝(1711-1799)
爱新觉罗·弘历,清 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 隆,寓意“天道昌隆” , 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 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在位期间,巩固多民族 国家的发展,文治武功 兼修,为一代有为之君。
《春秋》
《春秋》是儒家的经书,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 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 (前481年)的历史,也是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 史书。其史料价值很高,但 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 秋》是“断烂朝报”。
六艺
中国古代儒家要 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 才能:礼、乐、射、御、 书、数。还有一种说法, 六艺即六经,谓《易》、 《书》、《诗》、 《礼》、《乐》、《春 秋》。
思考题
1、 你对《史通》和《文史通义》 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有怎样的理解? 2、你对章学诚有何评价?
汉代原称《周官》, 王莽时,因刘歆奏请, 《周官》被列入学官,并 更名为《周礼》。东汉末, 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 作了出色的注,《周礼》 一跃而居《三礼》之首, 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三礼》
“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 指《周礼》、《仪礼》和《礼 记》 。“三礼”之学是中国古 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中国 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 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很大。
《校雠通义》
章学诚的《校雠通义》 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刘向、刘 歆、郑樵的目录学思想,用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概 括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精华 和优良传统。它是古典目录 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在中 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春秋》与《左传》的异同
《左传》补充并丰富了《春秋》 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 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 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 “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 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 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 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
《春秋》与《国语》的异同
原来传说《国语》是春秋末期 鲁人左丘明所作,与《左传》并列 为解说《春秋》的著作。 但杨向 奎先生认为,《左传》本为传《经》 之书。《国语》之文法、仲裁、记 事、名称等皆与《左传》不同,故 二者决非一书之割裂也。
《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汉书》体例较《史记》 更为整齐统一。《汉书》的封 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 《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 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 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
五经
“五经”,指儒家的 五圣经,即《周易》、 《尚书》、《诗经》、 《礼记》、《春秋》。汉 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 家化由此谓开端。“五经” 还是中医名词,指肝、心、 脾、肺、肾五脏的经脉。
四书
“四书”,通常是 指《四书集注.朱熹集 注》,是《大学》、 《中庸》、《论语》、 《孟子》的合编,且内 含朱熹之注解。它蕴含 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的集中体现。
郑玄(127-200)
字康成,北海高 密(今山东高密)人, 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 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 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 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 “小统一时代”。
《尚书》
《尚书》又称 《书》、《书经》, 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 编,是中国现存最早 的史书。其内容主要 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 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易这个字在甲骨文 中的本意是指“蜥蜴”, 并特指蜥蜴中的变色龙, 因此衍生出“变化”这 个含义。易经里“易” 的含义有三个,“变 易” 、“简易” 、 “不易”。
易经
《周易》是一部中 国古哲学书籍,亦称易 经,简称易。 它是中华 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 道之源”。
《周官》
六经皆史
谓《易》《书》《诗》 《礼》《乐》《春秋》六经皆为 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六 经皆史”之说,大有人在。明王 世贞对此有较详论述,清代章学 诚也提出“六经皆史
字元美,号凤洲, 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有《弇山堂别集》、 《嘉靖以来首辅传》、 《觚不觚录》、《弇州 山人四部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