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苏教版(2023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苏教版(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替换法的基本概念。替换法是一种通过等价变换简化问题的策略。它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使用替换法解决一个复杂的分数问题,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简化计算步骤。
举例:在解决面积问题时,将不规则图形替换为规则图形,简化计算过程。
(2)替换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将替换法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举例:在购物时,将折扣转换为实际支付价格,计算购买商品的实际成本。
2.教学难点
(1)识别替换条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替换条件,这是教学难点之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苏教版(2023秋)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2.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使其能灵活运用替换法简化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不同的替换方法,发展个性化解题策略。
举例:在解决分数问题时,学生需要识别出可以替换的分数关系,如1/2 = 2/4,以便简化计算。
(2)灵活运用替换法:替换法有多种应用方式,学生需要学会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替换方法。
举例:在解决比例问题时,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将比例中的某个量替换为另一个量,以简化问题。
(3)替换过程中的计算准确性:替换过程中涉及计算,学生需要保证计算准确性,避免因计算错误导致最终答案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注意以下两点:
1.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通过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一、利用情境,引入内容。

1、谈话导入,激发情趣:师:想到要来宁波与我们XX小学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心里非常激动,这段时间特别关注宁波的一些信息,知道2009宁波食品世博会刚于上周结束,有三十多个国家来参加这次展览会。

这次食品世博会有许多优良的水果进行了展销有……老师在网上也找到了两种的水果改良品种(图片出示苹果、枇杷),大家喜欢吃吗?你知道这样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枇杷各是多少克吗?猜猜看!想了解吗?我提供一些信息给大家。

2.观察图片,弄清关系。

出示天平图片(左边1个苹果,右边2个枇杷)师提问:这是一架平衡的天平,从图中你能知道一个苹果和一个枇杷各是多少克吗?但你知道了什么?3.根据图片,求出质量。

出示第二张图片:(天平左边1个苹果,2个枇杷3粒白果和右边砝码重400克)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现在能知道一个苹果和一个枇杷重多少克吗?(媒体根据学生所说进行替换操作)4.初次感知“替换”师: 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时,都想到了把苹果替换成枇杷(板书:替换),或把枇杷替换成苹果,为什么要替换呢?小结:原来通过替换后可以使天平一边变成全是苹果或者全是枇杷,(也就是一种量)这样就好解决了。

刚才大家解决问题时使用的“替换”的方法,这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替换的策略)二、探索实践,研究替换1.图文呈现,引导分析。

双休日,小明家来了一些客人,他倒了一些果汁。

(媒体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师: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2)师:你能运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吗?(3)师:把你替换的方法画下来,再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替换的?(4)全班交流:谁能上来替换给大家看看?他是怎么替换的,你看懂了吗?能根据他的替换列式计算吗?还有谁有不一样的替换方法?2、进行检验:师:要想知道我们求出的答案是否正确,可以怎么办?小结:检验时要看结果是否同时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即:①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容量是不是一共720毫升;②小杯的容量是不是大杯的1/3倍。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在解决问题时,替换是一种常用的策略。

通过替换,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从而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

本节课,我将带领六年级的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替换策略的介绍和应用。

教材的章节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具体内容包括:1. 替换的概念和意义;2. 替换的方法和步骤;3. 替换策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替换策略的概念,掌握替换的方法和步骤,并能运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替换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替换策略:解释替换策略的概念,并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替换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将小明手中的3个苹果替换为小华手中的2个苹果,这样他们一共就有5个苹果。

3. 练习替换策略: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运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4个橘子,小华有6个橘子,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橘子?”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替换策略1. 概念:将问题中的某个部分替换为另一个部分,以简化问题。

2. 方法:确定替换的对象和替换的目标,进行替换操作。

3. 步骤:明确问题 > 确定替换对象 > 找到替换目标 > 进行替换 > 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5个橙子,小华有8个橙子,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橙子?2. 小明有7个香蕉,小华有10个香蕉,他们一共有多少个香蕉?作业答案:1. 小明有5个橙子,小华有8个橙子,他们一共有13个橙子。

2. 小明有7个香蕉,小华有10个香蕉,他们一共有17个香蕉。

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共5篇)

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共5篇)

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共5篇)第一篇: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请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一起来读一遍~~~(课件出示:解决问题的策略课题)2、师:从四年级开始我们每学期都要讨论策略这个话题。

谁能来说说,通过学习,你认为什么是策略?你认为自己掌握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出示2组问题)生:画图、列表、线段图、方程、逆推、枚举……3、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每一种策略就像一把启迪智慧的钥匙,可以帮助我们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看看用你们所能掌握的策略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吗?做好准备了吗?生:好。

(鼓励学生有信心)(语气似乎不太坚定,是不是怕老师的题目太难了?不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的)二、新课(1)补充、分类1、师:请看这一组题目。

谁能来读一读?课件出示:(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大杯,正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师:你们能独解决这两个问题吗?生:可以。

师:请你在卡纸上,把这两题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胸有成竹了,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课件配合学生出示相对应的算式)(追问:大家都是这样算的吗?)师:这两题的解题思路相同吗?谁能用数量关系式来概括这组题的解题思路?(课件出示:老师把它总结为:果汁总量÷杯数=每杯容量括号括起两个算式)3、师:看来这组题对于同学们们来说太简单了,换一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替换教案及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替换教案及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替换教案及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替换教案及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替换教案及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案及反思【教材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材分析】例题用文字叙述,学生一般能读懂题意,但不会利用其中的数量关系思考。

而通过课件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可见,在学生的经验结构里有替换,不过是潜在的、无意识的,教学的任务是把沉睡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

再引导他们回顾刚才的替换活动,反思是怎样替换的,清楚地知道可以从哪个数量关系引发替换的思考。

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使例题的教学意义超越解答一道题目,得到一组答案,体会一种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等量替换的方法实现问题的简单化,并相应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曹冲称象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吧?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曹冲他是怎么称象的。

(点击播放)播放结束后提问:曹冲称象,为什么不直接称大象而要称石头?(生自由回答)生:当时还没有这种技术。

师:谁还想说?(那为什么称石头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呢?) 师:是的,由于古代的技术落后,不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可是曹冲能想到把一船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重量,称出了大象的体重,真了不起。

其实,他就是运用了“替换”这种方法解决了问题。

(板书“替换”)二、教学例题1师:大臣们见到曹冲那么聪明,都非常高兴,于是出了一个问题考考他,可是聪明的曹冲想了很久,也没办法解决,你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师:大臣们的问题大致是(口述):把720毫升果汁倒入7个杯子,正好都倒满,杯子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你会列式吗?(课件没有出示杯子)生自由说。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替换的含义,学会在问题解决中使用替换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替换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替换的含义:用一个量来表示另一个量,从而简化问题。

2. 替换的方法: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一个量替换另一个量。

3. 替换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替换的含义,掌握替换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进行替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替换策略的必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替换的含义、方法和应用,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替换策略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中的难点,共同解决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2. 板书内容:替换的含义替换的方法替换的应用实例演示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替换策略的应用。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拓展题:研究替换策略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替换的含义,掌握替换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

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 教学改进: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替换的方法及其应用替换的方法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替换策略的关键。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数学教学反思(二篇)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数学教学反思(二篇)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数学教学反思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教材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单元,就是为了贯彻落实课程目标。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长期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培养的,是通过各个领域内容的教学逐渐形成的,单独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能加强策略的形成和对策略的体验。

我尝试着上了一堂解决问题的策略课——替换,本课教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替”即替代,“换”则更换,替换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

仔细思量不难发现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等量替换的思想学生应该有所接触,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当他看到“小杯的容量相当于大杯的1/3”这句话时他会想到一个大杯的容量就等于三个小杯,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

替换的思想一触即发,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就可解。

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只需关注差生即可,本课的设计我关注的是以下几点:1、差数关系的替换何时出现?替换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好处。

编者编排本单元,不是为了增多题型、增加学习难度,而是为学生创造替换的机会,提供进行替换的载体,例题只是指点思路和方向。

学完例1之后,是对倍数关系的替换进行巩固还是直接出现差数关系让学生再次冲浪?我选择了更换例题的条件,①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前者巩固了对倍数关系的替换,后者因为替换作为一种策略应该让学生经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经验——重组新的认识”的过程,有了前面替换的经验学生就能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经验,相同之处是也知道了两种杯子的关系,但现在的条件是“一个大杯比一个小杯多20毫升。

”一个大杯换几个小杯?——只能换一个,但换了以后会怎样呢?——总量发生变化。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苏教版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苏教版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苏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数学教案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我将带领大家深入探讨替换策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帮助大家掌握这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第六章“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中。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替换策略的概念、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替换策略。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替换策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替换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替换策略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难点是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替换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等。

同学们需要准备的学具有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个实际问题,让大家尝试解决。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引出替换策略的概念。

2. 概念讲解:我会详细讲解替换策略的定义、方法以及应用。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大家讲解几个典型的例题,让大家深入理解替换策略的应用。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大家在实践中运用替换策略。

5. 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作业,让大家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替换策略的定义、方法和应用。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替换策略的核心内容展示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替换策略的概念及其应用。

2.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替换策略。

(1)一瓶饮料有240毫升,如果用150毫升的杯子喝,需要喝几杯才能喝完?(2)一个水果摊上苹果的价格是每千克10元,橙子的价格是每千克8元。

如果我要买2千克的苹果和3千克的橙子,需要支付多少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家对替换策略的理解和运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概述【教材解读】教学内容分两段进行教学:第一段,学习89~90页例1,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五的第1题。

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第二段,学习91页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恰当选择“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进行思考的。

2、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能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生能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3、能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反思中提升对策略的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乐于和同学交流自己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策略。

2、有克服困难并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法导航】本单元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替换和假设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首先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情境的趣味性,唤起积极性;利用问题的挑战性,调动主动性;利用素材的现实性,激活已有经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为学生创造替换的机会,提供进行替换的载体,着眼于积累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

【课时支配】:课时教案教案1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六年级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六年级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解决问题的策略1、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运用假设的策略,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并通过“替换”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2、确定数量关系①倍比关系:替换时,可以是“一个物体换几个物体”或“几个物体换一个物体”。

②差比关系:替换时,只能是“一个物体换一个物体”3、检验;明确:要看结果是否同时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4、解决问题的过程:a:通过假设可以转化问题,使数量关系变得简单。

b:假设时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

c:假设时也可以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列方程解答。

(例如:比较:假设全部倒入大杯和全部倒入小杯两种假设方法,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解决这个问题都运用了假设的策略:①都是把两种杯子转化成了一种杯子,也就是把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便于计算;②都是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的这个关系进行的。

不同:一个是假设都是小杯,一个是假设都是大杯)1.如果□=△+△+△,那么△△△△△△□□等于( )个△,也等于( )个□。

已知○+☆+☆=40,○+○+○+☆+☆=72,则○=( ),☆=( )。

2.6个同样大的橘子和3个同样大的梨一共重1350克,1个橘子的质量相当于1个梨质量的13,假设都是梨,一共有( )个,每个梨重( )克;假设都是橘子,一共有( )个,每个橘子重( )克。

3.王老师买4支钢笔6支圆珠笔,共花去90元。

已知1支钢笔比1支圆珠笔贵4元。

(1)假设王老师买的都是钢笔,花的钱要比实际多( )元,共用去( )元,每支钢笔( )元。

(2)假设王老师买的都是圆珠笔,花的钱要比实际少( )元,共用去( )元,每支圆珠笔( )元。

4. 小明身上的钱可以买12支铅笔或4块橡皮,他先买了3支铅笔,剩下的钱可以买橡皮( )块5. 小红买了5千克香蕉,小华买了4千克苹果,结果两人用的钱一样多。

已知1千克苹果比1千克香蕉贵1.2元,每千克香蕉( )元,每千克苹果( )元。

6. 甲、乙两人拿同样多的钱合买练习本,买了以后,由于甲比乙多拿了10本,因此甲需给乙6元钱,每本练习本( )元。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
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把大杯替换成小杯
把小杯替换成大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把大杯替换成小杯
把小杯替换成大杯
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 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 装多少个?
剩8个 剩8个
一共装了?个球
多8个
多8个 多8个
多8个
多8个
一共装了?个球
大杯容量是小杯的3倍。
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球。
装了100个球
装了720毫升果汁
相当于9个小杯装了 720毫升果汁
相当于7个小盒一共装了 (100-2×8)个球
相当于3个大杯装了 720毫升果汁
相当于7个大盒一共装了 (100+5×8)个球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方法一:如果(rúguǒ)7个全部是小杯,一共有
( 720-20)毫升。
第十四页,共22页。
例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同样 的小杯和1个大杯中,正好都倒满。大 杯的容量(róngliàng)比小杯多20毫升。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róngliàng)各是多 少方毫法升一?:如果7个全部是小杯,一共(yīgòng)有
大盒把和小小盒盒各换装多成少大个球盒?后:
共(100+8×5)个小球
你会计算(jìsuàn(x)每iǎ个o 大qi盒ú)装多少个球了吗? 大盒:(100+8×5)÷7= 20(个)
小盒:
现在球的总数
大盒的个数
20-8=12(个)
答:大盒每个装20个,小盒每个装12个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小结: 替换法分两种情况:一是倍数(bèishù)关系的替换, 二是相差关系的替换
果汁的总量÷杯子的数 量(shùliàng)=杯子的容 量
第六页,共22页。
3.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同样(tóngyàng)的小 杯和1个大杯中,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 多少毫升?
720毫升
第七页,共22页。
例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同样的小 杯和1个大杯中,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 是大杯的 1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 毫升? 3
▪ 2.在对解决现实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使同学 们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jiàzhí),积累解决问题的 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第三页,共22页。
1.小明把540毫升果汁倒入9个同样的小 杯中,正好都倒满,每只小杯的容量 (róngliàng)是多少毫升?
540毫升 540÷9=60(毫升s((hhhēáánooɡ)shēnɡ))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蒋守成37页PPT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蒋守成37页PPT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蒋守成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策略
——替换 720÷(6+3) =720÷9 =80(毫升) 80×3=240(毫升) 720÷(1+6× =720÷3 =240(毫升) 1 240× =80(毫升) 3 1 ) 3
答:大杯是容量是 240 毫升,小杯的容量是 80 毫升。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令我满意: 一、创设情景,引入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难度较大,面对农村学生,没有学过奥数,遇到类似问题会产生惧怕 心理。针对这种现状,我以《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替换策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且通过故事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替换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 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开展活动,经历策略。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充分探究与交流 的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开展画图、叙述、验证等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完 整地经历替换策略的形成过程,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精选习题,运用策略 习题的设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巩固,二是提升。所有我选择了课本上的“练一练”与 练习十七的第 1 题作为巩固练习,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断体验到替换策略的优势——使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网上收集的有关古代替换的数学问题,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数学文 化,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兴趣。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一、学生说的不够 考虑到时间关系,在学生交流时没有兼顾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只选择了几个举手的学 生,说的面不广,对于学困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二、个别地方处理不尽人意 “练一练”虽然运用的是替换的策略,但和例 1 不同,比例 1 更难,应该多留点学生思考 的时间。但是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时速度有点过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我的进度,影响了学 习效果。应兼顾到全体学生。 通过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使我进一步明白“数学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数学学习,对学 生来说能使其终身受用的,不是数学知识,而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
2.学科:数学
法:(1)引导发现法。通过故事启发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作探究法。 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替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 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3)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重温故事,感受替换策略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曹冲用什么策略称出大象的重量? 师: “真好,你们发现了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替换。如果我们学会了用替 换的思想,我们就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 2.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运用替换的策略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从我国古代数学故事直接引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 欲望。同时唤醒学生已有经验中关于替换的经历,为理解替换策略做好心理准备和认arch=@M_ID=:366;@N_ID=:32888 PPT 出示例 1: 1 小明把 720 毫升果汁倒入 6 个小杯和 1 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小 3 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说说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1 师: “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 PPT 相机出示检验的方法、过程。 师: “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的是什么方法?这里为什么要用替换的方法?替换的依据是 什么?” 小结:我们把两个量通过替换转化为一个量,便于我们计算,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合作画图解决问题,既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可 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让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操作。 】 三、巩固运用 1. 练一练 (1) PPT 出示:在 2 个同样的大盒和 5 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 100 个。每个大盒 比小盒多装 8 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师: “这题与例 1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 问题?” 师: “那么你准备怎样替换?” (2) 师: “如果将 2 个大盒替换成小盒,这时一共是几个小盒?7 个小盒还能装 100 个球 吗?那么 7 个小盒一共可以装多少个球呢?” (3) 师: “如果把小盒换成大盒呢?” 师边提问边出示 PPT. 学生列式解答,再检验。 做好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2. 练习十七第 1 题 PPT 出示练习十七第 1 题 师: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师: “你会用替换的策略吗?试着在书上画一画。 ” 学生画图后同桌交流画法。 师: “你能结合图说说你的想法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 PPT 相机出示。 四、拓展延伸 师: “同学们,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利用替换的策略解决qwxx/200901/11746.html 师: “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感觉我们的祖国怎么样?” 指名学生回答。 师: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这题吗?请同学在课后完成这题。 ” 【设计意图】 :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让学有余力学生的思维在课后延伸,使不同层次的 学生都得到学习上的满足。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热情,使他们感到学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风趣幽默、有情有趣的一门学科。 五、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3.课时:1 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 89~90 页的内容。 二、教学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89-90 页及练习十 教学内容 七第 1 题内容。 内容分析 分析: 内容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 7 单元 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推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本课教学是用替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替”即替代, “换”则更换,替换能使复杂的 问题变得简单。 教材安排的例 1 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等量替换的策略,利用“小杯的容量 1 是大杯的 ”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 3 来解决倍数关系的替换方法,并学会检验。 “练一练”区别于例 1 的是两盒子的关系不是倍数 关系而是相差关系,要求学生在替换时分清前后数量的变换关系。通过替换,使学生感受到替 换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也逐步形成一定的策略意识。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 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 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 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 教学重点 定合理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运用“替换”解决差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学材料作参考,了解到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略——替 换”的多媒体课件(PPT) ,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 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精神。教师还应创设丰富的现实情景,让学生 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替换策 略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姓 名: 冯枚枚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中心小学 单位 邮 编: 222212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
根据学生的回答 PPT 相机出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师: “您能直接计算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吗?为什么?” 师: “这里是将 720 毫升果汁倒入两种不同的杯子,因此不能直接计算。那么你准备怎样 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把大杯换成小杯。 生:把小杯换成大杯 师: “为什么要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者把小杯替换成大杯呢?” 师: “看来大家已经找到解决这道题的‘钥匙’ 。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进一步理清 思路呢?” 师: “我们可以借助画图的方式帮助理清思路。 ” 四人小组合作。 要求: 1.画一画,选一种替换方法画出替换过程。 2.说一说,应该怎样替换,并且如何计算。 小组展示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 PPT 相机展示替换过程。 师: “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口头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