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版】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01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
第五板块:古代诗歌鉴赏(共8课时)第1——2课时高频考点整体感知一、考向分析考点统计高考试卷考题作者体裁考点分值11年浙江《出塞》纳兰性德清词表达技巧、思想感情7分10年浙江《定林》王安石宋诗思想内容、表达技巧6分09年浙江《雪中看梅花》王旭元词形象、思想内容、表达技巧6分二、命题分析通过上面三年阅卷分析可以看出,古诗歌阅读在浙江卷中呈现如下特点:1.近三年考点相对集中,主要考查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2.考题在命题时一般为单一考点命题,难度不大;3.命题材料广泛,既有传统的命题热点选材宋诗,也有元词、清词等冷门选材,这正体现了浙江选材不拘一格的命题特点;4.2011年分值增加到7分,体现了命题者重视古诗歌鉴赏的思路。
三、高频考点整体感知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要求考生把握诗歌中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三种形象,即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人物形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景(诗歌中描写的景象及景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物(诗歌中描写的物象及物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
高考对诗歌形象的考查可分两大类型:1.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物象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的形象。
事物形象,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
鉴赏事物形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2.鉴赏诗歌的意境何谓意境?简单理解就是诗歌中通过描写特定景物表达诗人情感而达到的某种境界。
考查意境的试题形式是比较容易判断的。
考点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来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鉴赏诗歌,首先就是要正确理解诗歌词句的意思,通过品味语言的艺术效果,去领悟作品中表现出的生活(一)高考命题,主要考查对“语言”的理解和其意境,即艺术效果的鉴赏1.炼字古典诗歌要求用极少的文字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因而其语言讲究以少总多,一字传神。
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教学张PPT精品课件
诗歌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 感情有何变化?
• 参考答案:
• 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 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 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入收复失地 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 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后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 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见红袖凭 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 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 袖的悠闲和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的对照, 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 人的思家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完成题目。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评价诗 歌的思 想内容 》教学 课件29 张
•参考答案 词中一“足”一“闲”透露出对当时生 活的喜悦之情。(2分) 一“足”字,表达了词人对居住环境、 生活的满足。(2分) 一“闲”字,是指在“万事从今足”的 心态下,作者觉得“偷梨枣”的儿童顽 皮、有趣,展现出作者的悠闲心境。(2 分)
内容:合作探究第一题 要求: 1、读懂诗歌大意,审清题目要求。 2、两人一组指出对方答案中存在的 问题。
展示: 刘林 杜笑 刘一璠
点评: 张吉越
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评价诗 歌的思 想内容 》教学 课件29 张
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评价诗 歌的思 想内容 》教学 课件29 张
清平乐·检校①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评价诗 歌的思 想内容 》教学 课件29 张
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评价诗 歌的思 想内容 》教学 课件29 张
•
西归绝句①
2012年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154张课件)0
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柳永《雨霖铃》
“柳”多种 于檐前屋 后,常作 故乡的象 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许浑《咸 阳城西楼晚眺》
“柳”“ 留”二字 谐音,经 常暗喻离 别 “柳”絮飘 忽不定,常 作遣愁的凭 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 时雨。 ——贺铸《青玉案》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5分)
【答案】 (1)描述了木芙蓉耐寒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 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 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 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 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 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A《木》: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 不受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 B《窗》: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够坦 然面对生活的坚韧、淡定、安闲的形象。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填空:诗中塑造了一个 形象。(2分)
悠闲的隐者
的
二.景物形象
二.景物形象: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1、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2、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 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 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景象,还是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 有香如故”之类的物象,都归为景物形象的范畴。 这些艺术形象,同样也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的心 灵相互交融的结果。
燕子到来往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喜用燕子来表达喜悦之情
2012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系列专题复习学案(第一讲):诠释考纲.pdf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讲 考纲考点 学习目标:1、掌握考纲考点2、掌握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基本步骤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真题引路 【例】(2007·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5分)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祜五年(1060年)出使辽国前所作。
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案】颔联:(I)“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
(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
(3)“草草”“昏昏”属叠词妙用。
“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I)“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要求就王安石《示长安君》中间两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怆情”这种情感的。
所谓“怆情”就是悲怆之情。
通观全诗,此处主要指兄妹相见之难、离别之苦。
解答这道题,先找切入点,再作具体分析。
切入点有两处,一是哪些地方能表达“怆情”,是“如何”表达的——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颔联写兄妹久别重逢相聚,谈笑风生,“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自有一番悲痛在心头。
颈联感叹长年与亲人相阻隔,更为即将远赴异国与亲人相别而伤情。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体会古代诗歌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
3.思乡怀人
具体内容 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举例 温庭筠《商山早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王昌龄《闺怨》
4.生活杂感 具体内容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盛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 品格气节的自白 谈禅说理的感慨
答案:D
(2)诗人对儿子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意思是,知道了“义”贵在能够自己践行,见 到贤能的人要想着向这样的人学习。由此可概括出“要追慕仁义、贤德之士”。“食 尝甘脱粟”意思是,吃饭要以能吃粗粮为甘美;“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意思是, 要像大诗人杜甫那样能够安于吃杂着野菜的菜蔬,像文豪韩愈一样能够适应清贫的 生活。这几句都是强调生活上不追求奢靡,而要能够安于清贫,俭朴度日,从中可 概括出“要生活俭朴”。“起不待鸣鸡”意思是,要早起劳作;“未用厌 犁”则是要 求孩子不能厌恶体力劳动,而应该勤奋劳动。从中可概括出“要勤于劳动”。
答案:①要追慕仁义、贤德之士。告诫儿子要接近仁义之士,向贤德之士看齐。 ②要生活俭朴。要甘于粗茶淡饭,习于节俭。③要勤于劳动。要鸡鸣即起,勤于 农事。
概括分析内容情感重“6看” 1.看题目 题目蕴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 意境、诗歌的类型等。抓住这一切入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如《渡荆 门送别》是送别诗,应有离情别绪在诗中体现;而《山坡羊·潼关怀古》则提示诗 歌是怀古咏史诗。 2.看作者 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等,无不影响着作者的情 绪。所以,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如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只有了解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被贬黄州)、有远 大的抱负等,才可以读懂该词所表达的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012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ppt
课前初试真题
1.(2010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 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②寻得雁分付③。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③分付: 交付。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0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北固题壁 [清 ]郭 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 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 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的前半部分写实景,后半部分写虚拟 想象的情景。用“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 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孤月高照,行人难 眠。既使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声闯入梦境,因 而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亮)、听(猿声)两 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诗人 借助想象,扩大意境,“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答案】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 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 表达得更为深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考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 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2) “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 雨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雨停而轻松的心情。(3)不好。开 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 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 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 好。先写牧 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 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 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系列之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一)忧国伤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 如:杜 牧《过华清宫》、杜甫〈兵车行〉; 2、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如:杜 甫《春望》; 3、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 楼》。 5、昔盛今衰的感叹,借古讽今的情怀。
小试牛刀: 1—8首诗词中都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 中“愁”的具体内容。 1、白居易《长相思》 对亲人的相思之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 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 休,月明人倚楼。国破家亡,报国无门之愁 2、辛弃疾《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 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 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9、下面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病 牛
(宋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此是咏物言志诗,借牛写人,以牛自 况。表现了诗人的失落隐忍、委屈愤 懑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10、简述下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陇西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5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 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大纲人教版
【解析】
“色侵书帙晚”一句是描写竹影的,
句中“侵”与“晚”最具特色,“侵”写出竹 影随光线移动逐渐扩大之态,“晚”也是侧重 于光线之暗,是竹影使人产生的错觉 【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 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 渐进过程,“晚”字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 间错觉。
技巧点拨 1.解题切入点 (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 语言首先应认真揣摩词语或诗句在表情达意方 面的作用及效果,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怎样 巧妙地传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怎样使表达更 准确、更生动、更含蓄的。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 语言要着重关注其表达技巧的运用。古代诗歌 常用的表达技巧有比喻、对偶、借代、双关、 用典等。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 是什么意思?(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描写环境,所以应仔细 阅读、筛选并概括诗中关于环境的信息,抓住关 键意象如“雨雪”、“狐迹”、“马蹄”、“天 寒”、“地暗”、“愁云”,可以整合出第一问 的答案要点。一切景语皆情语。上述意象一定是 为抒发人物情感服务。由“从军”、“愁”等信 息推知本诗可能抒发戍卒的“思乡”愁绪,进一 步推知“别路”应指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 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 路。
定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本句描述的
是船停下之景,小船像一只小鸟落在江面之上,
诗人的船停下来,江水也像住下来一样。
答案:“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 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一、炼字类的考查
1.炼字
炼字中要炼的字就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
万年 中学
高2012级高考复习专用
鉴赏古代诗歌考点阐释 考点要求:
❖1、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文学 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考点分解
❖鉴赏形象意境 ❖鉴赏语言风格 ❖赏析表达技巧 ❖分析思想态度
1
鉴 分析诗歌中的
1.意境上突出了幽静的特点。(2分)表 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2分)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2.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 阐明。(4分)
2.表达技巧:(1)第二句运用了“弄”字, 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 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 (2)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阴深处乳鸽细 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突出了庭院寂寂之 境。(3)景中寓情,通过描写“春雨”“娇 云”“花竹”“乳鸽”等景物,表现诗人游沧 浪亭时闲适、愉悦的心情。(答对两条得4分)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 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 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 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 然。
1.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思帝乡
孙光宪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晶帘 下敛羞娥。六幅罗裙窣(sū)地,微行 曳碧波。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 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 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 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 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012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ppt
鉴赏口诀:
• • • • • • • • • • 1.从题目认识对象 2、从字面读出感觉 3、从注释破解难点 4、从作者了解背景 5、从原作找到根据 6、从题干得到启示 7、从首联找到特点 8、从尾句参透主旨 9、从景物把握情感 10、从意境洞察心胸
小
课堂小 诗歌鉴赏表达要求 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 结
欢聚离散皆是缘
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 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 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 凄切,充满感伤情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 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 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霖铃》、王维《渭城曲》
何人不起故园情 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 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例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瑶
瑟
怨
温庭筠
冰簟①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②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1)瑶瑟:镶玉的华美的瑟。瑟:一种弹拔乐器,其声悲怨。(2)冰簟 (dian垫):形容竹席之凉。 (3)银床:精美华丽的床。(4)潇湘:两 个水名,在今湖南省。(5)十二楼:本指仙人所居之外,这里指少妇华美 的居室。
2012届语文高考复习课件ppt (15)
9.山水诗。描写山水风光寄托诗人高洁情怀和对人生理想境 界的追求。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杜甫的《望岳》。 10.田园诗。表现淳朴诚挚的农村风情及诗人忘情田园、依 傍田园的心境。如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清平乐· 夜行黄沙道中》。 11.闺情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 怀或有所寄托。如温庭筠的《更漏子》、王昌龄的《闺怨》。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 生境遇。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 慨。如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 14.羁旅诗。通过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表现诗人的 种种情思和感触。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张继的《枫桥夜泊》。 15.离乱诗。描写战争中的离乱和感伤,表现战争给人们带 来的种种苦难。如杜甫的《春望》《恨别》。
3.看注解。 很多诗歌命题者作了一些注解以提醒考生,这对于鉴 赏诗歌来说相当重要。一是有的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表现的思 想内容不同;二是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不同,注解中作的提示有 助于考生理解诗歌。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的心情一般难以理解,了解了宋之问因获罪被贬 泷州,第二年从贬所逃归,途经襄樊附近的汉江而作了此诗后, 这种精神痛苦才显得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 4.看“情”点。 古代诗歌中往往有很多直接表现情感内容的词语,把 握这些词语对于鉴赏诗歌尤其重要。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一个“愁”字把作者的主要思 想情感透露了出来。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也可以看作是理解全诗的一把钥匙。
2.思路点拨: ①全诗写了什么? ②抓住了什么特征? ③抓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 3.答题模式:本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抒发 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4.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 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 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 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 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01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代诗文阅读7古代诗歌鉴赏(广东专用)
3.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
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
效果等。
1.鉴赏诗歌形象 (1)鉴赏人物形象 (2)鉴赏景象 (3)鉴赏物象 2.鉴赏诗歌语言 (1)理解关键词语 (2)鉴赏语言风格 3.鉴赏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 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
内 容 和 作 者 的 观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 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地拍打堤岸, 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 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1.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 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 面着手:物象的组合方式、画面色彩、动态和静态。如:
点态度
品主题的社会意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
1.评价诗歌内容 2.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度,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
能力层级:
评价作者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
3.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D 级(鉴赏评价)
1.(2008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1)题属于炼字型题目。题目已经提示此字有两层含义, 表层意思即句中写景之意,很容易答出。要答出深层含义,首 先要知景语皆情语,往情感方面揣测;其次,应秉持“字不离 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放在全词中理解。隔,隔断、阻隔之 意。诗人身处江水之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 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表达了对江东的 留恋之情。 第(2)题明确要求“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上下两 片均是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起到以虚衬实的作用。
2012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一:古代诗歌鉴赏.pdf
十一、古代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考点分析 诗歌鉴赏原来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诗歌鉴赏。
采用选择题的考查方式。
2006年采用主观题的方式,学生的答题量增加了,就不能古代现代都考了。
命题之所以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查内容,一是从能力出发,古诗和新诗鉴赏,在考查的能力要求上是一致的;其次,古代诗歌命题在选择范围上来看,比现代诗歌余地要大得多;第三,古诗中有不少诗句或脍炙人口,或蕴含哲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有益。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丝毫没有贬低新诗的意思,新诗有新诗的特点,新诗同样有感染和鼓舞人的作用,只是高考试卷的容量有限,命题只能选择其一。
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
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二)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常见错项例析 内容方面: 1.词语句子有误: [例1·1999·8·C]《杜甫·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错误选项:二、四句分别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句的“静”对比鲜明。
【作者小传】: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
一生坎坷。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
2.内容主旨有误 [例2·2000春·9·D] 《虞世南·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2012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7古代诗歌鉴赏.pptx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
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 分)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 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 首”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着眼于诗题中透露的信息;否则容易解读成行客思家,羁旅之 愁。拟写答案时,不但要答出感情,还要具体阐述“怀古”“伤今”之情在诗文中的具体语句 中是如何体现的。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 分) 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解析:情景关系的一般术语有:触景生情、以景结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以景衬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内在关系),一一排查即 可。
学海无 涯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
【考纲解读】
2011 年“考试大纲”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对“鉴赏评 价”的要求有两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 D。
比较近几年的诗歌鉴赏题,我们发现诗歌鉴赏题总体上还是遵循“稳中有变”的原则,“稳 ” 是前提,“变”是微调。 1. 题型题量稳定,分值各省延续。绝大多数省市采用简答题的题型,设置两道小题,各 省 保持自己的特色。如 2011 年湖北卷 3 个小题,第(1)小题是填空的形式;北京卷 2 个小 题,第(1)小题是选择。 2. 试题选材来源依然是以唐宋诗词为主,但不拘于唐宋。从这两年的试题情况看,唐宋 诗 词并没有减少的趋势,但从先秦到近代都在命题人的范围之内。至于体裁,诗词曲都在被 选之列。诗歌鉴赏的出发点就是考查真实的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巧点拨解题要点 1.要知人论世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时,要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
如鉴赏李煜的词,就要了解李煜的创作以南唐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降宋前,南唐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基础较好,李煜过着纸醉金迷、酣歌曼舞的生活,作品多描写帝王的享乐生活,表现高雅文化与富足生活给他带来的短暂的极乐;降宋后,李煜过着“此中朝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屈辱生活,作品则以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为主。
感情真挚沉痛,凄怆动人,一洗前期作品的香艳柔媚,进入了另一番开阔的境界。
如:王安石的《孤桐》,诗歌的主题是什么?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分析:要理解诗歌的主题,就必须结合王安石的生平经历。
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了。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要结合时代特点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上都打上印记。
比如,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这两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凄苦。
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的雄心。
因此我们读宋诗、宋词和清诗,总感觉少了唐诗的雄伟气魄和高昂格调,取而代之的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
3.要利用暗示信息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诗后的注解。
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
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解读诗词时必须细心阅读,充分利用。
答题步骤 1.确定诗歌题材,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2.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句(联)写了×××”。
3.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
鉴赏诗歌情感的答题模式这首诗通过对×××情景的描写,对×××原因的阐释,对×××场景(画面)的描绘,从而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2010年高考重庆卷·原文见第一节)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
“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本诗主旨,分析上下阕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怀,不难得知作者的情绪变化,然后结合诗句内容作答。
答案:不矛盾。
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
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2.(2010年高考湖南卷·原文见第二节)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下片中,作者以酒为伴,随遇而安,不贪图物质享受,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四海为家,乐观旷达。
答案: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3.(2010年高考四川卷·原文见第二节)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体会思想感情,既要立足诗歌文本本身 (下片“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又要知人论世(注解提示了相关背景),还要了解一点我们的文化传统(如自屈原《离骚》开创的香花美人之喻的文化传统)。
答案: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 一、把握思想情感把握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站在一个高度上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把握评价思想情感常见的设题模式有: 1.结合××句子,分析诗(词)人的
思想感情。
2.××句诗(词)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作者为什么要写××两物?作者借这两物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原文见第三节)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释①点出此诗作于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