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选择题复习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单选题1.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对以上决定认识£确的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泾济体制 B.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C.对外开放,创办沿海经济特区D.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迈出的第一步是()A. 建立经济特区B. 设立沿海开放城市C.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 开发和开放浦东3.“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该材料出自()A. 《论人民民主专政》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公报C. 中共八大政治报告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A.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 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D.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5.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举措是指()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D.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6.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一到四单元综合复习训练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四单元综合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有人称赞古时的某生产工具,见下。
据此推断,该工具的功能是A. 蓄水B. 祈雨C. 耕田D. 灌溉2、2011年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六安城东两座战国早期的大型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珍贵文物100多件。
下列物品可能会在墓葬中出现的是A. 白瓷小碗B. 青铜小镜C. 精致棉鞋D. 曲辕犁模型3、明代以后,江南以水稻栽培为主体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大量耕地改种经济作物,以经济作物及其加工业为主体的新型结构,逐渐成为主业。
这反映出江南A.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 农耕技术有了大幅提升C. 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D. 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4、《前汉书·食货志上》载:“士农工商,四民有业。
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
”“四民”排序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 闭关锁国B. 以吏为师C. 重农抑商D. 重商主义5、道光六年(1826年),官府“贷蚕民蔡万春、李荇、董太和等资本银九百余两……设机房三处,集织匠三十余人……绸成得价倍”。
这里的“织匠”实际成了A. 私营手工业者B. 雇佣工人C. 官办手工工人D. 包买资本家6、下图拍摄于“纪念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500周年”的活动中,照片中,麦哲伦船队的帆船之一“维多利亚”号的复制品(中)在纪念活动上航行。
这一照片拍摄场地最可能属于A. 葡萄牙B. 菲律宾C. 西班牙D. 阿根廷7、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它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它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
上述评价坚持的历史观是A. 民族史观B. 社会史观C. 革命史观D. 文明史观8、有历史学家在论述英国1603~1660年的殖民地扩张原因时说:“1603~1660年的对外贸易史与殖民地史关系密切,难以区分。
”按其理解,当时英国殖民地扩展的重要手段是A. 商业贸易B. 国家支持C. 武装威慑D. 平等交换9、机器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起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单选题1.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当今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D.上述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2.中国近代航运业最早诞生于(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洋务运动军事工业C.洋务运动民用工业D.官僚资本企业3.“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何时与梁相识?阿苏回: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 )A.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B.青年男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C.新旧思想冲突激烈D.辛亥革命解放思想,推动社会习俗变迁4.4.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写道:“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单调一律……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
”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①经济全球化影响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③改革开放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中山装由孙中山创制,是由日本的学生装改进而成的。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依据“四维”内容而确定中山装前襟有4个口袋,依据五权分立而确定前襟有5个扣子,依据三民主义的涵义而确定袖口为3个扣子。
据此,以下各项表述中正确的应该是( ) A.服饰变化受政治影响 B.服饰体现国家意志C.服饰属于意识形态 D.服饰是西化的产物6.中国某一时期报纸刊登的征婚启事一般会有以下几点要求: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这一时期最早可能是( )A.明清之际 B.清末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7.近代以来,轮船航运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成立B.民生轮船公司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C.民国以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公司已经有实力与列强竞争D.近代轮船航运公司诞生之后,火轮船深入到中国内陆河道8.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冈素不包括( ) A.外来文化的传入 B.政治生活的影响 C.社会经济的影响 D.传统观念的继承9.1927年《大公报》发表社评,“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习之,颇奏奇效”;北方军阀针锋相对,印发各类“讨赤”歌、“讨赤”文、“讨赤”画,因通俗易懂,可能比南方“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之类的口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高中历史必修第2册课后习题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有学者评价,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是在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
这主要是基于文艺复兴( )A.旨在阐释欧洲古代文化的精髓B.以弘扬古典文化内在价值为终极目标C.意图复活古代欧洲的价值观念D.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宣扬资产阶级思想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从材料中“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可知,评价是基于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特点,故D项正确。
2.下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
据表可知当时( )作者赋予恋人的角色将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但丁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彼特拉克 将劳拉描绘成不肯揭开面纱的“忍心的美人”、圣母薄伽丘 直接描写玛丽娅的外貌: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洁白A.文学日益远离教会B.社会的道德水准变化C.人文思想逐渐发展D.思想不再受宗教影响开面纱的‘忍心的美人’”“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洁白”,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故C 项正确。
3.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
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 )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B.削弱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C.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教派的产生D.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的精神项是材料反映的表象,故错误;“因信称义”挑战教皇的权威,但不是本质,故B项错误;C项是宗教改革的影响,不是“因信称义”的本质,故错误;“因信称义”倡导人拥有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本质上看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的精神,故D项正确。
4.加尔文主张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教徒)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
这表明加尔文教( )A.旨在变革现行政体B.符合新兴市民阶层利益C.倡导宗教信仰自由D.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加尔文“鼓励(教徒)经商致富”,并且认为这是“受命于上帝”,这适应了新兴的市民阶层要求发财致富的愿望,即符合新兴市民阶层利益,故选B项。
高中历史必修2复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2复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2复习题#### 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A. 实行郡县制- B. 推行分封制- C. 建立科举制- D. 推行世袭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以下哪个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A. 农业发展- B. 军事改革- C. 文化繁荣- D. 经济繁荣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贸易往来- B. 展示国威- C. 寻找海外资源- D. 传播文化#### 二、填空题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_,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唐朝成为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2.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在_________领域落后于西方列强。
3.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_来监督地方官员。
#### 三、简答题1. 简述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2. 描述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改革及其对唐朝的影响。
#### 四、论述题1. 论述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与冲突,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天下大治,海内晏然。
”根据材料一,分析秦始皇为何要实行郡县制,并简述其对后世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描述唐太宗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A2. C3. B#### 二、填空题1. 李渊2. 科技3. 锦衣卫#### 三、简答题1. 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的主要措施包括:开辟丝绸之路、征服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等。
这些措施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同时也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影响力。
2.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改革包括:推行科举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均田制等。
历史必修2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2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 辛亥革命推翻了哪个封建王朝?A. 明朝B. 清朝C. 元朝D. 唐朝3. 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是什么?A. 打倒帝国主义B. 反对封建主义C. 民主与科学D.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4. 以下哪个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望厦条约5.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A. 鲁迅B. 陈独秀C. 胡适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1. A 2. B 3. D 4. A 5. D二、填空题6.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的______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主义运动。
7.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______的成立。
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______战争的胜利结束。
答案:6. 五四运动 7. 中国共产党 8. 抗日战争三、简答题9. 请简述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答案: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主要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主张驱除外侮,恢复民族独立;民权主义主张实现民主政治,保障人民权利;民生主义主张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公平。
四、论述题10. 论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答案: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的革新,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从而增强历史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汲取经验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试卷)
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单元检测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本题3分)兴隆洼遗址的氏族居住营地的周围有宽约2米、尚存深度1米左右的壕沟,这是氏族营地的界限,也是一种防御设施。
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远古居民最早的防御设施。
据此关于村落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A.有定居、巢居、半穴居等功能B.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C.有定居、繁衍、防卫、集体活动的功能D.有定居、繁衍、仓廪、防卫的功能2.(本题3分)古希腊雅典城市的中心是卫城,最早的居民中心形成于卫城的山脚下。
整个城市形成的标志是卫城西北角城市广场的形成。
由此说明()A.城市易在山脚下形成B.城市广场是城市的前身C.卫城是雅典唯一的城市D.居民中心结合会形成城市3.(本题3分)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
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第一个烟筒的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至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
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C.经济结构变化D.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4.(本题3分)19世纪后期,70%到90%的欧洲城市里的人都感染过肺结核,又因为饮用水的污染,使霍乱、伤寒、天花盛行。
尽管187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906年又颁布了《制碱等工厂管理法》,但在1952年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还是夺走了超过12000人的生命。
这一描述在客观上反映了()A.欧洲国家的医疗水平已经下降B.工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C.欧洲城市化过程中的法制仍需完善D.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导致环境被破坏5.(本题3分)学者许倬云说:“战国以来存在着强大的城市化与商业化进程,其中隐含的种种可能,在汉代帝国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演变中遭到了窒息。
”这是因为汉代()A.农业经济相对更加发达B.战乱导致经济衰落C.盐铁官营阻碍城市发展进程D.推行休养生息政策6.(本题3分)殷商和西周时期的城市,往往看不到整齐规划的城市布局,更像一个有围墙的农村。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最新⼈教版⾼中历史必修第⼆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选择题1.以下关于⽂艺复兴时期的精神内核——⼈⽂主义的表述,正确的⼀项是( ) 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由平等B.肯定⼈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提倡⽣⽽平等,主张民主政治D.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2.1521年,德国维登堡⼀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板画。
其中⼀幅画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D.倡导宗教宽容3.某位科学家阐明的基本定律成为⼒学的基础。
他⽤万有引⼒解释了潮汐现象,他的理论还导致了后来⼀系列天⽂学的新发现。
该科学家是( )A.哥⽩尼B.伏尔泰C.⽜顿D.爱因斯坦4.17—18世纪,启蒙思想成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给⼈们带来了新的思维⽅式,传播到全世界,结果全世界都改变了思想⽅法。
这⼀“新的思维⽅式”指的是( ) A.因信称义B.君权神授C.理性主义D.“⽇⼼说”5.⽂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以下对⼆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宪B.反对蒙昧迷信,推崇⼈的理性C.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D.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主权在民6.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法律的执⾏,不得征收捐税。
该法案是( )A.《独⽴宣⾔》B.《⼈权宣⾔》C.《拿破仑法典》D.《权利法案》7.英国资产阶级⾰命完成后,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权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也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和停⽌法律的执⾏等。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的⼀系列⽂献的颁布,议会成为国家的最⾼⽴法机关和权⼒机关。
到18世纪,在英国确⽴了( )A.责任内阁制B.联邦制C.三权分⽴D.民主共和制8.“1774年,殖民地代表召开了第⼀届⼤陆会议”“殖民地⼈民决⼼为民族独⽴、⾃由,与英国决⼀死战”“1783年,英国最终承认美国独⽴”。
浙江省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二、三、四测试(人民版)
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专题四测试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35*2)分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
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2.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耜耕B、铁犁牛耕C、石器锄耕D、火耕3.话剧《立秋》艺术地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
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A.徽商 B.浙商 C.粤商 D.京商4.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是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海禁政策5.“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6.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
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
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7.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8.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扩大其自身地产,其主要途径是A、将公田化为私田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C、土地兼并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9.中国古籍中有神农氏教民耕种、有巢氏教民筑房的记载。
《左传》中记载了“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这“烈山氏”的称呼可能与哪种历史情形有关?A.养蚕织丝B.烧山耕种C.铸造青铜D.使用铁器10.孔子的学生中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A.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畜牧业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部门C.当时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D.孔子生活的时代可能已有牛耕11."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总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分布,由王都(大邑)、区域性中心聚落(大族邑)、次级中心聚落(小族邑)及众多村落(属邑)组成,形成金字塔式的聚落结构和众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间分布格局。
这种格局本质上反映了()A.早期王权国家的形成B.家国一体观念的出现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D.国野分立的城乡之别2.秦都咸阳宫殿建筑区有较为完善的陶水管道、排水池以及散水等遗物遗迹;汉代长安城内的宫殿、官署、邸第、里居等有众多井台,普遍饮用井水;秦汉时期的厕所有“厕”、“囿”“涵”“清”“轩”“更衣之室”等众多名称。
这反映秦汉时期()A.国家组织能力增强B.城市的生活服务设施丰富C.居民卫生意识提高D.政府重视民众的日常生活3.隋文帝建立新都大兴城.皇宫、政府机构位于高坡之上,皇城“不设杂居”,使得“公私有辨,风俗齐整”;各区域有明确界线,使得“坊有墉(墙),墉有门,逮亡奸伪无所容足。
”全城划分为109坊和东、西两市。
大兴城的布局设计反映出()A.当时城市治安问题严重B.坊市界限已经被完全打破C.实用与安全并重的理念D.城市建设中突出民本思想4.下图为1800年—2015年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反映了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
据此可知,下列有关世界城镇化进程的解释正确的是()注:上图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
A.1800―1850年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各国政府不重视城镇化建设B.1850—1925年迅速增长的原因是欧美国家推动亚非拉城镇化C.1925—1950年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持久和平与稳定的世界环境D.1950—2015年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加快5.下图为元大都街道胡同复原图,据此可知,当时()A.城市人口大量增加B.胡同地摊经济潜滋暗长C.城市经济沿袭前代D.城市建设体现蒙古风格6.福建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往往将供奉祖先牌位的上堂安置于建筑的最里边;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
高中历史必修2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2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 辛亥革命的成功2. 下列哪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民主B. 提倡科学C. 提倡文言文D. 反对封建礼教3.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A.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B. 标志着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C.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强国D. 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A. 封建土地所有制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 资本主义经济D. 重农抑商政策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第一次国共合作6. 以下哪项不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内容?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7. 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厚照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清朝?A. 甲午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C. 太平天国运动D. 郑和下西洋9.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1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20世纪?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鸦片战争答案:1. A2. C3. D4. C5. A6. D7. D8. D9. D 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1919年______。
2.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______等。
3. 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1945年______。
4.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主要包括封建土地所有制和______。
5.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840年______。
6.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______。
高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直接导致了()A.井田制瓦解B.地主阶级政治力量壮大C.周王室的统治D.改革变法时代风潮2.井田制的本质主要体现在()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D.“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3.下列各项工具中,用于提高冶铁质量的是()A.杜诗水排B.高转筒车C.马钧翻车D.风力水车4.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C.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有所提高D.各诸侯国为争霸需要注重发展生产5.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冶金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A.鎏金术B.灌钢法C.水排D.铸钢法6.某同学向图书馆借阅《红楼梦》《苏州府志》《天工开物》三本书,计划写一篇研究性学习的论文。
下列选项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主题的是()A.唐代苏州的风俗B.元代的海外贸易C.明清江南的手工业D.晚清的文学创作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冶矿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8.“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9.“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上述场景和右图《纸币铜版拓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同时出现于()A.春秋B.唐代C.北宋D.明代10.乔家大院是清代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①小农与市场联系加强②小城镇经济空前繁荣③政府放弃歧视商人的政策④工商业的繁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11.封建社会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A.“富者”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B.“贫者”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国家支持“富者”兼并土地12.隋唐时期,促进商业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农业经济的发展B.手工业的发展C.大运河的开通D.纸币的发行13.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4.唐朝时期在广州设立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柜坊B.市舶使C.瓦肆D.邸店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最早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2.新航路开辟后,促使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是由()A.陆路——海路B.地中海区域——大西洋沿岸C.波罗的海——大西洋沿岸D.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区域3.以下是马克思对17世纪某国的描述:马克思说:“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试题
高2021级历史期末试题〔2〕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他各项的是〔〕2.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方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
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3.观察以下图,它反映了〔〕4.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
但是,到明末,民窑已到达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
这反映了〔〕5.2021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
“南海一号〞是一艘漂浮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表达在〔〕A.宋代造船技术登峰造极B.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C.“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粉彩瓷器D.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6.?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
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
这反映出〔〕7.明朝曾依据传统礼制做出严格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官可用金银。
这些规定在明朝晚期苏松一带被置假设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
这一转变直接反映了〔〕8.“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及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
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9.“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假如你生活在近代,你可能体验到的是( ) ①可以乘轮船到外地 ②可以用电报与亲友联系 ③可以观看电影 ④可以在《申报》上登广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
A.《申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昭文新报》
)
21、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 ( ) A.《新青年》 B.《申报》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D.《万国公报》
13、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 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14、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 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 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 A.报童在街上叫卖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 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1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 成立。下列情况在当时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穿中山装参加开国大典 B.坐火车到北京参加庆典活动 C.通过互联网转播庆典实况 D.在报刊上刊载开国大典消息
16、影响近现代交通工具在中国广泛应用的 最主要因素是( ) • • • • A、自然因素 B、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素 C、环境因素 D、技术因素
• • • •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4、近代中国社会风跪拜 B.请安 C.拱手 D.握手
5、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 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 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 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 现象反映了(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17、从媒体角度看,美国的水门事件、克林顿丑 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 的丑闻曝光事件等,突出反映了(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独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 增强
18、下图所示是1896年创办于上海的一份著名 报刊,下列有关此报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创了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 B.近代第一份通俗性报刊 C.有利于推进变法、开启民智 D.拉开了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24、现代媒介和传统媒介相比,最大的特点在 于( ) A、获取大量信息 B、提供学习资源 C、进行舆论监督 D、深入日常生活
25、2008年夏季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办,人们大 多通过电视转播来了解比赛情况。100年前,中 国人除了到现场观看比赛外,还能通过什么途径 知道奥运会的比赛情况? ( )
A.听广播 B.看报刊 C.看电视 D.上互联网
11、假如你生活在民国初年的天津,不可能遇 到的生活现象是( ) A.普通居民大都居住在四合院里 B.偶尔乘有轨电车上街购物 C.穿西装、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D.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
12、到2000年末,我国的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 第二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 不能说明的是( ) • • • •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A.法国和中国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 制政体 B.法国和中国的启蒙思想都得到广泛传播 C.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 D.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充分发展
3、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 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 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 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22、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 /bbs,网址设置 “1905”的寓意是( )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23、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 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 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 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 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A.电影电视 C.报刊杂志 B.电报电话 D.铁路交通
专题四 知识大闯关
Are you ready?
1、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我国人民生 活产生重要影响,下列各项中明显受到 西方文化影响的是( )
①中山装 ②旗袍 ③淮扬菜 ④罐头厂出现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2、1789 年法国制宪会议宣布“任何人不得再保 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 士等贵族头衔。”;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 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出现以上现 象的根本原因是 ( )
7、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 是( )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 ③公共汽车 ④地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 )
A.台湾 B.天津 C.广东 D.湖北
9、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 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 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 说明( ) • • • •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