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基础知识——直言命题间的下反对关系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上反对与下反对关系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上反对与下反对关系出guo公务员频道为大家提供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上反对与下反对关系,更多公务员资讯请关注的更新!公务员考试行测直言命题之间的关系性质大概为矛盾关系、反对关系、推出关系。
这里我们就反对关系阐述一下推理规则和出题形式。
反对关系分为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一、上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是指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除了A、B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且A、B是不相交的,此时A、B为上反对关系。
直言命题中考察的上反对关系主要是“所有是和所有非” (此外还有“所有是和某个非”、“所有非和某个是”)。
上反对的性质是:互为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据此出题形式上主要有两种:1.已知真,求假。
例1.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北京召开记者会表示确定搜寻到马航MH370的黑匣子的信号,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A.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有些工作人员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B.马航MH370失联人员王超的家属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C.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参与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D.马航MH370失联人员王超的家属没有参与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答案】C。
解析:该题的解题重点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该命题可表示为“所有A是B”。
A项为“有些A是B”,可由题干命题推出;B项为“P是B”,D项为“P非B”,P和A的关系不能确定,故B项和D项可能为真;C 项为“所有A非B”,与题干命题为上反对关系,题干为真,则该项必然为假。
故答案选C。
2.真假话问题例2.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直言命题之矛盾、反对、差等关系详解
直⾔命题之⽭盾、反对、差等关系详解直⾔命题之⽭盾、反对、差等关系华图教育李⼴弟⼀、直⾔命题的定义及表现形式逻辑学上的直⾔命题指的是“反应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直⾔命题⼀般表⽰为“所有(有的)S是(不是)P”,由主项(S)、谓项(P)、联项(是或不是)、量项(所有或有的)四部分构成。
联项⼜称为命题的质,是表⽰主项与谓项主项谓项是指直⾔命题中指称事物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词项;联项主项是指直⾔命题中指称事物的词;谓项量项是表⽰主项外延数量的词项,有全称、特称和单称三种,“所有”“任之间逻辑关系的词项,有肯定与否定两种,⽤“是”或“不是”来表⽰;量项何”“每⼀个”“凡”等表⽰全称,“有的”“⼀些”“⾄少有⼀个”表⽰特称。
直⾔命题的表现形式有:所有的S是P(简写为SAP);所有的S不是P(简写为SEP);有的S是P(SIP);有的S不是P(SOP)⼆、直⾔命题的真值表直⾔命题的⽭盾、反对、差等关系表现形式三、三、直⾔命题的⽭盾、反对、差等关系表现形式1、⽭盾关系“所有S是P(SAP)”与“有的S不是P(SOP)”是⽭盾关系;“所有S不是P(SEP)”与“有的S是P(SIP)”是⽭盾关系。
⽭盾关系的两句话必然⼀真⼀假,⼀真可推⼀假,⼀假可推⼀真。
2、反对关系“所有S是P(SAP)”与“所有S不是P(SEP)”是上反对关系:可同假,不同真(必有⼀假)(由⼀真可推⼀假);“有的S是P(SIP)”与“有的S不是P(SOP)”是下反对关系:可同真,不同假(必有⼀真)(由⼀假可推⼀真)。
3、差等关系“所有S是P(SAP)”与“有的S是P(SIP)”是差等关系:如果SAP为真,则SIP为真,如果SIP为假,则SAP为假;“所有S不是P(SEP)”与“有的S不是P(SOP)”是差等关系:如果SEP为真,则SOP为真,如果SOP为假,则SEP为假。
4、三种关系的逻辑⽅阵为此⽅阵中多了两个命题“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P”,这两个是单称直⾔命题,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P”是⽭盾关系;“所有的S是P(SAP)”与“某个S是P”是差等关系;“某个S是P”与“有的S是P(SIP)”是差等关系;“所有S不是P(SEP)”与“某个S不是P”是差等关系;“某个S不是P”与“有的S不是P(SOP)”是差等关系。
逻辑学基本知识
逻辑学基本知识逻辑学基本知识在逻辑学中,掌握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概念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相容关系包括同一关系、从属关系和交叉关系,而不相容关系则包括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熟悉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逻辑学的其他知识点。
常见的逻辑错误在逻辑学中,常见的逻辑错误包括偷换概念、因果倒置、以偏概全、自相矛盾、循环论证、同语反复、循环定义和转移论题。
这些错误会影响我们的逻辑推理和思考能力,因此需要认真避免。
性质命题(直言命题)性质命题是指对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它也被称为直言命题,可以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和特称否定判断四种基本形式。
在日常语言中,我们可能表达不够严密,因此在逻辑题中需要注意整理成规范形式。
三段论及其结构三段论是逻辑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其结构包括前提、中项和结论三部分。
其中,前提是两个性质命题,中项是___同出现的概念,结论则是由前提推出的新的性质命题。
掌握三段论的结构和推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
三段论是一种推理过程,它由两个具有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为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为结论。
例如,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知识分子应该受到尊重,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因此人民教师应该受到尊重。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三段论来推理出人民教师应该受到尊重的结论。
首先,我们确定知识分子应该受到尊重。
其次,我们确定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即人民教师应该受到尊重。
三段论是一种有用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推理出逻辑上正确的结论。
它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例如在辩论中或在解决问题时。
通过使用三段论,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思考问题,并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总之,三段论是一种有用的推理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推理出逻辑上正确的结论。
通过使用三段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并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判断推理的技巧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君山在湖南省。选项AB前后顺序反了。
第三,不要犯机械类比的错误。在运用类比推理时, 仅仅根据两事物为数很少的又不具备典型性的共同属性,就推断类比对象具有与已知属性相关性程
度不高的另一属性, 这种错误的类推逻辑上叫做机械类比。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结论未必就真。要提高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要尽可能地确认对象间的相同点。相同点越多,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越大,因为对象间的相同点越多,二者的关联度就会越大,结论就可能越可靠。反之,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会越小。此外,要注意的是类比前提中所根据的相同情况与推出的情况要带有本质性。如果把某个对象的特有情况或偶有情况硬类推到另一对象上,就会出现“类比不当”或“机械类比”的错误。
四、类比推理的基础题型之因果关系
含义:因果关系,是指由某行为而发生某结果,前事实与后事实之间互有关联,后事实由前事实而生。哲学上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现实中常用“因为……,所以……”来表示。
特征:因果关系的重要特性:
1.因果关系的特定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为了了解单个的现象,我们就必须把它们从普遍的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一个为原因,另一个为结果。“因是因,果是果”。
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选项D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例题2】泰山:山东:济南
A.安徽:黄山:合肥 B.陕西:华山:西安
C. 君山:湖北:武汉 D.衡山:湖南:长沙
首先对于矛盾关系来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2017青海事业单位备考指导:直言命题下发对关系
2017青海事业单位备考指导:直言命题下发对关系2017年青海省上半年事业单位统考招考公告已于4月28日发布,笔试于6月3日进行。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备考之《事业单位考试重点---直言命题下发对关系》。
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依据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情况来看,直言命题下反对关系是其考试重点。
但是学生常常将下反对关系与矛盾混为一谈,在做题时错误频出。
对于下反对关系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学,只要记住了其规律这样的题,我们在做起来也会相对容易。
矛盾命题的意义是必有一真一假,而下反对关系的意义是必有一真可能全真。
举例来说,对一个人做出描述是男是女那就是矛盾,因为一个人不能拥有两个性别。
如果说对一个人做出描述是父亲还是教师就是下反对关系,因为人可以有两个身份。
那我们直言命题的下反对关系在考试中常考的就一组---“有些是”和“有些非”。
这两个命题就是必有一真可能全真。
我们可以来看一道例题。
例1.某公司共有15名员工,①有人具有硕士学位;②公司负责人不具有硕士学位;③有人不具有硕士学位。
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2016-事业单位】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推导出:A.15个人都具有硕士学位B.只有1个人具有硕士学位C.15个人都不具有硕士学位D.只有1个人不具有硕士学位解析:题干中第一句与第三句话就为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可能全真),再由上述三句话中只有一真这个条件,我们可以推出第二句话一定为假,即“公司负责人不具有硕士学位”为假。
我们变假为真得到“公司负责人具有硕士学位”为真。
依据此推论我们可知第一句话就为真,则第三句话为假,即“有人不具有硕士学位”为假,再次变假为真得到“所有人都具有硕士学位”为真。
故答案应该为A项。
由解题的过程大家不难发现,最终的答案受除了构成下反对关系的两句话以外的第三句话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规律,当题干出现下反对关系的考察,为可以推出哪个选项为真?如果第三句话做的是肯定的判断,那我们在选择是就可以选择“所有非”这个答案,如果第三句话做的是否定的判断,那我们在选择是就可以选择“所有是”这个答案。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1、反对关系分类反对关系分为两类,即上反对和下反对。
(1)上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假,可以同时为假。
直言命题上反对的关系有三组:“所有是”和“所有非”,“所有是”和“某个非”,“所有非”和“某个是”。
比方说:“所有人都喜欢吃水果”和“所有人都不喜欢吃水果”这中就两个命题就属于上反对关系,他们之中就必定有一句话是假话,当然也可能同时为假话。
(2)下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真,可以同时为真。
直言命题中下反对关系也有三组:“有些是”和“有些非”,“有些是”和“某个非”,“有些非”和“某个是”。
例如,“有些人完成了作业”和“有些人没有完成作业”两个命题即为下反对关系,他们两者必定有一句是真话,当然也可能都属于真话。
2、反对关系的应用反对关系的主要应用是在于真假话问题,往往题干中给出几个命题,其中有真话有假话,假如两个命题存在反对关系,那么这类型问题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详细的题目呈现:例1.某单位一共有43个人,单位员工在讨论关于员工的来自的省份,得到了如下几个结论:(1)单位上有些员工来自湖南省;(2)单位上有些员工不是来自湖南省;(3)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经过详细理解发现,上述结论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结论必定为真:A,人事部老张是来自湖南省B,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来自湖南省C,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都不是来自湖南省D,该单位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湖南省【解析】通过分析^p 我们不难发现,题干中的前两个断定的逻辑构造属于“有些是”和“有些非”的构造,属于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下反对关系,那么两个结论中必定有一个为真,由于题干中为真的结论只有一个,所以第三个结论“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这一结论一定错误,所以老张一定不是来自湖南省,进而可以得到反对关系中的“有些非”必定为真,那么“有些是”必定为假,那么可以得到该单位所有的员工都不是来自湖南省,答案C为正确答案。
逻辑学反对关系的例子
逻辑学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规则,而有时候逻辑学也会反对某些关系的存在或表达。
下面是一些逻辑学中反对关系的例子:
矛盾关系:逻辑学反对矛盾关系的存在。
矛盾关系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命题在逻辑上是互相矛盾的,即它们不能同时为真。
例如,命题"今天是星期一" 和"今天不是星期一" 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因为它们不能同时为真。
非关系:逻辑学反对非关系的使用。
非关系是指将一个命题否定的关系。
例如,命题"这个苹果是红色的" 和"这个苹果不是红色的" 之间存在非关系。
逻辑学认为非关系不够精确和明确,因为它只表达了否定,而没有提供其他可能性。
等价关系:逻辑学有时反对等价关系的使用。
等价关系指的是两个命题在逻辑上是等价的,即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值。
逻辑学认为等价关系可能导致误解或混淆,因为它们可以掩盖细微的逻辑差异。
无关关系:逻辑学反对无关关系的使用。
无关关系指的是两个命题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或依赖关系。
逻辑学认为在推理和分析中,必须考虑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否则可能导致无效的推理或混淆的结论。
这些例子展示了逻辑学中反对某些关系的观点。
逻辑学的目标是研究和建立准确、严谨的推理规则,以确保论证的有效性和推理的正确性。
因此,逻辑学关注于有意义、一致和具有逻辑联系的命题之间的关系,同时反对存在或使用会导致混淆、矛盾或无效推理的关系。
逻辑学重点知识
一、按质和量的结合分类,直言命题(性质命题)可以分为以下六种:二、直言命题可以总结为下列四种基本形式:五、逻辑方阵:下反对关系六、真假关系:反对关系:不同真,可同假。
一真另一必假,一假另一真假不定。
下反对关系:不同假,可同真。
一假另一必真,一真另一真假不定。
矛盾关系:不同真,不同假。
一真另一必假,一假另一必真。
差 等 关 系差 等 关 系差等关系:上真,下必真;上假,下可真可假;下假,上必假;下真,上可真可假。
七、换质法SAP SEP SEP SAP SIP SOP SOP SIP八、换位法SA P→PIS SEP→PES SIP→PIS九、三段论的逻辑形式原形式简记式所有M都是P MAPS是M SAM所以,S是P ∴ SAP十、直言三段论的一般规则:第一,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第二,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叶不得周延第三,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第四,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是否定的第五,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第六,两个特称(I、O)前提不能推出结论第七,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必是特称的十一、三段论的格第一格:中项在大前提中是主项,在小前提中是谓项,其形式为:M PS MS P其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肯定(2)、大前提必须全称第二格:中项在两前提中都是谓项,其形式为:P MS MS P其规则为:(1)、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的(2)、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的第三格: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是主项,其形式为:M PM SS P其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2)、结论必须是特称的第四格:中项在大前提中时谓项、小前提中是主项,其形式为:P MM SS P其规则是:(1)、如果有一个前提否定,则大前提必须全称(2)、如果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必须全称(3)、如果小前提肯定,则结论必须特称。
考研逻辑考点复习之直言命题的关系
考研逻辑考点复习之直言命题的关系直言命题间的关系共有四种,下面我们分别来研究一下。
1.反对关系主、谓项相同的全称肯定命题和全称否定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反对关系。
例如:“所有商品都是优质的”与“所有商品都不是优质的”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
特点:不可同真可同假。
2.下反对关系特称肯定命题与特称否定命题之间的关系为下反对关系,如“有的商品是优质的”与“有的商品不是优质的”。
特点:不可同假可同真。
3.矛盾关系在对当关系中,A与O,E与I之间都是矛盾关系。
特点: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二者之中有一真必有一假,有一假必有一真。
4.差等关系对当方阵中,A与I,E与O为差等关系,所谓差等就是同质而不同量,A、E断定的范围分别大于I、O断定的范围。
特点:在同质的两个命题中,全称命题真,特称命题就真;特称命题假,全称命题就假。
即二者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直言命题关系的对当方阵:2016逻辑专硕考研考点复习之直言命题的关系学习了直言命题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学习的成果。
请判断下列命题间关系:1.不搞阴谋诡计的人不是野心家。
有些野心家是不搞阴谋的。
2.所有的侵略战争都是武力的。
有些侵略战争不是武力的。
3.所有的物质是不可毁灭的。
所有的物质是可以毁灭的。
4.有些物品是没有价值的。
有些商品是有价值的。
5.近年来,有个别地方出现孩子辍学现象,这与某些家长的认识有关系。
有些农村家长认为,反正孩子今后长大要外出打工,现在根本没必要上学读书。
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据此,可以推出:A.有些长大不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读书。
B.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上学读书。
C.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都没必要上学读书。
D.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没有必要上学读书。
E.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都有必要上学读书。
答案:1.矛盾关系,2.矛盾关系3.反对关系,4.下反对关系,5.B同学们,你们全做对了么?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之上下反对关系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当中,会有一类考得相对来说较偏的题型,就是直言命题的上下反对关系。
今天新西南教育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如何利用上下反对关系的特性。
一、上反对关系1含义:上反对关系是指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除了A、B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且A、B是不相交的,此时A、B为上反对关系。
2.直言命题中的上反对关系“所有是”和“所有非”3.性质:互为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比如:命题“所有的花是有毒的”与“所有的花都是无毒的”二者是上反对关系,它们不可能同时为真的,但二者可以同假,比如“有些花有毒,有些花无毒”则证明前面两个命题同假,这时它们就是上反对关系。
4.应用:真假话问题:例:一个单位新招聘一批员工,进行了转正考核,对考核结果有如下三个判断:(1)所有员工都顺利通过了考核;(2)所有员工都没有顺利通过考核;(3)刘能顺利通过了经过最后的统计,发现以上三个判断中有一个为假。
则以下结论一-定为真的是:A.新员工所有人都没顺利通过了考核B.新员工赵四没有顺利通过考核C.新员工广坤顺利通过了考核D.新员工有些人没有顺利通过考核【参考解析】答案为C。
题目中的前两个判断构成了上反对,至少有一假,题目告知只有一假,所以第三个判断为真命题,可知第二个判断为假,则第一个命题为真。
故答案应该选择C。
顾名思义是指题干当中表述最为确定的那一类信息。
如果题干中有,那本题往往可以确定性信息为突破口,去寻找与之相关的信息,依此进行推理。
二、下反对关系1.含义:下反对关系是指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A、B两种情况,且A、B有交集,此时A、B为下反对关系。
2.直言命题当中的下反对关系“有些是”与“有些非”3.性质: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比如:“有的中国人喜欢喝茶”为假可以得出“有的中国人不喜欢喝茶”为真。
4.应用:真假话问题:例题:小天鹅歌舞团有小演员45名。
关于这45名小演员,甲乙丙三人有如下讨论: 甲说:“这些小演员中有些是北京人。
逻辑基础知识汇总
种类逻辑形式简化形式周延性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 SAP S周P不周 1. 矛盾关系推理A、O,E、I 必定一真一假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 P SEP SP周 2. 反对关系推理A、E 至少一假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 SIP SP不周 3. 下反对关系推理I、O 至少一真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 PSOPS不周P周4. 从属关系推理A、I,E、O同真同假单称肯定命题这个 S 是 P SaP单称否定命题这个 S 不是 P SeP 定义对称性关系传递性关系关系推理逻辑形式简化形式推理等价命题负命题1、 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Q P→Q 唯前真后假时为假¬p∨q、¬q→¬p p∧¬q 矛盾关系2、 必要条件只有P才Q Q→P 前假后真时才假 p∨¬q、¬p→¬q¬p∧q 反对关系3、 充要条件当且仅当P才QP ↔Q 同真同假才真p∨q 下反对关系1、 相容的选言P或者Q PVQ 一真即真,全假才假¬p→q、¬q→p ¬p∧¬q2、 不相容的选言要么P要么QPÙQ 当且仅当只一真才真¬p→q、¬q→p、p→¬q、q→¬p (p∧q)∨(¬p∧¬q)P并且QP∩Q所有联言支真才为真¬p∨¬q 7、混合模态推理必然肯定必然 P 可能非P 不必然P 必然 P 必然非 P 必然否定必然非 P 可能P 不必然非P 可能肯定可能 P 必然非P 不可能P 可能否定可能非 P必然P不可能非P可能 P可能非 P种类从属关系推理8、二难推理:若p→q、¬p→q同真,则q必真。
9、归谬法:若p→q、p→¬q同真,则p必假。
10、反证法:若¬p→q、¬p→¬q同真,则¬p必假,即p必真。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1、反对关系分类反对关系分为两类,即上反对和下反对。
(1)上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假,可以同时为假。
直言命题上反对的关系有三组:“所有是”和“所有非”,“所有是”和“某个非”,“所有非”和“某个是”。
比如说:“所有人都喜欢吃水果”和“所有人都不喜欢吃水果”这中就两个命题就属于上反对关系,他们之中就必定有一句话是假话,当然也可能同时为假话。
(2)下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真,可以同时为真。
直言命题中下反对关系也有三组:“有些是”和“有些非”,“有些是”和“某个非”,“有些非”和“某个是”。
例如,“有些人完成了作业”和“有些人没有完成作业”两个命题即为下反对关系,他们两者必定有一句是真话,当然也可能都属于真话。
2、反对关系的应用反对关系的主要应用是在于真假话问题,往往题干中给出几个命题,其中有真话有假话,如果两个命题存在反对关系,那么这类型问题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题目呈现:例1.某单位一共有43个人,单位员工在讨论关于员工的来自的省份,得到了如下几个结论:(1)单位上有些员工来自湖南省;(2)单位上有些员工不是来自湖南省;(3)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经过具体了解发现,上述结论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结论必定为真:A,人事部老张是来自湖南省B,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来自湖南省C,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都不是来自湖南省D,该单位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湖南省【解析】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题干中的前两个断定的逻辑结构属于“有些是”和“有些非”的结构,属于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下反对关系,则两个结论中必定有一个为真,由于题干中为真的结论只有一个,所以第三个结论“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这一结论一定错误,所以老张一定不是来自湖南省,进而可以得到反对关系中的“有些非”必定为真,则“有些是”必定为假,则可以得到该单位所有的员工都不是来自湖南省,答案C为正确答案。
考研逻辑强化知识点:直言命题对当关系
考研逻辑强化知识点: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直言命题对当关系就是具有相同主、谓项的A、E、I、O 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
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的特点是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两个矛盾命题之间只能是一真一假。
(1)全称肯定命题与特称否定命题矛盾;如“所有的鸟都会飞”与“有的鸟不会飞”矛盾。
(2)全程否定命题与特称肯定命题矛盾;如“所有的鸟都不会飞”与“有的鸟会飞”矛盾。
2.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的特点是不能同真,但可同假,两个反对命题之间至少一假。
(1)全称肯定命题与全称否定命题为反对关系;如“所有的鸟都会飞”与“所有的鸟不会飞”为反对关系。
3.下反对关系。
下反对关系的特点是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两个下反对关系命题之间至少一真。
(1)特称肯定命题与特称否定命题为下反对关系。
;如“有的鸟会飞”与“有的鸟不会飞”为下反对关系。
4.从属关系(又称差等关系或推出关系)。
从属关系的特点是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1)全称肯定命题真推出特称肯定命题真;全称否定命题真推出特称否定命题真。
(2)特称肯定命题假推出全称肯定命题假;特称否定命题假推出全称否定命题假; 如“所有的鸟都会飞”为真则可推出“有的鸟会飞”为真;“有的鸟会飞”为假则可推出“所有的鸟都会飞”为假。
直言对当关系如图所示,我们可以从一个判断的真假,推断出相同主、谓项的其他判断的真假。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
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
逻辑学基础知识——直言命题间的下反对关系
逻辑学基础知识——直言命题间的下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指I与O 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
由一个为假可以推出另一个为真,由一个为真不能推出另一个是真是假。
如“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与“有的公务员不是大学生”的关系。
“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与“有的公务员不是大学生”可以同真,即“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有的不是”,但两者不能同为假,由(3)矛盾关系介绍的知识中可知,若“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与“有的公务员不是大学生”同为假,则表示“所有的公务员都是大学生”与“所有的公务员都不是大学生”同为真,显然不成立。
由其中一句如“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为假可以推出“所有的公务员都不是大学生”为真,由“所有的公务员都不是大学生”可以推出“有的公务员不是大学生”为真。
另一句同理。
由其中一句如“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为真不能推测另一句的真假。
此句本身可以和A命题同为真,但若A命题为真则相对应的I命题必为假;同时此句本身又能与I同为真。
故在I与O的关系中,由一个为真不能推出另一个是真是假。
【例题】(2009年山东省考第65题)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
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
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正确答案】A【思路点拨】题干中给出三个结论,分别为I、O和SeP命题。
由上面介绍的逻辑学知识可知,I与O命题为下反对关系,即I与O不能同为假,两命题必有一真一假,由于三人的结论只有一个正确,故丙所说的SeP命题必为假,有相应的SaP命题为真,即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与A选项相同,故选择A项。
逻辑学基本知识
逻辑学基本知识对以下列出的基本逻辑知识要求掌握;而对于其余的知识点,只需作为背景知识浏览一下,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
㈠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概念间的关系按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有:(1)同一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这两个概念就是同一关系;(2)从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
比如,“教师”和“教授”这两个概念,前者的外延就包含着后者的全部外延;(3)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且只有一部分重合。
比如,“企业家”和“青年”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就具有交叉关系。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有:(1)矛盾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构成了它们所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例如:“男人”和“女人”,“生”和“死”;(2)反对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不能构成它们所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例如“白色”和“黑色”。
㈡常见的逻辑错误1、偷换概念2、因果倒置3、以偏概全4、自相矛盾5、循环论证6、同语反复7、循环定义8、转移论题㈢性质命题(直言命题)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性质命题也叫直言命题,可分为六种基本类型:(1)全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是P”;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
(2)全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例如:所有的非金属都不是导体。
(3)特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有S是P”;例如:有的金属是液态。
(4)特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有S不是P”;例如:有的化妆品不是液态。
(5)单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是P”;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6)单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不是P”;例如:小王不是老师。
由于单称判断对反映某一单独对象的概念的全部外延作了断定,从逻辑性质上说,单称判断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全称判断。
第一章逻辑判断
例如:如果他有一个好律师,那么他会被宣判无罪。
只要明天不下雨,我们的会议就按计划进行。
②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只有B,才A;除非B,否则不A。
例如:只有我们团结一心,才能攻克难关。
除非父母同意,否则他不会出国留学。
(3)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A→B的矛盾命题为A且非B。
经典例题
1.甲、乙、丙三人各自买了一部不同品牌的新手机,手机的品牌分别为华为、小米和联想。他们一起来找丁,让丁猜猜他们分别买了什么品牌的手机。丁说:“甲买的华为,乙买的肯定不是华为,丙买的不是联想”。丁的猜测只有一句话是对的。由此可以推出( )。(2017年建行)
Ⅰ.丽丽是班长,明明不是学习委员。
Ⅱ.丽丽不是班长,明明是学习委员。
Ⅲ.丽丽不是班长,明明不是学习委员。
Ⅳ.丽丽是班长,明明是学习委员。
A.仅Ⅰ和ⅡB.仅Ⅱ和ⅢC.仅Ⅱ、ⅣD.Ⅰ、Ⅱ、Ⅲ
答案与解析:D命题“并非A且B”的矛盾命题是“A且B”,所以Ⅳ与题干是矛盾关系,一定为假,不可能为真,其他三项皆可能为真,故本题答案为D。
第一章 逻辑判断
第一节 必然性推理
一、直言命题
1.直言命题的含义
直言命题又称为性质命题。它是判断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例如:所有的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有些好看的花儿是带刺的。
波斯猫是惹人喜爱的动物。
这些都是直言命题,分别对一些对象作出判断,说明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
2.直言命题的句式
逻辑学中,规定直言命题有6种句式,分别是:
答案与解析:B此题考查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题干中的假言命题转化成表达式为:某人是抢劫犯→案发时在犯罪现场。而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是“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A选项是“否前推否后”,错误;B选项符合推理规则,正确;C选项是“肯后推肯前”,错误;D选项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的矛盾命题,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基础知识——直言命题间的下反对关系
下反对关系
指I与O 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
由一个为假可以推出另一个为真,由一个为真不能推出另一个是真是假。
如“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与“有的公务员不是大学生”的关系。
“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与“有的公务员不是大学生”可以同真,即“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有的不是”,但两者不能同为假,由(3)矛盾关系介绍的知识中可知,若“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与“有的公务员不是大学生”同为假,则表示“所有的公务员都是大学生”与“所有的公务员都不是大学生”同为真,显然不成立。
由其中一句如“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为假可以推出“所有的公务员都不是大学生”为真,由“所有的公务员都不是大学生”可以推出“有的公务员不是大学生”为真。
另一句同理。
由其中一句如“有的公务员是大学生”为真不能推测另一句的真假。
此句本身可以和A命题同为真,但若A命题为真则相对应的I命题必为假;同时此句本身又能与I同为真。
故在I与O的关系中,由一个为真不能推出另一个是真是假。
【例题】(2009年山东省考第65题)
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
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
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
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
【正确答案】A
【思路点拨】
题干中给出三个结论,分别为I、O和SeP命题。
由上面介绍的逻辑学知识可知,I与O命题为下反对关系,即I与O不能同为假,两命题必有一真一假,由于三人的结论只有一个正确,故丙所说的SeP命题必为假,有相应的SaP命题为真,即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与A选项相同,故选择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