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之。

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

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与4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2与6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p,才q。

3与5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所有S是P。

第二章概念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语言答:“语言”的内涵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的外延是指:世界上古往今来存在的各种有声语言,如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等。

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人工语言。

2.戏剧答:“戏剧”的内涵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结合体,是综合艺术。

它的外延是指:在舞台上上演的各种形式的戏剧。

按内容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方式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按结构和容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中外形式的不同分有戏曲、话剧、现代歌舞剧。

3.偶数答:“偶数”的内涵是指: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的外延是指:2、4、6、8、10、12……。

四、逻辑基本知识—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四、逻辑基本知识—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四、复合命题及其推理复合命题是包含了其他命题的一种命题,一般说,它是由若干个(至少一个)简单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

(一)联言命题及其推理Ⅰ、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断定事物的若干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如:“文艺创作既要讲思想性,又要讲艺术性”就断定了“文艺创作要讲思想性”和“文艺创作要讲艺术性”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联言命题所包含的肢命题称为联言肢。

在现代汉语中表达联言命题逻辑联结词的通常有:“……和……”,“既……又……”,“不但……而且……”,“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但是……”等等。

如果取“并且”作为联言命题的典型联结词,用“p”、“q”等来表示联言肢,那么联言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p而且q“鲁迅是思想家”都真的情况下是真的,在其余情况下都是假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汉语中用“但是”、“还”、“尽管”等联结词所联结而成的联言命题并不完全等同于用“∧”所联结而成的合取式。

对前者来说顺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如“他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并且参加了奥运会”就是一个在逻辑上可接受的联言命题。

但它对日常思维来说却是不恰当的。

因为它的两个肢命题在意义上前后顺序被颠倒了,同样,“他参加了亚运会,并且雪是白的”在逻辑上可以为真。

Ⅱ、联言推理1.分解式;这是根据一个联言命题为真而推出其各联言肢为真。

公式是:p∧qp(或q)例如,某同志曾有如下议论:既然大家都认为老王同志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我说老王同志是有缺点的,这又有什么不对呢?某同志的这个议论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一种联言推理。

即:老王同志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所以,老王同志是有缺点的。

2.组合式;这是根据一个联言命题的各个联言肢为真而推出该联言命题为真。

公式是pqrp∧q∧r例如,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仅工人和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而且知识分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所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3、联言推理的组合式:逻辑形式为
P q 所以,P并且q
高等学校要多出人才, 高等学校要多出成果, 所以,高等学校既要多出人才,又要多出成果。
学生的文化学习要加强, 学生的体育锻炼要加强, 学生的品德修养要加强, 所以,学生的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品德修 养都要加强。
练习一:下列推理是什么形式的联言推理?
有而且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命题才真; 选言支全假或有两个以上选言支真,命题为假
这本书要么是甲借去,要么是乙借去,要么是丙 借去。
练习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选言命题?表达什么 选言命题?
1、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 是由于锻炼差,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
2、这堂课是你上,还是我上?
3、他毫无长进,或者说比过去更自私, 更庸俗了。
1、农业、能源、交通和科学教育都是我 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所以, 教育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我们 必须抓好。
2、郭沫若是伟大的文学家,郭沫若是伟 大的历史学家,郭沫若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 所以,郭沫若是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古 文字学家。
3、我们的干部要有德,我们的干部要有 才,所以,我们的干部要德才兼备。
好的文学作品要有教育人的作用, 好的文学作品要有感染人的艺术力量; 所以,好的文学作品既要有教育人的作用,又要 有感染人的艺术力量。
2、联言推理的分解式:逻辑形式为 P并且q 所以,P(或q)
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
所以,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
化学药物既有治疗作用,又有副作用, 所以,化学药物是有副作用的。
练习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
1、一人抽烟,大家受害。 2、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
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3、如果说这张脸上曾有过一些美的东

范文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docx

范文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docx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其相同的是(D )A.前件和后件B.前件和联结词C.后件和联结词D.联结词【主联结词】2.如果一个包含两个选言支的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则其两个选言支(D )A.可同真且可同假B.可同真但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但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3.下列命题形式中,与既不同真又不同假的是(C )A.p→q B.p←qC.p↔q D.p∨q4.若“如果某甲掌握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下列为真的是(B )A.某甲掌握两门外语并且精通逻辑B.某甲掌握两门外语但不精通逻辑C.某甲没掌握两门外语但精通逻辑D.某甲没掌握两门外语也不精通逻辑5.以“A并且B”和“非B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C )A.A并且非B B.B并且非CC.B并且C D.A并且非C6.在下列表达式中,正确表达直言命题中的A命题与O命题之间真假关系的是(D )A.A→﹁O B.﹁A→OC.A∨O D.7.命题“老赵、老钱、老孙三人至少有一人是复员军人”可表示为(C)A.(p∧q)∨r B.C.p∨q∨r D.p→(q∧r)8.“不是在保守中落后,就是在改革中进步”与“不是在保守中落后,而是在改革中进步”这两个命题(D )A.都是选言命题B.都是联言命题C.前者为联言命题,后者为选言命题D.前者为充分条件命题,后者为联言命题注意,“不是在保守中落后,就是在改革中进步”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在保守中落后,那么就是在改革中进步”,是充分条件命题;也可以看作选言命题。

9.“这部作品或者思想性不强,或者艺术性不高,或者既思想性不强又艺术性不高”这一命题应符号化为(C )A.p∨q∨r B.C.p∨q D.解析:不相容析取命题为真,当且仅当,一个析取支为真。

选项B和D显然不符合不相容析取命题的特征。

相同命题表示为相同符号,这是符号化的一个基本原则。

如果以p表示“思想性不强”,以q表示“艺术性不高”,那么这个符合命题应当符号化为:p∨q∨(p∧q)。

《普通逻辑》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逻辑》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6.表达命题。

虽然它使用的是感叹句,但反映还是十分明确的。

7.不表达命题。

8.不表达命题。

9.不表达命题。

10.表达命题。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1.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在自然语言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个逻辑联结词是有歧义的。

在某种语境中,它可以用来作为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另一种语境中,它也可能用来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

在这个命题中,根据它的语境,它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

因为这个命题的三个选言肢实际反映了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这些作品政治上有错误但艺术上没有缺点;第二种可能是这些作品艺术上有缺点但政治上没有错误;第三种可能是这些作品政治上有错误而且艺术上有缺点。

在这三种情况中,有而且只有一种情况是真的,所以,它是不相容选言命题。

(注:学术界也有人认为是表达相容选言命题)2.相容的选言命题。

3.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4.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5.相容的选言命题。

6. 不相容选言命题。

三、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的什么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1.充分条件。

2. 充分必要条件。

3.充分必要条件。

4.必要条件。

5. 必要条件。

6.必要条件。

7.充分条件。

8.充分条件。

9.充分必要条件。

10.充分条件。

四、用p、q、r……等分别表示不同内容的简单命题,并用符号表示其逻辑联结词,写出下列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

1.用p表示“曹丕是文学家”,用q表示“曹植是文学家”,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q”。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之。

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

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与4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2与6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p,才q。

3与5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所有S是P。

第二章概念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语言答:“语言”的内涵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的外延是指:世界上古往今来存在的各种有声语言,如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等。

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人工语言。

2.戏剧答:“戏剧”的内涵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结合体,是综合艺术。

它的外延是指:在舞台上上演的各种形式的戏剧。

按内容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方式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按结构和容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中外形式的不同分有戏曲、话剧、现代歌舞剧。

3.偶数答:“偶数”的内涵是指: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的外延是指:2、4、6、8、10、12……。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章命题逻辑练习(1)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⒈B ⒉B ⒊C ⒋C ⒌A⒍B ⒎C ⒏B ⒐B ⒑E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1.这些作品或者政治上有错误,或者艺术上有缺点,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答: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在自然语言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个逻辑联结词是有............................歧义的。

在某种语境中,它可以用来作为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另一种语境中,它也可........................................能用来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

在这个命题中,根据它的语境,它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

因为这个命题的三个选言肢实际反映了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这些作品政治上有错误但艺术上没有缺点;第二种可能是这些作品艺术上有缺点但政治上没有错误;第三种可能是这些作品政治上有错误而且艺术上有缺点。

在这三种情况中,有而且只有一种情况是真的,所以,它是不相容选言命题。

2.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

答: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3.对待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可以有三种态度,或者是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者是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或者是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

答: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三、用p、q、r……等分别表示不同内容的简单命题,并用符号表示其逻辑联结词,写出下列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

1.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人看过《牛虻》。

答:用p表示“甲看过《牛虻》”,用q表示“乙看过《牛虻》”,用r表示“丙看过《牛虻》”,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q∨r”。

2.国家不论大小,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答:用p表示“大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用q表示“小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q”。

3.甲、乙、丙并非都看过《苔丝》。

答:用p表示“甲看过《苔丝》”,用q表示“乙看过《苔丝》”,用r表示“丙看过《苔丝》”。

复合命题练习题及答案

复合命题练习题及答案

复合命题练习题及答案1、指出下列判断的等值判断,并用真值表加以验证:并非如果甲是罪犯,那么乙就是罪犯。

2、运用真值表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正确:只有年满十八岁的人,才有选举权;某甲未满十八岁,所以,某甲没有选举权。

3.如果是法律专业的学生,就要学习逻辑学;黎明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所以,黎明要学习逻辑学。

六、综合分析题1.已知:如果甲和乙是杀人犯,则丙是无罪的;丙有罪,且丁的证词正确;如果丁的证词正确,那么,乙就是杀人犯。

问:谁是杀人犯?并写出推导过程。

2.已知:若甲和乙都参加律师考试,则丙不参加律师考试;只有乙参加律师考试,丁才参加律师考试;甲和丙都参加了律师考试;问:乙和丁是否都参加了律师考试?请写出推导过程。

解答:五、表解题1、答:用”P”表示”甲是罪犯”;用”q” 表示”乙是罪犯”;用” “ 表示”乙不是罪犯”。

等值判断是:甲是罪犯,而乙不是罪犯。

两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并非和PΛ 。

列真值表如下:P q p→q 并非PΛ真真假真假假真假真假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假真真假假由表可知,两判断等值。

2、答:1)用”P”表示”年满十八岁的人”;用”q”表示”有选举权”;用” “表示”未满十八岁”;用” “表示”没有选举权”。

2)其推理形式是:Λ )→ 。

3)列出真值表如下:P q P←q Λ Λ )→真真假假真假真真假假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真假假真真真真真由表可看出,不管P、q的真值及其组合如何,最后一栏总是得真的值。

所以,推理形式正确。

3.其推理形式为:→q.p q p→q ∧p ∧p)→q真真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真真假真假假真假真六、综合分析题1.答:1)由可推知丙有罪;丁的证词正确;2)由和可推知乙就是杀人犯;3)由和可推知:并非甲和乙是杀人犯,这个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或者甲不是杀人犯,或者乙不是杀人犯。

4)由和可推知甲不是杀人犯;5)由和可知乙就是杀人犯,甲不是杀人犯。

2. 答:以P表示“甲参加自学考试”,q 表示”乙参加自学考试”,r表示”丙参加自学考试”,S表示”丁参加自学考试”,则推导过程如下:⑴→ [前提]⑵q←S [前提]⑶P∧r [前提]⑷r [由,联言推理分解式]⑸P [由,联言推理分解式]⑹ ∨ [由、,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否定后件式]⑺ [由、,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⑻ [由、,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否定前件式]由、可知:乙和丁都没有参加自学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其相同的是( D )A.前件和后件B.前件和联结词C.后件和联结词D.联结词【主联结词】2.如果一个包含两个选言支的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则其两个选言支( D )A.可同真且可同假B.可同真但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但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3.下列命题形式中,与既不同真又不同假的是( C )A.p→q B.p←qC.p↔q D.p∨q4.若“如果某甲掌握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下列为真的是( B )A.某甲掌握两门外语并且精通逻辑B.某甲掌握两门外语但不精通逻辑C.某甲没掌握两门外语但精通逻辑D.某甲没掌握两门外语也不精通逻辑5.以“A并且B”和“非B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C )A.A并且非B B.B并且非CC.B并且C D.A并且非C6.在下列表达式中,正确表达直言命题中的A命题与O命题之间真假关系的是( D )A.A→﹁O B.﹁A→OC.A∨O D.7.命题“老赵、老钱、老孙三人至少有一人是复员军人”可表示为( C )A.(p∧q)∨r B.C.p∨q∨r D.p→(q∧r)8.“不是在保守中落后,就是在改革中进步”与“不是在保守中落后,而是在改革中进步”这两个命题( D )A.都是选言命题B.都是联言命题C.前者为联言命题,后者为选言命题D.前者为充分条件命题,后者为联言命题注意,“不是在保守中落后,就是在改革中进步”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在保守中落后,那么就是在改革中进步”,是充分条件命题;也可以看作选言命题。

9.“这部作品或者思想性不强,或者艺术性不高,或者既思想性不强又艺术性不高”这一命题应符号化为( C )A.p∨q∨r B.C.p∨q D.解析:不相容析取命题为真,当且仅当,一个析取支为真。

选项B和D显然不符合不相容析取命题的特征。

相同命题表示为相同符号,这是符号化的一个基本原则。

如果以p表示“思想性不强”,以q表示“艺术性不高”,那么这个符合命题应当符号化为:p∨q∨(p∧q)。

由合取对析取的分配律,即A∨(B∧C)=(A∨B)∧(A∨C)可得,p∨q∨(p∧q)=(p∨q∨p)∧(p∨q∨q)由析取结合律可得,(p∨q∨p)∧(p∨q∨q)=(p∨p∨q)∧(p∨q∨q)由于任何命题析取其自身仍然等于该命题,即A∨A=A,任何命题合取其自身仍然等于该命题,即A∧A=A,所以(p∨p∨q)∧(p∨q∨q)=(p∨q)∧(p∨q)=p∨q所以,正确答案为C。

注,析取对合取的分配律是A∧(B∨C)=(A∧B)∨(A∧C)。

10.“如果不以事实为根据,或者不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能公正断案”,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为( C )A.p∧q B.p∨qC.(p∨q)→r D.(﹁p∧﹁q)→r11.如果“p当且仅当非q”与“q”均真,则下列命题形式为真的是( C )A.p∧q B.p∧﹁qC.﹁p∧q D.﹁p∧﹁q12.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科学家和环保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从现在起就重视环境保护,那么有一天人类将无法在地球上生存。

以下哪项解释最符合上述警告的含义( E )A.如果从后天而不是明天起就重视环境保护,人类的厄运就要早一天到来。

B.如果我们从现在起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人类就可以在地球上永久生活下去。

C.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人类就不至于在地球上生存不下去。

D.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厄运到来之前人类就可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了。

E.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要有高度认识,并且要尽快采取行动做好环保工作。

13.远大公式生产的小轿车都安装了驾驶员安全气囊。

在安装驾驶员安全气囊的小轿车中,有80%安装了乘客安全气囊。

只有安装乘客安全气囊的小轿车才会同时安装减轻冲击力的安全杠和防碎玻璃。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并且事实上李先生从远大公司购进的一辆小轿车中装有防碎玻璃,则以下哪项断定一定是真的( C )(1)这辆车一定装有安全杠。

(2)这辆车一定装有乘客安全气囊。

(3)这辆车一定装有驾驶员安全气囊。

A.仅(1)B.仅(2)C.仅(3)D.仅(1)和(2)E.(1)、(2)和(3)解析:只有安装乘客安全气囊的小轿车才会同时安装减轻冲击力的安全杠和防碎玻璃。

如果同时安装减轻冲击力的安全杠和防碎玻璃的小轿车则安装乘客安全气囊。

前提中没有给出李先生从远大公司购进的一辆小轿车是否装有减轻冲击力的安全杠,所以从“李先生从远大公司购进的一辆小轿车中装有防碎玻璃”推不出“李先生从远大公司购进的一辆小轿车中装有乘客安全气囊”。

14.如果小赵参加宴会,那么小钱、小孙和小李将一起参加宴会。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是真的( E )A.如果小赵没有参加宴会,那么小钱、小孙和小李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没有参加宴会。

B.如果小赵没有参加宴会,那么小钱、小孙和小李都没有参加宴会。

C.如果小钱、小孙和小李都参加宴会,那么小赵也参加宴会。

D.如果小李没有参加宴会,那么小钱和小孙不会都参加宴会。

E.如果小孙没有参加宴会,那么小赵和小李不会都参加宴会。

解析:如果小孙没有参加宴会,那么小钱、小孙和小李不是一起参加宴会。

如果小钱、小孙和小李不是一起参加宴会,那么小赵没有参加宴会。

所以,如果小孙没有参加宴会,那么小赵和小李不会都参加宴会。

15.建德小区有住户家发现白蚁。

除非小区中有住户家发现白蚁,否则任何小区都不能免费领取高效灭蚁灵。

金沙小区可以免费领取高效灭蚁灵。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以下哪项据此不能断定真假( D )(1)建德小区有的住户家没有发现白蚁。

(2)建德小区能免费领取高效灭蚁灵。

(3)金沙小区有的住户家发现白蚁。

A.只有(1)B.只有(2)C.只有(3)D.只有(1)和(2)E.(1)、(2)和(3)解析:由“建德小区有住户家发现白蚁”,不能必然推出“建德小区有住户家没有发现白蚁”。

由“建德小区有住户家发现白蚁”和“除非小区中有住户家发现白蚁,否则任何小区都不能免费领取高效灭蚁灵”,不能必然推出“建德小区能免费领取高效灭蚁灵”。

因为这里使用的是必要条件命题的肯定前件式推理。

但是,必要条件命题的肯定后件式是必然性推理。

因此,正确答案为D。

二、双选题1.在下列选言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有( AB )A.(p∨q)∧p├﹁q B.∧﹁p├ q∧rC.∧﹁p├D.(p∨q∨r)∧﹁p├ q∨rE.(p∨q∨r∨s)∧(﹁p∧﹁q)├ r∨s2.在下列充分条件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BD )A.(p→﹁q)∧﹁p├ q B.(p→﹁q)∧q├﹁pC.(﹁p→q)∧p├﹁q D.(﹁p→﹁q)∧q├ pE.(﹁p→q)∧q├﹁p3.在下列必要条件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有( DE )A.(p←﹁q)∧﹁q├ p B.(﹁p←q)∧p├﹁qC.(﹁p←﹁q)∧p├ q D.(﹁p←q)∧﹁p├ qE.(p←﹁q)∧q├﹁p4.“只有触犯刑律,才能构成犯罪”作为前提进行(有效的)假言推理,另一前提可以是( CD )A.触犯刑律B.没有构成犯罪C.没有触犯刑律D.构成犯罪E.并未构成犯罪注意,原题中没有“有效的”,但必须加上这个限制条件,该题才显得合适。

5.以(﹁p∨﹁q)∧(r∧s)为前提进行推理,可以有效推出的结论有( BDE )A.﹁r∨﹁s B.r∧s C.﹁p∧﹁qD.﹁p∨﹁q E.r∨s注意,题干的(﹁p∨﹁q)∧(r∧s)原为(﹁p∨﹁q)←(r∧s),但(﹁p∨﹁q)←(r∧s)的主联结词必须改为∧,该题才显得有些合适。

之所以仅仅说有些合适,是因为它有三个正确选项。

因为,(﹁p∨﹁q)∧(r∧s)├ r∧s├ r├ r∨s(﹁p∨﹁q)∧(r∧s)├﹁p∨﹁q6.对于有效的推理形式来说,前提与结论之间可能具有关系是( BE )A.矛盾关系B.等值关系C.下反对关系D.反对关系E.蕴涵关系7.对于有效的直接推理而言,其前提与结论之间不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AD )A.矛盾关系B.等值关系C.差等关系D.反对关系E.蕴涵关系8.以﹁p为前提进行有效推理,另一前提可以是( AC )A.p←﹁q B.p→﹁q C.p∨qD.﹁p∨﹁q E.﹁p←q9.一个有效推理的前提之一是p,结论是﹁q,它的另一个前提可以是( BD )A.p∨q B.C.p←﹁qD.﹁p↔q E.p→q10.以(1)﹁q、(2)p∨q、(3)p→r为前提推出结论r,所用的推理形式有( CD )A.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B.联言推理的分解式C.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D.充分条件推理的肯定前件式E.充分条件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解析:﹁q∧(p∨q)├ p(p→r)∧p├ r三、多选题1.下列假言推理为有效式的有( BDE )A.(﹁p→q)∧p├﹁q B.(p→﹁q) ∧q├﹁p C.(﹁p←﹁q)∧﹁p├qD.(p←﹁q)∧﹁q├ p E.(p→﹁q)∧p├﹁q2.以﹁p为前提进行有效推理,如果希望得到﹁q为结论,可增加的另一个前提有( BCD )A.p→﹁q B.q→p C.p∨﹁qD.p↔q E.p→q3.以(1)p∨q∨﹁r、(2)(p∨q)→(s∧﹁q)、(3)r为前提推出结论p∧r,所用的推理形式有( BCDE )A.一次运用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B.联言推理的分解式【③】C.两次运用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①、④】D.充分条件推理的肯定前件式【②】E.联言推理的组合式【⑤】解析:①(p∨q∨﹁r)∧r├ p∨q 【注意r = ﹁(﹁r)】②(p∨q)∧((p∨q)→(s∧﹁q))├ s∧﹁q③ s∧﹁q├﹁q④(p∨q)∧﹁q├ p⑤ p∧r├p∧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