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V3.5.5更新说明

合集下载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使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的通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使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的通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使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公布日期】2008.09.19•【文号】•【施行日期】2008.09.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使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方案》,为加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力度,规范土地调查管理和宣传工作,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调查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创造重视、支持土地调查的舆论环境。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

请各地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及中国地籍网自行下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使用手册》(内含标识图案及颜色规格),下载网址:http:///及http://。

附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使用说明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九日附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使用说明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外围由“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2007.07.01-2009.10.31”构成,点明了调查的主题和时间范围。

标识中的山脉、平原、村舍和“0、1”数字,体现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为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基本农田状况调查和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卫星、经纬线和“0、1”数字代表此次调查的特点是: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成熟、实用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全面提升调查的科技含量,及时快捷地获取客观的土地基础数据,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土地利用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主要用于设计制作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相关的纪念品、活动展板、宣传画、公益广告等宣传品,也可在有关管理资料和办公用品上使用。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检查和核查系统开发项目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检查和核查系统开发项目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检查和核查系统开发项目一、项目概述该项目是数慧公司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开发建设的,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核查工作需要的系统软件,服务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建设目标。

1)面向全国县级土地调查队伍,开发成果质量检查系统软件,实现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用计算机辅助自动质量检查,保证土地调查成果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提高数据质量检查工作效率。

2)面向国家级成果核查技术队伍,开发成果核查系统软件,辅助全国土地调查办对县级农村调查成果进行核查,保证县级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提高核查工作效率。

二、系统功能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检查系统软件(1)基本模块:包括数据交换、数据组织、显示浏览、索引定位、交互工具。

(2)自动检查模块:根据质量检查规则需求,对于可以计算机自动检查的内容由系统进行自动检查,检查结果自动记录。

(3)手动检查模块:根据质量检查规则需求,对于计算机无法自动完成的内容,提供相应的辅助工具对汇交数据进行半自动检查,同时记录相关的检查结果表格。

(4)查询统计模块:支持对检查结果的查询,定位及输出,不带图形的错误信息导出为Excel格式,带图形的错误信息除了导出成Excel格式外,还能将错误图形导出为Shape或Vct格式。

(5)成果质量评价模块:主要是用于对数据的整体质量的宏观评价,方便快速形成反馈意见。

包括进行错误统计和质量评价。

(6)成果输出:检查错误信息图形输出和文档输出。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核查系统软件核查系统软件主要用于辅助核查单位核实数据库成果与上报成果、与图件、与实地三者的一致性。

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基本模块:包括数据交换、数据组织、显示浏览、索引定位、交互工具;(2)内业核查模块:数据库质量核查、基本农田核查、面积汇总检查、地类一致性核查;(3)地方复核模块:地方复核资料输出、地方复核结果的输入和管理;(4)外业核查模块:外业核查图斑抽取、外业核查资料的输出、核查成果的输入和管理;(5)成果质量评价模块:数据库成果正确率计算、数据库质量判定;(6)外业核查子系统:基本图形显示功能、图形编辑功能、GPS功能。

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规范编制说明.pdf

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规范编制说明.pdf
a)第一层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采用 GB/T 2260 中规定的数字代码 6 位数字码; b)第二层为要素层代码,采用《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TD/T1057—2020)表 1 规定
的 4 位字符码; c)第三层为要素标识码顺序号,采用 8 位数字码,码值:00000001~99999999。 要素标识码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3.1 要素 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ISO 19101]
3.2 要素属性 feature attribute 要素的性质。[ISO 19109]
3.3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4 对象 object 具有明确定义的边界和封装状态与行为特征的实体。[GB/T 17798]
3
间的数据变更过程视作为长事务。
5.2 数据库更新基本单元
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基本单元定义为:两个时点之间的要素对象叠加所形成的最小面 对象和被其分割或包含或和其相交的线对象、点对象的集合。基本单元中任一对象发生变化, 视为基本单元发生变化。
5.3 增量数据库
国土调查增量数据库是由数据库更新文件和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两个文件组成,采用 VCT 格式进行交换,反映了两个时点之间对比要素对象的变化及其相关对象的集合。在数 据库更新文件和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中,具有相同对象标识码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是对同 一空间对象的描述,空间对象的标识码在同一文件中必须唯一。
202X - XX - 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 布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要素分类和标识码................................................................................................................................ 2 5 数据库更新一般规定............................................................................................................................ 3 6 数据库更新结构定义............................................................................................................................ 4 7 数据更新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35 8 数据更新交换内容与格式.................................................................................................................. 37 9 元数据更新.......................................................................................................................................... 3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国土调查更新数据交换格式.................................................................38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国土调查更新数据交换格式检验规则...................................................40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矢量数据索引文件格式...........................................................................48 参考文献................................................................................................................................................. 49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技术指标规范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技术指标规范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技术指标规范1. 引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调查之一,其成果数据对于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和资源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了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的缩编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制定本技术指标规范。

2. 缩编目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的目标是将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得到更为简化、易于理解和使用的数据集。

缩编后的数据应该具备一定的标准化程度,便于跟踪和比较分析。

同时,缩编后的数据还应该满足一定的计算机处理和存储要求。

3. 数据缩编流程数据缩编的主要流程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理和数据转换。

具体流程如下所示:3.1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精细的处理和筛选,去除错误数据和冗余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清洗的步骤如下:•去除错误数据:通过数据质量检查,识别和删除可能存在的错误数据,例如超出合理范围的数值或无效的记录。

•去除重复数据:去除重复的数据记录,确保每条记录的唯一性。

•填补缺失数据:对存在缺失数据的记录进行处理,可以通过合理的插值方法进行填补。

3.2 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是指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结构化整理,使其符合指定的数据模型和格式要求。

数据整理的步骤如下:•选择关键字段:根据缩编的目标和使用需求,选择与之相关的关键字段。

•重新组织数据结构:根据数据模型要求,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和排序,使其更加有序。

•转码和归类:对数据中的分类信息进行编码和归类,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询。

3.3 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指将整理好的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处理和存储的标准格式。

数据转换的步骤如下:•格式转换:将数据转换为指定的数据格式,常见的格式包括CSV、Excel、JSON等。

•编码转换:根据需要,将数据进行编码转换,例如将数据从GBK编码转换为UTF-8编码。

•存储策略:确定数据存储的方式和策略,如存储为文件、数据库或云存储等。

4. 技术指标要求为了确保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的效果和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技术指标要求:•数据准确性:缩编后的数据应该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调查实施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调查实施方案

附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调查实施方案为顺利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及时汇总200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各地二次调查成果为基础,将二次调查成果统一更新到2009年12月31日标准时点,同时,查清2009年度各类土地变化情况,完成200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二、工作任务(一)生产“标准时点”调查底图。

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的要求,国家统一采购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期间最新遥感数据,生产覆盖全国的“标准时点”遥感影像图。

国家组织专业队伍,通过最新遥感影像与前时相遥感影像及二次调查初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照比较,发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制作分县“标准时点”调查底图,用于地方开展标准时点统一更新及200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二)开展二次调查成果更新。

以二次调查初始调查成果为基础,利用“标准时点”调查底图及遥感监测成果,以县(市)为单位,采取内外业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查清各类土地变化情况,将二次调查成果统一到2009年12月31日标准时点上,并更新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将二次调查数据与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各类土地面积的差异,特别是耕地、建设用地的增减变化及其原因。

(三)调查2009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结合二次调查成果更新,按照二次调查中农村土地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技术要求,单独标注并提取2009年度内土地利用变化信息,逐级汇总统计形成200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

三、调查依据和标准(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五)《关于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增加可调整地类的通知》;(六)《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图式、图例、色标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图式、图例、色标
..t.!!
R 170 G 190 B 30
012 I 水浇地
(1 .2)15 jJ_
I r~~)
20( 1.5) 101
jJ_
jJ_
20
^
RO G 160 B 100
042 人 l 牧草地
(2l 50)
R 255 G 255 B 150
< l 2( l Ozq)
/气
RO G 135 B 80 R 150 G210 B 50


02 -30- - - - -20----l-o- | R O G 0 B 0
村 民小组界 0.2 句2"0'----20-町币"四"
RO GO B 0
争议界
1.2
0.2
RO GO B 0
二l 作界 on02一50)
一(l008) 一一 RO GO B 0
204 I 采矿用地 I I
④ ~~~) I ~ 的
2
第二次全国土 地 调查土 地 分类图 式、 图 例、 色标
编号
地类 名称
式样
RGB
[ 数据 ]
10 3 I 街苍用地|
_..巷E…
|
RRO GO B 0 lBOG BOB30
104 I 农 村 道路
面状
RO G 0 BO R 170 G 85 B 80
编号Leabharlann 地类 名称坑塘水面式样
0.15
ι~
沿海滩涂 |
RO GO BO R 255 G 170 B 200
线状
l 公路用 地
面状
线 iI\
高速公路
匡l 道 县乡(含)
以上公路 |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九年八月前言为规范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满足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的汇交、更新、维护等管理和利用方面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范围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一时点更新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

本规定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参加编写人员:目录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数据库更新一般规定 (2)5 数据库更新结构定义 (5)6 数据更新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38)7 数据更新交换内容与格式 (40)8 元数据更新 (46)I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更新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与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9231-2001 土地基本术语GB/T 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5-200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V3.5.5更新说明

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V3.5.5更新说明

辽宁省第⼆次⼟地调查专⽤软件V3.5.5更新说明辽宁省第⼆次⼟地调查专⽤软件3.5.5更新说明⼀.更新内容为确保2010年⼟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作按时顺利完成,辽宁省第⼆次⼟地调查专⽤软件进⾏如下更新:1.辽宁省第⼆次⼟地调查专⽤软件⽆须授权⽂件。

2.完善地类变更⼯具功能。

3.完善增量数据汇交功能。

4.增加Oracle⽀持增量数据汇交。

5.增加增量数据导⼊功能。

6.修改可调整地类公顷表本地和Oracle不⼀致问题。

7.修改城镇农村合库数据结构修改提⽰错误问题。

8.修改城镇系统证书关系查询显⽰关系不正确问题。

9.增加实时变更⼯具功能。

10.修改城镇输出⼟地利⽤分幅图图例问题。

11.修改城镇个别符号问题。

12.增加变更记录表导出功能。

⼆.更新安装⽅法1.卸载3.5.5之前版本软件辽宁省第⼆次⼟地调查专⽤软件3.5.5为完整版安装程序,安装前需要先卸载3.54之前版本,关闭辽宁省⼆调⼟地调查软件全部程序,包括正在使⽤的⼯具集,在开始菜单→所有程序→辽宁省第⼆次⼟地调查专⽤软件,执⾏卸载辽宁省第⼆次⼟地调查专⽤软件。

卸载结束后,删除安装程序未卸载⽂件,C:\Program Files\GTIS\辽宁省第⼆次⼟地调查专⽤软件。

2. 安装3.5.5版本3.5.5版本与之前版本区别⽆须授权⽂件,便可以使⽤辽宁省第⼆次⼟地调查专⽤软件。

双击setup.exe 安装程序。

开始安装程序,按照堤⽰进⾏安装,在出现的《许可协议》中选择“我接受许可协议条款”,然后继续点击“下⼀步”进⾏安装。

填写客户信息,继续点击“下⼀步”。

在此界⾯点击“下⼀步”在默认⽬录安装程序或点击“浏览”选择您的程序安装⽬录。

选择安装类型为“数据建库⼦系统”,继续点击“下⼀步”,可以安装程序了,点击“安装”程序。

“完成”软件安装。

为了使图形符号化填充效果能够显⽰出来,就需要更新字体⽂件。

其具体步骤如下:第⼀步,打开系统软件安装⽬录中的sys⽂件夹,选择字体⽂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质检核查软件-安装部署手册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质检核查软件-安装部署手册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质检核查软件安装部署手册1运行环境1.1硬件环境提供软件运行的最低配置,采用此配置可能会影响运行速度,特别是执行大数据量质检的时候,建议提高硬件配置以减少等待时间。

CPU:Intel P4 3.0或者更高内存:至少1G硬盘:至少20G1.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适合运行在如下Microsoft Windows 版本,包括Windows XP (SP2 及更高版本)、Windows 2003 Server( SP1 及更高版本)运行环境: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 (及其以上版本)说明:软件安装过程中安装程序将判断操作系统是否已经安装.NET Framework 2.0(及其以上版本),如果没有,安装程序将自动安装.NET Framework 2.0。

GIS环境:ArcEngine 9.2 Runtime (需要安装SP4 补丁包)其它环境:Microsoft Office 2003 Word (及其以上版本)Microsoft Office 2003 Excel (及其以上版本)Microsoft Office 2003 Access (及其以上版本)2 软件安装2.1 ArcGIS Engine9.2 Runtime安装说明:⑴本软件安装程序不提供ArcGIS Engine9.2 Runtime(及其补丁)安装包;⑵如果系统中存在非9.2版本的ArcGIS产品(如ArcGIS Map 9.0、ArcGIS Engine 9.1),请先卸载再执行下列安装。

第一步:在ArcGIS Engine9.2 Runtime的安装文件下,双击setup.exe安装程序,出现系统安装向导,如图2-1所示:图2-1第二步:点击Next,然后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指定好安装路径,逐步安装图2-2单击next 继续图2-3 单击next 继续图2-4 选择安装目录,单击next 继续图2-5图2-6 单击next 继续图2-7第三步:点击“Finish”结束安装图2-8安装注册许可第一步:点击开始---程序---ArcGIS---ArcGIS Software Authorization弹出许可注册窗口:图2-9 第二步:选择图中的第三项,点击“下一步”图2-10第三步:点击”Browse”,选择ArcGIS Engine 9.2 Runtime的注册许可文件路径:图2-11图2-12第四步:点击“完成”,ArcGIS Engine安装成功!2.2 安装ArcGIS Engine9.2 Runtime的SP4补丁【注意事项】:(1)如果用户电脑上的ArcGISEngine9.2没有装过任何补丁的话,则可以直接点击补丁安装文件ArcGISEngine9.2sp4.msp进行安装。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
调查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辽国土资办发[2009]5号
【发布部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
【发布日期】2009.02.11
【实施日期】2009.02.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辽国土资办发[2009]5号)
各市国土资源(规划和国土资源、国土资源和房屋)局:
现将《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9]10号,下称《意见》)转发给你们,同时结合我省工作实际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制定第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工作计划,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

按要求统筹协调,分步实施。

要重点抓好农村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和城镇各类专项用地面积统计,按时保质提交土地调查成果。

二、各地要全力组织开展"百日会战",进一步加快土地调查步伐。

要按照"百日会战"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完成时限,落实责任人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工作开展。

对于列入计划没有按期完成和上报的,将采。

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部分)GPS技术的应用探讨

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部分)GPS技术的应用探讨
进 行 其 技 术 的相 关应 用 进 行 阐述 。
【 关键词 】 第 二次全 国土地调查 i 城镇部 分; G P S 技术
【 中图分类号 】 P 2 2 8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7 ) 2 6 — 0 0 4 9 — 0 2
进 行 第 二 次 全 国 土地 调 查 时 , 为 明确 了解 全 国 城镇 对于 不 同 类 型 的 土地 利用 情 况 , 已将 城 镇 土地 调 查 这 一 项 任 务 列 入 主 要 调 查 策 略 中 , 该 政 策
手 段 对帮 助 国 家 政 府 了 解 全 国 城 镇 土 地 数据 基 础具 有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第 二 次 全 国 土地 整个 调 查 流 程 起 始 于 农 村 部 分 的 土 地 工作 调 查 , 其 后
倾向) 相 差 两倍
基 坑 涌水 量预 测 :
4 结论 与建议
( 1 ) 据上述计 算分析 : 地 下水总体较丰 , 对拟 建 物 基 础 施 工及 基 坑 开 挖 影 响 较 大。 计 算 按 勘 察 期 间 ( 枯水期 ) 的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进 行 。场 地 地 下水 主 要 来 源 于 大 气 降 雨入 渗 及 场地 近 侧 沟 涵渗 漏 补 给 , 降 雨 时基 坑 涌水 量 将 超 过 预 测 涌 水 量 。 ( 2 ) 本 计 算 预 测基 坑 涌水 量 时把 整 个 场 地岩 体 视 为 均 匀含
水介质 。 与岩 溶 地 区地 质 特 点各 向 差 异较 大 . 岩 溶 发 育 不均 匀 性 导 致 基 岩 富 水 性极 不 一 致 . 岩 体 渗 透 系数 各 向 异 性 明 显 , 影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是二次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证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一、目标任务(一)目标建设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国家对二次调查成果的集中管理,借助于国土资源主干网和金土工程及“一张图”工程的支持,保证调查成果充分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日常业务,为土地资源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翔实基础数据,满足国家对县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和应用的迫切需求。建成长效的数据上报和快速更新机制,保持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现势性,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和同步更新,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广泛需求。(二)任务1.建设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县为单位进行成果统一汇交和整合集成,对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存储。在平面方向, 保证各区域数据成为逻辑无缝的整体。在垂直方向,通过统一的空间坐标定位保证各类数据能够实现空间上的叠加和套合。在数据内容上,实现对土地调查的图形、属性、影像等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的逻辑一体化管理。2.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按照土地调查和软件开发的有关标准和程序,开展数据库管理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等建设工作,开发具有数据输入输出、数据编辑、统计汇总、更新交换等功能完备的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满足国土资源日常应用需求。3.长效的数据更新和上报机制建立。开展土地调查数据上报及更新技术方法的研究,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建立数据更新和上报的长效机制,开展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实现对变更信息的及时汇总统计,以及对数据库的及时更新维护,保证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的现势性。二、原则与依据(一)原则1.统一标准。依据二次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统一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框架下,按照统一的数据建库及系统开发标准和规程规范,开展国家级调查成果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确保系统能够实现与部已有系统顺利衔接,实现数据快速调用和共享。2.突出重点。为了更好地与部“金土工程”衔接,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要突出重点,优先考虑实现对二次调查成果数据的基本管理需求,包括数据的显示、查询、汇总、统计和上报更新等。3.分步实施。二次调查国家级成果的数据量庞大,系统建设周期长,必须在开展周密用户调查、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注重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循序渐进,分步实施。4.合理继承。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经多年努力,积累了一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建立了一批基础数据库,已初步建成了土地数据的存储平台等环境。合理继承和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成果和经验,可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数据库建设的速度和应用效果。(二)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4.《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5.《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6.《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 1016。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全国土地调查办。8.《二次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全国土地调查办。9.《二次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全国土地调查办。10.《二次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规范》,全国土地调查办。11.《二次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全国土地调查办。12.《二次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土地调查办。三、国家级成果数据库内容二次调查采用全数字化作业方式,逐级建立土地调查成果空间数据库。国家级成果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复杂、数据格式多样、安全管理要求高等特点。数据库主要包含以下数据内容。(一)数据内容。国家级成果管理系统主要存储二次调查形成的全国农村土地调查数据以及相关影像等数据,同时也包括以后每年度更新的土地调查矢量数据和影像数据等更新数据。主要数据包括:1.矢量数据,包括:基础地理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土地权属要素、基本农田要素、其他要素等。2.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包括1:2000、1:5000、1:10000和1:50000 DOM数据;3.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4.元数据,是各种数据自身的描述数据,包括土地调查数据库元数据、DEM元数据、DOM元数据等,为文本数据;5.其他相关数据,包括:各地建库相关文档、验收报告、核查报告、数据汇总表格等。(二)数学基础。根据二次调查技术规程,所有成果的空间数学基础如下:●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方式:1:5000、1:10000标准分幅数据按3°分带,1:50000标准分幅数据按6°分带;●分幅和编号:采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具体见《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三)数据量估算。二次调查采用高精度正射影像数据和全数字化调查作业方式,大大提高了调查数据整体精度和调查效率。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调查成果数据量。根据估算,二次调查产生的数据量初期达到150TB,备份数据量约300TB,并且数据量将会逐年递增。这些数据内容复杂,种类多样(包括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属性数据),尺度不同(有县、市、省、国家多种尺度),对于数据的应用需求也从宏观到微观,复杂多变。具体数据量估算如下:1.DOM影像数据不小于55TB;2.DEM数据不小于10 TB;3.矢量数据不小于2TB,内容包含:1:2000地区、1:10000地区和1:50000等比例尺地区土地利用数据,数据格式包括国家统一要求的VCT格式和原始建库数据格式;4.文档及其他数据约为0.5TB;5.中间成果数据不小于30TB,包括底图生产过程数据影像以及说明性文档等。(四)数据格式。空间数据要求采用空间数据标准交换格式(VCT)。为保证数据建库的顺利进行,还需上交原始建库格式作为备用。四、技术路线(一)总体技术路线。统一数据质量标准,在各省汇交的县级成果基础上,采用国家统一开发的数据质量检查软件,组织开展数据库自检与汇总;依据国家级数据库建设方案和建库技术要求,对数据进行整合集成。以调查成果数据的管理需求为最终目标,充分利用已有软硬件和网络等基础,优先采用成熟技术,开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保证建成系统实用、安全、可靠、可扩充以及易维护。具体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图1. 二次调查国家级成果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技术路线图(二)系统总体框架二次调查国家级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从下到上主要分为基础存储、数据维护、数据应用/数据服务三层。从功能上,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包含:数据检查、数据更新、数据入库、数据查询统计、数据分发服务、数据安全、数据维护、数据备份、数据汇交等功能模块。其中数据检查、数据更新、数据入库、数据安全、数据维护、数据备份属于数据维护;数据查询统计、数据分发服务功能模块属于系统应用和服务。系统的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图2:二次调查国家级成果管理系统总体结构图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专门的中间件对国家级数据库进行管理与调用。中间件主要负责成果数据的存储调度,并为国家级管理系统提供相应的接口,实现对调查成果数据的调用与分析。对成果数据管理以及数据服务等功能由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三)系统存储环境设计国家级数据库数据量巨大,常规的数据存储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服务的要求。应采用专门的海量数据存储模式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一方面,应有足够的存储能力存储二次调查生成的各类成果数据,尤其是在线存储容量和备份系统容量。应具备相应的磁盘共享软件,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满足数据及时服务和处理需求,满足对存储空间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构建分级存储机制,实现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经济高效可持续运行模式。增加二级存储系统,按需构建相应比例的在线、近线和离线存储空间,提高存储系统性价比,利用自动备份归档软件和海量数据分级存储管理软件,实现海量数据快速迁移。通过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满足不断增加的土地调查数据对存储管理的需求。系统存储要求具体规划为:1、在线存储容量达150TB,其中SAN光纤阵列50TB、NAS文件存储容量100TB、近线存储容量100TB;磁带库备份空间200TB,离线磁带存储容量可任意扩充;考虑今后备份不能影响业务应用,还将利用虚拟磁带库技术进行虚拟存储。2、通过软件和接口开发定制工具,实现完整的数据备份恢复和分级存储策略、实现快速的数据迁移、利用双机或集群技术实现系统备份、7 X 24小时不间断运行、数据处理负载均衡等功能。3、考虑到系统的重要性和系统管理数据的涉密情况,存储网络系统建设达到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三级标准。(四)土地数据存储管理平台系统建设基于目前已建成的土地数据存储管理平台。该平台依托专业存储系统硬件,面向数据存储综合管理,建设多源、多应用管理模式的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平台,对调查成果数据的集中管理,实现对海量数据集中管理和数据多元化应用相结合。设计采用底层数据库管理与系统开发分离的模式,大大提高了二次调查成果数据的管理效率和应用系统运行性能、有效地减少了重复投资。图3:土地数据存储平台技术框架图土地数据存储平台按数据生产过程,将成果数据划分为四类:原始建库数据、整合成果数据、发布数据和元数据,并分别由资料数据库、成果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元数据库存储管理。土地存储数据管理系统包含了监控管理功能、权限管理功能、资料入库功能、产品定制功能等,实现了按不同用户权限对数据进行整理、入库,同时满足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请求的及时响应。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应用接口的方式,提供数据成果对外服务:一方面通过提供平台功能来满足数据管理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数据应用接口,满足平台功能扩展和外部应用系统的数据应用要求。基于土地存储系统提供的接口,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海量调查数据的快速与直接调用。(五)关键技术1.海量数据组织与高效检索技术(1)数据组织模式。二次调查成果涉及全国2864个县级调查单位,数据量达几十TB。将这些海量数据有效地组织起来,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和服务,又最大程度减少数据整合的工作量,是国家级数据库建设需要考虑的关键点。不同的数据组织模式以及用户应用需求将直接影响数据的访问效率,对国家级管理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2)海量数据的高效管理技术。二次调查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复杂,数据量巨大,根据前期调研结果看,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的数据库建设成功经验。当前基于海量数据的管理模式均是将数据存储管理与应用需求分开,由专门的存储管理软件在专业存储设备支撑下进行海量数据的管理维护,应用系统通过专门接口实现对数据的调用。2.空间数据库增量更新技术按照变更工作需要,各地每年的更新数据都将汇总至国家级数据库。因此,保持增量数据的快速更新,保持更新前后数据质量的统一和一致,是保证系统长效运行的关键。国家级数据库更新的难点在于数据更新面广,汇交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质量有差别。因此,在现有成熟的空间数据增量更新技术的基础上,应针对二次调查国家级成果数据新特点进行专门研究,定制专门的空间数据更新方法与模式。3.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保证数据发挥长效作用的管理模式。海量土地调查数据的有效,尤其是长期管理离不开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存储管理成本、提高成果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二次调查数据内容复杂,数据存储压力巨大。因此,必须对数据成果进行科学分类,有效组织,制定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策略。五、管理系统建设需求分析(一)系统定位与意义国家级成果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是整个二次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对于二次调查本身和后续的土地变更调查制度建设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次调查中各地建设完成的数据库将集中汇交进入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并与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充分衔接,实现对数据库成果数据的年度更新。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包含覆盖全国每块土地的利用现状数据和影像数据,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翔实的基础数据支持。通过该系统,国家可详细掌握全国每一地块的土地利用以及变化情况,满足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建库与日常管理的要求,实现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汇总分析的应用,满足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发布服务以及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年度变更与数据检查核查的需求。建设国家级成果数据库与管理系统,将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长效应用与更新制度,对推动土地调查数据的全面充分应用,为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持续的土地基础数据支持等有着重要的意义。1.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县市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系。国家级系统管理的对象是二次调查形成的所有调查成果数据。其建设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全国各县级调查数据库的整合与集中管理。因此,各地上交的数据格式均要满足国家级数据库的入库要求。即各地上交的数据均需经过县市级自检、省级质量检查和国家级核查,并且经过各级的接边处理,实现了数据质量和内容的统一与一致;通过了国家级数据库入库前质量检查,确保进入国家数据库的数据无错误。国家级数据库的数据应与地方数据库保持一致,保证国家级数据库数据内容的权威性。2.国家级数据库与国土资源部其他系统的关系。国家级数据库是“一张图”系统以及国土资源监管平台的基础,系统建成后,将实现对土地的批、供、用、补、查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二次调查数据的管理及更新维护,并向金土工程汇交全国土地调查数据。金土工程负责建立二次调查数据的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二次调查成果数据在部内的充分应用。(二)系统建设总体需求系统建成后,将实现对国家基础土地数据的全面、真实、持续的掌握,为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和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数据保障,为国土资源相关重点工程提供基础支撑。从整体上分析,系统主要应满足以下需求:1.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组织管理根据初期估算,国家级成果数据库数据量将在数十TB以上,而且后期每年的变更维护数据量也会有TB级增长。整个数据库数据内容复杂,数据量大、应用多样化。因此,系统不仅应支持多元化数据的能力,还应支持海量数据的快速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等服务,尤其要支持TB级空间数据的快速浏览与查询。系统应能够具备快速响应各用户端的数据服务请求,尤其是在多用户大数据量并发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提供数据服务的能力。2.快速、稳定的数据入库、更新与维护机制国家级成果数据库主要是对二次调查成果进行集中管理,同时还应保存对以后每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入库以及维护。这也是保证系统长效运行的关键。数据库质量是维持数据库长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入库数据必须保证其通过省级质量检查与国家级核查,通过国家统一下发的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的检查,没有数据错误。因此,系统必须保证在质量检查规则上与质量检查软件保持一致,保证入库无错误。系统应按照土地调查数据更新制度的要求,实现每年各地更新数据的快速入库,并保证数据质量的统一。系统应提供完善的更新数据入库的流程,支持海量数据下的增量更新管理。3.强大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能力国家级成果管理系统不仅要满足国家级管理的要求,而且承担着为国土资源管理各类业务提供基础数据的任务。因此,数据库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应满足不同的业务应用需求。系统应按照二次调查和国家更新调查的要求,输出符合规程规范要求的各类汇总表格和图件;系统应具有数据分析功能,对每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系统可以为相关用户提供到全国每一块土地的位置、属性、变更等信息快速浏览与查询的服务;系统还应支持各类统计图表、专题图件的制作与生成。4.全方位数据安全保障以及快速数据分发与服务作为国家级成果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安全保障至关重要。系统应提供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具有强大的海量数据备份与恢复的能力。针对系统服务的不同部门,应有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数据能够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国家级成果管理系统还应具有提供快速数据分发与数据服务的能力,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数据请求,系统应能够及时响应,同时分发相应的数据。系统定位为国家级涉密系统,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也应支持数据的离线分发模式。5.多形式多尺度的动态成果展现模式在实现全国调查成果的应用分析的同时,系统还应支持不同尺度的成果浏览模式,支持不同尺度浏览时要素的自动筛选加载;支持矢量、栅格数据的空间叠加显示;实现数据产品的加工制作等。通过多种成果展现模式,满足二次调查国家级成果数据浏览需求。上述需求只是针对系统的初步分析,二次调查国家级成果管理系统的详细需求应在总体需求为基础进一步展开。(三)国家级成果数据库建设需求1.国家级成果数据情况说明国家级成果数据库内容主要是各县汇交的二次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二次调查生产的底图产品、DEM及其他类型的数据。数据类型主要包括空间矢量数据、栅格数据以及文本数据。国家级数据库中各县级成果矢量数据以县级行政单元进行统一组织存储,影像数据按照标准分幅进行组织存储。空间数据库采用高斯投影,西安80坐标系、各县区采用自身的中间经线。2.针对于微观/宏观需求的数据存储策略(1)微观(县市级)应用需求及存储策略要求满足市县范围内空间矢量/栅格数据的浏览、叠加分析、属性查询、空间查询、统计分析、空间面积量算、距离精确量算等需求。针对于该类需求,在数据存储策略上,县级范围内应用可直接调用县级成果数据,市级范围内应用也通过调用县级成果数据实现,其中空间数据浏览通过管理系统的动态投影来实现。(2)宏观(省、国家级)应用需求及存储策略要求满足国家和省级范围内空间矢量/栅格数据浏览、叠加分析、属性查询、空间查询、统计分析、空间面积量算等需求。该类需求在形式上需求与微观需求相一致,但由于涉及数据量巨大,按照直接调用县级成果的数据组织模式,将严重影响系统运行速度。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数据存储策略来支持。结合成果数据库的数据逻辑特征(不同层级之间数据为汇总、整合的关系),采用建立不同层级快速索引机制的模式进行数据存储组织。该机制设计为:通过建立中间辅助成果库的形式,应对国家、省级范围内对海量数据调用的需求。首先,建立省级、国家级的中间统计成果数据,与县级数据必须保持动态一致;其次,建立分级快速索引机制,应对不同范围内空间数据、影像数据的浏览查询分析,即在不同尺度上显示相应尺度的图件或影像,当调整至其它尺度时,自动切换至相应尺度的图件或视图。该索引机制设计为:⏹全国范围浏览——调用国家级数据⏹全国范围统计——调用国家级数据⏹全国范围空间运算——调用相应索引和相应县级数据库⏹省级范围浏览——调用省级数据⏹省级范围统计——调用省级数据⏹省级范围空间运算——调用相应索引和相应县级数据库⏹市级范围操作——直接调用县级数据库⏹县级范围操作——直接调用县级数据库⏹跨省、跨市、跨县区域范围——根据尺度调用相应索引库,并按照范围分别调用相关数据。第三,为更好地实现上述的索引机制,还应建立部分中间辅助成果,提升在调取全国大范围数据时系统的浏览与查询速度。中间辅助成果应包含国家、省的汇总统计数据以及相应比例尺的缩编图件,以及镶嵌好的大范围遥感影像数据等。辅助成果需要预先设置数据读取规则,或事先进行数据整合镶嵌等预处理。(3)其他专项数据存储策略对于全国部分城市年度监测数据等专项数据,考虑到数据类型与覆盖范围均不相同,可采取单独入库存储的办法。3.不同尺度数据要求对应于不同层级快速索引机制,国家级成果数据库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数据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如下:。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核查软件用户手册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核查软件用户手册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核查软件用户手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核查软件用户手册1 前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核查软件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质量检查和成果核查工作提供高效的自动化辅助软件工具,通过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成果的计算机辅助质量检查,实现对农村土地调查成果的数学基础、空间信息、属性信息的正确性和精度的全面检查及评价,保证土地调查成果的正确性,提高数据质量检查工作效率,确保报送成果能够满足国家级成果数据库的入库质量要求。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核查软件检查的内容包括资料完整性检查、对数据库成果的质量检查、错误记录的查看和输出,以及对质量的评价。

通过本用户手册您可以查阅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核查软件的详细使用说明,了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核查软件的功能,迅速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

2 软件使用指南2.1 数据准备2.1.1 数据要求原始的汇交数据格式必须符合《关于报送第二次全国土调查县级调查成果的通知》的要求。

将原始的汇交数据导入到质检软件中,是从vct格式转换到个人数据库格式的过程,必须确保转换过程数据无损失。

注:本系统只支持GEOTIFF格式的影像数据。

2.1.2 核查任务由县级单位提交原始汇交数据,在通过质检软件导入后生成质检任务,在核查软件中需要选择质检任务来新建核查任务,通过核查软件进行地类一致性判读。

2.2 检查内容核查软件包括内业核查和外业核查两个部分。

内业核查包括面积汇总检查模块、地类一致性判读模块、基本农田检查模块、地方复核模块。

但在数据库质量检查和面积汇总检核合格的基础上,成果核查软件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地类一致性核查,即对通过省级验收的县级调查成果,开展全面的内业一致性检查和重点地区、重点地类的外业实地核查。

2.3 检查流程图2-1 检查流程图第一步:新建任务选择保存目录、质检任务、核查单位,输入核查名称等信息后创建新的总任务。

第二步:分配任务将新建的总任务分配给核查单位、核查人员。

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软件入围名单

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软件入围名单

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软件入围名单全国第二次土系统名称地理信息平台MapGIS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MapGIS国源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ArcGIS数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ArcGIS国图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ArcGIS中天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SuperMap苍穹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KANQGIS弘图农村地籍管理系统ArcGIS吉威县市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ArcGISLISS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ArcGIS海维土地调查数据建库与管理系统ArcGIS金地农村地籍(土地调查)管理信息系统ArcGIS土地现状管理系统(LMS)ArcGIS杰思科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ArcGIS吉奥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农村土地利用ArcGIS吉奥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农村土地利用GeoStar凯图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ArcGIS农村土地管理之星(RlandStar)ArcGIS地星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软件(管理版)ArcGIS金图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ArcGIS苍穹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ArcGIS安图科地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ArcGIS普旭第二次土地调查建库软件ArcGISMDC2008农村土地数据库管理系统无Walklandu数维土地利用系统WalkGIS国图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ArcGIS瑞得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ArcGIS弘图城镇地籍管理系统ArcGIS金图城镇地籍管理系统ArcGIS北京超图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SuperMap安图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ArcGIS苍穹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ArcGIS杰思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ArcGIS国源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ArcGIS城镇土地产权产籍管理ReGIS ArcGISWalkGIS城市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WalkGIS南方数码太籍软件ArcGIS凯图城镇地籍管理系统ArcGIS苍穹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KANQGIS MAPGIS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MapGIS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ArcGIS全图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SuperMap金地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ArcGIS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ArcGIS普旭城镇土地调查(城镇地籍)管理系统ArcGIS华夏城乡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城镇土地调查部分)ArcGIS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城镇部分)ArcGIS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软件入围名单软件开发商入围批次软件类型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一批农村地籍北京世纪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批农村地籍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一批农村地籍南京国图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一批农村地籍北京中天博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批农村地籍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一批农村地籍武汉弘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一批农村地籍北京吉威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批农村地籍北京四维空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一批农村地籍广州海维空间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一批农村地籍昆明云金地科技有限公司一批农村地籍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二批农村地籍杭州网新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二批农村地籍武汉武大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批农村地籍武汉武大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批农村地籍南京凯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二批农村地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重点实验室二批农村地籍北京地星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二批农村地籍江苏金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二批农村地籍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二批农村地籍北京世纪安图数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二批农村地籍南京普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批农村地籍北京大东远星公司二批农村地籍杭州浙大数维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二批农村地籍南京国图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一批城镇地籍武汉瑞得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一批城镇地籍武汉弘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一批城镇地籍江苏金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批城镇地籍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天博地科技有限公司一批城镇地籍北京世纪安图数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一批城镇地籍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一批城镇地籍杭州网新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二批城镇地籍北京世纪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批城镇地籍浙江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所二批城镇地籍杭州浙大数维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二批城镇地籍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二批城镇地籍南京凯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二批城镇地籍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二批城镇地籍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二批城镇地籍北京地星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二批城镇地籍南京国图测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二批城镇地籍昆明云金地科技有限公司二批城镇地籍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二批城镇地籍南京普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批城镇地籍华夏合众土地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二批城镇地籍南京地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辽政发[2007]28号【发布部门】辽宁省政府【发布日期】2007.07.27【实施日期】2007.07.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辽政发〔2007〕28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至2009年10月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要求,现就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土地调查的意义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搞好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土地管理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区域发展、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基本依据;是有效加强土地宏观调控,理顺土地权属关系,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稳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必然要求;是改变一些地方土地基础信息覆盖面窄、完整程度低、准确性不高等落后现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掌握和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是转变土地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迫切需要。

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省土地利用状况,准确掌握土地数据;查清全省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调处土地权属纠纷,实现土地登记全域覆盖,建立和完善全省土地调查及变更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建设统一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对土地利用状况和变化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服务,为实施土地宏观调控、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项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新功能测试的补充通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新功能测试的补充通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新功能测试的补充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
•【公布日期】2009.10.21
•【文号】国土调查办发[2009]33号
•【施行日期】2009.10.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新功能测试的补充通知
(国土调查办发[2009]33号)
各有关软件开发单位:
为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一时点更新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顺利开展,经我办研究,决定于10月28日-11月2日在北京国谊宾馆,对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新功能进行集中测试。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参评单位需自备电脑,软件运行及开发环境需自行提前安装完备。

二、各参评单位应于10月27日8:00-17:00,携带本单位证明材料,到宾馆大堂签到,并领取测试数据。

逾期未到的,我办将不予受理。

三、各参评单位人员食宿自理。

联系人:曾珏、李琪
电话:(010)66557017/138****6519
66557013/131****4988
宾馆电话:(010)68316611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新功能测试的通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新功能测试的通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新功能测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
•【公布日期】2009.09.14
•【文号】国土调查办发[2009]27号
•【施行日期】2009.09.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新功能测试的通知
(国土调查办发[2009]27号)
各有关软件开发单位:
为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一时点更新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顺利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决定于10月上旬,邀请有关专家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新功能测试工作,测试结果将予以公告。

现将测试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测试对象
本次软件测试对象是通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测试,并予以推荐的软件;未进行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测评,但已在国土资源系统应用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二、测试要求
本次测试属强制测试,未参加测试及测试未通过的软件将不得用于以后土地调
查数据库更新维护。

测试将采用统一的测试标准、测试流程和测试软件,对软件的更新功能进行全面的测试。

三、测试工作安排
测试时间拟定于2009年10月上旬,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联系人:曾珏、李琪
电话:(010)66557017/66557013
传真:(010)66557300/66557069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四日。

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市级汇总的技术实现

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市级汇总的技术实现

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市级汇总的技术实现张书波;贺静华
【期刊名称】《国土资源》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 当前,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基本建成,正处于通过省级检查,国家核查阶段.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市级汇总迫在眉睫.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张书波;贺静华
【作者单位】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C#技术下接口数据采集、分析、汇总的研究与实现 [J], 谢抢来;姚磊岳;黄雷鸣
2.利用MapGis二次开发技术实现第二次土地调查权属协议书的自动生成——以成都地区为例 [J], 汪宏;任国业;李天和;王昕
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调查表统计汇总和分析 [J], 王灵宇;孙天竹
4.第二次土地调查市级汇总技术探讨 [J], 王鑫
5.人事部门使用OCR技术实现OA系统请假条汇总 [J], 兰天;邓小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质量检查细则v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质量检查细则v
5.1 质检规则编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5.2 质检内容和方法 ............................................................................................................................ 10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 质量检查细则
目录
前 言.......................................................................................................................................................... 4 1 范围.............................................................................................................................................................. 5 2 引用标准和规范.......................................................................................................................................... 5 3 术语和定义.................................................................................................................................................. 6 4 提交资料...................................................................................................................................................... 8 5 质检内容和方法..........................................................................................................................................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3.5.5更新说明一.更新内容为确保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按时顺利完成,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进行如下更新:1.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无须授权文件。

2.完善地类变更工具功能。

3.完善增量数据汇交功能。

4.增加Oracle支持增量数据汇交。

5.增加增量数据导入功能。

6.修改可调整地类公顷表本地和Oracle不一致问题。

7.修改城镇农村合库数据结构修改提示错误问题。

8.修改城镇系统证书关系查询显示关系不正确问题。

9.增加实时变更工具功能。

10.修改城镇输出土地利用分幅图图例问题。

11.修改城镇个别符号问题。

12.增加变更记录表导出功能。

二.更新安装方法1.卸载3.5.5之前版本软件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3.5.5为完整版安装程序,安装前需要先卸载3.54之前版本,关闭辽宁省二调土地调查软件全部程序,包括正在使用的工具集,在开始菜单→所有程序→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执行卸载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

卸载结束后,删除安装程序未卸载文件,C:\Program Files\GTIS\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

2. 安装3.5.5版本3.5.5版本与之前版本区别无须授权文件,便可以使用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

双击setup.exe 安装程序。

开始安装程序,按照堤示进行安装,在出现的《许可协议》中选择“我接受许可协议条款”,然后继续点击“下一步”进行安装。

填写客户信息,继续点击“下一步”。

在此界面点击“下一步”在默认目录安装程序或点击“浏览”选择您的程序安装目录。

选择安装类型为“数据建库子系统”,继续点击“下一步”,可以安装程序了,点击“安装”程序。

“完成”软件安装。

为了使图形符号化填充效果能够显示出来,就需要更新字体文件。

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打开系统软件安装目录中的sys文件夹,选择字体文件。

例如软件安装在C盘的话,那么就打开C:\Program Files\GTIS\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sys。

图更新字体向导1第二步,选中sys文件夹中6个字体文件:1:1万符号.ttf、1:2万符号.ttf、Font Creater.ttf、symbolpoint.ttf、方正细等线简体.ttf和方正中等线简体.ttf后,复制。

然后打开控制面板(开始菜单里面有可以打开,或者打开我的电脑左侧目录栏单击控制面板)。

图更新字体向导2第三步,打开“字体”;将刚才复制的字体文件所对应的那六个字体文件删除掉(六个字体文件复制到字体库中,就完成了字体文件更新。

至此,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就安装完成了。

三.更新升级1.数据库升级在开始菜单→所有程序→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系统工具集。

首先连接需要升级的数据库,连接成功后便可使用自动升级功能。

点击“工具集”中“数据库自动升级”,就可以将数据库升级为最新版本。

2.更新数据结构数据自动升级完成后,进入“入库汇总统计系统”,进行数据结构更新。

在菜单栏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数据检查”,在弹出的工具条中,单击“数据结构检查”。

在表结构窗口中,首先点击“升级数据库结构”,询问是否更新系统表,点击“是”。

“全选”图层,点击“确定”,进行数据结构检查,检查结果将以列表显示,选择错误信息,点击“立即修复”。

在弹出的信息提示中,点击“确定”,完成修复。

3. 设置运行参数进入“系统工具集”→“系统管理子系统“,在“运行参数”中对下列参数进行设置。

1)建库单位级别设置,根据单位代码,结合单位级别信息表,选择实际的建库级别;图常规设置2)比例尺设置,设置比例尺参数与原数据库一致;图比例尺设置3)计量单位设置,使用规范中规定设置,如图下系统默认设置。

图计量单位4. 创建图层创建变更需要的所有更新层、更新过程层、历史图层和其他图层。

为了便捷操作,选择全部图层,若没有的图层将重新创建,存在的图层不再创建。

需要参数设置,选择正确的空间参考。

然后点击创建图层。

图创建图层图图层选择图空间参考选择5. 备份基本农田数据在变更之前,要对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和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图层进行备份。

方法如下:●打开“开始”菜单→“所有程序”→“ArcGIS”→“ArcCatalog”程序,找到3.0地籍数据库存放的位置。

●点击数据库前面的,然后点击数据集,在右侧窗口中找到,单击鼠标右键选择“Copy”●在右侧窗口中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Past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定”●选择上图中提示粘贴后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Rename”,将该图层重命名为“”,其中最后四位为数据变更前的年份。

●重复上述操作,将JBNTBHTB图层备份,并重命名6. 处理耕地坡度级当地类图斑层和零星地物层中存在坡度级别为Ⅱ、Ⅲ、Ⅳ、Ⅴ的耕地时,需要处理地类图斑的耕地类型字段值,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耕地的类型,其中TT(梯田)、PD(坡耕地)。

7. 变更前数据库图层及属性表检查由于09年年末有部分单位,使用过变更工具,在变更涉及图层及系统表中残留多余记录。

进行变更之前需要检查数据中更新、更新过程图层、历史图层及涉及变更涉及的系统表中无数据,如果存在数据,需要将数据清空。

需要检查的更新、更新过程层有:CLKZDGX、DGXGX、DLJXGX、DLTBGX、DLTBGXGC、GCZJDGX、JBNTBHPKGX、JBNTBHPKGXGC、JBNTBHQGX 、JBNTBHQGXGC、JBNTBHTBGX、JBNTBHTBGXGC、JZKZDGX、KFYQGX、KFYQGXGC、LXDWGX、LXDWGXGC、PDTGX、QSJZDGX、QSJZXGX、QSZDGX、QSZDGXGC、XZDWGX、XZDWGXGC、XZQGX、XZQGXGC、XZQJXGX、需要检查的历史图层有:H_CLKZD、H_DGX、H_DLJX、H_DLTB、H_DXJZD、H_DXJZX、H_GCZJD、H_JBNTBHPK、H_JBNTBHQ、H_JBNTBHTB、H_JZD、H_JZKZD、H_JZX、H_KCDJ、H_KFYQ、H_LXDW、H_PDT、H_QSJZD、H_QSJZX、H_QSZD、H_XZDW、H_XZQ、H_XZQJX、H_ZD需要检查的系统表有:S_SJ_BGBH、S_SJ_BGJLB、S_SJ_BGJLH、S_SJ_DLBGJLB、S_SJ_YBGJLB、S_SJ_YBGPCXX、S_SJ_YBGTBBH、S_SJ_YBGYLB八张系统表。

系统表中数据可以在mdb数据库中打开表进行删除,图形数据建议使用地籍软件或者ArcMap进行删除。

8. 删除关联注记在进行变更操作之前,需要删除数据库中的关联注记信息。

进入“农村管理应用子系统”,使用“地籍变更”菜单下“地类变更”,调出变更工具箱。

“变更工具”中有“删除关联注记信息”工具。

图删除关联注记信息点击“删除关联注记信息”功能,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删除的关联注记图层,如图,点击“确定”,来删除关联注记。

图删除关联注记信息删除关联注记层后,弹出提示对话框,提示用户重新启动程序。

用户需要退出地籍软件,重新登录后再进行变更操作。

图提示信息9. 刷新面积在进行变更前,一定要进行报表面积刷新,作为当年的年初面积。

刷新报表级别参数,在系统管理子系统中,行政区控制面积级别设置为区县。

进入建库系统,在报表输出界面,刷新面积,不进行误差处理。

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变更前一定要对数据进行面积刷新,变更过后一定不要刷新面积。

首先,进入系统管理子系统,查看行政区控制面积级别设置是否正确。

再进入建库系统,成果输出功能中,使用“操作”菜单下的“刷新分类面积数据”功能或者操作工具栏上的按钮,将最新的统计数据刷新到系统下的特定数据表中,统计时直接到该表中读取数据,加快统计速度。

图刷新统计数据四.注意事项1.变更工具使用说明详见变更说明操作文档。

2.软件登入界面说明农村数据管理软件登入说明双击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进入到登入界面,首先选择管理软件的类型为农村数据管理。

第二步,连接数据库,点击,进入数据库连接界面,在数据库连接参数下,选择数据源的类型。

a)选择类型为MDB数据源时,则在本地数据源连接参数中设置本地数据源及图件成果库的路径。

路径设置好后,点击测试连接,当提示连接成功后并保证启动选项下行政代码无误后即可点击“确定”。

b)选择类型为Oracle数据源时,界面自动进入“SDE For Oracle连接参数”中设置参数。

【TNS服务器】为所连接的Oracle数据库服务名,如服务器不是本机,则服务器SID+服务器IP地址;【SDE服务器】填写为所连接的Oracle数据库所在的机器名或IP;【SDE服务名】为SDE服务名(默认为5151);【用户名】和【用户密码】为进入Oracle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对应的密码;参数设置好后,点击测试连接,当提示连接成功后并保证启动选项下行政代码无误后即可点击“确定”。

第三步,数据库连接成功后,回到登入界面,选择登入的部门、用户名、角色以及正确的口令。

在部门中选择系统预先设定的部门信息,包括局长办公室、地籍处、信息中心及系统管理员。

不同的部门下会有一个或多个用户,不同的用户也有不同角色及权限,例如一工作人员用户2隶属地籍处,其对应的角色应为数据处理,那么设置界面应为:选择好相应部门、用户名及角色信息后,输入正确的口令后,点击确定,即可登入管理软件。

城镇数据管理软件登入说明城镇管理软件登入说明同农村管理软件。

土地登记发证软件登入说明双击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专用软件,进入到登入界面,首先选择管理软件的类型为土地登记发证。

第二步,连接数据库,点击,进入数据库连接界面,在数据库连接参数下,选择数据源的类型为Oracle数据源,界面自动进入“登记发证配置”中设置参数。

【登记发证服务器】:为登记发证服务器IP;【TNS服务器】:为所连接的Oracle数据库服务名,如服务器不是本机,则服务器SID+服务器IP地址;【用户名】和【用户密码】为登记发证平台数据用户名及口令。

参数设置好后,点击测试连接,当提示连接成功后并保证启动选项下行政代码无误后即可点击“确定”。

数据库连接成功后,回到登入界面,选择登入的部门、用户名以及正确的口令。

在部门中选择系统预先设定的部门信息,不同的部门下会有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正确的口令后,点击确定,即可登入登记发证系统中3.报表管理中增加查询行政区功能进入统计报表页面,在菜单栏下方部分,增加如图红色区域“搜索行政单位功能”。

输入要输出报表的行政单位代码,点击右侧放大镜,左侧的“选择统计单位”目录树栏就直接指定到此行政区位置,这样就可以输出对应行政区的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