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也是“爷爷奶奶”——嘉兴市大学生亲属称谓语使用状况调查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学生姓名 刘少坤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王宝利2012年 5月 22日教学单位 中国语言文学系 学生学号 20108401S039 编 号 ZW2012HYS039总目录论文正文 (6)一、临潼方言血亲亲属称谓词调查与整理 (7)(一)以血亲亲属中父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7)(二)以血亲亲属中母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1)(三)血亲亲属称谓分析 (14)二、临潼方言姻亲亲属称谓词调查与整理 (15)(一)以姻亲亲属中妻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5)(二)以姻亲亲属中夫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6)(三)姻亲亲属称谓分析 (17)三、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几个典型性语言特征 (17)(一)语音方面 (18)1.有同形词异读别称现象 (18)2.存在连续变调现象 (18)3.儿化音现象 (18)(二)词汇方面 (19)1.对古语的保留现象 (19)2.受外来词汇的影响 (19)3.基本无重叠别义的现象 (19)4.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 (20)(三)词汇的演变发展 (20)1.从简原则 (20)2.从亲原则 (20)3.规范原则 (21)4.个别称谓语使用频率减小,其趋势是消失 (21)附录1.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25)2.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27)3.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28)4.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结题报告 (29)5.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 (30)6.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记录 (32)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研究摘要:临潼方言属于广义的西安话范畴,归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区,在词汇方面有着一定的独特之处,尤其在部分亲属称谓方面。
本文主要调查了临潼区的亲属称谓语。
以血亲亲属父系、血亲亲属母系、姻亲亲属妻系、姻亲亲属夫系四方面的亲属称谓词,按照辈份层次、称谓、称谓释义、背称和面称为顺序通过列举、描述和比较,其中包括与普通话亲属称谓的比较,对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作了简单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具有与汉语普通话亲属称谓体系一样周密细致的区分。
社会称谓语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社会称谓语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汉语言文学1101班 18110103 陈琳珏摘要:称谓语作为一种具有交际功能的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所使用得称谓语有所不同,通过调查发现其特点。
关键词:社会称谓语差异调查报告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社会的发展变化,会迅速体现到语言,特别是词汇中来作为基本词汇的称谓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更能直接体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
称谓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彼此之间表明相称谓语具有和其他词汇不同的特殊交际功能。
此次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街头采访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进行调查。
下面将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一、对他人的称谓。
1、与同龄陌生人打招呼,使用社会称谓语情况。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与陌生同龄人打招呼中,无论是什么年龄,职业使用范围最广的是用“你好,请问,打扰”等代替,其中女性占的比例比男性大。
在随后的称谓开始在年龄上出现差异:年龄在18周岁以下和18—25周岁的受访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同学”、“帅哥/美女”和“亲”。
25—35周岁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帅哥/美女”、“先生/女士/小姐”和“亲”。
35—45周岁和45—55周岁使用频率较高的的是“先生/女士/小姐”、“师傅”和“老板。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其中有四个词比较具有区别性,“同学”、“亲”“老板”和“师傅”。
“同学”称谓多出现在18周岁以下和18—25周岁的受访者中,这是由于人群主要以学生为主,称呼对方为同学贴近其身份有显得比较亲近。
“亲”这一称谓语主要使用与18周岁以下、18—25周岁和25—35周岁这类受访者中,“亲”首先源于淘宝,此后随着它在网络上的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现在也慢慢融入到了现实社会中。
“师傅”这一称谓语主要使用与35—45周岁和45—55周岁的受访者中。
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现象浅析
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现象浅析摘要:本文以汉语亲属称谓泛化为分析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社会上的亲属称谓泛化主要表现为用亲属称谓来代替类亲属称谓、官衔职业称谓、社会通用称谓。
并从社会、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汉语亲属称谓称谓语泛化人与人之间为了交际的需要,或者为了表示身份地位的区别而要使用合适的称谓,这些称谓就够成了某个国家或文化所独有的称谓系统。
我们国家有一个讲究称谓的传统,因此所造就的称谓也是名目繁多,如尊称、爱称、谦称、昵称等。
但最基本的就是两类,亲属称谓和非亲属称谓[1]。
亲属称谓语是相对于社会称谓语而言的,顾名思义,也就是用于具有亲属关系的称谓;而社会称谓语则适用于非亲属之间的称呼。
可是在当今社会却出现一种常见的称谓现象,那就是用亲属称谓语来称谓非亲属对象。
因此本文试图从亲属称谓语的泛化表现入手来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表现所谓称谓语的泛化就是称谓语的对象和以往相比所指的对象扩大了。
具体而言,亲属称谓的泛化有这样几个表现:1.用亲属称谓代替类亲属称谓这种现象其实是我国历来的一个传统。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的古人为了表示他们这种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就用亲属称谓来称呼不具有这种关系的对象,并且这种传统一直影响着现代人的称谓习惯。
比如用“大伯”、“大娘”“爷爷”、“奶奶”、“姐姐”等来称谓依据亲属关系而划分的不具有亲属关系的熟人或邻居等。
2.用亲属称谓代替官衔职业称谓我国历来“官本位”思想就比较严重,这种思想反映在称谓系统里面就是在职业领域用官衔来称呼对方或者用带有尊称意味的通用称呼称谓对方。
在行政领域如“某省长”、“某局长”、“某科长”,如果是副职“副”字一律省略;在教师行业如“某教授”、“某博士”、“某老师”等;在企业则是经理、厂长之类。
3.用亲属称谓语来代替通用称谓语所谓通用称谓语指的是一般不严格区分被称呼者的年龄、职业、身份等,在社会上被广泛使用的称谓语。
称呼语调查论文
大学生称呼语调查一前言称呼语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用语,比如爸爸,妈妈,老师等。
称呼语指在言语交际中,处在一个言语事件两端的讲话者和受话者,通过一定的渠道(口头、书面或电讯)交际时直接称呼对方所使用的名称。
①汉语中,根据普通成年人的交往关系可以将称呼语分为六类,分别是:亲属称呼语,特殊亲属称呼语,姓名,通用称呼语,职衔,零称呼语。
②称呼语是人与人交际不可或缺的语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们周围一些称呼语趋于消失或者已经不存在了,甚至有些身份的人我们没有称呼,当然对于古代那些谦称,尊称,爱称,贬称在现代社会已不多见,如××大人,寡人,贱内,贤弟,犬子等!这些都用的很少或者基本上不用了。
但是在一些现代化的称谓中,很多称呼语缺失了。
这次我们调查称呼语的使用和缺失,主要针对是某些范围内的人的称呼,而我们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大学生,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在一般的调查中通常只需要让人填一份问卷就可以,但针对称呼语的调查,由于不同的方言地区由于方言的影响,称呼语使用的很不一样,例如安庆某些县对于祖父祖母的母亲称呼为婆婆,而这个在普通话里是对丈夫的妈妈的称呼,还有就是芜湖人称姑姑是姥姥,这些都是方言的称呼语,还有不同阶层的人他使用的称呼语也不同,例如年轻一代喜欢用帅哥,美女这些称呼,可中老年人却不会使用,她们会说小丫头,小姑娘,小伙子。
所以这次调查为了更准确,我们主要是针对固定人群,同一阶层人群的某些固定范围内的称呼语的调查!以前我几乎没有见过关于称呼语的调查,但关于语言方面的调查还是见过,例如某些礼貌语的调查,或者是对某一行为使用的语言的调查,例如问路问事情,这些都是范围比较窄,锁定范围调查起来会比较容易,而一些关于大范围的调查,有的往往会很空泛,整个调查出来五花八门,找不到中心点,找不到立足的点,而研究也就无从下手,这次我们的调查会极力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二调查方法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更具有针对性,也更简便,我们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这样范围的限制能保证结果的更具清晰性,为了避免被调查者的敷衍了事以及保证是每一个人一份以及填写的真实性,我们找了不同年级的人,比较熟悉的人,而且是在征询到他们的同意,将一些注意事项讲好后在进行填写的,可能问卷调查有它的缺陷,但在我们的各项措施下,我们的调查还是比较真实可信的!首先我们的调查问卷的题目是我们几个组员一起商讨的,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可行性,我们将调查的题目限制在某些范围,某些领域,如商店服务员,银行邮局工作人员,老师的配偶,清洁工,以及处于祖辈父辈之间的人等!这些主要是选择题!还有为了弥补我们思维的局限,我们还设置了一个填空题,让广大被调查者写出他们认为最难称呼的人,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亲属称谓语外化”及其使用规则
“亲属称谓语外化”及其使用规则陆定一的《老山界》中有这样的对话:(红军战士):“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请到里边坐。
”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
这里,红军战士对一位瑶族妇女,既不称“同志”,也不称“老乡”或者其他什么的,而用“大嫂”相称,这是一种最合适、最有效的称谓,它拉近了群众关系,表达了军与民亲如一家的深情。
一那么,为什么说在这里“大嫂”称谓最合适、最有效呢?这其中还很有一番道理:汉语称谓语有两套体系,一是亲属称谓语,一是社交称谓语。
亲属称谓语用于亲属成员之间,社交称谓语用于非亲属成员之间。
但是亲属称谓语中有一部分也可以用于非亲属成员之间,以表达亲近之情。
这样的现象,有人称为“亲属称谓语外化”。
亲属称谓语外化能表达亲近之情,根源来自亲属称谓语特殊的表情作用。
中国的宗法制度和礼教伦理既强调尊卑有等,长幼有序,也强调内外有别。
所谓“内”,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宗亲、姻亲为半径,形成一个亲属系统。
系统内部为“自己人”,系统外的社会成员都为“外人”。
这个系统中的各类成员,都有相应的亲属称谓语来称谓,对系统外的社会成员一般不用亲属称谓语而用社会称谓语。
这样一来,亲属称谓语本身便是“内外有别”的标志。
中国人对系统内的“自己人”,恪守“亲亲、尊尊、长长”的伦理之道,相互间不仅客气礼貌,更会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迁就,必要时可以暂时放下内部矛盾,“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是所谓“拳头朝外打,胳膊向里歪”。
对于“外人”则明显的不同于“自己人”,客气礼貌不那么真诚,热情度大大减低,甚至一脸冷漠缺乏热情,更没有关心照顾的意识和责任感。
有学者提出,人们对人的礼貌程度同亲疏关系成反比,越生疏,礼貌程度越高;越亲密,礼貌程度越低。
其实,这是在有求于人时的表现,无所求人、正常情况下,中国人并不是这样,他们关注和重视的是“自己人”,或者说是“圈内人”。
“一旦离开自己熟悉的圈子,与‘圈外’的陌生人打交道,便讲究内外有别,适用于圈内人的关系准则对圈外人就不再起作用,而完全根据其对自己或小团体的利害关系来判断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
关于大学生称谓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称谓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摘要:本调查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一·提出开展本课题调查研究的原因及调查问卷的设计状况;二·介绍本次调查运用的方法,统计的程序以及被调查者的情况;三·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述;四·对于问卷的调查结果——称谓语的使用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对人际称谓语的教育问题,称谓语的现实意义问题以及称谓语的规范化使用问题等方面;造成这方面现象的原因(从社会地位,男女性别,新旧称谓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引言:对于此次的调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时代发展,人们交往频繁,称谓语在人们交往过程中地位日益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表达同一意义的称谓由于居住地区,场合,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男女性别的差异,对称谓语的选用有一定的差别。
此外,人们对于称谓语的使用方法和态度有所差别,对此进行研究对制定合宜的称谓方面的语文政策,对于礼貌用语,行业服务用语的规范使用,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积极地作用。
2·在已有的调查研究方面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调查:一,从语言现象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共时平面方面研究;二,注重个别称谓语的研究,对于某个或某几个相关的称谓语进行细致研究,全面考察;其中难免出现问题(对于称谓语规律的描述以及缺乏大量如实数据)目前,对称谓语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3·大学生作为一种数量庞大的群体,其具有高素质与前沿性等特点,加之来源的地域广泛,他们对于称谓语的使用状况和态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第二部分被试者的选择和调查程序1·本次被试者的确定原则:本次调查分组进行,本小组调查对象以安徽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主,保持被试者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年级分部的基本全部概括。
本小组在此次调查中发放问卷25份,回收25份,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嘉兴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的较少 , 分别 为2 9 . 4 %和 1 9 . 6 %, 没有使用其 他语 言。此外 , 青
年单纯使 用普 通话 的 比例 比少 年低 ; 青 年在 和爷 爷奶奶 、 外
取 代的趋 向 , 这种趋 向受年龄 、 场合 、 交际对 象的影 响。本 文记 录 了近年 来嘉 兴语 言使 用 的 变化情 况 . 以期 为以后 的调查 留下 真 实的数据 。 关键词 : 城 市语 言调查 嘉兴城 区居 民 普 通话使 用
自改革开 放 以来 , 随着 普通 话 的推广 , 语 言使 用情 况发
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 2 9 . 9 其他亲属 l 3 . 4
1 3 . 4 5 0 . 7
5 6 . 7 3 5 . 9
O 0
兴话 和普通 话 交替使 用较 多 , 达 到4 8 . 9 %。全部 使用 嘉 兴话
和全部 使用普 通话 的较 少 . 仅 占1 4 . 8 %和3 5 . 2 %。 从 中年 的使用 情况 看 ,同父母 的交 谈与 同子女 的交 谈
表2 少 年在 家庭 的语言使 用情况统计 ( %)
交谈对象
父母
其他 亲 属
9 5 . 9
O . O
4 . 1
0
仅嘉兴话 仅普通话 嘉兴话和普通话 其他
2 9 . 4 l 9 . 6 5 1 . O 0
据 表4 示 . 中年 人 与子 女交 谈 时 , 全部 使 用嘉 兴 话 的
仪 嘉 兴 话 仪 普 通 话 嘉 兴 话 和普 通 话 其 他
大学生社会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D O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8 - 9 7 1 3 . 2 0 1 4 . 0 2 . 0 2 8
大学 生社 会称谓语使 用情况调查分析
曹 旺儒
(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 院, 河南 焦作 4 5 4 0 0 0 )
摘要 : 正确使用社会称谓语是实现成功交际的重要保 障。针对 目前许多大学生不能确切使用社会称谓语 的现状 , 以大学生言语交
一
也 具有 重要 的参 考价值 和 现实 意义 。
一
、
对 象与方法
本 研究 采用 问卷调 查 、 观察 、 访谈 和记 录等 方法 , 以郑州 大学 、 河南 理工 大学 、 河 南科技 大学 、 新 乡 学 院和安
阳工学院的 2 4 6 名大学生为样本 , 结合社会语言学理论研究 , 探讨 大学生社会称谓语 的使用情况及他们对其 的态度和面对称谓语缺失采取的策略与方法 , 旨为大学生实现J l  ̄1 ] 、 有效 的交际提供借鉴。调查涉及四个 问 题: ( 1 ) 大学生是否会熟练使用社会称谓语 、 使用的比例及使用的意图。( 2 ) 大学生使用社会称谓语时在性别方 面是否存在差异? ( 3 ) 大学生对社会称谓语的使用有哪些特点? 是否具有相似和明显 的差异性?( 4 ) 大学生社会 称谓语 的使用对语言研究和语言规划有什么现实和指导意义?针对问题分别在以上五所高等学校随机发放问 卷调查表 2 4 6 份, 收 回有效问卷 2 2 8 份, 回收率 9 3 %。其 中, 河南理工大学 7 0 人, 占3 0 . 7 %; 郑州大学 5 6 人, 占 2 4 . 6 %; 河 南科 技大 学 4 6人 , 占2 0 . 2 %; 安 阳工 学 院 3 2人 , 占1 4 %; 新乡学院 2 4人 , 占1 0 . 5 %。男 生 1 2 4人 , 占
当代青少年与长辈称呼的互动
当代青少年与长辈称呼的互动在当代社会中,青少年与长辈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称呼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传统的长辈称呼方式逐渐被一些新兴称呼方式取而代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与长辈关系的变迁和文化差异。
本文将探讨当代青少年与长辈的互动方式,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传统长辈称呼方式的变迁在传统社会中,青少年通常以“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称呼方式来称呼长辈。
这种称呼方式更加强调长辈的尊贵和地位,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少年的成长,这种传统的称呼方式逐渐向现代化转变。
如今,一些青少年普遍采用“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称呼方式来称呼长辈。
这种称呼方式更加亲密和亲切,体现了对长辈更为亲近的态度。
这种变化主要源于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二、社会变革与家庭结构的变化首先,社会变革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交往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
青少年与长辈之间的互动不再只限于家庭内部,还包括学校、社交场合等。
这种社会变革促使青少年与长辈之间的称呼方式更加趋向亲切和随和。
其次,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
在传统家庭中,多代同堂是常见的现象,长辈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家庭结构多为核心家庭,祖孙辈分的交流较少。
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青少年与长辈的互动方式。
三、文化差异对称呼方式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中,对长辈的称呼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文化中对长辈的尊敬和敬重是非常重视的,称呼方式体现了儒家思想和家族伦理观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年轻人更倾向于平等和随和的称呼方式。
由于全球化的浪潮,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越来越频繁。
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一些青少年也开始采用西方化的称呼方式来称呼长辈,如“uncle”、“auntie”等。
这种跨文化的称呼方式体现了对长辈关系的灵活认知和文化接纳。
四、尊重与亲切的平衡当代青少年与长辈称呼的互动方式是一个平衡的问题,既要尊重长辈的地位和尊严,又要保持亲切和亲近。
大学生亲属称谓认知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亲属称谓认知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作者:穆瑞新吴晓红来源:《职业时空》2011年第05期摘要:中国自古就重视亲属称谓,从而产生庞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又因各地的方言,风俗不同,亲属称谓系统成为称谓语的重心之一。
我国自古就有对称谓语的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历时的角度研究或描绘其发展变化的情况,近代的研究更多重视不同国家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以期找出其差异。
文章从共时的角度探究影响大学生亲属称谓认知的因素。
从面称、背称、同学对亲属的称呼三个层面对大学生亲属称谓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亲属称谓;面称;背称;同学对亲属的称呼;联系所谓“称谓”,简单地说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交流时使用的称呼。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本文采用这一定义。
本文选定的亲属称谓主要指三代以内的直系或旁系亲属称谓。
一、称谓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在我国很早就有了亲属称谓方面的研究专著,《尔雅》,《释亲》、《广雅》,《称谓》、《史通·称谓》、《称谓录》和《亲属录》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称谓研究的重要成果。
现代关于汉语称谓语的研究也很多。
《汉语称谓词典》、《古今称谓语闻典》、《汉语称谓大词典》等是近二十年来重要的称谓词典。
专著方面,《中国亲属称谓指南》、《称谓修辞学》、《称谓语》、《中西人际称谓系统》、《称谓语的社会语用研究》是研究称谓语方面重要的参考文献。
论文方面,大部分是着重探讨汉语称谓的,也有论文涉及英语称谓、英汉称谓比较、汉泰称谓语比较等。
但是这些研究中主要以历时研究为主,描绘亲属称谓语系统或是探究其形成原因;部分共时的研究以中外亲属称谓对比研究为主。
从共时的角度进行研究亲属称谓语影响因素的论文比较少。
本文从共识的角度出发,按面称、背称和同学对其亲属的称呼三个层面,研究其大学生使用的称谓语对周围同学称谓语产生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大学生的亲属称谓进行调查。
当代大学生拟亲属称谓接受及使用情况的性别差异探究
2021年第12期259高教论坛当代大学生拟亲属称谓接受及使用情况的性别差异探究汤婷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210009引言关于亲属称谓语使用的一个热点问题是亲属称谓语应用到非亲属对象的指称上,这已经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对这一现象学界有种种不同的定义,本文将采用“拟亲属称谓”这一术语,汉语中的拟亲属称谓较多,如“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但由于“叔叔、阿姨”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使用范围较广,所以本文以“叔叔、阿姨”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当代大学生对“拟亲属称谓”的接受和使用情况上的性别差异。
一、拟亲属称谓语拟亲属称谓是亲属称谓的扩展,它的功用之一是称呼和指代陌生人,它会显得彼此更加亲切、亲近,具有拉近说话人和说话对象之间距离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没有亲戚关系的彼此之间,采用与交际对象基本情况相符的亲属称谓词语来称呼对方。
二、研究问题、对象与方法2.1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以下问题:(1)当代男女大学生在接受“叔叔、阿姨”时有何差异?(2)当代男女大学生在使用“叔叔、阿姨”时有何差异?2.2研究对象和方法围绕以上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28岁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各学院文理不同专业的300名学生,其中男女生各占一半。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语料并结合统计分析进行研究。
2.3数据采集和分析2.3.1观察法本文采用观察法是为了探究当代大学生在“叔叔、阿姨”使用上的性别差异,主要是从我们熟悉的三个日常生活场景来进行考察的。
一是对食堂工作人员;二是对门卫处保安;三是对学校后勤人员的称谓。
2.3.2问卷调查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是为了探究当代大学生对“叔叔、阿姨”的接受和使用情况,笔者要求研究对象对5道单选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结果、原因分析与发展趋势3.1结果3.1.1观察法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无论对方年龄的大小,常称食堂的工作人员为“阿姨”,门卫处的保安为“叔叔”,也通常统称学校其他后勤管理的人员为“叔叔、阿姨”。
亲属称谓语的定义及分类
亲属称谓语的定义及分类
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亲属称谓语!这可是咱生活中老重要的一部分啦!
你想想啊,咱家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要是没个合适的称呼,那不乱套啦!亲属称谓语呢,就像是给每个人都贴上了一个独特的标签,让咱一下子就能知道和对方的关系。
比如说吧,“爸爸”“妈妈”,这多亲切呀,那是生咱养咱的人。
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可是家里的老宝贝呢!这些都是最最亲近的称呼。
再往大了说,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姑”“姨妈”等等,这些称呼把家族里的各种关系都分得明明白白的。
这就好比是一棵大树,这些亲属就是大树上的各个枝桠,让家族这棵大树枝繁叶茂。
咱平时喊这些称呼的时候,是不是感觉特别自然、特别顺口?这就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就好像咱中国人过年要吃饺子一样,那是咱的传统,咱的文化。
你说要是没有这些亲属称谓语,那咱走亲戚的时候得多尴尬呀!见面都不知道咋打招呼,那成啥样子啦!这亲属称谓语啊,就是咱和亲人之间的那根纽带,把咱紧紧地连在一起。
而且啊,这些称呼还会随着地方的不同有些小变化呢!比如说有的地方管“爷爷”叫“爹爹”,管“外婆”叫“姥姥”,多有意思呀!这就
像是各地的方言一样,丰富多彩。
咱再想想,小时候喊着这些称呼,是不是感觉特别温暖?每次喊“爷爷”,爷爷就会笑眯眯地答应;喊“姑姑”,姑姑就会给咱拿好吃的。
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呀!
你说这亲属称谓语是不是特别重要?咱可得好好珍惜这些称呼,珍惜和亲人之间的感情。
可别小瞧了这些小小的称呼,它们背后蕴含着的可是咱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和传统呢!咱得把它们传承下去,让咱的子孙后代也能感受到这份亲情的温暖和文化的魅力。
这就是咱中国人的根呀!咱得守住了!。
亲属称谓趋势
亲属称谓趋势亲属称谓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它既反映了文化传统,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近年来,亲属称谓趋势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亲属称谓趋向简称化。
传统的亲属称谓通常是长篇的称呼,如“伯父、姑奶奶、堂姐姐”等。
这种称谓较为复杂,现代人与繁忙的工作生活节奏不太相符合。
因此,人们开始尝试使用简称,如“伯伯、姑姑、姐姐”等,更加简洁明了。
其次,亲属称谓趋向“一刀切”。
在过去的传统观念中,亲戚称谓的称呼是相当复杂的,与自己的年龄、性别、辈分等相关,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哪种称谓。
而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一个通用的称谓,如“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
这样的称谓不仅简化了称呼的过程,也更方便人们互相称呼。
再次,亲属称谓趋向亲切化。
传统的称谓通常带有一定的距离感,不够亲切。
然而在这个注重人际关系的时代,人们更加强调亲情的表达与体现,因此,亲属称谓也在与亲情相结合的同时更加亲切,如“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
最后,亲属称谓趋向自由化。
过去的亲属称谓通常由传统观念和规矩所决定,人们不能自由选择。
但现代人思想观念开放,注重个性化,因此,亲属称谓的选择也更加自由化。
有人选择直呼其名,如“小明、小红”,有人选择以朋友关系相称,如“哥们、姐们”。
这种自由选择的趋势使得亲属称谓更符合个人需求与情感表达。
亲属称谓趋势的变化反映了社会进步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简称化、一刀切、亲切化、自由化的趋势,使得亲属称谓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
当然,这种趋势也是与时代变化紧密相连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亲属称谓还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和趋势。
总之,亲属称谓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着改变。
亲属称谓的趋势包括简称化、一刀切、亲切化、自由化等,这些趋势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密切相关,更加注重互动与亲情的表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亲属称谓的发展也将不断变化,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亲戚关系称谓的研究
亲戚关系及称谓的研究5.5班陈科树一、问题的提出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平武老家探亲,那里竟有一百多人,据说都是我们的亲戚。
我一去就傻眼了,那么多人,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叫了,只好不叫。
回来时,大人们都还在讨论哪个人该叫什么。
我想搞清楚亲戚的叫法,于是开始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上网查询,请教长辈。
三、研究内容理清亲戚互相的关系,以及互相的称呼。
四、研究过程1、先从父亲这边入手。
我的爸爸是独生子,关系不算复杂。
爸爸的爸爸妈妈,就是我的爷爷奶奶,这个关系我也很清楚。
奶奶的妈妈就是我的祖祖,奶奶的爸爸就是我的祖爷。
这算一条主线。
但是,爷爷有7个兄弟姐妹,这个就有点复杂了。
爷爷有2个哥哥、1个弟弟,爸爸叫他们“大伯”“二伯”和“四叔”,我不知该怎么叫,就只能叫“大爷爷”“二爷爷”和“四爷爷”。
爷爷还有4个妹妹,爸爸叫他们姑姑,我就叫她们姑婆。
更复杂的是,爷爷的侄儿侄女们,爸爸说是他的堂兄妹,那我又该怎么叫呢?爸爸说,还是叫“伯伯”“姑姑”吧。
让人头疼的,还有奶奶的亲戚。
奶奶的兄弟姐妹也多,有5个弟弟、1个妹妹,爸爸叫他们“舅舅”和“姨妈”,我当然就叫他们“舅爷”和“姨婆”。
舅爷的妻子,爸爸叫“舅妈”,我叫“舅奶奶”。
姨婆的丈夫,爸爸应该叫“姨父”,我则该叫“姨爷爷”。
奶奶的侄儿侄女,是爸爸的表兄妹,我则把他们叫“表叔”“表姑”。
2、妈妈这边的亲戚状况也不简单。
妈妈有4个姐姐,当然都是我的姨妈,她们的丈夫,也就是我的“姨父”。
姨妈们的子女都是我的表哥表姐。
这个关系很近,所以我很清楚的。
但是,外公和外婆的亲戚关系就又复杂许多了。
外公有2个姐姐、1个弟弟,分别是妈妈的姑姑和幺爸,我则叫他们“姑婆”和“幺爷”,他们的子女是妈妈的堂兄妹,而我对他们也只能称呼“舅舅”或“姨妈”了。
外婆有2个哥哥、1个妹妹,分别是妈妈的舅舅和姨妈,我叫他们“舅爷”和“姨婆”,他们的子女是妈妈的表兄妹,而我还是称呼他们“舅舅”或“姨妈”。
大学生的称谓语研究
大学生的称谓语研究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年轻群体,他们在社会语言生活中,最富于创造力、对周围世界最敏感。
因此,大学生群体对语言的使用,不仅是他们自身个性的充分彰显,而且引领着未来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
有关大学生称谓语使用的分析,对于汉语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称谓语,可以简单理解为对别人的称呼语。
称谓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大学生称谓语的使用具有传统性,同时更多地受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念的更新等因素,呈现出非静态的言语模式。
本文将从”亲属称谓语的使用”和“社会称谓语的使用”两大方面出发,研究大学生称谓语的习得。
一.亲属称谓语亲属称谓是在一定的亲属制度下所产生的文化符号,主要与亲属制度有关。
而亲属制度反映婚姻家庭中人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家庭制度十分完善的国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
针对大学生来说,亲属称谓语在使用上有两个的特点:一是泛化、二是简化。
(一)亲属称谓泛化在大学生语言中,亲属称谓泛化现象十分普遍,使用范围很广泛,是一项重要的交际用语。
大学生善于在与人交往中使用亲属称谓语,有一种亲戚关系的暗示,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从这种亲属称谓语泛化现象中,可以显示出,中国历来是一个礼仪之邦,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同时也是大学文化生活的写照。
因此,我们会通过实践发现,经常使用亲属称谓语,能够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例如:某同学去商店买一些东西,想让售货员帮助那些不易找到的东西,就对售货员说:“姐啊,能帮我找一下草莓味的饼干吗。
”对售货员用一种十分亲切的称呼“姐”,会引起本来比较爱答不理的营业员的注意,另外尤其针对一些岁数比较大的售货员,叫她一声“姐”会让她更加的高兴。
这并不是奉承他人的表现,而是在人际交往中,为了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使用的说话技巧。
大学生在使用亲属称谓的时候,也愿意在称谓前面加上被称呼的人名或者昵称,尤其在校园中称呼自己的学哥学姐,比如“欣欣姐”,“宇航哥”。
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同学你好,本次调查问卷是用于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的调查活动,问卷共包括14个问题,预计占用你5分钟左右,请将选项答案填写在每道题后的横线上。
本张问卷完全匿名,你填写的一切内容只会被用来统计数据,不会用于其它任何用途,请放心填写。
非常感谢你的配合!你所在的院校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你的性别男你的年龄 1 8你所在的级别 A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你的籍贯湖北洪湖(此项填写本人所在省份及城市)1.(1)你是否有同性的好朋友?(本题单选) AA有(如选此项,请完成下题。
)B没有(如选此项,跳过下题,直接做第3题。
)(2)以下称呼中,你通常使用哪几项来称呼你的同性好朋友?(本题可多选)ACDEG A姓名全称B单称姓C单称名D和姓名相关的昵称E绰号F英文名G其他H回避不称呼2.如果你对同性好友的称呼不带有透露隐私的信息,如昵称、绰号、英文名或其他,那么通常你对他/她们的称呼有哪些?3.(1)你是否有异性的好朋友?(本题单选) AA有(如选此项,请完成下题。
)B没有(如选此项,跳过下题,直接做第5题。
)(2)以下称呼中,你通常使用哪几项来称呼你的异性好朋友?(本题可多选)ACE A姓名全称B单称姓C单称名D和姓名相关的昵称E绰号F英文名G其他H回避不称呼4.如果你对异性好友的称呼不带有透露隐私的信息,如昵称、绰号、英文名或其他,那么通常你对他/她们的称呼有哪些?阿毛5.(1)你是否有男/女朋友?(本题单选) BA是(如选此项,请完成下题。
)B否(如选此项,跳过下题,直接做第7题。
)(2)以下称呼中,你通常使用哪几项来称呼你的男/女朋友?(本题可多选)A姓名全称B单称姓C单称名D和姓名相关的昵称E绰号F英文名G其他H回避不称呼6.如果你对男/女朋友的称呼不带有透露隐私的信息,如昵称、绰号、英文名或其他,那么通常你对他/她的称呼是?7.(1)你如何称呼关系一般的男同学?(本题可多选)ADA姓名全称B单称姓C单称名D和姓名相关的昵称E绰号F英文名G其他H回避不称呼(2)如果你对关系一般的男同学的称呼不带有透露隐私的信息,如昵称、绰号、英文名或其他,那么你对他们的称呼有哪些?8.(1)你如何称呼关系一般的女同学?(本题可多选) AA姓名全称B单称姓C单称名D和姓名相关的昵称E绰号F英文名G其他H回避不称呼(2)如果你对关系一般的女同学的称呼不带有透露隐私的信息,如昵称、绰号、英文名或其他,那么你对她们的称呼有哪些?9.你一般如何称呼你的老师?(本题可多选) BA老师B姓+老师C名+老师D姓+教授E名+教授F其他,如选此项,你对他/她的称呼为学科+老师G回避不称呼10.如果你的老师还担任行政职务,如校长、书记、院长等,你如何称呼他/她?(本题可多选)BFA老师B姓+老师C名+老师D姓+教授E名+教授F姓+他/她的职位,如李书记G名+他/她的职位,如国华书记H其他,如选此项,你对他/她的称呼为I回避不称呼11.(1)你如何称呼院系办公室的男性工作人员?(本题可多选)ABA老师B姓+老师C名+老师D职务名称E叔叔F先生G其他,如选此项,你对他的称呼为H回避不称呼(2)你如何称呼院系办公室的女性工作人员?(本题可多选)ABA老师B姓+老师C名+老师D职务名称E阿姨F小姐G其他,如选此项,你对她的称呼为H回避不称呼12.(1)你如何称呼图书馆男性工作人员?(本题可多选) DA老师B姓+老师C名+老师D叔叔E先生F其他,如选此项,你对他的称呼为G回避不称呼(2)你如何称呼图书馆女性工作人员?(本题可多选) DA老师B姓+老师C名+老师D阿姨E小姐F其他,如选此项,你对她的称呼为G回避不称呼13.(1)你如何称呼学生公寓、教学楼的男性管理人员?(本题可多选)EFA老师B姓+老师C名+老师D管理员E大爷F叔叔G先生H其他,如选此项,你对他的称呼为I回避不称呼(2)你如何称呼学生公寓、教学楼的女性管理人员?(本题可多选)EF A老师B姓+老师C名+老师D管理员E大妈F阿姨G小姐H其他,如选此项,你对她的称呼为I回避不称呼14.(1)你如何称呼食堂的男性工作人员?(本题可多选) AA师傅B叔叔C大爷D大叔E先生F其他,如选此项,你对他的称呼为G回避不称呼(2)你如何称呼食堂的女性工作人员?(本题可多选)BC A师傅B阿姨C大婶/大妈D小姐E其他,如选此项,你对她的称呼为F回避不称呼。
汉语亲属语扩展用法调查
人之间, 有求于对方的一方也常利用这类亲属语主观确立双方的地位差, 以表自谦。 由此可见, 亲属语扩展用法首先表现了社会地位相当的谈话双方之间的同等和亲密关系,
或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一方表示屈尊。在此基础上, 再进一步以年龄关系区分双方的相对地位 差异, 向年长者表示尊敬。
2. 社会使用分布 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中具有其特定的地位。称谓语的使用不仅表达谈话双方的个人关
调查在天津市一工厂的塑料生产车间和一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室进行。两个单位的职工均
在 60 人左右, 以天津人为主, 在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和收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都在单位午 休, 都实行单位分房制。笔者在这两处任意选取各 20 名工作 3 年以上的职工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女各半, 年龄在 20- 30 岁和 40- 60 岁的各半。一共 8 组, 每组 5 人。调查采用问卷方 式收集数据, 不仅可获取被调查者的详细背景情况, 还可掌握其在任意情景中可能使用的称谓 语。问卷罗列 18 个情景, 包含不同场景下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受话人, 要求被调查者填写 自己最可能使用的称谓、或 对不起 等礼貌惯用语。每个被调查人在一个情景中使用一次亲 属语得 1 分, 反之得 0 分。最终统计结果如下( 车中男= 车间中年男性组, 设青女= 设计室青 年女性组, 余类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 ” 而称 “ , 老爸 ” 的人数和称呼 “ ” 爸 的人数相 当 , 可
能正如某被调查人所写 的那样 :在 比较正式 的场合 “ 称‘ 爸爸 ’ 而在 比较轻松 的场合称 ‘ , 老爸 ” , 老爸 ” ’“
些变化? 就此 , 我们 以笔者家 乡所 在的浙江省嘉兴某 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作 了调查 。 调查 对象大 多数 来 自浙江省 内 , 也有少数 来 自
全 国各 地 。 调查 采 用 的 方 法 是 问 卷 调 查 法 。 卷 共 发 问
放1 0 , 5 份 占学校总人数 的15 , 中男生 10 , .% 其 0 份 女
其余 “ 老妈 ” 1次 , 阿妈 ” “ 2 “ 和 母娘 ” 各有 1 。在 背 次 称上, 也是 “ 妈妈 ” 妈 ” 和“ 出现的频率最 高 , 有 19 共 1 次。 可见在对待 父亲的称 呼上 , 传统称呼还是 占有重
要 的地 位 。 对 父 亲 的 父 亲 和 父 亲 的母 亲 的面 称 及 背 称 , 爷 “ 爷 ”和 “ 奶 ” 别是 最 常 用 的 称 呼 , 分 别 出现 了 奶 分 共 19次 和 14次 。 比之 下 ,祖 父 ” “ 0 1 相 “ 和 祖母 ” 样 明 这 显 感 觉让 人 生 疏 的称 呼 在 面 称 中 出现 的频 率 一共 只 有 5次 和 6次 。 其 他 出现 的面 称 比如 “ 爷 ” 阿 阿 、“
特点 , 因为古代 中国都 以家族大家庭为 主 , 要理顺人 数众多的家庭成员之间 的关系就必 须要有一套相应 的制度来约束 ,亲属称谓就起到这样 的约束作用 。
语 言 是 随 着 社 会 的变 化 而 变 化 的 , 么 , 天 的亲 属 那 今 称 谓 语 ,它 的使 用 随 着 社 会 的发 展 变 化 又 发 生 了 哪
能, 回收率为1 0 。 0 % 就调查对象 的居住 地而言 , 中 其 城市2 人 , 0 城镇4 人 , 8 农村5 人 , 9 其他2 人 。 3
对 于 父 亲 的面 称 , 管 是 农 村 、 镇 还 是 城 市 , 不 城
也不管在家 中是否使用普通话 , 爸爸” “ ” “ 和 爸 这两 个称呼使 用的还是最为频 繁 ,两者相 加共 出现 1 9 2 次, 而其他 的称呼如“ 老爸 ” “ 、老爹 ” 等只分别 出现了
维普资讯
修辞学 习 2 0 0 6年第 3期( 1 5期 ) 总 3
“ 外公 外 婆’ ’ “ 爷奶奶’ 也是 爷 ’
嘉 兴市大 学生亲属称谓语使 用状 况调系, 海 2 0 6 ) 华 上 0 0 2 亲 属 称 谓 语 的种 类 繁 多 ,这 是 中 国 社 会 的一 大 妈 ” “ ” 是 最 主 要 的两 种 称 呼 , 出现 16次 , 和 妈 也 共 2
他 的称 呼 。 对父亲 的兄 弟姐妹及其配偶的称呼 ,出现频率
次, 而城市有 6次。 这也说 明城市学 生所受 的外来影 响要大 于及城镇学生 。对 于父亲的背称 , 爸爸”这 “ 种称呼还是 占据 了主流地 位。 比较尊敬 的称 呼比如 “ 父亲” 的人数却 大大少 于 “ 爸” 说 爸 这个称 呼 , 只有
生 5 份 , 为 随 机 发 放 , 除 了受 主 观 因 素 影 响 的 可 0 均 排
公” “ 、好公 ” “ 、老爹” 老爸” 和“ 各出现 1 ,阿婆” 次 “ 出 现 3次 ,娘娘” 好婆” “ 和“ 各出现一次。 析这 些称 呼 分 可 以发现 , 在城 市和城镇中还是 以正统 的称呼为主 , 城 市中只有 1人称 “ 好公 ” “ 和 好婆” 城镇 中也 只有 , 1 人称 “ 阿爷” “ 和 阿婆” 。剩下 出现 的称 呼都是 出现
台引起 的 ,不 同于我们传统 意义 上的新称呼语 。当 代 大学 生受 港 台文 化 的影 响在称 呼 上也 反 映 了出 来, 但并不 明显 。 在这里传统还是战胜 了新 潮。 出 在
现的 1 2次 “ 爸 ” 老 的称 呼 中 , 村 有 3次 , 镇 有 3 农 城
少, 只有 2次 ; 农村 其次 , 出现 6次 ; 城镇 出现的最 多 , 8次 , 有 总共 占 1 % , 中 “ 3 其 外公 ” “ 与 爷爷” 或
1 2次 和 5次 。 还 有 2人 使 用 “ 爸 ” 1人 使 用 阿 , “ ad ” 因此 平 常 对 父 亲 的 面 称 还 是 以 主 流 的 “ ddy。 爸 爸 ” “ ” 主 。我 们 知道 “ 爸 ” 和 爸 为 老 这个 称 呼 是 由港
在农村 当中。 背称 的情况与面称基 本相似 , 也是在农
村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称呼 , 吾爷 ” 吾婆 ” 如“ 和“ 。
至 于 对 母 亲 的父 亲 和 母 亲 的称 呼 ,则 出 现 了 一 种 非 常 有 意 思 的现 象 。对 于母 亲 的 父 亲 的 面 称 及 背 称除了通常的 “ 公 ” “ 祖父 ” 两种称呼外 , 外 及 外 这 还 出 现 了 “ 爷 ” 种 称 呼 : 市 中这 一称 呼 出 现 的最 爷 这 城
这个称呼 已经被大学 生所 接受 ,并在 日常生 活中有
“ 祖 父 ” “ 爷 ” 样 的称 谓 共 出 现 8次 。 但是 没 外 与 爷 这
有 出现其他 的称 呼。至于对母 亲的母 亲的面称及背 称 ,外婆” “ 这一 称呼还是 最主要的方式 , 占了总数 的 8 %。和前面相仿地 , 1 也有 1 6人选 了“ 奶奶” 这一称 呼 ,占总数 的 1 %。也是城市出现的最少 ,只有 2 3 次; 农村 6次 ; 城镇还是最 多 , 8次 。 有 也没有 出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