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证明角相等的一例经典题
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证明(中难度题型)
43.如图,已知∠A=∠D,AB=DE,AF=CD,BC=EF.求证:BC∥EF
44.如图,已知AC∥BD,EA、EB分别平分∠CAB和∠DBA,CD过点E,则AB与AC+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45、(10分)如图,已知: AD是BC上的中线 ,且DF=DE.求证:BE∥CF.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doc
1.已知:AB=4,AC=2,D是BC中点,AD是整数,求AD
1.已知:D是AB中点,∠ACB=90°,求证:
2.已知:BC=DE,∠B=∠E,∠C=∠D,F是CD中点,求证:∠1=∠2
已知:∠1=∠2,CD=DE,EF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求证:BC=AB+DC。
50.如图9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D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AD的垂线,交AB于点E,交AD于点F,求证:∠ADC=∠BDE.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练习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练习.doc
【知能点分类训练】
知能点1 角角识别法
1.如图1,(1)若 =_____,则△OAC∽△OBD,∠A=________.
12.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顶点为C,∠MCN=45°,试说明△BCM∽△ANC.
13.在 ABCD中,M,N为对角线BD的三等分点,连接AM交BC于E,连接EN并延长交AD于F.(1)试说明△AMD∽△EMB;(2)求 的值.
14.在△ABC中,M是AB上一点,若过M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试说明满足条件的直线有几条,画出相应的图形加以说明.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
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的条件有三种:SSS(边-边-边)、SAS(边-角-边)、ASA(角-边-角)。
下面介绍几个经典的全等三角形例题:例题一:已知△ABC和△DEF,已知AB=DE,AC=DF,∠C=∠F,是否可以断定△ABC≌△DEF?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可以,请给出反例。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已知△ABC和△DEF的所有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即满足ASA条件。
因此,可以断定△ABC≌△DEF。
因为已知条件满足△ABC和△DEF的全等条件。
例题二:已知△ABC和△DEF,已知AB=DE,BC=EF,AC=DF,是否可以断定△ABC≌△DEF?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可以,请给出反例。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已知△ABC和△DEF的所有对应边都相等,即满足SSS条件。
因此,可以断定△ABC≌△DEF。
因为已知条件满足△ABC和△DEF的全等条件。
例题三:已知△AB C和△DEF,已知∠A=∠D,∠C=∠F,BC=EF,是否可以断定△ABC≌△DEF?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可以,请给出反例。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已知△ABC和△DEF的对应角相等,BC=EF,但没有给出第三边的长度。
无法判断是否满足SSS或SAS条件,因此无法断定△ABC≌△DEF。
例题四:已知△ABC和△DEF,已知AB=DE,BC=EF,∠B=∠E,是否可以断定△ABC≌△DEF?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可以,请给出反例。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已知△ABC和△DEF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即满足SAS条件。
因此,可以断定△ABC≌△DEF。
因为已知条件满足△ABC和△DEF的全等条件。
例题五:已知两个全等的三角形ABC和DEF,若∠A=60°,AC=6,DF=9,求BC和EF的长度。
解析:由于△ABC≌△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EF。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50题[含答案解析]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延长AD 到E,使DE=AD,则三角形ADC 全等于三角形EBD即BE=AC=2 在三角形ABE 中,AB-BE<AE<AB+BE 即:10-2<2AD<10+2 4<AD<6 又AD 是整数,则AD=5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ADBC证明:连接BF 和EF 。
因为BC=ED,CF=DF,∠BCF=∠EDF。
所以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所以 BF=EF,∠CBF=∠DEF。
连接BE 。
在三角形BEF 中,BF=EF 。
所以 ∠EBF=∠BEF。
又因为 ∠ABC=∠AED。
所以 ∠ABE=∠AEB。
所以 AB=AE 。
在三角形ABF和三角形AEF中,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所以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所以∠BAF=∠EAF (∠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证明:过E 点,作EG//AC ,交AD 延长线于G 则∠DEG=∠DCA,∠DGE=∠2又∵CD=DE ∴⊿ADC≌⊿GDE(AAS)BACDF2 1 E∴EG=AC ∵EF//AB ∴∠DFE=∠1∵∠1=∠2∴∠DFE=∠DGE ∴EF=EG ∴EF=AC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证明:在AC 上截取AE=AB ,连接ED ∵AD 平分∠BAC ∴∠EAD=∠BAD 又∵AE=AB ,AD=AD ∴⊿AED≌⊿ABD (SAS )∴∠AED=∠B ,DE=DB∵AC=AB+BDAC=AE+CE ∴CE=DE∴∠C=∠EDC∵∠AED=∠C+∠EDC=2∠C ∴∠B=2∠C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 证明: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 因为CE⊥AB所以∠CEB=∠CEF=90° 因为EB =EF ,CE =CE , 所以△CEB≌△CEF所以∠B =∠CFE因为∠B +∠D =180°,∠CFE+∠CFA=180° 所以∠D=∠CFA 因为AC 平分∠BAD所以∠DAC=∠FAC又因为AC =AC所以△ADC≌△AFC(SAS ) 所以AD =AF 所以AE =AF +FE =CDB AAD +BE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50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延长AD 到E,使DE=AD,则三角形ADC 全等于三角形EBD即BE=AC=2 在三角形ABE 中,AB-BE<AE<AB+BE 即:10-2<2AD<10+2 4<AD<6 又AD 是整数,则AD=5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证明:连接BF 和EF 。
因为 BC=ED,CF=DF,∠BCF=∠EDF 。
所以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所以 BF=EF,∠CBF=∠DEF 。
连接BE 。
在三角形BEF 中,BF=EF 。
所以 ∠EBF=∠BEF 。
又因为 ∠ABC=∠AED 。
所以 ∠ABE=∠AEB 。
所以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
所以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所以 ∠BAF=∠EAF (∠1=∠2)。
ADBC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证明:过E 点,作EG//AC ,交AD 延长线于G 则∠DEG=∠DCA ,∠DGE=∠2又∵CD=DE ∴⊿ADC ≌⊿GDE (AAS )∴EG=AC ∵EF//AB ∴∠DFE=∠1∵∠1=∠2∴∠DFE=∠DGE ∴EF=EG ∴EF=AC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证明:在AC 上截取AE=AB ,连接ED ∵AD 平分∠BAC ∴∠EAD=∠BAD 又∵AE=AB ,AD=AD ∴⊿AED ≌⊿ABD (SAS )∴∠AED=∠B ,DE=DB ∵AC=AB+BDAC=AE+CE ∴CE=DE ∴∠C=∠ED C ∵∠AED=∠C+∠EDC=2∠C ∴∠B=2∠C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证明: 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 因为CE ⊥AB 所以∠CEB=∠CEF =90° 因为EB =EF ,CE =CE , 所以△CEB ≌△CEF 所以∠B =∠CFE 因为∠B +∠D =180°,∠CFE +∠CFA =180° 所以∠D =∠CFA 因为AC 平分∠BAD 所以∠DAC =∠FAC 又因为AC =AC 所以△ADC ≌△AFC (SAS ) 所以AD =AF 所以AE =AF +FE =AD +BE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全等三角形典型50题
2
shp EDIT
∴ ABO DCO . 又∵ AOB DOC , ∴ △ AOB ≌△DOC . ∴ OA OD . 【典题5】 如图所示, AB AF , BC FE , B F , D 是 CE 的中点. ⑴ 求证: AD ⊥ CE ; ⑵ 连接 BF 后,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请你写出两个(不要求证明)
模块一 全等基本模型
【典题1】 证明: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答案】已知:△ ABC ≌△ A BC , AD 平分 BAC 交 BC 于 D , AD 平分 B AC 交 B C 于 D .
A A'
B
D
C
B'
D'
C'
求证: AD AD . 证明:∵ △ ABC ≌△ A BC , ∴ BAC B AC , ∵ AD 平分 BAC 交 BC 于 D , AD 平分 B AC 交 B C 于 D 1 1 BAD BAC B AC B A D 2 2 ∴ 在 △ ABD 和 △ A B D 中, BAD B AD AB AB B B ∴ △ ABD ≌△ A B D , ∴ AD AD 【典题2】 如图,在 △ ABE 中, AB AE , AD AC , BAD EAC , BC 、 DE 交于点 O . 求证:⑴ △ ABC ≌△ AED ;⑵ OB OE .
A B C
F E
D
【答案】⑴ 连结 AC、 AE ,则 △ ABC ≌△ AFE ,∴ AC AE , 又∵ D 是 CE 的中点,∴ AD ⊥ CE ⑵ AD BF , BF ∥ CE 【典题6】 如图,在五边形 ABCDE 中, B E , C D , BC DE , M 为 CD 中点. 求证: AM CD .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30题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30题1. 两角和相等定理证明:设△ABC 和△DEF 是两个三角形,如果∠A = ∠D 且∠B = ∠E,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证明△ABC ≌△DEF:步骤一:通过顶角顶点 C 、 F、和共边 CF 作直线段 CF,延长直线段 CF 至点 X,使得 CX = CE。
步骤二:连接线段 AX。
步骤三:证明∠AXB = ∠EXF:由于∠A = ∠D,所以∠AXB = ∠DXE(共同的角度)。
又由于∠B = ∠E,所以∠DXE = ∠EXF。
因此,∠AXB = ∠EXF。
步骤四:证明∠ABX = ∠EFX:由于∠B = ∠E,所以∠ABX = ∠EXF(共同的角度)。
因此,∠ABX = ∠EFX。
步骤五:证明 AB = EF:由于 CX = CE,且∠ABX = ∠EFX,根据 SSS(边-边-边)全等三角形定理,则可得∆ABX ≌ ∆EFX。
因此,AB = EF。
综上所述,根据两角和相等定理,已经证明了△ABC ≌△DEF。
2. SAS全等三角形定理证明:设△ABC 和△DEF 是两个三角形,如果 AB = DE,∠A = ∠D,且 AC = DF,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证明△ABC ≌△DEF:步骤一:连接线段 BC 和 EF。
步骤二:证明∠ABC = ∠DEF:由于 AB = DE,且∠A = ∠D,根据线段角度定理,可得∠ABC = ∠DEF。
步骤三:证明 BC = EF:由于 AC = DF,且∠ABC = ∠DEF,根据 SAS(边-角-边)全等三角形定理,可得△ABC ≌△DEF。
综上所述,根据SAS全等三角形定理,已经证明了△ABC ≌△DEF。
3. SSS全等三角形定理证明:设△ABC 和△DEF 是两个三角形,如果 AB = DE,BC = EF,且AC = DF,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证明△ABC ≌△DEF:步骤一:连接线段 AC 和 DF。
步骤二:连接线段 BC 和 EF。
人教版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经典50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经典50题)(含答案)1.已知:A B=4,A C=2,D 是B C 中点,A D 是整数,求A D?AB CD解析:延长A D 到E,使DE=A D,则三角形A D C 全等于三角形E B D即BE=A C=2 在三角形A B E 中,AB-BE<A E<A B+B E即:10-2<2A D<10+2 4<A D<6又A D 是整数,则A D=512.已知:D 是A B 中点,∠AC B=90°,求证:C D AB2ADC B3.已知:BC=D E,∠B=∠E,∠C=∠D,F 是C D 中点,求证:∠1=∠2A 12BEC F D证明:连接 BF 和 EF 。
因为 BC=E D,CF=D F,∠BCF=∠ED F 。
所以 三角形 B CF 全等于三角形 E DF(边角边)。
所以 BF=EF,∠CBF=∠DEF 。
连接 BE 。
在三角形 BEF 中,BF=EF 。
所以 ∠EBF=∠BEF 。
又因为 ∠A B C=∠A E D 。
所以 ∠A BE=∠AE B 。
所以 A B=A E 。
在三角形 A BF 和三角形 AEF 中, A B =A E,BF=EF, ∠ABF=∠A B E+∠EBF=∠A E B+∠BEF=∠A EF 。
所以 三角 形 A BF 和三角形 AEF 全等。
所以 ∠B AF=∠E AF (∠1=∠2)。
A 4. 已知:∠1=∠2,C D=D E ,EF//AB ,求证:EF=A C证明: 过 E 点,作 E G//AC ,交 A D 延长线于 G 则2 1 FCD∠DE G=∠D C A ∵C D=D E ∴⊿A D C ≌⊿G D E , ∠D G E=∠2A A S又 E( ) B∴E G=A C ∵EF//AB ∴∠DFE=∠1 ∵∠1=∠2 ∴∠DFE=∠D G E ∴EF=E G ∴EF=A C5. 已知:A D 平分∠B A C ,A C=A B+B D ,求证:∠B=2∠CACB D证明: 在 A C 上截取 AE=A B ,连接 E D ∵AD 平分∠B A C ∴∠E A D=∠BA D 又 ∵AE=A B , A D=A D ∴⊿AE D ≌⊿A B D ( S AS ) ∴∠AE D=∠B , D E=D B ∵A C =A B+B DA C =A E+CE ∴CE=D E ∴∠C=∠E D C ∵∠AE D=∠C+∠E D C=2∠C ∴∠B= 2∠C6. 已知:A C 平分∠B A D ,C E ⊥A B ,∠B+∠D=180°,求证:AE=A D +B E证明:在B C上截取BF=B A,连接EF.∠A BE=∠FBE,BE=BE,则⊿A BE≌ΔFBE(SAS),∠EFB=∠A;A B平行于C D,则:∠A+∠D=180°;又∠EFB+∠EFC=180°,则∠EFC=∠D;又∠FCE=∠D C E,CE=CE,故⊿FCE≌ΔDCE(AAS),FC=CD. 所以,BC=BF+FC=A B+C D.13.已知:A B//E D,∠E A B=∠B D E,E DA F=CCFA B证明:A B//ED,A E//BD推出AE=B D,又有AF=C D,EF=B CA D则:△AE D 是等腰三角形。
巧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五例
巧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五例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工具,而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一方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
为帮助大家顺利掌握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的有关知识,现举几例供大家参考——(一)利用“SAS”判定两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到线段相等例1.如图①,已知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且有DB = EB ,∠EBA=∠DBC. 试说明AD=CE 成立的理由。
解:∵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已知),∴AB=CB(线段中点的意义).又∵∠EBA=∠DBC(已知),∴∠DBA=∠DBE+∠EBA=∠DBE+∠DBC=∠EBC.在△ABD 和△CBE 中:AB=CB DBA=EBC()DB=EB )⎧⎪∠∠⎨⎪⎩,已知,(已知. ∴△ABD≌△CBE(SAS ).∴A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评注:本例的解题依据是——有一个角和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为“边角边”)。
(二)利用“ASA”判定两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到线段相等例2.如图②,已知∠ABC=∠DCB,∠ABD=∠DCA,试说明AC=DB 成立的理由。
解:∵∠ABC=∠DC B ,∠ABD=∠DCA (已知).∴∠ABC-∠ABD =∠DCB-∠DCA(等式的性质),即∠DBC=∠ACB.在△ABC 和△DCB 中:DBC=ACB BC=CB ABC=DCB )∠∠⎧⎪⎨⎪∠∠⎩,(公共边),(已知.∴△ABC≌△DCB(ASA ).∴AC=D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评注:本例的解题依据是——有两个角和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为“角边角”)。
(三)利用“AAS”判定两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到线段相等例3.如图③,已知△ABC 中,∠ACB=90°,且AC=BC 。
过点C 作一条射线CE⊥AE 于E ,再过点B 作BD⊥CE 于D.试说明AE=CD 成立的理由。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50题(含答案解析)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延长AD 到E,使DE=AD,则三角形ADC 全等于三角形EBD即BE=AC=2 在三角形ABE 中,AB-BE<AE<AB+BE 即:10-2<2AD<10+2 4<AD<6 又AD 是整数,则AD=5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证明:连接BF 和EF 。
因为 BC=ED,CF=DF,∠BCF=∠EDF 。
所以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所以 BF=EF,∠CBF=∠DEF 。
连接BE 。
在三角形BEF 中,BF=EF 。
所以 ∠EBF=∠BEF 。
又因为 ∠ABC=∠AED 。
所以 ∠ABE=∠AEB 。
所以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
所以 三角形ABF和三ADBC角形AEF 全等。
所以 ∠BAF=∠EAF (∠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证明:过E 点,作EG//AC ,交AD 延长线于G 则∠DEG=∠DCA ,∠DGE=∠2又∵CD=DE ∴⊿ADC ≌⊿GDE (AAS )∴EG=AC ∵EF//AB ∴∠DFE=∠1∵∠1=∠2∴∠DFE=∠DG E ∴EF=EG ∴EF=AC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证明:在AC 上截取AE=AB ,连接ED ∵AD 平分∠BAC ∴∠EAD=∠BAD 又∵AE=AB ,AD=AD ∴⊿AED ≌⊿ABD (SAS )∴∠AED=∠B ,DE=DB ∵AC=AB+BDAC=AE+CE ∴CE=DE ∴∠C=∠E DC ∵∠AED=∠C+∠EDC=2∠C ∴∠B=2∠C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证明: 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 因为CE ⊥AB 所以∠CEB =∠CEF =90° 因为EB =EF ,CE =CE , 所以△CEB ≌△CEF 所以∠B =∠CFE 因为∠B +∠D =180°,∠CFE +∠CFA =180° 所以∠D =∠CFA 因为AC 平分∠BAD 所以∠DAC =∠FAC 又因为AC =AC 所以△ADC ≌△AFC (SAS ) 所以AD =AF 所以AE =AF +FE =AD +BE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全等三角形原创经典题目总结
FED C BA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目原创一. 基本篇基本类型( 1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例1 :如图,点B 在AE 上,∠CAB=∠DAB,要使ΔABC ≌ΔABD,可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基本类型( 2 )证明两个角相等例2已知:如图,AB=AC,AD=AE, ∠1=∠3,那么∠E=∠D 吗?为什么?基本类型( 3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例3 :已知:∠ACB=∠ADB=90°,AC=AD ,P 是AB 上任意一点,求证:CP=DP基本类型(4)判定、性质综合应用例4 、如图, A,E,B,D 在同一直线上, AB=DE,AC=DF,AC ∥ DF,在ΔABC 和ΔDEF, (1)求证: ΔABC ≌ΔDEF;(2)你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写出一个,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表注或使用其他字母)E D C B A基本类型(6)实际问题应用例5. 如图,仪器ABCD可以用来平分一个角,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落在角的两边上,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二. 提高篇拓展专题(1)构造全等类证明线段和差问题(方法截长补短)例2. 如图,已知AC∥BD,EA、EB分别平分∠CAB和∠DBA,CD过点E,则AB与AC+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拓展专题(2)复杂图形(探索)类问题例1. 原题:如图,A是CD上的一点,△ABC , △ADE 都是正三角形,求证CE=BD变式1(深度挖掘):在原题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探求以下结论:(1)求证:AG=AF;(2)连结GF,求证△AGF是正三角形;(3)求证GF//CD拓展专题(3)运动变化类问题例1. 如图1,在△ABC中,AB=AC,∠BAC=90°,分别过点B、C作点过点A的直线A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
探索(1)当直线AD在三角形内部旋转时,求证:AE=BE+EF。
(完整)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精选一.解答题(共30小题)1.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1)求证:△ADE≌△CBF;(2)若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2.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3.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求证:BE=CD.4.如图,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1)求证:△AOD≌△BOC;(2)求证:AD∥BC.5.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6.如图,已知△ABC和△DAE,D是AC上一点,AD=AB,DE∥AB,DE=AC.求证:AE=BC.7.如图,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求证:AF=DF.8.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9.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10.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11.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12.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1)求证:BD=CE;(2)求证:∠M=∠N.13.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14.如图,在△ABC和△CED中,AB∥CD,AB=CE,AC=CD.求证:∠B=∠E.1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1)求证:AB=AC;(2)若AD=2,∠DAC=30°,求AC的长.16.如图,Rt△ABC≌Rt△DBF,∠ACB=∠DFB=90°,∠D=28°,求∠GBF的度数.17.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ABC≌△BAD.18.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BF=CE,AC=DF,且AC∥DF.求证:△ABC≌△DEF.19.已知:点A、C、B、D在同一条直线,∠M=∠N,AM=CN.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M≌△CDN,并给出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 ;(2)证明: .20.如图,AB=AC,AD=AE.求证:∠B=∠C.21.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CF,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BE=CF.22.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23.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 ;结论: .(均填写序号)证明:24.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E=CF,∠B=∠1.求证:AC=DF.(要求:写出证明过程中的重要依据)25.如图,已知AB=DC,AC=DB.求证:∠1=∠2.26.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O点.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②OB=OC;③∠ABE=∠ACD;④BE=CD.(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是 和 ,命题的结论是 和 (均填序号);(2)证明你写出的命题.27.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给予证明.28.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点E是BC边上的中点.求证:AE=DE.29.如图,给出下列论断:①DE=CE,②∠1=∠2,③∠3=∠4.请你将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30.已知:如图,∠ACB=90°,AC=BC,CD是经过点C的一条直线,过点A、B分别作AE⊥CD、BF⊥CD,垂足为E、F,求证:CE=BF.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精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6•连云港)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1)求证:△ADE≌△CBF;(2)若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F=DE,由垂直的定义得到∠AED=∠CFB=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如图,连接AC交BD于O,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E=∠CBF,由平行线的判定得到AD∥B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1)∵BE=DF,∴BE﹣EF=DF﹣EF,即BF=DE,∵AE⊥BD,CF⊥BD,∴∠AED=∠CFB=90°,在Rt△ADE与Rt△CBF中,,∴Rt△ADE≌Rt△CBF;(2)如图,连接AC交BD于O,∵Rt△ADE≌Rt△CBF,∴∠ADE=∠CBF,∴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016•曲靖)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分析】(1)首先证明△ABC≌△DFE可得∠ACE=∠DEF,进而可得AC∥DE;(2)根据△ABC≌△DFE可得BC=EF,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EB=CF,再由BF=13,EC=5进而可得EB的长,然后可得答案.【解答】(1)证明:在△ABC和△DFE中,∴△ABC≌△DFE(SAS),∴∠ACE=∠DEF,∴AC∥DE;(2)解:∵△ABC≌△DFE,∴BC=EF,∴CB﹣EC=EF﹣EC,∴EB=CF,∵BF=13,EC=5,∴EB==4,∴CB=4+5=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3.(2016•孝感)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求证:BE=CD.【分析】要证明BE=CD,只要证明AB=AC即可,由条件可以求得△AEC和△ADB全等,从而可以证得结论.【解答】证明;∵BD⊥AC于点D,CE⊥AB于点E,∴∠ADB=∠AEC=90°,在△ADB和△AEC中,∴△ADB≌△AEC(ASA)∴AB=AC,又∵AD=AE,∴BE=CD.【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4.(2016•湘西州)如图,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1)求证:△AOD≌△BOC;(2)求证:AD∥BC.【分析】(1)由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可得出AO=BO,CO=DO,结合对顶角相等,即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出△AOD≌△BOC;(2)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B,依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出结论.【解答】证明:(1)∵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AO=BO,CO=DO.在△AOD和△BOC中,有,∴△AOD≌△BOC(SAS).(2)∵△AOD≌△BOC,∴∠A=∠B,∴AD∥B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SAS证出△AOD≌△BOC;(2)找出∠A=∠B.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相等的角,再依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证出两直线平行即可.5.(2016•云南)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即可证明△ABC≌△CD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解答】证明:∵点C是AE的中点,∴AC=CE,在△ABC和△CDE中,,∴△ABC≌△CDE,∴∠B=∠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直角三角形还有HL.6.(2016•宁德)如图,已知△ABC和△DAE,D是AC上一点,AD=AB,DE∥AB,DE=AC.求证:AE=B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ADE=∠BAC,借助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出△ADE≌△BAC,由此即可得出AE=BC.【解答】证明:∵DE∥AB,∴∠ADE=∠BAC.在△ADE和△BAC中,,∴△ADE≌△BAC(ASA),∴AE=B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2016•十堰)如图,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求证:AF=DF.【分析】欲证明AF=DF只要证明△ABF≌△DEF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证明:∵AB∥CD,∴∠B=∠FED,在△ABF和△DEF中,,∴△ABF≌△DEF,∴AF=DF.【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8.(2016•武汉)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分析】证明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BC=EF.运用SSS证明△ABC与△DEF全等.【解答】证明:∵BE=CF,∴BC=EF,在△ABC与△DEF中,,∴△ABC≌△DEF(SSS),∴∠ABC=∠DEF,∴AB∥D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9.(2016•昆明)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ECF,∠ADE=∠CF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得出△ADE≌△CFE,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FC∥AB,∴∠A=∠ECF,∠ADE=∠CFE,在△ADE和△CFE中,,∴△ADE≌△CFE(AAS),∴AE=C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是解题的关键.10.(2016•衡阳)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分析】求出AD=BC,根据ASA推出△AED≌△BF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证明:∵AC=BD,∴AC+CD=BD+CD,∴AD=BC,在△AED和△BFC中,,∴△AED≌△BFC(ASA),∴DE=C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求出△AED≌△BFC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1.(2016•重庆)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分析】根据CE∥DF,可得∠ACE=∠D,再利用SAS证明△ACE≌△FDB,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解答】证明:∵CE∥DF,∴∠ACE=∠D,在△ACE和△FDB中,,∴△ACE≌△FDB(SAS),∴AE=F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2016•南充)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1)求证:BD=CE;(2)求证:∠M=∠N.【分析】(1)由SAS证明△ABD≌△ACE,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2)证出∠BAN=∠CAM,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由AAS证明△ACM≌△ABN,得出对应角相等即可.【解答】(1)证明:在△ABD和△ACE中,,∴△ABD≌△ACE(SAS),∴BD=CE;(2)证明:∵∠1=∠2,∴∠1+∠DAE=∠2+∠DAE,即∠BAN=∠CAM,由(1)得:△ABD≌△ACE,∴∠B=∠C,在△ACM和△ABN中,,∴△ACM≌△ABN(ASA),∴∠M=∠N.【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2016•恩施州)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分析】通过全等三角形(Rt△CBE≌Rt△BCD)的对应角相等得到∠ECB=∠DBC,则AB=AC.【解答】证明:∵BE⊥AC,CD⊥AB,∴∠CEB=∠BDC=90°.∵在Rt△CBE与Rt△BCD中,,∴Rt△CBE≌Rt△BCD(HL),∴∠ECB=∠DBC,∴AB=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14.(2016•重庆)如图,在△ABC和△CED中,AB∥CD,AB=CE,AC=CD.求证:∠B=∠E.【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AC=∠ECD,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BC 和△CED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证明即可.【解答】证明:∵AB∥CD,∴∠BAC=∠ECD,在△ABC和△CED中,,∴△ABC≌△CED(SAS),∴∠B=∠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找出两边的夹角是解题的关键.15.(2016•湖北襄阳)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1)求证:AB=AC;(2)若AD=2,∠DAC=30°,求AC的长.【分析】(1)先证明△DEB≌△DFC得∠B=∠C由此即可证明.(2)先证明AD⊥BC,再在RT△ADC中,利用30°角性质设CD=a,AC=2a,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AD平分∠BAC,DE⊥AB于点E,DF⊥AC于点F,∴DE=DF,∠DEB=∠DFC=90°,在RT△DEB和RT△DFC中,,∴△DEB≌△DFC,∴∠B=∠C,∴AB=AC.(2)∵AB=AC,BD=DC,∴AD⊥BC,在RT△ADC中,∵∠ADC=90°,AD=2,∠DAC=30°,∴AC=2CD,设CD=a,则AC=2a,∵AC2=AD2+CD2,∴4a2=a2+(2)2,∵a>0,∴a=2,∴AC=2a=4.【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30°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记住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2016•吉安校级一模)如图,Rt△ABC≌Rt△DBF,∠ACB=∠DFB=90°,∠D=28°,求∠GBF的度数.【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AF,证明∴△DGC≌△AG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判定得到∠CBG=∠FBG,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Rt△ABC≌Rt△DBF,∠ACB=∠DFB=90°,∴BC=BF,BD=BA,∴CD=AF,在△DGC和△AGF中,,∴△DGC≌△AGF,∴GC=GF,又∠ACB=∠DFB=90°,∴∠CBG=∠FBG,∴∠GBF=(90°﹣28°)÷2=3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7.(2016•武汉校级四模)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ABC≌△BAD.【分析】由垂直的定义可得到∠C=∠D,结合条件和公共边,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AC⊥BC,BD⊥AD,∴∠C=∠D=90,在Rt△ACB和Rt△BDA中,,∴△ACB≌△BDA(H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SAS、ASA、AAS和HL.18.(2016•济宁二模)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BF=CE,AC=DF,且AC∥DF.求证:△ABC≌△DEF.【分析】求出BC=FE,∠ACB=∠DFE,根据SAS推出全等即可.【解答】证明:∵BF=CE,∴BF+FC=CE+FC,∴BC=FE,∵AC∥DF,∴∠ACB=∠DFE,在△ABC和△DEF中,,∴△ABC≌△DEF(SAS).【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19.(2016•诏安县校级模拟)已知:点A、C、B、D在同一条直线,∠M=∠N,AM=CN.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M≌△CDN,并给出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 ∠MAB=∠NCD ;(2)证明: 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 .【分析】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ASA、SSS、SAS、AAS、HL,所以可添加条件为∠MAB=∠NCD,或BM=DN或∠ABM=∠CDN.【解答】解:(1)你添加的条件是:①∠MAB=∠NCD;(2)证明: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故答案为:∠MAB=∠NCD;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ASA、SSS、SAS、AAS、HL(在直角三角形中).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0.(2016•屏东县校级模拟)如图,AB=AC,AD=AE.求证:∠B=∠C.【分析】要证∠B=∠C,可利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证△ABE≌△ACD,然后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解答】证明:在△ABE与△ACD中,,∴△ABE≌△ACD(SAS),∴∠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其中一种判定方法,即“边角边”判定方法.观察出公共角∠A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2016•沛县校级一模)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CF,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BE=CF.【分析】易证△BED≌△CFD,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即可解题.【解答】解:∵BE⊥AE,CF⊥AE,∴∠BED=∠CFD=90°,在△BED和△CFD中,,∴△BED≌△CFD(AAS),∴BE=C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找出全等三角形并证明是解题的关键.22.(2016•福州)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分析】在△ABC和△ADC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证得△ABC≌△AD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在△ABC和△ADC中,有,∴△ABC≌△ADC(SSS),∴∠BAC=∠D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ABC≌△AD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3.(2012•漳州)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 可以为①②③ ;结论: ④ .(均填写序号)证明:【分析】此题可以分成三种情况:情况一:题设:①②③;结论:④,可以利用SAS 定理证明△ABC≌△DEF;情况二:题设:①③④;结论:②,可以利用AAS证明△ABC≌△DEF;情况三:题设:②③④;结论:①,可以利用ASA证明△ABC≌△DE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结论.【解答】情况一:题设:①②③;结论:④.证明:∵BF=EC,∴BF+CF=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1=∠2;情况二:题设:①③④;结论:②.证明:在△ABC和△DEF中,∵,∴△ABC≌△DEF(AAS),∴BC=EF,∴BC﹣FC=EF﹣FC,即BF=EC;情况三:题设:②③④;结论:①.证明:∵BF=EC,∴BF+CF=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ASA),∴AB=DE.【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为开放性题目,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熟练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才能正确解答.24.(2009•大连)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E=CF,∠B=∠1.求证:AC=DF.(要求:写出证明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分析】因为BE=CF,利用等量加等量和相等,可证出BC=EF,再证明△ABC≌△DEF,从而得出AC=DF.【解答】证明:∵BE=CF,∴BE+EC=CF+EC(等量加等量和相等).即BC=EF.在△ABC和△DEF中,AB=DE,∠B=∠1,BC=EF,∴△ABC≌△DEF(SAS).∴AC=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点评】解决本题要熟练运用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5.(2006•平凉)如图,已知AB=DC,AC=DB.求证:∠1=∠2.【分析】探究思路:因为△ABO与△DCO有一对对顶角,要证∠1=∠2,只要证明∠A=∠D,把问题转化为证明△ABC≌△DCB,再围绕全等找条件.【解答】证明:在△ABC和△DCB中∵,∴△ABC≌△DCB.∴∠A=∠D.又∵∠AOB=∠DOC,∴∠1=∠2.【点评】本题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性质的综合运用,可以由探究题目的结论出发,找全等三角形,再寻找判定全等的条件.26.(2006•佛山)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O 点.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②OB=OC;③∠ABE=∠ACD;④BE=CD.(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是 ① 和 ③ ,命题的结论是 ② 和 ④ (均填序号);(2)证明你写出的命题.【分析】本题实际是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条件可看出主要是围绕三角形ABE和ACD全等来求解的.已经有了一个公共角∠A,只要再知道一组对应角和一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三角形全等的结论.可根据这个思路来进行选择和证明.【解答】解:(1)命题的条件是①和③,命题的结论是②和④.(2)已知: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AB=AC,∠ABE=∠ACD.求证:OB=OC,BE=CD.证明如下:∵AB=AC,∠ABE=∠ACD,∠BAC=∠CAB,∴△ABE≌△ACD.∴BE=CD.又∠BCD=∠ACB﹣∠ACD=∠ABC﹣∠ABE=∠CBE,∴△BOC是等腰三角形.∴OB=O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要注意的是AAA和SSA是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27.(2005•安徽)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给予证明.【分析】本题是开放题,应先确定选择哪对三角形,再对应三角形全等条件求解.做题时从已知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开始思考,做到由易到难,不重不漏.【解答】解:此图中有三对全等三角形.分别是:△ABF≌△DEC、△ABC≌△DEF、△BCF≌△EFC.证明:∵AB∥DE,∴∠A=∠D.又∵AB=DE、AF=DC,∴△ABF≌△DEC.【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8.(2004•昆明)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点E是BC边上的中点.求证:AE=DE.【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易证△AEB≌△DEC,从而得出AE=DE.【解答】证明:∵AD∥BC,∠B=∠C,∴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在△AEB与△DEC中,,∴△AEB≌△DEC(SAS),∴AE=DE.【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9.(2004•淮安)如图,给出下列论断:①DE=CE,②∠1=∠2,③∠3=∠4.请你将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分析】可以有三个真命题:(1)②③⇒①,可由ASA证得△ADE≌△BCE,所以DE=EC;(2)①③⇒②,可由SAS证得△ADE≌△BCE,所以∠1=∠2;(3)①②⇒⑧,可由ASA证得△ADE≌△BCE,所以AE=BF,∠3=∠4.【解答】解:②③⇒①证明如下:∵∠3=∠4,∴EA=EB.在△ADE和△BCE中,∴△ADE≌△BCE.∴DE=EC.①③⇒②证明如下:∵∠3=∠4,∴EA=EB,在△ADE和△BCE中,,∴△ADE≌△BCE,∴∠1=∠2.①②⇒⑧证明如下:在△ADE和△BCE中,∴△ADE≌△BCE.∴AE=BE,∠3=∠4.【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题目是一道开放型的问题,选择有多种,可以采用多次尝试法,证明时要选择较为简单的进行证明.30.(2011•通州区一模)已知:如图,∠ACB=90°,AC=BC,CD是经过点C的一条直线,过点A、B分别作AE⊥CD、BF⊥CD,垂足为E、F,求证:CE=BF.【分析】根据AE⊥CD,BF⊥CD,求证∠BCF+∠B=90°,可得∠ACF=∠B,再利用(AAS)求证△BCF≌△CAE即可.【解答】证明:∵AE⊥CD,BF⊥CD∴∠AEC=∠BFC=90°∴∠BCF+∠B=90°∵∠ACB=90°,∴∠BCF+∠ACF=90°∴∠ACF=∠B在△BCF和△CAE中∴△BCF≌△CAE(AAS)∴CE=BF.【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这一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AAS)求证△BCF≌△CAE,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精选1.在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证明:△ADE≌△CBF;若AC与BD相交于点O,证明:AO=CO。
2.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
证明:AC∥DE;若BF=13,EC=5,求BC的长。
3.在△ABC中,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
证明:BE=CD。
4.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
证明:△AOD≌△BOC;AD∥BC。
5.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
证明:∠B=∠D。
6.已知△ABC和△DAE,D是AC上一点,AD=AB,DE∥AB,DE=AC。
证明:AE=BC。
7.在△ABE和△DEF中,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
证明:AF=DF。
8.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
证明:AB∥DE。
9.在△ABC中,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
证明:AE=CE。
10.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
证明:DE=CF。
11.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
证明:AE=FB。
12.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证明:BD=CE;∠M=∠N。
13.在△ABC中,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
证明:AB=AC。
14.在△ABC和△CED中,AB∥CD,AB=CE,AC=CD。
证明:∠B=∠E。
15.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
证明:AB=AC;若AD=2,∠DAC=30°,求AC的长。
16.已知直角三角形ABC和直角三角形DBF,且它们相似,∠D=28°,求∠GBF的度数。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精选一.解答题(共30小题)1.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1)求证:△ADE≌△CBF;(2)若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2.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3.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求证:BE=CD.4.如图,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1)求证:△AOD≌△BOC;(2)求证:AD∥BC.5.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6.如图,已知△ABC和△DAE,D是AC上一点,AD=AB,DE∥AB,DE=AC.求证:AE=BC.7.如图,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求证:AF=DF.8.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9.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10.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11.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12.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1)求证:BD=CE;(2)求证:∠M=∠N.13.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14.如图,在△ABC和△CED中,AB∥CD,AB=CE,AC=CD.求证:∠B=∠E.1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1)求证:AB=AC;(2)若AD=2,∠DAC=30°,求AC的长.16.如图,Rt△ABC≌Rt△DBF,∠ACB=∠DFB=90°,∠D=28°,求∠GBF的度数.17.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ABC≌△BAD.18.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BF=CE,AC=DF,且AC∥DF.求证:△ABC≌△DEF.19.已知:点A、C、B、D在同一条直线,∠M=∠N,AM=CN.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M≌△CDN,并给出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2)证明:.20.如图,AB=AC,AD=AE.求证:∠B=∠C.21.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CF,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BE=CF.22.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23.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结论:.(均填写序号)证明:24.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E=CF,∠B=∠1.求证:AC=DF.(要求:写出证明过程中的重要依据)25.如图,已知AB=DC,AC=DB.求证:∠1=∠2.26.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O点.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②OB=OC;③∠ABE=∠ACD;④BE=CD.(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是和,命题的结论是和(均填序号);(2)证明你写出的命题.27.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给予证明.28.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点E是BC边上的中点.求证:AE=DE.29.如图,给出下列论断:①DE=CE,②∠1=∠2,③∠3=∠4.请你将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30.已知:如图,∠ACB=90°,AC=BC,CD是经过点C的一条直线,过点A、B分别作AE⊥CD、BF⊥CD,垂足为E、F,求证:CE=BF.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精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6•连云港)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1)求证:△ADE≌△CBF;(2)若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F=DE,由垂直的定义得到∠AED=∠CFB=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如图,连接AC交BD于O,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E=∠CBF,由平行线的判定得到AD∥B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1)∵BE=DF,∴BE﹣EF=DF﹣EF,即BF=DE,∵AE⊥BD,CF⊥BD,∴∠AED=∠CFB=90°,在Rt△ADE与Rt△CBF中,,∴Rt△ADE≌Rt△CBF;(2)如图,连接AC交BD于O,∵Rt△ADE≌Rt△CBF,∴∠ADE=∠CBF,∴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016•曲靖)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分析】(1)首先证明△ABC≌△DFE可得∠ACE=∠DEF,进而可得AC∥DE;(2)根据△ABC≌△DFE可得BC=EF,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EB=CF,再由BF=13,EC=5进而可得EB的长,然后可得答案.【解答】(1)证明:在△ABC和△DFE中,∴△ABC≌△DFE(SAS),∴∠ACE=∠DEF,∴AC∥DE;(2)解:∵△ABC≌△DFE,∴BC=EF,∴CB﹣EC=EF﹣EC,∴EB=CF,∵BF=13,EC=5,∴EB==4,∴CB=4+5=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3.(2016•孝感)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求证:BE=CD.【分析】要证明BE=CD,只要证明AB=AC即可,由条件可以求得△AEC和△ADB全等,从而可以证得结论.【解答】证明;∵BD⊥AC于点D,CE⊥AB于点E,∴∠ADB=∠AEC=90°,在△ADB和△AEC中,∴△ADB≌△AEC(ASA)∴AB=AC,又∵AD=AE,∴BE=CD.【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4.(2016•湘西州)如图,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1)求证:△AOD≌△BOC;(2)求证:AD∥BC.【分析】(1)由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可得出AO=BO,CO=DO,结合对顶角相等,即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出△AOD≌△BOC;(2)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B,依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出结论.【解答】证明:(1)∵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AO=BO,CO=DO.在△AOD和△BOC中,有,∴△AOD≌△BOC(SAS).(2)∵△AOD≌△BOC,∴∠A=∠B,∴AD∥B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SAS证出△AOD≌△BOC;(2)找出∠A=∠B.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相等的角,再依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证出两直线平行即可.5.(2016•云南)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即可证明△ABC≌△CD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解答】证明:∵点C是AE的中点,∴AC=CE,在△ABC和△CDE中,,∴△ABC≌△CDE,∴∠B=∠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直角三角形还有HL.6.(2016•宁德)如图,已知△ABC和△DAE,D是AC上一点,AD=AB,DE∥AB,DE=AC.求证:AE=B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ADE=∠BAC,借助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出△ADE≌△BAC,由此即可得出AE=BC.【解答】证明:∵DE∥AB,∴∠ADE=∠BAC.在△ADE和△BAC中,,∴△ADE≌△BAC(ASA),∴AE=B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2016•十堰)如图,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求证:AF=DF.【分析】欲证明AF=DF只要证明△ABF≌△DEF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证明:∵AB∥CD,∴∠B=∠FED,在△ABF和△DEF中,,∴△ABF≌△DEF,∴AF=DF.【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8.(2016•武汉)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分析】证明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BC=EF.运用SSS证明△ABC与△DEF全等.【解答】证明:∵BE=CF,∴BC=EF,在△ABC与△DEF中,,∴△ABC≌△DEF(SSS),∴∠ABC=∠DEF,∴AB∥D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9.(2016•昆明)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ECF,∠ADE=∠CF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得出△ADE≌△CFE,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FC∥AB,∴∠A=∠ECF,∠ADE=∠CFE,在△ADE和△CFE中,,∴△ADE≌△CFE(AAS),∴AE=C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是解题的关键.10.(2016•衡阳)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分析】求出AD=BC,根据ASA推出△AED≌△BF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证明:∵AC=BD,∴AC+CD=BD+CD,∴AD=BC,在△AED和△BFC中,,∴△AED≌△BFC(ASA),∴DE=C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求出△AED≌△BFC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1.(2016•重庆)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分析】根据CE∥DF,可得∠ACE=∠D,再利用SAS证明△ACE≌△FDB,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解答】证明:∵CE∥DF,∴∠ACE=∠D,在△ACE和△FDB中,,∴△ACE≌△FDB(SAS),∴AE=F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2016•南充)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1)求证:BD=CE;(2)求证:∠M=∠N.【分析】(1)由SAS证明△ABD≌△ACE,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2)证出∠BAN=∠CAM,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由AAS证明△ACM≌△ABN,得出对应角相等即可.【解答】(1)证明:在△ABD和△ACE中,,∴△ABD≌△ACE(SAS),∴BD=CE;(2)证明:∵∠1=∠2,∴∠1+∠DAE=∠2+∠DAE,即∠BAN=∠CAM,由(1)得:△ABD≌△ACE,∴∠B=∠C,在△ACM和△ABN中,,∴△ACM≌△ABN(ASA),∴∠M=∠N.【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2016•恩施州)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分析】通过全等三角形(Rt△CBE≌Rt△BCD)的对应角相等得到∠ECB=∠DBC,则AB=AC.【解答】证明:∵BE⊥AC,CD⊥AB,∴∠CEB=∠BDC=90°.∵在Rt△CBE与Rt△BCD中,,∴Rt△CBE≌Rt△BCD(HL),∴∠ECB=∠DBC,∴AB=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14.(2016•重庆)如图,在△ABC和△CED中,AB∥CD,AB=CE,AC=CD.求证:∠B=∠E.【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AC=∠ECD,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BC和△CED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证明即可.【解答】证明:∵AB∥CD,∴∠BAC=∠ECD,在△ABC和△CED中,,∴△ABC≌△CED(SAS),∴∠B=∠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找出两边的夹角是解题的关键.15.(2016•湖北襄阳)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1)求证:AB=AC;(2)若AD=2,∠DAC=30°,求AC的长.【分析】(1)先证明△DEB≌△DFC得∠B=∠C由此即可证明.(2)先证明AD⊥BC,再在RT△ADC中,利用30°角性质设CD=a,AC=2a,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AD平分∠BAC,DE⊥AB于点E,DF⊥AC于点F,∴DE=DF,∠DEB=∠DFC=90°,在RT△DEB和RT△DFC中,,∴△DEB≌△DFC,∴∠B=∠C,∴AB=AC.(2)∵AB=AC,BD=DC,∴AD⊥BC,在RT△ADC中,∵∠ADC=90°,AD=2,∠DAC=30°,∴AC=2CD,设CD=a,则AC=2a,∵AC2=AD2+CD2,∴4a2=a2+(2)2,∵a>0,∴a=2,∴AC=2a=4.【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30°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记住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2016•吉安校级一模)如图,Rt△ABC≌Rt△DBF,∠ACB=∠DFB=90°,∠D=28°,求∠GBF的度数.【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AF,证明∴△DGC≌△AG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判定得到∠CBG=∠FBG,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Rt△ABC≌Rt△DBF,∠ACB=∠DFB=90°,∴BC=BF,BD=BA,∴CD=AF,在△DGC和△AGF中,,∴△DGC≌△AGF,∴GC=GF,又∠ACB=∠DFB=90°,∴∠CBG=∠FBG,∴∠GBF=(90°﹣28°)÷2=3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7.(2016•武汉校级四模)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ABC≌△BAD.【分析】由垂直的定义可得到∠C=∠D,结合条件和公共边,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AC⊥BC,BD⊥AD,∴∠C=∠D=90,在Rt△ACB和Rt△BDA中,,∴△ACB≌△BDA(H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SAS、ASA、AAS和HL.18.(2016•济宁二模)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BF=CE,AC=DF,且AC∥DF.求证:△ABC≌△DEF.【分析】求出BC=FE,∠ACB=∠DFE,根据SAS推出全等即可.【解答】证明:∵BF=CE,∴BF+FC=CE+FC,∴BC=FE,∵AC∥DF,∴∠ACB=∠DFE,在△ABC和△DEF中,,∴△ABC≌△DEF(SAS).【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19.(2016•诏安县校级模拟)已知:点A、C、B、D在同一条直线,∠M=∠N,AM=CN.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M≌△CDN,并给出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MAB=∠NCD;(2)证明: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分析】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ASA、SSS、SAS、AAS、HL,所以可添加条件为∠MAB=∠NCD,或BM=DN或∠ABM=∠CDN.【解答】解:(1)你添加的条件是:①∠MAB=∠NCD;(2)证明: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故答案为:∠MAB=∠NCD;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ASA、SSS、SAS、AAS、HL(在直角三角形中).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0.(2016•屏东县校级模拟)如图,AB=AC,AD=AE.求证:∠B=∠C.【分析】要证∠B=∠C,可利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证△ABE≌△ACD,然后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解答】证明:在△ABE与△ACD中,,∴△ABE≌△ACD(SAS),∴∠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其中一种判定方法,即“边角边”判定方法.观察出公共角∠A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2016•沛县校级一模)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CF,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BE=CF.【分析】易证△BED≌△CFD,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即可解题.【解答】解:∵BE⊥AE,CF⊥AE,∴∠BED=∠CFD=90°,在△BED和△CFD中,,∴△BED≌△CFD(AAS),∴BE=C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找出全等三角形并证明是解题的关键.22.(2016•福州)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分析】在△ABC和△ADC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证得△ABC≌△AD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在△ABC和△ADC中,有,∴△ABC≌△ADC(SSS),∴∠BAC=∠D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ABC≌△AD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3.(2012•漳州)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 在同一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可以为①②③;结论:④.(均填写序号)证明:【分析】此题可以分成三种情况:情况一:题设:①②③;结论:④,可以利用SAS定理证明△ABC≌△DEF;情况二:题设:①③④;结论:②,可以利用AAS证明△ABC ≌△DEF;情况三:题设:②③④;结论:①,可以利用ASA证明△ABC≌△DE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结论.【解答】情况一:题设:①②③;结论:④.证明:∵BF=EC,∴BF+CF=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1=∠2;情况二:题设:①③④;结论:②.证明:在△ABC和△DEF中,∵,∴△ABC≌△DEF(AAS),∴BC=EF,∴BC﹣FC=EF﹣FC,即BF=EC;情况三:题设:②③④;结论:①.证明:∵BF=EC,∴BF+CF=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ASA),∴AB=DE.【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为开放性题目,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熟练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才能正确解答.24.(2009•大连)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E=CF,∠B=∠1.求证:AC=DF.(要求:写出证明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分析】因为BE=CF,利用等量加等量和相等,可证出BC=EF,再证明△ABC≌△DEF,从而得出AC=DF.【解答】证明:∵BE=CF,∴BE+EC=CF+EC(等量加等量和相等).即BC=EF.在△ABC和△DEF中,AB=DE,∠B=∠1,BC=EF,∴△ABC≌△DEF(SAS).∴AC=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点评】解决本题要熟练运用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5.(2006•平凉)如图,已知AB=DC,AC=DB.求证:∠1=∠2.【分析】探究思路:因为△ABO与△DCO有一对对顶角,要证∠1=∠2,只要证明∠A=∠D,把问题转化为证明△ABC≌△DCB,再围绕全等找条件.【解答】证明:在△ABC和△DCB中∵,∴△ABC≌△DCB.∴∠A=∠D.又∵∠AOB=∠DOC,∴∠1=∠2.【点评】本题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性质的综合运用,可以由探究题目的结论出发,找全等三角形,再寻找判定全等的条件.26.(2006•佛山)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O点.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②OB=OC;③∠ABE=∠ACD;④BE=CD.(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是①和③,命题的结论是②和④(均填序号);(2)证明你写出的命题.【分析】本题实际是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条件可看出主要是围绕三角形ABE和ACD 全等来求解的.已经有了一个公共角∠A,只要再知道一组对应角和一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三角形全等的结论.可根据这个思路来进行选择和证明.【解答】解:(1)命题的条件是①和③,命题的结论是②和④.(2)已知: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AB=AC,∠ABE=∠ACD.求证:OB=OC,BE=CD.证明如下:∵AB=AC,∠ABE=∠ACD,∠BAC=∠CAB,∴△ABE≌△ACD.∴BE=CD.又∠BCD=∠ACB﹣∠ACD=∠ABC﹣∠ABE=∠CBE,∴△BOC是等腰三角形.∴OB=O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要注意的是AAA和SSA是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27.(2005•安徽)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给予证明.【分析】本题是开放题,应先确定选择哪对三角形,再对应三角形全等条件求解.做题时从已知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开始思考,做到由易到难,不重不漏.【解答】解:此图中有三对全等三角形.分别是:△ABF≌△DEC、△ABC≌△DEF、△BCF≌△EFC.证明:∵AB∥DE,∴∠A=∠D.又∵AB=DE、AF=DC,∴△ABF≌△DEC.【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8.(2004•昆明)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点E是BC边上的中点.求证:AE=DE.【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易证△AEB≌△DEC,从而得出AE=DE.【解答】证明:∵AD∥BC,∠B=∠C,∴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在△AEB与△DEC中,,∴△AEB≌△DEC(SAS),∴AE=DE.【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9.(2004•淮安)如图,给出下列论断:①DE=CE,②∠1=∠2,③∠3=∠4.请你将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分析】可以有三个真命题:(1)②③⇒①,可由ASA证得△ADE≌△BCE,所以DE=EC;(2)①③⇒②,可由SAS证得△ADE≌△BCE,所以∠1=∠2;(3)①②⇒⑧,可由ASA证得△ADE≌△BCE,所以AE=BF,∠3=∠4.【解答】解:②③⇒①证明如下:∵∠3=∠4,∴EA=EB.在△ADE和△BCE中,∴△ADE≌△BCE.∴DE=EC.①③⇒②证明如下:∵∠3=∠4,∴EA=EB,在△ADE和△BCE中,,∴△ADE≌△BCE,∴∠1=∠2.①②⇒⑧证明如下:在△ADE和△BCE中,∴△ADE≌△BCE.∴AE=BE,∠3=∠4.【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题目是一道开放型的问题,选择有多种,可以采用多次尝试法,证明时要选择较为简单的进行证明.30.(2011•通州区一模)已知:如图,∠ACB=90°,AC=BC,CD是经过点C的一条直线,过点A、B分别作AE⊥CD、BF⊥CD,垂足为E、F,求证:CE=BF.【分析】根据AE⊥CD,BF⊥CD,求证∠BCF+∠B=90°,可得∠ACF=∠B,再利用(AAS)求证△BCF≌△CAE即可.【解答】证明:∵AE⊥CD,BF⊥CD∴∠AEC=∠BFC=90°∴∠BCF+∠B=90°∵∠ACB=90°,∴∠BCF+∠ACF=90°∴∠ACF=∠B在△BCF和△CAE中∴△BCF≌△CAE(AAS)∴CE=BF.【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这一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AAS)求证△BCF≌△CAE,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
8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8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一、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1。
例1:如图,在△ABC中,AB = AC,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ABD≌△ACD。
解析:1. 在△ABD和△ACD中:- 已知AB = AC(题目中给出的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 因为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BD = CD(中线的定义)。
- AD = AD(公共边)。
2. 根据SSS(边边边)全等判定定理,可得△ABD≌△ACD。
二、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2。
例2:已知:如图,AB = AD,∠B = ∠D,∠1=∠2,求证:△ABC≌△ADE。
解析:1. 因为∠1 = ∠2,所以∠1+∠DAC = ∠2+∠DAC,即∠BAC = ∠DAE。
2. 在△ABC和△ADE中:- 已知AB = AD。
- ∠B = ∠D。
- 且∠BAC = ∠DAE(已证)。
3. 根据ASA(角边角)全等判定定理,可得△ABC≌△ADE。
三、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3。
例3:如图,在△ABC中,∠C = 90°,AC = 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AB = 6cm,求△DEB的周长。
解析:1. 因为AD平分∠CAB,∠C = 90°,DE⊥AB,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CD = DE。
2. 在Rt△ACD和Rt△AED中:- AD = AD(公共边)。
- CD = DE(已证角平分线性质)。
- 根据HL(斜边直角边)定理,可得Rt△ACD≌Rt△AED。
- 所以AC = AE。
3. 因为AC = BC,AB = 6cm,设AC = BC=x,根据勾股定理AC^2+BC^2=AB^2,即x^2+x^2=6^2,2x^2=36,x^2=18,x = 3√(2)。
4. 又因为AE = AC = 3\sqrt{2}\),所以BE=AB - AE = 6 - 3\sqrt{2}\)。
5. 而△DEB的周长为DE+DB+BE,因为CD = DE,BC = BD + CD,所以△DEB的周长为BC+BE = 3\sqrt{2}+6 - 3\sqrt{2}=6cm。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常见题型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常见题型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是几何入门最关键的一步,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学习。
而一些初学的同学,虽然学习了几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公理和推论,但往往仍不知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辅导时可以抓住以下几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常见题型,进行分析。
一、已知一边与其一邻角对应相等1.证已知角的另一边对应相等,再用SAS证全等。
例1已知:如图1,点E、F在BC上,BE=CF,AB=DC,∠B=∠C .求证:AF=DE。
证明∵BE=CF(已知),∴BE+ EF=CF+EF,即BF=CE。
在△ABF和△DCE中,∴△ABF≌△DCE(SAS)。
∴ AF=D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证已知边的另一邻角对应相等,再用ASA证全等。
例2已知:如图2,D是△ABC的边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
求证:AE=CE。
证明∵ FC∥AB(已知),∴∠ADE=∠CF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ADE和△CFE中,∴△ADE≌△CFE(ASA).∴ AE=C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3.证已知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再用AAS证全等。
例3(同例2).证明∵ FC∥AB(已知),∴∠A=∠E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ADE和△CFE中,∴△ADE≌△CFE(AAS).∴ AE=C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二、已知两边对应相等1.证两已知边的夹角对应相等,再用SAS证等。
例4已知:如图3,AD=AE,点D、E在BCBD=CE,∠1=∠2。
求证:△ABD≌△ACE.证明∵∠1=∠2(已知),∠ADB=180°-∠1,∠AEC=180°-∠2(邻补角定义),∴∠ADB = ∠AEC,在△ABD和△ACE中,∴△ABD≌△ACE(SAS).2.证第三边对应相等,再用SSS证全等。
例5已知:如图4,点A、C、B、D在同一直线AC=BD,AM=CN,BM=DN。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判定经典例题
段,向什么方向延长,用“截取”的方法时,要考虑如何截取.
例 08.如图(a),已知:在 ABC 中, AB AC ,AD 是 A 的平分线,P 是 AD 上
任意一点.
求证: AB AC PB PC .
分析:本例涉及四条线段差的不等关系,要使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这一定理,为了能够使用这一定理,必须把本题中的四条线段的差转化为三角形中三边关系 的问题. 可用截取的方法,也可用延长的方法. 用截取法,可在 AB 边上取一点 C,使
和)
∴ BDC C . ∴ BD BC BD . ∴ AC AB BC AB BD 说明:要证明线段 AB CD EF ,可用“延长”的方法:延长 AB 到 G,使 BC CD , 然后证明 AG EF . 也可用“截取”的方法:在 EF 上取点 H,使 EH AB ,然后证明 HF CD . 在具体问题中要考虑哪种方法可行. 用“延长”的方法时,要考虑延长哪条线
证明:在 AC 上取点 B ,使 AB AB ,连结 BD ,则在 ABD 和 ABD 中. AB AB(已作) BAD BAD(角平分线定义) AD AD(公共边)
三角形模型全等经典题
三角形模型全等经典题题目描述请你解决以下全等三角形模型的问题:1. 模型ABC和模型DEF是全等的,已知∠B=∠E且AC=DF,请证明∠A=∠D。
2. 模型ABC和模型DEF是全等的,已知∠A=∠D且BC=EF,请证明∠B=∠E。
3. 模型ABC和模型DEF是全等的,已知AB=DE且BC=EF,请证明AC=DF。
解答1. 因为模型ABC和模型DEF是全等的,所以它们对应的边和角都相等。
已知∠B=∠E且AC=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A=∠D。
- 原因:- ∠B=∠E(已知)- AC=DF(已知)- ∠A+∠B+∠C=∠D+∠E+∠F(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A+∠B+∠C=∠A+∠E+∠F(∠B=∠E)- 当两边的角相等时,两边的边也相等- AC=DF(∠A+∠B+∠C=∠D+∠E+∠F)- ∴∠A=∠D2. 因为模型ABC和模型DEF是全等的,所以它们对应的边和角都相等。
已知∠A=∠D且BC=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B=∠E。
- 原因:- ∠A=∠D(已知)- BC=EF(已知)- ∠A+∠B+∠C=∠D+∠E+∠F(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A+∠B+∠C=∠A+∠E+∠F(∠A=∠D)- 当两边的角相等时,两边的边也相等- BC=EF(∠A+∠B+∠C=∠D+∠E+∠F)- ∴∠B=∠E3. 因为模型ABC和模型DEF是全等的,所以它们对应的边和角都相等。
已知AB=DE且BC=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AC=DF。
- 原因:- AB=DE(已知)- BC=EF(已知)- ∠A+∠B+∠C=∠D+∠E+∠F(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AB+BC=DE+EF(已知AB=DE和BC=EF)- AC=DF(∠A+∠B+∠C=∠D+∠E+∠F)- ∴ AC=DF总结通过解答上述全等三角形模型的题目,我们证明了以下结论:1.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当两个角相等、对应的边相等时,两个三角形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点C在线段AB上,DA⊥AB,EB⊥AB,FC⊥AB,且DA=BC,EB=AC,FC=AB,∠AFB=51°,求∠DFE度数.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计算题.
分析:如图,连接BD、AE,易证△DAB≌△BCF(SAS),得BD=BF,∠BDF=∠BFD,又∵AD∥CF,∠ADF=∠CFD,所以∠ABF=∠DFB+∠ADF=∠BFC+2∠CFD,同理可得,∠BAF=∠AFC+2∠CFE,又由∠AFB=51°,则∠ABF+∠BAF=129°,所以,
∠BFC+2∠CFD+∠AFC+2∠CFE=51°+2∠DFE=129°,解得∠DFE=39°.
解答:证明:如图,连接BD、AE,
∵DA⊥AB,FC⊥AB,
∴AD∥CF,∠DAB=∠BCF=90°,
又∵DA=BC,FC=AB,
∴△DAB≌△BCF(SAS),
∴BD=BF,
∴∠BDF=∠BFD,
又∵AD∥CF,
∴∠ADF=∠CFD,
∴∠ABF=∠DFB+∠ADF=∠BFC+2∠CFD,
同理可得,∠BAF=∠AFC+2∠CFE,
又∵∠AFB=51°,
∴∠ABF+∠BAF=129°,
∴∠BFC+2∠CFD+∠AFC+2∠CFE=51°+2∠DFE=129°,
∴∠DFE=39°.
答:∠DFE度数是3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方法,作好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