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1节+力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说课稿)

《力》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力》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的第一节。

本节是力学开始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由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部分构成。

“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的基础,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是初中物理的重点。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示意图及画法。

难点: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理解二、教法学法分析物理教学的特点是“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对本节教法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情境教学法;设疑诱导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学生分析八年级下学期学生情况是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对探究活动充满渴求。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以及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所以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

评价方式:使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及时的语言和量化评价。

四、学习目标分析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情况,依据课标的具体要求这是我设置的三维目标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知道力的概念、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三要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五、教具准备: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讲授之前我需要准备实验器材:拉力器、直尺、弹簧、橡皮泥、磁铁、铁球、轨道、扳手、旱冰鞋六、教学过程我的教学内容包含了新课的引入,教学内容,达标检测和小结。

教学内容包含了四个探究点(一)引入课题教师投影“力”字,请同学用这个力字组词。

这样引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内容探究点一:什么是力初二的学生对力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如何从感性认识中概括出力的概念呢?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讨论并列举出生活中有关力的事例,再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有关“力”事例中有什么共性。

人教版2020年春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弹力》《重力》共3课时教案

人教版2020年春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弹力》《重力》共3课时教案

《第一节力》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4、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弹簧、磁体、铁块、钢球、平板、小车、旱冰鞋、斜面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大家能列举语文中关于力的词语吗?那物理中的力有什么含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力》。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

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钢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1)拉开弹簧时,是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3)观察书本图,能得到什么启示?(4)游泳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一、教学内容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学会画力的示意图,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2. 重点: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力的示意图模型。

2. 学具: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推车等,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

2.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牛顿)。

3.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拉伸、压缩;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加速、减速。

4. 演示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5. 学生动手练习:画出给定力的示意图,如拉力、压力等。

6. 讲解力的示意图的应用: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实际问题,如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分析。

7.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并解答。

8. 课堂小结: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七、作业设计(1)拉力:2N,向东(2)压力:5N,向下(3)摩擦力:3N,向北2. 答案:(1)箭头长度为2,箭头方向向东。

(2)箭头长度为5,箭头方向向下。

(3)箭头长度为3,箭头方向向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问题的应用上还需要加强练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第1节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第1节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第1节教案课题第七章第1节力教材分析《力》这节课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是学生学习力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

课本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归纳出力的初步概念,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同时对以后物理概念的教学起着参照、类比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易实验,体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以让学生形成一个有关力的初步的物理图景,无疑"力"这节课的教学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

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的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力的三要素;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弹簧、磁体、铁块、钢球、平板、小车、旱冰鞋、斜面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同学们能用“力”组一些词吗?(学生自然能组很多与力有关的词)。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第1节 力的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第1节 力的教案

[引入新课] 我们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一节就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新课教学]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用F表示。

(拉、推、压、举……等作用)一个物体不会有力的作用,有力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

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力来说,施加这个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受到这个力作用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学生能认识、能分辨就行)3、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体验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或者说: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分别用力弯钢尺、压气球:(钢尺由直变弯了、气球被压扁,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或者说: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其中任意一个改变,运动状态即改变。

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从运动到静止,从快到慢,从慢到快,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发生了改变,我们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将小铁球放在桌子上,手拿着磁铁慢慢向小铁球靠近但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小铁球原来是静止的,当磁铁慢慢靠近时,到了一定距离,小铁球就会运动起来,向磁铁靠近;如果让磁铁慢慢离开小铁球,小铁球还会跟着磁铁跑;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时,小铁球做的是直线运动,如果在和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上磁铁,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就会向磁铁的方向弯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7.1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7.1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7.1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7.1力。

具体内容包括:1. 力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力的定义,即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分类:向学生介绍按性质分类和按效果分类两种力的分类方式。

3. 力的作用效果:向学生介绍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 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向学生介绍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5. 力的单位:向学生介绍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定义。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分类方式,能够对各种力进行分类。

3. 让学生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5. 让学生掌握力的单位,能够正确使用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分类和力的作用效果。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力的小球、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力的小球与墙壁碰撞的情景,引出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定义:向学生讲解力的定义,即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讲解力的分类:向学生讲解按性质分类和按效果分类两种力的分类方式。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向学生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5. 讲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向学生讲解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6. 讲解力的单位:向学生讲解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

7. 例题讲解:运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向学生展示如何测量力的大小,并讲解相关原理。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单位。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 共8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 共8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共84页)目录第一节力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第2课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第二节弹力第三节重力第八章力和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第2课时摩擦力与生活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1课时压力和压强第2课时压强与生活第2节液体压强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与计算第2课时连通器与液体压强的应用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活中各种与力相关的现象。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感知力的大小。

3.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实验现象或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感受力的特点,从而认识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学现象,自己设计实验,掌握转换法(微小力使物体形变的放大方法)的应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1.认识力的概念,分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

教具准备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投影“神舟十一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遨游太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

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

老师提问:“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同学们知道有关“力”字的词语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力量、力气、能力、理解力、战斗力、“给力”、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的“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教案

第七章力第1节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现象归纳出力的概念2. 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3.掌握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4.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观察能力情感目标:采用直观手段丰富感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的建立2.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器材教师:气球2个、多媒体课件、乒乓球学生:橡皮筋2条、尺子1把、手边器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从生活到物理)师:将气球吹大并放开,观察现象,问:气球为什么会向上飞?生:思考、回答二、探究新知(一)归纳概括力的概念列举生活中有力的事例,并将典型事例展示在PPT上,思考共同点、认识力的概念。

如:渔翁拉渔网推土机推土压路机压路运动员踢球磁铁排斥磁铁学生完成活动一的内容。

(一)认识什么是力?1、分析比较图课件中几幅表现力的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点?(展开让学生思考) 。

2、通过这些力的实例归纳“力”的概念。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讨论,小组间交流得出这些事例中的共同点,教师进一步引导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理对物理的作用。

对于“作用”教师可根据实际进行必要的直接讲授,像推、拉、压、举、提等动作都是作用。

在分析比较几幅图的共同点前可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强调至少要有几个物体?(2)只有人才能产生力吗?(3)不接触的两个物体能产生力吗?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讲解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加深了对力的概念的力理解。

3、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力的符号F、单位牛顿(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二)力的作用效果1.让学生设计一些物体对物体作用的实验完成课堂学习活动卡上的活动二的内容学生利用桌上的提供实验器材进行探究活动,然后“小组设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组展示、组间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活动:发现力有哪些作用效果?2.设计一些物体对物体作用的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我的教案设计意图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为主,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力的变化,来理解力的概念。

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并且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力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并且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力的作用。

同时,我还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个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力的变化,来理解力的概念。

这个活动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力的作用。

为了进行这个活动,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比如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观察力的作用。

在课后反思中,我会思考这个活动的效果,看看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力的概念,是否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力的作用。

如果学生对这个活动感兴趣,我会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来验证力的作用。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力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个活动,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理解力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希望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力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力的定义。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力的方向和大小,并且让他们亲自操作弹簧测力计,这样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力的作用。

我需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

我会提醒他们注意观察力的变化,并且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在实验结束后,我会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这样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另外,我还需要关注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等实验器材时,我会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不会受伤。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7章第1节 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7章第1节 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7章第1节力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性教学,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力的存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并能够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幼儿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力的存在,并能够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小车、积木、绳子、滑轮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气球、一辆小车、几块积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解力的概念,通过展示气球被挤压时形状改变,让幼儿感知力的存在。

2. 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幼儿用手推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气球、积木和绳子制作一个起重机,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讲解力的作用原理,让幼儿通过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感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力的存在,并能够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通过动手操作,他们基本掌握了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但在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幼儿,引导他们更好地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或周围环境中的力的作用,如拉开抽屉、提起书包等,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2. 讲解力的作用:在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我让幼儿用手推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速度或者改变形状的原因;•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掌握解决力的合成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速度或者改变形状的原因。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力的合成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章节已经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对于力的合成问题较为陌生,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力的合成。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复习上一章节学到的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提问:力的合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进行力的合成?2.示范案例讲解–提供一个力的合成的案例,例如: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50N和30N的力,这时物体所受合力是多少?方向是什么?提示:合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的矢量合成法解决,合力的方向是力的合成方向。

3.概念解释–解释力矢量的概念:力可以用矢量表示,用力的箭头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释力的合成法:力的合成方法有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4.练习与讨论–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力的合成练习。

每个小组根据题目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示例题目:1.有一个物体受到30N的力向右和20N的力向上的作用,求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2.有一个物体受到50N的力向左和40N的力向下的作用,求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每个小组轮流发表答案,并与其他小组的答案进行对比和讨论。

5.概念总结–总结力的合成的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拓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三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如何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使用什么方法解决?7.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拓展讨论中的问题,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对比答案。

8.作业布置–布置力的合成练习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标明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学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讨论参与度和解题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学历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学历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学历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能说出具体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4、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三、重、难点:理解力的概念,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会画力的示意图四、评价任务目标1:DO自学导航一1、2,DO 当堂检测1、2、3,DO 课后练习2、7. 目标2:DO自学导航一3、4,DO 活动四,活动五,针对训练1、2,DO 课后练习4、5、6。

目标3:DO自学导航一2,DO活动六,DO 课后练习1、3、5。

目标4:DO活动一、二、三,DO 课后练习1。

五、资源与建议1、教材分析力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而这一节又是整个力学的第一节,起奠基作用,所以打好力学基础知识就尤为重要。

本节主要学习“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等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生活中的最熟悉、最常见有关力的现象,以学习的兴趣入手,让学生感知身边的物理,对力学现象中的共性问题,加以观察研究,寻求规律。

2、学法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基本上处于具体思维的发展阶段,他们都喜欢动手、喜欢提问、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具有了初步的观察调查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所以教师应适时的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动手实验、分析思考,从而领悟知识,并获得感性的认识。

六、探究过程过程(一)、自学导航一。

同学们阅读课本2-5页,感知章首图“攀岩”和第一节的节首图“押加”。

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几个产生力的现象,完成预习提示1、力的定义:力是。

力的单位是,谈到力有几个物体,分别是:、。

2、人踢足球:施力物是:,受力物是:。

人踢足球同时脚感到疼,这时施力物是:,受力物是:,也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3、力的作用效果有几个分别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1节 力 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1节 力 课件

第七章 力
第1節 力
一、知道力的概念及單位 二、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三、知道力的三要素 四、會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 五、瞭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自主研學1
閱讀教材P2回答: 什麼是力?力的國際單位是什麼? 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如何區別?
人推車
推土機推土



推土機 推

施力物體
物體
作用
受力物體
物體
一、力的概念
二、確定力的方向(箭頭標線上段的末端)。 三、標出表示力的字母(F)及數值。
1.用示意圖畫出水準向右 推木箱的力。
F
2.畫出用10牛的力,沿著與水準地面成30 角,
向右拉。小車的力的示意圖.
F=10N

30
自主研學5
閱讀教材p4的內容: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為什麼腳踢足球 腳會疼? 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現象可以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注意:
1、發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 物體。 2、產生力的條件:
A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 B 它們之間相互作用
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可以有力存在。
說 明 了 什 麼 ?
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也可以有力存在。
力用符號F 表示,它的單位是牛頓
簡稱 牛 符號 N 兩個雞蛋: 1 N. 一桶500ml的飲料: 5 N
1、腳踢足球: 產生了力,腳是施力物體,球是受力物體,但為什麼 腳疼? 是因為球在受力的同時,也給了腳一個反作用力。
2、人用漿向後划船,船向前走。 3、用手拍桌子,手疼。 4、人用力推牆,人向後倒。
五、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1节力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1节力 教案

第1节力一、教学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及单位。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了解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

4.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难点:力的概念、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新课教学1.力(1)力的概念教学情境:我们可以做一个“掰手腕”的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这其中涉及动作“掰”。

又如“手敲门”“书压桌面”,其中涉及动作“敲”“压”。

有动作,就有力。

我们如何给力一个科学的定义呢?请同学们也来列举一些身边常见的力,教师进行概括,总结出力的概念。

知识归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字母F表示。

(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教学情境:涉及到力的现象时会有几个物体?一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吗?举例:各种各样的力现象中,指出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提问:不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吗?演示用磁铁靠近铁钉(不要接触)的实验。

知识归纳:力的现象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另一个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体,也有受力物体;②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③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2.力的单位教学情境:大家知道,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

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知识归纳: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注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3.力的作用效果教学情境: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

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手拉车前进、用力拉弓后把箭射出去、汽车刹车后慢慢停下来等。

探究活动:实验器材:直尺、橡皮筋、弹簧、乒乓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一、教学内容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分类:根据性质不同,力可以分为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分类和作用效果。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力的分类和作用效果的理解。

2. 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讲义、PPT、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摩擦力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提书包,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引出力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力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效果,结合PPT和讲义,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力的相关知识。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力的分类和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弹簧测力计实验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力的理解。

4. 练习: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力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 答案: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实验和练习,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力的概念和分类,但部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力的合成和分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是“力的分类和作用效果的理解”。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力的基本性质和力的作用机制的关键,也是物理概念和物理思维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力的分类力的分类是理解力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1节力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1节力教案

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概念;2、认识力的相互性;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符号与单位;5、力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通过常见的事例和实验认识体验力作用的相互性和作用效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力的认识、探索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热爱的感情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情中获得探索科学规律的乐趣多动手多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教材分析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难点理解力并应用其解释有关现象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教具准备演示用:弹簧、皮泥、直尺等学法指导实验观察—交流讨论—概述总结—性质应用—指导小结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先从一首诗说起:林暗鸟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中讲了一个故事:汉朝武帝时期对战匈奴的百战名将飞将军李广一日带兵巡视边防回来晚了天色朦胧李将军看到草丛中的石头以为是老虎遂弯弓怒射箭头全部射进石头里去了李广将军对弓箭做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威力呢?这里面蕴含了什么物理学原理呢?对力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它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下面咱们就一起深入认识一下什么是力新授1、力是什么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同学们来举一些力现象的例子好吗?(教师板书)人熊猫拖拉机地球……提攀拖吸引……木桶竹枝车苹果……↓↓↓物体作用物体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一个物体可以有力的作用吗?在这些例子中总有两个物体存在那我们将其中一个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叫做受力物体那大家再分析图中那些是受力物体那些是施力物体?根据分析你能得出力是什么吗?(先讨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物理学中一般用字母F来表示力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注意:○1力的产生不能脱离物体且需要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2不直接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直接接触时也要发生作用(即:推拉压挤排斥等)才会产生力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活动一:请两个学生上讲台来玩扳手腕的游戏活动二:用手托起自己桌上的书分析课堂开始鼓掌时两手为什么都会疼?由活动分析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而言的那什么时候是受力物体什么时候是施力物体这要根据研究对象而定这种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的“同生共死”3、力的作用效果实验一:用手指压自己的脸蛋你发现什么?实验二:两手用力使尺子弯曲从实验能的出什么结论?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板书)实验三:手投粉笔使粉笔从静止到运动实验四:乒乓球飞来被反拍出去结论: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板书)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实验:让学生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向来开门感受用的大小结论:根据学生的感受可以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用示意图来表示这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线段的起点与终点都能表示作用点)板书设计作业布教材P4 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置教学反思这一节中我们会发现学完力的作用效果后学习力的单位及三要素有些知识联系不上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力谈什么单位和三要素教材编排者的本意是希望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什么是力因为力的概念很粗象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希望了解了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因为有力而产生一系列的效果再来认识力更好这种本意是好的但后续安排没跟上个人认为第一节教学可先通过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后现学习什么是力接着学习力性质和力的三要素最后学习力的示意图本节内容安排2课时教学为宜毕竟学生初次接触力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1节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1节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7.1 力素质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知道力的看法和力的单位。

( 2)知道力的三因素,能用表示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1)经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觉力的作用成效。

(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并能解说相关现象。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在察看体验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因素表示的案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课要点1、力的看法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因素,用表示图表示力。

教课难点1、力的看法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并解说相关现象。

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看法------- 力。

力是平时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看法。

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看法。

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相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的作用成效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能够经过力的作用成效来感觉它。

1、感觉力作用的成效(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方表演举哑铃。

请这位同学说说肌肉有什么感觉?(感得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最先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觉而得来的。

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如何来认识力的?(2)学生用图 11-4-1 所示的器械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圆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凑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学生沟通所察看到的现象:① 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

② 圆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地点的放磁铁吸引,速度变快。

③ 圆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地点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改变,倾向磁铁方向运动。

(3)学生看课文图11.4-2 乙、丙,沟通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① 棒球运动员使劲将球投出,由静止变成运动。

② 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成静止。

(4)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别的运动状态。

不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仍是运动速度或许方向发生变化,都能够以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优质教案1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优质教案1

力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地作用地认识。

知道物体间力地作用是相互地。

知道力所产生地效果:改变物体地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地形状。

教学内容分析:第一节《力》主要从怎样认识力、怎样测量力、怎样表示力三个方面让学生初步认识力,它是学生学习本章知识重力、摩擦力、杠杆和滑轮地基础。

本节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以感性认识→定性测量→抽象表示为线索展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之间地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地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地基本概念地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3、体会透过众多地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地认识论地观点。

4、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重点力地概念。

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地作用。

“神州五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地飞天梦?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地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地力地含义与生活中所说地力地含义有很大地区别。

一、力是什么1.展示并罗列现象用图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大胆说出自己地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

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有关地现象:(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学生实验:左手拍右手、手拍打桌子)。

人推车……(学生举例)(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例)上面这些有力出现地实例中都与人有关,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地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地。

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力;要提高部队地战斗力等。

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有力地作用呢?(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以上地例子都存在力地作用,并且物体是直接接触地。

没有直接接触地物体之间有没有力地作用呢?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地球吸引篮球。

举例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地球……2.归纳总结归纳以上现象存在地共同地方: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并总结学生归纳并完成学生举例: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 计
作业布 置
教材 P4 动手动脑学物理 1-4 题
- 3 -
教学反 思
这一节中我们会发现学完力的作用效果后学习力的单位及三要素有些知识联系 不上,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力,谈什么单位和三要素,教材编排者的本意是希望通 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什么 是力,因为力的概念很粗象,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所以希望了解了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因为有力而产生一系列的效果再来认识力更 好。这种本意是好的,但后续安排没跟上。个人认为,第一节教学可先通过了解力 的作用效果后现学习什么是力,接着学习力性质和力的三要素,最后学习力的示意 图。本节内容安排 2 课时教学为宜,毕竟学生初次接触力,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 4 -ຫໍສະໝຸດ 力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概念;2、认识力的相互性;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4、力 的符号与单位;5、力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 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学 习归纳概括的方法,通过常见的事例和实验认识体验力作用的相互性和作 用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力的认识、探索,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热爱的感情,从身边 最平常最一般的事情中获得探索科学规律的乐趣,多动手,多体验,逐步 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 教材分 析 重点 难点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理解力并应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演示用:弹簧、皮泥、直尺等 实验观察—交流讨论—概述总结—性质应用 —指导小结 教学过程 我们先从一首诗说起: 林暗鸟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中讲了一个故事:汉朝武帝时期对战匈奴的百战名将飞将军李广一日带兵巡 视边防回来晚了,天色朦胧,李将军看到草丛中的 石头 ,以为是老虎,遂弯弓怒射, 导入 箭头全部射进石头里去了。 李广将军对弓箭做了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威力呢?这里面蕴含了什么物 理学原理呢? 对,力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它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下面咱们就一起深入认识一下什么是力。
- 2 -
3、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一:用手指压自己的脸蛋,你发现什么? 实验二:两手用力使尺子弯曲。 从实验能的出什么结论?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板书) 实验三:手投粉笔,使粉笔从静止到运动。 实验四:乒乓球飞来被反拍出去。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板书)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实验:让学生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向来开门,感受用的大小。 结论:根据学生的感受,可以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用示 意图来表示这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 大小、方向、作用点。(线段的起点与终点都能表示作用点)
教 学 方 法 教 具 准 备 学 法 指 导
- 1 -
1、力是什么 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同学们来举一些力现象的例子好吗? (教师板书) 人 熊猫 拖拉机 地球 „„ 物体 提 攀 拖 吸引 „„ 作用 木桶 竹枝 车 苹果 „„ 物体
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一个物体可以有力的作用吗? 在这些例子中,总有两个物体存在,那我们将其中一个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物 体叫做受力物体。 那大家再分析图中,那些是受力物体,那些是施力物体? 新 根据分析你能得出力是什么吗?(先讨论)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物理学中一般用字母 F 来表示力,单位是牛顿,(简称 授 牛),符号 N。 注意: ○ 1 力的产生不能脱离物体,且需要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 2 不直接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直接接触时也要发生作用(即:推,拉,压,挤 排斥等)才会产生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一:请两个学生上讲台来玩扳手腕的游戏 活动二:用手托起自己桌上的书 分析课堂开始鼓掌时,两手为什 么都会疼? 由活动分析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而言的 ,那什么时候是受力物体,什么时候是施力 物体,这要根据研究对象而定。 这种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的。 “同生共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