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等量代换 北京版 (5)

合集下载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能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等量代换的过程。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及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等量代换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

(2)在实际问题中,能够找出等量关系,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卡片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套等量代换的实物(如小球、小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等量代换的概念。

(2)学生分享自己准备的等量代换实物,共同探讨等量代换的意义。

2. 探究学习(1)教师设计一系列等量代换的题目,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找出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3. 讲解示范(1)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练习巩固(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五、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点评,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等量代换|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等量代换|北京版

课题:等量代换教材分析:《等量代换》是北京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等量代换的思想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它又是一个非常抽象、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等量代换的思想也是数学知识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当中经常会用到。

本课利用跷跷板平衡的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在这节课中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首先,现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由于“等量代换”需要学生抽象地想象替换,所以对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只有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所以,在课程设计的时候,采用让学生在动态中具体感受这种思想方法。

而且,本节课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起点。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元、角、分,有了一些简单代换的知识基础,同时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玩跷跷板的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了要想使得跷跷板平衡,跷跷板两边的重量应该相等,这就为本节课学习等量代换奠定了基础。

又由于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所以借助跷跷板的素材,使得学生更易理解、体会等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教学设计紧贴学生的生活。

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已知信息找寻事物间的等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通过观察跷跷板,在分析、推理的过程中,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从中认识到“换”是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解决问题时应找到这个代换的规则,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3.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上册八数学百花园《等量代换》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上册八数学百花园《等量代换》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上册八数学百花园《等量代换》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上册八数学百花园《等量代换》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现实情境中的各种量的相等关系,能初步感受,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在观察、操作、分析、推理的过程中,明确等量可以进行代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用不同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获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反思,感受等量代换在解决特定问题中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2学情分析课前,对38名学生进行调研。

1、1只小狗的质量与几只小鸡的质量同样重?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出来。

分析:正确率100%解决方式:(1)文字表述26.3% (2)列等式52.6% (3)用算式计算3×3 =9或3+3+3=9 13.2% (4)画图 7.9%从中看出,学生在学习计量单位时,就已经懂得了天平平衡的原理,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

通过分析两组天平,能够找到中间量“小兔子”,用1只小兔子的质量代替3只小鸡的质量,得到1只小狗的质量与9只小鸡的质量相等。

学生能运用列式、画图等方式进行解决,还有部分学生能够直接通过“倍比”关系用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但也发现有的学生认为“3×3”中的2个3分别表示“3只小鸡乘3只小兔子”含义不清楚。

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4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5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

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把你的思考过程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 正确率:38.6%分析:能从条件入手进行分析,根据倍数关系,找到1个大萝卜换2根胡萝卜这个等量关系,再借助5个大萝卜等于3棵大白菜这个桥梁,得到6个大白菜=20个胡萝卜。

能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对倍数关系和包含除的含义理解准确,能灵活运用。

等量代换-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等量代换-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等量代换-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概念等量代换就是把同一式子的一部分换成相等的另一部分。

用字母表示就是把式子里面的字母换成相等的字母或数字。

例如:等量代换前:3+7=10等量代换后:3+2+5=10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说出“等量代换”的概念。

2.学生能够在不改变式子的值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等量代换。

3.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并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步:导入1.清理课堂环境,做好课堂准备。

2.利用图片、实物或者视频等形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等量代换”。

第二步:讲解概念1.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等量代换”的概念,并给出例子进行讲解。

2.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3.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等量代换?”第三步:拓展练习1.由教师出示等量代换练习题,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2.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路,把答案写在小板书上并展示给大家,进行交流。

第四步:操练1.让学生自己编写等量代换的练习题,并与同学分享。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等量代换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步:课堂总结1.教师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并听取学生对这篇数学教案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是否有其他不懂的数学问题。

2.教师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巩固,并告知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讲解法:教师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消除疑惑,提高课堂效果。

3.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4.演示教学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能够完成基本的等量代换练习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技能。

同时,学生也将在本节课上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在游戏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新精神。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8.1 等量代换|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8.1 等量代换|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8.1 等量代换|北京版1. 教学内容与目标1.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等量代换。

1.2 教学目标1.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2.通过实例理解等量代换的应用;3.能够应用等量代换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等量代换的概念和应用。

2.2 教学难点运用等量代换解决数学问题。

3. 教学准备3.1 教学设备黑板、彩色粉笔、教辅书籍。

3.2 教学材料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1.通过例子引入等量代换的概念;2.让学生自己思考什么是等量代换;3.学生可以在黑板上做出示意图,老师帮助学生分析。

4.2 规范化讲解1.通过实例演示等量代换如何应用;2.小组活动让学生尝试解答等量代换的实例;3.互相讨论,交流思想,广泛交流。

4.3 拓展练习1.让学生用等量代换解决练习题;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克服难点。

4.4 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等量代换的总结思路和结论,确保学生对这个概念有理解和掌握。

让学生知道等量代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思考。

老师鼓励学生新的思想方法和发散思维。

5. 教学效果评价1.学习成果检测:几个练习题;2.提供反馈:学生交流心得明显表现学习效果提高。

6. 总结思考通过本次的等量代换教学环节,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保证了教学的成功完成。

未来,老师需对此课程进行复习测验,以检测学生对等量代换的掌握程度,并给学生及时的反馈,指出学生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8.1 等量代换 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8.1 等量代换 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8.1 等量代换北京版一、教学内容1. 教材简介本单元主要内容为等量代换的概念和运用,是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第八单元。

教材所采用的是北京版教材。

在学习本单元时,学生需要具备以下知识储备:•三年级的基本数学知识,如数字和数的认识,加减法等;•基础的图形认识,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等于号的含义。

2.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等量代换是指完全相等的两个式子;•能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简单的算术问题;•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等量代换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运用等量代换解决简单的算术问题。

2. 难点•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等量代换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回收铅笔盒的方式来引入求等量代换这个问题。

在课前老师设置一些规则,例如要求学生每人准备十支铅笔或十支钢笔放入自己的铅笔盒中。

然后询问学生是否每个人的用具数量都一样多。

并以此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等量代换、等价代换。

2. 观察讨论(10分钟)在课前准备一些相等式子呈现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观察每个式子,并讨论出两个式子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为什么不相等。

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

3. 运用实例(20分钟)在运用实例环节,老师以“等量代换”为中心,选择若干具体的案例进行练习,例如:1. 2 + 3 = 52 + 1 + 2 = ?2. 7 - 5 = 25 + 2 - 4 = ?3. 3 × 4 = 122 × ( 1 + 6 ) = ?解释每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并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进行解题,然后在黑板上讲解答案。

老师还可以适时地增加难度,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练习,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4. 总结归纳(10分钟)在总结归纳环节,老师将各个练习例子的解题步骤、方法进行归纳并总结。

引导学生对等量代换的概念和解题方法进行综合梳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等量代换 北京版 (5)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等量代换 北京版 (5)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等量代换北京版 (5)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等量代换,进行简单的等值转化。

2.学生能够做出与等量代换相关的简单数学题目,如简单的等式转化等。

3.学生能够理解等量代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等量代换,进行简单的等值转化。

2.学生能够做出与等量代换相关的简单数学题目。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等量代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观察法3.课堂练习和交流五、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环节(5分钟)我们在前面几次课程中已经介绍了什么是等量代换,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等量代换,相信大家在上次的学习中已经对等量代换有所了解,今天将学习等量代换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教学内容和步骤(35分钟)•第一步:通过观察、分析等量代换,进行简单的等值转化(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次所学的等量代换的概念,并在黑板上进行相关数学式的引导和讲解。

–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个数学问题:24a与6b相等,求a的值。

通过对等量代换的观察和分析,得出24a和6b是等价的,所以我们将等式转化为4a = b,从而解出a = b/4。

•第二步:做出与等量代换相关的简单数学题目(15分钟)–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个数学问题:当1个 2元硬币相当于两个1元硬币时,20个2元硬币能换多少个1元硬币?通过对等量代换的观察和分析,利用“1个 2元硬币相当于两个1元硬币”的等量关系,将20个2元硬币转化为40个1元硬币。

其中,利用“1个 2元硬币相当于两个1元硬币”的等量关系就是等量代换的一个应用。

•第三步:理解等量代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一起思考等量代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考试中的计分规则等等。

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在理解等量代换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

3.课堂练习和交流(10分钟)在学习的最后一步,老师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课堂练习,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交流,帮助彼此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案

等量代换设计理念:本课通过创设情境,先从学生熟知的故事人物引入,建立等量关系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构建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特点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力求学习过程优化、结构紧凑、高效有序。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最后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获得最佳的解题策略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

教材与学情分析:“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通过跷跷板平衡的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等量代换的理论是比较系统的、抽象的思想方法,在这节课中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等量代换”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中学会初步的等量代换知识。

由于“等量代换”需要抽象地想象替换,对还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只有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应边引导边让学生自主探究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比如利用画图替代实物操作,通过自己理一理、算一算能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让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感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验证等活动,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等量代换 北京版 (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等量代换 北京版 (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量代换-北京版(5)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五节,将会再次讲解等量代换,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数学概念。

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2.学会使用等量代换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能够将等量代换法与生活实例相联系。

二、教学重点1.等量代换的概念;2.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量代换。

三、教学难点1.将等量代换法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2.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老师会与学生们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

然后,老师将会通过一个例如:若有一只小鸟在树枝上,另一只小鸟飞到树枝上,第一只小鸟就飞走了。

请问,这两只小鸟的数量是否有变化?引导学生们思考等量代换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引入例题示范一个等量代换的例子,例如:若有8个苹果和4个橘子,现在我想要换成橘子和苹果相同的个数,你们认为该怎么做?2.讲解其思路老师将会向学生们解释等量代换的思路,例如:•首先,百分之百的8个苹果和4个橘子换成另外的苹果和橘子所对应的量,那么百分之几的苹果和橘子相等呢?•然后,通过简单的运算,我们可以得到结论:0.5。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等量代换8个苹果和4个橘子,就需要将其中4个橘子替换成4个苹果。

3.实例练习让学生们练习等量代换法,解决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如果8个苹果和4个橘子等量代换,需要改变多少个橘子?3. 巩固练习教师将进行一些练习来巩固学生们学到的新知识,例如:1.如果有20朵白玫瑰和10朵红玫瑰,那么需要替换几朵红玫瑰才能让白玫瑰和红玫瑰的数量持平?2.如果有10条狗和20只猫,那么需要替换几只猫才能让狗和猫的数量持平?4. 拓展应用老师将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个数学概念应用于生活实践。

例如:•如果你的家里有5个人吃早餐,然而你只有4个弹簧饼,你认为怎么样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早餐呢?5. 总结归纳在本节课的最后,老师将会与学生们一起总结和归纳等量代换的概念和应用,并检查学生们对这个新概念的理解水平。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三年级上册《等量代换》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三年级上册《等量代换》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三年级上册《等量代换》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现实情境中的各种量的相等关系,能初步感受、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反思,感受等量代换在解决特定问题中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二、新课学习1.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大家看看投影中的两只小动物,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课件出示:(小猫和小鸭一样重。

)你是怎么知道的?(天平平衡了)再看第二幅,小猫和小狗一样重。

这两幅图综合起来,你还能看出图片以外的信息吗?(小鸭和小狗一样重)老师总结:小猫质量=小鸭的质量=小狗的质量2.深入探究,感受推理。

(1)出示图片:从这两幅图你能获取哪些有用的信息?2只猫的质量=1只狗的质量2只狗的质量=1只羊的质量(2)教师:你能结合上图中的信息,解决下图中女孩提出的问题吗?把你的想法告诉同学吧!问题:两只羊和几只小猫一样重?(做在纸上)学生讨论,得出结论:2只羊的质量=8只猫的质量(3)小结:虽然小羊和小猫没有直接的相等关系,但是可以借助中间量“小狗”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找到他们相等的关系。

3.应用代换,解决问题。

出示图片: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能找到相等关系吗?请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纸卡,圈一圈,画一画,试着解决女孩的问题。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左右两个托盘中都有两个苹果两个梨,它们的质量是相等的,互相抵消了。

还有左右托盘还分别有一个苹果和两个梨,所以1个苹果和2个梨的质量是相等的。

教师:知道了1个苹果和2个梨的质量是相等的,根据男孩的信息,你能求出一个苹果的质量吗?三、结论总结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1.等量代换(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 北京版

1.等量代换(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 北京版

1等量代换1教学目标评论1、通过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知等量关系,初步感悟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用等量代换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丰富的数学情景中,让学生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学情分析评论(一)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技能的了解从教材呈现形式上看,借助天平平衡的现象让学生理解等量,而学生在以往学习计量单位的时候,就已经懂得了天平平衡与相等的关系,具备了一定的经验。

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等量代换的相关现象,但是没有听到过“等量代换”这个词语,也没有接触过这类的知识,更没有抽象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对于绝大多数学生仍然是零起点,他们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首次学习,因此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二)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了解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自我学习和展示的需求,他们对数学新知识的渴望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学生学习的技能还以感性认识为主,需要通过猜一猜、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来获取经验。

(三)我的思考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学习代数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等量代换,必须找准知识的起点,即在相等的基础上理解等量,在等量的基础上进行代换,在代换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在总结方法的基础上提升思想。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在经历中感悟等量代换,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什么是等量?等量可以怎样进行代换?所以,我设计的“小动物玩跷跷板”的具体情境就恰到好处地带领学生走进了学习过程。

如何让学生通过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中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并能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3重点难点评论教学重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感悟等量代换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学会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1 等量代换 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1 等量代换 北京版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百花园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现实情境中的各种量的相等关系,明确等量代换的概念。

2在观察、动手操作、分析等过程中,找到相等的量,分析出中间量。

3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4激发学生的兴趣,培育学生的思维,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准确找到中间量,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故事引入: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课件出示:曹冲称象图片。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指一名学生讲述。

2.引发质疑:明明要称的是大象,最后却称的石头,大象和石头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所以可以用石头的重量去代换大象的重量。

3小结揭题:因为大象的重量和石头相等,所以把称大象的重量转换成称与它重量相等的石头。

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等量代换。

代换就是代替、替换的意思。

(板书课题:等量代换)4生活引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等量代换也常用到。

如把100元钱换成零钱可以怎么换?(2张50元、5张202110张10元、100张1元的等等)5质疑过渡:那能不能换成9张10元的呢?为什么?只有相等了才能代换。

这节课我们就用等量代换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策略,交流方法1出示图1:(1)认真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预设:天平、一只狗、一只猫。

(2)教师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当天平左右两边物体一样重时,天平保持平衡。

(2)根据图上信息获取猫和狗的相等关系:一只猫的质量=一只狗的质量。

(板书:1猫=1狗)2出示图2: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获得:一只猫的质量=一只鸭的质量,明确猫和鸭的相等关系。

(板书:1猫=1鸭)3出示两幅图:(1)狗和鸭有直接关系吗?要想帮狗和鸭建立起关系,该怎么办呢?(找猫来帮忙)(2)学生交流想法,明确:一只狗的质量=一只鸭的质量。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中的等量代换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中的等量代换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中的等量代换一、引言数学中的等量代换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北京版数学三年级的教学中,等量代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北京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中等量代换的详细解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

二、等量代换的定义等量代换是指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或式子,等式的等号仍然成立。

也就是说,等式两边的值虽然发生了改变,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

三、等量代换的应用在数学中,等量代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等量代换在数学中的主要应用:1. 消元问题在初等代数中,我们常常需要解方程。

解方程的其中一个步骤就是把未知数移到一个方程的一边。

这个操作就可以通过等量代换来实现。

例如,我们需要解方程x+3=7,我们就可以通过等量代换的方法,将方程化简为x=7-3。

2. 比例问题在学习比例时,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比例的变形。

这个变形同样可以通过等量代换来实现。

例如,我们需要将比例2:3=4:x化简为比例2:3=1:x/4。

这个操作就可以通过等量代换的方法实现。

3. 计算方便问题在数学中,有时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计算方便的操作。

这个操作同样可以通过等量代换来实现。

例如,在计算3乘以5的时候,有些学生可能需要借助分配律进行计算,即3乘以(4+1)。

而一些学生可能会利用等量代换的方法,将3乘以5化简为15。

四、等量代换在北京版数学三年级教学中的应用在北京版数学三年级的教学中,等量代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对等量代换的定义、规律、应用以及相关练习都有详细的介绍。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等量代换在北京版数学三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例:8+7=15,8-7=?解法:我们可以通过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8+7=15,可以得到8=15-7。

将这个公式应用到8-7上,可以得到:8-7=(15-7)-7=15-14=1。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 等量代换|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 等量代换|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 等量代换|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掌握代换的方法和原理2.运用等量代换解决数学问题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等量代换的概念和原理2.代换的方法和技巧3.运用代换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1.数学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北京版2.教案、PPT等教学资料3.黑板、粉笔、标尺、计算器等教学工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先给学生出两道简单的数学题,让他们动手计算,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将某些数值进行代换,是否会影响计算结果?2. 学习等量代换(15分钟)1.教师通过PPT等教学资料,给学生简单易懂的讲解等量代换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通过例题理解等量代换的基本思想。

2.给学生出一道简单的等量代换的练习题,让他们在黑板上进行演算。

3. 学习代换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1.教师通过PPT等教学资料,给学生详细的讲解代换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掌握代换的技巧,并带领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演示练习。

2.给学生出一些适合练习代换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们学习代换的基本方法。

4. 运用代换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把代换技巧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题目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提出一些有现实意义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让他们理解代换技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式。

5. 总结(5分钟)1.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强化记忆。

2.教师从教学实践和教材编写方面,点评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授课,我发现学生们对等量代换的概念和方法还不熟悉,需要多进行演示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代换的方法还需要额外的练习和复习,以确保基本操作的熟练和准确性。

因此,下一步我会加强学生们的学习和练习,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等量代换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学会等量代换,数学轻松get~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学会等量代换,数学轻松get~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学会等量代换,数学轻松get~作为学习数学的小学生,学习等量代换是非常重要的。

等量代换指的是在数学加减乘除的过程中,改变式子里的数字,使式子的值不变,这就是等量代换。

在等量代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学习些什么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知识点解读1. 等量代换的正式定义。

学习等量代换,必须要先掌握等量代换的正式定义,也就是“改变式子的数字,使式子的值不变”。

2. 等量代换的类型。

在等量代换的学习中,需要学习的还有等量代换的类型。

等量代换可以分为两种:加减等量代换和乘除等量代换。

3. 等量代换的具体步骤。

当我们学会了等量代换的定义和类型之后,就需要学习等量代换的具体步骤,也就是在实际的数学计算中如何进行等量代换。

二、教学过程解读1. 教学目标。

在学习等量代换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正式定义、类型和具体步骤,并且能够在实际的数学计算中应用等量代换。

2.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练习,体会到等量代换的意义和方法。

3. 课堂活动。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多种不同的小组活动和个人练习,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角度上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重点在学习等量代换的过程中,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正式定义和具体步骤,能够在实际的数学计算中灵活应用等量代换。

四、教学难点在学习等量代换的过程中,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和方法,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如何选择比较合适的等量代换方式。

五、教学效果评估在教学效果评估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适时进行测试、考试和评估,让学生不断总结和发现自己在等量代换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六、总结学习等量代换,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技能非常有帮助,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

希望每个小学生都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等量代换,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三年级数学上册《等量代换》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等量代换》教案、教学设计
-例如,使用天平和砝码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如何通过不同的组合达到平衡状态,进而理解等量代换。
3.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图片等,以及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等量代换。
-利用数学软件或互动白板,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等量关系的理解。
4.分层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拓展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更多直观的练习,如填空、选择等,巩固基础知识。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挑战性的问题,如多步骤的解决问题,培养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5.情感态度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勇于尝试和探索。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等量代换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作业:
-完成课本第45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认真检查。
-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个生活中的等量代换问题,并给出解答过程。
2.提高作业:
-在家庭中寻找一个物品,通过测量和计算,将其重量、长度或容量转换成其他等量的单位,并将转换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绘画或制作手工作品,将等量代换的概念形象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每次作业,保持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家长应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时与孩子一起探讨解决方法。
3.教师会认真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并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通过故事、游戏或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等量代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等量关系。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三年级上册《等量代换》学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三年级上册《等量代换》学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三年级上册《等量代换》学案一、学习目标通过观察现实情境中的各种量的相等关系,能初步感受、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

难点:掌握事物之间的等量关系。

三、导学问题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1.课前准备你自己能知道答案吗?填一填。

小鸭和小狗谁重?()2.自主探究新知(1)图中可以看出天平此时处于平衡状态,要求出每个天平上物体的质量,必须把每种物体的质量进行等量代换。

(2)推算物体的质量左图中,左边是2只小猫,右边是1只小狗,此时天平(),左边2只小猫等于右边1只小狗,所以1只小狗=()只小猫。

右图中,天平左边是2只小狗,右边是1只小羊,此时天平(),所以1只小羊=()只小狗。

所以:两只羊和()只小猫一样重。

(1)推算物体的质量左图中,左边是1个菠萝和3个芒果,右边是2个菠萝,此时天平(),左边一个菠萝等于右边一个菠萝,所以1个菠萝=()个芒果。

右图中,天平左边是2个火龙果,右边是4个桃子,此时天平(),所以1个火龙果=()个桃子。

3.达标练习(1)判断:一只兔子与2只小松鼠一样重,一只小松鼠与3只小鸭一样重,所以一只兔子和3只小鸭一样重。

()如果不对,一只兔子和多少只小鸭一样重呢?4.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我在方面表现不够好。

以后要注意。

四、参考资料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少。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开。

“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那样匀称的图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等量代换|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等量代换|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等量代换|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 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

1.2 理解等量代换的本质,加深对等量代换的认识。

1.3 熟练掌握数学中的等量代换操作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1 理解数学等量代换的普遍性及重要性。

2.2 发现数学等量代换与市场经济中的钱币交换有相似之处。

二、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数学中的等量代换操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本质,加深对等量代换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项目准备:1.黑板、彩笔、橡皮。

2.课件及电子白板。

3.小学生数学练习册。

物品准备:1.模拟现金(可用色纸代替)。

2.会计账本、筹码等。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5.1 教学内容1.等量代换的概念和本质。

2.等量代换的操作方法。

3.等量代换在生活中的应用。

5.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数学问题或图形进行导入。

例如,一个长为10cm,宽为5cm的矩形与一个长为5cm,宽为20cm的矩形的周长是否相等?2.引导学生思考等量代换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20分钟)1.等量代换的概念1.1 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1.2 引导学生对等量代换的本质进行深度思考2.等量代换的操作方法2.1 通过具体例子进行演示,并让学生操作实践。

2.2 教师提供多组题材内容和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3.等量代换在生活中的应用3.1 通过常见的生活场景进行实际演练。

3.2 鼓励学生提供更多应用情景,并进行循序渐进的拓展。

第三步:巩固(15分钟)1.运用拓展思维,设计等量代换变形游戏。

1.1 通过团队合作方式,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基本原理。

1.2 鼓励学生在团体内进行深入探讨,配合应用等量代换变形游戏。

2.在线练习。

2.1 下载练习册或在线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

2.2 学生交卷,教师现场批改,并针对错误问题重新讲解。

第四步:总结(5分钟)1.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

2.让学生分享学习体验。

六、家庭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比较发现一个△=两个○,两个○用一个△代换,第一个算式中四个△=16,一个△=4,一个○=2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小组交流释疑解困
苹果和梨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不能发现左右有什么不同
互动分享发展思维
交流展示自己的想法。
表达的是否清楚,大家能否理解。
多种方法
总结拓展
联系生活感受文化
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
如果没有,教师可出示让学生观察交流哪种表达方法更好。
引导提高
独立思考尝试探究
一物换几物
在任务一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任务二:一个菠萝换四个苹果,一个菠萝能换三个桔子,两个菠萝能换几个桔子?
=一只牛可以换几只狗??
能否找到中间量,建立起菠萝和桔子之间的联系。
1.文字表示
2画图表示
3.算式表示
不管哪种方式表示,都蕴含着两层关系,等量和代换。
现代电玩城里的游戏币等。
是否激发学生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兴趣。
结合知识再度曹冲称象的故事。
梳理重点提炼思想
都蕴含了等量代换
关注学生发言是否注意了“换”。
两种方法:、
(1)4个苹果(一个菠萝)换桔子4×3=12两个菠萝换桔子12×2=24
(2)两个菠萝换苹果2×4=8
再换桔子
都是以苹果为媒介。
强化反馈
出示任务独立解决
任务三:图形表示
△+△+△+○+○=16
△+△+○+○+○+○=16
○=? △=?
在原有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快速准确找到相等的量,并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
数学百花园——等量代换
学科
数学
年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具体情境中,初步感受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观察现象,解决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善于动手、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一头牛可以换两只羊,一只羊可以换三只狗,两只羊可以换六只狗,也就是一头牛可以换六只狗。
在黑板贴出主题图,方便学生一会展示介绍。
小组交流提炼资源
交流想法
小组成员是否积极参与倾听与发言。
学生补充自己的理解。
分享成果
积累经验
结合黑板实物图展示交流想法。
用数学的方法表示“相等”,追求简洁清楚。
见预设单:预设2
精选资源对比分析
展示思考过程,交流想法,进行清楚表达。
学生能否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去表达相等。
用相等的式子表示更简洁,更清楚。
抽象概括
理解新知
明确并概括出:虽然小羊、小猫没有直接的相等关系,但可以借助中间量“小狗”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找到他们的相等关系。
表达是否清楚,学生能否听明白。用算式表示等量关系的含义。
体会天平的平与不平蕴含的数量关系。关注学生对“平衡”的理解,不理解的进行点拨。
天平是平衡的。小猫和小鸭一样重;小猫和小狗一样重。
一物换一物中的等量代换。
独立思考尝试探究
探究一物换几物问题:一头牛可以换几只后?
结合贴图演示换的过程。
关注羊是换的媒介。说清换的过程和依据。学生在学习单上的表达谁的更简单明白。
教学重点
在具体操作中初步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感受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等量代换关系。
教学具准备
PPT,相应学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教师关注点
预设
备注·说明
探索理解
出示材料提出问题
出示天平:你们认识天平吗?天平上放了物品会是什么样?
出示书上图1、图2分别是什么意思。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