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理制度(内含变更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十篇
工艺管理制度十篇工艺管理制度十篇工艺管理制度篇1一:目的为加强工艺管理,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半成品和成品生产车间生产的工艺管理。
三:职责生产技术部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及对生产车间的技术工艺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进行工艺纪律的考核等。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制度的贯彻执行。
四:管理内容及要求(一)工艺策划根据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确定所需原材料、工艺流程、加工方法、产品质量标准、设备要求、验证时机、接收准则等。
(二)工艺文件的编制1、工艺文件的种类和编制要求(1)工艺文件的种类本公司的工艺文件一般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程、材料清单等。
(2)编制要求工艺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先进、符合实际,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工艺文件的编制依据现行的技术法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的典型工艺、工艺技术文件;公司的现有生产设备、工装、检测手段、工艺技术水平及生产组织情况。
(三)工艺文件的贯彻1、产品工艺文件一经批准,就成为公司的技术法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要求。
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是执行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之一。
2、工艺文件下发后,技术部应及时到车间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内容一般包括:设备、工具是否需要增添和调整;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调整意见;产品试生产时,指导操作者操作、调整、直至产出合格产品;产品的关键部件及技术保证措施;应注意的事项;估计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四)工艺更改的`控制随着设计的更改、工艺方法的改进、某个工艺文件的差错和新标准的实施等原因会发生工艺更改的问题,必须对工艺文件更改加以控制。
1、工艺更改有技术部提出更改方案,经评审后报主管领导批准,然后下发《工艺更改通知单》,各部门遵照执行。
2、对更改工艺后的产品质量进行评审认可,以验证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工艺纪律和考核内容工艺管理制度篇21 凡是属于以下条件之一的均为工艺隐患:1.1 能够引起工艺运行条件变化的。
工艺制作室管理制度
工艺制作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艺制作室的管理行为,保障工艺制作室的正常运转,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艺制作室是指提供工艺品制作服务的场所,包括制作工具、设备和材料等。
第三条工艺制作室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工艺制作室的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学员和访客等。
第四条工艺制作室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工艺制作室的基本规范、工艺品制作流程、安全保障措施等。
第五条工艺制作室管理制度由工艺制作室的管理者负责制定,并确保全体人员执行。
第二章工艺制作室的基本规范第六条工艺制作室的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8:00,节假日另行通知。
第七条进入工艺制作室的人员需佩戴工牌并登记身份信息,确保安全。
第八条在工艺制作室内禁止吸烟、噪音扰民、乱扔垃圾等行为。
第九条未经许可,禁止私自调整工艺制作室的设备和工具。
第十条在工艺制作室内禁止擅自拆卸或移动他人的工作物品。
第三章工艺品制作流程第十一条工艺品制作需要遵守相应的制作流程,包括设计、原材料采购、制作、工艺加工等环节。
第十二条设计环节需充分考虑工艺品的材料、形状、颜色等因素,确保制作效果符合预期。
第十三条原材料采购需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第十四条制作环节需按照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确保工艺品的品质和效果。
第十五条工艺加工环节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保证工艺品的成型和装饰。
第四章安全保障措施第十六条工艺制作室内禁止使用易燃、易爆、腐蚀等危险材料,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第十七条进入工艺制作室的人员需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第十八条工艺制作室内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急救箱等。
第十九条发现安全隐患需要及时报告,由管理者及时处理。
第二十条管理者应组织定期安全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二十一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记过、记大过等。
第二十二条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将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包括停职、降职、辞退等。
工艺安全管理制度(5篇)
工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艺安全管理,规范公司操作人员的作业行为,确保开、停车作业,正常操作以及各种异常情况的正确处理,保证生产顺利运行,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____)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车间各操作岗位。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总调度室负责组织对生产装置运行的监督管理和调度平衡,定期组织进行工艺安全专业检查,并组织装置开车前的公司级安全检查。
第四条总调度室负责组织工艺规程的制定和修订;负责制定工艺装置检修计划并监督实施。
第五条技术中心负责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指导和新装置开车前的公司级安全检查。
第六条安全环保处负责对工艺装置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第七条各车间负责人是本车间工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建立、健全本车间工艺安全规程、技术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和监督执行;负责装置的日常安全运行管理。
第八条人力资源处负责制定工艺安全管理相关培训计划并组织、监督培训计划的实施。
第三章工艺安全管理第九条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本岗位工艺安全信息,主要包括:1、化学品危险性信息:包括化学品的物理特性、反应活性、腐蚀性、热和化学稳定性、毒性、职业接触限值等;2、工艺信息:包括工艺流程图、化学反应过程、最大储存量、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安全上下限值等;3、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材料、设备和管道图纸、电器类别、调节阀系统设计、安全设施(如报警器、联锁)等。
第十条各车间应落实专人对工艺安全信息进行管理,及时更新,保证工艺安全信息随时保持完整、有效、可靠,及时组织对员工进行培训并执行。
第十一条各车间应严格执行各项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以下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
1、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包括管件、阀门及法兰等;2、泄压和排空系统;3、紧急停车系统;4、监控、报警系统;5、联锁系统;6、泵及各类动设备,包括备用设备;7、材料、备品、备件等。
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公司对工艺变更的标准化管理,减少工艺变更带来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工艺变更的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艺变更范围:生产能力、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工艺流程图、工艺指标、操作记录、工艺改造等变更。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各部门的职责如下:1)生产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监督、检查及考核。
2)生产部为生产装置工艺变更的具体管理部门,负责工艺风险分析、工艺变更申请、审核、实施及效果评价。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第五条工艺变更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
2)公司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
3)工艺、管线和生产装置设备发生变更。
4)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整改意见。
5)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
6)有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不符合因素。
7)其它相关事项。
第六条工艺变更程序1)变更申请:生产单元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单。
2)变更审批:各部门按变更申请单按流程逐级上报。
3)变更实施:变更单批准后,由变更所属单元负责实施。
4)变更验收:变更结束后,由各单元形成变更专题报告上报生产部。
第七条工艺变更风险分析在工艺变更过程中要做好风险分析,重点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工作场所潜在的事故发生因素、控制失效的影响及人为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
第八条工艺变更管理内容要求1)工艺指标变更(1)若A类工艺控制指标变更,由生产单元填写变更单,经主值调度长、生产部长、电石厂副厂长或电石厂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上报公司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提交OA指标变更流程,流程审批后执行。
(2)若工艺指标为B、C类工艺控制指标,由各班组填写变更单,主值调度长、生产部长、电石厂副厂长或电石厂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执行,并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备案。
2)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变更(1)新建生产装置试运行前,由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部门对岗位操作法和工艺卡片修订,电石厂内部审核后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公司副总工程师或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执行,并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3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工艺设备变更环节中产生的风险带来的危害,规范工艺设备变更环节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根据集团公司《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控股企业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中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是指各单位生产运行、检维修、开停工、技改技措等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变更管理。
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变更应实施分类管理,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
(一)工艺设备变更是指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二)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三)微小变更是指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公司安全环保处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并对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
第六条公司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执行,并提供培训、监督和考核。
第七条各单位执行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条员工接受工艺设备变更管理培训,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第三章变更范围第九条本规定所涉及的工艺和设备变更范围主要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二)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三)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四)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五)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六)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七)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八)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九)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十)软件系统的改变;(十一)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十二)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十三)操作规程的改变;(十四)试验及测试操作;(十五)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十六)运输路线的改变;(十七)装置布局改变;(十八)产品质量改变;(十九)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二十)其他。
工艺管理制度标准
工艺管理制度标准一、前言工艺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是企业实现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的关键环节。
本工艺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设备和材料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达到产品质量稳定、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提升的目标。
二、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企业工艺管理制度,确保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2. 技术部门负责工艺流程的研发和优化,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得到控制和调整。
3. 质量部门负责检验产品的合格率和不良率,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踪处理,并协助生产部门确定和解决工艺问题。
4. 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生产人员负责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设备和材料,确保产品质量。
6. 其他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协同工作,共同推动工艺管理制度的实施和落实。
三、工艺流程管理1.确定严格的工艺流程- 对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明确每一步的操作要求和工艺参数。
- 对工艺流程进行评审和验证,确保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工艺参数控制- 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 设定工艺参数的上下限,及时调整和跟踪监控,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工艺参数调整- 当出现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时,应及时分析问题原因,并确定调整方案进行处理。
- 调整工艺参数前应经过相关部门的评估和确认,确保调整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四、设备管理1.设备维护保养-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按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 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及时更换损坏零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2.设备标定校正- 对生产中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标定和校正,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对新购进的设备进行验证和评估,确保设备的性能满足生产需求。
3.设备更新升级- 经过评估和验证,对陈旧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 对设备的更新升级过程中应做好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公司对工艺变更的标准化管理,减少工艺变更带来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工艺变更的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艺变更范围:生产能力、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工艺流程图、工艺指标、操作记录、工艺改造等变更。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各部门的职责如下:1)生产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监督、检查及考核。
2)生产部为生产装置工艺变更的具体管理部门,负责工艺风险分析、工艺变更申请、审核、实施及效果评价。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第五条工艺变更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
2)公司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
3)工艺、管线和生产装置设备发生变更。
4)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整改意见。
5)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
6)有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不符合因素。
7)其它相关事项。
第六条工艺变更程序1)变更申请:生产单元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单。
2)变更审批:各部门按变更申请单按流程逐级上报。
3)变更实施:变更单批准后,由变更所属单元负责实施。
4)变更验收:变更结束后,由各单元形成变更专题报告上报生产部。
第七条工艺变更风险分析在工艺变更过程中要做好风险分析,重点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工作场所潜在的事故发生因素、控制失效的影响及人为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
第八条工艺变更管理内容要求1)工艺指标变更(1)若A类工艺控制指标变更,由生产单元填写变更单,经主值调度长、生产部长、电石厂副厂长或电石厂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上报公司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提交OA指标变更流程,流程审批后执行。
(2)若工艺指标为B、C类工艺控制指标,由各班组填写变更单,主值调度长、生产部长、电石厂副厂长或电石厂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执行,并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备案。
2)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变更(1)新建生产装置试运行前,由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部门对岗位操作法和工艺卡片修订,电石厂内部审核后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公司副总工程师或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执行,并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工艺管理制度包括那些
工艺管理制度包括那些一、总则1.为规范和提高企业的生产制造工艺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特制定本《工艺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制造岗位,所有涉及到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工艺流程的人员必须遵守该制度。
3.本制度内容包括工艺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文件管理、工艺改进等方面,是生产制造的重要环节。
4.工艺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和改进,确保其有效实施。
二、工艺设计1.产品的工艺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企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工艺设计应综合考虑产品性能、结构、材料、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生产工艺流程。
3.工艺设计确定后,必须进行工艺工程师审核,确保工艺设计符合实际生产条件。
4.如有需要,工艺设计还需经过领导审批,方可进行生产。
三、生产工艺流程1.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生产装配、检验检测等环节,每一环节都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2.生产工艺流程必须要求每道工序的生产人员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操作,禁止擅自改动工艺流程。
3.生产过程中若发现工艺问题,必须及时向工艺工程师报告,制定正确的处理方案,保证产品质量。
4.生产工艺流程结束后,必须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方可出厂。
四、工艺文件管理1.所有产品的工艺文件必须建立并保存完整,包括工艺设计图、工艺流程记录、工艺参数等。
2.工艺文件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制,确保准确、清晰、易于理解。
3.工艺文件必须定期进行更新和校对,及时更新最新的产品工艺信息。
4.所有工艺文件必须妥善保管,不得私自带出厂房,确保信息安全。
五、工艺改进1.工艺改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建立完善的工艺改进机制。
2.工艺改进应根据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需要,制定科学的改进方案。
3.工艺改进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明确目标和实施计划,确保改进效果。
4.工艺改进进行后,必须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推广成功经验,避免重复出现问题。
工艺管理规定内含变更制度
工艺管理规定内含变更制度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工艺管理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组织职责3.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生产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其他各部门、生产车间配合。
3.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科、综合办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各项等活动。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生产科、办公室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生产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4.4 生产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 工艺变更5.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4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提高企业工艺和设备变更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企业持续稳定运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调整或更换的行为。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科学、规范和安全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经过论证、审核、审批、实施、验收等程序。
相关责任人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变更过程的顺利实施。
第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应重视技术创新和进步,注重保障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应确保变更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环境和节能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
第二章变更评估和论证第七条在进行工艺和设备变更前,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变更评估和论证,确保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八条工艺和设备变更评估包括:技术经济分析、风险评估、资源利用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技术试验和验证。
第九条工艺和设备变更论证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技术、经济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保变更后的产出品质、能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
第十条变更评估和论证的结果应编制相关文件,并提出变更的建议方案和措施,报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审查和批准。
第三章变更审核和审批第十一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方案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编制,确保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十二条变更方案中应明确变更过程中的危险源和风险控制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
第十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事项应进行内部审核,由相关的技术、管理和生产人员组成变更审核委员会进行审核。
第十四条变更审核委员会应在变更方案通过审核后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对象包括变更前后的工艺设备、物料和生产环境等。
第十五条审核通过的变更方案应报相关领导进行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实施。
第四章变更实施和验收第十六条变更实施前应进行预实验,在正式实施前对变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测试和验证。
化工企业工艺管理规章制度
化工企业工艺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方针,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企业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所有从事工艺生产的员工,包括生产、技术、质量等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条工艺生产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工作。
第二章工艺管理第四条工艺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原料、设备、工艺、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五条工艺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原则,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第六条工艺管理应当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范。
第七条工艺管理应当加强对关键工艺参数的监控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合格率的提高。
第八条工艺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各级工艺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第九条工艺管理应当加强对工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生产。
第三章工艺管理程序第十条工艺管理程序应当包括产品工艺设计、原料采购、设备调试、生产操作、质量检验等环节。
第十一条产品工艺设计应当按照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工艺流程和生产要求。
第十二条原料采购应当根据产品的需求和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原料供应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
第十三条设备调试应当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设备参数调整和操作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
第十四条生产操作应当按照工艺程序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十五条质量检验应当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四章工艺管理操作规范第十六条工艺管理操作规范应当按照工艺管理程序和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包括以下内容:(一)生产设备操作规定:对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二)物料搬运操作规定:对原料和成品的搬运方式和保管要求进行规定。
工艺变更如何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如何管理制度一、前言工艺变更是生产企业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需求变动、技术进步、质量问题等因素,需要对原有工艺流程进行调整或改进的行为。
正确管理和控制工艺变更,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工艺变更的管理制度展开讨论,探讨在企业中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艺变更管理机制,确保工艺变更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控制。
二、工艺变更的定义和分类1. 工艺变更的定义工艺变更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原有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进行调整或改进的行为。
工艺变更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等目的。
2. 工艺变更的分类按照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工艺变更可分为重大工艺变更和一般工艺变更两类:(1)重大工艺变更:指对产品重要工艺环节进行调整或改进,可能影响产品性能、产品质量、产品外观、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工艺变更。
如:原料替换、工艺流程调整、设备更换等。
(2)一般工艺变更:指对产品一般工艺环节进行调整或改进,对产品性能、产品质量、产品外观、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影响较小的工艺变更。
如: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流程微调、生产设备维护等。
三、工艺变更的管理流程1. 工艺变更需求提出工艺变更需求可以由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质量部门、销售部门、客户等相关部门提出。
当有新的产品要求、新的工艺方案、新的质量标准等情况出现时,可以提出工艺变更需求,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
2. 工艺变更方案制定在确定工艺变更需求后,需要由技术部门制定工艺变更方案。
根据工艺变更的内容和目的,确定工艺变更的方案、范围、时限等具体内容,并编制相应的工艺变更方案文件。
3. 工艺变更方案审核制定完成工艺变更方案后,需要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工艺变更对其工作的影响程度、风险程度等,进行审核和评估,确定工艺变更是否合理、可行,并提出建议。
4. 工艺变更方案批准经过层层审核后,工艺变更方案需要提交企业领导层进行审批。
工艺操作管理制度
工艺操作管理制度
是指企业对工艺操作进行管理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工艺操作的规范、流程、责任、监督等内容,旨在确保工艺操作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具体来说,工艺操作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工艺操作规范:明确工艺操作的具体规范,包括操作步骤、操作方法、操作要求等,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按照规范进行工艺操作。
2. 操作流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包括工艺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工艺操作的步骤和流程、工艺操作后的清理和整理等,以确保整个工艺操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3. 责任分工:明确每个岗位和人员在工艺操作中的责任和权限,包括岗位职责、操作权限、安全责任等,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4.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工艺操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包括定期检查、随机检查、抽样检查等,以确保工艺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5. 风险评估与控制:对工艺操作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安全设施的建设、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等,以确保工艺操作的安全性。
通过建立和执行工艺操作管理制度,企业能够有效管理工艺操作,提高工艺操作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减少工艺操作带来的风险和问题,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食堂的工艺管理水平,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堂的卫生安全,保障员工的健康,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艺管理制度。
二、管理规定(一)工艺操作流程1.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食品的接收、储存、处理、加工、烹饪和出餐等环节。
对每个环节都要明确具体的操作要求。
2.规定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原料配比、材料选择和使用要求,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3.制定工艺标准操作规程(SOP),包括食品加工的时间、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控制,严格按照SOP操作,确保食品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设立严格的工艺检验制度,对每个环节的工艺检验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工艺操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设备维护和保养1.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食品加工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和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卫生安全。
2.设立设备巡检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巡检情况,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
(三)食品卫生安全1.建立食品安全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2.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个人卫生管理,要求员工按照规定的要求穿戴工作服、戴帽子和手套,并保持个人卫生清洁,防止食品被污染。
3.建立原辅料检验制度,对食品的原辅料进行检验和验收,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使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4.设立食品存储和保鲜制度,建立食品存储库房,确保食品的储存环境符合卫生要求,避免食品变质和细菌滋生。
三、安全检查1.定期开展工艺操作流程的安全检查,检查是否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是否存在操作不规范、操作失误等安全隐患。
2.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避免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问题。
3.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员工的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
4.对食品的质量进行定期抽检,确保食品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工艺管理制度是什么
工艺管理制度是什么
在制定工艺管理制度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设计与开发:工艺管理制度应包括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具体流程和规范,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和标准要求,同时要注重产品的生产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2. 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制定工艺管理制度的重点是确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具体工艺参数,并设定标准化的生产作业程序,以便监控和管理生产过程。
3. 设备和设施管理:工艺管理制度需要关注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同时要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更新,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4. 人员培训与管理:工艺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员工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员工具备生产所需的技术和操作技能,同时要建立员工绩效评估体系,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质量控制与检验:工艺管理制度需要设立详细的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避免产品出现质量事故。
6.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工艺管理制度还应包括生产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流程,确保生产进度得到有效控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7. 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工艺管理制度还应关注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保障员工的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个完善的工艺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企业在制定工艺管理制度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和完善,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完】。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1一、总则: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计划、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
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二、制度: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主管技术厂长签字方可生效。
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主管科长、主管厂长批准。
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技术科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6、工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图纸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厂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2天然气处理过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与化工、石化行业等生产过程相同的特点。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给这些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其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大量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材料,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品种更多且储存量更大、应用的工艺技术更复杂、操作条件更苛刻、工艺系统危害更多等,而愈来愈复杂的工艺系统又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产工艺管理规章制度模板
生产工艺管理规章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工艺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稳定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的规范和监督,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遵守。
第三条生产工艺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和执行需经公司领导同意,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第四条未尽事宜,由公司领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第二章生产工艺管理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生产工艺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生产管理。
第六条生产工艺管理具体包括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文件编制、工艺过程优化、工艺改进等内容。
第七条生产工艺管理应遵循“稳定、高效、安全、环保”的原则,确保产品生产工艺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第八条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符合行业标准和公司要求。
第九条工艺文件应齐全、准确、清晰,需要定期审查更新。
第十条工艺过程优化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十一条工艺改进应提倡技术革新,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优化工艺流程,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三章生产工艺管理责任第十二条生产工艺管理由生产部门负责,生产部门经理为工艺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第十三条生产部门应确保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查、更新及执行,做好工艺流程控制。
第十四条生产部门应定期组织工艺技术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技能和水平。
第十五条生产部门应建立健全工艺管理档案,便于监督和查阅。
第四章生产工艺管理流程第十六条生产工艺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查、更新。
2. 工艺流程的实施监督。
3. 工艺过程的优化和改进。
4. 工艺技术的培训与提升。
第十七条工艺文件的编制应由技术人员负责,内容准确、完整、清晰。
第十八条工艺文件的审查由生产部门主管和质量部门负责审核,确保符合要求。
第十九条工艺文件需定期更新,变更时需及时修订并报批。
第二十条工艺流程的实施和监督由生产部门负责,生产线上需设置专人进行监控。
GJB工艺管理制度
GJB工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GJB工艺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GJB工艺生产企业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 GJB工艺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工艺设计、工艺文件管理、工艺过程控制、工艺变更管理、工装工具管理等。
第二章工艺设计第四条 GJB工艺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产品设计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第五条工艺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和经验,对产品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并编制相应的工艺文件。
第六条工艺设计要求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七条工艺设计应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确保工艺过程稳定、高效。
第八条工艺设计人员应及时了解新工艺、新工艺材料、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第九条工艺设计方案需通过审批后方能够执行。
第十条工艺设计方案应保密,严禁泄露。
第三章工艺文件管理第十一条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指导书、工艺流程图、工艺工序卡、工艺检验标准等。
第十二条工艺文件的编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
第十三条工艺文件应当经过审批后方能够执行。
第十四条工艺文件的变更应当经过审批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十五条工艺文件应当保存完整、清晰,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归档。
第十六条工艺文件的保密级别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并严格执行保密措施。
第四章工艺过程控制第十七条工艺过程控制包括材料控制、设备控制、工序控制、质量控制。
第十八条材料控制应确保采购的材料满足产品的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
第十九条设备控制要求设备运行稳定、保养维护到位,确保设备工艺参数处于设定状态。
第二十条工序控制要求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工艺文件执行,不得擅自调整。
第二十一条质量控制要求对产品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要求。
第五章工艺变更管理第二十二条工艺变更包括工艺方案变更、工艺参数变更、工艺流程变更等。
第二十三条工艺变更应当经过审批,确认变更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可控。
化工企业工艺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工艺管理制度一、总则1.本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保证化工企业生产工艺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2.本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的所有生产工艺和生产线。
3.化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工艺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二、工艺设计1.工艺设计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的工艺设计知识和技能,且具备至少3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2.工艺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并考虑安全、环保、经济等因素。
3.工艺设计师应按照相关流程和程序进行工艺设计,并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
三、工艺审核1.工艺审核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工艺设计符合相关要求。
2.工艺审核应注重安全、环保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3.工艺审核应记录审核过程和结果,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四、工艺实施1.工艺实施应按照工艺设计的要求进行,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工艺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工艺实施后,应进行现场检查和测试,确保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五、工艺监控1.工艺监控应采用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和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工艺参数。
2.工艺监控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
3.工艺监控数据应实时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工艺改进1.化工企业应建立工艺改进的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
2.工艺改进应经过合理评估和试验验证,确保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3.工艺改进的实施应有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并及时进行跟踪和评估效果。
七、紧急情况和事故处理1.化工企业应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2.紧急情况发生时,应及时报警、疏散人员,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事故发生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工艺管理绩效评估1.化工企业应建立工艺管理绩效评估的机制,定期评估和考核工艺管理的效果。
2.工艺管理绩效评估应包括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考核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组织职责
3.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生产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其他各部门、生产车间配合。
3.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科、综合办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各项等活动。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生产科、办公室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生产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4.4 生产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 工艺变更
5.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5.2 工艺变更程序
5.2.1 对于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变更,如不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情况可由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内容报综合办、生产科核实、备档;如对于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在生产科部工艺指标考核监控范围内的工艺变更必须上报公司综合办、生产科部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2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生产车间负责人(或技术员)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生产科,并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
5.2.3 生产科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4 工艺变更后,由技生产科负责组织各生产车间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5.2.5 对重大工艺变更,由车间制定技术方案,交综合办、生产科进行审核,并由公司技术审定委员会(有各级工艺主管组成,必要时可外聘行业专家)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
6 生产过程管理
6.1 综合办、生产科为不合格品的过程管理管理部门。
6.2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时由综合办、生产科负责评审处置办法,并发放产品质量跟踪单,由综合办、生产科、生产生产车间对不合格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标识控制与跟踪。
6.3 对生产中的不合格品,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综合办、生产科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部门。
6.4 关键过程管理
6.4.1 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
6.4.2 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由公司综合办、生产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办、生产科定期检查。
6.4.3 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综合办、生产科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状态。
7 工艺事故的管理
7.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
7.2 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7.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
7.4 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
8 工艺质量记录管理
8.1 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中控质量分析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工序能力分析记录,工艺月度总结,工艺变更文件等。
8.2 工艺质量记录要求
8.2.1 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
8.2.2 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
8.2.3 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杠改,更改率≤3‰,更改后要签名以示负责。
8.2.4 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8.3 工艺质量记录的保管
8.4 艺记录由车间工艺人员负责收集保管,生产科工艺质量记录由工艺负责人收集保管,对记录进行分类、分批次装订后交档案室统一备案管。
莘县源源化工有限公司
2018年0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