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文档
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新做法
一、背景在“三新”背景下,指的是新基础、新技术和新要求。
新基础是指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技术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新要求则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也必然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
二、教学改革1.注重学生参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注重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老师不再是单方面的传授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注重实践应用。
课堂教学改革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更加注重实践应用。
教师会结合课堂内容,设置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或者进行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注重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的方法往往是单一的,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现在的教学改革则更加注重多元评价,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实践操作、课堂参与等多个方面,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教育科研1.重视应用研究。
在“三新”背景下,教育科研需要更加注重应用价值。
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更需要关注实际问题,通过研究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2.鼓励跨学科研究。
教育科研不应该局限在单一学科范畴中,而是需要鼓励跨学科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3.推动教育实践。
教育科研应该更加积极地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去,通过实践不断地检验和完善研究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语在“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实践应用和多元评价。
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需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在“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实践应用和多元评价,这是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新做法。
如何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研活动
如何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研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变革已经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作为学校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搞好教研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可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着重从如何制定教研计划、如何组建教研小组、如何加强教研成果的共享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研活动。
一、制定教研计划制定教研计划是教研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首先,需要核对教学计划,梳理本学期的重点难点,确定教研小组的主题和研究内容。
其次,需要规划教研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教研活动与教学工作相衔接,不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任务。
最后,需要合理安排“教学研讨会”、“教师授课观摩活动”等教研课程,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贡献。
二、组建教研小组教学研究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教研小组的组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的学科水平等因素,合理配置教研小组的成员。
其次,应该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明确每个教研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设定具体而明确的研究目标,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保证教研小组成员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共同完成教研任务。
最后,应该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使教研小组成员形成合作共赢的态势。
三、加强教研成果的共享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学科整合更加紧密,多学科内容交织。
因此,加强教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应该建立学科教学研究项目库,按照学科分类,对每个项目进行详细记录,建立项目档案,方便教师查阅。
其次,可以利用校内微信交流群、学科论坛、校内教研中心等平台,开展教师交流分享,交流教学体会,切磋教学方法。
同时,通过学科教师群体之间的交流,互相借鉴和发现问题,提升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已经树立了起来,我们教师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参与到教学研究中,认真制定教研计划,合理组建教研小组,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加强教研成果的交流与共享,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况
敬爱的读者: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而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则是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从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概念、意义、现状、挑战和展望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教学改革研究的概念教学改革研究是指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推动教育教学实践的持续进步。
教学改革研究旨在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义教学改革研究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改革研究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研究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其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怀。
再次,教学改革研究有助于促进学校和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改革研究的现状目前,我国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多成就,如乡村教育、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研究方法和手段亟待创新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四、教学改革研究的展望展望未来,教学改革研究仍然充满希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持续发展。
加强研究团队建设,提升研究团队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
深化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教学改革成果的转化和输出。
再次,鼓励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个人观点: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愿意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加强教学改革研究,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探讨,我们不仅了解了教学改革研究的概念和意义,还深入了解了其现状、挑战和展望。
做好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做好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要做好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关注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方法,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和研讨会,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2.关注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注重科研工作: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关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研究,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4.与同行交流合作:积极与教育教学领域的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关注教学评价:重视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积极参与和组织教学评价活动,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要做好教育教学科研工作,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关注学生需求,注重科研工作,与同行交流合作,关注教学评价,不断完
善和创新教育教学工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教研教改研究专题及主要措施
科学教研教改研究专题及主要措施
专题一:课堂教学改进
措施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措施二:优化教学资源,包括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等,提供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教学内容。
措施三:注重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需求,提供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等形式。
专题二:教师专业发展
措施一:提供系统的教师培训和进修机会,包括参加教育研讨会、培训课程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措施二:建立良好的教师发展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推动教师自主学习和成长。
措施三:加强教师评估和激励机制,通过评估结果和奖惩措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敬业精神。
专题三:课程设置与改革
措施一:更新课程内容,关注前沿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措施二:推进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和整合,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措施三:加强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和监督,建立有效的课程质量保障机制,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质量提升。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负责培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素养,教师需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包括明确研究目标、合理选择研究课题、合作交流与分享研究成果、注重实践应用和持续学习五个方面。
一、明确研究目标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步骤是明确研究目标。
教师需要搞清楚自己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以此为指导来展开后续的研究工作。
研究目标可以是研究一个特定的教育理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或者提出新的教学方法。
明确研究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减少偏离主题的可能性。
二、合理选择研究课题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教师需要考虑到自己的专业背景、兴趣和学术水平。
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对教育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同时,选择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也能够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三、合作交流与分享研究成果教育科研工作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和交流研究成果。
教师可以参加学术研讨会、教育论坛等活动,与同行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撰写论文、发表科研成果来分享研究成果,从而扩大研究的影响力和可见度。
四、注重实践应用教育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实际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指导,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实践应用。
研究成果要能够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帮助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将研究成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以实现科研工作的价值最大化。
五、持续学习教育科研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的知识和经验。
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日新月异,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教育政策,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持续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保持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综上所述,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需要教师明确研究目标、合理选择研究课题、合作交流与分享研究成果、注重实践应用和持续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则要求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应用性。
为了更好地探讨小学科学教学策略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学目标的设置在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教学应强调“启发思考、培养习惯、提高能力、提供知识”的目标。
我们应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中通过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的推行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时,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提供问题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操作和思辨分析。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展示实验现象和科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在线交流和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情境化教学法的实施情境化教学法是一种将学习与真实生活情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室内外实地观察、模拟实验等方式,营造逼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究和应用科学知识。
五、问题导入的策略选择问题导入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常用的策略之一,它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提升课堂氛围。
在选择问题导入的策略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感兴趣的话题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并引导他们展开探究和实践。
六、团队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小学科学教学中,团队合作和交流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评价体系的改革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应从重视知识记忆和计算能力转变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研究
新课程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迫切。
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课程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育科研工作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支撑。
一、新课程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意义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育科研工作是中小学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深入研究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内涵和要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教育科研工作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2.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支撑教育科研工作的成果可以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科学支撑。
教育科研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教育科研还可以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促进教育实践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新课程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1.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教育科研工作需要关注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深入理解和运用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教师可以通过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认识和把握,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教育科研工作还需要关注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新课程环境下探索和开发适用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教学资源的研究教育科研工作还需要关注教学资源的研究,包括教材、教具、网络教育资源等。
教师可以通过研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新课程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方法与途径1.参与教育科研项目中小学教师可以主动参与各种教育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和领域。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一、新课改针对的问题与新理念(一)新课改所针对的问题只有了解新课改的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新课改。
国外课程改革失败的教训很多,比如美国60年代的结构主义教学改革,因为缺乏实践的针对性,连课改的发起人布鲁诺本人都承认改革失败。
课改针对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1、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我们在小学搞的是问答式教学,中学就少了,到大学就没了,连提问都没有了,形式单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是在被动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性。
2、片面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而缺乏整合中小学生减负,越减越多。
国防、法律、环保、民族常识纷纷进课堂,大学也讲“三进”,尤其是社会科学、政治理论、思想品德等等,学生学完就扔书。
中国与国外正好相反,美国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地狱。
大学生的书包很重,比中小学生都重,书却都是精装大书。
国内正好是倒过来,大学生的书包最轻,而我们中学生的书桌上全是书,像是教授在做研究。
必要的知识、实用的知识才是适用的,必须综合以后再精简。
课程结构应具有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缺乏与社会生活和实际的结合比如语文,讲解的很繁琐,字词句篇,把完整的一篇文章割裂开来。
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知识,好像欣赏就够了。
再比如数学,应用题中乘数与被乘数的问题,在我的印象中,至少争论了20年,现在才在课改中明确。
而那些真正需要的、让学生发现知识的由来的“繁琐”倒没有了。
比如有一节课,老师用学具盒中的学具让学生拼图,老师举例拼的都是动物,学生大部分拼的也是动物,这是模仿,说明举例不能单一,该繁琐的地方还应该繁琐。
在这节课中,老师如果拼自然界没有的家具、工具、交通工具等,就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了,与发明创造相联系了。
4、课程实施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不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应该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知识因素化、规则化,再进行机械记忆。
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大职责,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良好的教学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科研则是学术发展的源泉。
以下是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1. 教学工作重在育人,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要认真备课,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及时复习教学内容,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要重视教学研究工作。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
要撰写教学论文,积极参加教学比赛和观摩活动,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成果。
3. 科研工作是教师自我提升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把握学科前沿,选择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努力取得创新性成果。
要勤奋钻研,严谨治学,遵循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确保研究质量。
4. 要注重科研育人。
把科研工作与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研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5. 要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积极申请科研项目,为教学和科研创造良好条件。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要兢兢业业,勤勉敬业,把教学科研工作做
扎实、做细致、做出色,为国家培养出一流人才。
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新做法
《“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的新做法》在当今“三新”(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在这一变革浪潮中探寻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学生需求的新做法,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和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新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新方向新理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和先导。
在“三新”背景下,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新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课堂教学要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认知水平,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交流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二、新方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新实践新方法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三新”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探索和运用多种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新方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瓶等多种媒体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历史事件时,可以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影视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氛围;在讲解科学知识时,可以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多媒体教学法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扩大教学的信息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或任务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协作,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育规律。
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在实施中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整个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因此,更新学科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成为教研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要上好本学科的每一节课,着眼小问题。
教学实践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平台和土壤。
许多科研课题往往来自教学中的一得,许多卓有科研成效的老师也多得益于教学实际的锻炼。
事实上,对于一个普通老师来说,上好一节课,就是一次教研。
三、要勤学教学理论,博览课外书,注重平时的反思和积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开放,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
博览课外书籍,广泛吸收养分,补充最新知识,是教师增加和更新知识积累,提高教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途径。
教研写作需要教师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因而应注意平时资料的收集。
同时,坚持写好教学后记,也有利于积累教学经验和教研素材,为科研提供有力的例证。
教师在积累的同时,还要多反思自己。
教师每天都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新鲜感和好奇心可能会逐渐消退,难以怦然心动。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去开辟新的思维空间,去探索新的奥妙。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提高教师自我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四、要懂得一些进行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
有些教师片面地把教研活动理解为听课、评课和写文章,这是一种很狭义的看法。
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
比如,反思是教研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
教师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就应学会如何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
又比如,教研活动很强调集体研究,教师就要学会如何参加集体研究,如何在集体研究的氛围中学会将大家的智慧集于自己一身。
再比如,要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就必须学会如何选题、如何控制实验过程、如何结题等等。
一句话,就是教师绝不能只凭个人意志、只凭自我感觉、只凭工作习惯或只凭几分热情去搞教研活动,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搞教研活动。
【扩展阅读篇】工作总结格式一般分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四部分。
如何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研活动
如何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研活动作者:任桃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06期【摘要】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最佳的教学途径,谋求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促进自我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英语教师教研活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对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面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等一系列新要求,教师必须实现由传统的“传授型”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新转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最佳的教学途径,谋求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促进自我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面对新课程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迫切要求,如何让我们教师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呢?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可以几个方面来实践。
1.立足根本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科研活动对我们工作的根本指导作用。
虽然教师都是在一线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而并非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专家,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工作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教师以往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在短期内把握好新课标、新教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教学研究,尤其对我们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重要。
“磨刀不误砍柴功”,虽然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任务重、负担多,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教科研活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调整自己,创造教学新经验,探索教学新策略、新方法,在繁重的教学中实践我们的教科研成果,不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使我们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工作更轻松,更愉快。
2.研究文本研究文本是教师教科研的微观化,教科研究在许多教师的脑子里是十分高深的学问,总认为自己是一线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进行那些理论研究,其实他们是把教师的科研模式与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的研究混为一谈,教师的活动范围是在自己工作的学校之内,教学研究的重点只能在教学的细小环节,比如“提问”,比如“答疑”,比如具体一课的教法等等,即研究内容要微观化,自己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教学过程,并不会增加额外的负担,研究的课题就是要完成的某项工作的全部或一部分。
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工作计划
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工作计划一、引言二、研究目标1.深入研究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探索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理论,促进教育和创新。
3.提升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增加相关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三、工作内容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问题。
2.问题定义: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确定本次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具体研究目标。
3.研究方法选择: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或理论探讨。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
4.数据采集和分析:根据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数据采集工具,并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
使用适当的统计工具和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5.研究结果展示:根据研究目标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并进行学术交流和展示。
6.研究成果应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教育或创新方案,并推动其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
四、时间安排1.第一年-第1-3个月:进行文献综述,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
-第4-6个月:选择研究方法,设计数据采集工具,开始数据采集工作。
-第7-9个月: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整理,撰写初稿。
-第10-12个月:完善研究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和展示。
2.第二年-第1-3个月:根据研究反馈意见完善研究报告,进行学术发表。
-第4-6个月:分析研究成果的应用可行性,提出或创新方案。
-第7-9个月:组织实际教育中的试点实施,进行效果评估。
-第10-12个月:总结和评估试点实施结果,撰写应用报告。
五、工作评估1.根据工作计划的时间安排,定期进行进度评估和调整,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2.定期组织研究组内部会议,讨论研究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
3.寻求专家和同行的意见和建议,提升研究质量和水平。
4.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归纳研究经验,并不断进行工作反思和改进。
六、结论通过本工作计划的执行,可以确保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在新课改下也将面临新的课程要求和教学策略。
本文针对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进行探讨,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特点1. 强调探究性学习新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也要围绕这一特点进行设计。
实验教学不再是简单地进行操作和验证实验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注重跨学科整合新课改强调跨学科整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能够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够学习数学、语言、艺术等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提高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新课改强调学科的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也要从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科的背景教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由于新课改下对教师的要求更为严格,教师应具备更多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但目前一些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着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新课改下的实验教学要求。
2. 实验条件和设备不足在一些小学,实验条件和设备不足是制约实验教学发展的一大问题,这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进行实验,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3. 实验教学变成形式化在新课改下,一些学校和教师将实验教学过度形式化,只注重操作过程和结果,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和动力。
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下的实验教学要求。
对于实验条件和设备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互助合作、资源共享、校际合作等形式,充分利用周边学校或教育资源,提高实验条件和设备,让学生能够充分进行实验。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二篇)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___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各小组要确立研究课题,以科研推进课改。
二、主要内容和安排(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积极___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积极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县教育部门___的各种培训、研讨、学术交流。
然后以这些教师为骨干,在校内以备课组的形式进行了多轮培训。
让广大教师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与背景,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体系以及内容要求,认识到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与学方式的变更的必要性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范本)(范本)(二)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按照市教研室的要求,我校各学科成立了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
由学校相关学科的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和全体教师组成,集中解决学科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总结和推广课改成果。
(三)推进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1、认真研究实验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教材体系,认真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
明确教学目标,把握住重点难点。
2、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尤其在学科课程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贯穿研究性学习方式,利用网络、图书室,结合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3、改变课堂传授的教学方式,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让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实施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4、本学年学校将举办新课程改革教学展示活动。
主要分为教学观摩和研讨、课外活动和教育成果展览。
教学观摩要做到主题明确、教法新颖。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研组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研组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学校教研组作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前沿阵地,其活动的有效性与创新性直接关乎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面对新时代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教研组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以下,将从明确目标定位、构建学习共同体、创新教研模式、强化实践反思、促进成果转化等五个方面,深入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研组有效教研活动的开展路径。
一、明确目标定位,引领教研方向首先,教研组需深刻理解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与要求,明确自身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职责与使命。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研目标与计划,确保教研活动有的放矢、聚焦关键。
目标设定应既具前瞻性,又能脚踏实地,既关注理论学习的深度,也重视教学实践的广度,力求通过教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激发教研活力教研组应成为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通过定期组织读书会、专题研讨会、教学观摩等形式,鼓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困惑、探讨教学策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教研风气。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教研组微信群、在线论坛等,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与即时交流,使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师成长的加速器。
三、创新教研模式,提升教研实效传统的教研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讲授或经验总结,难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课改背景下,教研组应积极探索多元化、互动式的教研模式,如问题导向式教研、案例研究式教研、行动研究式教研等。
这些模式强调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集体讨论、合作探究、实践验证等环节,引导教师深入剖析教学现象,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强化实践反思,促进专业成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研组应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同时注重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
教师如何做课题新课背景下教育科研的实践与思考-PPT精选文档31页
3、研究方法务实,倡导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教育行动研究,强调以工作在学校第一线的教师为 研究的主体,针对教师自己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所 遇到的种种问题,通过诊断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 因,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和方案,并对实施结果进 行评估。如此循环往复,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 不断得到改善与提高。
1、研究重心下移,突显以校为本思想 2、围绕课改目标,拓展教育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务实,倡导教育行动研究 4、注重微观解剖,强化教育叙事功能
1、研究重心下移,突显以校为本思想
观念转变
以校为本: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以校为本的科研,是“以学校为
本”、“以学校为基础”的科研,即校本科研。
突出实践:对中小学教师而言,不能解决自身真实教育教学问题的
课题鉴定书;
方法
附件。
结果
评价
四、课题研究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教科研的动机上,要克服“功利”,注重“内需” 在教科研的选题上,要避免“跟从”,注重“创新” 在教科研的实施上,要减少“形式”,注重“过程” 在教科研的评价上,要力戒“浮华”,注重“实效”
参考文献:
1、《教育叙事与案例撰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吴为民 李忠著。 2、《行动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郑金洲著。 3、《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苏霍姆林斯基著。 4、《教育科研的断裂与失衡》《四川师范大学学报》06年9月,张华、张俊。 5、《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的认识与实践》张绍奎 来自网络。 6、《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个认识“误区”》2019年2月11日 教育导报。 7、《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版,郑金洲著。 8、《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叶澜著。
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
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一、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体制机制建设1、把教育科学研究作为重要工作任务,瞩目放在教育实践发展前沿,强化研究力度,打造一流研究团队,共同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
2、建立科学的研究体制机制,加强学科间的把握和研究协同,形成以教师教学、学生成长、管理体制为三大新时代教育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完善教育科学研究平台和研究基地,增强研究力量。
3、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研究活动,发挥中国特色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畅通研究能力建设和成果交流的国际通道。
二、深入开展教育科学的新理论体系建设1、深入探索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维模式,构筑教育科学的新理论体系;推动传统理论的超越和更新,为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思路。
2、规范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涉及,把握研究成果的实质内容,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和实践检验,并不断积累可用于实践的理论成果;开展综合性的研究,统筹解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矛盾。
三、提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能力1、完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发布传播机制,高效利用研究成果,有效转化研究成果,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以深入实践检验理论,更好地发挥研究成果的作用。
2、建立完善的研究评估机制,加强研究成果评价,激励和引导研究机构及科研人员充分发挥科研能力;注重利用社会资源,为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提供新的创新、研发和运作空间;为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收尾,提高研究水平。
四、推动教育科学研究新突破1、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引入智慧研究,实施大数据研究,挖掘教育数据的内涵,深入挖掘现实中的教育特点;针对课堂教学、学校管理、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解决方案。
2、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绿色化,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重点研究促进环境友好型教育建设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从环境保护出发,探究新型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3、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行为,倡导社会贡献和公序良俗,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推动教育科学的研究工作,为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文档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do cum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 m
编订:JinTai College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科学研
究工作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研究报告分为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假设、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
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
本文档根据研究报告内容要求展开
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新课改针对的问题与新理念
(一)新课改所针对的问题
只有了解新课改的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新课改。
国外课程改革失败的教训很多,比如美国60年代的结构主义
教学改革,因为缺乏实践的针对性,连课改的发起人布鲁诺本人都承认改革失败。
课改针对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
1、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
习
我们在小学搞的是问答式教学,中学就少了,到大学就
没了,连提问都没有了,形式单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是在被动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性。
2、片面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而缺乏整合
中小学生减负,越减越多。
国防、法律、环保、民族常
识纷纷进课堂,大学也讲“三进”,尤其是社会科学、政治理论、思想品德等等,学生学完就扔书。
中国与国外正好相反,美国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地狱。
大学生的书包很重,比中小学生都重,书却都是精装大书。
国内正好是倒过来,大学生的书包最轻,而我们中学生的书桌上全是书,像是教授在做研究。
必要的知识、实用的知识才是适用的,必须综合以后再
精简。
课程结构应具有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缺乏与社
会生活和实际的结合
比如语文,讲解的很繁琐,字词句篇,把完整的一篇文
章割裂开来。
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知识,好像欣赏就够了。
再比如数学,应用题中乘数与被乘数的问题,在我的印
象中,至少争论了20年,现在才在课改中明确。
而那些真正
需要的、让学生发现知识的由来的“繁琐”倒没有了。
比如有一节课,老师用学具盒中的学具让学生拼图,老师举例拼的都是动物,学生大部分拼的也是动物,这是模仿,说明举例不能单一,该繁琐的地方还应该繁琐。
在这节课中,老师如果拼自然界没有的家具、工具、交通工具等,就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了,与发明创造相联系了。
4、课程实施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不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应该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知识因素化、规则化,再进行机械记忆。
5、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和发展性功能不够。
6、课程是单一的国家课程,现在强调三级课程,解决上亿学生学一套教材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应该把13亿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有创造性的13亿人,也就是具有不同个性的13亿人,而不是把13亿人变成一个人。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发展,才能壮大,13亿人才能成为人力资源。
文革时,全国看一篇文章,看一样的戏,讲一样的话,能发展吗?
(二)新课改的新理念
这里要区分四个概念:观念、理念、理论、思想。
观念
是一些观点、看法,是即兴的、零星的;理念是理性的、带有理论色彩的、比较系统的观点,理论层次比较高;思想,一个人,他的观点、理论自成体系,可以称为思想,有理论的东西,也有属于个人看法的东西;理论是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它比思想还要高。
理论的层次最高,具有三大功能:描述功能(回答是什么);说明功能(回答为什么);预测功能(将来怎么样)。
课改的新理念有以下几方面:
1、教育新理念(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
是成长,教育就是发展,把教育上升到生命过程,而不是谋生的功能,强调生活。
(西方一位才子说的好:把所学的都忘了,剩下的教育)。
2、教学新理念:师生共同参与去研究新的知识,是一种
研究活动,是一种探索活动。
强调用研究的观点,用研究的方法去学习。
教学的基本要求:知识要准,教风要实,教与学的方法要活,教学设计要新,教学过程要美。
3、课程新理念:课程是经验。
过去的课程是知识系统。
现在课程强调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而且越来越重视
体验教育,以得来直接经验。
强调知识体验,强调经历。
经验非常重要。
4、教师新理念:从传道、授业、解惑,到现在强调教师
是研究者,因为教学是研究活动,教育太复杂了,对象是人,容不得差错、失误,更不允许失败。
如何成为研究型教师呢?应该采取的步骤是:学—思—教—研—写,这样才能成为适应课改的研究型教师。
在这里,研是研究,写是写论文、随笔、案例等,这是核心,只有写才能带动前四项。
5、学生新理念:学生是探究的主体,主体是一个位置,
是一个地位,学生的地位决定了他是主体,只有把他当作主体,才能为他服务。
皇帝再小,也是皇帝,让大臣去辅佐他,你只能去辅佐他,而不是取而代之,先当几年皇帝再说。
6、课堂新理念:课堂是实验室、研究室。
7、学校新理念:学校是研究所,研究的场所。
8、教材新理念:教材是辅导材料,真正的知识是自主学
习得来的。
9、学习新理念:学习就是体验,用体验的方式、方法,
体验的心态去学习。
比如角色换位、角色扮演。
网上的东西,无法面对面,网上聊天,代替不了面对面。
网上学校能把老师取消吗?学生是在人与人交往中成长起来的。
我们的独生子女是在老小结合中成长起来的,缺少与同伴的交往,造成今天这么多问题。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科研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科研重点是中小学教育科研需要解
决的问题,特别是“十一五”(XX—20xx年)期间需要解决
的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落实,或者说如何坚持科
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
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很少强调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服务,今天看来,应该强化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1、教育如何以人为本?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硬件和软件的问题。
均衡发展,不是平均而是平衡,不在水平上、层次上差别太大,鼓励有不同,但不要有差距。
这是指协调发展的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有的单位专抓硬件,对教师素
质提高不重视,对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不重视。
有一个好校长,就能托起一所好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
我们也应该看到,有名师才有名校,一个好学校成就一个好校长,这也是很客观的。
比如一些百年名校,谁当校长并不重要,因为有优良的传统、百年的积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谁干都是一所好学校。
3、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主要是人的个性发展。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1、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2、如何符合教育的规律,需要继续探索。
3、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容
(1)所有权与经办权的关系;
(2)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现在是父子关系):政府与学
校分开,政府依法治校,学校独立办学;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
(3)权利与责任的关系,出事了,校长着急,局长比校
长还着急。
国有国办,出了事不好办,国有民办,出了事也不好办,发展还很慢;
(4)校长个人权威与依法治校的关系;
(5)学校自主发展与市场选择的关系;
(6)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问题。
(三)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
主要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结构(构成)、怎样培养的问题。
1、创新精神的结构:创新意识(行为的前提);创新情意(情感和意志,喜欢和敢于创新);创新个性(表现力、好奇心、敏感、想象力、有挑战性、质疑精神、冒险精神);创新品德(不抄袭,和平利用发明创造)。
2、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动手能力很重要,手对大脑的影响很大,心灵手巧,应为先手巧,后心灵,笨手笨脚就是笨头笨脑);设计(计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主要指网络德育、网络心育、网上交往、网络语言、网络游戏、网络美育、网络体育问题。
(五)校本课程建设问题
1、学校优良传统的继承;
2、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3、学校的发展需要。
(六)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与教学
探究性学习分不分主题;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
(七)课程改革实验的设计问题
课改是行动研究,如何保证它的科学性,如何设计(平行设计、纵向设计、前后设计)。
(八)教与学的互动问题
(九)新课改的评价问题
背景评价(以前的情况);投入情况(学习的投入,学习也有成本问题);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十)课改与文化革新问题
校园文化凸显,文化发展的价值强调不够。
文化的多元,才能带来思想的解放,促进课程选择的多元化。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