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章末分层突破课件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 第1章 集合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课件 苏教必修第一册苏教高一第一册数学课件

高中数学 第1章 集合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课件 苏教必修第一册苏教高一第一册数学课件

小 结

探 为:

提 素


















12/7/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跟进训练]
堂 小


学 探
1.判断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不超过20的非负数;

(2)方程x2-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作 探
(3)某校2020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提示] (1)因为“漂亮”没有明确的标准,其不满足集合中元

合 作
素的确定性.
时 分
探 究
(2)因为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故在一个集合中一定找不到
层 作


疑 难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元素.
[答案] (1)× (2)×
返 首

12/7/2021
第十页,共三十八页。







学 探
2.由单词different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是


探 新
性,不能构成集合.



(2)能.因为方程x2-2x-3=0的解为x1=3,x2=-1确定,所以

合 可以组成集合,集合中有两个元素3和-1.



探 究
(3)能.因为第一象限内的点是确定的点.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1章集合章末总结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1章集合章末总结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2)若 ∩ ≠ ⌀ ,求 的取值范围.

如图,
要使 ∩ ≠ ⌀ ,则 < 8 .故 的取值范围为 {| < 8} .
要点四 补集思想及其应用
1.补集思想,就是将研究对象的全体视为全集,求出使问题反面成立的集合 ,
则 的补集即为所求.在讨论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先求解问题的反面,采用
当 − = 时,有 , ,1个元素,
综上,一共有21个元素.故选B.
规律方法 与集合中的元素有关的问题的求解策略
(1)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即集合是数集还是点集.
(2)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
(3)根据限制条件列式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时,要注意检验集合
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 ∈ },即 中的元素 ≥ ,故 ⫋ .

+
(2)已知集合 = {|0 < < 4} , = {| < } ,若 ⊆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C )
A. {|0 < < 4}
B. {| − 8 < < 4}
[解析] 在数轴上标出 , 两集合,如图所示,
所以 > 2 , + 1 < 4 ,所以 2 < < 3 .
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2 < < 3} .
规律方法 集合基本运算的关注点
跟踪训练3 已知集合 = {|4 ≤ < 8} , = {|5 < < 10} , = {| > ,
∈ }.
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重点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典例1】(1) 已知集合 = {−3 , −2 ,0,1,2,3, 7} , = {| ∈ , − ∉ } ,则 =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1章集合§1.2子集、全集、补集课件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1章集合§1.2子集、全集、补集课件

反思感悟
(1)判断集合关系的方法 ①视察法:一一列举视察. ②元素特征法:第一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 征,再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判断关系. ③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或Venn图. (2)求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的子集的两个关注点 ①要注意两个特殊的子集:∅和自身. ②按集合中含有元素的个数由少到多,分类一一写出,保证不重 不漏.
2.补集
定义
设A⊆S,由S中 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 文字语言
为S的子集A的补集
符号语言
∁SA=_{_x_|x_∈__S_,__且__x_∉_A_}_
图形语言
性质 (1)A⊆S,∁SA⊆S;(2)∁S(∁SA)= A ;(3)∁SS= ∅ ,∁S∅=_S__
注意点:
(1)“全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具体 的问题加以选择的. (2)∁UA包含三层含义:①A⊆U;②∁UA是一个集合,且∁UA⊆U; ③∁UA是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2)满足{1,2} M⊆{1,2,3,4,5}的集合M有__7__个.
由题意可得{1,2} M⊆{1,2,3,4,5},可以确定集合M必含有 元素1,2,且含有元素3,4,5中的至少一个,因此根据集合M的元 素个数分类如下: 含有三个元素:{1,2,3},{1,2,4},{1,2,5};含有四个元素: {1,2,3,4},{1,2,3,5},{1,2,4,5}; 含有五个元素:{1,2,3,4,5}. 故满足题意的集合M共有7个.
跟踪训练1 (1)已知集合M={x|x2-3x+2=0},N={0,1,2},则集合M与N
的关系是
A.M=N
√C.M N
B.N M D.N⊆M
解 方 程 x2 - 3x + 2 = 0 得 x = 2 或 x = 1 , 则 M = {1 , 2} , 因 为 1∈M 且 1∈N,2∈M且2∈N,所以M⊆N.又因为0∈N但0∉M,所以M N.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课件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课件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课 件
2.1 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课 件
2.2 指数函数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课 件
2.3 对数函数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 课件目录
0002页 0054页 0114页 0183页 0211页 0240页
第一章 集合 1.2 子集 全集 补集 第二章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2.2 指数函数 2.4 幂函数 2.6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一章 集合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课 件
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课 件
1.2 子集 全集 补集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课 件
1.3 交集 并集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课 件
第二章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 数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课 件
2.4 幂函数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美课 件
2.5 函数与方程
苏教版高一

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1章集合章末复习提升课课件苏教版必修1

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1章集合章末复习提升课课件苏教版必修1

1.由“book 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中元素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选 C.“book 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中有 b,o,k 共 3
个元素.
2.已知全集 U=Z,P={-2,-1,1,2},Q={x|x2-3x+2 =0},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1,-2} B.{1,2} C.{-2,1} D.{-1,2} 解析:选 A.因为 Q={1,2},所以 P∩(∁UQ)={-1,-2}, 故选 A.
答案:1 或 2
5.已知集合 A={x|(a-1)x2+3x-2=0},B={x|x2-3x+2 =0}. (1)若 A≠∅,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若 A∩B=A,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1)分两种情况考虑: ①当 a=1 时,A=23≠∅; ②当 a≠1 时,则有 Δ=9+8(a-1)≥0, 所以 a≥-18且 a≠1,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 a≥-18. (2)由 A∩B=A,得 A⊆B. 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 A=∅时,a<-18;
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 判断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或进行集合间的交、并运算,一般 的策略是转化为判断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对于用描述法表 示的集合,要紧紧抓住代表元素及其特征,可将元素列举出 来直观发现,或通过元素特征,求同存异,定性分析.应做 到:(1)意义化,即分清集合的种类:数集、点集、图形、定 义域、值域、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等;(2)具体化,即具体求
第1章 集 合
章末复习提升课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 (3)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 N*;整数集:Z;有理数 集:Q;实数集:R.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和 Venn 图法.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课件【完整版】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课件【完整版】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课件 【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81页 0133页 0203页 0232页 0267页
第一章 集合 1.2 子集 全集 补集 2.1 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2.3 对数函数 2.5 函数与方程 探究案例 钢琴与指数曲线
第一章 集合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课件【 完整版】
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课件【 完整版】
2.1 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课件【 完整版】
2.2 指数函数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课件【 完整版】
2.3 对数函数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课件【 完整版】
1.2 子集 全
1.3 交集 并集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课件【 完整版】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_本章回顾_课件1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_本章回顾_课件1

(1)求f(1); (2)求证:f(x)在(0,+∞)上是增函数; (3)判断f(x)在定义域内的奇偶性.
【思路点拨】 (1)赋值,x=y=1→f(1); (2)令 y=1x,用单调性定义证明; (3)令 x=-1,推得 f(-y)=f(y).
【解】 (1)令 x=y=1,得 f(1)=2f(1), 故 f(1)=0. (2)证明:令 y=1x,得 f(1)=f(x)+f1x=0, 故 f1x=-f(x). 任取 x1,x2∈(0,+∞),且 x1<x2,
【解】 设方程 x2-4ax+2a+6=0 有
实数根时 a 的取值范围是 U,令 Δ=(-
4a)2-4(2a+6)≥0,即(a+1)·(a-32)≥0,
解得
a≤ - 1

a≥
3 2


U=
aa≤-1或a≥32

.

若方程 x2-4ax+2a+6=0 的两根 x1,
x2 均非正,
a∈U,
补集思想的应用
补集思想为研究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在顺向 思维受阻或比较繁琐时,改用逆向思维,即采 用“正难则反”的方法.补集思想是转化思想 的又一种体现. 例2 已知集合A={x|x2-4ax+2a+6=0},B ={x|x>0},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 先求A∩B=∅时的a的范围,利 用补集,可得A∩B≠∅的a的范围.

则x1+x2=4a≤0, x1x2=2a+6≥0.
所以-3≤a≤-1,此时 A∩B=∅.
因为{a|-3≤a≤-1}在 U 中的补集是
aa<-3或a≥32



所以当 A∩B≠∅时,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是aa<-3或a≥23 .

高中数第1章集合1.2.1子集、真子集课件苏教版必修1

高中数第1章集合1.2.1子集、真子集课件苏教版必修1
为:{1,2},{1,2,3},{1,2,4},{1,2,5},{1,2,3,4},{1,2,3,5},{1,2,4,5},{1,2,3,
4,5}.共8个.
典例导学
即时检测



已知集合A⫋{1,2,3},且A的元素中至少含有一个奇数,则满足条件
的集合A的个数为(
).
答案:D
解析:由题意,满足条件的A为{1},{3},{1,2},{1,3},{2,3},共5个.
典例导学
即时检测



正确理解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符号的含义,明确它
们之间的包含关系,一个集合的子集的个数仅与这个集合的元素的
个数有关.
一般规律是:如果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为n,则这个集合的所有子集的
个数为2n,真子集个数为2n-1,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n-2.
典例导学
即时检测



二、集合相等问题
类写出集合M.
典例导学
即时检测



解①当M中含有2个元素时,M为{1,2};
②当M中含有3个元素时,M为{1,2,3},{1,2,4},{1,2,5};
③当M中含有4个元素时,M为{1,2,3,4},{1,2,3,5},{1,2,4,5};
④当M中含有5个元素时,M为{1,2,3,4,5}.
所以满足条件的集合M
2.真子集
(1)如果A⊆B,并且A≠B,这时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为
A⫋B(或B⫌A),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例如,{1}⫋{1,2,3}.
(2)A⫋B可用Venn图表示为:
(3)根据真子集的定义,我们知道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集合 教学课件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集合 教学课件

[跟进训练] 1.判断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不超过 20 的非负数; (2)方程 x2-9=0 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3)某校 2020 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4) 3的近似值的全体.
[解] (1)对任意一个实数能判断出是不是“不超过 20 的非负 数”,所以能构成集合.
(2)能构成集合. (3)“高个子”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人算不算高个子无法客观 地判断,因此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4)“ 3的近似值”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断一个数 (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不能构成集合.
2 [因为方程 x2-2x-3=0 的解为 3 和-1,所以 a+b=2.]
12345
5.已知集合 A 中有 0,m,m2-3m+2 三个元素,且 2∈A,求 m 的值.
[解] 由 2∈A 可知,若 m=2,则 m2-3m+2=0.这与 m2-3m+ 2≠0 相矛盾.若 m2-3m+2=2,则 m=0 或 m=3,当 m=0 时与 m≠0 相矛盾.
第一章 集合
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第2课时 集合的表示 P35
1.2 子集、全集、补集
第1课时 子集、真子集 P74 第2课时 全集、补集 P109
1.3 交集、并集 P139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难点) 1.通过集合概念的学习,逐
2.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重点)
类型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 2】 (1)下列所给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
①π∈R ② 3∈R ③ 6∉Q ④0∈N* ⑤|-2|∈Z
A.2
B.3
C.4
D.5
(2)已知集合 A 含有三个元素 2,4,6,当 a∈A,有 6-a∈A.则 a 的

高中苏教版数学必修1 目录课件PPT

高中苏教版数学必修1 目录课件PPT
初升高衔接课
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 第2课时 集合的表示
1.2 子集、全集、补集 第1课时 子集、真子集 第2课时 全集、补集
1.3 交集、并集 章末复习课 章末综合测评( 一 )
2.1 函数的概念 2.1.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第1课时 函数的概念 第2课时 函数的图象 2.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模块复习tching !
3.2 对数函数 3.2.1 对 数 第1课时 对数的概念 第2课时 对数的运算性质 3.2.2 对数函数 第1课时 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第2课时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
3.4.1 函数与方程 第1课时 函数的零点 第2课时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4.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章末复习课 专题强化训练(三) 章末综合测评( 三 )
2.2 函数的简单性质 2.2.1 函数的单调性 第1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 第2课时 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2.2.2 函数的奇偶性
2.3 映射的概念(新课程标准合格考不作要求,略) 章末复习课 专题强化训练(二) 章末综合测评( 二 )
3.1 指数函数 3.1.1 分数指数幂 3.1.2 指数函数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第2课时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

2023-2024学年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全集、补集 课件(31张)

2023-2024学年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全集、补集  课件(31张)
定存在元素在集合 A 的补集中,但不在集合 B 的补集中.
补集符号∁SA 有三层含义: (1)A 是 S 的一个子集,即 A⊆S; (2)∁SA 表示一个集合,且∁SA⊆S; (3)∁SA 是 S 中所有不属于 A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全集一定含有任何元素.( ) (2)集合∁RA=∁QA.( ) (3)一个集合的补集一定含有元素.( ) (4)研究 A 在 S 中的补集时,A 可以不是 S 的子集.( ) [答案] (1)× (2)× (3)× (4)×
(3)图形表示:
(4)补集的性质 ①∁S∅=__S_,②∁SS=__∅_,③∁S(∁SA)=__A_.
知识点 2 全集 如果一个集合包含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_所__有__元素,那么就称 这个集合为全集,全集通常记作 U.
两个不同的集合 A、B 在同一个全集 U 中的补集可能相等
吗? [提示] 不可能相等.因为集合 A、B 是两个不同的集合.所以必
(1){2,3,5,7} (2){x|x< - 3 或 x = 5} [(1)A = {1,3,5,7} , ∁ UA = {2,4,6},
∴U={1,2,3,4,5,6,7}.又∁UB={1,4,6}, ∴B={2,3,5,7}. (2)将集合 U 和集合 A 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由补集定义可得∁UA={x|x<-3 或 x=5}.]
第1章 集合
1.2 子集、全集、补集 第2课时的意义,理解补集 1.通过补集的运算培养数学运算素
的含义.(重点)
养.
2.能在给定全集的基础上求已 2.借助集合思想对实际生活中的对象
知集合的补集.(难点)
进行判断归类,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章末分层突破课件苏教版必修10801242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章末分层突破课件苏教版必修10801242
【精彩点拨】 根据-3∈A 可知,2x-5,x2-4x 均有等于-3 的可能,逐一 解方程,并验证是否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第五页,共31页。
【规范解答】 ∵-3∈A,∴-3=2x-5 或-3=x2-4x. ①当-3=2x-5 时,解得 x=1,此时 2x-5=x2-4x=-3,不符合元素的互 异性,故 x≠1; ②当-3=x2-4x 时,解得 x=1 或 x=3,由①知 x≠1,且 x=3 时满足元素的 互异性. 综上可知 x=3. 【答案】 3
第九页,共31页。
设集合 A={-1,1},集合 B={x|x2-2ax+b=0},若 B≠∅,B⊆A, 求 a,b 的值.
【精彩点拨】 由 B⊆A 讨论 B 的各种情况,分别求解.
第十页,共31页。
【规范解答】 由 B⊆A 知,B 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A,又 B≠∅,故集合 B 有三种情形:B={-1}或 B={1}或 B={-1,1}.
第二十页,共31页。
设集合 A={x|a≤x≤a+4},B={x|x<-1 或 x>5},若 A∩B≠∅,求 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精彩点拨】 A∩B≠∅,说明集合 A,B 有公共元素,由于在数轴上表示集 合 B 的图形是两个断开的区域,需对集合 A 分多种情况讨论,求解比较繁琐.于 是可从问题的反面入手,先由 A∩B=∅,求出 a 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补集思想 求解.
第六页,共31页。
1.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在解题中的应用 (1)借助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找寻解题的突破口. (2)利用集合中原始元素的互异性检验结论的正确性. 2.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关键 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关键在于搞清楚集合的类型及元素的特征性质.当特征性 质的表示形式相同时,因为代表元素的不同导致集合的含义不相同,所以研究描 述法表示的集合时一定要特别关注集合中的代表元素的属性.

高中数学 第一章章末复习课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高中数学 第一章章末复习课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1

第三页,共14页。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jiě tí)更高 效
章末复习课
小结 要解决集合的概念问题,必须先弄清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明确是数集,还是点集等.
第四页,共14页。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jiě tí) 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跟踪训练 1 设集合 A={x||x-a|<1,x∈R},B={x|1<x<5,x∈R}.若
当 B=∅时,Δ<0,a 不存在,
当 B={1}时,Δ1-=a0+a-1=0 ,∴a=2. 当 B={2}时,Δ4-=20a+a-1=0 ,∴a 不存在.
当 B={1,2}时,11+ ×22= =aa-1 综上所述,a=2 或 a=3.
,∴a=3.
第十一页,共14页。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jiě tí)更 高效
A∩B=∅,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a_|_a_≤_0_,__或__a_≥_6_}______.
解析 A={x|a-1<x<a+1,x∈R},又 A∩B=∅,
所以 a+1≤1,或 a-1≥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0,或 a≥6.
第五页,共14页。
研一研·题型解法(jiě fǎ)、解题 更高效 题型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由图知,A∪B={x|2<x<10}, ∴∁R(A∪B)={x|x≤2 或 x≥10}, ∵∁RA={x|x<3 或 x≥7}. ∴(∁RA)∩B={x|2<x<3 或 7≤x<10}. 小结 求解用不等式表示的数集间的集合运算时,一般要借助于数 轴求解,此法的特点是简单直观,同时要注意各个端点的画法及取 到与否.
章末复习课
例 2 若集合 P={x|x2+x-6=0},S={x|ax+1=0},且 S⊆P,求由

高中数学 第1章 集合章末知识整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数学 第1章 集合章末知识整合 苏教版必修1

【金版学案】2015-2016年高中数学 第1章 集合章末知识整合 苏教版必修1一、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例1 已知A ={x |x =m +n ·2,m ,n ∈Z }.(1)设x 1=13-22,x 2=9-42,x 3=(1-32)2,试判断x 1,x 2,x 3与A 之间的关系;(2)任取x 1,x 2∈A ,试判断x 1+x 2,x 1·x 2与A 之间的关系;(3)能否找到x 0∈A ,使1x 0∈A ,且|x 0|≠1?分析:分清楚集合A 中元素具备什么形式.解析:(1)由于x 1=13-22=3+22,则x 1∈A ,由于x 2=9-42=(1-22)2=-1+22,则x 2∈A ,由于x 3=(1-32)2=19-62, 则x 3∈A .(2)由于x 1,x 2∈A ,设x 1=m 1+n 12,x 2=m 2+n 2·2(其中m 1,n 1,m 2,n 2∈Z ). 则x 1+x 2=(m 1+m 2)+(n 1+n 2)2, 其中m 1+m 2,n 1+n 2∈Z ,则x 1+x 2∈A . 由于x 1x 2=(m 1+n 12)(m 2+n 22)=(m 1m 2+2n 1n 2)+2(m 1n 2+m 2n 1), 其中m 1m 2+2n 1n 2,m 1n 2+m 2n 1∈Z ,则x 1x 2∈A .(3)假设能找到x 0=m 0+n 02∈A (其中m 0,n 0∈Z )符合题意,则: 1x 0=1m 0+n 0·2=m 0m 20-2n 20+-n 0m 20-2n 20·2∈A , 则m 0m 2-2n20∈Z ,-n 0m 20-2n 20∈Z .于是,可取m 0=n 0=1,则能找到x 0=-1+2,又能满足|x 0|≠1,符合题意.点评:解决是否存在的问题主要采用假设法:假设存在某数使结论成立,以此为基础进行推理.若出现矛盾,则否定假设,得出相反的结论;若推出合理的结果,则说明假设正确.这种方法可概括为“假设—推理—否定(肯定)假设—得出结论”.►变式训练1.设集合A ={x |x =3k ,k ∈Z },B ={x |x =3k +1,k ∈Z },C ={x |x =3k +2,k ∈Z },任取x 1∈B ,x 2∈C ,则x 1+x 2∈________,x 1x 2∈________,x 1-x 2∈________,x 2-x 1∈________.(注:从A ,B ,C 中选一个填空)解析:设x 1=3m +1,x 2=3n +2,m ,n ∈Z ,则x 1+x 2=3(m +n +1)∈A ;x 1x 2=9mn +6m +3n +2=3(3mn +2m +n )+2∈C ;x 1-x 2=3m -3n -1=3(m -n -1)+2∈C ;x 2-x 1=3n -3m +1=3(n -m )+1∈B .答案:A C C B2.已知集合A ={x |ax 2-3x +2=0}. (1)若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值,并把这个元素写出来.解析:(1)A =∅,则方程ax 2-3x +2=0无实根,即Δ=9-8a <0,∴a >98.∴a 的取值范围是⎩⎨⎧⎭⎬⎫a ⎪⎪⎪a >98.(2)∵A 中只有一个元素,∴①a =0时,A =⎩⎨⎧⎭⎬⎫23满足要求.②a ≠0时,则方程ax 2-3x +2=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故Δ=9-8a =0,∴a =98,此时A =⎩⎨⎧⎭⎬⎫43满足要求.综上可知:a =0或a =98.二、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例2 A ={x |x <-1或x >2},B ={x |4x +p <0},当B ⊆A 时,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分析:首先求出含字母的不等式,其次利用数轴解决.解析:由已知解得,B =⎩⎨⎧⎭⎬⎫x ⎪⎪⎪x <-p 4.又∵A ={x |x <-1或x >2},且B ⊆A ,利用数轴.∴-p4≤-1.∴p ≥4,即实数p 的取值范围为{p |p ≥4}. 点评:在解决两个数集包含关系问题时,避免出错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合理运用数轴帮助分析与求解.三、集合的综合运算 例3 已知集合A ={(x ,y )|x 2-y 2-y =4},B ={(x ,y )|x 2-xy -2y 2=0},C ={(x ,y )|x -2y =0},D ={(x ,y )|x +y =0}.(1)判断B 、C 、D 间的关系; (2)求A ∩B.分析:对集合B 进行分解因式,读懂集合语言.解析:(1)∵x 2-xy -2y 2=(x +y )(x -2y ),∴B ={(x ,y )|x 2-xy -2y 2=0} ={(x ,y )|(x +y )(x -2y )=0} ={(x ,y )|x -2y =0或x +y =0}={(x ,y )|x -2y =0}∪{(x ,y )|x +y =0} =C ∪D .(2)A ∩B =⎩⎪⎨⎪⎧⎭⎪⎬⎪⎫(x ,y )⎪⎪⎪⎩⎪⎨⎪⎧x 2-y 2-y =4,x 2-xy -2y 2=0 =⎩⎪⎨⎪⎧⎭⎪⎬⎪⎫(x ,y )⎪⎪⎪⎩⎪⎨⎪⎧x 2-y 2-y =4,(x -2y )(x +y )=0 =⎩⎪⎨⎪⎧⎭⎪⎬⎪⎫(x ,y )⎪⎪⎪⎩⎪⎨⎪⎧x 2-y 2-y =4,x +y =0 或⎩⎪⎨⎪⎧⎭⎪⎬⎪⎫(x ,y )⎪⎪⎪⎩⎪⎨⎪⎧x 2-y 2-y =4,x -2y =0. =⎩⎨⎧⎭⎬⎫⎝ ⎛⎭⎪⎫83,43,(-2,-1),(4,-4).例4 设集合A ={x ||x |<4},B ={x |x 2-4x +3>0},则集合∁A (A ∩B )=________. 分析:首先简化集合A 和B ,再借助数轴求解. 解析:∵A ={x |-4<x <4},B ={x |x <1或x >3}, ∴A ∩B ={x |-4<x <1或3<x <4}. ∴∁A (A ∩B )={x |1≤x ≤3}.答案:{x |1≤x ≤3} 点评:解集合问题,重要的是读懂集合语言,明确意义,用相关的代数或几何知识解决.►变式训练3.(2014·湖北卷)已知全集U ={1,2,3,4,5,6,7},集合A ={1,3,5,6},则∁U A =(C)A .{1,3,5,6}B .{2,3,7}C .{2,4,7}D .{2,5,7} 解析:利用集合的补集定义求解.∵全集U ={1,2,3,4,5,6,7},集合A ={1,3,5,6}, ∴∁U A ={2,4,7}.4.已知全集U ={实数对(x ,y )},A =⎩⎨⎧⎭⎬⎫(x ,y )⎪⎪⎪y -4x -2=3,B ={(x ,y )|y =3x -2},求(∁U A )∩B .解析:∵A =⎩⎨⎧(x ,y )⎪⎪⎪⎭⎬⎫y -4x -2=3={(x ,y )|y =3x -2,且x ≠2}, ∴(∁U A )∩B ={(x ,y )|x =2,y =4}={(2,4)}. 四、空集的地位和作用例 5 已知集合A ={x |x 2+(m +2)x +1=0},若A ∩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其中R +=(0,+∞)].分析:从方程的观点来看,集合A 是关于x 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 2+(m +2)x +1=0的解集,而x =0不是该方程的解,所以由A ∩R +=∅可知该方程只有两个负根或无实数根,从而分别由判别式转化为关于m 的不等式,解出m 的范围即可.解析:由于A ∩R +=∅和该方程没有零根,所以该方程只有两个负根或无实数根,从而有⎩⎪⎨⎪⎧Δ=(m +2)2-4≥0,-(m +2)<0或Δ=(m +2)2-4<0, 解得m ≥0或-4<m <0,即m >-4. 答案:{m |m >-4}点评:由于集合的联系性较强,应注意体会和提炼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变式训练5.集合A ={x |-2≤x ≤5},B ={x |m +1≤x ≤2m -1}. (1)若A ∩B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析:(1)A ∩B =B ⇔B ⊆A , 当m +1>2m -1,即m <2时,B =∅,满足B ⊆A ; 当m +1≤2m -1时,要使B ⊆A , 则⎩⎪⎨⎪⎧m +1≥-2,2m -1≤5,m +1≤2m -1⇒2≤m ≤3. 综上,m 的取值范围为{m |m ≤3}.(2)当m +1>2m -1,即m <2时,B =∅,满足A ∩B =∅;当B ≠∅时,要使A ∩B =∅,则必须⎩⎨⎧m +1≤2m -1,m +1>5或⎩⎪⎨⎪⎧m +1≤2m -1,2m -1<-2⇒m >4.综上,m 的取值范围是{m |m <2或m >4}.五、集合中的信息迁移题例6 约定“⊕”与“⊗”是两个运算符号,其运算法则如下:对任意的a ,b ∈R ,有a ⊕b=a -b ,a ⊗b =a +b(a -b )2+1.设U ={c |c =(a ⊕b )+(a ⊗b ),-2<a ≤b <1,且a ,b ∈Z },A ={d |d =2(a ⊕b )+a ⊗bb,-1<a <b <2,且a ,b ∈Z },求∁U A .分析:本题的难点在接受题中临时约定的运算符号及其运算法则,关键是要按照规定,把符号“⊕”与“⊗”表示的运算转化为通常的“+,-,×,÷”等运算.然后化简集合U 及A ,最后再由补集的定义求出∁U A .解析:由-2<a ≤b <1且a ,b ∈Z 可知,a =-1,b =-1或b =0;a =0,b =0.根据题中对符号“⊕”与“⊗”及其运算法则的约定,有:(1)若a =-1,b =-1,则 c =(a ⊕b )+(a ⊗b )=(-1)-(-1)+(-1)+(-1)(-1+1)2+1=-2;(2)若a =-1,b =0,则 c =(a ⊕b )+(a ⊗b )=(-1)-0+(-1)+0(-1-0)2+1=-32;(3)若a =0,b =0,则c =(a ⊕b )+(a ⊗b )=0-0+0+0(0-0)2+1=0. 由(1)、(2)、(3),可知U =⎩⎨⎧⎭⎬⎫-2,-32,0.下面确定A :由-1<a <b <2,且a ,b ∈Z , 可得,a =0,b =1,此时,d =2(a ⊕b )+a ⊗b b =2×(0-1)+0+1(0-1)2+1=-32,所以A =⎩⎨⎧⎭⎬⎫-32,所以∁U A ={0,-2}.点评: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各地的高中模拟考试试题中频频出现新定义型集合,这类问题的求解并不是很难,只要按照其定义方式求解即可.这类题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接受临时性定义的能力.►变式训练6.设全集为U ,A 、B 是U 的子集,定义集合A 与B 的运算:A *B ={x |x ∈A ∪B 且x ∉A ∩B },则(A *B )*A 等于(B)A .AB .BC .(∁U A )∩BD .A ∩∁U B 解析:利用Venn 图.7.在集合{○× a b c da a a a ab a bc dc a c c ad a d a d 那么d○× ()=(A)A.a B.b C.c D.d解析:有定义可得a c=c,∴d⊗(a c)=d⊗c=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集合 A={x|2a-2<x<a},B={x|1<x<2},且 A ∁RB,求 a 的取值 范围.
【精彩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 A ∁RB, 对 A=∅与 A≠∅进行分类讨论, 转化为等价不等式(组)求解,同时要注意区域端点的问题.
【规范解答】 ∁RB={x|x≤1 或 x≥2}≠∅,∵A ∁RB.∴分 A=∅和 A≠∅两种情 况讨论. (1)若 A=∅,则有 2a-2≥a,∴a≥2. (2)若
设集合 A={-1,1},集合 B={x|x2-2ax+b=0},若 B≠∅,B⊆A, 求 a,b 的值.
【精彩点拨】 由 B⊆A 讨论 B 的各种情况,分别求解.
【规范解答】 由 B⊆A 知,B 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A,又 B≠∅,故集合 B 有三种情形:B={-1}或 B={1}或 B={-1,1}. 当 B={-1}时,B={x|x2+2x+1=0},故 a=-1,b=1; 当 B={1}时,B={x|x2-2x+1=0},故 a=b=1; 当 B={-1,1}时,B={x|x2-1=0},故 a=0,b=-1. 综上所述,a,b
a=-1, 的值为 b=1, a=1, 或 b=1, a=0, 或 b=-1.
1.判断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方法 根据定义归纳为判断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或利用数轴表示、Venn 图表示, 进行直观地判断. 2.求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问题的要点 (1)合理运用 Venn 图或数轴帮助分析和求解. (2)在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或方程)时,一般要对参数进行讨论,分类时要“不重 不漏”,然后对每一类情况都要给出问题的解答.
【答案】 A=B
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运算有交、并、补这三种常见的运算,它是集合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 之一.在进行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时,往往由于运算能力差或考虑不全 面而极易出错,此时,数轴分析(或 Venn 图)是个好帮手,能将复杂问题直观化, 是数形结合思想具体应用之一.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检验端点值是否适合题意, 以免增解或漏解.
2a-2<a, A≠∅,则有 a≤1 2a-2<a, 或 2a-2≥2,
∴a≤1.
综上所述,a≤1 或 a≥2.
1.集合间基本运算的方法 (1)求集合的交、并、补集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若集合是用列举法给出的, 在处理有关交、并、补集的运算时经常借助于 Venn 图来处理. (2)求解用不等式(组)表示的数集间的集合运算时,一般要借助于数轴求解,借 助数轴解决与不等式(组)有关的集合的运算时要注意各个端点能否取到.
[再练一题] 1.设 A={1,4,x},B={1,x2}且 A∩B=B,则 x 的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为 ________.
【解析】 ∵A∩B=B,∴B⊆A,∴x2=4 或 x2=x,解得 x=± 2 或 0,1, 当 x=1 时,A,B 均不符合互异性,∴x≠1,故 x=± 2,0.
【答案】 {0,2,-2}
【答案】 3
1.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在解题中的应用 (1)借助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找寻解题的突破口. (2)利用集合中原始元素的互异性检验结论的正确性. 2.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关键 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关键在于搞清楚集合的类型及元素的特征性质.当特征性 质的表示形式相同时,因为代表元素的不同导致集合的含义不相同,所以研究描 述法表示的集合时一定要特别关注集合中的代表元素的属性.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
集合的特征是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其中互异性是我们必须进行检验的 一方面,否则集合中的元素便有了重复,在列举法、描述法、Venn 图法三种集合 表示法中,描述法略有难度,解题时应注意分清代表元素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特 征.
设集合 A 中含有三个元素 2x-5,x2-4x,12,若-3∈A,则 x 的值为 __________.
巩 固 层 · 知 识 整 合
第一章 集合
拓 展 层 · 链 接 高 考
章末分层突破提 升 层 · 力 强 化 章 末 综 合 测 评
[自我校对] ①描述法 ②空集 ③互异性 ④相等 ⑤补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练一题] 2.已知集合 A={x|x=2k+1,k∈Z},B={x|x=4k± 1,k∈Z},则 A 与 B 的关 系为________.
【解析】 A 表示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当 k∈Z 时,4k+1 表示被 4 除余 1 的数,4k-1 表示被 4 除余 3 的数,故 B 表示被 4 除余 1 或 3 的数,即被 2 除时余 数为 1,∴B 也表示奇数集,故 A=B.
集合间的关系
解答与集合有关的问题时,应首先认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是数集还是点 集,再进行相关的运算,以免混淆集合中元素的属性. 分清集合中的两种隶属关系,即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是解答集合 问题的先决条件,也是正确使用集合有关术语和符号的基础.应明确:元素与集 合的关系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而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是“集体与集体的关 系”.
【精彩点拨】 根据-3∈A 可知,2x-5,x2-4x 均有等于-3 的可能,逐一 解方程,并验证是否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规范解答】
∵-3∈A,∴-3=2x-5 或-3=x2-4x.
①当-3=2x-5 时,解得 x=1,此时 2x-5=x2-4x=-3,不符合元素的互 异性,故 x≠1; ②当-3=x2-4x 时,解得 x=1 或 x=3,由①知 x≠1,且 x=3 时满足元素的 互异性. 综上可知 x=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