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
与我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国家
截止目前,世界上196个国家中,共有17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具体情况如下:亚洲:包括中国共48个国家,目前有46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只有不丹例外,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大使级关系,但是不丹实际上与中国保持了大使级别的外交关系.阿富汗1955年1月20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84年11月1日阿曼1978年5月25日阿塞拜疆1992年4月2日巴基斯坦1951年5月21日巴勒斯坦1988年11月20日巴林1989年4月18日朝鲜1949年10月6日东帝汶2002年5月20日菲律宾1975年6月9日格鲁吉亚1992年6月9日哈萨克斯坦1992年1月3日韩国1992年8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1992年1月5日柬埔寨1958年7月19日卡塔尔1988年7月9日科威特1971年3月22日老挝1961年4月25日黎巴嫩1971年11月9日马尔代夫1972年10月14日马来西亚1974年5月31日蒙古1949年10月16日孟加拉国1975年10月4日缅甸1950年6月8日尼泊尔1955年8月1日日本1972年9月29日塞浦路斯1971年12月14日沙特阿拉伯1990年7月21日斯里兰卡1957年2月7日塔吉克斯坦1992年1月4日泰国1975年7月1日土耳其1971年8月4日土库曼斯坦1992年1月6日文莱1991年9月30日乌兹别克斯坦1992年1月3日新加坡1990年10月3日叙利亚1956年8月1日亚美尼亚1992年4月6日也门1956年9月24日伊拉克1958年8月25日伊朗1971年8月16日以色列1992年1月24日印度1950年4月1日印度尼西亚1950年4月13日约旦1977年4月7日越南1950年1月18日非洲:共53个国家,其中49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阿尔及利亚1958年12月20日埃及1956年5月30日埃塞俄比亚1970年11月24日安哥拉1983年1月12日贝宁1964年11月12日博茨瓦纳1975年1月6日布隆迪1963年12月21日赤道几内亚1970年10月15日多哥1972年9月19日厄立特里亚1993年5月24日佛得角1976年4月25日刚果共和国1964年2月22日刚果民主共和国1961年2月20日吉布提1979年1月8日几内亚1959年10月4日几内亚比绍1974年3月15日加纳1960年7月5日加蓬1974年4月20日津巴布韦1980年4月18日喀麦隆1971年3月26日科摩罗1975年11月13日科特迪瓦1983年3月2日肯尼亚1963年12月14日莱索托1983年4月30日利比里亚1977年2月17日利比亚1978年8月9日卢旺达1971年11月12日马达加斯加1972年11月6日马拉维2007.12.28马里1960年10月25日毛里求斯1972年4月15日毛里塔尼亚1965年7月19日摩洛哥1958年11月1日莫桑比克1975年6月25日纳米比亚1990年3月22日南非1998年1月1日尼日尔1974年7月20日尼日利亚1971年2月10日塞拉利昂1971年7月29日塞内加尔2005.10.25塞舌尔1976年6月30日苏丹1959年2月4日索马里1960年12月14坦桑尼亚1964年4月26日突尼斯1964年1月10日乌干达1962年10月18日赞比亚1964年10月29日乍得2006.8.6中非1964年9月29日欧洲:共44个国家,目前有43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阿尔巴尼亚1949年11月23日爱尔兰1979年6月22日爱沙尼亚1991年9月11日安道尔1994年6月29日奥地利1971年5月28日白俄罗斯1992年1月20日保加利亚1949年10月4日比利时1971年10月25日冰岛1971年12月8日波兰1949年10月7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95年4月3日丹麦1950年5月11日德国1972年10月11日俄罗斯* 1949年10月2日法国1964年1月27日芬兰1950年10月28日荷兰1972年5月18日捷克1993年1月1日克罗地亚1992年5月13日拉脱维亚1991年9月12日立陶宛1991年9月14日列支敦士登1950年9月14日卢森堡1972年11月16日罗马尼亚1949年10月5日马耳他1972年1月31日马其顿1993年10月12日摩尔多瓦1992年1月30日摩纳哥1995.1.16挪威1954年10月5日葡萄牙1979年2月8日瑞典1950年5月9日瑞士1950年9月14日塞尔维亚1955年1月2日黑山2006.6.14圣马力诺1971年5月6日斯洛伐克1993年1月1日斯洛文尼亚1992年5月12日乌克兰1992年1月4日西班牙1973年3月9日希腊1972年6月5日匈牙利1949年10月6日意大利1970年11月6日英国1972年3月13日南美洲:共12个国家,目前有11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阿根廷1972年2月19日巴西1974年8月15日秘鲁1971年11月2日玻利维亚1985年7月9日厄瓜多尔1980年1月2日哥伦比亚1980年2月7日圭亚那1972年6月27日苏里南1976年5月28日委内瑞拉1974年6月28日乌拉圭1988年2月3日智利1970年12月15日北美洲:共有23个国家,目前有12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安提瓜和巴布达1983年1月1日巴巴多斯1977年5月30日巴哈马1997年5月23日古巴1960年9月28日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美国1979年1月1日墨西哥1972年2月14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74年6月20日牙买加1972年11月21日哥斯达黎加2007.6.1多米尼克2004.3.23格林纳达2005.1.20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共16个国家,目前有12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澳大利亚1972年12月2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1976年10月12日斐济1975年11月5日库克群岛1997年7月25日密克罗尼西亚1989年9月11日瑙鲁2002年7月21日萨摩亚1975年11月6日汤加1998年11月2日瓦努阿图1982年3月26日新西兰1972年12月22日马绍尔群岛1990.11.16纽埃2007.12.12目前还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有:亚洲:1个不丹欧洲1个梵蒂冈非洲4个冈比亚科特迪瓦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斯威士兰北美洲11个危地马拉伯里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多米尼加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海地南美洲1个巴拉圭大洋州4个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图瓦卢帕劳。
中国外援往事:建国初期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
中国外援往事:建国初期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到一年,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援助。
根据解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经济援助,1973年以后这种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才逐步得到纠正。
建国初对蒙、朝、越的援助力度有多大建国后最早的对外援助是在1950年7月,我国首任驻蒙古大使吉雅泰刚到任,蒙古总理乔巴山就提出急需劳动力。
这时新中国刚成立不到一年,国内战争还没有结束,动员工人出国有困难,但中国并没有拒绝,答应日后考虑。
1954年11月,副总理乌兰夫率中共代表团访问蒙古,周恩来指示外交部了解蒙方的困难以及我国可能给予的帮助。
蒙古毫不客气地提交了包括木匠、泥瓦匠、家具制造、厨师、裁缝、制靴、印染等近40个工种12250名工人的清单。
当年中国派出8200名工人,帮助蒙古建学校、医院、疗养院、专家招待所、热电站、玻璃厂、造纸厂、养鸡场等,甚至修复古庙。
中国不能制造蒙古提出的纺织厂设备,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
1956年8月,中蒙两国签订经­济和技术援助协­定,中国从1956年至1959年,无偿援助蒙古1.6亿卢布。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虽资金捉襟见肘,仍慷慨外援,援助最多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出动100多万志愿军,开支战费7万亿元人民币(旧币)。
1953年11月金日成访问中国,中朝签订经­济文化合作协定,中国不仅将战时费用一笔勾销,又无偿赠送朝鲜8万亿元人民币(旧币)。
1950年1月18日,中国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
在胡志明主席的要求下,周恩来代表党中央表示:中国将拿出大量的作战物资帮助越南抗击法国殖民军。
5月15日,越南以断炊为由,恳请中国再支援1500吨至2000吨大米。
在繁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仍念念不忘支援越南。
从1950年至1954年,中国政府向越南政府提供1.67万亿人民币(旧币)的援助。
最新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关系
总体概述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有着传统友好关系。1958年9月阿临时政府 成立后,中国即予以承认。同年12月20日,两国建交。1962年阿 独立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友好合作 关系全面发展。阿为恢复中国我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作出过重要贡 献,是两阿提案国(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之一。1997年4 月,两国外交部签署《定期政治磋商协定》。阿重视发展对华关 系。
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共和国大使:郑阿全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MR. AHMED AMINE KHERBI
经济关系:
在投资方面,中国在阿国的投资规模还不够大,主要集中在 油气领域,主要项目有中石油集团参与投资的阿德拉上下游一体 化项目和中石化集团参与投资的扎尔扎亭油田提高采收率项目。 其它在贸易、餐饮、服装加工等领域的投资额都比较小。
返回文化概述
文化关系:
中阿两国就国际和地区问题密切沟通, 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气候变化、人权等 重大问题上保持协调与配合,共同维护发 展中国家利益。1997年4月,两国外交部 建立定期磋商机制,迄今已举行八次磋商。
文化关系:
1997年4月28日至30日阿尔及利亚之 春文化旅游节在阿首都南部20O0公里 外的边题要塞塔曼腊塞特省举行。 2008年7月,中国文化周活动15日晚 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文化宫开 幕,丰富的展览和精彩的演出不仅促进 了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增进了当 地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当晚,阿尔及利 亚文化部长哈莉达·杜米等300多名 来宾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中国抗震救灾 新闻图片展、“北京欢迎你”图片展、 中国竹草编织品展及中国民族服饰展等。
中阿两国在经贸领域签有一系列协定,如贸易协定、投资保
新 中 国 的 三 次 建 交 高 潮
新中国的三次建交高潮第一次建交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首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就很快得到前苏联政府的承认,中苏两国于1949 年 10 月 5 日互派大使,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等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南斯拉夫于 1949 年 10 月 5 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 年 1 月 1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越南民主共和国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与此同时,新中国还努力争取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承认中国,并同他们发展友好关系。
从 1949 年末到 1950 年上半年,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今斯里兰卡)、以色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等一些亚洲国家相继承认中国。
随后,缅甸、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与新中国达成了正式建交协议。
第二次建交高潮50 年代中期以后,一大批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在非洲仅1960 年就有17 个国家宣告独立,这一年被称作“非洲独立年”。
这些国家在肃清殖民势力残余,发展本国经济等方面,迫切需要世界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帮助,它们愿意同中国建立和发展关系。
同时,由于遭受殖民统治和民族独立的共同经历,由于巩固主权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愿望,中国对亚非拉国家怀有较强的认同感。
50 年代中期到60 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
1955 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23 个,到60 年代中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0 年内增加了一倍多。
这一时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24 个,除法国外全部是亚非拉国家。
它们是: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几内亚、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扎伊尔、老挝、乌干达、肯尼亚、布隆迪、突尼斯、刚果、坦桑尼亚、中非、赞比亚、贝宁、毛里塔尼亚和民主也门。
世界上最早和中国建交的十个国家,截止目前最近建交的十个国家
世界上最早和中国建交的十个国家,截止目前最近建交的十个国家
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后,世界各国陆续和中国建交,截止2019年9月,世界上已经有180个国家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资料来源外交部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日期简表》),以下来盘点一下世界上最早和中国建交的10个国家以及截至目前最近和中国建交的10个国家。
世界上最早和中国建交的10个国家:
1.苏联(俄罗斯):建交时间1949.10.2
2.保加利亚:建交时间1949.10.4
3.罗马尼亚:建交时间1949.10.5
4.朝鲜:建交时间1949.10.6
5.捷克:建交时间1949.10.6
6.匈牙利:建交时间1949.10.6
7.斯洛伐克:建交时间1949.10.6
8.波兰:建交时间1949.10.7
9.蒙古:建交时间1949.10.16
10.阿尔巴尼亚:建交时间1949.11.23
截至目前最近和中国建交的10个国家:1.所罗门群岛:建交时间2019.9.21
2.萨尔瓦多:建交时间2018.8.21
3.多米尼加:建交时间2018.5.1
4.巴拿马:建交时间2017.6.13
5.南苏丹:建交时间2011.7.9
6.马拉维:建交时间200
7.12.28
7.纽埃:建交时间2007.12.12
8.哥斯达黎加:建交时间2007.6.1
9.黑山:建交时间2006.7.6
10.多米尼克:建交时间2004.3.23
相信在以后,会有更多的像巴基斯坦,塞尔维亚等国一样的兄弟国家,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
新中国成立初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
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49年10月3日
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4日
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年10月5日
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
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
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
7.波兰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
8.蒙古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6日
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49年10月27日
10.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23日
11.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1月18日
12.印度共和国1950年4月1日
13.瑞典王国1950年5月9日
14.丹麦王国1950年5月11日
15.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6月8日
16.瑞士联盟1950年9月14日
17.芬兰共和国1950年10月28日
另外,还有英国、挪威、荷兰、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锡兰、阿富汗等八国也承认了中国。
──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
中国和阿尔巴尼亚是如何决裂的
中国和"亲密战友"阿尔巴尼亚是如何决裂的自1960年布加勒斯特会议后结成的中阿亲密关系,在70年代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后,到了1978年底终于彻底破裂。
自1979年起,阿尔巴尼亚中断了与中国的一切贸易、文教、科技关系,仅仅保留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中阿关系这种“冬眠”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83年。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来华。
在16日中美两国同时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华。
当时考虑到兄弟国家对此可能产生误解,所以中国总理周恩来除了向其他兄弟国家的领导人通报有关情况、作解释外,很快就约见了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罗博,详细介绍中方与基辛格会谈情况,说明中国邀请尼克松访华的想法和对美国的政策,说明这是中美之间的“谈判升级”,是美国“找上门来的”。
特别强调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动摇,不会拿原则作交易。
阿尔巴尼亚大使说要回国作汇报。
阿大使回国汇报后返回北京时带回了霍查签署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给毛泽东主席的信递交给周总理。
信中对中国调整对美国政策表示强烈不满,认为中国的决定“突然”,指责中国没有同阿尔巴尼亚“预先磋商”。
说“在共产主义历史上,有过同敌人进行各级会谈的很多例子,但历史上类似的事情不可能重现,因为那是在不同的条件、时间和问题的情况下进行的”。
因此信中说:“你们要在北京接待尼克松的决定是不正确的、不受欢迎的,我们不赞成、不支持你们这一决定。
”信件详细阐明了阿劳动党反对的理由,认为中国的作法“在原则上和策略上都是错误的”。
中阿之间出现了重大的政治分歧。
毛泽东主席1974年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坚决反对这一理论,认为“三个世界理论是宣扬和推行种族主义,要统治全世界,奴役全人类,是反革命和沙文主义的理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机会主义的变种”,是“反马列主义的”。
阿对中国发展同罗马尼亚的往来,以及改善同南斯拉夫的关系和邀请铁托访华,也表示极其不满,对中国进行攻击。
会议公报范例2
范例
中国——阿尔巴尼亚联合公报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今天发表联合公报,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巴尼亚共和国联合公报
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的邀请,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总统萨利·贝里沙于1996年1月16日至19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同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总统贝里沙举行了会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会见了贝里沙总统。
两国领导人在友好、坦率、求实的气氛中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和双方感兴趣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双方对两国高级领导人的会谈结果感到满意,认为这次访问对推动两国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双方对近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表示满意,认为长期、稳定地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国的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欧洲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决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互利合作关系。
三、双方表示,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加强两国的经贸关系,鼓励两国地方和企业之间直接的经贸合作,不断探讨双方多渠道、多层次合作的新途径,努力为双方的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两国经贸关系长期、稳定地发展。
四、双方重申,各国人民自己决定自己命运和自由选择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受到尊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差异不应妨碍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
五、阿方重申,阿尔巴尼亚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高三新中国外交知识点
高三新中国外交知识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转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就是高三学生需要了解的新中国外交知识点。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五不原则:不称霸、不搞扩张、不对外侵略、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事集团。
二、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国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积极倡导周边睦邻友好政策,并提出了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构想。
1. 中印边界问题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印两国长期存在的争议。
中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推动中印关系的发展。
2. 中俄关系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合作,发展全面的经贸伙伴关系。
3.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双方积极推动地区合作,共同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三、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中国坚持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促进非洲的发展繁荣。
1. 中非合作论坛(FOCAC)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重要合作机制。
通过FOCAC,中非双方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 中国援助非洲中国积极开展对非援助事业,为非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助力非洲发展。
四、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各国和国际组织保持合作关系。
1. 联合国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2. 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
五、中国对外援助政策中国始终坚持捐赠援助和无偿援助的原则,通过对外援助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1. 南南合作中国提倡并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2. “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重要的对外援助政策。
通过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六、中国的核武政策中国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非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并承诺不以任何条件下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问点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清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成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根底上另建新的同等外交关系使我国变更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清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退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稳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同等互利外交关系的根底。
一边倒坚决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问点二:和平共处五项根本原那么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和缅甸,两国相同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根本原那么2.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内容:相互敬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扰、互不干预内政、同等互利、和平共处。
3.实践: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与,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②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胜利做出了巨大奉献。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4.意义:①标记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因为它是在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前提下提出的,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加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根本原那么。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莫定了根底。
②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根本准那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涵性和开放性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时间成就意义1949.101950.10 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标记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4年参与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与1955年参与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问点三:中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睬的常任理事国。
特殊年代的特殊友谊--1960年代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文化援助
特殊年代的特殊友谊--1960年代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文化援
助
孔寒冰;张卓
【期刊名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196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关系恶化,东欧国家中只有阿尔巴尼亚选择支持中国,与中国建立了友好深厚的友谊。
中国方面,除了对阿尔巴尼亚经济资助、政治支持外,还签订了文化援助合同,派遣优秀文化教育工作者到阿尔巴尼亚进行文化支援。
本文是对到阿尔巴尼亚教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蒋祖慧编导、教钢琴的陈比纲教授和教授英语的张载梁教授的口述实录。
三位文化教育工作者从工作经历、异国印象、与阿方关系、生活娱乐等方面回忆了文化支援阿尔巴尼亚的历史事实与体会感触,从文化层面展示了特殊历史时期两国的“蜜月”关系。
【总页数】11页(P71-81)
【作者】孔寒冰;张卓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尔巴尼亚语部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1;D5
【相关文献】
1.政治文化语境与20世纪30年代特殊文学文体的盛行 [J], 朱晓进
2.一套特殊年代发行的文物邮票--编66-77《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邮票 [J], 吕素忠
3.女性特殊哀情影片的生产与跨地文化传播r——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生态视域中《奇女子》的生产与传播 [J], 徐文明;韦礼楠
4.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特殊年代的文化怪胎"黄皮书" [J], 王友贵
5.中国现代土地关系史上的一个特殊篇章——也谈20世纪20至40年代闽西地区土地关系的演变 [J], 苏俊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以举国之力援助阿尔巴尼亚
这个国家中国曾以全国之力援助近日,东欧国家阿尔巴尼亚准备以拍卖的方式出售40架前的苏联和中国军机,而这些军机是当年中国巨额援助阿尔巴尼亚的见证,同时也这个援助也是当年无视国家、民族利益的畸形外政策的产物。
为什么中国会援助阿尔巴尼亚五十年代末,中、阿两国因意识形态相同而越走越近苏联与南斯拉夫直接暴力冲突之后,阿尔巴尼亚借助苏联的力量彻底摆脱了南斯拉夫的控制;苏联则因为阿尔巴尼亚的绝对支持,而成为其最大的援助国。
但好景不长,随着斯大林的去世,赫鲁晓夫执政的苏联开始致力于改善同南斯拉夫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阿尔巴尼亚屡次发出强硬声音,反对赫鲁晓夫的做法。
1956年苏共二十大重新承认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极大地刺激了阿尔巴尼亚政府。
与阿尔巴尼亚相似,中国政府此一时期,也屡屡对赫鲁晓夫的“苏联新政”提出批评。
1958年全世界60多个共产党参加的“批判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运动”,苏共的批判如蜻蜓点水不痛不痒,中共的批判则有如急风骤雨并付诸实际行动,中国召回了驻南大使,南斯拉夫也召回了其驻华大使。
中、阿两国因为相同的意识形态越走越近。
1968年,中国媒体报道“阿尔巴尼亚青年热情学习毛主席著作”,该年,中国对阿援助达到最高峰1960年阿尔巴尼亚选择与中国站在一起,苏联于是终止对阿援助阿尔巴尼亚首次公开与中国站在一起,是1960年6月20至25日召开的布加勒斯特会议。
这次会议上,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同一批东欧国家共产党对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展开了猛烈的批判攻势。
赫鲁晓夫的主要意见,是人为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应该寻求和平共处的可能;同时指责中国“拒绝和平共处”、“希望战争”、在国际共运中“争夺领导”、“要充当教员”、“当检察官、当政委”、“企图利用斯大林问题改变苏共现在的领导”;并认为中国的大跃进、人民公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治挂帅、大炼钢铁等都是错误的。
(详见阎明复《随彭真参加布加勒斯特会议》,载《中共党史资料102辑》)在大多数与会共产党选择与赫鲁晓夫统一立场的情况下,阿尔巴尼亚代表罕见地公开站出来表态支持中国,因此被赫鲁晓夫斥责,并遭受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围攻。
中国与外国建交表
/ziliao/2003-08/12/content_1021568_1.htm
中国同外国建交的原则
【字体:大中小】【背景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日期简表(截至2007年12月12
日)
(按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次序排列。
同一洲的国家以其国
名拼音为序)
* 1995年1月16日,中国同摩纳哥正式建立领事关系。
** 1955年1月2日,中国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后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建交。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宣布成立。
中国驻原南斯拉夫大使馆改为驻南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国驻原南斯拉夫大使改任驻南联盟共和国大使。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塞黑)。
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6月14日,中国驻塞尔维亚和黑山特命全权大使转任中国驻塞尔维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塞尔维亚和黑山大使馆更名为中国驻塞尔维亚共和国大使馆。
2007年6月7日,中国和哥斯达黎加宣布,两国自6月1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两面三刀的“中国人民老朋友”
“中国人民老朋友”体现了中国外交在现实主义和价值观两种取向上都在满世界谬托知己全世界有关国际关系的学说、舆论与实践,大体不出两类。
一类是中国人最津津乐道的“盟友无永久、利益有永久”、推崇马基雅维利式老谋深算的现实主义取向。
一类是中国人最看不起的、为了共同价值观宁愿牺牲利益的理想主义取向。
甚具讽刺意味的是,从哪些外国政要能有幸被中国官方授予“老朋友”、“兄弟/同志”的尊号,可以看出中国的官方外交取向和民间爱国舆论,在现实主义层面上并不一定高人一筹,但在价值观外交层面上却有突出但尴尬的成就。
“中国人民老朋友”体现了中国外交在两种取向上都在谬托知己。
李光耀、基辛格等“老朋友”深谙华人性格,发表对华言论时多暗藏潜台词李光耀、基辛格这些被中国官方称为“中国人民老朋友”的政要们,与同列入过“老朋友”清单的卡斯特罗、霍查这些独裁者大不相同。
李光耀们都是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信奉者,深谙华人性格,发表言论时也是皮里阳秋、内蕴深藏的。
他们精通“怎样用中国人既能听懂、又喜欢听的修辞表达敏感问题”这种高深艺术,因为他们知道,在涉及中西文明和交涉的问题上,直言不讳的结果多半是:中国人会感到外国肆无忌惮的侮辱和伤害,外国人会感到中国深不可测的怨愤和偏狭。
李光耀反“中国威胁论”的言论,实际上在说中国没有机会和实力改变国际体系2013年,李光耀出版著作《李光耀观天下》,称“中国发展对该地区没有威胁只会带来机会”的:中国的崛起将对邻国和整个世界产生有利的影响,一个安定的、发展的中国有助于地区和世界和平、繁荣和稳定。
但他2011年的书《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中,其中“目前以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对新加坡来说,是最好的局面”、“他们(中国)说‘不称霸’。
如果你不准备称霸,为什么老告诉全世界自己不要成为霸权?”等更直白的表述,比“中国威胁论”更能刺激到中国爱国者的神经。
“中国威胁论”实际上是在说:中国复兴并改变世界格局是可能的,美国无法维持优势,国际体系将发生对所有成员不利的动荡。
阿尔巴尼亚故事
阿尔巴尼亚故事
阿尔巴尼亚是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一个欧洲小国,为你讲述关于阿尔巴尼亚的故事:上世纪,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大多数国家选择跟随苏联,欧洲小国阿尔巴尼亚却突然站出来支持中国,谴责苏联。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患难见真情,自此之后,苏联中断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中国开始无私地援助阿尔巴尼亚。
从1954年以来,中国给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军事援助将近90亿元人民币,阿尔巴尼亚总人口才200万,平均每人达4000多元,这是个不小的数字。
原本以为,阿尔巴尼亚会感激中国,但结果恰恰相反。
中国改革开放后,缩减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没想到这反而成了导火索,阿尔巴尼亚开始和中国交恶。
1949年上半年中国与哪个国家建交
1949年,中国与哪些国家建交﹖1、苏联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和苏联建交。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图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苏联与新中国建交纪念邮票。
2、保加利亚1949年10月4日新中国与保加利亚建交。
保加利亚,全称保加利亚共和国。
因民族名而得名,意为“叛逆者”。
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
3、匈牙利1949年10月4日,匈牙利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6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后,两国友好关系全面发展。
4.捷克斯洛伐克1949年10月6日新中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建交。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首都布拉格。
5、朝鲜1949年10月6日新中国与朝鲜建交。
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是朝鲜劳动党,首都平壤。
南部与韩国以三八线朝韩非军事区分隔,北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接壤。
西临黄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东临日本海6.波兰1949年10月7日新中国与波兰建交。
位于中欧,由16个省组成的民主共和制国家。
东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7、蒙古国1949年10月16日我国与蒙古国建交。
蒙古,全称蒙古国。
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
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首都乌兰巴托。
8.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49年10月17日新中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
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为“人民的国家”。
9、阿尔巴尼亚1949年11月23日新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建交。
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东南巴尔干半岛西岸,首都地拉那。
10.罗马尼亚1949年10月5日新中国与罗马尼亚建交。
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
北和东北分别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南接保加利亚,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接壤,东南临黑海。
国土面积238391平方公里,首都布加勒斯特。
阿尔巴尼亚与中国关系
阿尔巴尼亚与中国关系一、双边政治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于1949年11月23日建交。
两国于1954年互派大使。
1971年,阿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做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主要交往:2013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多次会见阿总理拉马。
2017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访阿。
2018年4月,阿副议长希西率议会多党联合代表团访华。
2019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访阿。
2020年1-2月,阿总统梅塔、总理拉马、议长鲁奇分别致函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栗战书委员长,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月,外交部副部长秦刚赴阿举行两国外交部工作磋商。
2021年2月,阿总理拉马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
10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访阿。
二、双边经贸关系中阿签有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贸易协定、保护投资协定等合作文件,两国政府建有经济联委会、投资合作工作组等机制。
2021年中阿双边贸易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9%。
2022年1至8月双边贸易额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中方出口额4.2亿美元,进口额1.6亿美元。
三、两国其他领域交流合作中阿人文、卫生、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稳步推进。
2019年,电视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电影《乌珠穆沁的孩子》在阿尔巴尼亚广播电视总台播出。
“中国彩灯展”、现代舞剧《田园》、“中华川菜走进地拉那”等中国文化交流活动在阿举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访阿,阿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长楚奇来华出席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阿举办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首都市长论坛。
2020年起,阿给予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免签证待遇。
中方为阿方抗击疫情和2019年地震灾后重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022年2月,阿方积极参加北京冬奥会。
9月,中国文化周在“2022欧洲青年之都”地拉那举办。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前言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成为了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上,新中国需要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需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因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将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背景、外交政策和外交成果三个方面,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外交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成立持有观望和怀疑态度,认为新中国是一个不稳定的政权,难以维持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和社会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在这种背景下,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工作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如何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打破国际孤立状态;2.如何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繁荣;3.如何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保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针对这些问题,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和措施,以应对国际形势的挑战和变化。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外交方针,强调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同时也要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推动国际和平与合作。
这一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独立自主”,即中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受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和影响。
同时,中国也要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推动国际和平与合作。
反对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新中国初期,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各种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都在试图干涉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事务。
因此,新中国采取了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立场,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在对外交往中,新中国坚持“不做超级大国的附庸,也不做任何国家的傀儡”,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外部干涉和控制。
同时,新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和平与合作。
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新中国初期,国内经济和社会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
1949年11月23日,中国同阿尔巴尼亚建交。
在建交的68年间,两国从海内知己到水火不容,其中曲折大众虽有谈论,但一般也只是谈其表面,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不少可以给今天的我们以启示。
(一)中阿关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阿尔巴尼亚是首批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
两国的关系在建交期间一直是起起落落,但是如果结合当时国内国外的环境,就会发现这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在南斯拉夫铁托的支持下取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建立了共和国。
之后一直可以说是被南斯拉夫控制。
当南斯拉夫政权与苏联分道扬镳时,阿尔巴尼亚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苏联一边,摆脱南斯拉夫的控制,并开始清洗自己党内所谓的“铁托分子”。
也从此阿尔巴尼亚全面依附苏联,苏联开始代替南斯拉夫对阿提供经济、军事等全面的援助。
其实在建交之前,中国并没有听过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的名字,在整个东欧共产主义阵营里,阿尔巴尼亚是国小力微的一个国家。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阿两国越走越近,在1954年两国开始互设使馆和互派大使。
1955年5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问南斯拉夫,苏南两国关系趋于正常化,苏阿关系开始恶化。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发表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同时大国沙文主义倾向日趋严重的苏联引起中阿两国的不满和恐惧,尤其是1958年的“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等事件致使中苏矛盾升级。
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会议上,阿尔巴尼亚代表团力排众议在中苏两国中支持中国。
而这也彻底激怒了赫鲁晓夫。
1960年至1961年,苏联先后单方面撕毁对中、对阿经济、军事援助合同,撤回全部援中、援阿苏联专家。
1961年底,苏联中断了同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
但是与此同时中阿关系却迅速升温。
最引人注意的是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不断,且礼遇规格极高。
周恩来总理曾先后于 1964、1965、1966 年三次访问阿尔巴尼亚,受到阿方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阿方领导人访华时,除毛泽东外,所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前去机场迎接,北京还组织了百万人规模的群众夹道欢迎。
当然,最实际的还是中国接替苏联,成为了阿方最大的援助国。
据新华社高级编辑、前驻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分社兼驻斯科普里分社首席记者王洪起回忆:“1961年春,苏联中断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中国除了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几十万吨粮食以外,还提供了2.5亿元外汇人民币的援款,承担了19个成套项目,帮助阿实现了濒于夭折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解决了阿的燃眉之急。
”但是在1961年春,我国正值大饥荒时期,此时援助阿尔巴尼亚的“几十万吨粮食”的难度和珍贵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可阿方的态度却令人心寒。
曾短暂出任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的耿飚,在其晚年回忆录中写道:“特别令我感到忧虑的是我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问题。
我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锁、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提供的。
……在阿方领导人看来,向中国伸手要援助,似乎理所当然。
霍查曾经毫不掩饰地说:‘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
我们向你们要求帮助,就如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
’谢胡还说:‘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呢?’。
”除此之外阿方领导人还提出以欧洲发达国家生活水平为标准向中国索要援助,要求“每个农业社都有电视”这种无理的要求,但更令人气愤的是我国连用来赈济大饥荒的进口粮都援助给了阿方,阿方却贪得无厌浪费严重。
据耿飚回忆:“在援助物资的使用上,阿方浪费极其严重。
我在实地调查时看到:马路边的电线杆,都是用我国援助的优质钢管做的。
他们还把我国援助的水泥、钢筋用来到处修建烈士纪念碑,在全国共修建了1万多个。
我们援助的化肥,被乱七八糟地堆在地里,任凭日晒雨淋。
诸如此类的浪费现象,不胜枚举。
”
王稼祥在1962的七千人大会上了解了相关情况后,给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写了一封建议信,在信中他提出:“为了争取时间,渡过困难,加速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外有必要采取缓和的方针,而不是采取加剧的方针。
对外经济援助,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但他的建议却并没有被采纳。
尽管国内已有反对对阿的这种无节制援助行为,但是中阿两国的关系此时还是蜜月期。
1966年5月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成为世界上唯一对“文革”表示支持的执政党。
同年底,毛泽东在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贺电中,把阿尔巴尼亚形容为“欧洲的一盏伟大的社会主义明灯”,将中阿关系比喻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中阿两国在反对苏联霸权主义问题上的高度一致,将两国关系推向了高峰。
但是1969年中苏爆发了珍宝岛战争,中国开始谋求与美国关系正常化。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此事在阿尔巴尼亚引发强烈“地震”,阿劳动党表示强烈反对。
1973年后,两国双边来往大幅减少。
但是在1974年10月,阿总理谢胡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强烈要求已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中国继续提供高达50亿人民币的贷款。
而中国认为过去对阿的援助已经不少,这次要求数量过大,中国力不从心,无法满足,且鉴于阿已有一定的自力史更生能力,中国决定少给援助。
阿尔巴尼亚对这个结果相当不满,遂在国内掀起声讨中国的运动,并拒绝提供中国需要的原油和沥青。
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的相继辞世以及中共粉碎“四人帮”、纠正文革错误等做法致使两国在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1978年,外交部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才正式作出终止对阿援助的决定。
这年年底,阿领导人霍查在公开讲话中,公然把中国列为“主要敌人”,其随后出版的著作《中国纪事》,则全面反华。
直到1985年霍查去世之后,阿国内“反华”声浪逐渐收敛,新一届阿尔巴尼亚政府明确表示出同中国发展正常外交关系的意愿,两国才恢复外交关系。
(二)中阿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
(1)对外援助要量力而行
正如王稼祥在建议信中所写的:“对外经济援助,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据统计,中国对阿援助的近二十年间,经济、军事援助项目总值高达100 多亿元人民币,成为当时驱动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
力。
在当时经济和技术仍比较落后的背景下,很多援阿项目已远远超出中国的能力范围,使得中国国民经济付出了巨大代价。
同时中国在当时不仅只是援助阿尔巴尼亚一个国家,我国还曾向朝鲜、越南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巨额经济援助。
当这种超出国力的外援难以为继时,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双方就会互相埋怨,甚至反目为仇。
所以援助也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双方都受益,而不是相互怨恨。
(2)在历史的角度下客观地看待对阿援助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援助是“革命援助”,是世界共产党运动的特殊现象。
像我国1958年l0月29日,中共中央批转陈毅、李富春《关于加强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工作领导的请示报告》中说:“认真做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我国人民对兄弟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的人民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
”直接以文件的形式,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的外交关系,转变成了以阶级斗争为出发点的兄弟关系。
虽说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那个年代中国所处外交困境。
而阿尔巴尼亚当年曾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多方奔走,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积极支持中方原则立场,这些举动对当时内外交困的中国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3)不应将意识形态做为决定外交政策的标准
当初我国建国时就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连援助都是以意识形态为标准来划分的。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意识形态并不等于国家利益。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起初我们以意识形态来处理对外关系,最终带来对外关系上的闭关自守和经济发展上的落后。
这个错误我们不应在犯。
【参考文献】
1.舒云.纠正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中国外援往事.同舟共进.2009年第1期
2.叶皓.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关系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