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视知觉》概述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是阿恩海姆的代表作之一,为我们揭示了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密切关系。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阿恩海姆分析了视知觉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视知觉规律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
在这本书中,阿恩海姆强调了视知觉在艺术中的核心地位。
他认为,视觉感知是人们理解艺术和感知世界的基础。
通过视知觉,我们能够捕捉到艺术作品中的形状、色彩、线条和空间等元素,并对其进行感知和解读。
同时,视知觉也能够帮助我们感知和表达运动、节奏和动态等元素,这些都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分析视知觉与艺术的关系时,阿恩海姆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
例如,他认为艺术作品中的形式并不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具有情感和表现力的元素。
通过对形式的感知和理解,我们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此外,阿恩海姆还强调了艺术作品中的节奏和动态等元素对于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除了分析视知觉与艺术的关系,这本书还介绍了许多艺术家如何运用视知觉规律来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例如,梵高通过独特的线条和色彩运用,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毕加索则通过独特的立体主义手法,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探索了新的艺术形式。
这些例子让我们了解到艺术家如何运用视知觉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的来说,《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具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了解视知觉在艺术中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家如何运用视知觉规律来创作出独特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艺术的魅力。
这本书也让我们认识到视觉感知是人类与世界之间最基本的联系之一,是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鲍姆加特纳撰写的书籍,该书通过对艺术与视知觉的深入探讨,揭示了视知觉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艺术如何影响我们的视知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首先,书中对艺术与视知觉的定义和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作者指出,艺术是一种通过视觉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而视知觉则是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产物,也是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的结果。
因此,艺术与视知觉是相辅相成的,艺术家通过视知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观众则通过视知觉来感知和理解艺术作品。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艺术如何影响我们的视知觉。
作者指出,艺术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等元素都会影响我们的视知觉,改变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艺术作品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引发我们的思考,甚至改变我们的行为。
例如,一幅富有动感的油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对世界的热情和活力,一幅充满阳光的风景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艺术作品通过激发我们的视知觉,让我们对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和体验。
最后,书中还讨论了艺术如何帮助我们改善视知觉。
作者指出,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视知觉能力,提高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艺术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等元素都可以激发我们的视知觉,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此外,艺术作品还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和思考,让我们更加关注和理解世界。
因此,艺术作品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视知觉,提高我们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艺术与视知觉》,我对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产物,也是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的结果。
艺术作品通过激发我们的视知觉,改变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甚至帮助我们改善视知觉。
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密切关系让我更加珍惜艺术作品,也让我更加关注和理解世界。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N·谢克曼编著的专业书籍,该书探讨了艺术作品对人类视知觉的影响和启发。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艺术作品对我们的视觉感知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此,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书中对艺术作品的视知觉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建筑等的研究,作者指出了艺术作品如何通过视觉形式和符号来影响人们的感知和情感。
例如,书中提到了色彩、线条、形状等视觉元素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对人们的视知觉产生的影响。
这让我对艺术作品的视知觉效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欣赏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艺术作品对人类心理状态的影响。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心理学分析,作者指出了艺术作品如何通过视觉形式和符号来触发人们的情感和情绪。
例如,一幅抽象的油画作品可能会让人感到迷惑和不安,而一幅充满阳光和希望的风景画可能会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这让我意识到了艺术作品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如此深刻和重要,也让我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最后,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艺术作品的实验研究,通过这些实验研究,作者进一步验证了艺术作品对人类视知觉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这些实验研究让我对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有了更加具体和直观的认识,也让我对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阅读《艺术与视知觉》,我对艺术作品的视知觉效应和心理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用心去欣赏艺术作品,也会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视知觉体验和情感体验。
艺术与视知觉,让我对艺术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让我对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探讨艺术与视知觉之间关系的书籍,作者是知名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雷格里。
通过对艺术作品和观众视觉感知的研究,作者深入探讨了艺术作品如何影响人的视知觉,以及人的视知觉如何影响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艺术和视知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艺术和视知觉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艺术作品是如何利用视知觉的原理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享受的。
比如,作者通过对色彩、形状、线条等视觉元素的分析,揭示了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这些元素来激发观众的视知觉,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审美上的享受。
这让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让我对人的视知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作者通过对人的视知觉机制的解析,揭示了人的视知觉是如何影响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的。
比如,作者通过对视网膜、视觉皮层等视知觉器官的解剖和功能的分析,揭示了人的视知觉是如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感知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审美上的享受。
这
让我对人的视知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视知觉,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艺术和视知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艺术作品和人的视知觉有了更加珍惜的态度。
通过对艺术作品和视知觉的深入探讨,我对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和视知觉的关系,也能够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艺术与视知觉第七章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第七章读后感摘要:一、引言:简要介绍艺术与视知觉第七章的内容和主题二、主体部分:分析第七章的核心观点和理论1.探讨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2.分析视觉元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3.阐述视知觉对艺术表现的影响4.举例说明艺术作品如何运用视知觉原理三、结论部分:总结读后感,并提出对艺术与视知觉的认识和感悟正文:【引言】在阅读艺术与视知觉第七章后,我对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章主要探讨了艺术创作与视觉感知之间的联系,以及视觉元素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视知觉不仅仅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更是艺术家表达内心情感、传达思想观念的载体。
【主体部分】第七章开篇即指出,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密切,艺术作品往往通过视觉元素的运用,引发观众的共鸣。
其中,视觉元素包括色彩、形状、线条、质感等,这些元素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艺术家通过对视觉元素的把握和运用,可以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进一步地,本章分析了视知觉对艺术表现的影响。
视觉感知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的第一手资料,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要遵循视知觉的规律,使作品更符合观众的认知。
例如,在绘画中,艺术家需要遵循透视原理,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在雕塑中,艺术家则需要关注材质和光线的关系,以呈现作品的质感和空间感。
本章还通过举例论证了艺术作品如何运用视知觉原理。
例如,印象派画家莫奈在创作《睡莲》时,运用了色彩的对比和互补,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中国古代画家则在山水画中运用线条的勾勒和层次感,表现出大自然的神秘和壮美。
这些实例都说明了视知觉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结论部分】在阅读艺术与视知觉第七章后,我深刻认识到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紧密联系。
艺术家通过对视觉元素的把握和视知觉原理的运用,可以创造出具有高度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观众,了解艺术背后的视知觉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由艺术心理学家罗伯特·佩珀尔撰写的书籍,它深入探讨了艺术作品对人们视知觉的影响。
这本书让我对艺术和视知觉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艺术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视觉感知和心理状态的。
在这本书中,佩珀尔以专业的角度解释了艺术作品对我们的视知觉产生的影响。
他指出,艺术作品可以引发我们的情感和思维,从而影响我们的视觉感知。
通过对不同艺术作品的分析,佩珀尔展示了艺术如何通过形式、色彩、线条等元素来引导我们的视觉感知,从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作品对我们的视知觉产生的影响。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我们的情感,让我们产生共鸣和共鸣。
当我们欣赏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时,我们会被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所吸引,从而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还可以让我们在心灵上得到满足。
此外,艺术作品还可以引导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从而更加丰富和深刻地理解世界。
除此之外,佩珀尔还在书中提到了艺术作品对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色彩来引发我们的情感,从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欣赏一幅充满活力和色彩的艺术作品时,我们会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愉悦和活力,从而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和轻松。
而当我们欣赏一幅充满忧郁和沉重色彩的艺术作品时,我们会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忧郁和沉重,从而让我们的心情变得压抑和沉重。
这种情感的传递和影响是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作品对我们视知觉产生的深刻影响。
通过阅读《艺术与视知觉》,我对艺术作品对我们视知觉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引发我们的情感和思维,还可以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
它们通过形式、色彩、线条等元素来引导我们的视觉感知,从而让我们产生共鸣和共鸣。
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影响让我对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视知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艺术与视知觉》课件
通过这个PPT课件,我们将探讨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关系,并掌握视知觉在艺 术中的应用。加深对艺术的认知,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
课程介绍
本课程将介绍视知觉的基础知识,以及探索艺术是如何利用视知觉来影响我们的感官体验的。
色彩理论
揭示色彩是如何被我们的眼睛和大脑感知的。
视错觉
解释视错觉是如何操纵我们的视觉体验的。
总结与展望
我们探究了艺术和视知觉之间的关系,学会了使用视知觉元素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我们的 视觉感受也得到了提高,更有深度和广度。期待着今后更多的艺术学习探索。
今日我们学习了
• 视知觉基础 • 艺术家的视知觉应用实例 • 视知觉在艺术中的使用
下一步
• 将所学的视知觉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 寻找更多相关的创意灵感。 • 从艺术带来的观感爆发更多的创造力。
光影
探讨光影是如何在画作中创造出深度和质感 的。
对称性
了解对称性是如何在艺术中调节我们的视觉 平衡感的。
视知觉基础
1
视觉注意力
了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如何被我们的大脑处理的。
2
深度知觉
掌握深度知觉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在艺术中创造深度的技巧。
3
颜色对比度
揭示对比色和互补色在艺术中的应用和意义。
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
大卫·达利的流动的时间
掌握如何使用视知觉方式来打破传统风格。
视知觉实践项目
运用我们所学的视知觉知识,设计并完成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1 线性作品探究
运用线性设计元素创作属于自己的抽象艺术作品。
2 视觉图像设计
通过创造视觉氛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提升视觉观赏的能力。
3 创意拍照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艺术与视知觉的作品目录总序引言第1章平衡1 在一个正方形中隐藏的结构2知觉力剖析3 当同一个正方形中有两个圆面出现的时候4 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5 为什么需要平衡6 重力7 方向8 各种类型的平衡图式9 顶与底10 左与右11 平衡与人类心理12 平衡必须传达意义13 坐在椅子上的塞尚夫人第2章形状1 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索工具的视觉2 捕捉事物的本质3知觉概念4 什么是形状5 以往经验的作用6 对形状的观看7 简化8 造成简化的条件9 物理简化10 有关简化的试验11 整平与尖锐12 一种生理学理论13 为什么眼睛能看 -相14艺术中的分离15 什么是部分16 组合原则17艺术中的实例18 结构骨架第3章形式1 定向的改变2 倒立的物体3 投影4 立体的视觉概念5 如何选取最佳方面6 埃及人采用的方法7 透视缩短8 重叠9 重叠法的好处何在10 平面与深度的相互作用第4章发展第5章空间第6章光线第7章色彩第8章运动第9章张力第10章表现回顾艺术与视知觉的内容简介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
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为了谁才创造了这些作品等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
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具被大批急于求成的外科医生和外行的化验员们合力解剖开的小小的尸体。
由于这批人总是喜欢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谈论艺术,就不可避免地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艺术是一种使人无法捉摸的东西。
这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对视觉的效能进行系统地分析,以便指导人们的视觉,并使它的机能得到恢复。
<>的作者是哪个国家的?《艺术与视知觉》作者:鲁道夫·阿思海姆(RudolfArnheim,1904-1994),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
《艺术与视知觉》
出生于柏林,1923年入 读柏林大学,1928年获 哲学博士学位。希特勒 上台后他移居意大利, 任职于教育电影国际学 会。德裔美籍作家、美 术和电影理论家、知觉 心理学家。他是格式塔 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 曾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
学术渊源
博士导师:马科斯· 韦特默,接受过苛勒和勒温 的学术指导。 格式塔心理学派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考 夫卡和苛勒发起的。一战以后,他们先后移居 美国,并使这个运动在美国结出丰硕果实。把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用于分析审美现象最早是由 苛勒开始的,考夫卡的《艺术心理学问题》将 此作了进一步推进。
jiatp
“但所以画都证明了,一般来说,儿童身上
都潜藏着的丰富想象力。当儿童发展到更高 级的发育阶段时,这种潜在的能力便逐渐消 失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部分是由于他 们自身缺乏信心,部分是由于对他们的教育 不得法,部分是由于他们的成才环境不适宜。 当儿童发展到成年时,只有少数人能把这种 潜在能力保持下来。”p.198
<2>这本书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
对传统对视知觉理论进行批判,建立格式塔心 理学视知觉统一的美学观。 对视觉的效能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指导人们 的视觉。
<3>本书如何论证的
第 十 章 : 表 现
第 九 章 : 张 力
第 八 章 : 运 动
第 七 章 : 色 彩
第 六 章 : 光线
得支持。
心理学领域的现象学运动,它坚持在不夹杂
任何训练和外来观念的情况下,对原初经验 进行直接描述,它证明了康德先验形式的存 在。
物理学领域新形成的“场”理论
这种由“力”所形成的 “场”,既具有广延性, 又具有完形性,它是一 种新的结构实体,而不 是个别元素或微粒的结 合。这支持了知觉领域 的格式塔的存在,格式 塔心理学美学直接沿用 了“场”这个概念。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佩珀斯所著的心理学专著。
这本书主要讨论了艺术作品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视知觉和心理过程的。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和分析,佩珀斯深入探讨了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揭示了艺术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在书中,佩珀斯首先介绍了艺术作品在视知觉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感官刺激,更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触发器。
通过观赏艺术作品,人们的视知觉系统会被激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如情感、认知和情感等。
这些心理过程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的简单感知,更是对艺术作品所传达信息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其次,佩珀斯还探讨了艺术作品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他指出,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和情绪,更可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赏和理解,人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甚至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因此,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享受,更是一种对人们心理活动的积极影响和塑造。
最后,佩珀斯还提出了一些关于艺术作品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他认为,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如眼动追踪、脑成像和心理实验等。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艺术作品对人们视知觉和心理过程的影响,为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理论基础。
通过阅读《艺术与视知觉》,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艺术作品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感官刺激,更是一种对人们心理活动的积极影响和塑造。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对人们的视知觉和心理过程的影响,为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深入探讨艺术与心理学关系的专著,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艺术作品对人们视知觉和心理过程的影响和作用。
这本书不仅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更为我们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艺术与视知觉》课件
色彩可以分为冷色和暖色,冷色包括蓝色、绿色等,暖色包括红色、橙色等。不同的色彩可以引发不同的心理感 受和情感反应,如红色可以让人感到热情、兴奋,蓝色可以让人感到平静、冷静。色彩的运用可以影响整个作品 的情感和氛围。
明暗
总结词
明暗是影响物体在视觉中呈现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创造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05
视知觉与艺术创作
视知觉在绘画中的应用
绘画中的视知觉
探讨如何运用视觉感知来创作出更具表 现力和吸引力的绘画作品。
色彩与调子
分析色彩和调子如何影响观众的视觉感 知,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运用这些元素来 表达情感和主题。
构图与空间
探讨如何通过构图和空间布局来引导观 众的视线,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运用这些 技巧来创造深度和层次感。
04
艺术与视知觉的案例分析
蒙克的《尖叫》
总结词
蒙克的《尖叫》通过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形状,引发观众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共鸣。
详细描述
蒙克的《尖叫》是表现主义艺术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夸张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彩,表现出一种极度的痛 苦和恐惧。这幅画作运用视觉元素,如色彩、线条和形状,来引发观众的感官和情感反应,使观众感 受到艺术家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作品。
02
构图与画面布局
分析如何通过合理的构图和画 面布局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以 及如何在摄影中运用这些技巧
来创造深度和层次感。
03
色彩与调色
探讨色彩和调色如何影响观众 的视觉感知,以及如何在摄影 中运用这些元素来表达情感和
主题。
04
光影与质感
研究如何在摄影中运用光影和 质感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以 及如何通过这些技巧来吸引观
细节与表现力
研究如何通过细节的描绘来增强绘画的 表现力,以及如何在作品中运用视觉感 知的原理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艺术与视知觉
2
5阴影
3
6从中觉察不到 光线作用的画
4
7光线的象征性
5
8光线在现代艺 术中的作用
1形状和色彩 2对色彩的反应
3冷与暖 4色彩的表现性
5对色彩的喜好 6对和谐的追求
7构成等级的诸要素 8色彩混合的“句法”
10相互完结
9互补色
11马蒂斯与艾 尔·格雷柯
1时间与顺序 2舞蹈与戏剧的构图
2捕捉事物的本质
3知觉概念 4什么是形状?
01
5 “以往 经验”的作 用
02
6对形状的 观看
03
7简化
04
8造成简化 的条件
06
10有关简 化的试验
05
9物理简化
01
11 “整平” 与“尖锐”
02
12一种生 理学理论
03
13为什么 眼睛能看清 真相?
04
14艺术中 的分离
06
16组合原 则
05
15什么是 “部分”
3如何才能看见运动? 4方向
1
5速度的展现
2
6频闪运动
3
7影片剪辑中的 诸问题
4
8运动力的展示
5
9复杂度的等级
11能动的身体形象
10将躯体作为表现 媒介
12机械性的动作和 复制性的动作
1不动之动 2具有倾向性的张力
3能够创造“运动” 的式样
4由倾斜造成的动感
1
5由变形造成的 动感
2
6由频闪产生的 运动效果
3
15透明性
4
16互相对抗的 诸方面
5
17简化的式样
18原始艺术与儿童艺 术
艺术与视知觉
我特别被书中对于艺术是“理念及理念的物质显现的统一”的观点所吸引。 这让我理解到,艺术不仅仅是物质的呈现,更是理念的表达。同时,阿恩海姆强 调视觉艺术不是诸要素的简单相加和机械的复制,而是对整体的结构式样的把握, 这一点也让我深感震撼。这种理解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去欣赏和理 解艺术。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为阿恩海姆的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所折服。他不仅从 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视觉艺术,还对各个艺术门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这让我不 仅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阿恩海姆的学术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艺术与视知觉》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这一章是全书的结尾,主要总结了前面几章的内容,并提出了本书的一些观 点和结论。阿恩海姆认为,视知觉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它 不仅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他也指出了传统艺术观 念的一些局限性,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和新思路。
总体来说,《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明了,内容丰富深刻, 观点新颖独特。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创作和艺术欣 赏中的视觉思维和视觉表达方式,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视知觉这一高级认知活 动在人类认知和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创造力的发挥:本书还探讨了创造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作者认为,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深入剖析创造力的本质和特点,本书鼓 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它不仅深入剖析了艺术与视觉感知之间的关 系,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艺术作品。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 理解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相关理论在书法赏析当中的运用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相关理论在书法赏析当中的运用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细致的分析了艺术与视知觉的密切关系,将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引入到了审美心理的研究领域,格式塔心理在艺术创作与接受的各个环节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意谓组织结构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译名是“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所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人们在艺术形式中知觉到的样式,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实在结构,而是对象的刺激与大脑皮层反应的统一。
格式塔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第一,凡是格式塔,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但绝不等于构成他的所有部分之和,一个格式塔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这些部分的全新的整体。
第二,格式塔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其“变调性”。
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其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
在格式塔心理学中,任何形都是一个格式塔。
所谓“形”,是一种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自身有着独立于其他构成结构的独特性质。
从以上对格式塔的两种基本特征看,其中所指的“形”,不是单纯的“形状”,而是经验中的组织或结构,并且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
可以说,这个“形”和书法当中的“势”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书法艺术是一种线性的艺术,每一个笔画、偏旁部首直至整个汉字,在书写的过程当中都会讲究到“取势”一说。
每个部分都会有自己的“势”,但是汉字不会存在于这些单独的笔画里面,而是存在于整体配合,书法艺术也不是单个的笔画相加,而是在视知觉的作用下,将这些“势”整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字。
例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欧字向来是以“险峻”著称,这种“险”就是指一些单个笔画取势其实不是平衡的,比如像“青”字,可以看到帖子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取势,但是最后看到这个字都是“转危为安”非常稳定,是独立于基本笔画的新的整体。
格式塔的定律非常的多,但是总的来说有一条是“完形”,这也是为什么格式塔心理学被称为是“完形心理学”。
艺术与视知觉
2021/6/21
11
色彩
书中谈到:歌德把色彩划分为积极的(主动的)色彩:黄、 橙、黄红、朱红和消极的(被动的)色彩:蓝、红蓝、蓝红。 主的的色彩能够产生出一种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和努力进 取的态度;而被动的色彩则适合表现一种不安的,温柔的 和向往的情绪。
达到色彩的和谐
2021/6/21
12
张力
2021/6/21
2
平衡
影响平衡的因素。
完形心理学,其将心理现象视为有机整体,认为整体虽有 各个部分组成,但并不等于部分之和 而 是 大于部分之和 。 整体先于部分并且决定部分的性质
知觉概念是建立在一种力的式样(或力的结构)的基础上 的,知觉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力的结构”
2021/6/21
3
平衡
“张力”不同于我们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运动,它是一 种不动之动。“任何物体物体的视觉形象,只要它显示出 类似楔形轨迹、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间的表面等 知觉特征,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正在运动的印象”。
“由于形象本身就是死的、虚构的,如果在其中不能看到 灵魂的运动和肉体的运动,他的僵死性就会成倍增加” (达。芬பைடு நூலகம்)
2021/6/21
4
巴黎圣母院:第一眼——感觉是很神圣的,华丽的外表,
中轴对称的形式,让人们对宗教产生了一种无言的崇敬。
2021/6/21
5
发展
儿童画中之所以充满了直线、圆或者椭圆形状,是因为这 样一些简单的形状,画起来比较容易。(儿童们画的就是 他们看见的)
媒介:不仅仅是指材料的物理性质,还指某种文化或者某 个个别艺术家所特有的表现风格。
2021/6/21
9
书中讲到:要判断一个式样究竟被看成是二度的还是三度 的,主要取决于哪种看法能够产生出较简单的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