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赞宁

合集下载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摘要】玄奘西行取经17载,归国后毕其生于佛经翻译,其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玄奘践行的翻译观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本文通过剖析其翻译观,联系当今实际翻译思想,对其作现代意义的诠释。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翻译观1.引言玄奘(公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28岁时,抱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西行17载,其间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的二十年中,毕生从事佛经翻译,总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1千多万字,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

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的译著是中印两国人民的伟大遗产,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玄奘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佛教史家把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经称作“古译”,罗什及其后的译经称作“旧译”,而把“新译”的名称给予玄奘。

可见,玄奘践行的翻译观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其取得辉煌成就的理论基础。

对于玄奘的翻译,有人视为“唯一精确直译之文,忠实于印度原文”,也有人视其为“不忠实于原文的意译”(吕澂语,《覆熊十力書七》)。

两种看法均有其客观分析的基础,从玄奘的译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

不过,结合两种观点,更能通达玄奘翻译思想之核心——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玄奘既重“信”,又重文体风格,实为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正如梁启超所云,“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参见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玄奘所立“五不翻”原则,对后世的翻译活动,特别是译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剖析玄奘译经的理论主张,结合当今翻译思想,将其置于现代视野下,诠释其理论意义。

2.理论主张的历史背景及其渊源玄奘是伟大的翻译实践家,汉语功底深厚,西行17载,又造就了高超的梵语水平,精通语言又深通佛理,译文似天成之作,登峰至极,“览文如己,转音犹响”(《大唐西域记》)。

佛经译论的概念体系

佛经译论的概念体系

佛经译论的概念体系一、引言我国的佛教翻译,始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到唐朝臻于极盛,北宋逐渐式微,元朝以后则已经接近尾声了。

千年的译经活动不仅产生了大量的译著,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观点,奠定了我国传统译论的基石。

从翻译的主体看,佛经翻译主要有两部分人:西域前往中国的僧侣和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侣。

他们当中大都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对佛经要义理解较深,且对中国文化背景较为熟悉。

从翻译的历史看,佛经翻译可分为四个阶段:草创时期——东汉末到西晋,发展时期——东晋到隋,全盛时期——唐代,结束时期——北宋。

佛经翻译声势浩大,成就斐然,其间的思想光芒,虽点点滴滴,但历经数百年渐渐汇聚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

我国传统译论中的“文、质”之争便始于此。

“文质”说是我国翻译理论的基础,它孕育于大量的实践活动,根植于我国传统哲学思想,吸取了传统文论的精华。

本文拟摘取著名译家的论点,剖析其间的相异与相似之处,以求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结构。

二、“文”与“质”之争我国的翻译活动历史悠久,有史可证的翻译可以追溯到西周时候。

但零星散乱的翻译活动并未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未形成理论论述。

因此,系统完备地考察翻译还需从佛经翻译开始,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对促进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佛经翻译的首篇确凿可考的应是东汉时期安世高所译《明度五十校计经》。

起始阶段未见论述,直到三国时支謙的《法句经序》才首开中国译论之先河。

不过,早期译者所遵循的方法和原则已见端倪,为支謙的论述提供了理据并奠定了基础。

安世高来自西域,但精通华语,所译经本措辞恰当,较好地传达了原文本义,“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

但总体还是偏于直译,顺从原文结构而有损于译文。

支谶同样来自西域,所译经本全属大乘佛教经典,他仍采取直译,“贵尚实中,不存文饰”,以“弃文存质,深得经义”为旨意。

随后的数位译者同样遵循直译之路,“言直理旨,不加润饰”。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寺和尚, 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唐代高僧, 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 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 法谨严,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 称“新译”。
他提倡忠于原本、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
至后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则为法式, 且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为旧译,自玄奘以后所 译之经为新译。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四个阶段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安清、支谦、慧远、 道安、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
清末民初翻译家(林纾、严复、梁启超、马 建忠、周氏兄弟、王国维、苏曼殊、周桂笙等)
民国时期翻译家(鲁迅、林语堂、茅盾、瞿 秋白、郭沫若、朱光潜、胡适、郑振铎、董 秋斯、梁实秋、朱生豪等)
林纾采用的基本翻译策略是归化意译。 由于依靠朋友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口述,林 纾的翻译是“耳受手追”式的进行“意 译”,而且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思想和考 虑到当时读者的水平,他会对原文进行任 意删减或增补。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二、甲午战争后
1.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
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 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 我国近代翻译史上的一位主将,他在中国 思想史、文化史、翻译史上功绩卓著,有 口皆碑,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 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翻译家(傅雷、钱钟书、季羡 林、杨宪益、叶君健等)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中国古代翻译简史及理论家介绍
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 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汉代翻译
佛经贡献最大者,他精通汉语,所译佛典“义理 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为翻译 之首”。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 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

赞宁

赞宁
为僧录,颇 读诗书,博览强记,亦自能撰透,而辞辩 纵横,人莫能屈”。《皇朝类苑》卷五九 说:“僧赞宁,有文学,洞古博物,著书数 百卷。王元之(王禹偶),徐骑省(徐 铉),疑则就质焉,二公皆拜之”。《西 湖高僧事略》等有传。
• 赞宁最重要的著作当属他在982至988 年成的《宋高僧传》共30卷十篇记
• 赞宁有关翻译的论述集中在《译 经篇》后附的“系”和“论”里, 这些文字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翻译 的性质,简要回顾了此前的翻译史, 总结了前人的方法和理论,并提出 了自己的观点;其论述之全面、比 喻之丰富,实千年译学所罕见,后继 者则要过五、六百年才出现
• 。
赞宁的译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 1.翻译的性质与定义
4.对译经事业的总结
• 赞宁还着重探讨了译作文体风格问题:在译文 风格方面,赞宁极力推崇鸠摩罗什(童寿):“如童 寿译《法华》,可谓折中,有天然西域之语趣 矣。”在他看来,佛经译文的语言风格应居雅 俗之间,不应走极端;“折中适时”才是最恰当的 • 赞宁在“论”的最后,介绍了当时官方翻译组 织———译场的分工,并评述了历代译经大师的 翻译方法和译文风格。
2著作
• 他向以学识广博知名,太平兴国初叠奉诏 旨编修《大宋僧史略》3卷,记载佛教事务 及典章制度的起源和沿芏。著作尚有《四 分律行事钞音义指归》3卷(已佚)、《舍 利宝塔传》1卷、《护塔灵鳗菩萨传》1卷 等。此外还有外学著作多种,大多佚失不 存。
3历史记载
• 吴僧赞宁,国初为僧录。颇读儒书,博览 强记,亦自能撰述,而辞辩纵横,人莫能 屈。时有安鸿渐者,文词隽敏,尤好嘲咏。 尝街行遇赞宁与数僧相随,鸿渐指而嘲曰: “郑都官不爱之徒,时时作队。”赞宁应 声答曰:“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 时皆善其捷对。鸿渐所道,乃郑谷诗云 “爱僧不爱紫衣僧”也。

中国古代翻译的_文_质_之争

中国古代翻译的_文_质_之争

中国古代翻译的“文”“质”之争徐江(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摘 要]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之争原因的阐述,对其派别和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佛经翻译史 “文”“质”之争一、引言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中国自周朝开始设译官起,历史上就出现过多次的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事业不断发展创新,成熟前进。

而中国古代翻译史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前驱部分,一个佛经翻译起步,发展,全盛的重要阶段,一个“文”“质”之争的主要论战时期,很值得挖掘与探索。

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恰恰主要体现在佛经翻译时期。

佛经翻译在中国延续千年以上,它起自于汉魏,盛于隋唐,续至宋元,在中国翻译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千年盛事中,译经人手众多,大师辈出。

正由于大量的翻译实践所以关于翻译的论述也层出不穷。

而这一时期佛经翻译理论主要是就直译(质)还是意译(文)的问题展开了论战。

于是“文”“质”之争成了贯穿中古佛经翻译全过程的中心议题。

古代杰出的翻译家都对翻译的“文”“质”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

二、“文”“质”之争的原因(一)佛经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盛行为佛经翻译的实践奠定了基础,从而引发了理论上的“文”“质”之争。

众所周知,佛教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公元65年之前就流传于中国了。

统治阶级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总是想方设法利用宗教这样的“精神鸦片”来压制劳动人民。

所以佛经一经传入,便首先在统治阶级中传播开来,并逐步取得了合法地位。

而佛教徒们为宣传其宗教教义,必然要输入印度的佛经经典。

这样,佛经翻译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从而理论上的交锋也随之兴起,主要是就直译(质)还是意译(文)的问题展开了论战。

设想:倘使没有大量的佛经翻译实践活动,那么也不会有最初理论上的“文”“质”之争了。

(二)佛经翻译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历程决定了“文”“质”之争呈阶段性特征。

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赞宁

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赞宁

《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赞宁张松涛(山东潍坊教育学院,山东潍坊 261000) 摘 要: 宋代僧人赞宁(919-1001)编撰的《宋高僧传》记载了从南北朝至宋朝五百余年间38位译经高僧及其成果,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阐述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

本文论述了赞宁的翻译观和方法论,认为他在对我国译经史进行系统总结后提出的“折中适时”的原则填补了我国古代翻译史上“缺失”的一环,值得当今翻译史和翻译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翻译史;翻译理论;“折中适时”说 中图分类号:K828.9=441;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386(2002)02-0067-05 中国的佛经翻译,始于汉末、兴于两晋、盛于隋唐、衰于宋代(宋代译事仅维持到政和初年即1111年)[1](P80),前后历经千年。

其间,无数西域和本土的僧俗学人“终身写译,劳不告倦,”译出佛教经卷数以万计,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丰富中国的思想、语言和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不少译经人还留下了翻译心得,这些文字是研究中国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状况的宝贵资料。

但是,综观这千年译经史,看到的多为“译余废墨”式的片言只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却鲜有形成体系者。

到了宋初,出了一位赞宁和尚,于千年嬗替之际,完成了《大宋高僧传》,并在该书开篇《译经篇》中专辟一节,总结了前人的翻译活动和经验,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可谓中国翻译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理论专著。

可惜,译界后人对其重视不够。

目前中国惟一一部翻译史专著[2]根本没有提到赞宁,其他学者或在著述中一笔带过[3],或只提赞宁的佛学著作,忽略了他对译学的贡献[4]。

唯有陈福康专文介绍了赞宁的论述[5],但因篇幅所限,对其许多重要思想未作深入探讨。

本文拟对赞宁的生平和著述,特别是他对中国翻译理论做出的突出贡献进一步加以评介,以供同人参考。

生平:赞宁俗姓高,后梁贞明五年(919)生于吴兴德清县(今属浙江省),后唐天成年间在杭州出家,精通南山律,时人称为“律虎”。

玄奘对中国翻译的贡献

玄奘对中国翻译的贡献

玄奘对我国翻译的历史贡献江玉菡2008级2班20080510873摘要:玄奘是我国杰出的佛经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佛经,是“新译”的创始人。

他提出的著名的“五不翻”原则及“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标准,对我国翻译事业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影响Abstract:Xuanzang is an outstanding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or. He translated a number of Scriptures, and he is the “founder of the new translation”. His famous theory of “The Five Kinds of Terms Not Translated”and his standard that “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a.Key words: Xuanzang,Buddhist sutra,translation,influence引言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分歧,决心西行求法以释疑惑,往返17年,行程5万里,携回梵文经典650余部,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

回国后组织译经,译出经纶75部,1335卷,且译经质量,前所未有,所译之经被称为“新译”。

1.佛经“新译”的创世人我国佛经汉译从东汉时期就开始了,而时至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而唐代的翻译事业之所以这么繁荣,又要归功于这位“新译”的创人玄奘。

译经家把玄奘以前所译的经典称为“旧译”,自玄奘之后所译的经典称为“新译”。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literature is a lso ana ly zed.
K eyW ords.. Buddhist Scr ipture.. T ransla tion.. H istor ic im po rtance.. Soc ia l ro le
.. ..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由当时迦毗罗卫国的
2. 1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影响
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中国
音韵学的影响。微观上说, 佛经汉译对某些汉
字的读音产生了影响, 如伽叶的叶读sh..而不
读y.. ,
般若的般读b..而不读b..n, 道行的行读
h..ng 而不读x..ng 或h..ng, 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
读n..w..而不读n..nw.., 阿闍梨的闍读sh..而不
监护人使。玄奘的11种分工中, 前有译主, 即
译场主脑, 他精通华梵, 深谙佛理; 后有监护大
使, 乃饮差大臣, 受命于皇帝监阅译经。在具体
翻译过程中, 证义、证文在前, 主要负责审查原
文是否有讹误, 审查译文与原文意义是否有出
入, 保证了原文和译文的准确性: 缀文、参译、刊
定、润文在后, 主要负责对原文校勘, 对译文刊
还有一关于翻译的生动比喻, 即..翻也者, 如翻
锦绮, 背面俱花, 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赞宁对
中国佛经翻译理论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他..今立
新意, 成六例焉..。这.. 六例..主要是归纳译经
中的各种情况, 提出解决各类矛盾的方法, ..凡
诸类例, 括彼经诠.., 必须全面了解、融会贯通。
Aug. 2006
* 本文系属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 04C562 )的研究成果。

不同时期的佛经翻译家

不同时期的佛经翻译家
• 精熟梵文胡语, 文化修养与文学造诣都很高, 梁启超谓“什即华梵两晓, 则游刃有余也”。 • 对译文勤于推敲, 译风严谨,“一月余日, 疑 难犹豫,尚未操笔”。所以译文“会达方言, 风骨流便”。 • ‘大众团团坐, 努目看世尊’ ‘瞻仰尊颜, 目不暂舍’ • “天见人,人见天” “人天交接,两得相 见”
鸠摩罗什(350--409)
• 我国后秦僧人, 魏晋时期(公元401 年) 译经 中心—长安, 逍遥园译场 四百卷之多 质量 高 • 《维摩诘经序》“文约而诣, 旨婉而彰”, “曲从方言,乖不趣本”。 • 《百论序》“质而不野, 简而必诣”。 • 梁启超 “鸠摩罗什者, 译界第一流宗匠也。”
信、达、雅的实践者
《法句经序》
• 我国第一篇文本尚存的翻译理论文章 • “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 语为 天语, 名物不同, 传实不易。” • “将炎虽善天竺语, 未备晓汉。其所传言, 或得梵语, 或以义出音, 近于质直。仆初嫌 其辞不雅。”
释道安(314--385)
• 俗姓卫,出身士族,十二岁时出家受戒, 一直潜心研究佛学。 • 苻坚开始有组织翻译佛经,赵政主持,道 安重大参与。赵政主张直译。 • 释道安在《轩婆沙序》中指出“昔来出经 者,多嫌胡言方质,而改造今俗,此政所 不取也。”批评了华丽的文风,同时还认 为简略而不像原文那样繁复的译文,其实 是掺了水的葡萄酒。
翻译手法
• 据柏乐天与我国学者张建木考查, 他在翻译 中娴熟地运用了补充、省略、变位、分合、 译名假借、代词还原等翻译技巧。正是这 些技巧的娴熟运用, 使得他的译文在形式与 内容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赞宁(919 - 1001)
• 982--989年 奉诏编纂《宋高僧传》 • 该书系统梳了千年佛经的译介活动,主要 在《译经篇》中总结了高僧的佛经翻译经 验,回顾了我国的佛经翻译史,较为系统 地论述了翻译的起源、性质和功能,探讨 了翻译方法等,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 可谓中国翻译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理论专 著。

【精品】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精品】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关于佛经译文的总的特点,梁启超曾加以总结,归纳成十条: 一, 普通文章总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佛经一概不用(除支 谦流之译本);
二, 既不用骈文家之绮词丽句,亦不采古文家之绳墨格调;
三, 倒装句法极多; 四, 提携句法极多;
五, 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释语;
六, 多复牒前文语; 七, 有联缀十余字乃至数字而成之名词———一句词中含形容 格的名词无数; 八, 同格的语句,铺排叙列,动致数十; 九, 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 十, 其诗歌之译本为无韵的。
采取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方法,合理清晰地表达原文 的思想内容和深层意义,但是考虑到译语的通顺流 畅就得采取意译的方法以确保译文不但要符合目 的语的语法规范更要符合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 文化语境,使之靠近译文读者。所谓准确地音译就 是保持源语言的音位特点,为汉语输入更多的外来 词汇。在译文的文体风格方面,玄奘主张使译文与 原文的风格保持一致,尽量让汉译版的佛经突出源 语文本古雅朴素的风格。玄奘的翻译思想是严复 “信、达、雅”这一翻译准则形成的精神源泉。 另外,现代英语翻译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翻译技巧, 例如增词、删词、拆分、合并、译名假借等也来 自于玄奘的翻译思想。
鲁迅指出: “魏晋以来, 渐译释典, 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 文人喜其颖
异, 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 遂蜕化为国有。” (1998 : 30) 两万多卷佛经 涉及了印度的哲学、文学、逻辑、医药、天文、文法、声韵、音乐、舞 蹈等诸多内容, 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发展的活力与清新的风格。其中不少 是极具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 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题材不朽的源泉。 佛经中文学性很强的篇章不少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不朽的题材。 例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讲述的故事原型正是唐朝高僧玄 奘历经磨难、誓向西域求取佛经的曲折历程, 根据陈寅恪的系统考证, 该小说作者吴承恩在加工创作时借用了相关佛典里的许多情节。陈寅恪 指出, 孙悟空大闹天宫出自《贤愚经》、《顶生王缘品》里争夺王位的 故事, 沙和尚的很多情节源自《慈恩法师传》, 猪八戒来自义净翻译的 《毗奈耶杂事三佛制芘诌发不应长缘》, 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半夜得到 法术的故事, 就是佛经里禅宗五祖弘忍夜半传衣钵给六祖慧能传说的演 变, 还有, 《西游记》着力描写的九九八十一难取材于《严华经》里善 财童子的五十三参的情节。

(完整版)赞宁的六例大纲1

(完整版)赞宁的六例大纲1

赞宁的翻译“六例”一、赞宁生平与著作生平.赞宁(919 - 1001),北宋佛学家。

吴兴德清(今属浙江湖州)人,俗姓高。

后唐天成中(926-929)在杭州祥符寺出家。

精通南山律,时人称为“律虎”,曾任两浙僧统,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受太宗赏识,授予紫衣, 赐号“通慧大师”。

赞宁后跻身翰林, 历任史馆编修、左街僧录( 掌管京城宗教事务) 等职, 咸平四年( 1001) 圆寂, 享年83 岁。

著作. 赞宁著作颇多,《宋高僧传》是其主要著述,另有《大宋僧史略》、《鹫岭圣贤录》、《外学集》、《内典集》等.《宋高僧传》共30 卷十篇, 记录了从南朝刘宋到宋初562 年间十朝高僧( 共663 人)的事迹,每篇末有“论”;部分传末又附以“系”,申明作者的宗旨或解释疑难。

首篇为《译经篇》3 卷,记录了38 位译经高僧生平事迹和所译经文,并附以简要评述二、主要译论赞宁有关翻译的论述集中在《译经篇》后附的“系”和“论”里, 这些文字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翻译的性质,简要回顾了此前的翻译史,总结了前人的方法和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论述全面、比喻丰富1. 翻译的性质与定义:赞宁在《译经篇》中讨论了翻译的性质。

他提出了“译”即“易”和“翻”如“翻锦绮”的思想:2.译经史总结3..翻译方法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赞宁就佛经翻译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 “六例”1)译字与译音赞宁提出了四种关于“译字和译音”的情况:分别是“译字不译音”、“译音不译字”、“音字俱译”和“音字俱不译”。

“2) 梵语和胡语.赞宁从地理位置和语言构成两个方面指出了梵语与胡语之间的区别: “……胡语梵言者, 一在五天竺, 纯梵语。

二雪山之北是胡。

……三亦胡亦梵……”。

.他指出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一是从东汉到隋朝,人们“皆指西天以为胡国”,所以有“译胡为秦”的说法;二是隋朝以后,人们又误以为西天为梵,矫枉过正,过犹不及。

当时的佛经既有梵语文本,又有胡语文本,甚至还存在胡梵夹杂的文本。

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

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

在中国的翻译发展史上 ,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其中最早的一次 ,便是关于佛经的翻译。

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已经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唐代臻于极盛 ,北宋时代已经势微 ,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18 - 19。

在这历时约一千年的佛经翻译实践中 ,涌现出许多翻译名家 ,并提出了许多经典译论。

佛经翻译重“文” ,还是重“质”的争论 ,对当时及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文质之争(一 )时间范围关于“文质之争”的时间范围 ,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观点。

从狭义上讲 ,“这场争论 ,发生在初译《法句经》的 224年” 175。

后来 ,支谦所作的《法句经序》记述了这场争论;从广义上讲 ,这场争论是“贯穿整个佛经翻译过程的核心问题”。

各译经大家被粗分成了“文”“质”两派 ,“文质之争”则指代两派人物所提出的不同观点。

这里采用的是广义上的说法 ,从安世高译经开始至赞宁总结译论为止。

(二 )“文”“质”两派“文质之争”是围绕“文”“质”两大派别各自的翻译实践和理论展开的一场讨论。

从整体上来看 ,这场争论沿着从以“质”为主 ,到以“文”为主 ,最后结于文质相辅的道路发展。

按时间顺序 ,最先出现的是“质”派 ,其代表人物有安清、支娄加谶、竺法护、释道安。

安清 ,字世高 ,安息国王子 ,于汉桓帝建和二年 (公元 148年 )抵达洛阳。

至灵帝建宁的二十余年间 ,共译经三十五部四十一卷。

“可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梁皎慧《高僧传》评他的译本“义理明晰 ,文字允正 ,辩而不华 ,质而不野”。

但“有些地方顺从原本结构 ,不免重复、颠倒 ,而术语的创作也有些意义不够清楚”支娄加谶,简称支谶,西域月支人,于后汉桓帝末年 (公元 167年)从月支来到洛阳。

据道安经录记载,至灵帝中平 (公元 189年) ,共译经文三部十四卷。

晋支憨度评其译经“类多深玄,贵尚实中,不存文饰”。

虽然其译文比安清的易懂一些,但因其仍多用音译,故仍然颇为晦涩。

赞宁的译学思想

赞宁的译学思想

赞宁的译学思想赞宁在《宋高僧传》中阐述了翻译的定义、性质、起源、发展及功能。

他在总结历史教训和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六例”说,更是总结和完善了我国翻译的方法论,为我国的翻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主要对高僧赞宁的译学思想进行研究,期望对中国译学研究有所助益。

标签:赞宁;六例;译学思想一、引言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开始,至北宋时已经式微。

其间,无数西域和本土的僧人终身写译,不仅译出经卷数以万计,而且形成了独特的翻译理论。

但综观千年译经史,看到的多为“译余偶发”式的片言只语,虽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却鲜有成体系者。

直到宋初,高僧赞宁完成了《宋高僧传》,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史料,而且对长达千年的佛经翻译做出了理论上的总结。

然而,目前中国惟一一部翻译史专著[1]根本没有提到赞宁,其他学者或在著述中一笔带过[2],或只提赞宁的佛学著作,忽略了他对译学的贡献[3]。

二、赞宁生平及著作赞宁是北宋僧人,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湖州)人,北宋佛学家。

太宗赐号“通慧大师”。

作为一代高僧,他著述甚广,有《大宋僧史略》三卷,《三教圣贤事迹》一百卷,还有《内典籍》和《外学籍》等,而已《宋高僧传》最为著名。

[4]《宋高僧传》共30卷十篇,记录了从南朝刘宋到宋初562年间十朝高僧(共663人)的事迹,每篇末有“论”;部分传末又附以“系”,申明作者的宗旨或解释疑难。

[5]该传总结并回顾了我国的佛经翻译史,系统地论述了翻译的起源、性质和功能,探讨了翻译方法。

首篇为《译经篇》3卷,记录了38位译经高僧生平事迹和所译经文,并附以简要评述,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

在卷三中赞宁提出了“六例四句”说,指的是译经时碰到的六大类情况(六例)以及每一大类情况的四种处理方法(四句)。

三、赞宁的翻译思想、1.翻译的定义与性质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所无也。

赞宁认为“译”即“易”,就是用所有的东西去译所无的东西。

譬诸枳橘焉,易土而殖,橘化为枳。

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简史(1)

五四时期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 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 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苏 联的作品。 开始由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卓越的先驱者鲁迅、 瞿秋白等前辈介绍进来。
二、隋-唐-宋时代 唐 宋时代
二、隋-唐-宋时代 唐 宋时代 从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这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时期。 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作都很少。 释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他是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一生翻译了佛经 23部100余卷。《辨证论》中总结翻译经验,提出了作好佛经翻译的八项条件。
清代的林纾(1852.11.8-1924.10.9)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 所译小说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汤 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王子复仇记》(Hamlet)等。翻译对 于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在《天演论》提出著名的“信、 达、雅”翻译标准。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他主张的“信”是“意 义不倍 (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 尽 管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因时代的限制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旧瓶 装新瓶,已赋予新的内容和要求。 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在他写的《拟投翻译书院议》中已发挥了他所认 为的“善译”的见解。马建忠的“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第一、译者先要对 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 它传达出来;第三、译文和原文毫 无出入,“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 由于 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的工作,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 了。

《宋高僧传》赞宁翻译思想阐释

《宋高僧传》赞宁翻译思想阐释

《宋高僧传》赞宁翻译思想阐释作者:王伊然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6期【摘要】北宋律学大师赞宁在编纂《大宋高僧传》过程中,首次对中国佛经翻译的历史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佛经翻译策略。

赞宁的译论的宏大与细致之处远超前人,他把以往的翻译经验和具体的翻译工作相结合,值得译界学者学习。

【关键词】赞宁;《宋高僧传》;翻译阶段总结;翻译六例一、引言赞宁精习南山律法,旁通儒道。

早在五代十国时,吴越王就对赞宁大师颇为敬仰,委任他统领两浙地区佛教事务。

公元978年,吴越国纳土归宋,宋太宗多次宣召赞宁大师于滋福殿,纳入翰林院。

赞宁成为史上唯一以僧人身份,被朝庭破例授予翰林学士称号之人。

晚唐五代以来,僧人不守戒律。

而戒律对于佛教来说,就如同法律对于国家的意义。

赞宁作为律学大师,目睹此景,痛心至极。

他深深明白导致佛法衰败的原因,在于僧人内部纷争,轻视戒律。

赞宁为使佛法弘扬光大,赞宁决定借助撰述僧史来复兴佛道。

他于公元982年编纂《大宋高僧传》,历时七年成书30卷。

全书分10科,一至三卷为第一科,取名为“译经篇”。

二、佛经翻译阶段总结赞宁在卷首就开宗明义地指出翻译的实质:翻译就是用已有的东西去解释没有的东西。

赞宁总结了佛经翻译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第一个阶段是外国译者主译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僧人很少担任主译,只占译经人数的四分之一。

大部分译者来自古印度和西域诸国,因为中国译者对印度语言掌握欠佳,主要是做记录口述和润色译文的工作。

赞宁认为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外国译者受到汉语语言能力和诗学规范的双重制约,所以外国僧人只能同中国僧人合作,互相揣摩才能进行翻译;第二个阶段是中外译者混合时期,梵僧学习了汉语,华僧掌握了梵语,语言彼此相通,十之八九可以理解了但是仍有差错,出现了“怒目看世尊”、“彼岸度无极”这样走样的译文;第三个阶段是中国人主译时期,中国僧人西行学成归来,梵语和汉语能力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一改往日佛经翻译的情形。

赞宁及其对翻译学的贡献

赞宁及其对翻译学的贡献

赞宁及其对翻译学的贡献僧人赞宁生于宋代,其对翻译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佛经翻译。

他在总结前人翻译活动及经验的基础上,编撰了《宋高僧传》,并提出了“六例”。

本文就赞宁之翻译观及其相关论著进行阐述,并对其于翻译学的贡献及影响做出简要地评述,以将其进一步用于指导翻译活动。

标签:赞宁;《宋高僧传》;“六例”;意义赞宁(919-1001),他精于南山律,有“律虎”之称。

作为一名僧人,他的主要翻译活动都是关于佛经翻译的,既有总结前人的经验,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赞宁对于翻译学的最主要贡献在于:他主持编撰了《宋高僧传》,同时提出了“六例”。

《宋高僧传》共三十卷十篇,收录了从南朝到宋初五百多年间的佛经翻译。

每篇末的“论”及部分传末附的“系”申明了作者的观点或疑难解惑。

赞宁在其之后附的总结性的长篇论述中,谈到了其对翻译的看法及中国翻译的起源。

在其中《译经篇》的第一篇《义净传》中提到:“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所无也。

”(赞, 1987)也就是说,翻译也就是对原文的一种改变。

他还提到:“譬诸枳橘焉,由易土而殖,橘化为枳。

枳橘之呼虽殊,而辛芳干叶无异。

又如西域尼拘律陀树,即东夏之杨柳,名虽不同,树体是一。

”(赞, 1987)这一关于外来语与本土语之间的异同的比喻,表明赞宁认识到了源出语与译入语之间由于文化的不同而存在的差异。

他还认为,“东僧西往,学尽梵书,解尽佛意,始可称善传译者。

宋齐已还,不无去彼回者,若入境观风必闻其政者,奘师、净师为得其实。

”(赞, 1987)在他看来,玄奘和义净能够不辞辛苦地去西方取经、去领略西方的文化,也因此其译经能够做到通达。

关于中国翻译的起源,赞宁提到佛经翻译是“有缘则遇,无道则违”(赞, 1987)。

他认为,“象胥(即翻译)知其远也,方言知其近也”。

也就是说,翻译能够让人知道与其距离很遥远的地方或国家的事情,而方言只能够告诉人们近处的活动。

他还提出,“懿乎东汉,始译《四十二章经》,复加之为‘翻’也。

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作者:杨可伊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31期摘 ; ;要:中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四个时期中国译学代表人物和主要译学思想,肯定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历史民族特色和历史发展脉络,从翻译基本理论研究和革新本体观念方向展望了当代中国译论发展方向。

在多元互补基础上,用现代理论话语阐释传统译论思想,在一体三环基础上,使翻译研究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为新时期翻译理论拓展译学资源和理论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 ; ;四个时期 ; ;发展一、引言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与翻译史相对应。

翻译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是从佛经翻译到明清科技宗教翻译的古代时期。

二是晚清明初的译论。

三是民国时期。

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翻译是语言文字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语言文字最能体现民族特色。

翻译理论的发展,不能抹去民族的特色,也不能割断历史的脉络,深化理论的发展,需要横向的引进,也需要纵向的继承。

二、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时期(一)古代译论时期延续了长达千年之久的佛经翻译活动为古代译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理论。

三国时期支谦所著《法句经序》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当令易晓,勿失厥易。

”他首次提出译事不易,也反映了早期质派的译学观点。

东晋时期的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指出翻译佛经有五种情况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种情况决定了翻译之不易。

后秦僧人鸠摩罗什最先提出如何表现原文文体与语趣的问题。

东晋高僧慧远提出“厥中”的翻译见解,即介于文质之间的一种适中方法。

隋代名僧彦琮所著《辨证论》是今存我國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翻译论著。

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八备说”的论述,即作为一名合格的佛经翻译者应该具备八条。

唐代名僧玄奘提出“五不翻”,音译即不翻之翻,他具体提出了五种不翻的情况。

宋初高僧赞宁总结了译字译音,胡语梵言,重译直译,粗言细语,华言雅俗,直语密语“六例”。

既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翻译掀起了第二次翻译高潮,其中传教士罗明坚口授,华人笔录的《天学圣录》是传教士在华译著的第一本书。

中国翻译理论:从支谦到赞宁

中国翻译理论:从支谦到赞宁
中国翻译理论:从支谦到赞宁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译文
北宋
翻译理论
提出
东汉末年
发展
传达
翻译理 论
翻译
中国
强调
玄奘
中国
研究
佛教
原则
进一步
准确
流畅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国翻译理论:从支谦到赞宁》是一本全面梳理和阐述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的学术著作。该书 以时间为主线,从东汉末年的支谦到北宋初年的赞宁,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中国翻译理论的主 要观点、发展脉络和特点。 在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翻译活动逐渐兴起。支谦作为早期翻译家的代表,提出了“质直 译经,不失本旨”的翻译原则,强调忠实于原意,追求准确传达。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主要的是 译文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随着佛教的兴盛,唐代的玄奘在译经活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提出的“五不翻”原则,即 “秘密故不翻”、“多含故不翻”、“此无故不翻”、“顺古故不翻”、“生善故不翻”,进一 步丰富了翻译理论。玄奘注重译文的表达和修辞,力求译文的流畅和优美。 到了北宋初期,赞宁在《大宋僧史略》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此书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 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翻译,正是这种交流的桥梁。通过翻译, 中华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也为其他文化的引入提供了可能。《中国翻译 理论:从支谦到赞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使我们得以深入了解中 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精彩摘录
在《中国翻译理论:从支谦到赞宁》这本书中,我们见证了中国翻译理论的演 进与发展,更深入地理解了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本书所选择的精彩摘录, 不仅仅是对翻译理论的提炼,更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深刻洞察。

赞宁 法句经序

赞宁 法句经序

赞宁法句经序引言赞宁法句经序,是佛教经典《法句经》的序文,由中国唐代著名禅师赞宁所撰写。

《法句经》是佛教中的重要经典之一,记录了佛陀的一些教诲和教导。

赞宁法句经序作为该经的序文,起到了宣扬佛法、概括经义的作用。

本文将对赞宁法句经序进行全面详细的解读和剖析。

赞宁赞宁,字大龙,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

他的禅学观点独特,被誉为“北宗四大法侣”之一。

赞宁诞生于790年,早年出家修行,师从禅宗祖庭兴福寺的丰原禅师,学习并精通了禅宗的教义和实修方法。

赞宁在禅宗的发展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通过讲述佛法故事和禅宗心法,吸引了众多的学生,并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

他的教诲充满了智慧和慈悲,对后来的禅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句经《法句经》是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是佛陀的教导和教诲的总结。

该经记载了佛陀为众生解忧释惑的经验和智慧,被誉为佛教的精髓之一。

《法句经》中包含了许多简洁而深刻的法句,以及佛陀对修行者的教导和指导。

赞宁法句经序作为《法句经》的序文,对该经的内容和精神进行了概括和宣扬。

这篇序文以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对《法句经》的要义和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内容解读赞宁法句经序是一篇精要的宣扬佛法的经文,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佛陀教诲的精髓。

整篇序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题记、序文、宣絮、侧记和尾辞。

题记题记部分主要介绍了赞宁撰写该序文的目的和意义。

他提到“尊修伟业,采汇馀闻”,表示自己在撰写序文时是出于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经典的深入研究。

这一部分还表达了赞宁对佛陀教义的验证和佛经教诲的颂扬。

序文序文部分是整篇序文的主体,主要是对《法句经》的概述和解读。

赞宁首先强调了《法句经》的重要性,称其为“佛律”,即佛陀的教诲和教导的实质。

他指出《法句经》包含了佛陀对修行者的教导和指引,是修行者实现菩提道的依据。

接下来,赞宁通过引用佛陀在《法句经》中的一段经文,阐明了修行的目标和方法。

他强调修行者应当牢牢把握佛陀教诲中的核心要义,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追求内心的净化和觉悟的提升。

探讨玄奘对中国翻译事业的贡献

探讨玄奘对中国翻译事业的贡献

探讨玄奘的佛经翻译史及其贡献探讨玄奘的佛经翻译史及其贡献1,生平公元600年,玄奘出生在河南洛阳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原名陈袆, 玄奘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0岁的陈袆被僧人哥哥带入白马寺(白马寺:中国最早的寺院)。

公元612年,在一次全国性考试来选择27名剃度的僧人中,陈袆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年27名僧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法号——玄奘。

当时13岁的陈袆还是一个不许进入考场的小沙弥,他的剃度显然是一个意外。

在佛教中,最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

玄奘获得三藏法师的称号那一年,年仅24岁。

公元626年冬,玄奘向当时朝廷申请去天竺,唐太宗并没有理会一次次的请求。

公元627年秋,27岁的玄奘混入逃难的灾民中偷渡出关,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数的道路。

玄奘法师在瓜州讲经时,一位名叫石磐陀的胡人来请法师为他受戒,自愿当玄奘的向导。

有学者认为这个石磐陀就是现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的化身,石磐陀是玄奘收第一个弟子,而且身份是向导。

这一点和孙悟空的身份非常吻合。

而且自从玄奘为石磐陀剃度以后,石磐陀这个胡人就成了一个胡僧,胡僧与孙悟空的俗称猢狲在发音上非常接近,会不会是在流传过程当中,发生了这样的音变呢?但是这个胡人没有像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在一次未遂的谋杀后胡人石磐陀一去不复返。

从这一刻开始,玄奘只剩下了孤身一人,而他的前方却是茫茫戈壁。

当玄奘躲避追捕寻找水源时,他迷路了,在沙漠中迷路显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不幸的是,最后一个水囊也被打翻。

茫茫戈壁中,玄奘四天五夜滴水未尽,奄奄一息。

于是这位虔诚的佛教徒躺在沙漠中默念观音。

对于玄奘而言,观音只是他保持生命的精神支柱,真正帮助他走出困境的是匹枣红色的瘦马,显然,这是一匹具有丰富旅行经验的老马,它把玄奘带到了一口泉水旁边。

走出戈壁,玄奘来到今天的哈密境内高昌国,高昌王鞠文泰与玄奘结拜,此时他的身份不再是一个偷渡出境的和沿,而是高昌王的御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 尼是。二译音不译字, 如佛胸前祀字是。三音字俱译, 即诸经律 中纯华言是。四音字俱不
译。[]P3这四条至今仍是我们引进外来语的 "7(5) 基本方法。
第二, 梵语与胡语之间的区 “ 他指出了 别:……胡语梵言者, 一在五天竺, 纯梵语。二雪山
之北是胡。……三亦胡亦梵……。 ” 进而又指出了不辨胡梵而造成的译经“ 三失” 现象: “ 一改胡 为梵, 不析胡开, 胡还成梵, 失也。不善胡梵二音, 致令胡得为梵, 失也。三不知有重译, 失也。 当 初尽呼为胡, 亦尤隋朝已 来总呼为梵, 所谓过扰不及也。他认为: ” “ 如据宗本而谈, 以梵为主; 若从枝末而说, 称胡可存。何那?自 五天至岭北, 累累而译也。[]P3 5) "7(5- 4在道安所在的时
Hale Waihona Puke 例:今立新意, 成六例焉。谓译字译音为一例, 胡语梵言为一例, 重译直译为一例, 粗言细语为 一例, 华言稚俗为一例, 直语密语为一例也。[1P3 7(5) 这六例是赞宁有关翻译的重要观点, 全“ 篇幅的 1 , 占 论” / 详细论述了佛经翻译应当注意 3 的重大问题, 提出了前人在认识和实践方面的种种失误, 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首先, 他讨论了如何处理译意和译音之间的关系, 并举例说明:・・ 译字不译音, “・ ・一 即陀
或直接从原作重新译出更加可靠的译本来, 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第四, 粗言细语” 所谓“ 是指佛经中 有两种不同的言辞— “ 沉尔平语言辞” 典正言辞。 和“ ” 陈福康【]P0认为这是指佛经原作文辞有雅俗之分; 5(5) 但赞宁在此例中同时提出, 区别原作言 辞风格的雅俗之分还要看发音是否纯正。 赞宁接着在第五例“ 华言雅俗” 指出: 中 “ 且此方言语, 稚即经籍之文, 俗乃街巷之说, 略同 西城。他认为, ” 译作语言风格同 样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雅非俗, “ 如经中用书籍言是。 二是俗非雅, 如经中乞头博颇等语是。三亦 稚亦 非学士润文, 俗, 信僧执笔, 其间浑金璞玉交杂 相投者是。[] 5) "7( 5他虽然没有论述如何处理原作和译文风格雅俗问题的方法, P 但分别举例 说明了不同的现象, 其意不言自 译者应从语义和发音上区别不同风格, 明: 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第六例是关于佛经中“ 直语” 密语” 和“ 的翻译方法。赞宁认为: “ 二种作句, 俗为直, 涉 涉真 为密……”7(5) []P5陈福康对此的解释是: 是指用较通俗的话直译,密” “ 直” “ 是指用较隐秘的
此节提到的道安之“ 五失本三不易”彦琼之“ 、 八备” 和玄类之“ 五不翻” 均为中国翻译史上 重要理论著述, 并得以流传下来【1P44,0。只有明则( 8(2,65) 隋代僧人, 生卒年代不详) 所撰
《 翻经仪式》 已佚传, 赞宁也没对其内容略作介绍, 实属可惜。 3翻译方法论 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 . 赞宁就佛经翻译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 六
6 8
次则彼晓汉谈, 我知梵说, 十得八九, 时有差违, 至若怒目 看世羊、 彼岸度无极矣。后则猛( 智 猛, 晋僧人)显( 东 、 法显) 亲往, 空( 奖、 不空) 两通, 器请师自膏, 鹅得水中之乳, 内竖对文王之 问, 扬雄得绝代之文, 印印皆同, 声声不别, 斯谓之大备矣。退观道安也, 论五失三不易。彦珠 也籍其八备, 明则也撰翻经仪式, 玄奖也立五种不翻, 此皆类《 左氏》 之诸凡, 同史家之变例。 [1P3 7(5)
回顾道:
……周礼有象哥氏通六蛮语, 狄耗主七戎, 寄司九夷, 译知八狄。今四方之官, 唯译官显著 何也?疑汉已来多 事北方, 故译名烂熟矣。……鹅乎东汉, 始译《 四十二章经》复加之为翻也。 , 翻也者, 如翻佛绮, 俱花, 背面 但其左右不同耳。由 是翻译二名行焉[1 . 7( N) 在此, 翻译” 赞宁对“ 一词的 来历提出了有趣的推断, 并明确指出了翻译之目的: “ 大约不过 察异俗、 达远情者矣。[]P) "7(4其妙喻“ 如翻锦绮”时常被后人转引, , 如法云在《 翻译名义集自 序》 中就引用过【]P1。钱钟书说: 8(5) “ 这个比喻使我们想起堂・ 吉诃德说阅读译本就像从反面 来看花毯。据钱先生考订, ” 这个比 方是一位西班牙译者在 1 1 5 年说的, 9 比赞宁晚了6( 0 年。 ) 不过他又认为, 赞宁指的是理论著作的翻译, 而塞万提斯则用来指文艺翻译, 带有贬义〔] 30 接着, 赞宁夹议夹述、 简明扼要地回 顾了中国佛经翻译及其理论的发展过程: 初则梵客华僧, 听言揣意, 共凿, 方圆 金石难和, 桅配世间, 摆名三昧, 咫尺千里, 视而难通。
记录了3 位译经高僧生平事迹和所译经文, 8 并附以简要评述。 主要译论: 现有史料没有记载赞宁是否从事过译经, 但从他当时在佛教界的地位以及对翻
译实践、 译场分工的熟悉程度来推测, 他或是参与、 主持过译场的工作, 或是从著述之目 的出发 对前人的翻译活动和成果做过十分全面、 深人的研究, 否则是写不出这些精辟的译论来的。 赞宁有关翻译的论述集中在《 译经篇》 后附的“ 和“ 里, 系” 论” 这些文字较为系统地论述了 翻译的性质, 简要回 顾了 此前的翻译史, 总结了前人的方法和理论,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论 述之全面、 比喻之丰富, 实千年译学所罕见, 后继者则要过五、 六百年才出现。 赞宁的译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翻译的性质与定义 赞宁在首卷篇一“ . 义净传” 后所附的“ 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系” 译之 言易也, 谓以所有易所无也【]P) 7(3。他注意到了外来术语与相关本土术语之间的异同, 并生 动地比 喻道: 譬诸积橘焉, 易土而殖, 橘化为积。积橘之呼难殊, 而辛芳干叶无异。又知西域尼 拘律陀 即东 树, 夏之杨柳, 名虽不一, 树体是一【]P) 他认为, 7(3。 若要真正了 解异域语言文化 的实质, 最好的办法是去异域“ 学”东 留 : 僧西往, 尽梵书, 学 解尽佛意, 始可称善传译者。宋齐
总结了 前人的经验并阐 述了 他自 独到的见解。 己 本文论述了 赞宁的翻译观和方法论, 认为他在对我国译经史进行系统总 结后提出的“ 适时” 折中 的原则填补了 古代翻译史上“ 我国 缺失” 的一环, 值得当今翻译史和翻译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进一
步探讨。
关键词: 译 翻 理 “ 翻 史; 译 论; 适时. 折中 ’ 说 中图分类号:889 41H5 K2.二 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一 3620) 一 07 0 1 9 A 1 3 38( 20 06 一 5 0 0 2
《 外交学院学报》02 20 年第2 期
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
张松涛
( 山东潍坊教育学院, 山东潍坊 21 0 60 ) 0
刁. 赞
r J,
摘 要: 宋代僧人赞宁( 9 1 1 撰的《 僧传》 9 -0 ) 1 0编 宋高 记载了 北朝至 从南 宋朝五 余年间3位译经高僧及其成果, 百 8
收稿日 20一 1 1 期: 1 1一 0 0 副教授。 作者简介: 张松涛( 4一)男, 人, 1 6 , 山东 山东滩坊教育学院英语系主任, 9
( , 铱)疑则就质焉, 二公皆拜之。[]P5) "6(1 4 著述: 赞宁最重要的 著作当 属他在92 8年间 8至9 8 完成的 宋高僧传》 《 。 据知, 中国历史上共有四部僧传。()高僧传》即( 1 《 (( 梁高僧传》, ) 梁代释慧皎撰, 记录了从 后汉明帝至梁武帝 43 5 年间后汉、 吴、 刘宋、 北魏、 魏、 晋、 齐、 姚秦、 梁等九朝高僧的事迹。() 2 《 续高僧传》即《 ( 唐高僧传》, )唐代释道宣撰, 记录了从梁代初叶到唐贞观 1 年间的高僧事 4 4 迹。() 3为赞宁的《 宋高僧传》 4《 。()明高僧传》明代释如惺撰, , 记录了从南宋到明代万历约 40 0 年间高僧的事迹。 《 共 3 卷十篇, 宋高僧传》 0 记录了从南朝刘宋到宋初 52 6 年间十朝高僧( 63 的事 共 6 人) 迹, 每篇末有“ ’部分传末又附以“ , 论, ; 系”申明作者的宗旨或解释疑难。首篇为《 译经篇》 卷, 3
中国的佛经翻译, 始于汉末、 兴于两晋、 盛于隋唐、 衰于宋代( 宋代译事仅维持到政和初年 即11年)1(8)前后历经千年。其间, 11 [1 0, P 无数西域和本土的僧俗学人“ 终身写译, 劳不告 倦, ” 佛教经卷数以万计, 译出 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丰富中国的思想、 语言和文化做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此外, 不少译经人还留下了翻译心得, 这些文字是研究中国翻译思想和理论发 展状况的宝贵资料。 但是, 综观这千年译经史, 看到的多为“ 译余废墨” 式的片言只语, 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 却 鲜有形成体系者。到了宋初, 出了一位赞宁和尚, 于千年嫂替之际, 完成了《 大宋高僧传》并在 , 该书开篇《 译经篇》 中专辟一节, 总结了 前人的翻译活动和经验, 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 可 谓中国翻译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理论专著。可惜, 译界后人对其重视不够。目 前中国惟一一 部翻译史专著【〕 2根本没有提到赞宁, 其他学者或在著述中一笔带过【]或只提赞宁的佛学著 3, 作, 忽略了他对译学的贡献【] 4。唯有陈福康专文介绍了赞宁的论述【]但因篇幅所限, 5, 对其 许多重要思想未作深人探讨。本文拟对赞宁的生平和著述, 特别是他对中国翻译理论做出的 突出贡献进一步加以评介, 以供同 人参考。 生平: 赞宁俗姓高, 后梁贞明五年(1) 99生于吴兴德清县( 今属浙江省)后唐天成年间在杭 , 州出家, 精通南山律, 时人称为“ 律虎” 。宋太平兴国三年, 他随钱椒人朝, 受到宋太宗赵光义赏 识, 授予紫衣, 赐号“ 通慧大师” 。赞宁后跻身翰林, 历任史馆编修、 左街僧录( 掌管京城宗教事 务) 等职, 咸平四年( 0) 1 1人寂, 8岁。 0 享年 3 太平兴国七年, 赞宁奉诏撰修《 大宋高僧传》端拱元年完成。他因博学多才、 , 文思敏捷而 驰名朝野。 皇朝类苑》 “ 据( 载: 僧赞宁. 有文学. 洞古博物, 著书数百卷, 王元之( 禹俱)徐骑省 、
已 不无去彼回 若 还, 者, 入境观风必闻 其政者, 师、 奖 净师为 得其实【] 4。 7( ) 这就是 译者除 P 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