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教学:从“技术内涵”向“思维培养”的转身——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知识点为例
第三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
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面我将分十部分来进行说课,请各位评委和老师多多指教。
第一部分说教材1、教材分析《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是信息加工极为重要的部分,本节内容又是表格加工中的重点,是学生能够熟练操作Excel的基础,也是学生形成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贯穿了Excel以后整个的教学。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节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工作表的编辑方法,运用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
第二课时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入掌握工作表图表的编辑方法,利用图表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并呈现分析结果。
本次围绕第一课时进行说课,就是课本P49-52的内容。
2、作用和地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建立表格、编辑表格,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熟练使用Excel 加工表格信息,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因此学好本节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素养和基本技能很有帮助,也为以后学习信息加工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会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
②要求学生掌握Excel工作表的编辑方法并设置好单元格。
③能熟练运用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情感目标:通过高一年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第三部分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运用函数法对数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区分复制和移动、清除单元格内容和删除单元格的操作差别,常用函数Sum、Average 等应用。
第四部分说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一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初中阶段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也学习了Excel的基本操作,这节课主要是学会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要求学生掌握Excel工作表的编辑方法、能熟练运用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
高一年级信息技术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案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程内容标准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如何利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利用图文排版的方式组织或分析报告表达意图。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以表格、图表等形式表达意图,这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更是根本的生存技能。
例如人们还利用工具软件管理各种信息,采用图表分析数据并直观形象表达统计结果,在各类统计工作、发现数据规律等方面,已经成为司空惯见的事情,也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有效完成任务的根本需要。
为此,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概括与提高,也是不断提升和培养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文本、图表结合起来表达主题内容,并促使学生利用表格和图表加工信息的过程,并由此掌握使用文本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和表达意图的方法。
(1)教材中以“评优活动”例子作为本节的情境引入。
例子中讲述了学生在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完成统计和分析数据并形成分析报告的工作,由此遇到了如何在报告中采用合适的图表形式及文本说明来表达结果的实际问题。
该例所提及的班级管理及统计办法仅仅只是一个参考范例而已,不涉及到目前的班级管理的具体事务。
该例的设计意图还在于倡导让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管理,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2)本节教材主要是以“评优活动”的案例为基础而开展的学习内容,以“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图表展示→分析报告”的线索组织教材内容。
(3)在确立要完成任务内容之后,先要进行需求分析,即“要做什么”,具体有哪些特点和要求,其次要完成此任务,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软件来处理,即“怎么样”的问题。
(4)根据任务特点,结合利用表格组织和管理信息的方式,把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数据信息集中在表格内,由此建立与任务需求一致的表格结构及具体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_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3.2《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
本节主要讲述如何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利用图文排版的方式组织或分析报告,表达意图。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概括与提高。
二、学情分析我所教的高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但我们地处农村,信息技术课开设情况不一,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较大,课堂教学要兼顾各种程度的学生,讲授内容不易太难。
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 软件的基本操作,上节课也学习了Excel 的基本操作,这节课主要是对表格数据绘制图表,形成报告。
操作过程不是太难,只要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都可以完成。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数据,引导他们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制作一个图表,体验用图表来表现信息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从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学习中发现和提炼出关于表格数据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深层次数据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能与他人展开合作、协作学习,科学、合理对他人进行评价。
(3).采用适合的信息加工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用图表加工数据的意义,自觉养成多角度处理信息的习惯;(2).通过制作图表的学习活动,养成正确的分析、评价数据的价值观及科学意识;(3).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重点与难点分析1、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2).根据需求运用有效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对图表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告。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Excel 表格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点,使用函数与公式、生成图表、形成报告等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掌握利用excel 处理表格数据的过程和方法,并学会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得出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计算机工具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培养自己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重点:使用插入函数或公式求和、求平均值、生成图表、形成报告。
2.难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指导】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步骤,结合教师对基本操作的演示和要求,完成学案中的各项任务,在仿做和尝试中体验表格数据加工的特点,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
【学习过程】一.【导入】我有一个在淘宝网上开网店的朋友,最近找我聊天,由于“三八女神节”的缘故,她店里物品的销量猛增。
但同时她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她一直想弄清楚店铺近半年来的经营状况,可她面对着一堆“数据”无从下手,总也理不出头绪,于是向我求助。
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帮她,帮她把近半年来店铺的经营情况做一下分析。
二.【任务探究】1探究任务一:使用插入函数或计算公式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
(3)使用插入函数计算“各类评价总数”图2(1))使用自动求和计算“评价总数”操作提示:第一步:选定工作表中B3:E8 区域。
第二步:在工具栏中单ft“求和”按钮,完成“评价总数”统计。
(2))使用插入函数计算“各类评价平均数”操作提示:第一步:选定工作表中B9 单元格第二步:在工具栏中单ft“插入函数”按钮,在粘贴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常用函数”的“Av e r a g e”(图1),并根据提示(图2),完成“好评”平均数的统计。
(注意小数位数的增减)第三步:用鼠标拖动填充柄方式完成“中评”和“差评”的平均数统计。
图1图2(3)使用插入函数计算“各类评价总数”操作提示第一步:选定工作表中B10 单元格。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共5篇)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共5篇)第一篇: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陈辉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介绍需求分析和利用Excel软件的建立和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与概括。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介绍需求分析和利用Excel软件的建立和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第二课课时将利用图表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并呈现分析结果,形式上即有文本的操作,也有图形的处理,还有对文字和表格有机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2、懂得对任务进行需求分析;3、掌握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与交流法、任务驱动法五、教学媒体:网络教室、CAI教学软件。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经常要处理各种各样的表格,如课程表、学籍档案表、成绩表等,并且要对某些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科学准确的分析报告,以便人们能快速地接收和提取所需信息,作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
比如我们平时在校的生活你是如何消费的?我们也可以通过excel表分析。
(教师操作演示)二、讲授新课3.2.1明确任务需求1、提出任务高一年级开展“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每周评比一次,每三周公布一次评比结果,以促进各班形成良好的风气。
评比的项目主要有三项:“纪律”、“卫生”、“礼仪”,各项均以100分为满分。
2、需求分析(1)想一想:需要处理哪些数据?(2)想一想:如何进行处理和比较?3、选择软件该选择何种工具软件来处理呢?3.2.2 建立表格1、启动Excel程序2、建表(1)示例3.2.3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完成数值计算任务 EXCEL 常用函数简介1.SUM(求和)函数:用于计算单个或多个参数之和。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5篇)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5篇)第一篇: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内科大附中樊振梅我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主要分为五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教学反思。
一, 说教材《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第二节内容.它与前面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相互辉映,并贯穿了EXCEL以后整个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EXCEL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
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工具软件的使用已经相当熟悉,本节内容对于Excel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需求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意即工具软件的使用已经不再成为学习的困难,而更加注重其利用工具媒体表达意图的能力培养。
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信息,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如学生成长档案袋、考勤表、评选表等。
本节则正是讲述这方面的内容。
通过表格来组织数据,将相关信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以合适的表格数据、图表类型以及相关文字说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去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的表达统计结果,以便表达的意图更加充分、生动和科学。
今天围绕第一课时进行说课.根据这样的教学安排,我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以表格、图表等形式表达意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懂得对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掌握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案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学习知识点为“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重点放在“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和信息素养的养成”方面。
在教学中,第一步:我先用一个生动的视频引入课题——“大数据时代,对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利用,可以产生巨大的价值”,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环节“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呢?”再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分析高一年级文明班级体的评优活动,看看每个班的发展情况如何,哪个班成绩最好,哪个班上升最快最有潜力?”。
第二步:利用几个课堂练习,并穿插讲解Excel操作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对Excel的使用以及对数据的加工。
第三步:学生将课堂练习综合起来,用图表和文字配合的形式,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学习思维,即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
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自主地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最后提升自己个人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主要讲诉了如何利用图表工具处理表格信息,利用图文排版的方式组织或分析报告,表达意图。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2、用Excel进行图表绘制3、用Excel形成分析报告4、形成综合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方法;通过上机实践和练习活动熟练掌握本章节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个人的信息能力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建立。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根据任务进行分析,并利用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从而完成任务。
2、用图表处理工具Excel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与方法难点:对信息加工和表达过程的把控和每个环节应该完成的任务的自主安排。
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实践法、观摩探究、合作交流、引导法、讲授、任务驱动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地方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地接收和提取所需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案例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案例诸城一中郭艳【课前延伸】对比手工制作的表格与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制作的表格,你有何感想?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手工制作的表格利用加工软件处理的表格我对利用Excel软件处理的表格进行了易编辑修改、自动更正演示,改动其中一个学科的成绩,总分、名次自动作相应改变,充分展示该软件的优越性。
学生感到特别神奇,欢欣鼓舞,智力振奋。
接下来,我在学生有着强烈求知欲的情况下,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首先,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掌握Excel的一些基本操作。
【自主学习】上机体验与实践1.打开桌面上“高一1班”文件夹中的“表格.xls”,依次选中单元格A2、C3、E5,被激活的单元格行号上的数字和列标上的字母“突出”显示,仔细观察,名称框、编辑栏分别显示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中A1:E1,利用格式工具栏中的将其合并及居中,并设置浅绿色底纹。
选中A2:E6,利用利用格式工具栏中的将其设置边框。
选中A1:E6,利用菜单“格式”—→单元格—→水平对齐、垂直对齐均设置为居中,字体为楷体,字号为14。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点讲,并演示操作方法及技巧,学生听得很认真。
【教师点讲】1.求和方法(1)利用常用工具栏上的求和按钮。
(2)利用“插入”—函数。
(3)直接输入函数:=Sum(b3:d3)2.求平均值函数(1)利用“插入”—函数。
(2)直接输入函数:=Average(b3:b5)3.“选择性粘贴”的使用。
讲完后,学生学习小组内合作,做针对性练习,我通过设计必做和选做任务来实现分层次作业。
全部同学顺利完成必做,一半同学完成了选做,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跟踪练习】任务1(必做)打开桌面上“高一1班”文件夹中的“信息技术成绩统计.xls”,1.分别计算出测试一、二的总成绩。
2.将两次测试的总成绩合计在表3中。
3.在表3中,分别计算出测试一、二总成绩的平均分、合计的平均分。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案例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案例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适用年级:高一必修模块一、教学思想与理念“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的教学案例,是一个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的教学案例。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任务、协作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开展协作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针对广东教育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案例。
本节内容体现的课程内容标准条目是:二(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因此,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教材的本节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和提高,对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三、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喜欢具有挑战的任务。
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刚刚学习过“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会使用工具软件Word加工处理文本信息等,这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要求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①理解用图表来表现信息的特点与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质量。
准确地分析报告,以便人们能快速的接收和提取所需信
息。那么,我们常见的表格有哪些呢?PPT 演示:学生
信息统计表、课程表、成绩表,那么这些表格信息是如
何处理的呢?这正是本节课将学习的内容“表格信息
的加工与表达”。
活动 2【讲授】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过程 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 告 强调本节重点:建立表格和分析数据 活动 3【导入】引入案例:学生探究应从哪些方面 进行统计分析 活动 4【讲授】介绍 Excel 一、启动方式 依次单击“开始”——“程序”—— “Microsoftoffice”——“Excel” 二、介绍工作簿、工作表的构成情况:单元格、单 元格地址、单元格区域 三、介绍完整的数据表格的构成:标题、表头、表 体 活动 5【活动】明确任务 学生讨论分析: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统计分 析? 学生总结: (1)根据每位同学的各科成绩,计算其总分和各 科平均分,并根据总分排出每位同学的班级位次。 (2)分析各项数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活动 6【活动】建立表格
活动 8【活动】形成报告 根据半期成绩表写分析结果。 活动 9【练习】学生练习 活动 10【活动】小结 总结同学们的分析报告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
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利用 Excel 软件建立“半期 考试成绩表”,并对表格进行修饰,使学生能够根据任 务需求,熟练使用表格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从而体验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了解表格信息加工 的思想和方法。
需老师引导新课,学生便能掌握 excel。
1、教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讲授法、训练法。 教学策略选
2、学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和小组协作三者结 择与设计
合。
5.1 第一学时
5.1.1 教学活动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表格信息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操作,掌握用工具软件加工处理表格信息的基本方法;对表格信息处理加工时,具有对加工处理应用软件的选择与评价意识,关注不同软件的功能特点。
(2)熟悉EXCEL 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较好地完成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和加工处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认识其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2)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总结如何加工处理信息最能表达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信息技术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意识;(2)通过小组合作及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表格信息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
2、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3、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教学难点:1、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2、理解表格信息加工处理的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探究、任务驱动和协作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五)课时安排1 课时完成。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习题课(六)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回顾1、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讲解设计意图:考虑到对表格学生是再熟悉也不过了,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天天都会接触到。
知识点1 工作表、工作簿的基本操作Excel 文件是一个工作簿(Book1.xls),一个工作簿默认包括3 张工作表工作表的删除、插入、删除、重命名、复制、移动。
工作表单元格区域的选取配合Shift 键和Ctrl 键。
输入数据时,文本型数据默认左对齐,数值型数据默认右对齐(数值型数据变为文本型数据加英文状态下单引号“’”),日期型数据用分隔线(—/)分开。
数据、文本、公式、函数均可以自动填充、移动、复制。
行、列的插入、删除、高度、宽度的调整(出现###表示列宽过小,应适当加宽列宽)。
知识点2 表格的数据处理※【公式和函数的应用】公式的使用:+ — * /EXCEL 中几个常用函数:①A v e r a g e:平均值②S um:总和③C o un t:个数④M a x:最大值⑤ Min:最小值※计算高一一班的总分有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公式法:=B3+C3+D3②函数法:=SUM(B3:D3)③数值法:=87+85+83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前需先输入“=”3、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柱形图体现不同项目数据之间的比较。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各位领导同仁,下午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一, 说教材《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第二节内容.它与前面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相互辉映,并贯穿了EXCEL以后整个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EXCEL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这一节教学安排两课时,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第一个课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工作表的编辑方法,掌握一种编辑方法,教学地点在放在机房;第二个课时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入掌握工作表图表的编辑方法,教学地点放在机房.)今天围绕第一课时进行说课.根据这样的教学安排,我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初步了解EXCEL工作表的六类基本编辑方法,熟练掌握每类工作表编辑的一种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情感目标:通过高一年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变迁发展,激发学生的集体容誉感.教学重点:复制和移动,单元格内容的修改;教学难点:区分复制和移动,清除和删除单元格的操作差别,常用函数Average等应用.二, 说教法设置一个总任务---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加工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过程和方法,然后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与工作表编辑的各种操作有机结合(任务驱动法),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三, 说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个个子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分层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四, 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见P49,大家来看一下下面的这个表格(显示),想一下,我们用什么工具可以把这个表格制作出来呢2,建立表格任务1:建立各班三周以来"评优活动"得分统计表,如下图1所示.图1 图2注意点:标题如何跨列居中对齐(选中→格式菜单→对齐选项卡→合并单元格)表格边框如何添加,分为内外一致,内外不一致,式样,色彩等(选中→格式菜单→边框选项卡)有规律性数据的输入填充柄的使用技巧数据在单元格中的对齐,小数点的保留位数等等任务2:利用工具栏中的"和按钮"完成总分统计.利用函数"Average"完成"纪律"平均分的统计.利用鼠标拖动填充句柄方式完成"卫生""礼仪"两个项目的平均分统计.计算结果如下图2所示:任务3:拓展练习:完成书本P52图3-15"评优活动各周总成绩"表的建立及数据分析.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巧妙分散难点.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适时穿插课堂讨论,学生上台操作等交互活动.3.总结巩固整合各个子任务,提出共性的地方,比较个别差异.留5分钟时间指定某一种方法让学生完成刚才各个任务的操作,从而串联整个教学内容为一个整体.4.布置作业.学习评价:1. 了解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基本过程2. 掌握根据实际任务进行需求分析并建立表格的技能3. 熟悉求和和求平均函数的应用。
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 必修一教案设计: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生活巧结合计算思维自培养——《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设计理念】1、计算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自然地得到培养。
本节课选取了生活中日益严峻的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问题,围绕“计算本班学生的肥胖率,并用图表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这样一个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
体现的教学主题思想是让表格数据指导我们健康地生活。
2、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形散而神不散。
信息技术课堂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动不是放羊乱动而是紧靠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了明暗两条线,整个课堂紧紧围绕这两条线展开教学,课堂因此形散而神不散。
明线:建立表格、计算本班学生的肥胖率,撰写分析报告。
暗线:让学生在完成计算本班学生的肥胖率和撰写分析报告这一完整的过程中,亲历模型的建构、逻辑化组织数据、自动化计算、推广等一系列计算思维的培养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为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在图表处理方面的操作使用,能够掌握根据具体需求合理、充分、生动、科学地表达意图的方法。
【学生分析】1、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会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缺乏,学生在面对一个现实的复杂问题时,往往想不到也不知道如何利用表格去解决。
要解决本节课的问题,还需要老师一步步去引导。
1、通过解决“求本班的肥胖率、撰写分析报告”这一问题,更好地理解怎样根据问题需求建立恰当的表格,学会计算表格中的数据,并且能根据数据进行数据的分析,从而挖掘出更有价值的信息。
2、通过利用表格求出本班学生的肥胖率从而指导我们健康生活这样一个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当遇到一个复杂问题时该怎样去分解问题、分析问题、怎样利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表格中数值的计算。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任务1、4 月23 日是世界读书日,2009 年的这一天温家宝总理在参观国家图书馆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但是我们也知道,我们正处在高中阶段,学习紧、任务重、压力大,那么在这种状况下我们高中学生读书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高中生又喜欢什么样类型的书籍呢?针对这些问题,我正在做一个滨州市高中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了获取第一手的资料,我在因特网上开展了一个在线读书调查问卷,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大家一起来参加,好不好?2、学生完成问卷星网上在线读书调查问卷。
二、建立表格1、需求分析:这次调查报告活动主要是收集高中生读书情况的信息,会产生大量的数值数据,我们需要进行相关数值的统计和分析,这就需要选择一款善于加工和处理数值类数据的软件。
在这里我们选择excel 这款软件,EXCEL 就是数据加工与处理的好手。
通过建立二维表格的形式进行分析与统计,转化图表,形成报告,顺利完成任务。
2、任务一:使用Excel 软件建立表格,适当修饰表格信息,突出效果。
3、想一想:表格建立后只是建立“一堆”数据吗?你能从表中读出什么信息呢?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建立表格的过程,就是把各种信息建立一定联系的过程。
对于表格,我们纵向看、横向看都会得到相关的信息!(如下图所示)1、我们建立了原始表格,数据还不够丰富,我们还需要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
比如我想知道每个班有多少学生参加了在线调查问卷?哪类图书类型最受学生欢迎?怎么办呢,可以通过函数计算完成这些任务。
2、常用函数的学习,为任务的学习打下基础。
3、任务二:使用函数向导(“插入”“函数”)计算表格数据,添加平均人数、总人数、相关数据信息。
4、学会填充柄:学生演示,教师指导使用填充柄,快速高效的完成函数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课
tougao4@
31
JUN 2018 NO.12
范例教学:
从“技术内涵”向“思维培养”的转身
——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知识点为例
张宝峰 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信息技术课程的“计算机技术”属性已悄然向“信息素养”转变,然而,虽然课程研究专家对“计算思维”的阐述正逐步深入,人教版、教科版、中图版以及粤教版等版本的教材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仍然是各版本教材的编写思路。
因此,从课程标准的指导到领会教材的设计思路,直至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让课程从“技术”操练转身到“思维”培养。
在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中,笔者尝试从教学策略的选择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知识点为例,探寻使用范例教学策略让教学从“技术”转向“思维”的转身之道。
● 从知识“解构”到“重
构”,找到“思维”落脚点
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目标中,强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那么,在教学中
这个目标如何体现在课堂上呢?例如,在教学“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主题时,文本、表格和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需要三到四课时才能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项目。
两节课间隔时间较长,加上学生操作技能不熟练,项目式学习的实施不仅“形散”,而且“神散”。
学生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而细小的操作技术”上,忘记该操作在相对“宏大”的项目情境中的应用背景,难以达到“应用迁移”的思维培养目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学生展示“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起点。
笔者在执教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教材第三章和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学案例对“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这一知识点一语带过。
而在后续具体软件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练习中,教师忽视“信息的加工与
表达过程”思想的指导和引领,信息技术课堂难免退回到“技术”课的境地。
要想突破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初就领会“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思想,意味着教师需要通过知识解构来呈现一个完整范例,展示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过程。
● 范例教学,落实“思维”培养目标
范例教学在内容上,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结构,而且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接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有助于他们举一反三。
而实施范例教学策略,有助于实现信息技术课堂从“技术”到“思维”的转身。
笔者在执教第三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时,尊重教材以认知、技术和社会三者规律为主线的编排思路,使用范例教学策略来展示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过程,设计要点如下。
信息技术课
tougao4@
32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1.由表格计算到统计思维,开启学生心智
西方学者H .G .威尔斯曾预言,“如同读写能力,统计思维总有一天会成为高效公民所必须的能力”。
“统计”视域下的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的时代热词,“互联网+”的国家战略,以及各种大数据支持的产业已然兴起。
数据统计看似高深,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本模块向学生展示使用简单的表格软件,来实现强大的统计功能。
(注:使用PPT展示图片,介绍节目《你正常吗?》,这个节目中涉及的调查问题的答案来自十分钟内数百万网友的选择,以此来看你的选择是站在多数一方还是少数一方。
这个环节涉及娱乐节目和明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
2.链接知识与活动,解构知识点
如右上图所示,“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是这个知识点的结构,其中表格的标题体现“明确任务”,将根据主题分析的结果设计表格的结构,即为“建立表格”,而表格的数据形成要通过一定的数据搜集环节,在本案例中避开了软件统计的抽象性,设计了手工统计的方式,更具体验性;在数据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使用图表展示表格数据,直观地看出“数据分析”结果,依据图表,使用语言表述(任务情境中内涵的)结果,以“形成报告”。
于是,实现了解构的知识点与教学活动的链接,与学生
认知图式相关的情境有助于技术应用的迁移。
3.体验数据的形成过程,重构知识点
教学片段:
师:(打开已经设计好的Excel表格)先明确任务“高一某班最喜欢的科目调查表”,以此作为表格的标题。
根据任务需求设计科目和人数,如上图所示。
请班长协助老师进行“人工”统计。
学生在班长的口令中,依次举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班长将统计人数填写在表格中。
学生很兴奋,发现表格中设计的求和公式自动算出的总人数大于班级实际总人数,气氛较热烈。
师:同学们发现,总人数50人大于班级的实际人数,分析原因得知有人选择了两次,这就涉及到调查中的一个“信度”问题。
信度就是指获取数据的可靠程度。
所以我们在收集数据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
证数据的可靠性,大家可以思考相关的技术支持,如果我们使用网络工具“问卷星”“调查派”等,只能单选,则能避免出现这个问题。
学生观察,随着数据填充完整,表格中百分比数依次呈现。
师:对于统计的数据,我们通过计算百分比进行量化统一,得到了黄色区域的结果。
(为学生展示Excel公式的计算方法)请比较最受欢迎的前三个科目。
生:这么多,不太好比啊。
师:演示制作“柱状图表”。
那现在请直接说出最受欢迎的三个科目。
生:哇,最高的三个是……师:(引导分析,挖掘数据信息)班主任教什么科目跟这个结果有相关性吗?你喜欢的科目是最受欢迎的科目吗?我们班是理科基因还是文科基因?……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气氛较活跃。
师:请看屏幕(设计幻灯片动画,依次呈现箭头),刚才
在我们的互动
信息技术课
tougao4@
33
JUN 2018 NO.12
中,依次经历了“明确任务,收集数据→建立表格→计算分析→形成报告”,这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一个“关于同学们最喜欢的科目”的问题。
通过这样一些步骤,我们就可以完成接下来项目的学习……
● 思考与启示
“激趣—连接”在教学中无疑是最重要的,选择一个既有统计属性又有娱乐特性的话题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连接学生的内在认知,能推动学生认知图式的整合和顺应。
笔者通过互动的教学方法,以体验为目的呈现完整案例,也是极其有效的。
教师应积极有效地为学生设计从“解构知识”出发,以“建构知识”为目的的范例教学,重视和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中来,实现信息技术课堂从“技术”到“思维”的转身。
以上述“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这一知识点的突破为例,范例教学策略的实施还要注重“范例”“体验”和“前导”几个关键词的理解和落实。
1.范例
(1)范例引入必须适切,才能起到激趣和连接的作用。
“教人未见其趣,永不乐学”。
激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连接,就是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的话题,与学生心理建立连接。
高一学生正值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他们有强烈
的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意愿,对世界(以及同伴的想法)充满好奇。
通过一个叫做《你正常吗?》的基于调查和数据分析的节目引入本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和大多数人对某个观点的看法,可以提高学生“用数据说话(说明问题)”的意识,这与表格数据的计算、分析、形成结论等主要学习内容具有一致性。
(2)范例的活动环节与知识点的解构导图搭配使用,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江苏省使用的信息技术(粤教版)教材中设计了“每章扼要回顾”环节,以树型导图的形式展示知识要点,范例的作用就是以鲜活的“情境”,将“知识导图”变成学生可感知的“思维导图”,其中范例的活动就是促发转化的催化剂。
本例中,根据江苏省高考方案,笔者执教的学生将在高一下学期确定选修科目,进入不同的选科组合,这意味着高一的学习伙伴因为选择的不同而被分到不同的班级,也预示着在未来的两年中他们将因为自己的选择而经历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挑战。
在此情境中,笔者设计当堂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科目”的活动,来解构“明确任务,收集数据→创建表格→计算分析→形成报告”的知识点,活动与知识解构一一对应。
(3)范例要典型,真正有助于学生迁移。
范例选择典型,活动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
首先,本例中数据来源于学生的当堂反馈,学生亲历
数据的产生过程;其次,12门学科选项,48个学生参与选择,具有足够大的数据量,使用Excel软件的计算功能成为必然,12个选择项的对比并不简单,使得利用图表直观呈现结果更有必要;最后,利用学生“对同伴的想法”好奇的心理,来理性(挖掘)分析同伴的选择呈现的信息。
2.体验性
把握知识的特性,设计合理的活动,体验会真实、具体。
互动是教和学的目的,在和谐的互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过程,而深度体验则促发学生更好地习得知识和应用迁移。
在本活动中,对学生而言数据本身就是个抽象的概念,使用类似“调查派”“问卷星”等网络工具固然可以实现数据快捷、准确的收集,但这一过程因为借助软件而“悄无声息”,不利于学生具体而深刻地体验。
因此,笔者以互动的方式更外显、更“热闹”地统计人数,让“数字”进入表格形成“数据”的过程成为解构知识的亮点。
3.前导性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思想是项目式学习的指导和引领,是学生探索“宏大”项目学习的启明灯,确保项目式学习“形散”而“神不散”,鲜活的“知识解构”式的教学范例必须呈现在项目学习之前,发挥教学引领的前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