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九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 ARDS,是一种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严重综合征。
常因休克、严重创伤、严重感染、肺循环栓塞(脂肪栓塞)、过量输血、输液及氧中毒等诱发,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胸闷。
气急、初期呼吸浅快(每分钟 30 次以上),晚期则变慢、节律不整、呼吸带鼾声,吸气时肋间隙与胸骨上窝下陷,发绀明显且进行性加重,呼吸衰竭引起严重缺氧或伴有高碳酸血症,最后导致心力和周围循环衰竭,病死率较高。
1、按内科危重病期护理常规。
2、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烦躁焦虑情绪,病情允许时采取端坐卧位。
3、早期给高浓度氧气吸入(50%以上)。
为防止氧中毒,应注意观察PaO:的变化,使其维持在89.33kPa(60~70mmHg)即可。
若效果不显,Pa0:始终低于6.67kPa(50mmlg)时,使用机械呼吸加用呼气末正压呼吸,可提高疗效。
4、给予特别护理,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呼吸困难程度、发绀变化等。
如发现呼吸频率由快变慢、节律不齐、发绀进行性加重,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
5、控制补液量,滴速不宜过快(30 滴/分为宜),以防加重病情。
定时测量中心静脉压,并监护心脏功能。
6、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准确记录出入量,防止心衰和肾衰的发生。
7、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呕吐物与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
做好皮肤护理,按时翻身更换体位,以防发生压疮及肺部感染。
8、给予易消化、富营养、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9、准备抢救物品,如氧气、呼吸机、吸引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抢救药品等。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
1、严格无菌操作
2、种侵袭性操作均按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生活护理
1、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
2、及时清除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窒息。
3、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
心理护理
向病人讲述疾病的病程及发病因素,指导病人如何与医护人员合作,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
一、概述
是多发于肺功能正常的患者,是多种严重疾病引起的肺毛细血管炎性损伤,通透性增加,继发急性高通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继发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易缓解的低氧血症,呼吸频数和呼吸窘迫。
二、观察及护理要点
项目
内容
护理要点
观察要点
低效型呼吸形态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呼吸困难及紫绀程度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2、观察病人神志变化。
3、高浓度吸氧,必要时给纯氧或加压给氧。吸入氧浓度尽可能低于60%,一般以30-40%为宜,避免氧中毒。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使用呼吸机治疗时,最好采用呼气末正压辅助呼吸,压力5—10cmH20。
4、随时监测记录出入量
2、监测尿量变化
3、遵医嘱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同时注意补钠。
4、遵医嘱补液。创伤,休克,出血患者及时补血容量,输血宜输新鲜血,输液时注意滴数,注意晶体,胶体液的合理搭配,及时测中心静脉压;休克纠正后应根据尿量酌情补液,维持适度平衡。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评估皮肤情况
2、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
3、保持床单元干燥整洁、平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体温、脉搏、呼 吸频率、血压等。
注意听诊肺部呼吸音 ,判断是否存在干湿 啰音、哮鸣音等异常 。
检查患者的皮肤、黏 膜是否出现发绀、水 肿等现象。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01
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 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 数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是否正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8
目 录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述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评估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康复与出院指导
0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 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 各种原因导致肺组织受损,引发 顽固性低氧血症。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 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
记录出入量,评估患者的水和 电解质平衡状况。
氧疗护理
根据患者缺氧程度和血气分析结果, 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
注意观察吸氧过程中是否出现氧中毒 症状,如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
监测吸氧效果,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或 浓度。
对于长期吸氧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吸 氧装置,确保其清洁和消毒。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为其进行下肢被动 活动,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防与护理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常见的并 发症之一,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键是及时纠正缺
氧状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输标02入题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脏器功能指标,发现异 常及时处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一、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三、治疗原则
小结:ARDS治疗选择PEEP,小儿透明膜病首选持续正压呼吸(CPAP)用氧
四、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毛细血管损伤、肺水肿、肺泡内透明膜形成致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潜在并发症多脏器功能衰竭
五、护理措施
六、健康教育
1.向病人和家属阐明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的重要性。
2.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和体格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注意劳逸结合,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者应戒烟。
预防呼吸道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常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肺泡毛细血管操作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ALI)最严重阶段或类型。
临床上以呼吸急促、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除原发病的表现外,常在原发病起病后5天内(约半数发生天24小时内)突然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发绀,不能被通常氧疗改善,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
二、一般护理(一)按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三)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协助进食。
(四)高浓度氧气吸入,必要时加压给氧。
为防止氧中毒,应注意观察氧分压的变化,使其维持在60~70mmHg即可。
如氧分压始终低于50mmHg,需行机械通气治疗,最好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六)做好心理护理,ARDS的患者因呼吸困难、预感病情危重、常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要关心安慰患者,解除思想顾虑。
(七)做好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八)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三、专科护理(一)氧疗。
ARDS的患者需及入较高浓度(FiO2>35%)的氧,使PaO2迅速提高到60~80mmHg或SaO2>90%。
氧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氧疗效果,如吸氧后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表示氧疗有效;如果意识障碍加深或呼吸过度表浅、缓慢,应根据动脉血箳分析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或浓度,保证氧疗效果。
不能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应做好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准备,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二)用药护理。
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患者使用呼吸兴奋剂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静滴时速度不宜过快,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神志变化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以便调整剂量。
(三)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缺氧有无改善;监测心率、心律及血压;意识状态及神经精神症状;观察和记录每小时尿量和出入量;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生化检验结果,了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一种危重疾病,常常出现在严重的肺部感染、创伤、误吸或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等引发的疾病中。
它的特点是肺泡损伤和炎症导致肺部组织水肿和纤维化,进而导致氧合和通气功能受损。
在护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时,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护理措施:1.监测和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
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异常。
2.提供支持性呼吸治疗:ARDS患者通常需要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功能。
在调整通气参数时,应根据患者的氧合情况和动脉血氧分压水平调整氧浓度和通气压力。
3.维持液体平衡:ARDS患者通常需要大量的液体治疗来纠正体液失衡。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液体入量和出量,并根据患者的尿量、体重和呼吸状态调整液体治疗。
4.预防和处理并发症:ARDS患者常常面临许多并发症的风险,包括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胃肠道出血等。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或处理并发症。
5.营养支持:ARDS患者通常需要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营养支持。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6.情绪和心理支持:ARDS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和机械通气支持,很多时候他们会感到焦虑、恐惧和绝望。
护士需要提供情绪和心理的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7.教育和指导患者及其家属:ARDS患者及其家属通常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过程了解不深,护士应该向他们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综上所述,护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需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支持性呼吸治疗、维持液体平衡、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提供营养支持、提供情绪和心理支持以及教育和指导患者及其家属。
通过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急性呼吸窘迫的护理技巧
急性呼吸窘迫的护理技巧急性呼吸窘迫是指由于心脏、肺部或其他原因导致呼吸功能受限,进而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二氧化碳排出不及时的状况。
这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同时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以下是急性呼吸窘迫的护理技巧,以帮助护士在处理这类紧急情况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1. 评估呼吸状况:在护理患者之前,首先要对呼吸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以及呼吸困难程度。
了解患者是否使用辅助呼吸设备,如氧气面罩或呼吸机。
还要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以确定氧气供应是否充足。
2. 提供氧气支持:对呼吸窘迫的患者,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氧气供应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适当选择合适的氧气输送方式。
常见的方法包括鼻导管、氧气面罩和呼吸机。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病情变化,调整氧气流量或浓度。
3. 保持通畅的呼吸道: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清除咯血、分泌物或其他阻塞物,以确保气道通畅,并帮助患者正常呼吸。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头后仰或侧卧位,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呼吸。
4. 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可能会感到恐慌和焦虑,这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
作为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交流,提供安全感,并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呼吸。
呼吸训练、延长呼气和深呼吸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5.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的护理至关重要。
除了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还要注意血压、心率和体温的变化。
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 治疗原发原因:急性呼吸窘迫的护理也包括治疗原发原因。
例如,如果呼吸窘迫是由感染引起的,护士应该帮助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
根据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其呼吸功能。
总结:急性呼吸窘迫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护士们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处理。
通过对呼吸状况的评估、提供氧气支持、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监测生命体征以及治疗原发原因,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护理,并在急性呼吸窘迫中发挥关键作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Hale Waihona Puke 遵循药物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考虑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药物
D
C
B
A
E
药物副作用观察与处理
观察药物副作用: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01
药物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机械通气:适用于重度低氧血症患者,需要呼吸机支持
机械通气应用
适应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01
目的:改善通气,提高氧合
02
方式: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
03
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呼吸状况
04
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和反应,调整通气参数和模式
05
气道管理策略
STEP5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病情观察与评估
呼吸支持与治疗
药物治疗与护理
心理护理与康复
病情观察与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监测: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发热或体温过低
呼吸频率监测:观察呼吸频率变化,及时发现呼吸急促或呼吸过缓
心率监测:观察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心率过快或过慢
血压监测:观察血压变化,及时发现血压过高或过低
药物治疗与护理
镇静镇痛药物使用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镇静镇痛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确定药物剂量
药物给药方式: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如口服、静脉注射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治疗及护理
非药物治疗方法
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 和心理支持等,以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痰 和气道护理,以减少感染风 险。
氧气疗法
确保患者的氧饱和度维持在 安全范围内,监测氧气流量 和浓度。
水平护理和高度护 理的差异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窘迫综合治疗及 护理
在处理急性呼吸窘迫的综合治疗和护理中,提供正确的管理和支持是关键。
疾病概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肺泡损伤。
综合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使用合适的药物来缓解症 状、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 康复。
呼吸支持技术
通过机械通气、氧疗和正 压通气等技术来维持患者 的呼吸功能。
肺科医生
负责制定治疗方案、监测 病情和指导综合护理。
护士
提供基础护理、监测生命 体征和协助医生进行治疗。
呼吸治疗师
负责呼吸支持技术的操作 和监测,保证患者的呼吸 稳定。
重要注意事项
避免压力性损伤 监测并发症
合理调整床位,使用垫子和支持装置,以减少 皮肤损伤。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 理并发症。
预后评估
1 临床指标评估
2 预防并发症
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体征和症状, 以监测治疗效果。
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并处理可能导致严 重后果的并发症。
护理团队合作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
• 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 肺泡上皮细胞损伤 • 肺微循环障碍 • 严重感染(如脓毒症)
护理目标
治疗肺部病变
维持氧合
针对病因治疗,如病毒、菌株等。
吸氧治疗,气道管理等,以维持 血氧饱和度。
控制体液平衡
预防液体潴留和肺水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评估
1
临床检查
测量氧分压,肺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
2
通过CT、MRI和X线等措施确定患者的肺
功能。
3
实验室检查
抽取血标本并进行检查,以确定病因。
护理措施
1 维持呼吸道通畅
支气管扩张剂和支持性呼 吸。
2 预防感染
使用抗生素,防感染篇。
3 鼓励活动Βιβλιοθήκη 适度增加活动,预防并发 症。
并发症的护理
低血压 多器官功能障碍 肾功能衰竭
血容量重建,强心药物。 根据患者状况进行积极处理。 调节负荷,控制体液平衡,尿毒症等。
护理效果的评估和再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护理效果,如呼吸频次、打喷嚏和头昏等。确保治疗 方案的有效性和患者康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 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和 低氧血症。本次介绍其护理相关内容,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呼吸异常,表现为短促、内痛、异常的形式。
心律失常
心脏不规律,可能是心律过速或过缓。
低氧血症
缺乏氧气,导致氧分压升高。
意识障碍
认知能力下降,出现混乱或嗜睡。
护理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关键护理要点
护理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关键护理要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以急性肺损伤为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肺顺应性下降。
护理中,注重采取一系列关键护理要点,以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和保障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本文将从吸氧治疗、体位导向及营养支持等方面阐述护理中的关键要点。
一、吸氧治疗1. 必要性评估:对呼吸窘迫的患者进行吸氧指征评估,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比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
2. 固定低流量吸氧:采用低流量吸氧,以减少氧中毒的风险和避免肺损伤进一步恶化。
通常使用鼻导管或面罩进行吸氧治疗。
3. 氧合指数监测:密切监测氧合指数(PaO2/FiO2)变化,以评估吸氧治疗的疗效及调整吸氧浓度。
二、体位导向1. 俯卧位通气:将患者从卧位转至俯卧位,可改善胸肺复张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衡,改善氧合水平。
俯卧位通气需注意患者肌肉松弛和导管牵拉问题。
2. 半俯卧位通气:对不能耐受俯卧位的患者,可采用半俯卧位通气,即胸部抬高30度左右,以增加肺容积和改善通气。
三、营养支持1. 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期,患者消耗增加,免疫力下降,应尽早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以维持充足的营养供应。
2. 蛋白质补充:合理提供蛋白质摄入,有助于支持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恢复。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入量和排泄情况,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并进行监测。
四、其他关键要点1.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和问题存在。
2. 防止感染: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清洁呼吸机和导管等器械。
3. 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导致ARDS的基础疾病,如感染、创伤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结而言,护理中的关键要点包括吸氧治疗、体位导向、营养支持以及其他相关措施。
护理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
护理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简称ARD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在护理领域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护理角度,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并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期预防、治疗护理以及后续康复护理进行论述。
一、早期预防护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方面,护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定期进行患者呼吸状况的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呼吸异常情况;2.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浅等指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维持患者呼吸通畅,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定期清洁呼吸道,避免感染;4.密切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指标,及时调整吸氧浓度。
二、治疗护理一旦患者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呼吸负荷,可采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操作;2.给予相应的氧疗,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衰竭程度,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浓度;3.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根据结果调整吸氧方式和浓度,保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4.控制并预防感染,定期更换气管插管或切口穿刺口,加强抗感染措施;5.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如利尿药、激素等。
三、康复护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康复阶段,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患者的康复状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康复评估,了解患者的疾病程度和康复需求;2.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康复锻炼、物理治疗等;3.提供心理支持,积极引导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其克服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4.定期随访和评估,密切关注患者的康复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综上所述,护理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需要从早期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护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九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精品文档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血管损伤、肺水肿导致气体 交换功能障碍有关。
2、潜在并发症:多脏器功能衰竭。
内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具体见呼吸衰竭的病人护理章节。
出版社 医学分社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谢谢!
15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4、液体管理
为减轻肺水肿,要合理限制液体入量。在血压平稳和保证组 织灌注前提下,液体出入量宜轻度负平衡(-500~-1000ml),液 体入量一般不超过1.5~2L/d,可使用利尿剂以促进水肿的消退。
5、营养支持和监护
ARDS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可行全胃肠营养,给予高 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保证补充足够的营养,并能保 护胃肠粘膜。
内科护理学
护理评估——临床表现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症状
多数患者于原发病起病后72小时内发生,除原发病 的症状和体征外,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是呼吸增快,呈进 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紫绀,伴有烦躁、焦虑、出汗、 皮肤苍白等。呼吸困难突出的特征是呼吸深快、费力, 不能用通常的吸氧疗法改善,也不能用其他的疾病解释。
4、心脏超声和检查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护理评估——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状态,是否能正确认识疾病 的发生发展,是否存在恐惧等心境,评估家属对患者的 支持力度。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肺水肿和肺泡痿陷进行处理,积极控制 原发病,改善通气,改善氧合功能,纠正缺氧,保护器官功能, 调节液体平衡,防治并发症。
2.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PaO2:50mmHg,PaCO2:30mmHg。氧 分压比上吸入氧浓度(FiO2)为氧合指数,氧合指数(PaO2/FiO2) 250mmHg。 (2)X线胸片:双肺可见斑片状阴影。 问题: (1)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做哪些检查? (2)患者存在哪些护理问题? (3)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常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面色、神志、生命体征、尿量。
2、观察患者有无呼吸窘迫、气促、发绀等症状,如伴有烦躁、出汗、焦虑,及时报告医生。
二、护理措施1、立即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有利于正常呼吸。
2、高浓度(>50%)给氧,使PaO2>60mmHg或SaO2>90%,必要时面罩给氧,如果缺氧状态仍未纠正,尽早行机械通气。
3、机械通气:一旦诊断为ARDS,特别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尽早进行机械通气,使呼吸窘迫改善:⑴FiO2>50%时,PaO2<60mmHg;⑵虽然PaO2>60mmHg,但在氧疗过程中PaO2,呈进行性下降,且对增加FiO2反应不佳;⑶虽然PaO2>60mmHg,但PaCO2>50mmHg或pH <7.30。
4、每4小时进行一次血气分析,指导氧疗和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调节,纠正酸碱度和电解质平衡。
脱机前再行血气分析一次。
5、药物治疗护理(1)维持体液平衡:①每日液体入量应限制在1500-2000毫升。
②适当使用利尿剂,加速水肿液排出,改善心肺功能。
③ARDS早期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胶体可渗至肺间质,不宜输胶体液。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用甲泼尼龙或地塞米松。
(3)补充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可通过鼻饲或全胃肠外营养补充。
6、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做好皮肤护理。
7、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紧张情绪。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
2、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
四、注意事项1、禁烟、禁酒。
2、避免诱发因素,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3.体 征
早期:无或少 量细湿啰音
后期:水泡音 及管状呼吸音
护理评估
(三)辅助检查
ARDS时,氧合指数(PaO2/FiO2)≤200。 胸部X线检查显示双侧肺浸润阴影。肺 毛细血管楔压
护理评估
(四)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因面临生死考验,特别是进入 重症监护病房,使用机械通气辅助 呼吸,难于或不能用语言表达其感 受和需求,往往会出现烦躁不安、 焦虑等心理反应。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九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概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是指严重感染、创伤、
休克等肺内外病变导致的以肺 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 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 严重阶段。其临床特征为呼吸 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 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肺内因素:如吸入毒气、烟尘、胃内容物、氧中毒、肺挫伤、
放射性挫伤、重症肺等。 (2)肺外因素:如严重休克、严重感染、严重非胸部创伤、大面积
烧伤、大量输血、急性胰腺炎、药物或麻醉品中毒等。
询问病人是否存在感染、中毒等诱因, 是否存在慢性病病史
护理评估
(二)临床表现
1.原发病表现
败血症
误吸
创伤
2.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加 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呼吸 困难、发绀。病人常感到胸 廓紧束、严重憋气,即呼吸 窘迫,不能用通常的吸氧疗 法改善。
护理评估
抢救配合
1.休息 将病人安置于ICU实施特别监护。
2.给氧 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是抢救ARDS最重要的 措施。给予高浓度(>50%)、高流量(4~ 6L/min)吸氧。
3.心理支持 对神志清醒的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 给予心理支持。4.饮食 鼻饲或静脉高营养及时补 充热量和高蛋白、高脂肪。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
【概念】
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呼吸困难情况。
2、评估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护理措施】
1、给予中凹卧位,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
2、给予高浓度的氧疗以提高血氧分压,记录吸氧方式、吸氧浓度及时间,观察氧疗效果和副反应。
3、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妥善固定气道导管;防止误吸的发生;做好口腔护理。
4、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口唇、指趾端皮肤颜色、发绀状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结果等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5、做好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的护理。
6、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慰,缓解焦虑情绪。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缓解期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教会患者有效排痰,避免刺激性气体的吸入。
2、告知患者出现气急、紫绀加重等变化时,及时就医。
3、给予用药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护理学
病理
出版社 医学和纤维化期,三个阶段常重叠存在
内科护理学
护理评估——临床表现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症状
多数患者于原发病起病后72小时内发生,除原发病 的症状和体征外,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是呼吸增快,呈进 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紫绀,伴有烦躁、焦虑、出汗、 皮肤苍白等。呼吸困难突出的特征是呼吸深快、费力, 不能用通常的吸氧疗法改善,也不能用其他的疾病解释。
4、心脏超声和检查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护理评估——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状态,是否能正确认识疾病 的发生发展,是否存在恐惧等心境,评估家属对患者的 支持力度。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肺水肿和肺泡痿陷进行处理,积极控制 原发病,改善通气,改善氧合功能,纠正缺氧,保护器官功能, 调节液体平衡,防治并发症。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血管损伤、肺水肿导致气体 交换功能障碍有关。
2、潜在并发症:多脏器功能衰竭。
内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具体见呼吸衰竭的病人护理章节。
出版社 医学分社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内科护理学
第二章 第九节
出版社 医学分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内科护理学
病因病机
出版社 医学分社
引起ARDS的原因很多,可分为肺内因素(直接因 素)和肺外因素(间接因素)。
ARDS的本质是多种炎症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 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及其释放的炎症介质和 细胞因子间接介导的肺脏炎症反应。
2、体征
早期体征不明显,或仅在双肺闻及少量细湿啰音, 后期多可闻及水泡音,可有管状呼吸音,出现肺实变的 体征。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典型改变为PaO2降低,常<60mmHg,PaCO2降低,常< 35mmHg。氧合指数(PaO2/FiO2)正常值为400~500mmHg, ≤300mmHg为诊断的必要条件。最新柏林会议规定检测动脉血气 分析患者应用的呼气末正压(PEEP)/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 不低于5cmH2O.早期因同期过度可出现pH高于正常,后期可因呼 吸肌疲劳合并代谢性酸中毒,pH可降低。 2、X线胸片 早期可无明显异常或只有散在浸润性表现,进而出现肺纹理 增强和斑片状阴影,逐渐融合成大片状浸润阴影。 3、血流动力学监测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4、液体管理
为减轻肺水肿,要合理限制液体入量。在血压平稳和保证组 织灌注前提下,液体出入量宜轻度负平衡(-500~-1000ml),液 体入量一般不超过1.5~2L/d,可使用利尿剂以促进水肿的消退。
5、营养支持和监护
ARDS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可行全胃肠营养,给予高 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保证补充足够的营养,并能保 护胃肠粘膜。
1、原发病的治疗 是治疗ARDS的基础和首要原则。感染是导致ARDS的常见原 因,积极有效的控制感染,是必要的措施。治疗上可选择广谱抗 生素。 2、纠正缺氧 提高氧分压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尽一切可能措施积极进行抢 救。轻症患者可给予面罩给氧,重者可使用机械通气。一般给氧 浓度>50%,使PaO2≥60mmHg或SaO2≥90%。 3、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的目的是维持充分的通气和氧合,以支持脏器功能。 目前推荐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主要措施是合适水平的PEEP和 小潮气量。
6、其他治疗
可采用糖皮质激素、鱼油和吸入一氧化氮等措施,但治疗价 值不确定。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预后
预后与原发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病死率约为 36%~44%。继发于感染中毒症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 发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肺炎患者预后极差,老年患者预后 不佳。ARDS存活者大部分肺脏能完全恢复,部分遗留 肺纤维化,但多不影响生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