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汇总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整理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整理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2.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3.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犹如,如同)4.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酒)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6、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7、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
名词。
)8.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 9.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猝。
形容词。
)10.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1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同“畔”)1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莫,同“暮”,年末)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
名词。
1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濯:通浊肮脏,水不清。
形容词。
)14.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15.忳郁邑余挓傺兮。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16.伏清白以死直兮。
(伏,通“服”,保持)17.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18.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19.椎床便大怒。
(椎,通“捶”,捶打)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第一个椎:通锤,兵器。
名词。
第二个椎:通锤,用铁锤20.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软结实)21.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22.虽与府吏要。
(要,通“邀”,约)23.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24.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旁边)吾灵尚依旁汝也。
旁:通傍依附,接近,动词。
25.契阔谈燕。
(燕,通“宴” 饮宴、玩乐)燕:通宴;安逸,安闲。
形容词。
燕坐于华堂之上。
26.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已:同以。
从此已去,勿复如是!已: 同矣,了。
语气助词。
“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价。
难已”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高考必备文言文通假字归纳总结
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思厥先祖父,暴霜露7.忠义暴于朝廷。
8.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9.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0.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11.被明月兮珮宝璐。
”12.闻妻言,如被冰雪。
”13.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14.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15.见其客朱亥,俾倪.”16.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17.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8.秦有余力而制其弊,”19.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20.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21.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2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23.或师焉,或不焉。
”24.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5.汝见我不?”26.宁可共载不?”27.食之不能尽其材。
”28.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29.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30.须臾成五采。
”31.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32.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33.胡取禾三百廛兮?”34.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35.适中手自钞录。
”36.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37.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38.屈平既绌,”39.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4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41.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42.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4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4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45.汉亦留之以相当。
”46.曹军不能抵当。
”47.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48.坦墙周庭,以当南日,”49.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50.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51.所识穷乏者得我钦?”52.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53.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5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5.一夜飞度镜湖月"’56.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第3节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考向一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通假字辨识“3方法”正确辨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是靠对常用通假字的牢固掌握,二是靠对句子整体意思的把握。
一般来说,若某个文言实词按照它字面的意思解释不通时,它就很有可能是通假字。
考生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辨识通假字。
1.字音分析法有一部分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似,这是辨识通假字的途径之一。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通“无”,这是双声通假;“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中的“从”,通“纵”,这是叠韵通假;“列缺霹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列”,通“裂”,这是同音通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中的“生”,通“性”,这是变音通假。
2.字形分析法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旁,考生可以用增加、更换、取消形旁的方法去辨识通假字,找出本字,从而正确理解该通假字的意思。
(1)增加形旁,找出本字。
在形声字的声旁本身与形声字通假的情况下,考生可以用给声旁增加形旁的方式找出本字。
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中的“采”,通“彩”,意思是“光彩,色彩”。
(2)更换形旁,找出本字。
在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换而形成通假的情况下,考生可以用给通假字更换形旁的方式找出本字。
如“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中的“振”,通“震”,意思是“惧怕”;“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中的“还”,通“环”,意思是“环绕”。
(3)取消形旁,找出本字。
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形成通假的情况下,考生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从而找出本字。
如“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庭”,通“廷”,意思是“朝廷”。
2020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通假字汇编
108.沈:同“沉” ;程度深。副词。 “沈醉不知归路。 ”
109.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
110.生:同“性”;资质,禀赋。名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1.声:通“伸” ;陈述,说明。动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
39.“诎”通“屈”,如“其次诎体受辱”。(《报任安书》)
40.“趣”通“趋”,往,取,如“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 41.“生”通“性”,资质,禀赋,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
42.“识”通“志”,记住,如“汝识之乎”。(《石钟山记》)43. “识”通“帜”,标志,如“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勾践灭昊高兴喜欢如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o田通畋庭通廷涂通途无通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2020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通假字汇编
1.“案”通“按”,察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颁”通“斑”,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3.“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76.明约束者也”
77.陌:通“百” ;量词。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
78.莫:同“暮” ;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
79.壁下。 ”
80.莫:同“暮” ;日落时,引申为“末”“莫春者,春服既成, 。 ”
81.畮:同“亩”;土地面积单位。量词。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
9.“裁”通“才”,刚刚,如“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促织》)
10.“采”通“彩”,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11.“绌”通“黜”,罢官,如“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60例通假字
L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颁:通“斑”。
颁白,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通“披”,披散,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靖之战》).弊:通“敝”,困乏,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1O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1L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采:通“彩”,色彩,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傩: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傩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细: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细,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17•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而:通“尔”,你的,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反:通“返”,往返,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衡:①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论积贮疏》)②通“横”,梗塞,不顺,动词。
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三总复习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二. 教学步骤:(一)理解考纲的表述——明确考什么考纲总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决定了选材范围。
所谓“浅易”,按高考历年选材标准看,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包括六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以《孟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往往含有寓言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考纲的具体表述是: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复习建议1. 提前开始熟悉初中以来教材里属于前面所述“浅易文言文”范围的课文,如《史记》、《孟子》、《聊斋志异》以及“唐宋八家文”等。
熟悉到知词、知句、知事、知人、知理的程度。
提高文言语感。
2. 多作一点历年高考题,决不能放松复习课同步练习,迁移课内知识,熟能生巧。
3. 特别注意翻译训练,开始阶段应注意落实以下步骤:11题,文言实词,这是文言文拿分的关键。
12题,文言虚词,在读懂文句的基础上,课、卷对照,逐项比较,由易到难。
13题,人物性格评价分析,先明确题干要求,看清几个方面,逐句结合上下文判断。
14题,设题点主要在内容上着眼,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价等方面。
手法是前后错位、东事西做、张冠李戴、夸大缩小、曲解文意、无中生有。
只能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选项、原文仔细对照。
15题,翻译。
可沿下列步骤操作。
①见到句子先回原文,弄清上下语境。
这一步是基础,决定翻译的思考方向。
②再运用确定实词词义的方法,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保障做到“信”,不漏采分点。
(留、配、换)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高考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整理精校打印版
一、高考常见文言文通假字整理◇案:通“按”,察看。
例: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颁:通“斑”,黑白相间。
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倍:通“背”。
例: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辩:①通“辨”,区别。
例: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②通“变”,变化。
例: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采:通“彩”,彩色。
例: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卒:通“猝”,匆忙。
例: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趣:通“促”,催促。
例: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丁宁:通“叮咛”。
例: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而:通“尔”,你,你们。
例:字而幼孩《种树郭橐驼传》◇反:通“返”。
例: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项脊轩志》◇伏:通“服”,心服。
例: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项羽之死》◇不:通“否”。
例: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共:通“供”例: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何:通“呵”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盖:通“盍”,何,怎样。
例: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驩:通“欢”。
例:请毕今日之驩《苏武传》◇还:通“环”,绕。
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距:通“拒”。
例: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倔:通“崛”例: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决:通“诀”,诀别。
例:与武决去《苏武传》◇扣:通“叩”,询问。
例: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大铁椎传》◇离:通“罹”,遭遇。
例:“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敛:通“殓”。
例:敛不凭其棺《祭十二郎文》◇缪:通“缭”。
例: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列:通“裂”。
例:列缺霹雳《梦游天姥吟留别》◇闵:通“悯”。
例:夙遭闵凶《陈情表》◇冥:通“溟”。
例:北冥有鱼《逍遥游》◇莫:通“暮”。
例:莫春者,春服既成《侍坐章》◇缪:通“穆”。
例: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内:通“纳”,使进入。
例: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而:通“能”,能力。
例:而征一国者《逍遥游》◇泮:通“畔”。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索引(整理版)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索引(整理版)
简介
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是指在不同的古代文献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字形但读音不同的字。
对于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本索引整理了一些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供学生参考使用。
索引
1. 人/仁
- 同音字:亻、㕣、㐭
2. 人/壬
- 同音字:亻、㕣、㐭
3. 己/已
- 同音字:已、巳
4. 有/又
- 同音字:又、 、旴
5. 至/止
- 同音字:止、旨、早、
6. 陶/匋
- 同音字:匋、逃
7. 畏/威
- 同音字:咼、
8. 禁/琴
- 同音字:琴、禁、感
9. 肉/宙
- 同音字:肉、宙、咮
10. 金/今
- 同音字:今、金、斤
...
使用说明
该索引按照通假字的常见程度进行了整理,并提供了相应的同音字作为参考。
在阅读高中文言文时,遇到这些通假字可以参照索引进行对照,加深理解。
注意:该索引只提供了一部分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还有其他的通假字并未列入索引。
在阅读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文献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和推测。
高考语文有哪些必考的文言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有哪些必考的文言文知识点高考语文必备文言文知识掌握一、一词多义梳理①事、事故、变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②旧、往昔、过去的、原来的:豫章故郡③故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故④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⑤故意、特地: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⑥依然、依旧: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③因果连词,所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①完:担中肉尽(《狼》)②全部用出或极力完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尽③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④所有的:尽人皆知⑤极:尽善尽美属 (以下读shǔ) ①统属、隶属、届寸::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类、辈: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以下读zhǔ③连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撰写: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⑤嘱托,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缚即炉火烧绝之②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即③就是:此即风景之尤胜者也④假如:即有如不称。
妾得无随坐乎⑤当、当前:成功在即⑥通“则”,就:且壮士不死即已⑦如同: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①却、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且②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③姑且、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④边……边,又……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⑤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⑥尚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胜中秋尤胜——盛大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山水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数不胜数——尽,能承受错纷错如织——交错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磨刀石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通“措”,处置状雷锟电霍,无得而状——描述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形态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观状河伯留客之久——估计寻而病寻作,余既岂归——不久未果,寻病终——不久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八尺为寻——量词,一寻二、词类活用名作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禁,带:以……为带;名词意动用法无得而状——形状,描摹形状缓板而歌——板:敲撞板,歌:唱歌最可觞客——觞:请饮酒面北为平远堂——面:面对着祠韦苏州——祠:筑祠堂吏吴两载——吏:做官名作状: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星:像星辰一样栉比如鳞——像梳子齿密密麻麻檀板丘积——像小山/樽壘云泻——像云彩形容词作动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这份资料必须收藏!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
由于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
因此,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份,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
①音同或音近的字替用本字。
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倍"能"背",意为"违背"。
②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如:"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广责"能"债"。
③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字。
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原列传〉)形声字"指”通声旁字"旨",意为 "旨趣"。
④改换同声旁字的义符(形旁)来替代。
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被"通"披"。
高中阶段所有的通假字《烛之武退泰师》1.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 共其乏困(通”供”,供应)3. 夫晋,何厌之有(通"痿",满足)4. 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快乐)6. 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剌秦王》7.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e ,快乐。
8.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埠”,cui ,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
◇今日往而不反者 通“返”,回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 通“返”,回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花白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 通“返”,回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花白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取“异”义 ◇昼夜勤作息 偏取“作”义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中学文言文偏义复词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取“异”义
◇昼夜勤作息 偏取“作”义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取“入”义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中学文言文偏义复词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取“异”义
◇昼夜勤作息 偏取“作”义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取“入”义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指“姥”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去来江口守空船
◇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 ◇进兵北略地
◇恐此事非奇
◇寻病终
◇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 ◇进兵北略地 夺取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寻病终
◇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
◇进兵北略地 夺取
◇恐此事非奇 适宜
◇寻病终
◇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
◇进兵北略地 夺取
◇恐此事非奇 适宜
◇寻病终 不久
◇而卒葬之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烟涛微茫信难求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指“母”、“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_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必考点
_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必考点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辞:通在“疲”;烦躁。
形容词。
“辞夫输旧不易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Gerb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曝露,显露出。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败杯杓,无法言。
”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腰”背弃,违反。
动词。
“倍道而无令,则天无法并使之吉。
”被:通“被”;顶。
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新”;穿著。
动词“闻妻言,例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新;全面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售诗云泽畔,”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建为:通在“躲避”;避开。
动词。
“其北陵,文王马萨省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在“敝”;困苦,失利。
形容词。
“秦存有余力而新制其弊,”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弊:通在“敝”;疲倦,衰落。
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四面受敌。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客人的人。
名词“设立九宾于廷,臣实乃敢于上璧。
”。
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第3节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考向一 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类别释义示例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用。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通假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为了方便起见,对于通假字和古今字,在课本中都用“同”或“通”表示。
通假字辨识“3方法”正确辨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是靠对常用通假字的牢固掌握,二是靠对句子整体意思的把握。
一般来说,若某个文言实词按照它字面的意思解释不通时,它就很有可能是通假字。
考生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辨识通假字。
1.字音分析法 有一部分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似,这是辨识通假字的途径之一。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通“无”,这是双声通假;“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中的“从”,通“纵”,这是叠韵通假;“列缺霹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列”,通“裂”,这是同音通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中的“生”,通“性”,这是变音通假。
2.字形分析法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旁,考生可以用增加、更换、取消形旁的方法去辨识通假字,找出本字,从而正确理解该通假字的意思。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
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
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
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
名词。
“混黄华叶衰。
”皇:通“惶”;恐俱,惊慌。
形容词。
“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
形容词。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简:同“拣”;挑选。
动词。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
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
动词。
“风吹草低见牛羊。
”景:同“影”;影子。
名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
副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皆。
副词。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语文综合知识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汇总篇一:【高考复习方案】20XX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诗经》两首新人教版必修2【高考复习方案】20XX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诗经》两首新人教版必修2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氓之蚩蚩..2.匪.来贸丝3.于.嗟女兮4.犹可说.也5.隰则有泮.6.岁亦莫.止7.彼尔.维何.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氓.之蚩蚩今义:流氓古义:________________2.泣涕.涟涟今义:鼻涕古义:________________3.总角之宴.今义:宴会古义:________________ 4.三.岁食贫今义:确数,三古义:________________ 5.薇亦作止.今义:停止古义:________________ .棘今义:孔穴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2.将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3.言既见复关,载笑载言.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夙.兴夜.寐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2.忳郁邑.余侘傺兮3.何方圜.之能周兮4.延伫乎吾将反.5.进不入以离.尤兮6.芳菲菲其弥章.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今义:水势大古义:________________2.固时俗之工巧..兮今义:技艺巧妙古义:________________ 3.偭规矩而改错..今义:改正错误古义:________________ 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今义:经济情况不好古义:________________ 5.自前世..而固然今义:前生古义:________________6.高余冠之岌岌..兮今义:形容十分危险古义:________________ 7.长余佩之陆离..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修退将复修.吾初服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乃重修.岳阳楼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鸷鸟之不群.兮2.驰椒.丘且焉止息3.步.余马于兰皋兮4.屈.心而抑.志兮5.伏清白以死.直兮6.回.朕车以复路兮7.忽反顾以游.目兮8.驰.椒丘且焉止息9.哀.民生之多艰10.亦余心之所善.兮11.伏清白以死直.兮12.高.余冠之岌岌兮13.固前圣之所厚.14.长.余佩之陆离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謇朝谇而夕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槌.床便大怒2.箱帘.六七十3.蒲苇纫.如丝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君家妇难为..今义:使别人为难古义:________________2.何乃太区区..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古义:________________3.汝岂得自由..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古义:________________4.可怜..体无比今义:值得怜悯古义:________________5.本自无教训..今义:训斥古义:________________6.处分..适兄意今义:对犯错的人做出处罚决定古义:________________7.便利..此月内今义:方便古义:________________8.卿可去成婚..今义:结婚古义:________________ 9.蹑履相逢迎..今义: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古义:________________10.人事..不可量今义:关于人员的录用、奖惩等工作古义:________________11.叶叶相交通..今义: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意何意.致不厚吾意.久怀忿处分适兄意.2.适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适.得府君书3.见相见.常日稀渐见.愁煎迫项伯即入见.沛公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孔雀东南..飞2.卿当日.胜贵3.仕宦..于台阁4.何敢助妇语.5.以此下.心意6.交广市.鲑珍7.足以荣.汝身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契阔谈.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同心..而离居今义:齐心古义:________________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今义:几何学古义:________________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今义:回家的念头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遗采之欲遗.谁小学而大遗.始访其遗.踪深追先帝遗.诏2.故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君安与项伯有故.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列坐其次..今义:居于次一等的古义:________________2.俯察品类..之盛今义:物品的种类古义:________________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今义:低头抬头古义:________________4.所以..游目骋怀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________________ 5.信.可乐也今义:指书信古义:________________6.亦将有感于斯文..篇二:高三第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一20XX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一)【高考导航】1.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
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
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特别是文言句子翻译由辨析改为笔译后,减少了客观题的分值,增加了笔译的分值。
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源自“课内”。
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我们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我们“课内”学过的,二是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的。
4.从选材上看,除人物传记外,还涉及其他文体。
从分值上看,句子翻译覆盖面大,分值较高。
根据近年高考试题的考查内容预测,20XX年高考设题可能会呈现出如下特点:1.实词考查仍是重点,20XX年18套试卷全部单独设题考查,江苏高考连续9年考查了这一考点。
2.侧重于文中信息筛选,20XX年有15套试题单独设题考查指定的信息的筛选、判断。
3.侧重于内容概括的考查,20XX年18套试卷都以不同的形式考查了对内容的分析、阐述概括。
4.翻译题目要求翻译原文中的语句,除设立相应的得分点之外,20XX年在文句意思和语句通顺上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课前预习】一、阅读下文,完成1~2题。
晏子振民①②③景公之时饥。
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
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
徐其日,而不趋。
三年台成而民振。
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
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④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
”【注】①当:主持,主管。
②赁:工钱。
③兆:此句与下句有误,应是:“远其涂,佻其日。
”佻,延缓。
④偶:通“寓”,寄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晏子请为民发粟 ________ .民足乎食 ________ .依物而偶于政 ________ .2.解释下列各句中“振”的意思。
三年台成而民振 ________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________ .轩辕乃修德振兵 ________ .天伦之爱,振古莫俦 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3~4题。
沈周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
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
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
及长,书无所不览。
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
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①郡守欲荐周贤良,周决意隐遁。
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
奉亲至孝。
父没,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
”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
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