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2019春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A版)课件:第二章 2.2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共62张PPT)
【精编】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2-第二定义课件-精心整理
(x 1)2 y2 1
3答案
25 16
3.点 P 与定点 F (2, 0) 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 : x 22 的
距离之比为
3:5,则点
P
的轨迹方程是__(_x__1_)_2 __.y2
3
1
解:设点 P ( x, y) . 则它到定直线
:x
22 的距离 d
25
x 22
16
( x0 c)2 y02 =
(
x0
c)2
b2
b2 x02 a2
=
c2 x02 a2
2x0c a2
=
c a
x0
a
= ex0 a = a ex0
y P(x0, y0)
F左 o F右
x
思考:
椭圆 x2 9
y2 4
1 的焦点为 F1、F2 ,点 P 为其上的
动点,当 F1PF2 为钝角时,则点 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x2 y2 A. 1.
9 16
C)
x2 y2 B. 1.
25 16
C . x2 y2 1或 x2 y2 1.
x2 y2 D. 1
25 16
16 25
16 25
2、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中,关于x轴和y 轴
都对称的是( D )
A、X2=4Y B、X2+2XY+Y=0 C、X2-4Y2=X D、9X2+Y2=4
(c,0)
c
e c PF左 或 PF右
a d左
d右
e c PF左 或 PF右 a d左 d右
于 F1F2 )的点 的轨迹。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教材 分析
教学 方法
过程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 学 反 思
1.对于这一节内容,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 式:一种是直接介绍而不讲具体的探寻过程, 这样的处理不利于我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 培养;二是本课方式,通过强调对公式的探 索过程,提高学生利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 题的能力;
教 学 反 思
2.在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本课重点介绍了寻 找轨迹方程的基本思想:建立直角坐标系——设 点——寻找等量关系.让学生在明了基本步骤的 前提下,再进行有效的推导;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教学 方法
过程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 材 分 析
1.教学内容及地位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 书(选修2-1)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的第四节“抛物 线”的第一节课,抛物线是继椭圆、双曲线之后的第三 种圆锥曲线,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二 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在物理上也研究过“抛物线 是抛体的轨迹”,这些足以说明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应 用的广泛性,在这节内容里,我们将更深入的研究抛物 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为进一步理解圆锥曲线的性质 做好铺垫,在教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教师指出:定点F到定直线L的距离是常数,
可设为P(P﹥0),要求学生自己建立适当的坐标
系,求出抛物线的方程。 (2)课件投影三种建系法:
建 系 方 式
以L所在直线为 y轴,过F作L的 垂线为X轴建立 直角坐标系。
以F为原点, 过F与L垂直的 直线为X轴, 建立直角坐标 系。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 方法过程 设计
教学 反思
目 标 分 析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3 双曲线 2.3.2 第1课时 双曲线
|PQ|= x2+y-52= 54y-42+5-b2,
其中 y≥2b,若 2b≤4,当 y=4 时,|PQ|最小=2. 从而,5-b2=4,即 b2=1,双曲线方程为y42-x2=1. 若 2b>4,当 y=2b 时,|PQ|最小=2,从而54(2b-4)2+5-b2=4,所以 b=72或 b =32(与 b>2 矛盾).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4y92 -44x92=1. 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42-x2=1 或4y92 -44x92=1.
离心率 渐近线
c e=__a____∈_____(_1_,__+__∞_)____
____y=__±__ba_x _____
___y_=__±_ab_x______
• 2.等轴双曲线 • 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标准方x2程-为y2=__a2____________.
1.双曲线x42-y2=1 的实轴长为 A.4 C. 3
『规律总结』 1.求双曲线的离心率,常常利用已知条件列出关于 a、b、c 的等式,利用 a2+b2=c2 消去 b 化为关于 a、c 的齐次式,再利用 e=ac化为 e 的方 程求解.
2.学习双曲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双曲线是两支曲线,而椭圆是一条封闭的曲线; (2)双曲线只有两个顶点,离心率 e>1; (3)等轴双曲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双曲线,其离心率为 2,实轴长与虚轴长相 等,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 (4)注意双曲线中 a、b、c、e 的等量关系与椭圆中 a、b、c、e 的不同.
B.2 D.1
( A)
[解析] ∵双曲线ax22-by22=1 的实轴长为 2a,∴双曲线x42-y2=1 的实轴长为 2a =4.
2.(江西九江一中 2017-2018 期末)双曲线y42-x2=1 的离心率 e=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2课件
A1(0,-a),A2(0,a)
e c (e 1) a
ya x b
当堂检测
复习引入 确定焦 点 位置:椭圆看分母大小,双曲线看系数正负
定义 | |MF1|-|MF2| | =2a(0 < 2a<|F1F2|)
双曲线 图象
y
M
F1 o F2 x
y
M F2
x
F1
双曲线的图象 特点与几何性质到 现在仍是一个谜?
x2 y2
方程
a2 b2 1
(a 0,b 0)
焦点
F ( ±c, 0)
(3)焦点坐标: F1(5,0), F2 (5,0)
(4)离心率: e c 5 a4
(5)渐近线方程:y 3 x
4
y F1• • A1 O A2• •F2 x
二、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双曲线标准方程:
y2 a2
x2 b2
1a 0, b 0
双曲线性质:
对称性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顶点 离心率 渐进线
A1(- a,0),A2(a,0)
e c (e 1) a
ybx a
..
y
A2 F2
B2 A1 O
B1
F1
F2(0,c) x F1(0,-c)
y2 x2 a2 b2 1 (a 0,b 0 )
y≥a 或 y ≤a,x R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ybx
a
A2
x a
ybx a
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草图画法
Y
x2 y2
1
a2 b2
B2
F1
A1
A2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精讲讲义
当 PF1 PF 2 2a F1F 2 时, P 的轨迹为 以 F1、F2 为端点的线段
2.椭圆的方程与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x2 y 2 1(a b 0) a2 b2
参数关系
性
焦点
(c,0), (c,0)
质
焦距
范围
| x | a,| y | b
a2 b2 c2 2c
y2 a2
x2 b2
举一反三:【变式 1】两焦点的坐标分别为 0,4,0,- 4,且椭圆经过点(5,0)。
【变式 2】已知一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且与椭圆 x 2 y 2 1有相同的焦点,并且经过点(3, 94
-2),求此椭圆的方程。
2
类型三:求椭圆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例 3.椭圆 x 2 y 2 1(a>b>0)的半焦距为 c,若直线 y=2x 与椭圆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 c,求 a2 b2
(Ⅰ)求以 A、B 为焦点,且过 C、D 两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5:直线与椭圆问题(韦达定理的运用)
弦长公式:若直线 l : y kx b 与圆锥曲线相交与 A 、 B 两点, A(x1, y1), B(x2 , y2 ) 则
弦长 AB (x1 x2 )2 ( y1 y2 )2 (x1 x2 )2 (kx1 kx2 )2 1 k 2 x1 x2
5
举一反三【变式 1】已知直线 l:y=2x+m 与椭圆 C: x2 y2 1 交于 A、B 两点 54
(1) 求 m 的取值范围
(2) 若|AB|= 5 15 ,求 m 的值 6
例 9、已知椭圆 C: x2 y2 1 ,直线 l:y=kx+1,与 C 交于 AB 两点,k 为何值时,OA⊥OB. 4
高中数学选修2-1人教A版:.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ppt课件
.
OF
x
四、点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y
F
.
o
x
五、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1,求抛物线标准方程 2,涉及抛物线的最值问题
五、抛物线的通径、焦半径、焦点弦
1、通径:
y
通过焦点且垂直对称轴的直线,
P (x0, y0 )
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连接这 OF
x
两点的线段叫做抛物线的通径。
F
O
x
B (x2, y2)
焦点弦公式: ABx1x2p
焦点弦的性质
y 1、抛物线的焦点弦AB的长是否存
A
在最小值?若存在,其最小值为
多少?
O Fx B
垂直于对称轴的焦点弦最短,叫做抛 物线的通径,其长度为2p.
2、A、B两点的坐标是否存在相关关
系?若存在,其坐标之间的关系如
何?
yA
O Fx B
2
p 1
1 k2
p tan
d 2
1 tan 2
1 1 tan 2
S 2p 2
tan 2
p tan
2
p2
1 tan 2 2 sin
斜率为 1 的直线 l 经过抛物线 y2 4x 的焦点 F , 且与抛物线相交于 A,B 两点,求线段 AB 的长.
解这题,你有什么方法呢?
法一:直接求两点坐标,计算弦长(运算量一般较大); 法二:设而不求,运用韦达定理,计算弦长(运算量一般);
法三:活用定义,运用韦达定理,计算弦长.
法四:纯几何计算,这也是一种较好的思维.
解法1 F1(1 , 0), l的 方 程 为 : yx1 yy2x4x1x26x10
高中数学选修2-1人教A版:2.3.2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课件PPT
解
设l的方程y为k: x3
:
由 xy2 ky42x314k2x26kx130
1 当 4 k 2 0 时 , k 2 , 此 l : y 2 时 x 3
2 当 4 k 2 0 时 ,由 6 k 2 4 4 k 2 1 3 0 ,
化简整理 (1k2)x22k x50
由韦达定理得:x1x21 2kk2;x1x2注1 :x5 k直22-线(y与※2)双=曲4
要使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两个
线的右支有两个 交点,实际上给出
相异的公共点,则应满足
了 方程 解的
1k20
0
(x12)(x22)0
1k2 0 0
(x1x2)40
范围,涉及到二次 方程的根的分布 问题.解题时需要
则直线AB的方程为y-8=k(x-1)
由yy2--84=xk2=x4-1,得
k2-4x2+2kk-8x+8-k2-4=0
例4.以P(1,8)为中点作双曲线为y2-4x2=4的一条 弦AB,求直线AB的方程。
k 2 - 4 x 2 + 2 k k - 8 x + 8 - k 2 - 4 = 0 1
4k2+20(1-k2)>0
解:等价于
1-k2≠0 x1+x2=
-
2 2 <0
- <k<-1
- x1x2=
2 >0
4、如果直线y=kx-1与双曲线x2-y2=4左、右支各1个公共点,求k的取值范围
解:等价于
4k2+20(1-k2)>0
1-k2≠0
- x1x2=
2 <0
-1<k<1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系列二)
2.在双曲线的定义中,条件0<2a<|F1F2|不应忽视,若2a= |F1F2|,则动点的轨迹是 两;条若射2a线>|F1F2| 则 动 点 的 轨 迹 是 .不存在
3.双曲线定义中应注意关键词“ ”绝,对若值去掉定义中“
”三个绝字对,值动点轨迹只能是 .
双曲线一支
题型探究
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3.已知双曲线方程为2x02 -y52=1,那么它的焦距为
A.10 C. 15
B.5 D.2 15
()
[答案] A
[解析] ∵a2=20,b2=5,c2=25,c=5,
∴焦距2c=10.
三、解答题
7.已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坐标为F1(0,-13),双曲线上一点 P到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24,求双曲线标准方程.
[解析] 设双曲线方程为:ay22-bx22=1(a>0,b>0) 由已知得,2a=24,∴a=12,c=13,∴b=5,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y424-2x52 =1.
(不合题意舍去).
当双曲线的焦点在 y 轴上时,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y22-bx22=1(a>0,b>0).
∵P1、P2 在双曲线上,∴(4a3222-a25()432-b27b4)22==11
a12=19 解得
b12=116
,即 a2=9,b2=16.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92-1x62 =1.
解法二:因为双曲线的焦点位置不确定,所以设双曲 线方程为 mx2+ny2=1(mn<0),因 P1、P2 在双曲线上,所 以有
人教版 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3 双曲线
2.3.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Fra bibliotek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选修2-1课件: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 0.
即 A=0(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即相交);
≠ 0,
(2)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公共点,即
= 0.
≠ 0,
(3)直线与抛物线相离⇔没有公共点,即
< 0.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2设抛物线y2=8x的准线与x轴交于点Q,若过点Q的直线l
③当Δ<0时,即k>1时,l与C没有公共点,此时直线l与C相离.
综上所述,(1)当k=1或k=0时,直线l与C有一个公共点;
(2)当k<1,且k≠0时,直线l与C有两个公共点;
(3)当k>1时,直线l与C没有公共点.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反思感悟方程思想解决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题,通过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求解.利用抛物线模型解决问题
时,关键是建立坐标系得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一般都是将抛物线
的顶点作为坐标原点,将对称轴作为x轴或y轴建立坐标系,其次要注
意抛物线上关键点的坐标,并善于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进行求解.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3如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到直线l时,拱顶离水面2
图形
对称轴
x轴
焦点
F
顶点
原点(0,0)
准线
x=-2
离心率
e=1
p
2
x轴
,0
p
开口方向 向右
p
F - ,0
2
p
y轴
F 0,
p
y轴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第二章22222第二课时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22,
所以直线 l 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
[4+
2-4-
2]2+2-
22-2+
22 2
= 10.
法二:因为 x1+x2=8,x1x2=14.
所以直线 l 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
1+-122 82-4×14= 10.
解决椭圆中点弦问题的两种方法 (1)根与系数的关系法: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构成方 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以及中点坐标公式解决; (2)点差法:利用交点在曲线上,坐标满足方程,将交点 坐标分别代入椭圆方程,然后作差,构造出中点坐标和斜率 的关系,具体如下:已知 A(x1,y1),B(x2,y2)是椭圆ax22+by22= 1(a>b>0)上的两个不同的点,M(x0,y0)是线段 AB 的中点,
∴kAB=xy11--yx22=-48xy11+ +xy22=-12·xyMM.
又 kO M=xyMM,∴kAB·kOM=-12. 所以直线 OM 的斜率与直线 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与椭圆有关的综合问题
[典例] 已知椭圆xa22+y2=1(a>1),过直线 l:x =2 上一点 P 作椭圆的切线,切点为 A,当 P 点在 x
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解直线方程与椭圆 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消去方程组中的一个变量,得到关于 另一个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Δ>0⇔直线与椭圆相交; Δ=0⇔直线与椭圆相切; Δ<0⇔直线与椭圆相离.
[活学活用]
若直线 y=kx+1 与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x52+ym2=1 总有公共点,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直线 y=kx+1 过定点 A(0,1). 由题意知,点 A 在椭圆x52+ym2=1 内或椭圆上, ∴052+1m2≤1,∴m≥1. 又椭圆焦点在 x 轴上∴m<5,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pptx
【变式训练】(2014·赤峰高二检测)已知“x>k”是“ 3
x 1
<1”的充分条件,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解析】由<31得,<0,即3> 0x,1解得x>2x或 2
x 1
x 1
x 1
x<-1.
又“x>k”是“<13”的充分条件,故k≥2.
x 1
答案:[2,+∞)
【补偿训练】已知p:x2+x-6=0和q:mx+1=0,且p是q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值. 【解析】p:x∈{x|x2+x-6=0},即p:x∈{2,-3}, q:x∈{x|mx+1=0}, 因为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所以{x|mx+1=0}{2,-3}. 所以当{x|mx+1=0}=∅时成立,即m=0;
2.做一做(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1)若p是q的充分条件,q是r的充分条件,则p是r的
条
件.
(2)“a>0,b>0”是“ab>0”的
条件.
(3)“若p,则q”的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
条件.
【解析】(1)由题意知p⇒q,q⇒r,故p⇒r,所以p是r的充分条件. 答案:充分 (2)当a>0,b>0时,显然ab>0成立,故“a>0,b>0”是“ab>0”的 充分条件 答案:充分 (3)因为“若p,则q”的逆命题为真,即“若q,则p”为真,所以 q⇒p,即p是q的必要条件. 答案:必要
【易错误区】弄错两个集合间的关系而致误
【典例】(2014·成都高二检测)已知P={x|a-4<x<a+4},Q={x|1
<x<3},“x∈P”是“x∈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则实
2019-2020人教A版数学选修2-1 第2章 2.2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2椭圆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椭圆的定义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思考:(1)椭圆定义中将“大于|F1F2|”改为“等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2)椭圆定义中将“大于|F1F2|”改为“小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提示](1)点的轨迹是线段F1F2.(2)当距离之和小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2.椭圆的标准方程1.设P是椭圆x225+y216=1上的点,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PF1|+|PF2|等于()A.4B.5C.8 D.10D[由椭圆方程知a2=25,则a=5,|PF1|+|PF2|=2a=10.]2.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为F1(0,-8),F2(0,8),且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20,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A.x2100+y236=1 B.y2400+x2336=1C.y2100+x236=1 D.y220+x212=1C[由题意知c=8,2a=20,∴a=10,∴b2=a2-c2=36,故椭圆的方程为y2100+x236=1.]3.已知椭圆的焦点为(-1,0)和(1,0),点P(2,0)在椭圆上,则椭圆的方程为()A.x24+y23=1 B.x24+y2=1C.y24+x23=1 D.y24+x2=1A[由题意知c=1,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设椭圆方程为x2a2+y2b2=1,又点P(2,0)在椭圆上,∴4a2+b2=1,∴a2=4,b2=a2-c2=3,故椭圆方程为x24+y23=1.]4.椭圆8k2x2-ky2=8的一个焦点坐标为(0,7),则k的值为________.-1或-17[原方程可化为x21k2+y2-8k=1.依题意,得⎩⎪⎨⎪⎧-8k >0,-8k >1k 2,-8k -1k 2=7,即⎩⎪⎨⎪⎧k <0,k <-18,k =-1或k =-17.所以k 的值为-1或-17.](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4,0)和(4,0),且椭圆经过点(5,0); (2)焦点在y 轴上,且经过两个点(0,2)和(1,0); (3)经过点A (3,-2)和点B (-23,1). [解] (1)由于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 ∴设它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 ∴a =5,c =4,∴b 2=a 2-c 2=25-16=9.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9=1. (2)由于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 ∴a =2,b =1.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4+x 2=1. (3)法一:①当焦点在x 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依题意有⎩⎪⎨⎪⎧(3)2a 2+(-2)2b 2=1,(-23)2a 2+1b 2=1,解得⎩⎨⎧a 2=15,b 2=5.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5+y 25=1. ②当焦点在y 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依题意有⎩⎪⎨⎪⎧(-2)2a 2+(3)2b 2=1,1a 2+(-23)2b 2=1,解得⎩⎨⎧a 2=5,b 2=15,因为a >b >0,所以无解.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5+y 25=1.法二: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mx 2+ny 2=1(m >0,n >0,m ≠n ),依题意有⎩⎨⎧3m +4n =1,12m +n =1,解得⎩⎪⎨⎪⎧m =115,n =15.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5+y 25=1.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1)先确定焦点位置;(2)设出方程;(3)寻求a ,b ,c 的等量关系;(4)求a ,b 的值,代入所设方程.2.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可设椭圆方程为mx 2+ny 2=1(m ≠n ,m >0,n >0).因为它包括焦点在x 轴上(m <n )或焦点在y 轴上(m >n )两类情况,所以可以避免分类讨论,从而简化了运算.1.(2019·全国卷Ⅰ)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F 1(-1,0),F 2(1,0),过F 2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AF 2|=2|F 2B |,|AB |=|BF 1|,则C 的方程为( )A.x 22+y 2=1 B.x 23+y 22=1 C.x 24+y 23=1D.x 25+y 24=1[答案] B【例2】 (1)椭圆x 9+y 2=1的焦点为F 1,F 2,点P 在椭圆上,若|PF 1|=4,则∠F 1PF 2的大小为________.(2)已知椭圆x 24+y 23=1中,点P 是椭圆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焦点,且∠PF 1F 2=120°,则△PF 1F 2的面积为________.思路探究:(1)求|PF 2|→求cos ∠F 1PF 2→求∠F 1PF 2的大小 (2)椭圆定义和余弦定理→建立关于|PF 1|,|PF 2|的方程→联立求解|PF 1|→求三角形的面积(1)120° (2)335 [(1)由x 29+y 22=1,知a =3,b =2, ∴c =7.∴|PF 2|=2a -|PF 1|=2,∴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PF 1|·|PF 2|=-12,∴∠F 1PF 2=120°.(2)由x 24+y 23=1,可知a =2,b =3,所以c =a 2-b 2=1,从而|F 1F 2|=2c =2.在△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得|PF 2|2=|PF 1|2+|F 1F 2|2-2|PF 1||F 1F 2|cos ∠PF 1F 2,即|PF 2|2=|PF 1|2+4+2|PF 1|. ①由椭圆定义得|PF 1|+|PF 2|=2a =4. ② 由①②联立可得|PF 1|=65.所以S △PF 1F 2=12|PF 1||F 1F 2|sin ∠PF 1F 2=12×65×2×32=335.]1.椭圆的定义具有双向作用,即若|MF 1|+|MF 2|=2a (2a >|F 1F 2|),则点M 的轨迹是椭圆;反之,椭圆上任意一点M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必为2a .2.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椭圆上一点P 与椭圆的两个焦点F 1,F 2构成的△PF 1F 2,称为焦点三角形.在处理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时,可结合椭圆的定义|MF 1|+|MF 2|=2a 及三角形中的有关定理和公式(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来求解.2.(1)已知P 是椭圆y 25+x 24=1上的一点,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且∠F 1PF 2=30°,则△F 1PF 2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8-43 [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知a =5,b =2, ∴c =a 2-b 2=1,∴|F 1F 2|=2. 又由椭圆的定义,知 |PF 1|+|PF 2|=2a =2 5.在△F 1PF 2中,由余弦定理得|F 1F 2|2=|PF 1|2+|PF 2|2-2|PF 1|·|PF 2|·cos ∠F 1PF 2,即4=(|PF 1|+|PF 2|)2-2|PF 1|·|PF 2|-2|PF 1|·|PF 2|cos 30°, 即4=20-(2+3)|PF 1|·|PF 2|, ∴|PF 1|·|PF 2|=16(2-3).∴S △F 1PF 2=12|PF 1|·|PF 2|sin ∠F 1PF 2=12×16(2-3)×12=8-4 3.] (2)设P 是椭圆x 24+y 23=1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焦点,若∠PF 1F 2=90°,则△F 1PF 2的面积是________.32 [由椭圆方程x 24+y 23=1,知a =2,c =1,由椭圆定义,得|PF 1|+|PF 2|=2a =4,且|F 1F 2|=2,在△PF 1F 2中,∠PF 1F 2=90°.∴|PF 2|2=|PF 1|2+|F 1F 2|2.从而(4-|PF 1|)2=|PF 1|2+4,则|PF 1|=32,因此S △PF 1F 2=12·|F 1F 2|·|PF 1|=32.故所求△PF 1F 2的面积为32.]1.如图所示,P 为圆B :(x +2)2+y 2=36上一动点,点A 的坐标为(2,0),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P 于点Q ,求点Q 的轨迹方程.[提示] 用定义法求椭圆的方程,首先要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将题目条件转化为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然后判断椭圆的中心是否在原点、对称轴是否为坐标轴,最后由定义确定椭圆的基本量a ,b ,c .所求点Q 的轨迹方程为x 29+y 25=1.2.如图所示,在圆x 2+y 2=4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段PD ,D 为垂足.当点P 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什么?为什么?[提示] 当题目中所求动点和已知动点存在明显关系时,一般利用代入法(相关点法)求解.用代入法(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为:(1)设点:设所求轨迹上动点坐标为M (x ,y ),已知曲线上动点坐标为P (x 1,y 1).(2)求关系式:用点M 的坐标表示出点P 的坐标,即得关系式⎩⎨⎧x 1=g (x ,y ),y 1=h (x ,y ). (3)代换: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得到所求动点轨迹的方程,并把所得方程化简即可.所求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4+y 2=1.【例3】 (1)已知P 是椭圆x 24+y 28=1上一动点;O 为坐标原点,则线段OP 中点Q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2)一个动圆与圆Q 1:(x +3)2+y 2=1外切,与圆Q 2:(x -3)2+y 2=81内切,试求这个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思路探究:(1)点Q为OP的中点⇒点Q与点P的坐标关系⇒代入法求解.(2)由圆的相切,及动圆圆心与两个定圆圆心、半径的关系得轨迹.(1)x2+y22=1[设Q(x,y),P(x0,y0),由点Q是线段OP的中点知x0=2x,y0=2y,又x204+y208=1.所以(2x)24+(2y)28=1,即x2+y22=1.](2)解:由已知,得两定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Q1(-3,0),R1=1;Q2(3,0),R2=9.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如图.由题设有|MQ1|=1+R,|MQ2|=9-R,所以|MQ1|+|MQ2|=10>|Q1Q2|=6.由椭圆的定义,知点M在以Q1,Q2为焦点的椭圆上,且a=5,c=3.所以b2=a2-c2=25-9=16,故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x225+y216=1.1.与椭圆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法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和代入法,本例(1)所用方法为代入法.例(2)所用方法为定义法.2.对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认识如果能确定动点运动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以利用这种已知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其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称为定义法.定义法在我们后续要学习的圆锥曲线的问题中被广泛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3.代入法(相关点法)若所求轨迹上的动点P(x,y)与另一个已知曲线C:F(x,y)=0上的动点Q(x1,y1)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把点Q的坐标用点P的坐标表示出来,然后代入已知曲线C的方程F(x,y)=0,化简即得所求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代入法(又称相关点法).3.(1)已知x 轴上一定点A (1,0),Q 为椭圆x 24+y 2=1上任一点,求线段A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解] 设中点M 的坐标为(x ,y ),点Q 的坐标为(x 0,y 0).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x =x 0+12,y =y 02,∴⎩⎨⎧x 0=2x -1,y 0=2y .∵Q (x 0,y 0)在椭圆x 24+y 2=1上, ∴x 204+y 20=1.将x 0=2x -1,y 0=2y 代入上式, 得(2x -1)24+(2y )2=1.故所求A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x -122+4y 2=1. (2)在Rt △ABC 中,∠CAB =90°,|AB |=2,|AC |=32,曲线E 过C 点,动点P 在曲线E 上运动,且|P A |+|PB |是定值.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曲线E 的方程.[解] 以AB 的中点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知,曲线E 是以A ,B 为焦点,且过点C 的椭圆,设其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则2a =|AC |+|BC |=32+52=4,2c =|AB |=2,所以a =2,c =1,所以b 2=a 2-c 2=3.所以曲线E 的方程为x 24+y 23=1.1.平面内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即|MF 1|+|MF 2|=2a ,当2a >|F 1F 2|时,轨迹是椭圆;当2a =|F 1F 2|时,轨迹是一条线段F 1F 2;当2a <|F 1F 2|时,轨迹不存在.2.所谓椭圆的标准方程,指的是焦点在坐标轴上,且两焦点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在x 2a 2+y 2b 2=1与y 2a 2+x 2b 2=1这两个标准方程中,都有a >b >0的要求,如方程x 2m +y 2n =1(m >0,n >0,m ≠n )就不能确定焦点在哪个轴上;分清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可与直线截距式x a +y b =1类比,如x 2a 2+y 2b 2=1中,由于a >b ,所以在x 轴上的“截距”更大,因而焦点在x 轴上(即看x 2,y 2分母的大小).3.对于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是通过椭圆的定义进行求解.1.已知A (-5,0),B (5,0).动点C 满足|AC |+|BC |=10,则点C 的轨迹是( )A .椭圆B .直线C .线段D .点 C [由|AC |+|BC |=10=|AB |知点C 的轨迹是线段AB .]2.已知椭圆4x 2+ky 2=4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1),则实数k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B[椭圆方程可化为x 2+y24k =1,由题意知⎩⎪⎨⎪⎧4k >1,4k -1=1,解得k =2.]3.已知椭圆x 249+y 224=1上一点P 与椭圆两焦点F 1,F 2的连线夹角为直角,则|PF 1|·|PF 2|=________.48 [由题意知⎩⎨⎧|PF 1|+|PF 2|=14, ①|PF 1|2+|PF 2|2=100, ② ①2-②得2|PF 1||PF 2|=96.所以|PF 1||PF 2|=48.]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两焦点F 1,F 2在x 轴上,且过点A (-4,3).若F 1A ⊥F 2A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解] 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设焦点F 1(-c ,0),F 2(c ,0)(c >0).∵F 1A ⊥F 2A ,∴F 1A →·F 2A →=0,而F 1A →=(-4+c ,3),F 2A →=(-4-c ,3),∴(-4+c )·(-4-c )+32=0,∴c 2=25,即c =5.∴F 1(-5,0),F 2(5,0).∴2a =|AF 1|+|AF 2| =(-4+5)2+32+(-4-5)2+32=10+90=410. ∴a =210,∴b 2=a 2-c 2=(210)2-52=15.∴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40+y 215=1.。
数学:2.2.1《椭圆的标准方程》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1)
已知B,C是两个定点,|BC|=6, B,C是两个定点 例2 已知B,C是两个定点,|BC|=6, 且三角形ABC的周长等于16 ABC的周长等于16, 且三角形ABC的周长等于16,求顶点 的轨迹方程。 A的轨迹方程。
略解: 所在直线为x轴 略解:以BC所在直线为 轴,BC的垂直平分线 所在直线为 的垂直平分线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顶点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顶点A(x,y),由 , 已知条件得│AB│+│AC│=10,再由椭圆定义得 已知条件得 再由椭圆定义得 顶点A的轨迹方程为 y2 顶点 的轨迹方程为 x2 + =1 25 16
准方程: 准方程:
(1)a=4, b=1, 焦点在x轴上; (2)a=5, c=3, 焦点在y轴上;
2
x 2 解: ( ) 1 + y =1 16 2 2 y x (2) + =1 25 16
提高型: 提高型: 选择题: 一、选择题: 2 2 x y 1.椭圆 + =1上一点P到一个焦点的 25 16 距离等于 , 则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 ( ) 3 为B A 5 B 7 C 8 D 10
外 ,与 O2 : (x −3) + y = 81 切 试 切 圆 内 ,
2
2
2
祝各位同学学业 有成,天天快乐!
c2 2 2 2 2 2 c2 2 2 2 2 2 (1)(a − c )(x − ) + a y = a (a − c ) b (x − ) + a y = a b 得 c 2 2 2
2 2
令 −c = b a
2 2
2
(2)(a − c ) y + a x = a (a − c ) 得 x + b y = a b a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直线恒过定点的探究(公开课)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解析几何高考复习(二)
——直线恒过定点的探究
主讲:王仁朋
问题1:
已知圆C : x 12 y 22 25,
k R,直线l : kx y 1 k 0与圆C有 几个交点?
问题2:
直线l : 2m 1 x m 1 y 4x
在抛物线C上任取一点A(x0 , y0), 过点A作抛物线C的两条弦AD和AE, 且AD AE,判断直线DE是否过定 点?试证明你的结论
探究4:
已知抛物线C : y2 4x
在抛物线C上任取一点A(x0 , y0), 过点A作抛物线C的两条弦AD和AE, 且kAD kAE G(G 0),判断直线 DE是否过定点?试证明你的结论
思考:
椭圆C : x2 y2 1,在椭圆C上 43
任取一点A(x0 , y0), (1)作相互垂直的两弦AD和AE,
且AD AE,问:直线DE是否过 定点,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kAD kAE (p p 0)问直线 DE是否过定点,并证明你的结论
问:不论m为何值时,直线l是否会恒过定点
探究1:
已知抛物线C : y2 4x
过原点O作抛物线C的两条 弦OD和OE,且OD OE, 判断:直线DE是否过定点? 试证明你的结论
探究2:
已知抛物线C : y2 4x
已知点A(1, 2)在抛物线C上,过 点A作抛物线C的两条弦AD和AE, 且AD AE,判断直线DE是否过 定点?试证明你的结论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空间正交基向量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a、b、c不共面 p xa yb zc ( x、y、z存在且唯一) {a,b,c} : 基底 a,b,c:基向量
特别提示:对于基底{a,b,c},除了应知道a,b,c不共面,
还应明确: (1)任意不共面的三个向量都可做为空间的一个基底。
2019/5/25
二、距离与夹角
1.距离公式 (1)向量的长度(模)公式
| a |2 a a a12 a22 a32
| b |2 b b b12 b22 b32
注意:此公式的几何意义是表示长方体的对 角线的长度。
(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x1 , y1 , z1) 、
a (a1,a2,a3),( R) ;
a b a1b1 a2b2 a3b3 ;
a // b a1 b1,a2 b2 ,a3 b3( R) ; a1 / b1 a2 / b2 a2 / b2 .
a b a1b1 a2b2 a3b3 0 ;
(2)由于可视为与0任意一个非零向量共线,与任意两
个非零向量共面,所以三个向量不共面,就隐含着它们
都不是。 0
(3)一个基底是指一个向量组,一个基向量是指基 底中的某一个向量,二者是相关连的不同概念。
推论:设O、A、B、C是不共线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 点P,都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
OP xOA yOB zOC.
点O叫做原点,向量e1,e2,e3都叫做坐标向量. 通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a、b、c不共面 p xa yb zc ( x、y、z存在且唯一) {a,b,c} : 基底 a,b,c:基向量
人教A版高中数学高二选修2-1课件 2.1 第1课时 曲线与方程
议一议:求曲线的方程和求轨迹一样吗?(讨论并回答)
【解析】不一样.若是求轨迹,则要先求出方程,再说明和讨 论所求轨迹是什么样的图形,即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都需说 明、讨论清楚.
1.已知圆 C:(x-2)2+(y+1)2=4 及直线 l:x+2y-2=0,则点 M(4,-1)( ).
A.不在圆 C 上,但在直线 l 上 B.在圆 C 上,但不在直线 l 上 C.既在圆 C 上,也在直线 l 上 D.既不在圆 C 上,也不在直线 l 上
(2)在学习圆锥曲线时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圆锥曲线 的形成过程到圆锥曲线的定义,再根据定义引导学生建立适当的 直角坐标系,指导学生根据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求得椭圆、双 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心.
(3)利用对比的手段,将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进 行对比,让学生从对比中找出相同与不同,并熟练掌握两种曲线 的特点.注重圆锥曲线定义的使用与转化,特别是通过抛物线的 定义把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其到准线的距离求解.
【解析】x(x2+y2-1)=0⇔x=0 或 x2+y2=1,则方程表示直线 x=0
和以(0,0)为圆心,1 为半径的圆.
x2+(x2+y2-1)2=0⇔
x = 0, x2 + y2-1
=
0⇔
x y
= =
0±,1,则方程表示点
(0,1),(0,-1).
【答案】C
探究 3: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例 3】已知点 M(-1,0),N(1,0),且点 P 满足 MP·MN,PM·PN,NM·NP成公差为负数的等差数列,求点 P 的 轨迹方程.
【解析】满足方程 f(x,y)=0 的点都在曲线 C 上,但曲线 C 上 的点的坐标不一定都满足方程 f(x,y)=0,故 A 不正确;坐标不满足 f(x,y)=0 的点,也可能在曲线 C 上,故 B 不正确;因为满足方程 f(x,y)=0 的点都在曲线 C 上,故不在曲线 C 上的点必不满足方程 f(x,y)=0,故 C 正确,D 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