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导学案 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教师版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教师版)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讽刺味极强的语言。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一课时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án,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诓.骗:kuāng,哄骗。
渺茫: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特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2.文体链接(1)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随想、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
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2)杂文的特点: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战斗性。
3.背景链接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泛读,初步把握文章思路、情怀。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茶亭中学八年级上册导学案执笔:孙超审核:徐彩仙二一《桃花源记》【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作者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世外桃源。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2、走近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3、相关资料陶渊明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避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
【自主学习】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 )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 及郡下( )刘子骥( )诣太守( ) 与外人间隔( )2、古今异义词:鲜美古义:今义:交通古义:今义: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无论古义:今义:不足古义:今义:开朗: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 )寻: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志: 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乃悟前狼假寐();遂:遂与外人间隔();遂迷()4、通假字便要还家通 ,。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18《怀疑与学问》(含答案)
怀疑与学问教学目的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明确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品析论证语言特点。
4.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梳理1、走进作者1、重点字程颐(yí)譬如(pì)步骤(zhòu)懒惰(duò)塾师(shú)大儒(rú)停滞(zhì)虚妄(wàng) 2、重点词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不攻自破: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二、整体感知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有什么作用?引用古代学者的名言。
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3.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
4.作者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分了哪几个层次?第一层(3-4):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第二层(5):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敢于怀疑。
5. 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3-5):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5):论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新编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NO.25)17.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会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品味、想象、吟诵、练笔、访问等形式,感受景致之美、意境之美、语言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一、作者和作品1.作者链接茅以升(1896-1989),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
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定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和①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
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物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二、基础积累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hú( )形拱.形( ) 匀称.( )xiáo( )河雄kuà( ) 残损.( )惟妙惟肖.( ) 石砌.( ) 推崇.( )巧妙绝伦.( ) 古pǔ( )三、整体感知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3.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4.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文章的结构安排是。
三、合作交流5.研读课文第4~8段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分别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组织语言),并思考赵州桥、卢沟桥各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6.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7.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第五单元教学案《猫》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2、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自主预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诅骂()怅然()怂恿()()蜷伏()一缕()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
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3、本文选自(),作者(),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4、快速阅读,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部分,找出每部分的起止段落,并在文中写出段落大意。
【整体感知】1 朗读课文,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
完成下列表格.2 学生按句式说话:“读,我看到了一只猫。
”3 扣“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归纳、设疑、讨论——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我”的感情。
2.按句式说话:“读,我体味到。
”范例: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3.重点朗读“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
【拓展延伸】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我想说:。
”1 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2 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3. 自拟格言:【达标检测】一、体会下面语句的情感,并分析。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3、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18 鸟教学目的:积累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
了解状物散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体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重点:生动的语言难点:托物言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诗词中有哪些描写鸟的诗句?说出来(生说诗句)……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充满生机。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解析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出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地解释一些现象和变化,并会一些简单的计算。
【前置作业】托盘天平的使用:检查天平是否平衡(游码在零刻度处,若不平,调节平衡螺母);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易潮解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里);左物右码(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物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称量完毕,砝码回盒,游码回零。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反映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
这难道是巧合吗?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1: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根据导入,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会发生变化呢?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
一、【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红磷燃烧的原理:2、步骤:①白磷放入有细砂的锥形瓶,塞瓶塞使玻璃管下端正与白磷接触,称量,使天平平衡。
②取下锥形瓶,将玻璃管灼烧,至红热,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将白磷引燃。
③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3、实验现象与结论:实验名称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天平平衡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4、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在锥形瓶内铺一层细沙?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气球的变化情况?先胀大,后变瘪。
(3)气球的作用?平衡压强,防止橡皮塞被冲开;防止瓶内物质外逸。
(4)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的原因?开始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的压强增大,故气球膨胀;后来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故气球变小。
二、【方案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原理:铁 + 硫酸铜铜 + 硫酸亚铁。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七下第五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识记本单元生字词的音形义和课内的相关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3.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语句的含义,理清作者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
【知识回顾】(一)文学常识——我能熟记1.《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原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长篇小说《南渡记》,中篇小说《三生石》,散文集《丁香结》。
2.《一棵小桃树》的作者是,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浮躁》,散文集《爱的踪迹》。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 , 国诗人。
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4.《未选择的路》选自《》,作者是国诗人。
标题中的“路”既指“”,又指“”。
5.社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社工部”“社少陵”等。
(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
有《杜工部集》存世。
其代表作品有“”(《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6.《登飞来峰》的作者是,字介甫,号半山,(朝代)政治家、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已亥杂诗》(其五)的作者是 ,清代家、文学家,也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著有《定庵文集),著名诗作《已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二)字词积累——我能准确识音辨字1.给下列加横线重点字词注音:迸溅()枯槐()孱头()猥琐()一摞()颤()萋萋()马嵬坡()血气方刚()忍俊不禁()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níng()望笼zhào()遗hàn()tuì()色chàn()悔哆 suo()jīn()持服shì()miǎo()小hún()魄幼zhì()赤luǒ()shùn()息怀liàn()shè()足yōu()寂仙露qióng()浆hōng hōng()烈烈整理错音及易错字一遍(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我会概括1.《紫藤萝瀑布》通过对的描述以及的回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 ,扬起生命的风帆,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附答案
七年级语⽂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附答案科⽬:七年级语⽂(下)学案课题:第五单元时间:年⽉⽇主备⼈:cys 授课⼈:课型:复习课1、通过复习,牢固掌握21-25课的字词及⽂学常识、课⽂主旨,并积累优美语句。
2、通过复习重点课⽂、重点段落加深对课⽂的理解。
⽆垠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遗孀斫痕窒息战栗⾓逐履⾏充沛贮藏雪橇胆怯皑皑作践沮丧不朽抵御愁闷铁锹剔出砭⾻履践崔巍缭绕凄厉滞留盘盂阴霾哀悼锤炼企求凝聚拓荒弥补拽泅沧沧凉凉踉踉跄跄冻饿之虞养精蓄锐体⼒不济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精疲⼒竭闷闷不乐⽑⾻悚然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胆语⽆伦次与其……⽏宁21.《伟⼤的悲剧》作者,(国家)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
本⽂选⾃。
22.《在沙漠中⼼》作者,国作家。
他的作品多描述《⼈类的⼤地》《空军飞⾏员》《》等。
本⽂选⾃《》。
⽣活,代表作有《夜航》23.《登上地球之巅》作者,中国著名新闻⼯作者,前任新华社社长。
本⽂选⾃。
24.《真正的英雄》是⼀篇演讲词,作者。
(国家)第40任总统。
25.《夸⽗逐⽇》选⾃《》。
《共⼯怒触不周⼭》选⾃《》。
《淮南⼦》⼜名,是(朝代)淮南王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部著作。
▲21.《伟⼤的悲剧》本⽂是⼀篇传记,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五⼈筋疲⼒尽却⼜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捷⾜先登,只好垂头丧⽓地踏上归途,最后⼀个个悲壮地死去。
课⽂颂扬的是⼀种⼈类勇于探险的精神、为事业⽽献⾝的崇⾼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2.《在沙漠中⼼》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夜之间的所思所想。
作者的⼼理变化过程是:痛苦—绝望—平静—乐观,在沙漠中他们遇到了寒冷问题,疲倦问题,缺⽔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主⼈公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
﹡23.《登上地球之巅》全⽂以四名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攀登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经过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序,着⼒描写登⼭队员在登⼭中⾯临的三⼤困难:寒冷、⿊夜和缺氧。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册导学案及答案张静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猫》导学案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污涩.()怂恿..()()怅.然()蜷.伏()惩.戒()妄.下断语()2.你了解课文的作者吗?他有哪些最主要的作品?3.解释下列词语。
(1)郁闷:(2)怂恿:(3)提心吊胆:(4)畏罪潜逃:4.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2)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3)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4)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题目)(一)整体感知作者写了三只猫,各有不同,请分析后填写表格。
(二)问题探究1.对第一只猫,作者是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它的形态的?2.对于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3.对于第三只猫的“可厌”,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4.作者一家人不喜欢第三只流浪猫,为什么还要收留它呢?5.猫所处的位置相对于人而言,它是弱者。
由于“我”的偏见,猫的弱小,这才造成了冤案,造成冤案的主要责任在“我”。
如果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你觉得“我”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呢?三、自学检测(语段阅读,重点突破)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
三妹便怂恿着她去要一只来。
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
这一来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
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
导学案Unit5答案版
八年级英语课时导学案Unit 5第一课时(SectionA 1a1c)一、单词(英语,词性)1.情景喜剧(n. )___sit__________2.新闻(n.)_______news______3.肥皂(n. )______soap_______戏剧(n. )______opera_______4.介意,对某事烦恼(v. )__mind___________5.忍受,站立(v.)__stand__过去式stood二、短语1.访谈节目talk show2.肥皂剧soap opera3.游戏节目game show4.体育节目sports show5.才艺表演____talent show____________6.介意做某事mind (one’s ) doing7.没关系Never mind.8.忍受做某事stand doing9.认为think of10.让某事做某事let sb. do sth.三、句子1.你认为访谈节目怎么样?(3)What do you think of talk shows?How do you like talk shows?How do you feel about talk shows?2.我喜欢看。
/我不介意他们。
/我无法忍受他们。
I love watching them./ I don’t mind them.I can’t stand them.3.你介意我开窗吗?当然不。
/抱歉。
Would you mind my opening the windowOf course not./ I am sorry.4.你想看新闻吗?Do you want to watch the news?5.我无法忍受才艺表演。
I can’t stand talent shows.四、重难点stand, mind 的用法mind one’s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
Never mind. 没关系Would you mind doing …..? 不介意:Of course not.介意:I am sorry….Stand doing 忍受做某事八年级英语课时导学案Unit5第二课时(SectionA2a 2d)一、单词(英语,词性)1.教育的,有教育意义的(adj. )_educational____教育(v.)educate教育(n.)education/educator2.计划(v./n. )_plan______过去式planned现在分词planning3.希望(v./n. )___hope______同义词____wish___4.讨论,商量(n. )___discussion___v. discuss5.发生,出现(v. )___happen_________6.预料,期待(v. )____expect____ n.expectation7.笑话,玩笑(n. )____joke_________二、短语1.向….学习learn…from2.计划去做某事plan to do = make a plan to do3.希望去做某事hope to do/wish to do4.希望某人去做某事wish sb.to do5.弄清,查明find out6.发生go on7.世界各地around the world8.与某人讨论某事discuss with sb.9.就…进行讨论have a discussion about sth.10.某人发生了某事sth. happen to sb.__ _11.某人碰巧做了某事__sb.happen to do sth.____12.期望去做某事_expect to do sth._________13.期望某人做某事_expect sb.to do sth._________三、句子1. 林辉认为她可以从情节喜剧中学一些笑话。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表格式导学案及答案【2021部编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及答案
预习导学题目设计:【作者、背景】【生字词】【整体感知】【研读探究】【主题思想】【写作手法】
第五单元目录:
19.枣儿/孙鸿
17.屈原(节选)/郭沫若
18.天下第一楼/何冀平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及答案
导学题目设计:【作者、背景】【生字词】【整体感知】【研读探究】【主题思想】【写作手法】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及答案
预习导学题目设计:【作者、背景】【生字词】【整体感知】【研读探究】【主题思想】【写作手法】
班级姓名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及答案班级姓名。
M3U5导学案答案
M3U5 Canada-^The True North"答案Eacksrcundfresh wate, coal, oil , natural gas, forests, FishVccabularyPart A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words1. chat2. settled3. terrified4. slightly5. continents6.wealthy7. within8. border9. confirmed 10. surroundedPart B Choose the proper phrases to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ir correct forms1. cheered up2. settled down3. has a gift for4. as far as5. impressed9. went on a tour 10. as well asLsina languagePart A words and expressions1. traditional2.slightest3. wealthy4. scenery5. measurements6. surroundings1.1)是你而不是我要去要野营You rather than I are going to go camping.2)他唯恐蔬菜烂掉,把它们以半价卖掉了。
Rather than allow the vegetables to go bad, he decided to sell them at half price.3)我宁可饿死也不愿放弃自由I would rather starve to death than give up freedom....I would starve to death rather than give up freedom.1prefer to starve to death rather than give up freedom...21)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一直走到湖边。
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附答案
科目:九年级语文(下)学案 课题:第五单元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复习课1、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重点】2、结合语境理解和积累重点字词及文言句式。
【重点】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难点】 17、《公输》本文选自 是先秦墨家著作。
,(约前468~前376)名翟, (朝代)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
本文体现了他的 思想。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为.楚造云梯之械( ) 2、将以.攻宋( ) 3、起.于齐( ) 4、夫子何命..焉为( ) 5、愿.借子杀之( ) 6、请.献十金( ) 7、吾义固..不杀人( )( ) 8、不可谓知类..( ) 9、胡不已.乎( ) 10、胡不见.我于王( ) 11、解带为.城( ) 12、九设攻城之机变..( ) 13、子墨子九距.之( ) 14、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15、公输盘诎.( ) 16、吾知所以..距子矣( ) 17、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18、虽杀臣,不能绝.也( ) 二、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何命焉为?2、吾义固不杀人。
3、胡不见我于王?4、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6、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三、课文赏析。
1、写出2个与本文人物有关的成语。
2、课文体现了墨子的_ ___思想,他是抓住了公输班说的 ,进行反驳的。
结合课文分析墨子的人物形象。
18、《孟子两章》本文选自。
作者简介:,(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学派的代表人物,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得道..多助()()2、七里之郭.()3、池.非不深也()4、城.非不高也/三里之城.()()5、兵革..非不坚利也()6、委.而去.之()()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8、寡助之至.()9、亲戚畔.之()10、天下顺.之()11、故天将降大任..()12、必先苦.其心()13、行拂.乱其所为()14、曾益..其所不能()15、人恒.过()16、衡.于虑()17、入.则无法家拂.士()()18、出.则无敌国外患()二、翻译下列句子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第五单元导学案答案
17、看云识天气(2)释义:峰峦:山峰和山峦。
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预兆: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3、交流反馈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小结:1)课文主要介绍了如何看云来识天气,即写云和天气的关系。
2)“云是天气的招牌”,它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3)天上挂着什么云,就会有什么样的天气4)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也是我们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第六段的开头一句5)指出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看云识天气(总)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分)怎样看云识天气形态云彩(总)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8 绿色蝈蝈(一)4、检查预习:课后生字词。
扰乱哀鸣狩猎哀号喧嚣沉寂(mì) (cuàn) (jié luè) (kù) (gōu)(yīn yǎ) (fēn) (zhōng) (wōjǜ) (zhuó)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弱肉强食篝火喑哑气氛螽斯莴苣啄(qián) (shǔn) (huì) (kuī) (tú) (tuò)钳子吮取喙盔甲屠夫唾液二、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快速阅读全文,找找看: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外表、习性)2、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教师明确速读方法:找中心句,抓关键词。
板书: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习性:叫声---柔和,食性--- 蝉2、请根据蝈蝈外形、色彩、声音、食性等方面的特点合作编写一个以“蝈蝈”为谜底的谜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自主预习案】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沼( zhǎo )嶙峋( línxún )着眼( zhuó)琢磨(zuó)丘hâ(壑)对称( chân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因地制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标本:__________ ④败笔:________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思考:①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②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
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学习目标(见上)二、整体感知。
欣赏园林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后,思考:1.请以一位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2.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导游的口吻介绍:亭台轩榭的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山堆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的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注意介绍的条理,注意介绍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词语。
)三\自主探究.理清结构1.这篇课文中被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找出“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
2.讨论:作者怎样抓住中心安排全文的结构?第1段:结合“标本”(文中指为人们愿意观摩取法的样本)“鉴赏”(指对艺术品感受、理解、欣赏、评判)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图画美埋下伏笔。
这是全文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
3.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说明苏州园林总体特征?讨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具体体现在四个“讲究”上(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既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总的设计原则,又从大处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4.课文第3、4、5、6段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讨论: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这是重点,故作详细说明。
5.课文第7、8、9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与中心有何关系?讨论:这三段从苏州园林每个角落、门窗雕镂、色彩淡雅几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是细部介绍,非重点,但决非可有可无,通过细微处给人的美感,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6.末段结尾有何特点?讨论:用寥寥数语作结,留有余地,引人回味,从而更好地表现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四、梳理课文核心部分结构提纲2.讨论本文说明的顺序从全文看:整体——局部从部分看:主——次大——小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各段中也有显示,可任选一段作分析。
五、探究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提出问题: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必定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讨论、归纳:课文中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
六、布置作业1.继续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并略作分析。
2.抄写字词。
3.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一、二、三”。
第二课时一、检查字词二、检查预习说明方法的情况由学生举例说明,举例子尽量照顾课文的先后顺序1.打比方:如第 3 段“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形象地突出了苏州园林布局的特点——自然之趣。
2.举例子,如第 5 段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蔓,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作比较,如第 5 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的特点。
归纳: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能突出事物的特征,而且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这篇说明文语言多样性的特点。
三、重点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提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1)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用词准确、精当、周密(3)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1.以第5段为例分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发言、归纳:第l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
第 2 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和仰起的低树相映成趣的情态,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
第4句是议论,阐明了这样栽种的理由及艺术效果。
第 5 句描写了几个园里古老的藤蔓,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提示学生再举出课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进行分析。
如第l段中的议论、第7段中的描写等,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2.课文语言准确、精当、严密,请学生举例分析说明。
(1)准确运用副词、动词、数词及附加语:“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大多”“极少”用得很有分寸,不因其“多”或“少”而忽略例外的情况,哪怕这个例外是个别的,也要在文字中表现出来。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因为要求得“完美”,所以用了“务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总”“一切”等准确的词语;因为要构成“完美”的图画,所以“绝不容许”“伤美”“欠美”。
这样准确说明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
(2)用词严密,紧扣中心,前后呼应:第7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接着用“阶砌旁边”“墙上”“墙壁”紧扣“每个角落”,用“栽”“蔓延”“补”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匠师们心机之巧,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又紧扣“图画美”的中心,突出了苏州园林处处是画,美不胜收的特征。
(3)用词精当,概括性强:第 l 段中“标本”一词,准确地概括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第 2 段中“务必使……完美的图画”一句在内容上高度概括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结构上又充分体现了领起下文的作用。
3.提示学生找出课文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作用。
归纳:排比(第2段) 设问(第3段) 比喻(第3段)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正是因为作者在说明中运用了形象的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油然而生“眷念”之情。
小结:本文的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从而可以看出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是充满情趣的。
四、总结全文1.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多媒体显示苏州园林画面、解说)配乐欣赏课文,进一步体会本文两个学习重点,从而获得知识与美感。
五、比较阅读下边节录《红楼梦》中写大观园里假山堆叠的几段文字,把它和本文关于假山堆叠的说明作比较,谈谈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
区别首先在于目的不同。
课文以假山堆叠为例介绍园林文化,《红楼梦》节选借写景记事显示贾宝玉的文采。
其次表达方式也不同,课文是概括说明,《红楼梦》节选用的是生动的描述。
1.(1)中性黄色化合物。
(2)不溶于水,只溶于油脂等有机溶剂。
(3)性质十分稳定(不怕酸,不怕热)。
(4)怕碱和紫外线。
2.凝血酶元与出血时血小板释放的凝血活素和钙离子结合变成凝血酶,凝血酶的催化使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元迅速变成了不溶性纤维蛋白,从而止血。
3.(两)兄弟、性格、脾气、泰然自若、撕、怕。
4.例一:“它们……不溶于水,只溶于油脂等有机溶剂。
”(“只”字起限制作用,准确说明了维生素K的性质)例二:“在常温下维生素K1是液体,维生素K2却是固体。
(”在常温下”准确表明条件,极为严密)。
课堂探究1.审题无论浏览还是精读,抓住题目去分析思考,无疑为我们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思路提供了一把钥匙。
本文题目告诉读者什么呢?明确:本文题目,告诉了读者本文写作的主要内容,即桥梁事业发展的远景蓝图;也告诉了读者本文内容的时态特点,即未来时,是想象中的。
所以,由本文题目,我们又可以知道本文的体裁是科幻说明文。
2.浏览全文,把握全文内容。
提示:抓住每段的中心句或段首语,想一想,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写什么?明确:全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2段):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的结构。
第二部分(3~13段):具体设想桥梁远景图。
3.讨论主体部分的内容。
(1)对将来的桥梁和造桥业,作者进行了哪些大胆的想象?请摘录课文有关内容回答。
明确:将来的桥造得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有的没有桥墩或者桥墩浮在水面,桥是可以弯曲的,很小很轻的,或者是无梁的。
(2)启发学生弄清作者如何设想桥的“远景”,从而理清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明确:第5~8段,侧重在现有桥的基础上,说明如何改进完善,使将来的桥造得更快、更便宜、更美、更低、更灵活。
文章由将来造桥的时间和材料,写到将来处理材料的技术,以及新技术产生的低成本和更“美”更好的结果,这些都有先后的事理逻辑联系。
第9~13段,作者侧重于突破现有桥梁的造型和结构,作了更大胆的设想,表现了独特的创造能力。
这里的说明顺序,先由上而下,即由桥梁的特别写到桥墩的特别(这样也照应了第2段中说明桥梁结构的顺序),最后再写弯曲桥、便携桥和无梁桥。
由此看出,本文说明的顺序是,由一般桥的改进写到特殊桥的创造,想象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很有内在的逻辑力量和鲜明的创造精神。
而每一种桥介绍之前,又都用“将来”的句式作段首语总领下文,这样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一目了然。
(3)思考:作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还要对未来的桥梁业进行大胆的设想,这说明了什么?讨论并明确:现有的可能不尽如人意,对现有的不满足,所以萌生了对已有的事物进行改进、完善、扩展和延伸或重构和创造的想法,这正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不断创造的科学精神。
能用有关事实证明吗?能举一两例吗?三、布置作业1.搜集有关资料,看看作者的哪些“幻想”,今天已变成了现实。
再了解在人类历史上,还有哪些想象终于变成了现实。
第二课时一、学生讨论(检查作业完成情况)1.分组介绍查阅的有关资料和图片(有条件的可播放多媒体、幻灯片、纪录片等),看看作者的哪些“幻想”现在已成了现实,体会想象力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的有关资料见《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