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

合集下载

“包容性增长”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包容性增长”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浅谈“包容性增长”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摘要: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提出“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模式,为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指出了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从包容性增的内涵,包容性增长发展模式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中国实施包容性增长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宏观论述。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收入分配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在采访中说:“‘包容性增长’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包括环保、和谐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改变,但我认为,最核心的含义,就是经济增长让低收入人群受益,最好是让其多受点益。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向外界传递一种信息和价值导向,即中国及世界的经济增长方式都需要改变,所以提出了‘包容性增长’”。

综合以上各方的观点,“包容性增长”可以总结为: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个领域,所有人公平合理的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让低收入人群更多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我国实施包容性增长的迫切需要及意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到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通过gdp、人均收入等宏观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

表面上看,我国整体呈现经济繁荣的景象,不过通过另外一组数据我们又会发现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增长,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也逐年增加,不过通过上图我们能直观的观察到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由此我们可以推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渐增大。

通过近几年的基尼系数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

自1997年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3以上,近十年以来已经超过了0.4甚至达到了0.5,而国际公认的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则是0.4。

包容性教育学习体会

包容性教育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国家领导人近期多次倡导的“包容性增长”,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其核心理念是“共享性”,以人为本,使经济发展回归增长本意,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局面。

教育对象的包容所谓教育对象的包容,就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人人都有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程度。

包容性教育的发展能够结束当前的教育不公。

例如择校问题,因为把比较好的教育资源全部集中在少数的几个学校上面去,因此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到教育资源特别集中、条件特别好的学校去,于是大家就追逐这些学校,但是容量是有限的,所以这样的话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想尽一切办法进这些学校。

择校的问题,实际上是跟家长的权利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的,权利和金钱成为一种竞争学校的手段。

包容性教育发展实际上就是要缩小校际方面的差距。

如果我们把一个重点学校淡化,另外再进一步办好一批重点建设的学校,慢慢地一批一批办过,不仅加强学校的建设,给予经费上的投入、设备上的资源,更增调一些骨干教师,提高资源,相信好的学校就会逐渐形成。

这样的话,就会慢慢地把择校的问题解决了,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再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教育包容性发展的具体实施者,让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充分地发展,从而掌握一定水平的科技文化知识,走向社会后真正能够实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美名教师应尽的义务。

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始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个性不同的学生,不管学生家庭背景是权贵富豪还是布衣平民,老师都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不要时刻盯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因为那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对他们家长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老师在教学教学中只有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面对学生的问题时保持一份沉着和冷静;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在引导学生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去实现个人发展和成长。

永远的人民导向

永远的人民导向

永远的人民导向人民导向是一种价值观和指导原则,强调公共事务和政策的利益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

在这种导向下,政府、组织和个人都应当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首要目标。

本文将探讨人民导向的重要性,并阐述如何将人民导向贯彻于各个方面。

人民导向意味着政策和决策应当基于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在任何政府或组织的决策过程中,人民的意见和参与应当得到重视。

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机制来收集人民的意见,并确保这些意见能够影响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此外,政府和组织还应当加强对人民需求和利益的调查,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人民导向也包括对人民的尊重和保护。

政府和组织应当致力于保护人民的基本权益和自由。

例如,政府应当确保人民的言论、信仰、组织和隐私等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此外,政府还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确保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经济发展中,人民导向可以帮助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

政府和组织应当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以促进人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

此外,政府还应当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建设,确保人民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同时,政府还应当通过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人民导向也体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政府和组织应当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确保人民能够生活在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

这包括减少污染、推动能源转型、推行可持续的农业和城市规划等措施。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对人民的环境权利的保护,确保人民能够参与环境决策的过程。

在社会治理中,人民导向是确保社会治理体系正常和有效运行的关键。

政府和组织应该建立开放、透明和负责任的治理机制,以确保人民能够参与到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

此外,政府还应当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打击腐败和不法行为,确保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总而言之,人民导向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指导原则,对于政府、组织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够实现全面而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始终坚持人民导向,确保人民的需求和利益得到有效地满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陈 静 周 丽【内容提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急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基点,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核心。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公平正义 以人为本 共同富裕作者陈静(196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周丽(1975-),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件和基本内涵,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并且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清晰、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4方面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包容性的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价值导向的完整体系,它将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致性和同质性。

从广义上说,二者是同一的,都属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受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创新能力-题库

创新能力-题库

2、技术创新理论侧重(ABCD)的创新研究。

(多选题2分)标记A.资源配置B.市场C.产品D.工艺3、冰山模型把胜任力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是位于水面以下的部分。

(多选题2分)A.知识和技能B.品质C.动机D.自我认知(5月27日更正)4、国家创新系统包括()。

(多选题2分)A.教育培训机构B.科研机构C.企业D.政府部门5、创业者如果不能坚持自己独特的创业模式,而只是根据一些通行的管理法则进行修改的话,不会破坏自己的竞争优势。

(判断题2分)正确错误6、以下不能通过创业创造的是()。

(单选题2分)OKA.知识B.个人满足C.独立自主D.金钱7、()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单选题2分)OKA.创新B.工艺C.技术D.劳动8、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大力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推动“()”活动不断深入,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

(单选题2分)OKA.反腐倡廉B.去产能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D.去杠杆9、目标管理的特点包括()。

(多选题2分)标记A.可衡量性B.可达到性C.模糊性D.时限性10、提升企业素质,完善企业创新系统的途径有()。

(多选题2分)A.建立有利于增强人才吸引力的招聘制度B.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制度C.推动企业组织变革,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D.建立创新机制,来发掘创业机会11、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创新理论中所说的制度指的是具体的政治经济制度,如金融组织、公司制度和工会制等,并不包括作为背景的()。

(单选题2分)标记A.经济环境B.人文环境C.社会政治环境D.教育环境12、创业设想、市场调研是在创业的第()阶段完成的。

(单选题2分)A.一B.二C.三D.四13、创业的退出策略包括()。

(多选题2分)A.公开上市B.出售公司C.合并D.向合作者出售股权14、20世纪()年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呈现出独立和突出的价值,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

浅析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浅析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浅析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摘要】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公共政策的定义和价值取向在其中的重要性,探讨了价值取向对社会稳定、公平、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认识到,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政策的效果和影响,综合考虑不同价值取向能实现多方共赢。

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政策的成效。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更加注重综合考虑各种价值取向,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关键词】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保障、政策效果、多方共赢。

1. 引言1.1 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社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

它是由政府或政府部门在特定背景下为实现共同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规划和实施活动的总和。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置、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公共政策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旨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社会各方利益的平衡,尊重民意,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并注重政策的效果和实施效率。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治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生改善的关键路径之一。

1.2 价值取向在公共政策中的重要性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价值取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价值取向指的是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理念,是政策制定者在决策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价值取向在公共政策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价值取向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指导和框架。

当政策制定者明确定义政策制定的核心价值取向后,可以更好地规范政策制定的过程,使政策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价值取向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确定政策的优先方向和目标,为政策执行提供明确的指导。

价值取向可以引导政策的实施和评估。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遵循特定的价值取向可以确保政策的执行更加符合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包容性提升考核试卷

社会包容性提升考核试卷
B.提高经济增长
C.增强国家实力
D.改善生态环境
5.以下哪个国家政策有助于提升社会包容性?()
A.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
B.限制外来人口流动
C.提高退休年龄
D.减少教育投入
6.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消除性别歧视?()
A.保障男女同工同酬
B.限制女性就业岗位
C.降低女性教育水平
D.强化男尊女卑观念
7.社会包容性提升对以下哪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B.增加养老金发放
C.忽视老年人的意见
D.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
12.社会包容性不足可能导致以下哪些问题?()
A.社会不稳定
B.经济发展受阻
C.人际关系紧张
D.文化单一性
13.以下哪些因素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包容性?()
A.公民意识的提高
B.社会福利的完善
C.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D.政策法规的公平性
14.社会包容性提升对以下哪些方面有积极影响?()
1.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升社会的包容性?()
A.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B.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援助
C.限制言论自由
D.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
2.社会包容性的体现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尊重不同的价值观
B.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
C.忽视个体差异
D.增强对不同群体的理解
3.以下哪些群体在促进社会包容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A.强化社会阶层固化
B.提高教育普及率
C.增加社会贫富差距
D.限制公民权利
14.以下哪个国家政策有助于消除种族歧视?()
A.促进民族融合
B.限制少数民族发展
C.强化种族隔离
D.减少对外交流
15.社会包容性提升对于以下哪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考验——政府转型重在执政理念转变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考验——政府转型重在执政理念转变
无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还是实现包容 陛增长 ,都需要尽 I转变政府职 央 能。尤其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是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 ,实现包பைடு நூலகம்性增长的关键
文 / 文夫 黄
断特权 与民争利存 在诸多弊端 。市场经济 的主体 是企业而且 主要是 民营企业 ,政府不应 当也 不可能再 充当经济建设 的主体力量 。政 府 要把 “ 以行政为主体 ”的资源配 置方式转变 为 “ 以市场为基础 ”的
第五 ,政 府 需要改 变价值 导向。 出 台的包括财 政体 制改革 等

系列措施都 要有利于 转变发展方式 和实现包容 性增长。 比如要让
百姓拥有 更多财 富,分 享发展成果 , 须调整 国家财 政收入和居 民 必
个 人收入的关系 。
第 六 ,尽快 突破 政府理 念 转变 的难 点 。经 济改 革 、政 治改革 最难 的是政府 改革 ,因为中国改革是 由政 府推动的 ,当改革要改政 府 自身时 ,难题就 出现 了。 因此 ,整个政府职 能的转 变,应 该从思
意识 ,然后是政策 的转变 ,管理 方式的转 变。说 到底 ,转 变经 济发 展方式是一个领 导者执政理念 的根本 转变。
合性、长期 性的服 务跟不上 。比如在经济 性服务领域 ,为企业 的人
才和技术创新服务 能力不足 ,对企业融 资的服务也较 欠缺。在社会 性服务领域 ,教育供给 、医疗服 务等公共品的供给 明显不够。 其次 ,政府 直接作 为微观 经济 主体参 与市场 竞争 或者依 靠垄
资源配置 方式 ,立足 市场 ,服务市 场 ,让市场 发挥 在资源配置上 的
“十 二五 ’规划核 心是 转型 ”的说 法 的确 非 常精辟。 我 以为 ‘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辨析及实现要点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辨析及实现要点
曩瞄;j乱鬣


陆岷峰
张惠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这一概念最初
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指出,
倡‘包容性增长’,比较重要的一
:中国提 }持较快
I●
是由亚洲发展银行在2007年提出,具有极为丰富的
含义。按照亚行的解释,所谓“包容性增长”指的是社 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 长相对立。它更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 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 一、关于“包容性增长”方式的内涵理解与评析 (一)对“包容性增长”内涵的认识 1.参与共享增长论。就“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而 言,其执行动作上强调“参与”和“共享”两个层面,
讧稚遣011/2010
万方数据
要包容性
方式日益缺乏内在持续增长动力,经济高速增长背
后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比例失衡,经济增长 包容性存在问题。所以要确立以进口替代出El导向、
点中的一 主流思想 的社会难 长的可持 观点只是 点,这也 是当前“包容性增长”思想初步引入过程中存在的暂 时性问题。 其次,内涵理解不一致容易使指导工作的思想 混乱。“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丰富而深刻,而且适用范 围广,是一个发展战略的概念性框架。不一致的内涵 以内需替代外需导向、以就GDP增长转向就业导向 的拉动经济增长战略。保持拉抬内需的城市}肖费动力
体制;另一方面要保障各阶层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
在环境共享、资源利用、信息交流、经济生产等各个 方面能够享有平等参与以及合理共享的机会。 (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中心带动均衡发展 1.以内需型经济增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 动力。当前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以GDP增长 为衡量标准,以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发展 it看itct

创新产业模式 实现包容性增长

创新产业模式 实现包容性增长

及带给全球 的经济危机噩梦 ,至今仍在延续之 经济领域重点是房地产 , 焦点是房价。政府执政
中。 各 国在危机中表现各异 , 但认识是一致的, 那 就是东西方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这种增
长方式导致经济结构失衡 ,制造了金融泡沫 , 产 从 保 持 市 场 总量 基 本平 衡 、 结 构基 本 合 理 、 价 格 生 系统性 风 险 。危 机 的处 理过 程 , 见 证着 世界 经 基 本 稳 定 , 到防止房价过快增长 ; 最后 , 归 结 为 济处 于转 型之 中,世界经济格局将从此发生改 变 。世 界经 济格 局 的改 变 , 深 刻地 影 响着 中国经
重墅! 宣塑 主 些焦 型
C H ^ L E S 化
创 新产 业模式 实现包容性增长
蔡穗声 广 东省房协
2 0 0 8年 由美 国次 贷危 机 引爆 的金融 危机 以
区, 对 中国是遏制多于合作。 国内维稳压倒一切 , 能力 、 公信力的挑战之一来 自对房价 的调控。 政 策 环境 。调 控 目标越 来 越趋 于简 单 明 了 :
临重 大调 整 。中 国 以往 的外 贸主 导战 略 , 通过 国 际市 场解 决 国 内产 能与 内需 矛 盾 , 越来 越 激发 国 际 贸易摩 擦 。 目前政 府 的 工作 目标 是 稳增 长 、 调 结构 、 保 民生 。可 以说 , 经 济 高速 发展 期 已经 过 去, 转 为 中速发 展 , 更 多关 注 经济 社 会 和 环 境 的 协调 发展 。 以往 通 过卖地 解 决地 方政 府财 力 与建 设 规 模 的矛 盾 , 也 越 来 越 激 发城 乡 之 间 、 贫 富 之 续 发展 。 其 主要特 征包 括 : 第一 , 强调经 济增 长速 度, 也 强调 经 济增 长方 式 ; 第二 , 以投 资 和增 加生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关于发文字号一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号应为“A府发(2013)第21号”B.文号应为“A府发(2013)021号”C.此行右边应列为“签发人:×××”D.此文种不需要列出“签发人:×××”【答案】 D2、地球南北极上空,经常出现极光,下列关于极光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球南北两极,磁场活动异常活跃,磁场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发生作用,形成了色彩艳丽的极光B.地球南北两极气流活动活跃,气流与太阳光交互作用,摩擦放电,形成了极光C.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在地磁作用下,聚集到南北两极,并且与大气层中的粒子冲撞产生了极光D.南北两极大气层比其他地区厚,折射太阳光线的能力很强,照射到南北极地区的光线大部分被折射回去,形成了极光【答案】 C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开辟出市场经济的新天地。

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存在,使得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在延续,并形成了权力寻租的大环境,滋生了大量的腐败现象。

转变增长模式高效率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存在着政府仍然在资源配置中扮角色、GDP崇拜等体制性障碍。

为了建立现代市场经济,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必须全面推进改革,通过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制化,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包容性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A.改革开放增长模式经济体制B.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全面改革C.权力寻租资源配置体制障碍D.市场经济经济增长体制改革【答案】 D4、电脑:手机:通信A.扫描:打印:办公B.渔船:大海:捕捞C.酒精:花椒:麻醉D.电灯:蜡烛:照明【答案】 D5、近年来,M省商品交易市场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2014年,M省共有成交额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670家,比上年增加31家,营业面积2298万平方米,出租摊位39万个,实现成交额9647亿元,比上年增长7.8%。

经济安全视角下的包容性增长

经济安全视角下的包容性增长
济 其 他 方 面 的 建 设 。大 量 的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和 国 企 下 岗分 流
的人员 ,加 上人 口规模和增长趋 势,使就业压 力成 为当前和 今后 相 当长时 间 内影 响中 国经 济安全 的潜 在 危险 因素 。 因
此 必 须 及 早 处 理 这 些 问 题 , 保 证 经 济 增 长 的 共 享 性 与 可 持 续性 。
标之外 。而这些基本 的条件与 要素却恰恰 是人类生存至 今所
必 须 看 重 的 , 因 而 传 统 的 增 长 在这 方 面 并 不 能 尽 如 人 意 。对
个人而 言,安全是指 自身现实 的、当前 的利 益不受侵害 ,对 生存和可 预见的发展 进程 中的威胁 被有效驱 除 。经济安 全, 按照 约瑟夫 ・ ・ 伊 的定义 ,安全是个 程度 问题 ,人们 需要 S奈 多大程度 的保险才能 感到安全 ,要看威胁性 时间的或然 率和 可能遭到 破坏的大小 。从广义 上讲 ,破坏包 括诸如福利 、独 立 、地位 和实力等 一系列价值 准则受到 的破 坏 。人类若 感觉 经济 安全 必有两 点:一方面人 们获得利 益时是安全 的,人们
意义的 。
面临诸多安全威胁:
① 产 业结 构转 型 风险 。产 业结 构 的 巨大波动 会 给经 济
造成 巨大的风险 ,产业链 的每次转移 ,都对当地劳动力 的变 化 、生存环 境带来 了巨大的改变 ,从而影 响 了一个 国家 收入 分配 的格 局,因此一个 国家要获得经济 安全,既要考虑 到国
内各 类 产 业 因 “自然 禀 赋 ”带 来 的优 点 与 弱 点 ,又 要 从 安 全
经济安全 :包容性增长 的题 中之意
从经济增长理论 的角度来 看,包容性增 长是相对于 非包 容性 增长而 言的 ,非包 容性增 长单纯 追求G P D ,单纯追求 经

公共管理创新与实现包容性人类发展[权威资料]

公共管理创新与实现包容性人类发展[权威资料]

公共管理创新与实现包容性人类发展[摘要]公共管理与包容性人类发展关系密切,创新公共管理对促进包容性人类发展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创新内容丰富多样,政府与社会相互合作,民主法治水平不断提升,在促进包容性人类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也积累了重要经验。

借鉴发达国家公共管理创新的经验和教训,我国要继续推进包容性人类发展,就要完善对公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注重为公民赋权增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公共服务,推行公民取向的政府绩效评估,强化对政府的监督和问责。

中国要积极建设促进包容性人类发展的政府,在各种政策创新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公共部门人员要秉持以公心行公义的理念,落实好民众的民主权利。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创新;包容性;人类发展;公平;民主D523.3 A 1008410X(2016)01005906公共管理是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性活动,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技术性,现代国家都极为重视提高公共管理质量。

包容性人类发展理念强调要促进所有人的更加平等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包容性人类发展就是当代公共管理所要实现的最核心最本质的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

一、公共管理与包容性人类发展的关系公共管理与包容性人类发展关系密切,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第一,共同的核心价值追求。

不同时期的公共管理都内在蕴含一定价值追求,比如效率、合法性、公共性。

传统的公共管理学说,由于受韦伯科层官僚制度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影响,标榜“价值中立”,带来了实践中的效率至上取向。

这在早期对西方国家工业化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客观促进作用,但事实上也有对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的关注。

在政治哲学复兴背景下,西方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初始较为重视私营部门经验在公共部门的运用,把效率、效益、经济(3E,即 Efficience,Effectiveness,Economy)作为价值追求,但这些具体主张实际上是对当时政府负担过重、提供公共服务不足等的回应,体现出对公共管理之公共性的重视。

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含答案)全题库

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含答案)全题库

2016年天津职称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能力建设”考试答案1. 在国际创业中,技术学习的核心内容是()答:国际行业技术学习2. 创业文化的核心是()答:创业动机3. 下列选项中,属于创业协同问责能力维度的创业团队能力是()答:交叉职能能力4. 进行社会创业,第一步要做的是()答:识别社会问题商机5. 在创业资源开发能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答:市场资源要素6. 创业领导在实践中,最关键的两大能力是()答:激励指导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7. 下列内部创业转型行动策略中,错误的是()答:在主营业务的产业链外,识别新创业机会及商业模式,实现转型8. 关于创业的基本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创业的三要素是利益要素、利润要素和创新要素9. 创业行动能力的三大情景特征是()答:互联网经济、大数据时代、整合式创新10. 创业环境能力的两大维度是()答:创业政策法规能力创业资源平台能力11. 创业成功需要具备的个体特性有()答:责任意识个性、外向交往个性和群体相容个性、开放经历个性、情绪稳定个性12. 创业团队绩效考核的正确原则有()答:可靠性及正确性原则定期化及制度化原则13. 高科技创业的特征有()答:高投入、高收益以技术创新为先得高成长14. 关于社会创业及一般创业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答:社会创业展示多层问责社会创业致力持续创新社会创业注重社会价值15. 创业行动调节是通过哪些要素加以实现的()答:行动序列优化行动策略升级16. 在创业能力五大模块中,属于技术—社会维度的有()答:创新模块效能模块17. 创业领导力的具体内容有答:愿景能力变革能力整合能力分析能力18. 优秀创业品牌的主要特征有()答:优秀创业品牌既有中国创业精神的元素,又有国际品味及新风格优秀创业品牌可以作为公司产品,市场和文化的总体框架并很容易被客户和员工理解,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理念优秀创业品牌随时间的推移具有持续增进价值,并能显示新的价值优秀创业品牌能有效传播独特创业价值并强化公司的市场定位19. 国际创业的关键因素有()答:商务战略因素管理团队因素跨文化因素商务技术因素20. 创业文化对创业的意义有()答:创业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创业机会的挖掘和创业目标的实现创业文化是影响创业者有关创业动机的主要因素创业文化是创业者意识形态的核心要素创业文化直接导致利用现有竞争优势不断搜寻创业机会的行为21. 常见的创业融资方式有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

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包容促进社会公正和包容的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包容促进社会公正和包容的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包容促进社会公正和包容的经济政策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经济增长仅仅追求GDP的增加是不够的,必须注重公平和包容,以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包容,以及如何通过经济政策来实现社会公正和包容。

一、公平与包容的含义公平是指在资源分配、权益保障和机会公正等方面,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平等对待的原则。

公平要求无论是贫富差距、地域差距还是社会地位的差距,都应该得到适度的缩小,以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包容则是指将各个社会群体的需求纳入社会发展的考虑,使每个人都能够共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

包容要求不仅仅关注经济的发展,还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善。

二、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包容1. 公平与包容的关系公平与包容是紧密相连的概念,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促进、相互依赖。

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包容才能实现。

公平的分配能够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为包容提供了均等的机会。

2. 公平与包容的重要性公平和包容在促进社会公正和包容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公平能够化解社会的矛盾,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包容则能够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只有通过公平和包容,社会才能实现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三、经济政策促进公正与包容的实践1. 政府的角色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调整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保障社会的公平与包容。

例如,加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鼓励创业和就业机会的公开和公正等。

2.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公平和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促进各个产业的均衡发展,解决结构性失业和贫困问题,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例如,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3.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实现公平和包容的关键。

通过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基本保障,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增加社会的包容性。

关于包容性教育的思考

关于包容性教育的思考

关于包容性教育的思考作者:徐宏保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年第09期国家领导人近期多次倡导的“包容性增长”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其核心理念是“共享性”,以人为本,使经济发展回归增长本意,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教育领域是什么样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局面。

然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改革的矛盾异常突出:专家的理想化教育教学理念、社会的功利化教育教学要求、学校的生存性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实践性教育教学困惑、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教学环境、家长的拔苗式教育教学渴望……这些无不是对教育的冲击甚至是戕害!基于中国教育如此之现状,本人认为,教育也需要“包容性增长”。

而陶行知先生半个多世纪前的教育思想竟然与今天最先进的社会发展理念惊人的一致,其思想的前瞻性令人仰高弥止。

那“包容性教育”到底有哪些内容?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如何体现这种理念的?我以为可从一下几方面来探讨:教育对象的包容所谓教育对象的包容,就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人人都有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这关系到全国绝大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果不能合理解决,建设和谐社会将是一种奢望。

作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要说对人了,就连动物也是满怀爱心,反对把生物弄死来研究,说这是将生物学变成死物学。

他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不都是建立在教育面对大众的底线上?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中。

教育内容的包容现代学校和教育部门愈来愈关注“增长”,甚至以“增长”作为考核评价的核心要素,这显然是一种进步。

包容性增长的时代价值与实践取向

包容性增长的时代价值与实践取向

第38卷第6期V01.38、o.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 na l o f A nh ui N o r m a l U niver s i t y(H um.8.Soc.Sci.)2010年11月N O V.2010包容性增长的时代价值与实践取向。

岳彬(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兰州730000)关键词:当代中国;包容性增长;作用;对策摘要:全面发展、成果共享的。

包容性增长”.是胡锦涛在中国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锭时刘。

提出的发展目标导向。

它对未来中圆的发展影响深割,决定着民生幸福和社会和谐的社会理想能否实现。

深刺认识它的科学内涵,科学制定实践举措以推动其真正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061.3;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10)06—0626—06Ti m e V al ue and I t s Pr act i ca l O r i ent a t i on of I ncl us i v e G r ow t hY U E B i n(Sc ho ol0厂P ol i t i cs an d A d m i ni s t r at i o n.L a nz h ou U n i v e r si t y,La n z h ou730000,C h i na)K ey w or ds:c ont e m por a ry C hi na;i ncl usi ve gr ow t h t ef f ec t;count er m ea sur eA bst r a ct:A l l—r ound a nd f r ui t—shar i ng i ncl us i v e gr o w t h i s a de vel opi n g or i e nt at i on a dva nced by H u Ji nt ao a t t he c ri t ic al m om e nt w hen C hi na i s dee pe ni ngr efor m and openi ng—up。

2012年淄博市事业单位录用考试

2012年淄博市事业单位录用考试

2012年淄博市事业单位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A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题目中每一题有且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50题,合计50分)1.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是( )。

A.以国民收入的实物总量和价值总量来表示B.以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来表示C.以国民生产实物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D.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平均质量来表示【答案】D【题型】经济常识【考点】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标准【解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商品和劳务总值的按人口平均值。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GNP)除以该国国民人口的总数所得出的商。

即指分摊到每个国民份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值。

在经济学上,一般用来衡量或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人民生活平均质量也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 )。

A.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B.投资与消费结构是否得到改善C.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否得到改善D.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否得到改善【答案】A【题型】经济常识【考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解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攻坚期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而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3.“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最核心的含义是A.经济增长让低收入人群受益B.环保、和谐社会等诸多方面得到改变C.经济、政治、社会等经济增长相互协调一D.经济增长可持续,更多关注社会发展【答案】A【题型】经济常识【考点】包容性增长【解析】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指向,更关注民权民生,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

从包容性增长到可持续发展

从包容性增长到可持续发展

29从包容性增长到可持续发展只有将包容性作为世界各国一种新的价值导向,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

文 / 罗勇中国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倡导的包容性增长,已经具有世界性的视野和涵义。

世界需要将包容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导向。

“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全球70亿人“一个都不落下”,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涵,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最重要的时代意义。

发展与包容严格地讲,“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物质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不仅指产出的量的增加,还包含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生活质量、政治体制、文化、法律以及观念、习俗等方面的变革。

所谓包容性增长,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原意是鼓励各国寻求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摒弃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需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

”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但同时发展经济学理论明确地提出了“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的命题,强调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况出现。

发展经济学在讨论发展轨迹问题时已经质疑了“简单,否则就是愚蠢”的信条,发展战略不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零和战略,在一段时期只能是增长一个简单的主题,而应该是一个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的和弦。

今天的经济,国际与国内已经难以分开,因此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倡导的包容性增长也就有了世界性的视野和涵义。

针对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一国的增长不该损害或抑制别国,而应该给对方带来促进,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利益惠及所有国家和所有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G20杭州峰会上,实现包容性增长成为与会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普遍共识,说明世界需要将包容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导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作者:朔料螺旋于2010-09-28 11:13:36 发表只看该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
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
《中国经济周刊》: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包容性增长”?
庄健:“包容性增长”和我国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协调发展”、“和谐社会”都是一致的,具体到经济领域和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都是有共同点的。

如果能做到这些,也就能够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

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些目标都是很明确的,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排除一时或者局部的困难,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实现这个目标。

这些需要更多地去讨论、形成共识,采取有关的改革发展措施去推进。

马晓河:首先,我国应该尽快地转变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其次,要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一些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要加快推进城镇化。

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社会的繁荣富强稳定,都应该实现城镇化,只有这样,中产阶级或者中等收入者人口才会增加,社会才会形成一个中间多、两头少的“橄榄型结构”。

这样,社会才能增加消费,只有消费占主流了,稳定才有坚强的保障,社会才能进步。

第四,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

尤其是调整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收入分配结构关系,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一点。

此外,还要调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关系,让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更快一点。

第五,政府下一步还应该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入,尤其是应该加快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汤敏:“包容性增长”跟“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相比,有更多的量化指标,也更具体了。

“包容性增长”最终要惠及更多的
贫困人口,惠及更多的劳动者,惠及到社会的大多数,让他们的收入增长要比一般人更多一些,这些将变得更加明确。

“包容性增长”不但量化了GDP,而且提出GDP是怎么分配的。

而衡量各地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就要看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以人为本方面,对人的影响有多大,贫困人口、工薪阶层的收益有多高,他们的增长比GDP的增长更高还是更低,这变成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相对可以量化推动的事情了。

邓聿文:我国要达到“包容性增长”,首先,是政府价值导向的引导。

政府出台的包括财政体制改革等各项措施等都要往这方面倾斜。

政府的价值导向要改变,在收入分配等方面都要往弱势群体方面倾斜。

这样才能使贫富差距缩小。

其次,资本也应该适当地向劳动力方面倾斜。

一方面,资本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应该赋予劳动者更大的权力,比如博弈的权力,否则单靠“资本家”的善行,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大多数是起不了作用的。

实现包容性增长
是全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和责任
《中国经济周刊》: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之间,应该怎么配合来实现“包容性增长”?
庄健:国际社会有这么一种声音和倾向,就是经济面临比较大的问题时,大家容易携起手来;一旦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并相对稳定时,便都去考虑各自的问题了,共同应对困难或解决问题的合作意向就会有所减弱。

在这个时候,应该推广一种理念,去更多地寻求双赢、多赢。

据我了解,对21个成员,“包容性增长”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大家都会朝这些方面共同努力,这对于亚太国家的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是有利的。

汤敏:和谐发展是国际社会都很关注的话题,各国之间的协调配合、合作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使得弱势群体、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有效地保护。

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对投资、贸易、金融保护主义的反对。

这些都是不利于“包容性增长”的。

应该说,“包容性增长”不仅仅对中国,对全球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全球范围看,经济发展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发展比较快,但是否能够利用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的老百姓,是值得关注的。

一般来说,“包容性增长”主要还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而各成员国之间的“包容性增长”,更多的是指,贫困的国家在全球的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