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杜甫规范详细课件

合集下载

《登高》杜甫课件PPT

《登高》杜甫课件PPT
式。
05
《登高》的朗诵和吟唱
《登高》的朗诵技巧
语速适中
在朗诵《登高》时,应保持适中的语速,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以便听者能够听清楚每个字词。
音调变化
在朗诵时,应注意音调的变化,通过高低起伏的语调来表达诗句的 情感和意境。
节奏感强
朗诵时要有较强的节奏感,注意停顿和重音的运用,以突出诗句的 重点和情感表达。
评论家们普遍认为《登高》在艺术上 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其语言简练、意 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情感共鸣
这首诗所表达的孤独、忧郁和壮志未 酬的情感,引起了后世许多读者的共 鸣。
《登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要地位
作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登高》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 位。
文学价值
这首诗被视为唐诗的经典之作,对 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境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 遇的感慨。通过意象和意境的结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语言和修辞
语言
杜甫在《登高》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语言既简洁又富有表 现力。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给 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关注民生
杜甫对人民的生活状况深 感同情,他的诗歌多反映 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
《登高》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时间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
地点
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
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登高》的诗歌赏析
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
诗中通过描写天高气清、飞鸟盘旋、江水汹涌等自然景物, 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意境。同时,通过描绘个人形象的 苍老和孤寂,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登高》ppt课件20张

《登高》ppt课件20张
登 高杜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杜甫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品味 鉴赏诗歌语言,领会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培养 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反复诵读品味;解析意象,知人论世, 感受体悟景中之情,体会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深刻理 解杜甫积极入世的精神内涵;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博 大胸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精读体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探析:试着从感官与动静两个角度来分析本联的写景艺术。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的事物,好比画家的工笔,视听结合, 动静结合,将三峡秋景的形、色、态一一展现出来。
精读体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律诗的颔联被称为“承句”“承”是“起”句的延续、深化, 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思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指远离家乡。 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病:疾病。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
难。
苦恨:极恨。苦,极。
潦倒:衰颓,失意。
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
沉郁:指诗歌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
顿挫:指诗歌情感表达得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作者作品及生平
主要作品:诗文集《杜 工部集》,代表作“三 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安吏》)、“三 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等。
背景链接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是杜甫去世前在夔州所写。 其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 夺地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杜甫此时“漂泊西南天地间”, 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尤其是壮志未酬。他的好友李白、高适、 严武等又相继去世。适逢秋日登高,夔州水急、风大、猿啸的 萧瑟景象,触动了杜甫的情怀,使他发出如此之人生慨叹。

《登高》ppt课件

《登高》ppt课件

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 身世的感慨、家国的忧伤,显得沉郁 厚重。即使人生潦倒,销愁无途,仍 忧国伤时;即使国事艰难,壮志未酬, 仍心系家国。杜甫的悲是悲自然,是 悲人生,悲国家,悲天下苍生。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 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 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 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苦恨” 恨国家动荡不安,恨自己人到暮年,不能为 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更多是遗憾。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展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圣”杜甫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诗 人 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 生 计潦倒,时事艰难,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杜甫这种心忧天下的情怀,是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的。
全诗总结
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描绘了一幅苍凉壮阔的 长江秋景图,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结合,抒发 了思乡之情、孤独之感、羁旅之愁、多病之哀, 表达了人生迟暮,壮志未酬的悲愤,同时表现了 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 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 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悲笔,悲情 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
杜杜甫甫其其人人 ((771122——777700))
困 守 长 安 时 期 ( 3 5 - 4 4 岁 ) 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 李林甫权倾朝野,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杜甫困顿十年,入仕无门。
为 官 流 亡 时 期 ( 4 5 - 4 8 岁 ) 代表作:《春望》“三吏”“三别”
任左拾遗,为房琯向肃宗上书请无罪,后发生安史之乱,避难流亡。 漂 泊 西 南 时 期 ( 4 9 岁 - 5 8 岁 ) 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 好友严武接济于成都草堂,写了240多首诗。忧国忧民,贫困交加。

《登高》课件(20张PPT)

《登高》课件(20张PPT)

这首诗 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 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 登高感触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 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 爽,慷慨激越,尽显杜甫沉郁顿挫的诗 风。
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 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明确: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 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 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 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 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 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赏析颔联
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落木、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
生命短暂 反 衬
2:“萧萧”写出落叶之声态,肃 杀可闻; “滚滚”写出大江东去的声势,雄 迈可见。 “无边”和“不尽”给人以境界开 阔、辽远之感
宇宙永恒
3:颔联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营
不尽长江滚滚来。
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体现了诗 人怎样的心情?
意境: 苍凉、雄浑 感情: 沉郁而悲壮
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此联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 1.颔联写出了秋天萧瑟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 2.这两句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起伏之变,跌宕之气。 3.这句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杜甫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诗
“三吏”“三别”皆被传诵,作品
汇为《杜工部集》。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
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 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 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 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登高杜甫规范详细课件

登高杜甫规范详细课件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 ,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 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 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 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杜甫看 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人已经到 了生命的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所以“ 落木萧萧”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韶光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 息。。
落木萧萧下----------生命短暂
不尽长江----------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 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 天。
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再往深 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百年”,就是老年, 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怎样的愁苦啊。
月初九 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 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 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 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 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 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 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 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 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 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 有肺病、疟疾。而且已经"右臂偏枯 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 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 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 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 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 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 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 老人百感千愁涌上。

《登高》ppt课件22张

《登高》ppt课件22张
南宋评论家罗大经认为此联抒 发了杜甫的八大悲愁,逐
“万里”:诗人远离家乡,与亲人音讯隔绝。(远离家乡) “悲秋”:秋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感时伤怀) “作客”:客居他乡。(漂泊他乡)
悲 “常作客”:客居他乡时间之久,悲上加悲。(漂泊长久)
这两句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之间暗含了什么关 系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无穷大:无边 落木 无穷小:渺小的老者
广阔的时空 渺小的个体
落木vs萧萧 长江滚滚

猿啸
雷霆之力 老儒的无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已到 生命的晚秋,有生命短暂之感。
• 长江——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课后作业: 1.完成下一页PPT上的理解性默写; 2.背诵并默写本诗; 3.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以杜甫的身份,将 本诗改写成一首现代诗。(几句都可以)
⒈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的感慨, 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 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⒉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 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年”:一辈子,晚年。(人生迟暮) “多病”:百病缠身,病痛对身体的折磨。(疾病缠身) “登台”:之前说过是九月九的习俗。(思念家乡) “独登台”:祈求长寿的竟是孤单一人。(孤苦无依)

杜甫《登高》优秀公开课课件ppt

杜甫《登高》优秀公开课课件ppt

2
,展现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体现了诗
《登高》诗的结构紧凑,主题鲜明,通过描绘秋
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天的景象,寓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
忧虑,展现了杜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
内涵。 3 诗歌的语言特色
杜甫在《登高》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比喻等修
辞手法,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使诗歌具有很高
创作的,那时他正在流寓夔州。 3 《登高》诗的主题思想
《登高》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悲观情绪,展现了杜甫深沉
而激昂的情感世界。
时代环境影响
社会动荡背景
政治腐败问题
战争频繁影响
杜甫创作“登高”的时期, 正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朝由盛转衰,社会动 荡不安,这种环境对杜甫的 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题思想的深层解读
诗人的孤独感
在《登高》中,杜甫通过描绘 自己独自登高的场景,表达了 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这 种孤独感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 感慨,更是对社会动荡时期的 无奈与思考。
社会现实的反思
《登高》这首诗歌中,杜甫通 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隐喻了 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问题,呼 吁人们关注和改变现状。
世界的深沉思考。
喻、象征等,使得诗句富有深度和韵味,引人深
思。 3 诗句的情感寄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
诗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寓含了对生
活的坚韧和不屈。
深入剖析名句含义
诗句中的"飞鸟"象征
"飞鸟"在诗中象征着自由与 无拘无束,杜甫借此表达了 自己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

杜甫《登高》精美公开课课件

杜甫《登高》精美公开课课件
通过《登高》这首诗,使学生 深入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和思 想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 背景介绍
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以及《登高》的创作背景。
2. 文本解读
详细解读《登高》的词句意义 ,引导学生体会杜甫的诗歌艺
术。
3. 互动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登高》的主题 思想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
文学鉴赏能力。
杜甫《登高》精美公开课优秀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杜甫简介 • 《登高》的创作背景 • 《登高》的赏析 • 《登高》的影响与评价 • 《登高》的朗诵与吟唱 • 《登高》的实践与应用
01
杜甫简介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 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一生坎坷,曾先后担任过检校员 外郎、宣州团练判官、监察御史等职 务,但因得罪权贵而多次被贬谪。
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登高》对后世的影响
1 2 3
文学影响
《登高》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后来的诗人和 文学家在主题、意象、语言和艺术手法等方面都 受到了它的影响。
思想影响
《登高》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对后世产 生了影响,成为了后世许多诗人和文学家的思想 源泉之一。
社会影响
《登高》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也对后世 产生了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关注社会、关注民 生的经典之作。
杜甫的诗作在艺术上达到了极 高的境界,被后人称为“诗圣
”。
杜甫的代表作有《登高》、《 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等。
杜甫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 和传承。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的诗人和文 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 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成为了中国 文学的重要传统。

《登高》ppt课件22张

《登高》ppt课件22张

颔联: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 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 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 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 之情!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 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 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 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 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 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 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 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 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
授课结束!再见!

知人论世,了解杜甫。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 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 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 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登高》杜甫课件

《登高》杜甫课件

第二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第二联以大自然变幻无穷 为背景,以长江水流所指 引的宏阔视野为表达载体, 真实地表现出了长江的气 势恢宏和不屈不挠的顽强 形象,更凸显了杜甫的浪 漫情调和不屈精神。
第三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
第三联以诗人困苦颠沛的 境遇为背景,以他愤悱不 已、百折不屈的顽强意志 为表现载体,表达了他对 人情冷暖世事玄奇的深思 和对人生的咀嚼和感叹。
结语
杜甫诗歌的意义及其影响
杜甫以真挚的情感描绘生活,使人生得到净化和 升华。他的诗歌是士人政治和人民文化相结合的 产物,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表现。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全文与注释》中国青年出版社 2. 《杜甫诗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登高》杜甫PPT课件
通过本PPT课件,您将深入了解杜甫的《登高》一诗,体悟杜甫所描绘出的 壮美山川景色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意境和思想。
杜甫简介
1
生平经历
杜甫,唐朝著名诗人,其辩才卓越,
诗歌风格及影响
2
善于写人文景色。生于706年,卒于 770年。其生平经历曲折离奇,曾多
杜甫的诗歌风格平实、凝重。文章的
杜甫其他经典作品
1
《春望》
诗中描写了一幅春景,千紫万红,春色满园,让人感受到蓬勃向荣之美。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首表达了贫苦农民的生活与困苦遭遇,展现了作者深切的同情之情和浓烈的感 受之谊。
3
《登高壮观天地间》

通过对大自然的表现,再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问和对自然界丰富纷 繁的审美和情感的素养。
次遭遇宦海沉浮和家破人亡的悲剧。
内容丰富多样,小见大,大见小,感

登高杜甫规范详细课件

登高杜甫规范详细课件
2024/7/16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 岳
东岳泰山风光究竟怎么样, 齐鲁峰峦叠翠绵延又不断。 天地钟情神奇秀丽的景致, 南北之间割断昏暗与明晓。 激荡心胸山中叠云层层起, 映入眼帘还巢啾啾多归鸟。 总有一日登上绝高之山顶, 一览众多群山顿觉太矮小。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 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 称为“诗圣”。
小结后四句
颈联: 漂泊异乡 晚景凄凉
(果) 自身
(果)
尾联: 国恨添霜鬓 (因) 国家
多病停酒杯 (果)
忧国忧民
学习艺术手法:
这首诗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
2024/7/16
二、学海拾贝
1、 正音解字:
渚(zhŭ) 水中小块陆地。 渚
鬓(bìn) :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浊(zhuó :不清。
2024/7/16
2.整体韵律
❖这首诗讲究韵律吗? 首句“哀”字就入韵,押韵的
字是“回”“来”“台”“杯”, 押ai韵。
所以,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有 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 万——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 凄凉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艰难苦恨”具体指什么?
是自身颠沛流离的生活之苦, 更是对国破家亡的百姓之忧。
2、“新停浊酒杯”对杜甫而言是一种什么感受?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 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登高》杜甫(完整)课件

《登高》杜甫(完整)课件
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之愁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迟暮也;
多病,衰疾也; 登台,倍思亲也; 独,孑然孤“独”也。
总结
颈联和尾联,诗人直抒胸 臆“艰难苦恨” ,一个多年 飘泊,孤苦无依,鬓发斑
白,年迈多病的老者形象 跃然纸上。
仰望 云天秋风
写 首联 俯视 江水渚洲
登高
——杜甫
登高习俗知道少?
▪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活动之 一,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 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 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 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
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
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出生于巩县, 唐代现实主
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 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 “苦恨”与 “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 “苦” 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 ,诗 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 国家出力。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 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 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 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
这不是一只快乐 的鸟,是一只孤 独痛苦的鸟。
心的。
显得天底下的
人很渺小,很
孤单。
体会作者心情
诗人站在高天之下,急风 之中,面对清渚、白沙,耳听 猿啸的叫声,内心万分孤独, 仿佛就是一只孤鸟,凄楚、忧 伤、悲哀、绝望。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 的话,那么,“不尽长江”有什么意思
沉郁顿挫,被称为“ 诗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 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 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思考:
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
“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
示 例:
猿鸣——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 悲凉。
孤 独 无 依 。
旋 , 说 明 它 无 处 停 息 , 比 喻
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
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 家破亡忧心如焚。 “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 “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 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即兴训练
宋代的罗大经曾指出
《登高》“万里悲秋常 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 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试做具体分析。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2013-8-16
学习目标:
1.初读本诗,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再读本诗,赏析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熟背本诗,培养一种积极健康的情感。
作者简介
杜甫是唐朝伟大的 现实主义 _________诗人,他 的诗歌具有丰富的社 会内容,大胆地揭露 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 朽,广泛而深刻地反 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 诗史 历史,被称为“____” 诗圣 他亦被称为“____”
2013-8-16
2.整体韵律
这首诗讲究韵律吗?
首句“哀”字就入韵,押韵的 字是“回”“来”“台”“杯”, 押ai韵。
所以,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有 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整体感悟
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凄楚、悲伤、悲愤、孤独、沉郁。
自由朗读首联颔联, 用流畅的语言描绘 出画面意境。
一览众多群山顿觉太矮小。
布置作业:
搜集其他登山览胜的诗,体会其中
蕴含的人生态度。
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
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 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 (漂泊西南)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 (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 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 混乱。 (时局不安)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 (朋友远逝) ——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
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 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 阔。
请大声背诵首联颔联
请自信地书写下首联颔
联,注意字形正确,字 体规范。
男生女生对读,赏析颈联尾联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 是什么?
2013-8-16
飘泊万里,常年作客他乡,更添悲 秋情绪,晚年多病,更何况今天又 独自登临高台。
(王之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 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 豪迈的 气概 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
探究延伸——杜甫诗歌的思想性
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杜甫: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 儒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杜甫: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
穷年忧黎元 爱国诗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登高》中“风急”二字一开头就以猎猎秋 风,把读者带入了苍凉肃杀的秋景之中。 B 《登高》八句四联皆对仗,很好地表现了诗 人“尽善尽工”的艺术风格。 C《登高》的颈联和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抒 发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D 尾联中的“艰难”就是指作者的自身命运, 并非兼指国家的命运。
杜甫
温故知新 子美(字) 后人称之为“(诗圣 )” 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三吏” (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 (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013-8-16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35岁前)读书和壮游时期。是杜甫一生当中最快意的一段时光。 诗歌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流露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二(35岁——44岁)长安的十年困守时期。应试不第,又值安史之 乱,诗人经常挨饿受冻,写下《兵车行》《丽人行》等现实主义力 作,确定了今后的创作道路。
三(45岁——48岁)陷贼与为官时期。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 其间写下“三吏” “三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 其作品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四(49岁——59岁)漂泊西南时期。公元759年他辞官西行,开始 了漂泊流浪的生活。公元770年冬天,这位饱经忧患的老人病逝在 湘江水上一条小船里,时年59岁。
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 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 称为“诗圣”。
小结后四句
颈联: 漂泊异乡 (果)
晚景凄凉
(果)
自身
尾联: 国恨添霜鬓 (因) 多病停酒杯 (果) 国家 忧国忧民
学习艺术手法:
这首诗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 抒情,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诗人登高远眺,从不同的视 角,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 描绘了一幅秋景图。
萧 瑟 壮 阔
情 景 交 融 对 偶
悲 壮
对 仗 工 整 、 韵 律 和 谐 、 精 练
……
2013-8-16
探究延伸——杜甫诗歌的思想性
“下邽(guī)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zǐ)州。 ” 思乡 (白居易)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念亲人 “蓟(jì )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送别
飞 鸟 —— 在 空 中 盘
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 肯定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
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比 喻 时 间 的 流 逝 。
长 江 一 泻 千 里 ,
——
再思考: 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 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 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同时 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 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艺术探究——借景抒情 气象恢宏
景——萧瑟 借景抒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登岳阳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 情——悲愁
气象恢宏
令人振奋
登 高
仰观 首联 云天秋风
俯察
写景 颔联 仰观
江水洲渚
无边的落木
俯察 不尽的江水 悲秋作客 颈联
多病登台
抒情 尾联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题 背 作 诗 意 意象特点 手 情 语 目 景 者 眼 象 单 总 法 感 言
重 阳 节 , 国 家 动 荡 , 作 者 漂 泊 在 外
登 高
穷 、 达 皆 兼 济 天 下
悲 秋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落 木 长 江 ……
急 高 哀 清 白 回 无 边 萧 萧 不 尽 滚 滚
2013-8-16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东岳泰山风光究竟怎么样, 齐鲁峰峦叠翠绵延又不断。 天地钟情神奇秀丽的景致,
望 岳
南北之间割断昏暗与明晓。
激荡心胸山中叠云层层起,
映入眼帘还巢啾啾多归鸟。
总有一日登上绝高之山顶,
万——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 凄凉
“恨”与“停”如何理解?
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
地斑白了 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 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苦: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 新:刚刚(放下浊酒杯)
中国古代风俗,农历九月九日 重阳节登高饮酒,可以长寿消灾。 士大夫又有登高言志、赋诗抒怀之 传说,所谓“君子登高必赋”。杜 甫这首诗,其实综合了 以上几层含义。
2013-8-16
二、学海拾贝
1、 正音解字:
渚(zhŭ) 水中小块陆地。 渚 (bì 鬓 n) :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浊 zhuó ( :不清。
秋风急骤,天空高远, 悲凉的猿啼在回响; 水洲澄碧,流沙雪白, 鸟儿在小洲上空徘徊。
渚风 清急 沙天 白高 鸟猿 飞啸 回哀
2013-8-16
旷野无边,风儿吹荡着落叶萧萧地坠下, 不尽的长江啊,波涛滚滚奔流不息。
2013-8-16
不无 尽边 长落 江木 滚萧 滚萧 来下 ,
鉴赏前四句
1、首联和颔联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诗人是用哪些 词语来概括这些意象的特点的? 风——急 天 ——高 猿啸——哀 渚——清 沙 ——白 鸟——飞回 落木 ——无边 萧萧 长江 ——不尽 滚滚 2、这些各有特点的意象给我们怎样的感觉?选取你认 为最好的一两个意象谈一谈。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 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 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 (1)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 (2)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 (3)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 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艰难苦恨”具体指什么?是自身颠沛流离ຫໍສະໝຸດ 生活之苦, 更是对国破家亡的百姓之忧。
2、“新停浊酒杯”对杜甫而言是一种什么感受?
无法消愁 忧愤苦闷
析情感:
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 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体会出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
百万 年里 多悲 病秋 独常 登作 台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