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摘要】本文探讨了《三国演义》研究论争的背景和重要性,并分析了不同学者对其作者身份、历史性和虚构性、主题和价值、研究方法以及影响力和地位的争议。

通过总结各家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展望了未来《三国演义》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三国演义,研究论争,作者身份,历史性,虚构性,主题,价值,研究方法,影响力,地位,观点总结,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介绍《三国演义》研究论争的背景《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自问世以来,这部作品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在对《三国演义》的研究过程中,一些争论和论争也在学术界中逐渐浮现。

《三国演义》的作者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一些学者认为,这部作品的作者是元朝的罗贯中,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真正的作者可能是其他人。

这些不同观点的存在,引发了关于《三国演义》作者身份的激烈争议。

除了作者身份外,关于《三国演义》的历史性和虚构性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

一些学者认为,《三国演义》对历史事实进行了夸张和改编,使得其中的内容更具戏剧性和艺术性;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历史,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三国演义》的研究论争表明了这部作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这些争论不仅丰富了学术界对于这部作品的认识,也推动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并评价《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文学名著。

1.2 对《三国演义》研究论争的重要性进行说明《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其研究论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对《三国演义》研究论争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作者身份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对于《三国演义》的作者身份的探讨,不仅关乎文学史的研究,还涉及到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承等方面的问题。

近五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

近五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
,
人 祭宝 峰先 生 文 》 中 的 罗 本 即罗 贯 中是 可 信的
,
美的人 物
如《 残 唐 五 代史 演义 传 》中的 李

按 照 门人之 间
1 3 8 8年
: ,
序齿
的 通例 进 行推
,
存孝

《三 国志 通俗演 义 》中的 关 羽
,
《三
,

,
他 的生 年 约在
,
1315
在 138 5 分析
— 可 以判断

,
( 137 1 ) 以后 ( 《 试 论 ( 三 国 志通 俗 演义

, 不 少 同志进 行 了积 极 的探索 较 有 代 表 性的

成 书年 代 》
3

,
载 《三 国 演义 研 究 集》 )


成书 于 明 中叶 说
,
张国 光将 嘉靖 本
1

陈 辽认 为
:

罗贯 中 的 世 界 观 是封
。 ,
,

,
四川 《 社 会科 学研 究 》 杂 志开

外 学 术界 的 重视
而 且得 到 广大 爱 好者的 越



《 三 国 演义 》 研究

专栏 月
,
引起 了 学术
,
来 越 多的 关注 和 支持
界 的广 泛 注 意

1 9 8 3年 4
建 国 以 来的 首 来自
,
综 观 五 年 来 的 《三 国 演义 》 研究
,
— 再根 据 对书 中小 字 注的来自1 3 1 8年卒年约

《三国演义》研究70年

《三国演义》研究70年

612019年·第5期文苑漫步由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根据史籍、传说、平话、戏剧而“编次”的《三国演义》,在我国早已是家喻户晓,就连不识字的老大爷、老太太也没人不晓得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的名字,所以古人就说:“凡有饮水处,都有《三国》在。

”读这本书的人很多,是由于它能给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以及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讨论、研究这本书的学者也很多,是因为它是一本永远都存在研究课题的无尽宝库。

读书者、研究者的共同推动,形成了“《三国演义》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所有学术研究工作均未广泛开展;关于《三国演义》的研究,从1949年到1953年,公开发表的文章仅有1篇。

195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重新校订整理注释的《三国演义》,并在此后的同年11月又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了《三国演义》座谈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三国演义》的普及和研究。

从1954年到1959年,《三国演义》研究一直稳步开展并逐渐走向深入。

在这6年中,不仅公开发表的《三国演义》研究文章达69篇,还出版有3部研究专著和1部论文集。

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17年,《三国演义》研究的热点有二:一是《三国演义》的“人民性”问题;二是“为曹操翻案”的问题。

当时的论著,几乎都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争鸣,作出了各自不同的界说。

关于《三国演义》的“人民性”问题。

从《三国演义》成书过程看,它虽然根源于《三国志》,但却是民间先创作,也确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

例如,从选材态度看,注重民间传说。

张安峰在《再论〈三国演义〉的人民性》一文中指出,从《三国志》的成书到《三国演义》问世的一千多年间,三国人物故事通过各种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不断繁衍。

元末明初面世的《三国演义》,广泛吸收了史传杂记、话本杂剧等民间传说中的三国故事编写而成。

从思想倾向看,顺应民心向背。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众说纷纭,但它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却是学术界公认的。

《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

《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

《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梅新林韩伟表内容提要本文在中国学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在广泛搜集和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20世纪海内外《三国演义》的研究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对其重要成果与不足进行系统的总结,同时也探讨了今后的突破方向,以便为21世纪的《三国演义》以及其他经典小说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三国演义》(注:从现知最早的刊本至今,《三国演义》刊行的主要正式名称不下十数种。

如非必要,本文一律以《三国演义》作为共名。

)因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丰厚复杂的思想内涵及广泛深远的影响,而受到历代学者的普遍关注。

但自《三国演义》刊行到19世纪末,由于受传统学术价值观念与思维定势的局限,明清两代学者的研究依然主要沿用“比附经史”、“劝善惩恶”等儒家诗教观念,对作品或作感悟式的道德评判,或作辨伪式的史实考索,等而下之者甚至肆意谩骂、一味诋毁。

其间虽亦有如清毛宗岗父子的评点之类的重要成果问世,但就整体而言,在小说观念与批评方法上未有根本性突破。

直到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及学术转型的日渐完成,《三国演义》的研究方始真正进入自觉的文学研究畛域。

与20世纪中国社会及学术本身的转型和发展相契合,百年《三国演义》研究明显地呈阶段性演进之势。

前半个世纪,在中国学术现代化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宏观背景下,《三国演义》研究逐步摆脱了比附经史的传统观念及以感悟式“评点”为主体的传统批评方式的限囿,开始尝试融合西方现代人文科学新的理论与方法,由此将《三国演义》研究引上了现代学术研究的轨道。

自50至7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三国演义》研究在破旧立新中出现了一派崭新的气象,然而由于受“左”的僵化思想的影响,研究的思路比较狭隘,模式比较单一,尽管在“人民性”与“为曹操翻案”两大焦点上讨论热烈,促进了《三国演义》的传播与普及,但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学术成果并不多。

至70年代末,由于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三国演义》的研究才逐步回归学术本身,并呈多元发展之势,在文献、文本、文化研究诸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二十世纪《三国演义》文献研究述要

二十世纪《三国演义》文献研究述要

二十世纪《三国演义》文献研究述要
韩伟表
《三国演义》①文献研究是指小说文本研究以外的作者、版本、
源流的求索考证。

纵观二十世纪《三国演义》研究,大略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十世纪初至1949年,是《三国演义》现代学术研究的肇始期,《三国演义》文献研究开始起步,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第二阶段从1949年到1976年,是《三国演义》研究的一元化阶段,《三国演义》文献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阶段为1976年至九十年代末,是《三国演义》研究全面繁荣、多元发展的阶段,也是《三国演义》文献研究新见迭出、成果最为丰盈的时期。

本文拟就上述三个研究阶段,从作者、版本、源流三个方面,对二十世纪《三国演义》文献研究状况作一梳理,鉴往知来,以期对二十一世纪《三国演义》文献学建设以及整个《三国演义》研究有所裨益。

一、作者研究
明清以来,诸家载述对罗贯中之于《三国演义》的著作权几无
异议,但对罗氏的生平均语焉不详,且多并错讹谬②。

二十世纪初的学者如鲁迅、谢无量、郑振铎等,一方面爬罗剔抉明清诸家载述,对罗贯中的生平、著述做了粗略勾勒;另一方面,则努力寻访、钩沉新的资料,发掘新的研究线索。

1930年,郑振铎、马廉、赵斐云访书宁。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播和流传至今。

然而,对于《三国演义》的研究,存在着诸多争议和不同的观点。

一方面,有人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史传小说,是对历史的再现和描述,其中所包含的人物、事件等都是真实存在的。

他们认为,小说的作者罗贯中非常注重历史的真实性,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资料搜集,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还原得非常真实和生动,并且在小说中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他们认为,《三国演义》大量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生活,有助于人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另一方面,也有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偏离历史真相的小说,其中很多情节、描写等都是虚构的,甚至有失实之处。

他们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只是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其想象力创作出来的小说,更多的是出于娱乐和娱乐读者的目的,而并不是真正的历史研究。

此外,还有人对于《三国演义》中角色的价值观和性格等方面存在争议。

一些人认为,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塑造和情节叙述虽然生动美妙,但是却有过于美化恶劣行为和暴力的弊端,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导作用。

他们认为,《三国演义》的观念体系比较狭隘,没有思想上的深度和广度。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经典文学作品,其研究论争也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每个
观点都有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需要我们全面分析和评价。

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对《三国演义》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最新-《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 精品

最新-《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 精品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新时期以来,《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其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取得了若干新的突破。

其中争论较多,最为引人注目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罗贯中的籍贯明代以来,关于罗贯中的籍贯有东原、太原、钱塘诸说。

多种明代《三国》刊本均题署东原罗贯中,加上嘉靖元年本卷首的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等文字记载,是为东原说的主要依据。

1931年,郑振铎等人发现天一阁收藏的《录鬼簿续编》,其中有罗贯中,太原人一语,许多人便以此为铁证,认为罗贯中是今山西太原人。

从此,罗贯中的籍贯便集中为东原、太原两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部比较权威的文学史、小说史均主太原说。

近十几年来,有关专家围绕两说进行学术争鸣,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

关于东原说。

刘知渐在《重新评价〈三国演义〉》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4期中认为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的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称罗贯中为东原人。

这个刻本很精整,致误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罗贯中是东原人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

《录鬼簿续编》出于俗手所抄,太字有可能是东字草书之误。

王利器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1、2期中认为东原乃是罗贯中原籍。

《录鬼簿续编》作太原人,系因其传抄者少见东原,习知太原,故尔致误。

东原即汉东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

这不仅可以从大多数明刻本认定罗贯中是元东原人找到根据,而且可以从罗贯中在《水浒全传》中把东平太守陈文昭处理为全书唯一精心描写的好官这一点看出端倪,因为元代慈溪县令陈文昭与罗贯中同为理学家赵偕赵宝峰门人,且有政声,故罗贯中借其名为自己故乡东平的太守。

刁云展在《罗贯中的原籍在哪里》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中认为《三国演义》最早的几种版本大都署名东原罗贯中,罗贯中创作的其他小说《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和一百十五回本《水浒传》,也都署名东原罗贯中,这是作者本人题署,应当相信。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评《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一,广泛流传于世。

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一直属于学术界的重要课题。

历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本文将就《三国演义》的研究论争进行述评。

1.《三国演义》的作者问题《三国演义》的作者一直存在争议。

一般认为,署名为“罗贯中”的人是该书的作者。

但罗贯中的生平等资料并不明朗,因此引发了很多不同的推测。

有的人认为,罗贯中实际上是一群人的笔名,而非一个人。

还有人认为,书中的内容不仅来自公认的历史事件,如三国历史,也可能来自民间传说。

此外,还有人质疑《三国演义》的出版历史。

这些质疑都增加了《三国演义》的神秘性和魅力,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的探究之心。

2.《三国演义》的价值问题《三国演义》的价值问题同样受到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很高,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书中的情节曲折,角色形象生动,主题深刻,语言简练优美,极富想象力,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三国演义》的价值,认为它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充斥着愚民政治,虚假历史,甚至被称为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病态。

在这个议题上,不同的学术界人士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3.《三国演义》的历史问题《三国演义》的历史问题也伴随着它的创作和流传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创作过程中作者可能夹杂了很多虚构和想象的元素,并且刻意对历史事件进行美化或歪曲。

但也有人认为,《三国演义》的创作基于历史事件,其中包含很多具有历史真实性的描写和情节,是一部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的作品。

4.《三国演义》的文化影响问题《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中国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众多英雄人物,不仅在文学作品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形象。

书中所体现的智慧、勇气、忠诚等美德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

5.《三国演义》的教育问题《三国演义》被认为是一本可以教育人的书,但是在教育中应如何应用却引发了一些不同的争议。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研究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研究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研究在明清几大古典小说名著中,《三国演义》成书最早,《三国》研究的历史也最悠久。

仅从现存最早的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所撰《〈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到撰写本文的1996年,时间就长达五百余年。

如此漫长的研究史,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1)明代;(2)清代;(3)“五四”前后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4)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5)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6)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

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本文打算仅就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略加论述。

同时,限于条件,论述的内容将以中国大陆的研究情况为主,适当兼及台港澳地区和国外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发展的基本轨迹八十年代伊始,已经摆脱“文革”桎梏,正在大胆解放思想的中国学者便以新的精神面貌,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可贵的重新探索。

他们或针对极左思潮加给《演义》的种种污蔑之辞,发出了“重评《三国演义》”的呼声(见陈辽《重评〈三国演义〉》文,载《文艺论丛》第10辑);或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演义》的成书年代(如章培恒、马美信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袁世硕的《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载《东岳论丛》1980年第3期;周邨的《〈三国演义〉非明清小说》,载《群众论丛》1980年第3期);或分别论述了《演义》的主题思想(如王志武的《试论〈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意义》,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朱世滋的《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丹东师专学报1980年第2期;叶胥、冒炘的《谈〈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载《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赵庆元的《封建贤才的热情颂歌——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或对《演义》的主要人物曹操、诸葛亮作出了富有新意的分析(如刘敬圻的《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载《文学评论》1980年第2期;李厚基的《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主角》,载《新港》1980年第12期;陈翔华的《论诸葛亮典型及其复杂性》,载《文艺论丛》第12辑)。

(最新修订)《三国演义》研究指导

(最新修订)《三国演义》研究指导

(最新修订)《三国演义》研究指导1. 研究背景《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被誉为“历史小说的巅峰之作”。

该书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争霸的故事,并通过一系列战争、政治斗争、人物塑造等手法,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特点。

近年来,《三国演义》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学术界的关注度也逐年提高。

为了进一步推动《三国演义》的研究工作,本研究指导旨在为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框架。

2. 研究内容本研究指导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 作品概述- 作品背景- 版本流传- 创作手法及特点2.2 人物研究- 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人物关系研究- 人物形象的历史原型2.3 历史事件与小说情节- 历史事件的选择与改编- 小说情节的构成与演变- 历史真实与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2.4 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 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忠诚、义气、勇敢等传统美德的弘扬- 作品对后世文化的影响2.5 文学技巧与艺术表现- 叙事手法与结构布局- 语言特色与修辞技巧- 人物塑造与典型形象2.6 比较研究- 与历史文献的对比- 与其它历史小说的比较- 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文献综述:收集、整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已有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 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作品内容,挖掘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 历史考证:对比历史文献,揭示作品与历史事实的关联。

- 跨学科研究:借鉴文化、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丰富研究视角。

4. 研究意义与展望《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本研究指导的发布,旨在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广阔的探讨空间,以期推动《三国演义》研究的深入进行,为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在未来,《三国演义》的研究还将不断拓展和深化,特别是在人物心理、思想内涵、历史背景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新世纪在的《三国演义》探究

新世纪在的《三国演义》探究

新世纪在的《三国演义》探究《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书中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再现。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充分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究《三国演义》的新世纪地位。

一、文学价值《三国演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首先,它采用了小说的形式进行叙述,使内容更加动人。

第二,小说手法丰富多样,文笔精湛,气氛抓得恰到好处。

例如在《长坂坡》一章中,小说描写了关羽被围困的情形,周围的兵士都在泪流满面地向关羽表示敬意,而关羽却面对兵敌风轻云淡地说道:“常山赵子龙在此!”这番话语表现了关羽对赵云的信任和对士兵的默契感,打动人心。

再比如,在《群英会》一章中,小说通过描述一系列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使人激动地了解了历史上的许多名将和人物形象,如夏侯惇、许褚、张辽等等。

这些细节铺垫,使得故事显得更加完整。

二、历史价值《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不仅仅是一个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品,同时也被视为一部极富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作品。

《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形象,如关羽、张飞、赵云、吕布、曹操、刘备等等,他们的人格特征、言语行为和生死决策,都非常生动,这为历史人物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此外,小说的主要情节也基本符合三国史实,虽然小说中难免有一些夸张和虚构的成分,但总体上漏洞不大。

因此,《三国演义》被许多学者或爱好者视为了解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开展古代文化研究的重要来源。

三、教育价值《三国演义》也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首先,小说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包括许多人与事、忠诚、信义、英勇等,可以为人们提供崇高的道德榜样和思想史阅读。

例如在《关公义释曹操》这一章,关羽在临死前说的“风俗不同,不可强求;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番话说明了关羽对于尊重别人文化和性格的态度和对于行道德的追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小说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是值得探讨的前沿问题。

三国演义研究报告

三国演义研究报告

三国演义研究报告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的历史事件为主线,展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对抗和人物传奇。

作为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三国演义在文学上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刻画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诸葛亮等,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形象特点。

其中,关羽义气、刘备仁德、曹操机智、孙权谋略等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经典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创造,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其次,三国演义在描写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小说中以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空城计等历史事件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虚构的情节和对话,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作者通过对政治斗争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腐败和人性的复杂性,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内涵。

最后,三国演义在情节设置和叙事技巧上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小说中采用了多线叙事结构,将各个人物的故事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故事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有丰富的个人情感。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话、描写和心理刻画等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成为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

总之,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历史文化传承和社会意义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三国演义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也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和人生智慧。

因此,三国演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三国演义研究报告

三国演义研究报告

三国演义研究报告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蜀、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战争为主线,描绘了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更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再现和传承。

首先,三国演义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小说的结构上,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政治斗争和战争为主线,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在情节上,小说以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形象为主线,通过他们之间的权谋、战争和情感纠葛,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

在语言上,小说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典故和历史典故,语言优美、含蓄,充满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韵味。

其次,三国演义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再现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形象塑造和情节安排上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再现和演绎。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塑造,小说不仅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更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同时,小说中蕴含的忠、孝、仁、义等传统价值观念,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再现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塑造,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传承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精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长篇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再现和传承。

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塑造,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传承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精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的研究报告简写

三国演义的研究报告简写

三国演义的研究报告简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本研究报告旨在以评析的方式深入探讨《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人物塑造、叙事结构以及对历史的影响。

在创作背景部分,报告总结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罗贯中的生平经历。

从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转型出发,解释了小说中三国时期各个势力的形成和发展。

在人物塑造方面,报告对关羽、刘备、曹操等重要角色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每个人物的形象和价值观,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动和决策。

在叙事结构部分,报告讨论了小说的叙事手法和结构安排。

通过交错叙述的方式,故事情节紧凑而引人入胜,同时展示了不同势力之间的博弈和对抗。

叙事的线索和节奏紧密结合,使读者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紧张感。

最后,报告探讨了《三国演义》对历史的影响。

通过对小说中历史事件的描写和解读,读者对三国时期的政治和战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小说中的智谋和战略也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和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创作背景、人物塑造、叙事结构和对历史的影响,深刻地揭示
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真相。

该研究报告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三国演义》的视角。

《三国演义》研究报告作文

《三国演义》研究报告作文

《三国演义》研究报告作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一部描写三国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长篇小说。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以鲜明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战争和个人命运描绘得生动而具体。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三国演义》进行研究。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三国演义》是对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的一种再现和演绎。

它涵盖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各大战役、著名将领和政治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人物命运等。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以及个人命运的起伏。

其次,从文学角度来看,《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它以史实为基础,融合了大量的曲折情节、精彩对白和描写手法。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对情节的合理安排,作者成功地给读者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

同时,作者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讽等,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从人性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展现了各种不同的人性特点和道德观念。

作品中既有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如刘备、关羽和张飞等;也有心机深重、欺诈狡诈的反派角色,如曹操和司马懿等。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描写,读者可以反思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较量,以及道德观念对人物行为的影响。

总之,《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历史
研究的价值,还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和鲜明的人性特点。

通过对《三国演义》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学,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启示,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三国演义研究结论

三国演义研究结论

三国演义研究结论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历史文化的宝库。

自问世以来,它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是非常丰满的。

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例如,刘备是一个仁义之君,关羽是一个忠诚的武将,张飞是一个豪放的人物,曹操是一个谋略过人的政治家。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历史人物,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念。

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非常精彩。

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起承转合,让读者感到非常紧张和兴奋。

例如,赤壁之战、三英战吕布、火烧连营等等,这些故事情节不仅让读者了解了历史事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事件的戏剧性和艺术性。

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演义》中的语言非常优美。

小说中的语言不仅具有古典文学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的口语化特点。

这种语言的运用,不仅让小说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

《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具有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三国演义》的研究,我们可
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读三国演义研究报告作文

读三国演义研究报告作文

读三国演义研究报告作文《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描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乱世时期的长篇小说。

本次研究报告将着重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情节、主题及其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

在小说中,刘备、关羽、张飞被称为“刘备诸葛之才,关张之勇”,描写了这三位人物在乱世中的忠诚、勇气和智慧。

另外,曹操和孙权也是小说中重要的人物,他们代表了权力斗争中的两个势力,展现了不同的领导风格和策略。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丰富多样,充满了战争、政治阴谋和冒险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情节之一是赤壁之战,这场战争以刘备和孙权的联盟成功抵抗曹操的进攻而闻名。

小说中还描写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恩怨情仇,如刘备与吕布、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故事。

第三,小说的主题主要围绕着权力斗争、忠诚和智慧。

权力斗争是《三国演义》的主要主题之一,曹操和刘备等人为了争夺天下而进行了多次战争,也展现了各自的智谋。

与此同时,小说中也强调了忠诚与诚信的重要性,刘备的义薄云天、关羽对刘备的忠诚和诸葛亮的忠诚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到《三国演义》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事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的智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

同时,小说也广泛传播了中国古代历史,成为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古代文学作品。

它通过丰富的人物,曲折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时期。

此外,《三国演义》也为中国文化和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素材,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研究70年

《三国演义》研究70年

《三国演义》研究70年由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根据史籍、传说、平话、戏剧而“编次”的《三国演义》,在我国早已是家喻户晓,就连不识字的老大爷、老太太也没人不晓得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的名字,所以古人就说:“凡有饮水處,都有《三国》在。

”读这本书的人很多,是由于它能给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以及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讨论、研究这本书的学者也很多,是因为它是一本永远都存在研究课题的无尽宝库。

读书者、研究者的共同推动,形成了“《三国演义》热”。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17年间的《三国演义》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所有学术研究工作均未广泛开展;关于《三国演义》的研究,从1949年到1953年,公开发表的文章仅有1篇。

195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重新校订整理注释的《三国演义》,并在此后的同年11月又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了《三国演义》座谈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三国演义》的普及和研究。

从1954年到1959年,《三国演义》研究一直稳步开展并逐渐走向深入。

在这6年中,不仅公开发表的《三国演义》研究文章达69篇,还出版有3部研究专著和1部论文集。

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17年,《三国演义》研究的热点有二:一是《三国演义》的“人民性”问题;二是“为曹操翻案”的问题。

当时的论著,几乎都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争鸣,作出了各自不同的界说。

1959年初,史学界、文学界突然掀起“为曹操翻案”之风,发起者是共和国主席毛泽东。

毛泽东喜欢读史书,并经常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他认为“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极大的贡献,而书上、戏里却将他描绘为白脸奸臣,所以明确提出要为曹操翻案。

[2]总能“得风气之先”的郭沫若闻风而动,很快就写出了历史剧《蔡文姬》及《替曹操翻案》等文章,对曹操的文治武功大力讴歌,引发了对曹操翻案的热烈争论。

历史学家翦伯赞也发表了《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的论文。

【三国历史】三国演义专题研究(5)

【三国历史】三国演义专题研究(5)

【三国历史】三国演义专题研究(5)一九九八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一九九八年的《三国演义》研究成果,与一九九七年大体持平。

据初步统计,中国大陆全年公开发表的《三国演义》研究论文大约在70篇左右。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引人注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的长足进展,对《三国演义》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学――“《三国》学”。

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如何准确地了解和总结以往的成就与不足,如何正确把握研究的方向,在新的世纪把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这是值得每一个研究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此,一些学者作了积极的努力。

在回顾方面,沈伯俊的《新的进展,新的突破─―新时期<三国演义>研究述评》(下)(载《诸葛亮与三国文化》卷三),连同该文的上、中部分(分别载《诸葛亮与三国文化》卷一、卷二),比较全面地回顾了八十年代以来《三国演义》研究的发展概况,对其中研究较深、进展较大的八个问题作了综合述评。

这八个问题是:(1)关于罗贯中的籍贯;(2)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3)关于《三国》版本的整理与研究;(4)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5)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6)关于《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与艺术成就;(7)关于毛宗岗父子和毛评《三国》;(8)关于“三国文化”研究。

文章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对其他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展望方面,比较重要的有两篇论文:一篇是陈辽的《实行八个“并举”,开创<三国演义>研究新局面》(载《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文章指出,自1984年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以来,《三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应用研究不够,版本文本研究不足,比较研究尚需发展,研究史这一空白有待填补,《三国》在国外的情况有待确切查明,《三国》的创作经验需要科学的揭示,青年一代研究队伍亟需壮大,资料工作还需加强等问题。

为了开创《三国》研究的新局面,必须实行八个“并举”:一是《三国演义》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二是版本研究和文本研究并举;三是《三国演义》研究和对《三国演义》研究的研究并举;四是对《三国演义》的独立研究和对《三国演义》的比较研究并举;五是对《三国演义》在国内的研究和对《三国演义》在国外的研究并举;六是把《三国演义》作为古典名著的研究与作为第一部历史题材的杰出长篇的研究并举;七是老一代《三国演义》研究专家、学者和中青年一代《三国演义》研究专家、学者对《三国演义》的研究并举;八是做好资料工作和不断推出新观点、新思想、新学说并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古代小说研究领域成绩最为显著的分支之一。

短短二十一年(1980—2000)间,中国大陆公开出版《三国演义》研究专著、专书(含论文集)大约100余部,相当于此前三十年的二十倍;发表研究文章1600余篇,相当于此前三十年的十倍多。

从总体上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取得了若干新的突破。

基本情况,可参见拙作《八十年代以来〈三国演义〉研究综述》一文(载《稗海新航――第三届大连明清小说国际会议论文集》,春风文艺出版社)。

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如何把握《三国演义》研究的发展方向,如何在新的世纪把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这是值得每一个研究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这里就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略述己见,以就教于学术界同行。

一、新的突破必须以版本研究的深化为基础读书必先明版本,这是学术研究的常识。

要全面、系统地研究一部作品,弄清其版本源流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对于研究者整体而言,如果缺乏正确的版本知识,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就会受到局限。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些人常常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来概括《三国演义》的主题,分析罗贯中的思想;其实,这只是一种顺口的、省事的说法,虽然方便,却并不准确。

首先,此说的基础是毛本《三国》开头的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明代的各种版本却根本没有这句话,不能随意用它来表述罗贯中的创作意图。

其次,在罗贯中的心目中,“分”与“合”并不具有同等地位。

尽管作品表现了东汉末年由“合”到“分”的过程,但这只是全书的发端,是对既定的客观史实的叙述;这种“分”并不反映作者的愿望,恰恰相反,作者对这一段“分”的历史是痛心疾首的。

作者倾注笔墨重点描写的,倒是由“分”到“合”的艰难进程,是各路英雄豪杰为重新统一而艰苦奋斗的丰功伟绩。

由此可见,如果要全面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就必须了解不同版本的区别;要从总体上提高研究的水平,就必须打好版本研究这个基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对《三国演义》版本的研究是比较粗浅的。

一些学者虽然知道《演义》的重要版本除了清代康熙年间以来流行的毛纶、毛宗岗评改本(简称“毛本”)之外,尚有明代的嘉靖元年(1522)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本”)等多种版本,但基本上都接受了郑振铎先生在其名作《三国志演义的演化》中的论断:“这许多刊本必定是都出于一个来源,都是以嘉靖本为底本的。

”①由此形成这样几点普遍的误解:(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或者就是罗氏原作;(2)《三国演义》只有由嘉靖本派生的一个版本系统;(3)在众多的《三国》版本中,最值得重视的只有嘉靖本和毛本。

因此,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各种文学史、小说史论述《三国演义》时,一般都主要针对毛本,附带提及嘉靖本,而对《三国志传》、“李卓吾评本”等其他明代刊本几乎不屑一提。

这种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三国演义》研究的总体水平不高。

[!--empirenews.page--]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开始重视对嘉靖本的研究;不过,对《三国》版本源流的基本认识,仍大致与以前相同。

因此,尽管这一时期初步打开了研究的局面,但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从八十年代中期起,特别是1987年1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举行《三国演义》版本讨论会以后,有关专家对《三国》版本的源流演变的认识大大深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新观点:(1)《三国演义》的各种明代刊本并非“都是以嘉靖本为底本”,诸本《三国志传》是自成体系的;(2)从版本演变的角度来看,诸本《三国志传》的祖本比较接近罗贯中的原作,甚至有可能就是罗氏原作(当然,不同的志传本的刻印者可能都有所改动),而嘉靖本则是一个经过较多修改加工,同时又颇有错讹脱漏的版本;(3)从版本形态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可以分为三个系统:一是《三国志传》系统,二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三是毛本《三国志演义》系统②。

按照这些观点,既然嘉靖本并非“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更不是“罗贯中原作”,那么,根据它和其中的小字注来考证《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便是靠不住的。

这些见解,大大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冲击了旧的思维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三国》研究的发展,并在某些问题上有所突破。

不过,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三国》版本的研究仍然是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的。

对于诸本《三国志传》,人们至今研究得不多;对于《三国志通俗演义》和《三国志传》两大版本系统内各本的递嬗关系,以及两大系统之间的互相吸收,人们已有的掌握还相当粗略;对于不同版本中一些内容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如一些版本中关于关索和花关索的情节,究竟是罗贯中原作就有的,还是在传抄刊刻中增加的,有关专家的看法就大相径庭。

这些问题若不解决,直接影响到对《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和罗贯中原作面貌这两大问题的研究;而这两大问题的研究,又直接关系到对一系列问题的定位。

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化对版本的研究,以版本研究的突破《三国演义》来促进整个研究的突破。

二、必须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从宏观上看,研究在新世纪里要想取得新的进展,新的突破,就必须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创新。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这里只想提出三点。

1.在大文化的广阔背景下深入开拓。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人们对《三国演义》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观照,文学的研究日益拓展到文化的研究。

这既是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研究热”在《三国演义》研究中的反映,又是《三国演义》研究自身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必然要求。

一部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

象《三国演义》这样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巨著,更是如此。

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以其对小说体裁的历史性开拓、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宏大严密的总体结构、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同时,《三国演义》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积淀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

因此,对《三国演义》的研究,既可以从纯文学的角度进行,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

例如:对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何满子先生超越纯文学的分析,从群众的历史感情的角度加以解释,认为:“《三国演义》确是中国历史小说中第一部成功之作……但是,它之所以拥有这样深广的影响,却不能完全系之于小说自身的艺术能力,不能把三国故事如此广传,书中人物如此深入人心的功劳,一古脑儿记在罗贯中、毛宗岗的账上。

”这里更重要的因素,是南朝以来要求理解历史的人民对于三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的特别关注之情,还要加上各种文艺形式帮助传播之力③。

这样的认识,比之仅仅从《演义》自身的艺术成就来找原因,显然更为全面和深刻。

又如: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对《三国演义》的文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一些学者从人才学、谋略学、管理学、领导艺术等角度观照《三国演义》,出版了多部“应用研究”的著作,就是把《三国演义》当作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当作人生的启示录来进行研究。

这完全是可以的。

当然,这种“应用研究”不是《三国》研究的主体,更不是《三国》研究的全部。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更应在大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对《三国演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这至少包含三个[!--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层面:一是对《演义》的文学特征和成就继续进行精深的探讨;二是将《演义》置于中华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深入发掘其文化内涵;三是全面总结《演义》对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广泛影响。

这样,《三国演义》研究的天地将是无限宽广的。

2.积极运用新的研究方法。

学术研究的历史证明,研究方法的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方法问题不只是一般的工具问题,还有一个哲学上的方法论层次和认识论深度问题。

古代小说研究的每一次历史性进步,都与研究方法的变革有关。

二十一年来《三国演义》研究发展的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对于诸葛亮形象,许多学者都作过精彩的论述,丘振声先生的论文《万古云霄一羽毛》、陈翔华先生的专著《诸葛亮形象史研究》④便是其中很有影响的代表;而黄钧先生则独辟蹊径,从母题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指出诸葛亮作为一个悲剧英雄形象,他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精神,欲与天公试比高而终遭失败的悲剧结局,其实是我国的包括神话、传说、小说在内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永恒的母题。

诸葛亮从历史人物到艺术形象的演进过程,必然受到远古神话中悲剧英雄,特别是夸父所留下的“种族记忆”的影响和制约。

“夸父、诸葛等英雄与自然、天命所开展的这一场极其庄严壮烈的竞赛,只能以薪尽火传的方式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⑤这样的论述,颇能给人新的启示。

在新的世纪里,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新的文艺理论、新的研究方法将不断涌现。

我们应当以开放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认真鉴别,选择吸收,推动《三国演义》研究的继续深入。

3.勇于提出新的见解。

学术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永远需要突破陈说、提出新见的勇气。

二十一年来,许多研究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勇于独立思考,或对陈说提出质疑,或对前人的观点予以发展,或提出新的观点,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在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例如:八十年代初,有学者根据欧洲叙事文学理论中“从类型化典型到性格化典型”的人物塑造规律,提出了“《三国》人物是类型化典型的光辉范本”的观点⑥,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对此,一些学者予以驳议,认为“类型化典型”的提法是不科学的。

刘上生先生则进一步提出新的范畴,认为《三国》人物是特征化的艺术形象以至典型,代表了特征化艺术的高峰⑦。

这就有利于研究的深入。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应当更好地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三国演义》争取无愧于时代的新的成就。

三、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研究史的研究二十一年来,研究中思想深刻、观点新颖、具有独到见解的优秀论著固然不少,而题目陈旧、内容浮泛、缺乏新意的平平之作也相当多。

一些文章,一望而知是“炒冷饭”的货色,作者既无卓异的见解,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他人的启示意义。

类似情况,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中也普遍存在。

平庸之作之所以频频出现,原因当然很复杂:有的是由于思想水平不高,有的是由于学术功力不足,有的是由于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或为了评职称而临时拼凑,或为了取得某次学术会议的入场券而草草应付,或对论题浅尝辄止率尔为文);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了解。

[!--empirenews.page--]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都是在逐步积累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只有充分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才谈得上发展和创新;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前人看得更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