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时1) 教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新课引入[提问]同学们,说到燃烧你会想到什么?[回答]火。
[设问]根据大家的生活经验,我们在哪些方面用到了火?火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学生回答,交流][讲解]介绍火与人类的发展。
[展示]课本图7-1~7-4[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请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教师]既然燃烧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来好好探究一下有关燃烧与灭火的问题,以便好好地利用燃烧产生的火为我们人类服务。
教学过程Ⅰ.燃烧的定义[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很多燃烧的场面,你发现通常的燃烧一般有什么特点?[学生]发光、放热等。
[教师]燃烧一般是可燃物跟什么物质的反应?[学生]氧气。
[教师]对,燃烧就像你们所说,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Ⅱ.燃烧的条件[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7-1,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
[设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回答]Ⅰ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Ⅱ中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思考]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③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交流总结,得出结论](1)结论: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结论: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
[介绍]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是可燃物的着火点。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教案10(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2.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3.知道爆炸发生的原因,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4.认识使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的探究活动,2.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科学的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和爆炸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难点:1.学生探究实验;2.燃烧的条件的归纳和实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酒精、水、棉花球、蜡烛、木条、煤酒精灯、玻璃杯、烧杯、红磷、白磷、双氧水、二氧化锰、铁片、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
学生准备:1、布置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燃烧事例,初步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2、调查途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或者向长辈询问。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二:资料分析:燃烧的条件三、分组实验探究。
、镊子分别夹取一根木条和一小块煤,在酒精灯上五、信息汇总,形成结论:讲解: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介绍通常:请同学们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先小组讨论,然后回【本课总结】:反思与评价学完本节,我的收获、启示或发现……【板书设计】:课题1 燃烧的条件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1)与氧气接触;(2)达到燃烧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3)物质具有可燃烧性。
3燃烧现象的剧烈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氧气的浓度,可燃物的颗粒大小,以及接触面积等。
附表一:附表二:。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小组讨论:实验分析探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烧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小组讨论::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
实验准备
提前上网预约实验!
教师实验准备:白磷、红磷、热水、烧杯、铜片、试管
教学过程
授课人
教师活动:
影片片段
设疑:为什么用烧掉一片草地的方法逃生?
回忆:镁条燃烧、铁丝燃烧、红磷燃烧、木炭燃烧的现象
总结:燃烧的共同特征?
(学生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分组实验)
1.实验一: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
2.实验二:分别加热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片刻,比较点燃的难易能得到什么结论?
3.实验三:在铜片两边分别放置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加热铜片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总结):燃烧发生的条件:
教学案
学科:化学 年级:初三
课题: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掌握燃烧发生的条件。
2.掌握灭火的原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说出合适的常见火灾的灭火的原理。
3.能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学习
重点
掌握燃烧发生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学习
难点
灭火的原理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3.为什么薄铜片上白磷燃烧了?
4.怎样让热水里的白磷燃烧?
5.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缺少一个行吗?
(思考讨论)
1.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及原理?最简单的方法?原理?
实验用品:沙土、剪刀、烧杯、水、抹布,使用这些用品你能用几种方法将蜡烛的火焰熄灭呢?原理?
学生活动:
学生小结:燃烧的共同特征,发光、放热、氧化反应。
6.1 燃烧与灭火课件 (共32张PPT)(2024)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物质跟氧气发生的燃烧反应必须同时 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才能发生:
(1)物质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 (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常所说的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虽然不同可燃物的着火点各不相同,燃烧时产生的现 象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有氧气参加,并且反应都会伴有发光、 放热的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四、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你见过爆炸的场面吗?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 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为什么会爆炸?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 一根带有止水夹的尖嘴玻璃管。用排水法集满 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定在铁 架台上。打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观 察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 促进可燃物燃烧。
常用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在氧气供给充足时,燃 料中的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若氧气供给不足,碳燃 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此外,在高温下,炽热的木炭也可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从钻燧取火到冶炼金属,从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推动的滚滚 车轮,到信息时代新型燃料推动的飞天神舟,人类从认识火、 利用火,到控制火、改造火,每前进一步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只有不断深化和拓展对火的认识,才能有力地驾驭和利用火, 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1.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木条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容器 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发现当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降到11.7%时,木 条燃烧停止了。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燃料(第1课时)
核心一 灭火的原理
例1 【 2017·徐州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
是( A )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探究点二 燃烧的条件
[情景展示] (视频情景详见光盘内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问题探究]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灭火,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烧 反应的发生。而要使燃烧反应发生,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归纳提升] 灭火与燃烧的不同之处是:燃烧必须三个条 件同时具备才能进行,而灭火时只要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 可,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灭火方法来理解灭火的原理。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方法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在有限空间内气体体积急 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保持气体纯净、注意验纯、注意通 风、严禁烟火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爆炸的发生。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探究点二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情景展示] (视频情景详见光盘内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问题探究] 氢气是如何发生爆炸的?你所了解的 安全防护措施又有哪些?
[思考交流] __________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第四单元全套教案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灭火的原理促进燃烧的方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燃烧所需的条件;2.通过对灭火原理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与方法;3.知道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促进燃烧和防火、灭火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小调查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参与实践,认识生活中的化学;2.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在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等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唤起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及对生命的珍爱。
2.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用品:多媒体小木条小石头蜡烛烧杯煤块酒精灯火柴。
五、教学准备阶段:1、本节课需40分钟完成。
要对学生分组,4人一组,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负责引领同学实验和讨论,提高同组同学学习积极性。
2、准备充足的实验仪器,尽可能多地使每位学生都能进行实验。
3、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填写相关实验报告。
六、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在远古时人类可利用火来取暖和烧烤食物,现在人类利用火来冶炼金属等,火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火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进步。
但如果我们不妥善使用火的话,火又会给人类带来了灾害,如:楼房着火、工厂起火、商场着火、森林大火等,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造成经济财产的损失,生命的危害。
【设问】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那么对于燃烧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生活中利用燃烧的例子。
【说明:学生对彩图以及影片的感观印象是最强烈的,从这方面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问过渡】既然燃烧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那什么叫燃烧以及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板书】一、燃烧的条件㈡.新授课内容:【学生探究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7.1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燃烧的概念和条件: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可燃物、氧气和足够的温度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2.灭火的方法:灭火的原理是消除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可以通过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实现。
(4)灭火器材介绍:介绍各种灭火器材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灭火操作方法。
2.拓展建议:
(1)开展家庭火灾预防调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中的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如检查电线电路、燃气设备等,增强家庭的火灾预防能力。
(2)制作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手抄报:让学生制作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手抄报,通过收集资料、整理信息、设计版面等过程,巩固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1.拓展资源:
(1)科普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化学的魅力》、《化学与生活》等科普书籍,深入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燃烧实验、灭火实验等相关视频,如《燃烧的实验室》、《灭火大作战》等,以直观的方式掌握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3)火灾案例分析:提供一些著名的火灾案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武汉长江大桥火灾等,让学生分析火灾的原因和灭火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燃烧和灭火的知识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火灾案例或播放火灾视频等方式,引出燃烧和灭火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编: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方法和灭火方法2、了解促进燃烧的方法3、初步掌握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二、重点:燃烧的的条件和灭火方法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三、学习过程预习案请预习课本P118-121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条件(1)燃烧: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
○1;(2)燃烧的条件:○2;○3达到燃烧所需的(即)注意: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2Mg + CO22MgO + C2、灭火的方法(1)原理:破坏,使燃烧反应停止。
○1清除或使与其他物质隔离;(2)灭火的方法:○2隔绝;○3使温度降低到以下。
(1)增大;3、促进燃烧的方法(2)增大。
探究案探究活动一: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学生活动一: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方法可以灭火?为什么这些方法可以灭火?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体同学间展示。
学生活动二:把同学们想到的灭火方法按照主要目的进行分类,并填入下表灭火的方法采取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降低温度隔绝氧气移走可燃物学生活动三:反思:根据灭火的原理都是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你认为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活动四:交流共享:回想一下前面学过的物质跟O2反应的现象,结合上面的内容,你认为什么是燃烧呢?学生活动五:尝试练习:1、使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A、只要有充分的氧气B、只要是可燃物质C、只要是可燃物达到了一定的温度D、可燃物达到了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2、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D、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且水蒸气还使木材与空气隔绝3、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时,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因短路着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室的火灾探究活动二:探究促进燃烧的方法学生活动六: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些现象:(1)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但是在纯氧中加热能剧烈燃烧:(2)一张纸被揉成一团时燃烧不旺,而打开时燃烧很旺;(3)湿稻草不宜燃烧,且冒烟,干稻草却燃烧很旺。
初中化学_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一、设计思路燃烧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与灭火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
燃烧和灭火的方法甚至原理学生都比较熟悉了,已经具备了—定的生活经验,那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些什么?在“燃烧与灭火”这—节课中,其核心的任务是,引领学生站在化学科学的角度上再次认识化学变,知道掌握了化学变化的规律,人们是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为我所用的。
所以本节课以学生点燃一根蜡烛和点燃酒精灯为探究活动,体会燃烧的条件;破坏维持燃烧的条件达到灭火的目的;进而优化燃烧的条件,就能促进燃烧的进行。
从而达到从学会控制燃烧造福人类,推广到学会控制化学变化得到能量和资源,深刻体会化学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课标对本节课的标准描述为:“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的措施。
”结合本节内容的教学价值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3.体会到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化学反应,发挥最大的化学价值,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化学变化发生的本质及控制的原理。
教师活动 设计问题 学生活动五、教学设计【诗歌】引入教师朗诵:“你在炽热中舞蹈,挥发出热情;你吞吐着红舌,向生命示威。
你舞蹈,你跳跃,你奔放,你洒脱,你豪迈!你坚强如钢,吞噬着万物;你柔情似水,温暖着生灵。
”请同学们猜这是在说谁?(学生:火)过渡语:钻木取火开启了人类的文明史,火箭升空,帮助人类探索地球以外的广穹浩宇。
火,它又是那么的神圣,因为它代表着光明和希望,所以在奥运赛场上传递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火有时又是那么无情,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那如何能控制好火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燃烧与灭火》【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0.(8分)试分析下列燃烧或灭火实例的原理,并回答问题: (1)家用燃煤小锅炉将煤球改为蜂窝煤,燃烧得更旺,其利用的原理是 _____增__大__煤__与__空__气__(_或__氧__气__)的___接__触__面__积_____。 (2)电线老化引发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先切断电源,再用水扑灭。灭 火的原理是_____使__温__度__降__到__着__火__点__以__下____。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_隔__绝__氧__气__。 请再举出一个与此灭火原理相同的灭火实例: ____熄__灭__酒__精___灯__,__用__灯__帽__盖__灭______。
8.(2分)(云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9.(3分)森林一旦遭遇大面积的火灾,很难恢复原貌。 (1)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持续高温的天气,使部分树木的温度达 到_着__火__点__,从而引发树木燃烧,燃烧是剧烈的__氧__化__反应。 (2)若你去爬山,山上突发森林火灾,你采取的措施应该是__B_C__。 A.与同伴一起脱下外套去扑灭大火 B.尽量远离火灾现场 C.保持镇定,拨打119报警求助
6.(2分)(巴中中考)关于燃烧认识错误的是( B ) 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 ) A.扇灭 隔绝氧气 B.剪掉烛芯 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火 隔绝氧气 D.水浇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 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乙,____(填“甲”或“乙”) 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1、本课题的内容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的知识范畴。
2、承前:是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化反应知识学习的延续和具体应用;启后:为环境的保护和燃料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学过的氧气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2、生活经验分析: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经验;3、学科能力基础:学习交流合作,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2、能运用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问题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认识探究活动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初步探究活动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燃烧的实质及其对生活生产的重大影响2、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3、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1、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2、科学探究中提出合理问题,及对获得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准备】:〖学生探究〗:烧杯、蜡烛、碳酸钠、稀盐酸等〖演示实验〗:实验:烧杯、试管、热水、白磷、红磷等【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可燃物−−→−清除氧气(或空气)−−隔绝(温度达到)着火点−−条件同时具备。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满足一个即可
我是小小消防员
我是小小消防员
事例
方法
原理
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
煤气灶气管着火 关闭煤气罐阀门 隔绝可燃物
家俱着火
用水浇灭 降温至着火点下
逃生与自救
回顾与总结
同 时
燃烧
具 备
有可燃物
和空气(或氧气) 接触
到达可燃物燃烧的
缺 少 一 灭火 个
最低温度(着火点)
比一比,谁最棒
C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火原理是:( )B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源于赤壁大战这个战术典故,诸葛亮借来的
B 东风不仅将火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 )
A.可燃物
B.氧气
C.热量
课后作业
1、调查你所在的宿舍楼,都有哪些 消防措施,还有哪些不足,你有那些 建议。
2、课本 P94 第3、4题
谢谢
A.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B.可燃物与空气接触并且温度到达着火点才可以产生燃烧 C.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是一种燃烧现象 D.只要把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2.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产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
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瓷砖灭
4 发出白光,放热,产生大量 白烟
燃烧的概念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演示实验
热水 白磷
红磷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着火点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_说课-全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ppt
难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
提出猜想: 猜想一:燃烧需要物质;
猜想二:燃烧需要物质与氧气接触;
猜想三:不同的物质燃烧需要不同的
温度 ;
……
探究燃烧的条件(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在酒精灯上分别点燃小 纸条、小石子,观察现 象 取两小块棉团,其中一 块用水浸湿,再分别点 燃,观察现象 分别点燃两根蜡烛,其 中一根用烧杯罩,观察 现象
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往往因地、 因校、因师生条件不同而异。我校班级 较大,实验条件有限,很难开展学生实 验,实验主要以演示实验为主,因为本 课题与生活很贴近,所以学生会很有兴 趣,而且还能增长消防知识。
教 学 目 标
重点
• 燃烧的条件 • 灭火的原理 • 灭火方案设计及其材 料选择和现象分析
实验现象
结论
探究燃烧的条件
需要可燃物
三者缺一不可
需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与氧气(或空气) 接触
上海11.15高楼特大火灾,死亡53人
大连新港7.16特大火灾
2012年1—10月,全国共发 生火灾11万起(指统计月,不含 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 部分火灾),死亡1123人,受伤 582人,直接财产损失12.5亿元。
破坏燃烧 的条件
课堂小结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作业:
课后复习本节 内容
探究性学习 对比扇子扇蜡 烛火与扇炉火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教分析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 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同 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 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 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本课 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 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高中将学习的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 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练习】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灭火的原理01知识管理1.燃烧的概念与条件概念:可燃物与__氧气__发生的剧烈的__发光__、__发热__的__氧化反应__。
条件:(1)物质具有__可燃性__;(2)可燃物与充足__氧气__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__着火点__。
注意:着火点指的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方法:(1)降低__温度__;(2)隔绝__氧气__;(3)移走__可燃物__。
说明: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灭火只需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
02基础题考点1燃烧的概念与条件1.(成都中考)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A)A.棉花B.黄金C.食盐D.大理石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D)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3.(重庆中考)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D)A.补充氧气B.增加可燃物C.升高铁丝的着火点D.升高铁丝的温度4.化学知识常常可以用来解释历史问题。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大军,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的大败而逃。
用燃烧的三个条件回答:(1)曹军的木船是__可燃物__;“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火箭”可使木船的温度达到着火点__;(2)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空气(或氧气)__,使火烧得更旺。
考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5.(南京中考)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6.(湘潭中考)风吹灭蜡烛,主要灭火原理是(D)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消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7.(青岛中考)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燃烧反应的特征;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并运用其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现象。
2.能说出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
能解决人在被困火灾区时的自救问题。
3.能记住常见灭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燃烧的三个条件和灭火的基本原理
【学习难点】探究与归纳燃烧的条件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你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许多燃烧的实例。
请把你知道的
实例填写在下表中。
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观察和你的调查填写下表:
由此可知,灭火主要有以下方法:
⑴⑵⑶
实验探究探究物质燃烧一般需要的条件。
知识链接:常用的灭火器:
二、思考与交流
1.对火的利用是人类支配自然力的伟大开端。
据考证人类很早就学会钻木取火,即把两根山麻木相互摩擦,产生的碎木屑达到一定温度产生的火星点燃木板旁易燃的干草或木屑粉,燃起火焰。
传说有一年,黄帝带着臣民外出,忽然遇到暴雨,山洪爆发,人们被困在山洞中,又冷又饿,但所带的木柴全被雨淋湿,无法钻木取火做饭,苦不堪言。
偶然之间,一大臣发现岩块之间用力碰击,也会产生很多火星,但怎样产生火星呢?有人尝试把棉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果然取火成功,此方法即为“击石取火”。
古人类取火方法还有“阳燧”取火、火链等,在现代这些方法也是人们野外生存所必备的。
思考:(1)钻木取火为什么要两根木头相互摩擦?
(2)钻木取火点燃的是什么?钻石能取火吗?
(3)为什么有了棉花絮后才能成功地击石取火?
(4)黄帝命人钻木取火为什么无法取得成功?
2.阅读P.89图4-2的实验,你能解释手帕“烧不坏”的原因吗?
3.煤炭、蜡烛常用什么方式点燃?为什么点燃方式不同呢?
4.阅读P.93.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火警电话:;如果你遭遇火灾时,你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自救并为他救赢得宝贵时间?
5.燃烧正旺的煤炉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燃烧的蜡烛用扇子一扇就灭。
这是为什么?
三、总结与反思:
学完本节,我的收获、启示或发现有哪些?
四、达标检测
解释下列实验(如图所示,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
五、课后训练
1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要点燃 B.燃烧是发光、发热、冒烟的现象C.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 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2.图书档案室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选择的灭火器为()A.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水3.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经查阅资料知:
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
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