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德育计划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以《xx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为指导,以《德育改革实施方案》为依据,以“学会做人”为目标,坚持“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的理念,从日常生活入手,从日常小事抓起,积极开展德育专题教育活动和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德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

一、落实《德育改革实施方案》,促进德育常态规范要加强德育工作的规范管理,抓好《德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学习与解读,使每个班主任明确各年级德育内容、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评价等具体要求,做到有可循,有据可依。

按照《方案》要求,积极开展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打造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德育工作的常态化、序列化、规范化。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一是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

认真开好班主任例会,及时总结并推广班主任工作的好经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专题讨论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

提高班主任创造性开展班级德育活动的能力。

二是抓好少先队干部和班委会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和班委会的作用,扩大少先队、班干部的影响。

要定期对少先队组织、班干部进行培训,多给他们创造机会,锻炼其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和开展各项活动。

三是抓好校外“自治小组”的建设。

实行校外德育自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本着“共同立法、共同遵守、共同实行”的原则,以村为单位,就近按村域划分建立自治小组,选出小组长,制定活动计划,主要开展“查前预习和作业完成情况,查有无违反纪律现象,查有无不遵守安全公约、交通规则现象”,开展“读好书写日记”、“参加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科技制作、社会实践”等活动,做到计划、检查、汇报、总结落实到位,实行月汇报、期中和期末总结与评比。

三、开展专题活动,拓宽育人渠道一是开展“说规矩话办规矩事做规矩人”活动。

开展“责任在我心中、规矩伴我行”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地理德育渗透计划

地理德育渗透计划

地理德育渗透计划地理德育渗透计划地理教育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作为地理教师,我们掌握的地理科学知识是为育人服务的。

因此,地理教育如何按照"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至关重要。

本学期在教学方面应着重"以德育为核心,以多媒体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目标"搞好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以德育为核心,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地理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地理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价值,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有意识地感染学生的心灵,使教学过程既顺理成章,又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融德育、智育于一炉。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实事求是、正确引导。

在地理教学渗透德育过程中,必须运用辩正的、一分为二的教学方法。

如在讲我国的自然资源时,一方面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个资源大国,自然资源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少有的资源配套最好的几个国家之一;另一方面也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人均资源少,地区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资源质量相对悬殊,某些资源贫矿多、富矿少;资源开发难度大、破坏严重;后备资源不足等。

通过这样的讲解,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激发了学生改造自然、克服困难的雄心斗志,鞭策他们从小刻苦学习,为医治祖国的各种"创伤"而努力奋斗。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算帐法"进行德育教育。

空洞的理论和枯燥的说教,时间长了学生必然感到烦躁乏味。

因此,理论联系实际,采用"算帐法"教学,学生听来新鲜有趣。

如在讲到我国的人口问题时,单纯讲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已严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够的。

但采用"算帐法",效果就好得多。

原国家计生委主任彭佩云1991年在一次讲话中提出:"如果按1970年人口增长率推算,从1971年以来的20多年间,全国少生了约2.4亿人。

地理教师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地理教师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地理教师渗透德育工作计划一、引言近年来,我校注重德育工作,倡导“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润育学生的灵魂、传递道德的温度、提升人格的高度”的理念。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深知地理知识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更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格。

因此,制定本渗透德育工作计划,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教育。

二、德育渗透的基础和意义1. 德育渗透的基础德育渗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渗透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关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自然地蕴含着德育渗透的可能性。

例如,通过地图阅读和地形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尊重和理解;通过自然灾害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自然资源。

2. 德育渗透的意义地理学科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地理学科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环境的宝贵,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具责任感和爱心。

其次,通过地理学科的德育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地理学科所涉及的众多现实问题,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自然灾害等,都是涉及伦理和道德的难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的道德心理。

最后,通过地理学科的德育渗透,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地理学科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承担能力。

三、渗透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1. 内容(1)环保意识培养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珍爱和保护。

(2)资源利用意识培养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资源的宝贵性和资源的有限性,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促进学生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地理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地理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一、在地理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智育结合,文道结合是必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地理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在教学中,我要通过讲述地理多样性,让学生感到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自豪和骄傲,让他们更好的热爱自己的祖国。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地理活动中去.
开展形式多样的生物活动,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径。
总之,地理教学中的德育要有趣味性、要适应学生的特点,才能吸引学生。因此就要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二、在地理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地理学科优美的地图,图片,就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我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和实验,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生物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例如克隆技术的讲述。让他们感到学习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为重要.作为一名中学地理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始终奉行“成人才能成才”的教学理念,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学地理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中学地理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中学地理教师德育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本学年的德育工作目标是:通过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价值观念。

二、工作重点1. 重点一:加强地理学科教育加强地理学科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地理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使学生对地理有更深刻的了解。

同时,通过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变化的规律和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

2. 重点二: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地理知识竞赛、地理实地考察、地理学科论文写作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并愿意主动了解和关注地理的变化和发展。

3. 重点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地理教育中的环保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环保主题的地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珍爱地球、保护环境,使学生具备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4. 重点四: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价值观念通过地理教育,引导学生关爱家乡、热爱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通过地理教育,引导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价值观念。

三、工作内容1. 课堂教学(1)结合地理学科教育要求,设计有挑战性、互动性、探究性的地理教育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结合地理教育新理念和新方法,设计多元化的地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乐趣。

2. 活动组织(1)组织地理知识竞赛、地理实地考察、地理学科论文写作比赛等地理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2)组织环保主题的地理教育活动,包括环保宣传活动、环保行动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环保工作,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地理德育工作计划高中5篇

地理德育工作计划高中5篇

地理德育工作计划高中5篇地理德育工作计划高中5篇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留意德育的培育,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你是否在找正打算撰写“地理德育工作计划高中”,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地理德育工作计划高中篇1新的学期到了,特制定高中上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如下:一、学生教育:1、学习贯彻《思想道德》,观看教育光盘2、确定个人劳动实践岗3、搞好期中操评量化及考核4、表彰10月份文明学生标兵5、平安、法制教育6、举办手抄报和网页设计竞赛。

二、班主任工作:1、青年班主任乐观参加主题班会创优活动,(完成班会方案和课件)2、做好期中后的稳定和小结工作3、组织好班委选举或改选工作4、组织好期中学生操行评定量化工作5、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临时性任务。

《手册》重点检查:月计划、班校会、家访、学生社团活动、记事等部分。

三、班级组工作:做好班级期中总结分析工作组织一次本班级的家长学校授课活动(交一份教案)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及临时性任务。

四、教育处工作:1、组织好学生操评、考核、入冬前的平安教育2、组织好创优主题班会的听课、评比工作3、做好期中前文明班级评比情况的小结工作4、组织好手抄报及网页设计制作竞赛5、完成处内及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地理德育工作计划高中篇2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究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进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加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标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三、工作重点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016-2017学年高二 地理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高二 地理教学计划

高二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四、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

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

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

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究 《教学大纲》是教学、命题的标准和依据,教学过程中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落实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要求,为会考和高考打下牢固的基础。

2、认真钻研教材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材中学科知识点的落实,也要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视教材的整合,树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使用价值观,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来源,根据《课标》要求选取恰当的案例,弥补教材的不足。

改变传统地理教材观,由单一教材向多元素材转化,由依赖教材向主动构建教材转化。

2016-2017学年高二班德育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高二班德育工作计划

高二班德育工作计划
在培养学生学习、提高他们成绩的同时,切不可轻视德育教育,在教学观念转变的同时,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特制定如下德育工作计划:
一、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作金
副组长:各科任教师
组员:本班班干部
二、具体措施及活动安排:
1、利用周会课和自习课组织学生进行政治学习及学习学校、政教处下发的各种学习资料:如《孩子健康成长的15项标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三字经、《青少年道德行为》三字经等。

2、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珍惜人生。

3、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在班上组织有关主题班会,又要求学生写出有关的心得体会。

4、不定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地防止学生产生早恋等不良行为。

5、不定期进行优生、潜能生等个别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积极配合学校正教处开展杜绝违纪、远离“三室二厅”、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德育专题活动。

7、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代表会议。

附:229班家长委员会名单
主任:杨平云副主任:屈富贵
成员:曾凡海吴明昭江福鹏。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一)规范养成教育,重在落实1、以行为规范为突破,加强思想教育。

利用国旗下讲话、早读前及班会课等时间,继续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从每天身边的小事抓起,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

各班要根据学校及班级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便于操作的班级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及文明礼仪教育,以保证学校良好的秩序和风气。

2、以检查评比为抓手,规范养成习惯。

加强对五项评比值日工作的指导、监督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力求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养成。

3、以学校校长、德育主任每天巡查为导向,落实各项工作。

学校要安排好校长、德育主任每天巡查校园、各班课室、功能场室的轮值工作,并把检查情况及时记录反馈,对出现的弊端做到抓早,抓好。

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观,并内化为对自己的行为要求,养成良好言行习惯。

4、落实礼仪教育,努力打造文明校园。

本学期的礼仪教育我们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在活动中着重抓好:学校和各班要强化对学生的礼仪教育。

各班级要利用家长会、班会、集队集会、升旗等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并加强督查学生的个人卫生、礼仪、行为习惯等,杜绝不文明的行为发生。

举办一次文明礼仪电脑小报或手抄报评比展览。

团委或少先队本学期要举行一次文明礼仪电脑小报或手抄报评比展览活动,并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出版一期黑板报。

5、加强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

要坚持先进理念,明确管理到位。

使卫生工作走进学生生活,辐射家庭,回归社会、要全力抓好卫生清洁和卫生保洁工作,确保校园、课室卫生、整洁。

(二)加强队伍建设,重在提升1、完善管理网络。

继续建立完善校内德育管理网络格局,实行校长总负责,党团组织、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中学第二学期地理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中学第二学期地理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中学第二学期地理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中学第二学期地理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做好德育工作。

地理学科具有极其丰富的德育教学内容,德育教育又是搞好教学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

现将德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结合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地理,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

如辽阔的疆域,旖旎的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富强,蒸蒸日上。

教学中,用美的语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并通过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我国地理上的科学技术贡献,介绍我国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讲述祖国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进而豪情满怀,树立远大志向,好好学习,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地理知识,认识其存在的差异,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乡土实际和特色,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

并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高二地理学科徳育工作计划5篇读友吧

高二地理学科徳育工作计划5篇读友吧

高二地理学科徳育工作计划5篇高二地理学科徳育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为指导,加强课堂的有效性,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五、六班的地理任务,每周2个课时。

我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还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

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 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 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四、本期总体目的要求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高中地理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高中地理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高中地理教师德育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勤奋的学习习惯,使其能够在地理学科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2. 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热爱地理的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具体工作1.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地理科普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地理学习兴趣;2. 引导学生参与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垃圾分类等,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实践能力;3. 组织学生参观地理科研机构、地理博物馆、地理风光名胜等,增加学生对地理的认识和体验;4. 举办地理科普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加强学生对地理科学知识的了解和了解,并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5. 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和人文环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6.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直、宽容、友爱、爱劳动等优秀的品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7.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共同参与集体活动;8.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学科知识的结构化教学,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地理知识;2. 通过多媒体宣传、微课堂等方式向学生传达地理科学的前沿成果和重大进展,吸引学生参与地理科学研究中;3.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综合评价;4. 加强课外拓展性教育,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活动、调查研究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5. 在学生自主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6. 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7. 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监控,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8.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及时了解和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地理教案德育目标模板范文

地理教案德育目标模板范文

一、教学主题:《我国的自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二、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自然风光,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哪些自然景观吗?这些景观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二)新课教学1. 讲解我国自然环境的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3. 讲解可持续发展战略,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4.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我国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2. 角色扮演:模拟环保宣传员,让学生为我国环境保护出谋划策。

(四)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四、德育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3. 举办环保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心得,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课堂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德育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地理德育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地理德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地理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元素。

- 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道德现象。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 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自然、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地理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元素。

- 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道德现象。

2. 难点:- 学生将地理知识与道德现象相结合,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地理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现象中的道德问题。

2. 讲授新课(1)分析地理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元素- 介绍地理学科中的道德元素,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公平正义等。

- 通过实例讲解地理知识与道德现象之间的关系。

(2)案例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3)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3. 总结与反思-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地理知识与道德现象之间的关系。

- 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强调地理学科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地理案例3. 实践活动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与道德现象的分析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环保意识、责任感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科中的德育元素,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教育德育计划:引导学生感知大自然,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地理教育德育计划:引导学生感知大自然,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地理教育德育计划:引导学生感知大自然,提升生态文明素养2030年,当我们回顾过去,回顾我们的生活与成长,除了工作与学业,最让我们难忘和感慨的,或许就是我们参与过的地理教育德育计划。

我们在那里认识了大自然,认识了生态,也认识了自己。

这个计划从2023年开始实施,当时,我们还是在校学生,那时候的我们,还没有任何意识和认知,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也是模模糊糊,只是听过几次课程或者看到几篇报纸,印象并不深刻,无法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力。

但是,这个计划的实施,让我们渐渐地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慢慢地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神秘,懂得了如何利用和保护这份礼物,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计划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最基本和必要的知识,还给我们提供了亲身体验的机会。

通过专业的讲解和安排,我们走进了自然保护区、人工湿地、荒漠和风电场等地,看到了珍稀动植物、水上生态系统的奇妙、荒漠化和资源匮乏的面貌、绿色能源的产生和使用等等。

这一切,令我们感觉到生态文明和大自然不是模糊的概念或者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与我们的生命和未来息息相关,我们似乎有权力和义务去理解和保护它,这也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计划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培养我们的德育素养。

以地理为突破口,我们学习和体验的同时,也不断接触和思考一系列的道德、责任、良知、公正和合作等概念和价值。

例如,我们了解到人类的生活和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我们也理解到为什么要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降低碳排放、实行垃圾分类、爱护家园等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代表的是怎样的道德修养和公民责任。

在这样的实践和教育中,我们不断反思和认知,逐渐成长为有理性、有良知、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公民和好人才。

这个计划的实施,成为了一个鼓励和促进我们全面成长的平台。

我们发现,通过地理教育和德育培养,我们在思维、情感、行动、协作等方面均有提升,也为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这一切,不应该仅是我们个人或者是某个学校的事情,而应该是我们的时代和国家的目标。

“第二学期地理德育计划”德育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地理德育计划”德育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地理德育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第二学期地理德育计划》一、指导思想在第二学期的地理教学中,将德育教育贯穿始终,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境意识、爱国情怀和全球视野为核心目标。

依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将知识传授与品德培养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但在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方面仍存在不足。

同时,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地图阅读、气候类型判断、地形地貌分析等。

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视野,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德育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解中国地理时,介绍我国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比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优势和不足,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2、环境教育在学习自然地理时,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结合实际案例,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能力。

地理实践德育教学方案(3篇)

地理实践德育教学方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地理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状况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关心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

二、教学内容1. 地理环境特点: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

2. 资源分布: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等。

3. 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协调发展等。

4. 地理实践活动:野外考察、问卷调查、社会实践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教师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

(2)学生分组,明确分工,了解活动流程。

(3)准备活动所需工具、资料等。

2. 实施阶段(1)野外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理环境特点,了解资源分布。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环境保护意识等。

(3)社会实践:参与社区、企业等单位的实践活动,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总结阶段(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活动收获。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反思。

(3)撰写活动报告,展示活动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1)活动参与度: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出勤、积极性、合作精神等。

(2)活动成果:评价学生活动报告、实践活动成果等。

(3)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4)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社会责任感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活动方案。

2.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4. 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地理实践活动更具综合性。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3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3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高二一部地理组一、学生情况分析经过高一一年和假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一二册和中国地理概况的基本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诀窍。

但问题还是有的:⒈高一学过的内容基础较差。

主要是因为当时很多同学还不清楚自己将来是学文还是学理,对地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地理必修一这部分内容本山难度就大。

⒉虽然目前已确定选择了文科,但很多同学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同学认为地理高考只占100分,比值较小,所以在课下对地理不花任何时间,甚至在课堂上还想做做数学或英语,更过分的是,现在条件好了,很多同学都有手机,课堂上玩手机的想象很普遍,这样不仅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周围的同学。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分析1、新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地理3必修1和必修2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必修3则是在上述基础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学习将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

因此,从必修1、必修2到必修3,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在面上拓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从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更有利。

必修3的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核心内容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对这一核心内容的表述是“以……为例,分析……,了解……”,各个版本的教材也都是采用具体的案例来呈现这部分内容的,可以看出必修3的教学是典型的案例教学,将来要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所以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仍然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地理组所有老师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用自己的严谨态度和认真教的教学作风感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逐步形成认真的地理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为新的一学期取得更大的教学成绩打下继续学习的基础。

2、关注学法指导,完成学习方法的衔接。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初中地理时,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

学习高中地理,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记忆细枝末节的知识,结果重点没抓住,一到考试还是不会。

地理德育叙事活动方案策划

地理德育叙事活动方案策划

地理德育叙事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地理环境意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2.增强学生的地理情感,培养他们对地理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4.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如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等。

二、活动内容1.活动前期准备(1)确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2)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如地理环境、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等;(3)邀请地理学者、地理教师或地理研究员等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如观看地理纪录片、参观地理展览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

2.实地考察(1)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地理景点作为实地考察的目的地;(2)提前与景点相关部门联系,了解相关的行程安排和活动细节;(3)安排导游或讲解员,引导学生进行参观和解说;(4)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互动体验活动,如制作地图、测定地理数据、使用仪器测量等;(5)鼓励学生记录所见所闻,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记录下实地考察的心得体会。

3.活动总结与评价(1)在实地考察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和评价;(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可以以小组讨论、个人述职或小结报告的形式;(3)更进一步,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地理论文的写作,总结实地考察的成果,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4)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经验总结和资料整理,形成学校的地理德育资源库。

三、活动实施方案1.活动前期准备(1)确定活动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确保学生和老师的参与度。

(2)确定活动地点: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地理景点,如山水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历史名城等。

(3)组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可以开设地理知识讲座或工作坊,或者安排学生自主学习。

(4)邀请专家:与地理学者、地理教师、地理研究员等专家联系,邀请他们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

2.实地考察(1)旅行团队的组织:确定活动的参与学生和老师,组织行程,安排交通和住宿等事宜。

地理德育工作计划高中5篇

地理德育工作计划高中5篇

地理德育工作计划高中5篇地理德育工作计划高中篇1一、指导思想坚持以《20_年秋季广安实验中学工作计划》和《广安实验中学德育工作纲要》为指导思想,根据我校高中学生特点,科学制定学部德育工作计划,切实做到“精细管理、精细服务”,进一步打造七条德育风景线,为学校再次腾飞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努力实现《广安实验中学(中小学)德育工作纲要》规定的各项德育目标,具体做到:1、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98%以上;2、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3、安全规章制度及安全预案制定率和安全教育任务执行率均为100%;4、一般性安全责任事故每学期不超过1起;5、特、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为零;6、保持保量完成学校安排的各种德育工作。

三、具体措施1、优化班主任队伍,班主任工作高标准、严要求。

班主任是德育教育中的“王牌”军,有一个好班主任就有一批好学生。

本期重点将进一步完善班主任管理训制度,提升班主任工作标准,严格要求,月月考核公布,定期进行班主任培训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及责任,要求班主任做到“五个一”(每月与每个学生谈心一次;每周主动与任课老师交流一次;每周对学生进行操行分统计公布一次;每周开一次主题班会;每学期召开家长会一次)。

指导督促班主任制定班级德育目标和实施程序,认真开好班主任例会,及时总结并推广班主任工作的好经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专题讨论和经验交流。

班主任开学初写好班级工作计划,内容包括班级情况、安全管理方案、学生自主管理措施、班级活动安排等。

2、发扬主人翁精神,全休总动员,做好全员育人。

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老师是德育教育的“主力”军,教育无小事,教育是每一个人的事,只有全体总动员,每位教师都发扬主人翁意识,才能达到打造学校德育风景线的目的,实现特色兴校。

本期根据学部特点,将重点抓好全员育人,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督促做到学校要求的“五个一”(每日关爱学生一个;每周主动参加专业技术学习一次;每两周参加政治思想学习一次;每学期主动向领导汇报思想工作一次;每期推荐来校就读学生一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德育计划
《旅游地理》所涉及德育内容有: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

“知之深而爱之切”。

对我国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对一些世界级、国家级的旅游景点的了解,无疑是熏陶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途径。

因此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而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美好河山及灿烂悠久的文化来达到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豪感是该课程最重要的教育目标。

第二,审美教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审美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地理》在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

人们所进行的旅游活动从某一角度来看,实质就是美的鉴赏活动,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自然美和人工美。

如华山之险、峨眉之秀的形态美;又如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光彩夺目的朝晕夕阳、晶莹光洁的冰雪雾凇、绚丽斑驳的鸟兽虫鱼、光彩艳丽的矿物结晶、神秘莫测的海市蜃楼、色彩斑斓的宫殿服饰等,都有其特有的色彩给人以美感;再如奔腾的江河、涨落的潮汐、跌落的瀑布、飞溅的浪花等都给人动态美。

人工美如古典园林布局美、古建筑结构美、历史遗迹的古朴美、革命遗址的高尚美、情操美、民俗风情的传奇美、雕塑艺术美等。

了解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了解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可更好地观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满意度。

第三,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

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相联系。

教材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告诉我们,旅游开发,规划先行。

只有通过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

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同样也渗透了这样的德育思想:了解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做个生态旅游者。

为落实上述德育目标,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我组在教学中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语言的准确生动。

我们在讲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应该以正确的、饱含激情的语言,自然流露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审美情感,从而以情动人,以情激情感染和煽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如描述旅游资源的形象美时,用语要准: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山天下“幽”,大漠之“旷”、原始丛林之“野”,不可张冠李戴。

另外可借助古诗名句,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形容黄河的奔腾。

谈动态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谈到烟雨迷蒙的西湖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这些优美诗句,激发学生联想,收获美好的体验。

二、内容的趣味直观。

要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介绍美、描述美,就要提供丰富直观的教学内容。

教学中注意课本图片的赏析,并且补充大量的多媒体影音素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听、去看、去想象。

当云南的元阳梯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的惊讶和神往溢于言表。

的确,看到许多高山被层层叠叠的梯田环绕,数百级、上千级的天梯一样沿着山坡直上云天,不仅视觉上是冲击,更能感受到近千年来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民的辛勤、智慧,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案例的深刻典型。

旅游地理因地域不同而具有乡土特点,在案例的选取上既有学生较为熟悉、可能亲历的景点,又有同类旅游资源中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例证。

同样是山,黄山和泰山的成因不同,雨季
长短不同,观云海的时间不同,同样是人文景观,苏州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在色彩、布局、建筑风格上迥异。

因此不同案例,培养学生的审美作用各异。

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案例“旅游开发对世界遗产造成的破坏”举例将长城修旧如新,自然景区内大肆修建高档宾馆和游乐工程,破坏了景区的协调统一等。

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举出大量类似的例证,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对生态旅游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青年学生的参与,是推动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总之,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切实加强旅游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对于他们走向社会后文明高雅的生活方式,科学负责的职业理念的形成将产生深刻和积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