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过程与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
第6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例题•多选题】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下列环节开展初步业务 活动( )。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B.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
程序
C.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 D.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答案】BCD 【解析】选项A的环节是在注册会计师承接业务后进行的,
【答案】B
重要性水平的高低是指报表用户可容忍的错 报金额的大小,如5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 3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
0
3000 5000
审计重要性运用的两个环节
1.计划审计工作时 (1)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
金额上重大的错报; (2)评估各类交易、账户要性时,注册会计师通常要考虑以前期间的 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本期的预算和预测结果,被审计单位情况的重大变化 (如重大的企业购并),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 境发生的变化。
例如,在将净利润作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时,如 因情况变化,使该被审计单位本年度净利润出现意外 的增加或减少,此时可能选择近几年的平均净利润作 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更加合适。
产生影响
• 对原来要 求的审计 业务的性 质存在误 解
• 无论是管理 层施加的还 是其他情况 引起的审计 范围受到限 制。
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注册会计师不应同意变更业务
如果注册会计师不同意 变更审计业务约定条款 ,而管理层又不允许继 续执行原审计业务,注 册会计师应当:
(1)在适用的法律法 规允许的情况下,解除 审计业务约定;
重要性重要性的概念
1、含义
重要性,指在具体环境下的财务报表中错报金额和性质 的严重程度。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 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 项错报是重大的。
06第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
第3节审计风险
(二)检查风险 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 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 性。
第3节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例:注册会计师可接受到的审计风险为5%,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 报风险评估为40%,则注册会计师要控制的检查风险计算如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5%/40% =12.5%
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20%-50%。审计时,只要发现该账户或交易的错漏报超过这一水 平,就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最后,编制未调整事项汇总 表,如未调整的错漏报超过100万,就建议再调整。
28
第2节重要性
例2:首先规定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为报表层 次重要性水平的1/6—1/3。 假设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90万,应收账款的重要
当取其最低者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如:计算损益表的重要性水平是100万元,资产负债 表的重要性水平是200万元,则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应为100万元. (4)财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25
第2节重要性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可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 报;也可单独确定其重要性水平。
2014-6-30
第2节重要性
D.重要性概念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1)数量的特征:一般来说 ,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 的错报重要。 (2)质的特征:错误的性质 某些错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而从质的方面 考虑,却是很重要。 E.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2014-6-30
《审计学》(第七版)
审计学第五章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4、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可容忍错报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 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 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 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 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可将报表层分配也可单独确定。
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 这里的重要性是指报表使用者心中既定的
而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最终面临的
3、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 确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偏高或偏低对注册会计师均不利。
例如:
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
4000元 高 低 少
2000元 低 高 多
三、计划阶段对重要性的评估
CPA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 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如果前者大大低于后者,CPA应当重新评估所执 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因此,CPA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可能有意地规定 重要性水平低于将用于评价审计结果的重要性水 平,这样通常可以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 可能性,给CPA提供一个安全边际,从而减少审 计风险。
(2)调整的方法
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 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①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 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②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四、终结阶段重要性的评估与运用
(一)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2、两个标准
是指对重要性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 报或漏报更重要。
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终审结计计审划、计审计出重要具性与审审计计风险报告
终结阶段2
第一节 审计计划
一、审计计划是高质量审计的前提
1、审计工作重心需前移
工作重心前移就是要加强计划工作,增加识别和 评估风险的投入
2、编制切实可行的审计计划
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
不只是审计实施前的工作,它应当贯穿于审计全 过程
2021/3/15
2021/3/15
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0
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具体审计计划:前期工作
①初步业务活动:签约前的了解 + 总体审计策略 ②取得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充实签约前的了解
③与治理层、管理层和有关各方的交流与沟通
约见董事长的 有关安排
时间: 地点: 讨论议题: 1、关于审计的目的 2、上期审计的问题 3、 4、
第五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 审计重要性 审计风险
2021/3/15
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
接纳新客户和续聘
评估与衡量风险
准
了解客户 评价内部 执行分析
备 阶
的业务
控制制度
性程序
段
销售 循环
2021/3/15
制定审计计划
收集审计证据
购货
生产
循环
循环
制定计划的 依据
实 筹资投 施 资循环 阶
2021/3/15
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5
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
对审计计划的审核
重大审计项目的审计计划,应经主任会计师审核 和批准,甚至需经事务所最高决策层集体讨论决 定
计划审计工作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 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审计学04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可使审计人员 能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
精选ppt
19
审计单位资料反映的是多种行业的经营成 果,或者该被审计单位存货计价与折旧方 法和所在行业使用的一般方法不同时,行 业数据的可比性和有用性将会受到限制。
3、执行计算和比较。
此步骤包括积累资料用以计算绝对值, 计算本年度和以前年度金额之间的百分比 差异,以及计算共同比和比率等。由于计 划审计工作时,年度可能并未终了,因此 无法取得实际年末数据,在这种情况下, 通常使用截止日前的实际数据和预计年末精选ppt Nhomakorabea28
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主要是基于两 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 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3、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 情形是在两个阶段中:一是在计划阶段确 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二是 在报告阶段评价审计结果时。
(二)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1、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精选ppt
15
(3)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审计人员和财 务分析人员常用的分析方法。此方法要求 先计算出各种比率,再将其与预期比率进 行比较。对计算出来的比率可单独分析, 也可归类(如偿债能力、效率及获利比率 等)分析。在分析性复核程序中常用的财 务比率有: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 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净销售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和净值报酬率等。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1、审计计划通常由审计项目负责人( )A、签订业务约定书之前起草B、外勤审计工作之前起草C、了解被审计单位之前起草 D、接受客户委托之前起草2、审计计划应由( )A、主任会计师编制B、会计师事务所所长编制C、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D、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负责人编制3、编制完成的审计计划,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的( )A、部门经理审核和批准B、所长审核和批准C、审计项目负责人审核和批准D、主管合伙人审核和批准4、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考虑( )A、财务报表的金额和性质B、错报或者漏报的金额和性质和性质 D、审计收费的金额和性质C、账户或者交易的金额5、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 )A、审计风险就会增加B、审计风险就会减少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D、控制风险就会减少6、在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中,审计人员能控制的是( )A、重大错报风险B、控制风险C、检查风险D、抽样风险7、审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为40%,则检查风险为( )A、20%B、70%C、95%D、12.5%8、不论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员都应对各重要账户或者交易类别进行( )A、详细审计策略B、抽样审计C、实质性测试D、控制测试9、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匡助其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读的是( )A、计划实施实质性测试时确定的预期样本量B、被审计单位的中期会计报表C、内部控制调查问卷D、与管理当局的沟通函10、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以确定( )A、所需审计证据的熟练B、可容忍误差C、初步审计策略D、审计意见类型11、如果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是10000 元,损益表的重要性水平是20000 元,则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确定( )为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A、20000 元B、15000 元 C 、10000 元D、18000 元12 、计划某项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应分()层次来评价重要性。
审计计划、重要性、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重要性、审计风险A.生产成本B.管理费用C.应付利息D.主营业务收入6.下列账户中适宜侧重检查真实性目标的是( )。
A.投资收益B.营业外收入 C.预收账款D.主营业务收入7.注册会计师通过对银行提供的银行存款对账单的检查,可以证实被审计单位对其银行存款的 ( )认定。
A.存在B.权利 C.分类D.计价8.下列工作属于在审计计划阶段进行的是 ( )。
A.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遵守,情况进行控制测试 B.制定总体审计策略 C.编制具体审计计划D.分析审计风险9.下列内容应在审计约定书中明确的是( )。
A.管理层对会计报表的责任 B.违约责任C.签约双方义务以及审计范围 D.审计收费10.根据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承诺的对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义务有( )。
A.高效优质地为被审计单位服务B.按照约定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C.对在执业过程中获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D.确保审计收费的合理性11.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工作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 ) A.界定审计范围B.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 C.确定审计方向D.确定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12.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的内容有( )。
A.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B.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C.计划其他审计程序D.评估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和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13.下列各项所能实现的审计目标,是基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计价或分摊”的认定推论得出的 ( )。
A.存货的入账成本正确B.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正确C.期末所有存货存在D.存货有关账户的总账与有关明细账相符14.被审计单位对应收账款“计价或分摊”认定包括下列的内容有( )。
A.应收账款总额 B.坏账准备金额C.应收账款总额与明细账的一致性D.坏账准备估价的合理性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具体审计目标中的完整性目标的有( )。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审计计划是一项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的重要工具。
审计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审计程序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审计计划确保了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通过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审计师可以合理安排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间、确定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并制定相应的检查程序和方法。
这样可以有效地管理审计资源,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和有序进行。
其次,审计计划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体系及其风险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审计风险、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通过审慎制定审计计划,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得到充分的揭示和评估。
第三,审计计划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审计计划通过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根据财务报表和相关文件的重要性和风险确定审计程序和测试范围,从而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
同时,审计计划还可以避免重复工作和漏项,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审计计划还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
在审计计划中,审计师需要分析并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进而确定审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审计程序。
通过制定全面、合理的审计计划,可以充分揭示和评估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和错误的发生概率,保证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然而,审计计划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审计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和其所处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分析。
如果审计师的知识水平不足或对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理解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审计计划的制定错误,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果。
另外,审计计划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但审计工作本身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审计人员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测试工作。
如果审计计划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或提前完成,可能导致审计工作的不完整或不准确,从而对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产生影响。
第 七 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答案解析)
第七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在()必须恰当运用重要性原则。
A.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B.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C.编制审计计划时和评价审计结果时D.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应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况包括:(1)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2)评价审计结果时。
2.在确定重要性时,对于流动性较高的会计报表项目,注册会计师应当()。
A.确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B.确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C.不考虑项目的流动性D.以上各项均不对【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3.如果同一期间不同会计报表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取其()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A.最高者B.最低者C.平均数D.加权平均数【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4.注册会计师期望的审计风险确定为4.5%,并认为固有风险为60%,控制风险为50%,则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检查风险。
A.30%B.1.35%C.2.7%D.15%【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检查风险=4.5%÷(60%×50%)=15%5.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汇总数大大小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但大于项目层次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
A.发表无保留意见B.追加审计程序C.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D.发表保留意见【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汇总数小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意味着报表是公允的,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当然应该发表无保留意见。
6.审计风险模型表明,要想使审计风险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固有风险和()越高,那么()的可接受水平就越()。
A.控制风险,审计风险,低B.检查风险、控制风险、低C.检查风险、审计风险、低D.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低【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中的审计风险是指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检查风险是指可结束的检查风险水平。
《审计学》(第八版) 第0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 2.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 (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 ❖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 ❖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 ❖ (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
❖ 3.两个层次的重要性考虑 ❖ (1)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 (2)账户和交易或披露的重要性。
利用 ❖ 8)其他有关内容
❖ (2)具体审计计划 ❖ 1)审计目标 ❖ 2)审计步骤 ❖ 3)执行人及执行时间 ❖ 4)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 5)其他有关内容
❖ 2.审计计划的编制
❖ 审计计划应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审计计划 应形成书面文件,并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录。审计 计划的文件形式多种多样,表格式、问卷式和文字 叙述这三种主要形式为许多审计组织普遍采用。 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均不能生搬硬套,因为各个被 审计单位的情况和审计目标千差万别,所以,计划文 件的格式和内容也都需要酌情调整。
❖ 具体原因包括:
❖ (1)收集或处理用以编制财务报表的数据时出现错 误;
❖ (2)遗漏某项金额或披露;
❖ (3)由于疏忽或明显误解有关事实导致作出不正确 的会计估计;
❖ (4)审计人员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 判断或对会计政策作出不恰当的选择和运用。
❖ 2.累积识别出的错报 ❖ (1)事实错报 ❖ (2)判断错报 ❖ (3)推断错报
6.2 重要性
1
重要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2
重要性的运用
3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4
错报与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 (一)定义 ➢ 重要性,是指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从编制和列报财 务报表的角度阐述重要性概念。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单 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 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该项错报是 重要的。 ➢ 对重要性的理解,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审计过程与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
审计过程与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一、大纲(一)审计计划(二)审计重要性(三)审计风险(四)初步审计策略二、本章重点、难点(一)审计计划1.审计计划的含义(1)定义审计计划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2)对审计计划的补充、修订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3)审计计划的作用:据以收集证据、提高效率与质量、避免误解。
2.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1)审计计划的内容①总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与实施方式所做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同意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总体审计计划的基本内容包含:A 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B 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C 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D 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E 审计小组构成及人员分工;F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G 对专家、内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H 其他有关内容。
②具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是根据总体审计计划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计划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与范围所做的全面规划与说明。
通常是通过编制审计程序表的方式表达的。
具体审计计划应包含下列内容:A 审计目标;B 审计步骤;C 执行人及执行时间;D 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E 其他有关内容。
(2)审计计划的编制①编制人:审计项目负责人②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不得随意缩短或者省略审计程序来习惯时间的预算。
③独立编制审计计划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按照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能够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就总体审计计划的要点与某些审计程序进行讨论,并使审计程序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工作相协调,但独立编制审计计划仍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审计计划的审核①总体审计计划的审核事项A 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重点审计领域的确定是否恰当;B 时间预算是否合理;C 审计小构成员的选派与分工是否恰当;D 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操纵制度的信赖程度是否恰当;E 对专家、内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是否恰当。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报告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报告一、审计重要性1.1审计的定义审计是指独立的专业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对企业、组织、个人的财务报表进行综合性的核查和评价的一项专门活动。
审计的目的是评估财务报表是否公正、真实、准确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2审计的重要性审计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计可以提供客观、可靠的财务信息。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核实和评价,审计师可以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公正客观的财务信息,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欺诈行为。
其次,审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审计师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改进意见,帮助企业改进管理,提升经营效益。
再次,审计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审计报告可以提供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独立、客观的评价,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最后,审计可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可以提高市场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可度,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1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使得审计师无法探明或者错误地表达其观点的不确定性因素。
审计风险由内外部因素共同决定,如企业的内控制度、管理层的诚信度、业务环境的稳定性等。
2.2审计风险报告的内容审计风险报告是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根据对企业的风险分析结果,对审计风险的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和报告的文件。
审计风险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报告会明确风险的类型和风险影响的程度。
按照不同的风险分类,对不同风险的可能影响性进行量化评估,并列举具体案例来说明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
其次,报告会对影响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
对企业的内控制度、管理层的诚信度、业务环境的稳定性等因素进行评估,明确可能导致风险的具体原因。
再次,报告会给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第6章-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例题·单选题】下列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重大错报风险是因错误使用审计程序产生的 B.重大错报风险是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C.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D.重大错报风险可以通过合理实施审计程序予以控制 【答案】C
低
高
一定(低)
3
中
中
一定(低)
2
高
低
一定(低)
1
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风险
情况
风险要素矩阵
检查风险与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关系
较大样本 较多证据
期末审计和期后审计为主
余额测试为主
低
适中样本 适量证据
期中审计、期末审计和期后审计结合运用
分析性复核、交易测试以及余额测试结合运用
中
较小样本 较少证据
期中审计为主
分析性复核和交易测试为主
高
范围
时间
性质
实质性测试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请关注: 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均应当进行实质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性质、时间和范围的确定,最终取决于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表中性质就是审计程序的目的与类型。 检查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类型 检查风险不能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重要性概念运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审计计划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和目标:审计计划帮助审计师明确审计工作的范围和目标,以便在审计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的审计证据。
这有助于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全局性,提高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2. 制定审计工作的时间表和优先级:审计计划将审计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时间表结合起来,有助于合理安排和优先处理审计任务。
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和时间,可以确保审计工作按时完成,并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应对。
3. 确保审计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进行的基础,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它可以帮助审计师明确工作程序和方法,并提供执行和记录的依据,从而确保审计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
然而,审计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评估不准确:审计计划中的风险评估是基于已有信息和经验进行的,可能存在预设假设,导致对风险的评估不准确。
这可能导致审计计划的制定不合理,无法充分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审计风险。
2. 遗漏重要的审计领域:审计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各个审计领域的重要性和风险水平,以确保对重要领域进行足够的审计关注。
如果在制定计划时未能合理评估和评判各个审计领域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遗漏和问题的漏报。
3. 缺乏资源和时间:审计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审计资源和时间的限制,以及其他业务和工作的需求。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审计资源和时间可能不足,这可能会导致审计计划的不充分和不完整,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克服这些风险和挑战,审计计划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和业务需求,通过与相关方沟通和协调,以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审计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也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审计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变化,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目标。
继续写相关内容还需要继续添加信息,以满足1500字的要求。
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财政金融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王永生(作者单位: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审计部)◎引言:在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判定,以便于判断其重要性水平。
审计重要性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
因此,在审计实务中针对审计风险以及审计重要性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于保证审计实务满足成本需求,控制审计实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概述1.审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弊未被揭示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判断,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
审计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实务之中主要用于衡量工作中是否存在误判,在不同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其经营内容以及经营效益上的差异,其对于审计重要性的判断标准也存在差异,在实务中一般根据企业的收入或是资产总额来对其审计重要性进行判定。
一般在实际的审计实务中,审计重要性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计划重要性水平,这一重要性是指审计人员对企业的审计项目、单位规模以及业务范围进行分析之后,借助自身的工作经验来;来对其重要性水平进行量化,以此来将其重要性向账户进行分配。
第二,实际重要性水平,这一重要性水平是指在会计工作中报表自身性质的重要性水平,指其在出现错误时可能会影响会计人员的决策准确性的水平。
第三,估计重要性水平,这一概念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进行专业判断的结果,在审计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审计人员会对审计单位的结构以及经营环境有更为清楚的认识,使用这一概念以便于减少未能发现的审计错误。
2.审计风险。
在审计实务中,审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审计师认为出现错误的会计报表,其实际上是公允的,其二是审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其实际上存在错误。
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审计人员需要根据成本效益来对工作中的风险进行控制。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三部分。
固有风险独立于审计工作之外,是指审计人员在不改变程序和政策的前提之下出现重大错误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之中无法进行改变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过程与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一、大纲(一)审计计划(二)审计重要性(三)审计风险(四)初步审计策略二、本章重点、难点(一)审计计划1.审计计划的含义(1)定义审计计划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2)对审计计划的补充、修订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3)审计计划的作用:据以收集证据、提高效率和质量、避免误解。
2.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1)审计计划的内容①总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做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总体审计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A 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B 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C 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D 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E 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F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G 对专家、内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H 其他有关内容。
②具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计划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计划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做的详细规划与说明。
一般是通过编制审计程序表的方式体现的。
具体审计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A 审计目标;B 审计步骤;C 执行人及执行时间;D 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E 其他有关内容。
(2)审计计划的编制①编制人:审计项目负责人②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不得随意缩短或省略审计程序来适应时间的预算。
③独立编制审计计划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按照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就总体审计计划的要点和某些审计程序进行讨论,并使审计程序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工作相协调,但独立编制审计计划仍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审计计划的审核①总体审计计划的审核事项A 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重点审计领域的确定是否恰当;B 时间预算是否合理;C 审计小组成员的选派和分工是否恰当;D 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信赖程度是否恰当;E 对专家、内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是否恰当。
②具体审计计划的审核事项:A 审计程序能否达到审计目标;B 审计程序是否适合各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C 重点审计领域中各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是否恰当;D 重点审计程序的制定是否恰当。
(4)计划审计工作步骤了解情况→分析→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与总体审计计划有关)初步审计策略→了解内控→符合性测试及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及实质性测试(与具体计划有关)3.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1)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①查阅上一年度的工作底稿。
借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通常限于对本期审计有重大影响的连续事项,如资产负债项目和或有事项的分析表等。
②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
所获得的信息,应作成书面记录并保存在永久性档案中,供以后审计参考。
③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及设施。
再次接受审计委托时,通常只需参观、巡视自去年审计完成后,公司经营上已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对有多个部门的被审计单位,参观、巡视可轮流进行。
④询问内部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机构特别能帮助注册会计师了解该被审计单位业务经营及所在行业的有关情况。
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能之一就是同注册会计师讨论审计的范围。
在某些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可能会要求增加或修改注册会计师已计划的审计工作。
⑤询问管理当局。
⑥决定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
注意关联方交易的原因:A 在关联方交易中可能包含了不公允的价格和条件,而影响他人的利益;B 管理当局也可能蓄意安排关联方交易以“粉饰”会计报表。
对于关联方交易,会计准则有特殊的披露要求,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关联方交易通常比对非关联方交易需收集更多的证据。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关联方清单进行复核,并实施以下审计规定,以发现是否存在其他的关联方:A 查阅以前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B 了解、评价被审计单位识别和处理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程序;C 查阅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名单;D 了解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和与其相关的其他单位的关系;E 了解与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和与其相关的其他单位的关系;F 查阅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及其他重要会议记录;G 询问其他注册会计师及前任注册会计师;H 审核所审计会计期间的重大投资业务及资产重组方案;I 审核所得税申报资料及报送政府机构、交易所等的其他相关资料。
已确认的关联方应让审计小组中的每个人都知道,以便他们注意收集有关关联方交易的证据。
⑦考虑有关会计和审计公告的影响。
(2)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①所谓分析性复核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②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分析性复核程序有三种用途..:A 在审计计划阶段,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范围。
B 在审计测试阶段,直接作为一种实质性测试的方法,以收集与账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
C 在审计报告阶段,用于对被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最后的复核。
分析程序在所有会计报表审计的计划和报告阶段都要求必须使用。
但第二个用途可以任意选择。
③计划审计工作时,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主要目的:A 更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B 确认资料间异常的关系和意外的波动,以便找出存在潜在错报风险的领域。
④在计划阶段,有效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必须系统地执行以下步骤:A 确定将要执行的计算/比较在计划审计工作中,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精细程度及范围,视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性、资料的可靠性,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判断而定。
计划阶段执行的分析性复核程序大多使用整个公司全年度的实际资料或预期资料。
但是,对于某些多元化经营的公司来说,按产品生产线和部门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更为有效。
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公司营业有季节性,对月份和季度的数据进行分析,可能比分析全年度的资料更合适。
B 估计期望值(估计可能的结果)在审计中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基本假定是:在没有反证的情况下,数据之间预计继续存在一定的关系,根据这个假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各种不同来源的数据估计期望值。
会计和非会计资料均可用来估计期望值。
估计期望值的过程需要很多判断和业务经营的专门知识,因此,通常由审计小组中的高级审计人员或经理来完成。
C 执行计算/比较趋势分析表可以归入永久性工作底稿中。
D 分析数据及确认重大差异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认是否有异常或意外的波动。
由于重大差异和意外波动有可能是错报风险增加的信号,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对重大的差异或波动进行调查。
注册会计师最终都需运用判断和根据重要性原则来确定差异的重要性。
E 调查重大的非预期差异此步骤包括重新考虑估计期望值时所使用的方法和因素,并询问管理当局。
在根据管理当局的回答采取这一行动时,通常应有其他证据事项对管理当局的回答加以佐证。
F 确定对审计计划的影响不能合理解释的重大差异通常被视为错报风险增加的信号,注册会计师通常会计划更详细的测试。
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可指出高风险领域所在,使审计更具有效率和效果。
对分析性复核程序结果的依赖程度取决于下列因素:a 分析项目的重要性;b 与针对相同的审计目标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结论的一致性;c 预期结果的准确性;d 固有风险及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
(二)审计重要性1.重要性的定义(1)概念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2)必须注意的几点:①重要性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②重要性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③判断重要性离不开特定..的环境;④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编制审计计划时对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2.重要性的运用(1)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①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A 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B 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抽样审计下,注册会计师对未查部分是否正确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的判断有关。
③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两种。
A 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此时,重要性被看作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或漏报的限度,即所允许的误差范围。
B 评价审计结果时此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2)金额和性质的考虑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
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
例如:①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②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③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④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小金额..,可能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错报或漏报的累计计师对此应当于以关注。
(3)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①会计报表层次;②账户和交易层次。
(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①审计风险的高低往往取决于重要性的判断;如果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审计风险就会增加,必须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风险。
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是反向关系;③重要性水平偏高或偏低对注册会计师均不利,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3.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1)对重要性评估的总体性要求在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①编制审计计划必须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适当评估重要性和审计风险);②初步判断的目的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③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是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高。
重要性水平不同于重要的审计项目,审计项目越重要,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
(2)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①以往的审计经验;②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③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规模大的企业,其重要性水平的绝对值一般比规模小的企业要大,但相对值一般要比规模小的企业小。
④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如果内控可信,可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
⑤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⑥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等。
(3)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①判断的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人、净利润等。
A 被审计单位净利润接近于零时,不应将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B 被审计单位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时,不应将当年的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而应选择近几年的平均净利润;C 被审计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时,不应将资产总额、净资产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