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救助(二)
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思考
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思考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
我们随手翻阅或浏览一下期刊、报纸、网络,都不难发现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资料,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角度更是各有千秋。
然而,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依然悬而未绝,甚至有的地方还暴露出了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的形式。
如果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关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的话,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将决定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更值得引起重视。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身体生病了,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解除病痛,而一个人心理生病了,却很难用药解除病痛,更多是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克服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自己从心理阴霾中走出来,重塑新生。
所以,对于一个“流动儿童”而言,笔者认为如果要让他们顺利的“成才”,首先要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
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一、流动儿童的界定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本文所指的流动儿童是专指父母双方均不在孩子身边,并同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异地生活或学习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人群,他们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
二、案例“妈妈与孩子的对话”的描述1、案例背景:.2、案例描述就在这个教师节的那个晚上,妈妈拨通了孩子的电话。
妈妈说“儿子你现在好吗?”,孩子说:“不好!”。
妈妈问“你为什么不好呀?我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都上小学了,很能干呀?”孩子说:“妈妈,我就是不好嘛,因为这里的小朋友总是嘲笑我……”妈妈很是着急的问“儿子他们为什么要嘲笑你呀?”孩子说:“他们说我不是这里的孩子……”说到这里妈妈和儿子都哭着挂断了彼此的电话。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孤儿学生是指因为家庭原因丧失父母抚养的孩子,他们通常在孤儿院或寄养家庭接受教育。
这些孤儿学生在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上有着与正常家庭孩子不同的情况,需要更加关注和支持。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
孤儿学生通常会面临情感上的不稳定和自卑感、恐惧感、愤怒感等心理问题。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了家庭的安全感和温暖,缺乏了家长对他们的关爱与鼓励。
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自制力不强、缺乏责任感、对自己缺乏信心等。
由于缺乏父母关怀,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较弱,对外界的依赖性较强,比较胆小、畏缩,对未来充满忧虑和不安。
针对孤儿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来进行关注和帮助。
重建孤儿学生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和教师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让他们感到温馨和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争取将他们融入到集体中。
教师需要关注孤儿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矛盾和困扰,调整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活动或课程来帮助孤儿学生,如组织团队活动培养孤儿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或者开展自我成长和心理调适的课程。
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之外,家庭也是孤儿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环境。
寄养家庭需要给予孤儿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建立和孩子之间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传递给他们更多的爱和鼓励。
寄养家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孤儿学生,关心他们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引导和帮助。
这种家庭的关爱和温暖是孤儿学生心理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也是帮助孤儿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环节。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资助机构,提供经济和心理援助,为孤儿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资源和保障,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简述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
简述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孤儿学生是指失去了父母或者父母无法照顾他们的孩子。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心理挑战,他们需要特别的关爱和教育方法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适应社会。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孤独感:由于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孤儿学生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可能对未来感到忧虑,觉得自己与别人有所区别,这种孤独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自卑感:由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关爱,孤儿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从而产生自卑情绪。
3. 自闭:孤儿学生可能会因为失去父母而产生对外界的不信任和自我保护的心理,他们可能会不愿意与别人交往,闭塞自己的内心世界。
4. 缺乏安全感:失去父母的孤儿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缺乏安全感,他们可能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面对生活和挑战。
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孤儿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需要给孤儿学生特别的关爱和关心。
教师和家长应该主动走近孤儿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我们需要帮助孤儿学生建立自信。
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与别人并无不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我们需要帮助孤儿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孤儿学生逐渐打开心扉,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孤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特别的关爱和教育方法。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在全社会的关心和关爱下,每一个孤儿学生都能够茁壮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流动儿童性格-心理问题探析
流动儿童性格\心理问题探析摘要:随着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加大、流动儿童数量逐渐增多,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在分析流动儿童性格、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探析造成流动儿童性格、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流动儿童性格心理特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落后地区的一亿多农民为了发家致富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形成“流动人口”。
在这些流动人口中,有数量颇多的“流动儿童”群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数量持续增长。
《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2》称,西部地区约9000万18岁以下儿童中,就有流动儿童2000多万。
随着流动儿童数量的增加,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教育问题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突显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一、流动儿童性格特点与心理特征(一)流动儿童性格特点1. 冲动易怒流动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力相对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
占一半的流动儿童表现出冲动易怒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脾气不好,易动怒,动不动就和别人吵架等。
他们还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性行为。
例如: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
2. 倔强要强另外也有部分流动儿童表现出倔强要强的特点。
但这样的性格特点也容易形成留守儿童自尊心过于强大,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偏执。
性格倔强往往使得很多流动儿童习惯独自面对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的压力,表现出内心封闭的特点。
这种儿童表面给老师和家长以懂事的假象,其实不然,隐藏在性格中的偏差更容易被忽略。
3. 性格改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有时流动儿童的性格也会发生一定转变。
例如由以前的调皮捣蛋变得内向不爱说话,或者有的孩子因此变得成熟懂事。
但过早的心理成熟和压力,对孩子性格形成和人格的成长非常不利。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孤儿学生是指因为父母双亡、生活无依无靠而需要社会关怀的孩子。
他们的心理特点与一般家庭孩子有所不同,需要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和关怀方式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两方面来探讨孤儿学生的教育问题。
一、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1. 自卑感:孤儿学生由于家庭失去依靠,缺乏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容易产生自卑感。
他们可能感觉自己比别人更不幸,也更容易被其他人看不起。
2. 不信任感:由于经历了失去父母的痛苦,孤儿学生对陌生人产生不信任感。
他们甚至可能对一切人都持怀疑态度,难以建立亲密的友情和社交关系。
3. 渴望被关爱:孤儿学生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和关怀。
他们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们的处境,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关心。
4. 自我封闭:孤儿学生往往倾向于自我封闭,不愿与他人交流。
他们会闭门自己,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面对问题也难以主动寻求帮助。
5. 心理创伤:失去父母对于孤儿学生来说是一种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社交能力。
二、孤儿学生的教育方法1. 关爱与支持:教育者应该给予孤儿学生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他们需要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自卑感。
2. 建立信任:教育者要与孤儿学生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通过真诚的交流和爱心的支持,孤儿学生才能愿意打开心扉,与他人交流,建立更多的友情和社交关系。
3. 心理疏导:针对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可以开设心理疏导课程,让专业心理师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面对心理创伤,培养积极的心态。
4. 社会支持:学校可以与社会各界协调资源,为孤儿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可以设立专门的资助基金,为他们提供经济援助和生活补贴。
5. 合理安排生活:教育者可以从教学方式和学习任务上对孤儿学生进行特殊照顾。
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 开展亲子关系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亲子关系教育活动,帮助孤儿学生建立起亲密的友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流浪乞讨儿童问题分析
流浪乞讨儿童是世界普遍存在的弱势群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流浪儿童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我国的流浪乞讨儿童群体也日趋庞大,他们的生存、人身、教育、发展等问题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在贫富差距悬殊的今天,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它不仅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保证他们良好的生存、发展状况、得到良好的教育,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流浪乞讨儿童救助AbstractChild begging is the world's common vulnerable group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since the 80's, along with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dvance of street children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Groups of children begging in our countr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large, their survival,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other problems are not effectively protected.Today disparity in the wealth gap, not just a simple legal issue, or a social issue and concern to us.It is not only ethical issues involved,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o ensure their good survival,development,get a good education is undoubtedly an important factor in social harmony and progress.Keywords:Children begging Relief摘要 (1)引言 (4)正文 (5)一、我国流浪乞讨儿童的现状 (5)(一)职业化,多受犯罪团伙胁迫、控制 (5)(二)流浪乞讨儿童呈残障化,自我保护能力弱 (5)(三)流动性强,调查取证难 (6)二、流浪乞讨儿童的形成 (6)(一)经济贫困是根本原因 (6)(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6)(三)教育功能的不完善 (7)(四)违法犯罪团体唆使未成人乞讨 (8)(五)历史习俗的影响及利益观念的驱动 (8)三、当前解决流浪乞讨儿童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9)(一)从多方面管理、政府责任主体不明确 (9)(二)救助体系不完善、救助目标不明确 (9)(三)政府用于救助流浪儿童的经费紧张 (10)(四)救助机构、基层组织、社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力 (10)(五)难以妥善安置流浪儿童 (10)四、如何减少流浪乞讨儿童 (10)(一)实行归口管理 (10)(二)加强归属地负责原则 (11)(三)完善救助体系 (11)(四)法律强制实施 (12)(五)社会参与和监督 (12)五、我国救助流浪乞讨儿童的措施的完善方向 (12)(一)协调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2)(二)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乞讨儿童安置问题 (12)(三)完善立法,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13)(四)呼吁社会对这起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13)(五)采取宏观经济措施,促进各地区经济和谐发展 (14)(六)多方筹集资金,使救助经费得以保障 (14)(七)加强相关部门协作,发挥整体协同效能 (14)(八)大力倡导和谐社会,从和谐家庭做起 (15)(九)呼吁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15)总结 (15)参考文献 (15)致谢 (16)引言当全世界都在呼吁“保护人权”且对各社会主流群体的人权保护日趋完善,社会各界都享受或开始享受对其各项权利的保护时,却仍有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没有许多同龄人享有的权利甚至最起码的温馨,却有着其他同龄人可能永远体会不到的经历,他们几乎被孤立于保护社会权利的福祉之外,甚至连最基本的“人权”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预案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预案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预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流浪未成年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些孩子们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家庭,流落街头,面临着无家可归、食物不足、失学等困境。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预案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流浪未成年人发现和报告机制。
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部门、学校、社区组织等,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监控和发现,一旦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应该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其次,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收容和救助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机构需要有足够的资源和专业的人员,提供营养餐饮、住宿、教育、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这些孩子们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另外,救助预案还需要包括对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的帮助和支持。
有些流浪未成年人离开家庭可能是由于家庭贫困、家庭暴力等原因,因此,我们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回到家庭,同时协助家庭解决问题。
最后,救助预案还需要对流浪未成年人进行身份识别和照顾。
一旦未成年流浪者被救助,应该及时对其进行身份登记,并确保其权益不受侵犯,同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
总之,制定一份完善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预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帮助这些孩子们摆脱困境,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疏导
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疏导大规模的机构养育模式下,福利院孤残儿童身上往往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
福利院儿童由病态心理而导致的行为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既能有效地参与社会,又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人,因此,福利院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孤残儿童的心理问题,并积极探索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的有效方法。
一、孤残儿童主要心理问题与成因(一)孤独由于是机构养育,福利院孤残儿童在获得亲吻、拥抱、关怀、情感支持、渴望满足等方面都远远少于社会一般家庭的儿童,父母的抛弃造成了他们心里永久的伤痛,这些都往往会让他们产生恐惧感;残疾儿童由于行动不便,往往在生活上不能与健全儿童步调一致,缺乏参与活动的热情,有的儿童即使有很强的参与热情,但因其缺乏活动能力,往往会一个人或者二个人静处一旁,显得孤独失落。
(二)自卑孤残儿童在与其他人的相处和在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竞争中,反复受到失败及落后的刺激,感到自己样样不如人,处处不如意,这是典型的自卑心理。
福利院儿童的自卑感多形成于四岁左右,此时是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
具有较强自卑感的孩子,表现出如下特征:对工作人员缺乏信任,害怕新鲜事物,不愿尝试改变目前的状态,疑心重,敏感,容易与人产生强烈的争执,并产生仇恨。
(三)缺乏安全感由于曾经遭受遗弃以衣对个人能力的信心不足,加之缺乏家庭的稳定感,因此福利院儿童会产生不安全感。
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形下,他们行为往往表现如下特征:寻衅生事,夸大他人的缺点,或者歪曲他人的长处,产生焦虑、恐惧,受到批评时全力反击或者指责批评者,报复心级强,报复手段近乎疯狂。
(四)嫉妒孤残儿童常常对自身的缺陷不能释怀,不希望看到别人超过自己,不希望别人有进步,在这种嫉妒心理下党伴有以下行为:对受表扬的孩子加以攻击;将成绩好的同伴的学习工具损坏,有意无意给比自己优秀的人制造障碍。
(五)敏感、自尊与虚荣在竞争中落败或常常的不如意、不自信,形成其敏感、自尊、虚荣的心理,生理的缺陷及遭受遗弃的经历往往容易使他们过多地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情绪不稳,易激怒,遇到弱者拳脚相向,遇到力气大过自己的则破口大骂。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孤儿学生在学校中往往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他们缺乏家庭支持和关爱,往往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
这种孤独感和情感上的缺失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了解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来了解一下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
孤儿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常常会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外部的压力很敏感,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
他们还常常感到与他人的距离,缺乏安全感,难以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孤儿学生中也存在一些行为问题,比如叛逆、隐瞒或撒谎等。
这些特点使得孤儿学生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和支持。
针对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者和家长需要采取一些专门的教育方法。
要给予孤儿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他们需要感受到温暖和安全,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温暖的关怀和理解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
教育者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在学校中发现和培养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角色。
教育者和家长还要给予孤儿学生更多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孤儿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和矛盾,化解负面情绪,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对于那些存在行为问题的孤儿学生,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引导和正确纠正,不能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以免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学校和社会应该为孤儿学生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特别的项目和活动,鼓励孤儿学生参与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和支持。
社会也应该加大对孤儿学生的关注和帮助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扶贫资金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走上正轨。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孤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心理上的困扰和挑战。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孤儿学生往往感到孤独、失落、无助和不安,甚至出现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需要得到关注和重视,而教育方法则需要根据孤儿学生的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1. 孤独感强烈: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孤儿学生常常感到孤独和孤立,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种孤独感容易导致孤儿学生封闭自闭、性格内向,难以融入集体和与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 自卑情绪明显:孤儿学生常常因自身条件的特殊性而产生自卑情绪,觉得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甚至有一种自我否定的心态。
这种自卑情绪可能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导致性格的消极和自我放弃。
3. 情感不稳定:由于情感上的缺失,孤儿学生常常表现出情感不稳定的特点,容易情绪化和情绪波动。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在情感上表现出极端的反应,需要得到及时的情感疏导和帮助。
4. 注意力不集中:孤儿学生常常因为心理上的困扰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专注于学习和生活。
他们可能会因为心事重重而分神,影响到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的品质。
5. 学习压力大:孤儿学生在学习上常常有着较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往往要兼顾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缺少了父母的支持和教导。
这种学习上的压力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和学习上的困难,需要得到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帮助。
二、教育方法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根据孤儿学生的特殊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教师应该主动与孤儿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2.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为孤儿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孤儿学生排解情感困扰,增强心理韧性,重建自信,调整心态,提高适应能力。
3. 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特色教育活动,帮助孤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指导
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指导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打工,造成大量的农村儿童留在户籍地生活和接受教育,形成了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制约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亲情缺失、安全感不足等问题,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有着特殊的需求。
作为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工作者,我们要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1.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家长要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互动,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同时,家长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
2.安全感: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常常感到不安全,家长和老师要通过实际行动,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尊重与理解: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受到歧视和误解,家长和老师要学会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理,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4.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调整心态,走出心理困境。
二、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长效机制,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得到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1.政策支持: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政策的扶持力度,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心理辅导等服务。
同时,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队伍建设,提高关爱水平。
2.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来,发挥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的作用,为留守儿童提供多元化的关爱服务。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孤儿学生是指失去双亲或者家庭无法照顾他们的学生。
这些孩子通常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或者不幸的情况下,必须独自生活或者依赖于其他亲属、孤儿院或者寄养家庭。
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和支持,孤儿学生通常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并且需要特殊的教育方法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1. 孤独感:孤儿学生由于家庭缺失,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可能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孤独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这种孤独感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 自卑感:失去父母的孩子通常会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孩子,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
由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可能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和否定。
3. 情感问题:孤儿学生可能面临着情感上的困扰。
他们可能在心理上感到不安全,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问题。
他们可能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难以维护和发展良好的友谊。
4. 成长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和教育,孤儿学生在人格和行为的培养上可能存在缺陷。
他们可能缺乏自律能力,无法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或者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认知。
以上这些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孤儿学生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关爱所导致的。
对于这些孤儿学生,教育方法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问题,为他们提供特别的教育支持和关爱。
二、教育方法1. 关注心理健康: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态和情感调适能力。
学校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
2. 建立支持系统:学校需要建立起专门的支持体系,包括老师、辅导员、心理专家和同学们。
这样的支持系统可以为孤儿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
3. 提供安全感:学校需要创造一个安全和温馨的环境,让孤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关爱和保护。
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地方,可以放下心防,融入到学校的大家庭中。
4. 个性化教学:对于孤儿学生,老师需要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流浪儿童的心理特点_成因及教育
性别 - 1.36 0.39 - 3.77 .05 - 1.50 .33 - 1.13 0.45
的 心
父母文化 - 0.00 1.00
- 0.39
.70
- 1.02
.32
- 2.58 0.79
理
特 流浪原因 - 3.18 0.02 - 3.14 .04 - 1.38 .24 - 5.82 .012
点 、
儿 童
儿童和普通在校生进行施测, 了解心理健 表现更为突出。
的 心
康与智力发展情况; 运用访谈法了解流浪
( 2)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特点分
理 特
儿童流浪的原因。
析。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发现, 父母文
点 、
成
4.数据处理。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 采 化、流浪原因有比较好的一致性, 区分性相 因
用SPSS11.5版 进 行 数 据 分 析 。
平明显低于普通儿童。通过与学生、老师的 愿流浪的, 在生活中都缺乏父母的关心和
面谈, 究其原因, 不外乎有下列几方面造成 的: ( 1) 并不是所有的儿童在面对可能导致
理解。从小就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 过早地 接触世间的冷暖, 心理压力大, 心理健康水
流浪的处境时, 都会选择流浪, 这与流浪儿 童的人格特征分不开。调查结果显示流浪 儿童表现出比较高的焦虑倾向, 他们不愿
堪 忍 受 家 庭 的 贫 困 、家 庭 暴 力 、家 庭 的 不 良
表1 民 办 初 中 生 、普 通 小 学 生 、流 浪 儿 童 高 焦 虑 (总 分 大 于 65, 分 量 表 分 大 于 8) 的人数及所占比例
环境或学校的学习压力等而离家出走的, 称之为外部原因。另一种是由于受外面世 界的诱惑或伙伴们的支持而自愿离家出走 的, 称之为内部原因。统计结果见表2。
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一方父母长期离乡打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以下心理问题:
1. 孤独感: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因为他们长期处于缺乏父母陪伴的环境中。
2. 自卑感:留守儿童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会对自己的家庭状况感到羞耻和自卑,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缺乏信心。
3. 社交障碍:由于长期缺乏亲密的人际联系,留守儿童可能会在社交上遇到困难。
他们可能会害怕与他人建立关系,甚至出现社交孤立现象。
4. 抑郁和焦虑:长期分离与父母,缺乏稳定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的情绪问题。
5. 学业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注和指导,容易出现学业上的问题,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成绩下降。
6. 行为问题:由于缺乏家庭的监督和引导,留守儿童可能出现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消极抵抗和不良习惯。
7. 注意力不集中:留守儿童常常由于情绪问题和学业压力,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失,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简述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
简述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孤儿学生是指失去父母或被父母放弃抚养的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心理困境和发展问题。
针对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1. 情感脆弱:孤儿学生在失去父母的过程中经历了极大的情感创伤,可能会感到孤独、失落和无助。
他们对别人的关爱和认同有着极大的需求,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2. 自卑感强: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孤儿学生容易出现自卑心理。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与他人不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导致自信心不足。
3. 逆反心理:部分孤儿学生可能经历过被遗弃的痛苦,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对于老师或其他人的关爱和规定可能会产生反抗心理。
4. 自我保护心理:孤儿学生可能出于心理保护的需要,对外界保持警惕性,并倾向于自我封闭和抵触。
5. 社交和人际关系问题:孤儿学生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困难。
他们可能会遭受同学的欺负和排斥。
1. 提供安全感:教育者应该给予孤儿学生充分的关爱和安全感,尽量创造宽松、温暖和稳定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和信任。
2. 引导情感表达:教育者应该关注孤儿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倾听他们的心声。
通过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逐步克服情感困扰。
3. 建立自信心:教育者应该通过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孤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并尊重他们的个人特长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 培养社交能力:教育者应该帮助孤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和合作项目,增强他们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融入团队。
5. 塑造健康行为习惯:教育者应该帮助孤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通过身体锻炼和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身心健康。
6. 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教育者可以帮助孤儿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指导他们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是指“18岁以下离开家人或 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 生存保家庭等方面的原因,近年来流浪 儿童数量仍呈上升态势,给社会、家庭及本 人带来严重危害,已成为一个急需社会关注 和解决的问题。
流浪儿童常出现的场所
流浪儿童的年龄阶段
流浪儿童的特征
流浪儿童普遍生活无着落,缺少基本的健康保障, 身体瘦弱,发育不良。 不少流浪儿童由于脱离了正常的生活环境,不能 享受学校教育, 没有家人的呵护和关爱,没有安全感,心理发展 失衡,人格扭曲, 多表现为敏感、封闭、多疑、固执、缺乏合作意 识,并且形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如何拯救流浪儿童
全面落实开发战略,促进各地区经济平衡谐发展 制定针对流浪儿童保护的地方法规 ; 大力倡导和谐社会从和谐家庭做起 ; 建立有效的社会救助保护机制 ; 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并充分发挥它们在流浪儿 童救助保护中的作用。 严厉打击诱拐、残害或操控流浪儿童的违法犯罪 行为 加大推进对流浪孤儿的合法收养 ;
3.社会原因
①相关的机关或单位不能切实履行对儿童 的保护职责
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党团组织、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 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流浪儿童收容教育机构等 都能够切实履行其法定职责,那么,儿童流浪问题在很大范围内可以 得到有效遏制。因此,这些机关在一定程度的不作为客观上也是造成 儿童流浪的原因之一。 ②其他方面的社会原因 :儿童被劫持或被拐卖,出逃后无力返回家中或原籍,进而被迫流浪; 被不法分子诱骗或教唆,被迫进行违法活动或被利用进行乞讨、盗窃 等,最后导致流浪;不慎走失或与父母等监护人失去联络,无处求助 ,被迫流浪。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急救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急救在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跟随父母的脚步,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
他们是流动儿童,在陌生的环境中努力适应,却常常面临着心理健康方面的挑战。
这些挑战,如同隐藏在暗处的阴影,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未来。
流动儿童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
首先,频繁的环境变化让他们难以建立稳定的社交关系。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意味着要重新适应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
这种不断的变动使他们在交友方面感到困惑和不安,容易产生孤独和失落感。
其次,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和忙碌,他们往往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陪伴。
父母可能为了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世界,导致孩子缺乏情感上的支持和引导。
再者,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可能会遭受到歧视和排斥。
他们在学校里可能因为口音、穿着或者家庭背景的不同而被其他孩子孤立,这无疑会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那么,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心理健康急救呢?教育是关键的一环。
学校应当为流动儿童提供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
心理辅导老师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温暖和鼓励。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流动儿童创造更多与其他孩子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父母即使工作再忙,也应该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
社会也需要为流动儿童营造一个包容和友好的环境。
社区可以组织一些关爱流动儿童的活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志愿者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辅导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政府部门也应当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加大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当我们遇到流动儿童时,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而是给予他们一个友善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
困境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对策
困境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对策困境儿童,听上去就让人心疼。
小小年纪,背负着太多的压力,生活的重担压在肩头,让他们的心灵仿佛被乌云笼罩。
说到这,真是让人揪心啊。
你想想,孩子们本该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阳光、草地和伙伴们的笑声,可是现实却像一根刺,让他们感到无处可逃。
这些小家伙们常常感到孤独,内心的小火焰逐渐被熄灭,变得越来越难以接近,像是被困在一个透明的泡泡里,外面的人只能无奈地看着。
心理特点方面,困境儿童的心情常常就像过山车,起起伏伏的。
他们可能因为家庭问题、经济困难、或者学校的种种压力而感到无助。
特别是当父母之间发生争吵,或者生活中缺少关爱时,孩子们的内心像是被撕裂了一样,伤痕累累。
他们甚至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觉得自己不够好,或是没办法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护。
哎,这种感觉,真让人心痛。
说白了,他们渴望的是那种简单的快乐和被爱的感觉,却往往被现实的无情打压。
他们常常会有一种“我不如别人的”想法,心中充满了疑虑,甚至怀疑自己的存在。
像这样的小孩,特别容易感到焦虑和抑郁。
你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在学校里看到同学们开心地交流,而自己却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心里那种失落感,真是难以言表。
更糟的是,困境儿童的社交能力常常受到影响,他们不太愿意与人交流,生怕被拒绝,这就像被困在一个看不见的牢笼里,越想逃越觉得无路可走。
说到对策,我们可得动动脑筋了。
得给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就像给植物浇水一样,爱与关注是他们成长的养分。
身边的老师、家长,甚至邻居,都应该多留意这些孩子,给他们传递正能量。
一句简单的“你真棒”就能让孩子们重拾信心,像阳光一样照亮他们的心灵。
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也很重要。
就像大海一样,虽然波涛汹涌,但总有一个港湾可以让船只停靠。
心理辅导也不能少。
心理老师就像是孩子们的“心灵导航”,帮他们理清思绪,释放压力。
这种专业的帮助,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
通过沟通和倾诉,孩子们的心结也许能慢慢解开。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急救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急救在繁华都市的角落里,在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跟随父母的脚步,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他们被称为流动儿童。
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稳定、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社会融入的困难等诸多因素,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常常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
流动儿童在心理上可能会产生自卑、孤独、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难以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学校里,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如本地孩子而感到自卑,或者因为口音、穿着等方面的差异而受到同学的歧视和排斥。
在家里,父母为了生计奔波忙碌,往往无暇顾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引导。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心理健康急救呢?首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榜样。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表现出坚强和勇敢,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其次,学校也应该承担起关爱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责任。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
教师要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关心和鼓励。
在班级中,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促进流动儿童与本地孩子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
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社会各界也应该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贡献力量。
社区可以开展一些针对流动儿童的关爱活动,如举办兴趣班、组织志愿者辅导功课等。
公益组织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媒体要加强对流动儿童问题的关注和报道,引导社会公众关心和关爱这一群体,营造一个包容、友善的社会环境。
未成年人心理特点
未成年人心理特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是指在心理上与成年人存在差异的一些特点和倾向。
未成年人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的人群,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之一是情绪波动较大。
由于身体和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容易波动。
他们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由欢笑转为哭泣,或者由愤怒转为安静。
这种情绪波动与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水平有关,同时也与他们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较高有关。
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还包括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人逐渐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也逐渐加深。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是谁,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和赞许。
这种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还包括对权威的依赖和追求。
由于他们在认知和生理上的限制,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权威的影响和引导。
他们往往会以父母、老师或其他有经验的人为榜样,希望获得指导和认可。
这种对权威的依赖和追求既是未成年人心理特点的一种表现,也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还包括对风险的偏好和冲动行为的倾向。
由于大脑的发育尚未成熟,未成年人的决策能力和风险判断能力相对较弱。
他们往往更容易受到新奇刺激和激情冲动的驱使,更容易陷入冒险行为中。
这种对风险的偏好和冲动行为的倾向使得未成年人在面对一些重要决策时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监护。
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还包括对社交关系的重视和依赖。
在这个阶段,未成年人开始与同龄人建立密切的社交关系,朋友圈对他们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他们渴望获得社交认同和群体归属感,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
与此同时,未成年人也容易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可能会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而做出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行为。
未成年人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构建多层次的流浪未成年人心理救助平台近年来,民政部出台了《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这是救助管理工作向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依据。
其中特别强调要通过实施心理疏导和调适等措施,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消除社会不良影响,努力促使流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为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创造条件。
而未成年人的心理救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可以整合多种社会资源,搭建一个多层次的心理救助平台。
1.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亟须设置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辅导老师岗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国家设置的专门机构,在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救助上必然要起到一种主导作用,因为只有从心理上解决孩子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通常心理治疗的效果比其他方式更有效,但事实上,由于受条件限制,再加上救助站的孩子在不断流动中,很难接受比较正规系统的心理辅导和矫正服务,再加上救助站里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虽然工作人员也通过谈心等手段给孩子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总体效果却并不突出。
因此,救助保护中心在工作人员的配备上,设置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辅导老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业心理辅导教师主要制订心理辅导计划和进行心理矫治工作。
流浪未成年人进入中心后,首要的工作是对他们进行心理诊断,弄清他们的心理问题,建立他们的心理档案,为以后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研究作好准备。
在此基础上,以专业手法分别对不同的心理状况的流浪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矫治。
2.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学方面的业务培训流浪未成年人在救助保护中心接触到的不仅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辅导老师,更多的还有对他们进行日常管理教育和生活料理的其他工作人员。
对于流浪儿童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感到受重视,有人关心,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爱是医治一切伤痛的良药。
有时哪怕工作人员只是多跟孩子们说说话,玩一会儿,给他们关爱,给孩子带来一些温暖,也能帮助孩子被扭曲的心态恢复正常。
因此,流浪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懂得一些必要的心理常识,掌握必要的沟通方法,将心理辅导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赢得受助儿童的信任,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大环境。
3.充分利用中小学校、心理辅导机构、民间组织、社区等社会资源流浪儿童由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彻底形成,极易被坏人引诱和利用,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危人群。
还有一部分的流浪儿童从中心送回去或被亲属领回家后,很快又出现在街头。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是一项社会工作,我们感到仅靠民政一个部门或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的力量是很单薄的。
尽管社会各界对流浪儿童的救助、教育、预防和回归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治标上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仅是“亡羊补牢”。
要从根本上减少或解决流浪儿童问题,必须建立一个家庭、社区、学校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和保护的体系。
首先,学校的预防十分重要,学校要确保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如有中途退学或旷课的学生,要及时和家长、社区沟通交流,预防问题的发生。
学校尤其不要歧视成绩差的孩子,避免孩子离开学校。
其次,社区工作联系千家万户,可以动员社区居民互相关心、互相监督,对社区儿童进行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或采取一些措施帮助他们。
其三,民间组织和心理辅导机构也可把流浪儿童作为服务对象,进行一些项目研究,提供专业的服务。
4.家庭应该对未成年人负起法定监护责任,履行好抚养的义务我们在与流浪儿童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在平时救助流浪儿童时,一些流浪儿童愿意接受救助,另外一些却拒绝接受救助,因为他们出来流浪就是为了乞讨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解决生存问题的。
而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只能对流浪儿童进行10天以内的救助,之后,就依照救助条理要求将流浪儿童送回家乡。
由于各种原因,一部分的流浪儿童父母或亲属明确表态不管孩子,也不到中心接领孩子,这样,使得这部分儿童重新流落街头。
儿童属于未成年人,他们没有自立能力,他们需要监护人的抚养。
我们的家庭,既然给了孩子生命,就应当尽到抚养他们的责任,
不能将他们抛弃,也不能违反国家相关法律,将自己的孩子雇佣给不法分子,充当乞讨的工具。
因此,加强执法力度,对不履行监护人职责的人给予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和解决流浪儿童问题。
四、建立有针对性的流浪未成年人心理救助方案流浪儿童具有较多的不良心理特征,如何帮助这些儿童从心理创伤的阴影中走出来,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今后生活的挑战,在救助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受助未成年人,要了解其家庭情况和流浪经历,确定救助、保护、教育工作方案。
应根据其知识结构特点、年龄、身体和智力发展水平,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运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强化与惩罚、同伴教育、认知重建等心理学方法对这些儿童进行系统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救助。
1.支持性心理疗法流浪未成年人多是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下成长的,这些孩子大多是在家庭或学校受到不公正甚至是粗暴的对待,有了困扰和压力得不到有效舒解和支持才离开家庭流落社会的,这些也导致他们对他人冷漠、敌视的心理。
因此,在心理辅导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经历、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困境以获取他们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我们听了所有的孩子(在经过一两次)对自己以往经历的充分倾诉后,我们对他们的不幸和内心的痛苦表示同情,并给予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结果他们的敌意减轻了,还时时回忆起曾经有过父母的关爱及他人的帮助。
2.行为疗法行为疗法主要通过强化与惩罚来实现。
首先可以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奖励机制,对孩子们的平时操行规范进行评比,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的地方,通过不断表扬、肯定,以此来建立他们的荣誉感。
当别的孩子都能得到表扬时,得不到的孩子自然会反思自己没得到表扬的原因,这比让他们只是简单地承认错误有效得多。
并且可以给连续得到表扬的孩子奖励,通过这样的精神激励法逐渐使孩子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和满足,成为他们日后成长的一个原动力。
惩罚并不是直接的治疗手段,但却是最有效的阻止心理及行为问题更趋严重的手段。
针对孩子的一些习惯性不良行为,例如一旦他们打架了,我们就可以单独不给他发冰淇淋,使他记住打架的后果。
另外,我们还采用不允许参加下一次体育活动或外出等方法消除他们撒谎、打架等不良行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