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必修一人音版 第六节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音乐课程:《鼓乐铿锵》的教案详解
音乐课程:《鼓乐铿锵》的教案详解课程概述《鼓乐铿锵》是一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鼓乐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鼓乐知识和技巧,了解鼓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够演奏简单的鼓乐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鼓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鼓乐的兴趣和热情。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鼓乐演奏技巧。
4. 让学生能够演奏简单的鼓乐作品。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鼓乐知识介绍1. 鼓乐的定义和分类2. 鼓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 鼓乐的演奏技巧和演奏形式第二部分:鼓乐演奏技巧学习1. 鼓槌的选择和使用2. 鼓面的敲击技巧3. 节奏和拍子的掌握4. 鼓乐的呼吸和力度控制第三部分:鼓乐作品学习1. 《欢乐锣鼓》2. 《赛马》3. 《二泉映月》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鼓乐知识,介绍鼓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示范:演示鼓乐演奏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敲击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4. 演奏:让学生分组演奏指定的鼓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的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对鼓乐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演奏评价:评估学生的鼓乐演奏水平,包括节奏、力度、音准等方面。
教学资源1. 鼓槌和鼓面: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鼓槌和鼓面,以便进行实际的敲击练习。
2. 鼓乐教材:提供相关的鼓乐教材,帮助学生学习和参考。
3. 音响设备:为学生提供音响设备,播放鼓乐作品和示范演奏。
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鼓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鼓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第二周:学习鼓乐的演奏技巧,包括鼓槌的选择和使用,鼓面的敲击技巧,节奏和拍子的掌握,鼓乐的呼吸和力度控制。
3. 第三周:学习鼓乐作品《欢乐锣鼓》。
4. 第四周:学习鼓乐作品《赛马》。
5. 第五周:学习鼓乐作品《二泉映月》。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六节:鼓乐铿锵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作品的鉴赏感受民族音乐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了解民族打击乐的多种演奏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打击乐的浓厚学习兴趣。
2、过程与方法:欣赏代表作品绛州鼓乐《滚核桃》,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体验打击乐的感染力。
学生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与情境之间的联系。
进而理解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
3、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使学生探究把握中国打击乐的代表形式及风格特征,利用头、身、尾作品结构并进行创作。
二、教学重点:1、打击乐器的种类及演奏技法。
2、对乐曲《滚核桃》中头、身、尾演奏结构的探究,引导学生模拟创编袖珍版《滚核桃》。
三、教学难点:掌握《滚核桃》乐曲结构特点和节奏特点。
探究运用节奏表现的多种形式进行创作。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法、实践法课时:一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鼓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进入主题观看水鼓舞《中国龙》,感受中国民间打击乐艺术魅力。
“我们一起来探讨鼓的文化,一起来体味鼓的铿锵神韵!”出示课题《鼓乐铿锵》。
(二)出示图片,了解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及发展历史同学们,这是什么鼓?是哪个国家和地区的?(土鼓、青铜鼓、击鼓说唱佣、架子鼓、印度鼓、非洲鼓、长鼓、手鼓)(三)学生讨论鼓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最早的鼓不是以乐器形式出现的,同学们思考一下,鼓有什么样的用途和作用呢?(狩猎、祭祀、政治活动、集体劳动、活跃生活)(四)探究鼓各部位名称及音色特点出示道具——鼓,让学生认识各部位的名称。
教师用各部位演奏节奏,让学生感受各部位的音色特点。
鼓面:强而有力、浑厚结实鼓边:力度其次,较生硬鼓槌:明亮、略带生硬鼓梆:清脆、通透鼓钉:金属音质、尖锐(五)欣赏绛州鼓乐《滚核桃》,观察鼓乐表演中所用到的演奏技法,学生上台展示。
1. 双手敲击鼓面2. 敲击鼓梆3. 双手交替敲鼓面4. 闷击5. 双手交替敲击鼓槌6. 刮击鼓梆(六)复听《滚核桃》根据乐曲的音乐情绪划分段落。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鼓乐铿锵的基本知识,了解鼓乐铿锵的历史及发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鼓乐铿锵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1.2教学内容(1)鼓乐铿锵的起源与发展(2)鼓乐铿锵的演奏技巧和方法(3)鼓乐铿锵与其他音乐形式的融合1.3教学重点(1)鼓乐铿锵的演奏技巧和方法(2)鼓乐铿锵与其他音乐形式的融合1.4教学手段(1)听课(2)观摩演出(3)实地考察(4)合作演奏1.5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鼓乐铿锵表演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鼓乐铿锵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知识讲解介绍鼓乐铿锵的起源与发展,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对鼓乐铿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三步:技巧培训(1)向学生介绍鼓乐铿锵的演奏技巧和方法,进行示范演奏。
(2)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辅导学生掌握鼓乐铿锵的基本演奏技巧。
第四步:合作演奏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五步:学习交流学生小组进行互相交流和演奏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1.6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合作演奏以及学习交流环节,评价学生的鼓乐铿锵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2.教学反思通过对鼓乐铿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收获了一些教学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目标设计得比较合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鼓乐铿锵的基本知识,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这些目标的设定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其次,教学内容安排得比较充实。
课程涵盖了鼓乐铿锵的起源与发展、演奏技巧和方法以及与其他音乐形式的融合。
通过这些内容的传授,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鼓乐铿锵的相关知识,并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然而,在教学手段上,还有待改进。
虽然可以通过听课、观摩演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提供给学生实际的感受和体验,但仍然有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鼓乐铿锵》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鼓乐铿锵》教案《鼓乐铿锵》教案详案一、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鼓乐铿锵》(手指屏幕),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鼓韵龙腾》)师:这段音乐带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受?(温柔,停顿一下)你来说还有吗你再说生:师:这些感受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生:节奏师:除了节奏的不同?鼓还能表现哪些音乐要素?(等待一下,师敲鼓作提示)生:1、力度2、速度3、音色师:所以鼓在音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鼓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追溯于鼓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战场上:传递命令,统一步伐,鼓舞士气;狩猎中:吓兽围猎,传递信息.现代:在什么场景时看到击鼓的场面?(欢庆佳节、开业庆典、水乡龙舟竞渡等可图片展示)鼓已成为人们广泛运用的乐器之一。
鼓的种类也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鼓吗?生:腰鼓师:最著名的是?生:安塞腰鼓师:还有生:凤阳花鼓手鼓(问民族)长鼓(新疆)拨浪鼓······师:我国这么多地方的鼓,最著名的要数山西绛州大鼓(手指屏幕),绛州大鼓又叫绛州鼓乐(课件),绛州鼓乐被称为中国鼓乐艺术的国之瑰宝,“黄河第一鼓”并被载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新授)1、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绛州鼓乐的代表作《滚核桃》(课件《滚核桃》——描写的是劳动者在核桃丰收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晾晒核桃、核桃滚散开来等一系列场景,并且模拟了晾晒核桃时发出的迥然不同的各种声响,展示了一个生动的劳动场景。
)①要让你们用鼓来表现这个场景,你想怎么演奏?(稍停试试)(找两学生上来展示)让我们欣赏鼓手的表演,听他们在力度、速度上是怎么表现的?(欣赏《滚》第一部分)师:速度生:越来越快,师:力度生:越来越强师: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想象到什么样的场景?生:核桃越来越多,越快,晾晒核桃······滚落开来师: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老师给个节奏xx xx(慢弱),试试生:···师:表现核桃越来越多呢?(加快)再多呢()非常多呢()生:(笑)②师:刚才鼓手演奏形式是怎样的?(师提示)一生:一个接一个师:(详细说明)这是轮奏,还有开始六位鼓手是生:齐奏师:老师这也准备了三面鼓,下面我们请三位女生上来体验一下?(师用表情、动作、眼神提示,不要说快慢)师:请全体同学坐直,拿出两只笔。
音乐课程:《鼓乐铿锵》的教案详解
音乐课程:《鼓乐铿锵》的教案详解1. 引言《鼓乐铿锵》是一门旨在介绍鼓乐艺术的音乐课程。
本教案详解将提供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等信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实施这门课程。
2. 教学目标- 介绍鼓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培养学生对鼓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鼓乐演奏技巧和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教学内容3.1 鼓乐起源和发展历史- 介绍古代鼓乐的起源和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 探索现代鼓乐的发展和流派。
3.2 鼓乐演奏技巧- 研究基本的鼓乐演奏姿势和手法;- 研究不同类型鼓乐乐器的演奏技巧;- 研究合奏和合作演奏的技巧。
3.3 鼓乐演奏实践- 练基本的鼓乐节奏;- 研究演奏简单的鼓乐曲目;- 组织合奏和表演。
4.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解介绍鼓乐的起源、发展和技巧;- 示范:演示正确的鼓乐演奏姿势和技巧;- 练:组织学生进行鼓乐演奏的实践练;- 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演奏和团队合作。
5. 评估方式- 观察评估:观察学生的鼓乐演奏姿势、技巧和合作表现;- 口头评估: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鼓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演奏评估:评估学生的鼓乐演奏表现,包括节奏准确性、音乐表达和合作精神。
6. 结束语本教案详解提供了《鼓乐铿锵》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等信息。
希望教师们能够根据这些指导,合理安排课程,激发学生对鼓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和合作精神。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鼓乐的艺术,并在演奏中体会到铿锵的乐趣。
音乐必修一人音版 第六节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鼓乐铿锵》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想《鼓乐铿锵》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的内容。
本课选取了“打溜子”与“鼓乐”两首锣鼓乐为重点欣赏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锦鸡出山》和《滚核桃》两首南北方鼓乐的作品,让学生明白不同地方鼓乐的相通之处及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器乐,并能做以总结。
由于小学初中阶段对打击乐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课倾重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等,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能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对鼓乐、对创作的热爱。
在教学的同时,始终贯穿聆听——思考——实践——总结的方法,旨在教会学生既会欣赏也会鉴赏。
在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的宗旨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唱主角。
二、教学目标⒈聆听《锦鸡出山》及《滚核桃》,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在理解乐曲音乐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打溜子”“鼓乐”的概念,并学会简单的节奏打击。
2、分小组编写《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配乐朗诵故事,让学生参与,讨论,实践,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手中的乐器来表现生活。
页 1 第3、引导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
三、教学内容1、《锦鸡出山》;2、《滚核桃》;3、音乐小故事《大象与小蚊子》。
四、教学重点“打溜子”及“鼓乐”概念的掌握。
五、难点教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协作能力。
六、教学方法启发、参与、对比、陶冶。
七、学情分析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结构比较完善,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与想法,开始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课堂,如果教师所选的教材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认知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所想要的不仅仅只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和教师单一的口头传授,更希望了解他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接触到的歌曲且能够参与在其中的音乐作品。
《第六节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鼓的基本敲击方法,理解鼓在音乐中的重要角色。
2. 学会欣赏鼓乐作品,感受鼓乐所传达的情感和音乐韵律。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鼓的基本敲击技巧,理解鼓在音乐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将鼓乐与相关文化背景相结合,深入理解鼓乐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鼓、鼓棒、音乐CD等相关教具。
2. 制作PPT课件,展示鼓乐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
3. 选定一首适合教学的鼓乐作品,如《鼓乐铿锵》。
4. 安排小组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实践机缘。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步步高》音乐,请学生尝试用动作或乐器为音乐节奏进行伴奏。
(二)导入新课1. 播放鼓乐片段,请学生欣赏并分辨出片段中出现的鼓的种类。
2. 揭示课题,请学生谈谈听到鼓乐后的感受。
(三)新授教学1. 学习节奏(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1)教师示范拍击,指导手势。
(2)学生分小组拍击,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用双响筒为音乐伴奏。
2. 创编鼓点联奏(1)教师出示三种鼓的节奏型,学生用三角板书空,尝试用“喊”的方法与前面学过的节奏进行串联。
(2)小组内进行表演。
(3)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尝试编创一小段鼓点联奏。
3. 练习“啦”声哼唱和即兴表演(1)跟随伴奏轻声模唱,掌握乐曲旋律。
(2)一边唱谱一边进行表演,创编属于自己的鼓乐队。
(四)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感想?还希望学习哪些鼓的种类和音乐?(五)教室小结播放《鼓乐铿锵》,请学生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在演奏鼓乐时,能正确应用鼓棒,通过身体各部位的感知来控制鼓点节奏;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演绎出丰富多变的鼓乐风格,提升团队合作能力;3. 学生能理解鼓乐的文化内涵,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鼓乐铿锵》说课稿
《鼓乐铿锵》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鼓乐铿锵》。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鼓乐铿锵》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
这部分内容通过对鼓乐这一独特音乐形式的介绍和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教材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鼓乐作品,如《滚核桃》《锦鸡出山》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鼓乐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教材还对鼓乐的历史渊源、演奏技巧、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为学生深入了解鼓乐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能力。
但对于鼓乐这种较为传统和独特的音乐形式,可能接触较少,了解不够深入。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他们在音乐感知和理解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鼓乐的基本特点、演奏形式和常见的鼓种;能够辨别不同鼓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掌握一定的鼓乐欣赏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分析、模仿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提高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鼓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感受不同鼓乐作品的风格差异。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鼓乐作品的节奏、力度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鼓乐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通过聆听不同的鼓乐作品,直观地感受鼓乐的魅力,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六节:鼓乐铿锵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年级:高一年级课时:1课时:第六节鼓乐铿锵——“打溜子”《锦鸡出山》教材分析:《鼓乐铿锵》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的内容。
本课选取了“打溜子”这首清锣鼓为欣赏重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器乐,由于小学初中阶段对打击乐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课倾重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节奏变化等,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能举一反三。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打击乐的非凡魅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协作能力。
2、掌握“打溜子”概念,学会简单的节奏念打。
教学重点:“打溜子”概念的掌握。
教学难点:学生分组模拟各种乐器的音色进行合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与我们所学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物理音乐与物理这门学科关系十分密切,为什么?生:师:听!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什么运动而产生的?(拍桌子发出声音)生:振动师:物体的振动是一种什么现象?生:物理现象师:作为一种物理现象,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根据物体振动的规则与否,可分为乐音和噪音。
师:觉得奇怪,既然是噪音,那还能听吗?老师要十分肯定的回答“能!”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噪音性乐器的使用丰富多彩,别具一格,不仅可以烘托气氛,并且能独立塑造音乐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噪音性乐器给我们带来的听觉享受。
二、引出课题:第六节鼓乐铿锵【板书:鼓乐铿锵】1、聆听《锦鸡出山》师:噪音性乐器主要是指震动不规则,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
以打击类居多。
同学们所知道的噪音性乐器有哪些?生:【板书:竖着书写大锣、二钹、头钹、马锣】欣赏由大锣、二钹、头钹、马锣四件噪音性乐器合奏而成的民间器乐曲。
师:就是钹和锣。
【课件演示:钹锣图片】师:让这两种乐器的碰撞唤醒我们的听觉。
一起欣赏民族器乐合奏《锦鸡出山》。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六节鼓乐铿锵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打击乐的代表形式及风格特征、初步掌握绛洲大鼓的打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滚核桃》,能够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学生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等音乐要素与情境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音乐的多元与大同,培养学生对民族打击乐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鼓乐铿锵》是人音版《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的内容。
本课以《滚核桃》打击乐为媒介。
引出我国几种民间器乐的风格与特点。
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代表性的民间器乐,本课侧重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和风格特征等,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民族器乐的风格和演奏方法。
由于小学初中阶段对打击乐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课倾重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等,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能举一反三。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滚核桃》的音乐风格,了解绛州大鼓的主要演奏技法;2.难点①学习和掌握鼓乐的基本节奏;②为加强学生对头、身、尾的认识,能够顺利的完成老师所编排的音乐小品;③小组合作,完成四声部合奏练习。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实际,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结合多媒体课件,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等方法进行教学。
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运用课件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鼓。
七、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欣赏一段鼓乐视频《鼓云龙腾》,请同学们谈谈观后感。
师:通过刚才的短片,同学们肯定感受到了中国鼓,动人心魄的力量。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鼓的种类和特点。
2. 掌握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方法。
3. 通过鼓乐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各种鼓的种类和特点,掌握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方法。
2. 难点:通过鼓乐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演奏中如何运用不同的鼓和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气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鼓,包括大鼓、小鼓、手鼓、爵士鼓等。
2. 准备镲、钹等乐器。
3. 准备音乐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4. 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活动。
5. 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课堂常规:课堂纪律,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2. 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出本课时的主题——鼓乐,并简单介绍鼓乐的相关知识。
(三)新课教学1. 欣赏各种鼓乐作品,让学生们感受鼓乐的魅力。
* 课堂活动:学生们尝试通过乐器模拟鼓的音效,加深对鼓的印象。
* 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2. 深入了解鼓的种类和特点,包括:* 堂鼓* 架子鼓* 手鼓等3. 教授鼓的演奏技巧,包括:* 如何击鼓* 如何调整力度和速度以产生不同的音效4. 实践演奏:学生分组,分别演奏不同的鼓乐作品,教师指导。
5. 课堂互动:学生们提问,讨论有关鼓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鼓乐的魅力及其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 教师鼓励学生们继续探索和学习更多有关鼓的知识和技能。
(五)布置作业1. 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资源,收集更多有关鼓的资料。
2. 鼓励学生尝试在家中演奏鼓乐作品,与家人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鼓乐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 掌握不同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把握。
《鼓乐铿锵》音乐鉴赏的教学方案
《鼓乐铿锵》音乐鉴赏的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鼓乐铿锵》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鼓乐铿锵》的背景和特点;2. 研究音乐鉴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4. 通过音乐欣赏,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鼓乐铿锵》- 简要介绍《鼓乐铿锵》的起源、发展和演奏形式;- 分析其音乐特点,包括节奏鲜明、音色独特、表现力强等。
2. 音乐鉴赏技巧和方法- 讲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注意力集中、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等;- 引导学生倾听《鼓乐铿锵》时,关注其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 给予学生一些实践指导,如如何正确使用音乐词汇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3. 音乐欣赏和讨论- 播放《鼓乐铿锵》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欣赏;- 鼓励学生就所听到的音乐进行表达,如描述自己的感受、联想到的画面或故事等;-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理解,促进交流和互动。
4. 文化背景与扩展-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鼓乐铿锵》所处的文化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鼓乐铿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参观音乐演出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知。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方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欣赏、讨论等。
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度高,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书面作业等方面。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知程度。
五、教学资源- 《鼓乐铿锵》音乐录音或视频;- 相关文献资料和音乐鉴赏指南;- 音乐词汇表和评价标准。
六、教学安排本教学方案建议分为3-4个课时进行,具体安排如下:1. 课时一:介绍《鼓乐铿锵》的背景和特点;2. 课时二:讲解音乐鉴赏技巧和方法,并进行音乐欣赏;3. 课时三:分组讨论和表达,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4. (可选)课时四:扩展内容,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和发展。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六节:鼓乐铿锵
《鼓乐铿锵》教案课题:《鼓乐铿锵》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学内容:湖南民间乐曲《锦鸡出山》、山西民间乐曲《滚核桃》、北京民间乐曲《童谣》以及基础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作品的鉴赏感受民族音乐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了解民族打击乐的多种演奏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打击乐的浓厚学习兴趣。
2、过程与方法:欣赏代表作品打溜子《锦鸡出山》、吹歌《童谣》,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体验打击乐的感染力。
学生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与情境之间的联系。
进而理解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
3、知识与技能:掌握“打溜子”“鼓吹乐”概念,学会简单的节奏打击,了解“螺蛳结顶”和“对偶”的创作手法。
教材分析:1、《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
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锦鸡出山》全曲设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形象内容。
2、《童谣》原为北京市城区内流传的一首儿歌——《打花巴掌》。
这是儿童们在游戏过程中反复吟唱的歌曲。
由于歌词反映北京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整个歌曲的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很受儿童们的欢迎。
这首歌采用先数板、后唱歌的演唱形式。
通常,由一人领诵、众人齐唱,歌词可循环重复地不断演唱,偶尔也会有人即兴创编歌词。
《童谣》是一首“吹歌”。
这种乐队由管子(兼口噙子)、唢呐、二胡、扬琴、中阮及一些打击乐器组成。
其中,口噙子(一种含在嘴里的发声器)担负着模仿儿童数板的任务。
乐曲仅有一个乐段,非常简洁,采用支声复调的手法及不断重复变化的手法表现音乐内容。
总体上看,音乐情绪欢快活泼、充满童趣和诙谐的色彩。
《鼓乐铿锵》教案(精选5篇)
《鼓乐铿锵》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鼓乐铿锵》教案《鼓乐铿锵》教案一、关于鼓的认识 1.生活中的鼓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上这节音乐课。
【出示鼓】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停顿)大家都认识吧?生:鼓师:对,见得太多了,很熟悉。
会不会敲?哪一位同学上来敲一敲?我看到有同学跃跃欲试了。
【学生敲】师:恩,能敲响了。
还有没有同学想上来试一下。
(再叫一位同学)你能敲的和前面那位同学不一样吗?【学生敲】师:很好,他不但能敲响了,还能敲出花样来。
下面老师也给大家敲两下。
【教师展示】师: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大家都很熟悉。
那大家想一下,一般都在什么场合见到它?生:结婚、开业庆典…师:对,我们经常在节日、或是庆典活动中见到它,像下面这个视频…… 【视频—庆典】师:刚才的视频是什么场面啊?“鼓乐铿锵”的无限魅力。
【课件出示课题】二、鼓乐铿锵(一)滚核桃 1.完整欣赏师:好,我们要欣赏的鼓乐,叫《滚核桃》【课件出示标题“滚核桃”】师:乐曲的名字叫《滚核桃》,“滚核桃”是什么意思?(观察学生)就“滚核桃”这三个字,同学们猜想一下,这首音乐想要表达什么内容呢?生:核桃滚落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嗯,肯定跟核桃有关系。
对吧?生:……师:我来告诉同学们,这首音乐啊,就是表现了核桃丰收了,农民在采摘、晾晒核桃时愉悦的心情,和快乐的劳动场面。
【图片—成堆成山的核桃、高兴的农民、晾晒核桃的场景】师:看,他们还送给老师一些呢。
【出示核桃(最好装在菠萝里)】师:想不想要?生:……师:想要,那倒要看看同学们的表现如何了。
哈哈,书归正传。
《滚核桃》这首音乐,非常生动(语气强调“非常”)的桃去(模仿农民对话)。
因此,这个“滚”字,是不是也有一种劳动的意思啊?生:……【课件显示:“劳动”字样】师:他们劳动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啊?(教师投入的范唱“冬冬冬冬冬冬冬冬冬冬冬都儿拉冬拉冬冬乙冬冬冬”并作出喜悦陶醉的表情)什么心情?生:……师:对,非常高兴。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六节:鼓乐铿锵
高中鉴赏《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音乐素养;让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节课就是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让学生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学敲中国鼓进而传承弘扬民族音乐。
二、教材分析:(一)本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鼓乐铿锵》是人音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的第三单元第6节的内容,一课时完成。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乐器,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能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二)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中选用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锦鸡出山》、《滚核桃》以及吹歌《童谣》,这些作品都是我国各地的民间文化活动的具体体现。
三、学生分析:(一)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平时聆听的音乐风格相距甚远。
关于中国民族鼓乐今天大多数高中学生了解不多,民族打击乐作品的话题涉及极少。
学生不能长时间的关注聆听这类音乐,因此教师在这学期开始就进行节奏律动训练,注重在实践参与中感知、体验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表现。
(二)学生已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有助于新课的学习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练习初具一定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共同探究难度更大的,中国鼓乐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是可行的。
(三)高中学生能较为理性地合作、思考教师针对此特点,设计鼓乐的合作练习,引导学生参与鼓乐合奏的音乐实践活动。
四、教学模式:(一)本课教学采用的教法为:示范、启发、引导、讲授(二)学法为:聆听感受、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表现五、评价设计:通过学生分组的合作实践,来考察学生掌握节奏的水平,小组间合作的水平从而进行过程性评价。
六、资源开发:借鉴奥尔夫、柯达伊的教学法,通过编排节奏让学生更快、更便捷的掌握合奏练习方法。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设计第六节鼓乐铿锵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聆听《滚核桃》,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场景,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和鼓的不同演奏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在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练习相同节奏变化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了解打击乐的灵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器合奏,锻炼学生互相配合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节奏创编,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由于我校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对基本的音高、节奏、拍、调的掌握缺少系统的学习,如果按教材的课程安排上,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感到困难。
所以在刚接手的时候,我没有上新课而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普及,对教材上教学的内容也有所选择。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音乐理论和音乐素养已经有所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聆听《滚核桃》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滚核桃》中的代表节奏、练习打击乐合奏,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实践打击乐器—鼓的演奏方法,进行简单的节奏创编,从中体验其艺术魅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设问:大家了解知道的打击乐器有哪些?(教师补充并归类:打击乐器可分为西洋打击乐器和民族打击乐器)看,老师今天带来的是什么打击乐器?谁能知道鼓有哪些演奏方法?在这节课,我将带大家去了解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对已有打击乐器的认知,引出课题。
(二)新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山西绛州鼓乐——《滚核桃》。
1、欣赏并思考:乐曲是什么演奏形式?可分为几部分?乐曲表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绪?教师明确:演奏形式—打击乐器合奏。
鼓乐也称鼓吹乐,是在中国农村广泛流传的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合奏形式为主的音乐。
乐曲包括头、身、尾三个组成部分,表现了农民晾晒核桃时的情景以及他们丰收时喜悦的心情。
2、复听音乐,选取与作品头、身、尾相对应的音乐片段(课件)。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六节:鼓乐铿锵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案例设计理念: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本节音乐课将以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同时加入现代民乐作品中的一些鼓乐曲(如:课前台湾青年《阵鼓》表演,台山流行民乐《河》)为辅助,使学生对祖国的民间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鉴赏和即兴的音乐创作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亲身的即兴击鼓创作演奏,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3、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能力,重视音乐实践本着“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熟悉一批优秀的民间打击乐曲,从而受益终生。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鼓乐铿锵》。
本节内容是衔接第一单元《多彩的民歌》,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们在了解民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中国民间器乐的体裁特点,风格特点,和演奏形式特点等。
☆学情分析:1.在我校学生们文化成绩非常好,但对民间音乐的了解却严重不足,为了先在态度上引发学生们尊重、欣赏民间音乐,部分班级在课时允许的前提下,我组织他们参观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巡回展”,展览中同学们会发现在他们的家乡在他们的身边原来有这么多的民歌(开平,台山民歌)和民乐(台山广东音乐)已经被评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本节课课程内容重点是中国丰富的民间音乐形式,但学生们平时对民间乐器了解却非常少,所以在鉴赏本课程前添加了一个民乐课时,次课时重在引导学生们认识中国丰富的民间乐器,在优秀的民乐作品中听辨不同民间乐器的音色,了解部分民间乐器的演奏特点和风格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本课程的教学就顺利了很多。
3.各班级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制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练习、表演的计划,让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并进行音创作的初步尝试,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凝聚力。
最新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鼓乐铿锵》教案设计DOC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在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打溜子。
(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演唱部分《锦鸡出山》的节奏谱及《童谣》的旋律谱,注意北京方言的发音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轻锣鼓音乐,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演唱节奏谱和旋律谱的艺术实践,从中体验其乐趣,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把握演唱的准确性和了解、实践打乐的演奏方法。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轻锣鼓音乐作品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打乐演奏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演奏打击乐的乐趣。
(二)欣赏童谣作为次重内容,简单学唱,了解其创作手法所表现的音乐内容及感受音乐情绪和充满童趣,诙谐的旋律色彩。
(三)引导学生根据民间口噙子数板,创编打击乐,并在打击乐伴奏下进行实践活动。
四、学习资源(一)充分利用好教材和配套的课件资源,多以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熟悉和兴趣,为学习演练打击乐活动增强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引导学生集、查阅北京民间打击乐作品和音乐文化活动的资料。
(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学生资源,让个别学习打乐器的学生独自或组合表演片段,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其效果,以增强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到影剧院听专业团体演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或逢电视上音乐频道民间音乐的专题节目,开学生音乐视野,提升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情感。
五、学习方法与指导策略建议(一)要注意完整聆听音乐,结合作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为准确理解作品内容,有必要演唱部分节奏谱及旋律谱。
如:《锦鸡出山》中的几个小标题的节奏谱片断;《童谣》的旋律谱。
(二)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为理解音乐内容的情绪,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效果。
鼓乐铿锵 教案
鼓乐铿锵教案教案标题:鼓乐铿锵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鼓乐,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教学内容:1. 鼓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学习一首传统的鼓乐曲目。
3. 学习合作演奏技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制作一段鼓乐演奏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对鼓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鼓乐的认识和感受。
知识讲解:3. 介绍鼓乐的起源、发展和种类,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鼓乐乐器。
4. 讲解鼓乐的基本演奏技巧,例如敲击力度、节奏掌握等。
实践演奏: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鼓乐乐器。
6. 教导学生如何正确持鼓棒,敲击鼓乐乐器,练习基本的敲击动作和节奏感。
7. 引导学生合作演奏一首简单的鼓乐曲目,例如《龙舞鼓乐》。
8. 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团队合作:9. 引导学生讨论合作演奏的重要性,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
10.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自行编排一段鼓乐表演,展示给全班同学。
总结回顾:11.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鼓乐中的成长和收获。
12. 欣赏其他优秀的鼓乐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鼓乐的魅力和多样性。
拓展延伸:13. 邀请专业的鼓乐演奏者来学校进行鼓乐表演和讲解,加深学生对鼓乐的理解和认识。
14. 组织学生参观鼓乐演出或音乐博物馆,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在合作演奏中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自我评价,了解他们对学习鼓乐的体验和理解。
教学资源:1. 鼓乐演奏视频。
2. 鼓乐乐器。
3. 鼓棒。
4. 鼓乐曲目《龙舞鼓乐》的音频或视频。
5. 其他优秀的鼓乐表演视频。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和乐器的正确使用。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个人才艺和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
《鼓乐铿锵》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想
《鼓乐铿锵》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的内容。
本课选取了“打溜子”与
“鼓乐”两首锣鼓乐为重点欣赏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锦鸡
出山》和《滚核桃》两首南北方鼓乐的作品,让学生明白不同地方鼓
乐的相通之处及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器乐,并能做以
总结。
由于小学初中阶段对打击乐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课倾重于认
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等,进而在鉴赏更多
的民间器乐方面能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对鼓乐、对创作的热爱。
在教学的同时,始终贯穿聆听——思考——实践——总结的方法,旨在教会学生既会欣赏也会鉴赏。
在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的宗旨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唱主角。
二、教学目标
⒈聆听《锦鸡出山》及《滚核桃》,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在理解乐曲音乐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打
溜子”“鼓乐”的概念,并学会简单的节奏打击。
2、分小组编写《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配乐朗诵故事,让学
生参与,讨论,实践,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手中的乐器来表现生活。
3、引导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
三、教学内容
1、《锦鸡出山》;
2、《滚核桃》;
3、音乐小故事《大象与小蚊子》。
四、教学重点
“打溜子”及“鼓乐”概念的掌握。
五、难点教学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协作能力。
六、教学方法
启发、参与、对比、陶冶。
七、学情分析
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结构比较完善,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与想法,开始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课堂,如果教师所选的教材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认知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所想要的不仅仅只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和教师单一的口头传授,更希望了解他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接触到的歌曲且能够参与在其中的音乐作品。
但是他们虽然喜欢唱、听歌曲,却不能自主、大胆的进行创作与展示,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学习、去思考、去
展示,相信学生通过对学堂乐歌的学习、了解、鉴别与实践,他们的审美判断力,对音乐的热爱程度一定会逐步提高。
八、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体现以审美为核心,注重艺术实践,通过聆听、讨论、演奏、创编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感受鼓乐之美,加深对民间音乐的体验,感悟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以“鼓”为主线,从听鼓——赏鼓——玩鼓三个方面进行授课,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拓宽学生艺术视野。
通过为音乐故事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充分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参与和感受音乐。
3、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讨论、归纳、创作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音乐的再体验。
九、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
十、教学过程
附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