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西方三大流派简介
西方心理学三大流派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叶,是由奥地利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
它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并且超越心理学的范围,对西方的哲学、社会学、美学、神学、伦理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精神分析是在学院心理学之外产生的,其研究目的、对象、方法都不同于传统的学院心理学。
传统的学院心理学主要以实验室实验的方法研究正常人的心理,所关心的是感觉、知觉、学习等意识现象。
而精神分析是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学派所忽视的变态行为,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临床观察法,研究的主要领域是无意识、情欲、动机等。
精神分析着重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分析治疗,并对心理和人格作出理论解释。
因此,精神分析既是治疗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技术,又是关于潜意识的心理学说。
一、代表人物1.弗洛伊德(1)潜意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
前意识和潜意识又可合称为无意识。
意识就是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
前意识是无意识中随时可以成为意识的部分。
前意识和意识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潜意识则是由原始的本能欲望,尤其是性的本能欲望构成。
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是广义的,是指一切快感,不独指生殖的快感。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无意识的产物,意识过程是无意识过程的衍生物。
因此,人的心理的实质是无意识,而非传统学院心理学所说的意识。
他说:“心里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因此,弗洛伊德把无意识,尤其是潜意识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认为潜意识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最终动力所在。
(2)精神分析方法精神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弗洛伊德定义的一些了解潜意识的方法。
因为潜意识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最根本的动力,而潜意识本身是难于直接认识和理解的,但这些潜意识的欲望可以通过这种种伪装和改扮,逃过稽查作用达到意识而不为意识所识别。
这些潜意识的欲望乔装改扮成各种变态结构和常态结构,前者包括各种神经症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变态现象如遗忘、口误、笔误等;后者包括梦、神话、艺术创作等。
审美心理学流派
审美心理学流派審美心理學流派壹、審美心理學的五大流派,1.心理分析學派2.格式塔學派3.行為主義學派4.信息論學派5.人本心理學派一、心理分析學派,佛洛依德認為審美經驗的源泉和藝術創造的動力均存在于無意識領域之中。
隱藏在人的無意識裡的本能欲望,亦稱力必多,開始時僅指性欲,後期又將其含義擴大,,表現為種種意圖和願望,但實質上卻是一種動力性因素,它的活動模式和形態就要遵循一般的自然運動規律,向著平衡狀態或和諧狀態發展,伴隨著平衡狀態或和諧狀態的出現,身體也就從不愉快和不滿足狀態進入愉快和滿足狀態,這就是“力必多”所遵循的愉快原則。
文明的形成,不允許“力必多”自由地和無節制地活動,它不時地對其加以限制、約束和壓抑,使它不至于危害他人和社會,使它把節餘下來的精力用于其1他一些改造自然和社會活動。
這是“力必多”必須遵循的另一個原則,即現實原則。
這些本能欲望受到壓抑之後,當這種壓抑足夠強大時,它們便潛入到心底深層,成為潛意識,前意識、無意識,,潛意識被壓抑之後,便會自動調節,轉變方向,在其他地方尋找出路,使受阻的能量在新的活動中得到放鬆,佛洛依德稱為“力必多”轉移,夜夢、晝夢和想像等便是“力必多”轉移所造成的結果。
藝術想像,是一種特殊的轉移方式,被佛洛依德稱為升華。
所謂升華,乃是本能衝動向社會認為對自己有用的或得到社會承認理解和贙許的思想、理想和活動的自行轉變。
藝術想像,是以社會所允許的形式顯示出來,使自己在現實世界中未得到滿足的欲望得到替代性的滿足,而這也就是藝術欣賞和審美經驗的本質所在觀賞和創造藝術品的滿足和愉快方式,基本上不與周圍的真實世界發生關係,而是與自己的心靈所產生出的幻想的王國發生關係。
藝術家創造的形式,只不過是那些在現實中不能滿足的欲望的無意識的轉換,欣賞者之所以從中得到的愉快,是透過這些釣餌和符號見到的那些個人的情感和欲望,它過去隱藏在藝術家意識的最深層,現在又經過改頭換面,隱藏在藝術形式裡。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八个:构造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皮亚杰心理学派、机能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派及其主要观点。
㈠构造心理学派构造心理学堪称是科学心理学派的第一学派,其奠基人是冯特。
构造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经验,包含感觉.意象.情感三种状态。
感觉是知觉的要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情感是情绪的元素。
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这些元素构成的。
研究方法上,倡导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的方法,强调实验内省法。
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是研究的意识经验是与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对立的。
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的经验的观察的描述,因而该学派有被称为“元素主义”。
㈡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简称行为主义。
其根本的特点是排斥意识,反对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内省的方法研究主观的意识行为主义大致分为三个间断:(1) 早期的行为主义主张放弃意识而改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抛弃内省法而改以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法。
其特征是客观主义,以刺激和反映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接学习,环境决定论。
(2)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强调刺激与反映之间的中介变量,用语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主义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观点结实中介变量。
(3)新的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认为给予思维.认知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把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看作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㈢皮亚杰心理学派皮亚杰心理学派是西方心理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心理学理论流派。
他从生物角度出发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应该以来于有机体的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这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发展的逻辑它勾画了一副完整的而动的认知发展蓝图,对而动思维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NO.1 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奠基人)、铁钦纳、费希纳基本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由这些元素构成。
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知觉时有感觉、观念是由意向、情绪由激情构成的。
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方法。
(依靠被试自我观察)评价:1、冯特创建了第一个从哲学分化出来的心理学学派,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2、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产生,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3、研究内容过于狭窄且脱离实际。
4、把心理分解为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NO.2 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奠基人),杜威,安吉尔。
基本主张: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他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功能,而不是像构造主义只分析意识的元素。
他们认为意识并非是元素的组和,而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其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机能主义推动心理学向实际生活发展。
评价:促进了美国心理学向实际发展,促使其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临床等领域。
NO.3 行为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华生(《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斯金纳,班杜拉。
基本主张:1、反对研究意识,完全不同意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对行为进行研究。
评价:强调研究可观察的客观行为,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作用,但其过分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1、程序学习: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的基于自我学习的程序学习系统。
是20世纪(60)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深刻影响当时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
简单的说,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它将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单元分成许多小步。
现代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观点,代表作
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
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认知心理学》
《发生认识论导论》,《生物学与认知》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和罗杰斯
它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贬低人性、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趋力,又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意识看作是副现象,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因为,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为此,他们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角度,认为心理学应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揭示发挥人的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该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
《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认知学派
奈瑟,皮亚杰
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他们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与计算机的工作原则相同,因而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对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弗洛伊德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有积极的意义,对扩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促进心理学的现代化、发展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等均有贡献,而且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但他们把人的心理看成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加以研究,在心理学界依然存在争论。
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简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自从心理学的诞生以来,不同的学派和流派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本文将介绍几个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包括结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
一、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正式研究方法,由德国心理学家威廉·万特创立。
他认为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将心理现象分解为其构成元素,并通过对感觉、知觉和意识进行实验研究来揭示其结构和性质。
结构主义注重研究人类意识的组成和构造,但在实验方法上受到了限制,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主义逐渐衰落。
二、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20世纪早期出现的一种心理学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沃森和伯福斯·斯金纳。
行为主义强调心理学研究应关注可观察的行为,即外在的反应和刺激,而不是内部的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刺激-反应的关系。
尽管行为主义受到一些批评,但它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强调人类思维、知觉和问题解决过程对行为的影响。
认知主义的先驱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乌尔里克·诺伊斯和赫伯特·西蒙。
他们认为思维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思维的结构和运作。
认知主义的出现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拓展了对人类智力和学习的理解,并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人类的自由意志和个人成长。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如卡尔·罗杰斯和阿伦·马斯洛主张应将个体视为完全发展和实现潜力的主体。
他们反对简化人类行为的机械模型,强调重视个人的价值、意义和目标。
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心理治疗和辅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强调人的整体和个体差异的尊重。
结论:西方心理学主要的流派包括结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
不同流派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对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现代心理学的流派
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结构恰如一座冰山。冰山 分为三层,最上层浮在水面上的是意识,只占冰山的 很小部分;冰山的下层占了冰山的大部分,是无意识 ;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还有一层是前意识,意识与前 意识属于同一系统,而无意识与前意识属不同系统, 无意识的东西由于受检查作用的压抑不能进入意识领 域。也就是说,无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更深的层 次,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
(三)行为主义
S R
华生的名言: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并在我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 那么,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 能、爱好、性格和神经类型等种种因 素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 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 术家、商人,乃至乞丐和盗贼。” 华生恐惧实验
华生
著名的小艾尔伯特实验: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自我”表现为人的“意识”和观念,是公开的,表面的;“ 本我”形成的“潜意识”处于最深部位,而“超我”是意识观念 的半成品,弗洛伊德将其命名为“前意识”。这样人的心理活动 或人格的冰山就可以以图示范了。一个人的“前意识”,甚至是 深藏的“潜意识”,即“超我”甚至“本我”在一定条件下是会 部分暴露的。中国人说“酒后吐真言”,“梦话言心声”就是一 种深层次内心活动的暴露方式。另外到了某种特定的气候,进入 了一种特定的环境,或碰到了某件偶发事件,深层的“本我”和 “潜意识”就会突然爆发出来,令人觉得突如其来,无法接受。
著名的小艾尔伯特实验 02:
现在我们就可以检验艾尔伯特的恐惧情绪是不是条件反射的结 果了。真正的条件反射检测是在艾尔伯特11个月大时进行的。 因为研究者曾对通过实验引起儿童恐惧反应的做法感到犹豫, 但最后他们决定继续进行 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 音。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 要伸手时,突然敲响铁棒,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十分惊 恐,这一过程重复了3次。一周以后,重复同样的过程。在白鼠 与声音的配对呈现7次后,不出现声音,单独向艾尔伯特呈现白 鼠时,你可能已经猜到,艾尔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他 开始号啕大哭,转身背对白鼠,向远离它的方向移动,他爬得 飞快,以致研究者不能冲过去抓住他,以免他从桌子的边缘掉 下来。对于一种物体从没有恐惧到产生恐惧只有短短的一周时 间。
论述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论述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自心理学独立以来,一直在探索,一直在争论,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以下介绍主要的几个学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1867—1927),是自心理学独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
该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渐趋衰落。
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他们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
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
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二)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1878—1958)。
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
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
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
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
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
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
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西方心理学派简介
西方心理学派简介本文中主要对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流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进行了总结。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第二势力为精神分析,第三势力为人本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开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很快席卷美国,而且几乎遍及全球,在心理学史上称为“行为主义革命” 。
1、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和政治改良的一种要求的反映。
(2)自然科学背景谢切诺夫——最早提出中枢抑制的概念,指出反射不仅是动物活动的方式,而且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方式。
巴甫洛夫——首创并运用条件反射方法对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了严格而客观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以条件反射学说为核心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的理论。
(3)心理学背景意识心理学的危机——以意识为研究对象,难以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动物心理学的发展——达尔文论证的人与动物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把人的心理、意识作为适应环境的工具2、代表人物(1)华生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它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以人类的活动和动作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来表达支配人类行为的归路和原因,其理论目标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
(2)梅耶主张要发现神经活动的规律和模式来解释意识经验和行为事实,强调行为的神经模式解释,重视心理学的客观方法。
他被评价为方法论的行为主义,而非形而上学的行为主义。
二、西方心理学流派简介——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叶,是由奥地利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
它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并且超越心理学的范围,对西方的哲学、社会学、美学、神学、伦理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19世纪末是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显,社会竞争也渐趋激烈。
西方心理学派的归纳
西方心理学派的归纳西方心理学派是指那些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在西方,心理学发展经历了多个学派和流派的兴盛和衰落。
下面将介绍一些西方心理学派的主要归纳。
1. 结构主义心理学派:结构主义心理学派是心理学的早期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威登特和爱德华·布伦特亚诺斯基。
他们的研究关注心理现象的结构和组织,通过分析意识和感觉的构成来理解心理活动。
2. 功能主义心理学派:功能主义心理学派是威廉·詹姆斯和约翰·杜威等学者所代表的心理学派别。
他们关注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在适应环境中的功能和意义,强调心理过程的实际效果和目的。
3.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受到俄国密涅瓦的波洛申科、美国的沃森和斯金纳等人的影响,注重研究对可观察的行为的原因和稳定规律。
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该以客观可测的行为为研究对象,主张通过刺激-反应模式来解释心理现象。
4. 心理动力学派:心理动力学派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强调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背后的潜意识动力和冲突。
该学派的研究方法包括心理分析和解梦等,通过揭示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潜在原因来理解人类心理问题。
5. 认知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主张通过研究思维、记忆、知觉等认知过程来理解人类心理活动。
代表人物包括皮亚杰和芬奇等学者。
认知心理学派注重研究人类思维的结构和功能,强调人类信息加工和决策过程。
6.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对个体的关注和发展,关注人的主观体验、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罗杰斯和马斯洛等,他们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以上是对西方心理学派的简要归纳。
西方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涌现出众多理论和派别,每个心理学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我们理解和解释人类心理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思考。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3、意识的作用是有机体适应环境
4、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
行为主义心理学(20c20s-50s美国)
“第一势力”
华生
1、诞生标志:1913年华生发表《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2、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里学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1、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人有自由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现代认知心理学(20c初)
奈塞尔
皮亚杰
1、诞生标志: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该学派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
2、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20c30s美国)
冯特
铁钦纳
1、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2、“实验内省法”
3、基本任务: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机能主义心理学(19c末20c初美国)
詹姆士
杜威
安吉尔
1、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20c初德国)
韦特海默
苛勒
考夫卡
1、又称“完形心理学”
2、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
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
1、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这是该派对心理发展的重要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20c50s60s美国)
“第三势力”
马斯洛
罗杰斯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完形心理学美学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完形心理学美学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完形心理学美学建立在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基础上的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的代表人物是鲁道夫·安海姆。
安海姆是完形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韦特墨的学生,他把完形心理学具体而系统地运用于艺术的研究,创立了完形心理学美学。
“格式塔”是完形心理学美学的核心概念,德文意思是“组织结构”或“整体”。
此词最早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埃伦菲尔斯提出。
1890年他在《论格式塔特质》这篇论文中,认为一首乐曲决非仅仅是乐音的总和,除了若干乐音的总和之外,还有“格式塔”,即乐音的组织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的形式。
所以,对一首乐曲,除了要分析它的个别元素外,还应注意它的整体性、完形性。
埃伦菲尔斯认为,对于乐音的感知来自感官知觉,而乐曲的完形性则出于心的作用。
埃伦菲尔斯提出的“格式塔”概念,后来由三个德国人韦特墨、考夫卡和柯勒继承下来并发展成完形心理学(又译为格式塔心理学)。
但后来者对格式塔的解释同埃伦菲尔斯并不完全一样。
照埃伦菲尔斯的意思,完形只是加在各元素之上的一个元素,但他们认为所谓完形,是原有的整体性,它决定各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并不是各部分有独立的性质和意义,然后又加上完形性。
这个思想也就是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出发点。
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完形心理学反对把心理现象分析为可以彼此独立的元素,主张结构性或整体性是心理现象的基本特征。
它认为知觉不是感觉相加的结果,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因此,学习和创造不是观念的联想和尝试错误,而是对整体结构的豁然彻悟。
完形心理学认为感觉自身有组织作用、完形化作用。
例如人易于把断缺的圆形看成完整的圆形,这种作用不是来自过去的经验,而是感觉作用自身固有的。
同样,知觉和彻悟也不是由于经验联想,而是由于人的脑皮质本身有这种完形化的组织机能。
脑皮质为什么有这种机能呢?完形心理学运用物理学的场论来解释,认为大脑皮质有个和知觉或行为的形式相同的场,也就是说人的生理结构和经验结构有相同的结构式样,这就是完形心理学的心物同形同构论。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于19世纪末在美国开展形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特观点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较大学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2、意动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特的容心理学息息相关。
可以说,特的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意动心理学派与特的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展阐述。
布伦塔诺把意动根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成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
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根底上形成的。
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开展。
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
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
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开展。
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历,主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省法分析意识的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局部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评论: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
在他们的示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开展。
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
所以极为狭隘。
从反面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兴起和开展。
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1、詹姆士詹姆士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
审美心理流派
主要流派
移情说 心理距离说 直觉说 格式塔心理学 心理分析学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篇》
移情说
代表:【德】立普斯 移情现象: 是一种外射作用,即把我的情感“外射” 到事物身上去,使它变成事物的属性, 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直觉与理智
“直觉的知识就是表现的知识。直觉 是脱离理智作用而独立自主的。”
哲学基础
物质:不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或者现 实世界,“物质”只有“材料”一个意 思,而“材料”并不是来自客观世界, 而是来自精神世界或者心灵活动。心灵 必须赋予物质以形式,才可以被认识, 才课成为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
直觉即表现
舟还长沙【郭六芳】
侬家家住两湖东, 十二珠帘夕阳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 始知家在画图中。
思考
距离说与以前学过的哪些理论有联系?
距离说溯源
1.博克: “如果危险或苦痛太紧迫,它们就不 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可恐怖。但是 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或是受到了某 种缓和,危险和苦痛也可以变成愉快 的。”
多芮柱式(多立克柱式)
“这个形象不顾重 量而且在克服这重量 中下自己凝成整体和离:要求人们自己与外物分离 “距离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 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 ——布洛
距离的作用
“它有否定的、抑制性的一面——摈 弃了事物实际的一面,也摈弃了我们对 待这些事物的实际态度——也有其肯定 的一面——在距离的抑制作用所创造出 来的基础上将我们经验予以精炼。”
采菊东篱下,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欲辨已忘言。
西方现代心理学三大主要势力介绍
西方现代心理学三大主要势力介绍西方现代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和学说,迄今为止,多途径研究仍是现代心理学的现状。
这其中以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1995),是弗洛伊德本人对其前期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精要总结,可以作为了解弗洛伊德本人观点的最佳入门。
《释梦》(商务出版社,2001)是弗洛伊德最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为深入了解弗洛伊德之必读。
近年来翻译弗洛伊德著作最成规模的是长春出版社的《弗洛伊德文集》(2004)全八册。
弗洛伊德的传记可以看欧文·斯通的《心灵的激情》(上、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该书属于传记小说,内容翔实而且可读性强。
另一本比较注重阐述弗洛伊德思想的传记是由高宣扬编著的《弗洛伊德传》(自华书店,1986),这是繁体版,不容易买到。
不过,现在网上倒是随处可以下载此书的简体版。
目前市面上还可以见到更多新的由国人写的弗洛伊德传记,不过这些新书并没有引入更多的第一手材料,基本上是以前材料的重新组合,内容相差不大。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
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荣格与荣格学派《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是荣格几篇文章的合集。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三联书店,1991),《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出版时间都较早。
前者是荣格的演讲集,是了解荣格前期思想的不错的入门书。
审美心理的现代流派
第三节审美心理的现代流派在西方关于审美心理的早期流派中,“移情说”、“内模仿说”、“距离说”、“直觉说”等,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都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但是,以上这些流派主要还停留在对于审美心理特征作出一些现象的描述,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撑,缺乏科学的依据和论证,因而难免失于肤浅与粗糙。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迅速发展,20世纪一些重要的心理学流派都对审美心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几个流派主要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包括许多分支)、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等。
这些流派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它们对审美心理的研究,比起早期流派来更加强了科学的论证。
正如美国美学家莫利斯·菲利浦森在《今日美学》中讲到:“所有这三个观念———移情、游戏与心理距离,曾显著地决定着我们现在对艺术的解释,但其中没有一个是被现在的心理学家们所真正注意的,至少在这个国家(指美国)和这种语言(指英语)内如此。
它们已不在今日特别是美国、英国和意大利很有活力的三种研究主流之中。
这些研究可名之为心理分析的、格式塔的和实验的。
”1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这几个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对于审美心理的研究。
一、精神分析学与审美心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得·弗洛伊德(1856—1939)于1895年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堪称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不但在现当代心理学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现代西方人文科学和其他学科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般认为,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1900年,又译《释梦》)一书奠定了精神分析学的基础。
在西方,这一著作被认为是他最伟大的著作,并有学者将它与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人类近代三大巨著,认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揭示了宇宙的奥秘,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揭示了生物的奥秘,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揭示了人自身的奥秘。
西方现代心理学学派一览表
2还原主义
3机械主义
4客观主义
日内瓦学派
1955
皮亚杰
英海尔德
辛克莱
泽明斯卡
伦堡希等
康德范畴论
新结构主义
操作主义
生物学
布尔代数
符号逻辑
控制论
机能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
知识或认知的结构
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功能
跨学科科学
临床法
1促进科学认识论的丰富和深化
2促进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思维心理学、心理逻辑学和心理语言学的重大发展
实证主义
结构主义
控制论
信息论
电子科学
语言学
新行为主义
完形心理学
人的认知过程及其内部机制
运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活动,包括注意、知觉、心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历程,以及儿童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
认知科学
实验法
观察法
电脑模拟法
口语记录
分析法
1提出认知过程内部机制的新范式
2开拓研究心理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3促进电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
3推动西方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运动
1生物学化倾向
2唯科学主义与逻辑中心主义倾向
3有流于思辩和武断之处
人本主义心理学
1962
奥尔波特
马斯洛
罗杰斯
罗洛·梅
布根塔尔
人道主义传统
存在主义现象学
道家哲学
瑜珈
生物学
生态学
习性学
机体整体学
文化人类学
精神分析
整体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
正常人和精英
人性、人格、潜能、价值和经验
研究人的机体潜能、需要层级和自我实现等问题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冯特建立心理学后,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进入派别林立的时代。
一、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
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意识,意识可以分解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元素。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内省(即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去了解在不同刺激情境下各种元素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
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个体适应环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意识不是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是个人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功能的。
在研究方法上,机能主义认为不应局限于内省法,可以采用观察、测验、调查等方法。
三、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应研究行为。
认为意识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进行观察和测量。
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环境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反对遗传决定论把对动物研究得到的结果,(行为的原理原则),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四、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韦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
格式塔(Gestalt)在德文中是“形状”或“型”之意,有整体的意味,这个名称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宗旨。
特点:1、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
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知觉是心理组织的过程。
2、在知觉、学习、思维和问题解决方面做了大量实验研究,有重要的贡献。
3、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五、精神分析论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这一理论不仅是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一,也是20世纪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
特点如下:(1)理论观点不是来自大学教授的书斋和实验室,而是来源于精神病治疗的临床践;(2)不以人的意识和正常行为为对象,而以人的无意识和异常行为为对象;(3)不采用实验法,而是用临床方法(精神分析法)做为研究方法。
(4)在很长时间内被拒于心理学主流之外,有时也被称为“非学院派的心理学”。
第十六章 现代西方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
第五节 “心理分析学”派 心理分析学”
主要理论:无意识包含各种原始冲动和本能冲 动,对行为起着实际的支配力量,但因为社会 的道德规范、习俗、法律制度等,使本能冲动 无法实现,因此需要转移。文艺就是性本能转 移的一个途径,文艺是性欲的升华。 理论长处:注重人的无意识领域 缺陷:用生物学的观点来研究文艺,忽视文艺 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用病态的心理来泛化为人 类的一种普遍性
第三节 “直觉说” 直觉说”
主要观点:直觉即表现,直觉即艺术 直觉是指见形相而不见意义的一种认识 方式。(这是克罗齐特有的关于“直觉” 的看法) “表现”指把情感化成意象对象化,表 现成功的便是“美”,使人产生快感, 表现不成功则生痛感,为丑。
合理性:强调主体心灵对美的创造能力, 提出形象思维的重要性,否认“天才”和 普通人有质的差别,认为只有量的区别, 抛弃“精神贵族”的传统 缺陷:否认美的可比较性,忽视美的物质 传达。
现代西方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介 绍
第一节 “移情说” 第二节 “心理距离说” 第三节 “直觉说”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派 第五节 “心理分析学”派
第一节 “移情说” 移情说”
立普斯“移情说” 主要内容:把审美主体的感觉、情感、意态、 思想、意志等投射到对象身上,使物与我融 合为一 合理性:抓住审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缺陷:否定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不注重对事 物外部因素分析和实践分析。
第二节 “心理距离说” 心理距离说”
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是一种审美原则。 “心理距离”就是指超脱的心态、非现 实功利的心态,但又不是纯客观的理性 心态,而是指具体的实用性去掉却保留 着丰富的情味的心态 合理性:抓住了创作与欣赏的一些正确 规律 缺陷:否认创作或欣赏中潜伏的功利性 脱离社会的生活发展,对美的范畴的扩 大和欣赏美的能力的提升无法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西方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现代西方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一)移情说1、“移情说”的创立及其影响“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常人们把立普斯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
2、以立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的主要内容“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
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
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也就是把我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
“移情说”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这种事物是美的。
3、对“移情说”的简要分析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于对主体心理功能的体验,把主体的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揭示了美感中包含了审美主体的心理错觉等美感心理规律。
但是立普斯的“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
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因素的能动作用时,忽视了对客体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
(二)心理距离说1、“心理距离说”的创立及其代表人物“心理距离说”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
布洛1912年发表了《“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论文,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距离说”。
其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但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影响很大,是人所共知的心理学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心理距离说”的主要内容布洛认为,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创作原则。
审美的心理距离首先要求审美主体超脱对审美客体的的实际需要与功利目的。
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不能太近,距离太近和没有心理距离,就不能产生不同于实用态度的审美观照、审美欣赏。
审美的心理距离同时要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保持“切身”的关系,这种关系中包含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浓厚感情。
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不能太远,如果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没有切身关系,客观事物引不起审美主体的注意、情感,也不能产生美感。
3、对“心理距离说”的分析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抓住了审美的某些规律,尤其是关于审美态度的研究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具有实用价值。
但是,由于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因而具有明显的缺陷。
第一,脱离社会、生活实践来观察审美现象,认为审美距离是形成美感的唯一源泉,一切美和美感都建立在“距离”基础上,是以偏概全,舍本逐末。
第二,布洛片面强调了美感超脱功利的绝对性,没有看到美感的潜藏功利性,也是片面的。
(三)直觉说(表现说)1、“直觉说”的产生及其历史影响“直觉说”也称“表现说”。
这一审美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
克罗齐是一位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
在克罗齐之后,又有一些人发展了他的理论,如科林伍德等。
克罗齐把康德、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推向了极端,把美学发展为表现主义美学,这种表现主义美学产生了世界性影响,尤其到20世纪初叶,在西方取代了在西方美学界占据了几乎两千年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论,并为西方现代派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2、“直觉说”的主要观点克罗齐的“直觉说”的基本观点是:美就是直觉,就是形式,就是直觉的表现。
即在美感中,没有任何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只有对事物形式的直觉感受,美的全部意义就是对事物形式的形象直觉。
3、“直觉说”的合理因素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尤其是他的“直觉”和“表现”学说,在西方美学和艺术界至今还有广泛的影响。
在他的美学思想中也不乏合理因素。
如他提出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对立,并强调了形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虽不全面,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形象思维的重要性。
再如,他提出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思想,对普及艺术具有积极意义。
(四)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完形审美心理学派)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立及其历史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当今德籍美国著名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他在30年代从事电影理论的研究,著书立说,由于不满希特勒的统治,于1939年移居美国,从此转向对审美中的知觉进行研究。
他著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艺术与视知觉》等,成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格式塔心理学是内容较为复杂,立论较为严整,在当今有着广泛影响的心理学的美学流派。
2、“格式塔”的含义与特征“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形”。
“完形”在格式塔审美心理学中具有特殊的含义。
“形”是指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一种意象组织和结构。
“完形”是指心理活动中“形”的整体性,这“形”的整体性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是知觉进行积极组织或构建的结果。
完形具有三个特点:(1)整体性。
完形的整体性是现代科学系统论意义上的“整体性”。
其意义是:完形的整体性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比如对一首五言绝句的整体感受和理解,绝不是20个字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个意义远远大于部分意义之和。
(2)独立性。
即每一个完形一经形成,就具有了不为外界因素变更的相对独立性。
如人们欣赏过一首乐曲之后,无论再换用什么乐器演奏这首乐曲,都不会破坏、改变乐曲给人的整体心理感受。
(3)主客体的统一性。
即完形不是完全指客体本身的形式,而是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完形。
也就是说,完形是在人感知客体的基础上的大脑中形成的,是在知觉中呈现的。
所以,对完形的研究主要是对知觉的研究。
3、完形的特征完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点:(1)完形是一种力的样式。
(2)完形是自发地追求着一种平衡4、完形的两大原则(1)简化。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那些能够给人最愉快的感觉的完形,就是那些采取了最大限度的简化形式的完形。
简化的实质是以尽量少的结构特征,把最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而整个整体的简化是由表现力的需要决定的。
如剪影艺术、绘画中的素描,要求最大限度地简化形式,简化到突出形象的最突出特征。
简化的特征是表现“力的样式”。
(2)张力。
张力就是力处于最有表现性时的一种样式。
张力体现在运动状态中,是力量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一刹那的状态,最具有表现性和运动性。
所以,简化的核心是动态平衡,动态平衡的基础在于张力,简化本身就是一种张力的样式。
5、完形审美心理学派的理论核心——表现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完形的目的是表现。
表现就是人们通过知觉的方式获得某种经验,这种表现得以实现,是因为人与客观事物具有“同形同构”关系。
即审美欣赏的目的,是借助审美对象与人的同形同构关系使自己的情感愿望得以表现。
他们认为,表现是人的知觉样式固有的特征。
比如杨丽萍的孔雀舞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不是因为舞蹈中对孔雀的形态、动态的表演,使人联想美丽的孔雀而感到美,而是因为表演中体现的孔雀的“力的样式”传达给人脑皮层,受“同形同构”的影响产生快乐的知觉共鸣。
再如柳树被动下垂的样子会引起人的悲哀情感,也是由于柳树的样子与人的“悲哀情感的力”具有“同形同构”的关系。
所以柳树这一形象可以表现人的悲哀情感。
总而言之,外在世界的力与人的内在的力具有同形同构性,同形同构引起的共鸣产生人的美感。
6、对“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简要分析评价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形的整体性、力的表现性和运动性等方面的研究有独到之处,但它一方面缺乏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另一方面忽视了社会实践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具有的决定性作用,只从生理和心理方面解释事物和情感的力的关系,从而忽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忽视了社会和历史对人的心理结构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具有片面性。
(五)心理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1、弗洛伊德和他的心理分析学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学是本世纪初发端于奥地利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派。
它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并不是一个美学家,但是他所创立的心理学对西方美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五大支柱:无意识、婴儿性欲、恋母情结、抑制和转移。
与美学关系最大的是“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位精神病学医生。
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病人精神失常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某种冲动得不到满足,某种愿望得不到实现,受到压抑,形成创伤造成的。
这种创伤逐渐沉积到意识深处,形成无意识而潜伏着,一旦受到激发就爆发出来导致精神病。
据此他建立了一整套“无意识”的心理理论。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在他生活的前期和后期略有区别。
前期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两大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清醒的,却是无力的,不重要的,它只是心灵的外壳;无意识是盲目的,却是广阔和有力的。
它对人类活动起决定作用,是心灵的核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无意识又分为潜意识和前意识两部分。
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特别是性的本能。
前意识则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是一种可以被回想起来,被召唤到清楚意识中的无意识。
如果把人的整个心理比作一座岛屿的话,意识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无意识则是沉入水底的基础和主体。
后期的弗洛伊德提出了关于人的心理分为三个层次的学说。
第一层“本我”(又被译为“伊德”),相当于早期提出的“无意识”。
它处于心灵的最底层,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它是盲目的、混乱的、无理性的,它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恶的,也不知道什么是道德,只知道按“享乐原则”活动。
第二层叫“自然”,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解自己行为的意识。
它按照“现实原则”活动,因为在“本我”支配下,人的欲望不可能得到全部满足,人不能不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欲望,决定自己的行动。
第三层叫“超我”,也就是良心、社会伦理道德的制约。
它压制本能的冲动,不顾现实的利益得失,按“至善原则”活动。
这三者相互矛盾、斗争,特别是“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状态之中。
在这三个层次中,“本我”是基础,是强有力的人类行为的“内驱力”。
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弗洛伊德都强调本能和无意识的决定作用。
在无意识中,他又极力强调人的性欲本能,以此来解释人的各种精神和实践活动。
他认为人一出生后,性欲本能就构成了人的基本心理能源,在现实中不能得到满足的性欲本能便被压抑在“本我”中。
他把这种被压抑的性本能称之为“力必多”,“力必多”在潜意识中逐渐结成“情结”。
他认为,从本性上来说,所有男孩都有恋母忌父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因为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而得名);所有的女孩都有恋父妒母情结(即埃勒克特拉情结,因为希腊神话中的埃勒克特拉怂恿其兄为父报仇而杀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