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技术诊断慢性肺心病的临床价值
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分析
【 文意编号 】 1 O O 4— 4 9 4 9 ( 2 0 1 4 ) 0 9— 0 1 1 7- 0 1 输出量增加 , 射血分数低于正常 , 右室收缩功能减低。右 房代偿性收缩增 强 , 右 房扩大 , 导致心力衰竭。特别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发 生时 , 肺功能 急剧减退 , 肺动 脉压急剧 升高 ,
【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分析 【 中圈分类号] R 5 6 3 . 5 【 文献标识码】 B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又称之为肺心病 , 是 由于呼吸器的结构 遭到损坏 或功能方 面的 障碍而导致 的肺 动脉高压 , 从而导致 以右心 系统结 构与功能 发生异 常为 主的疾病 。本 文分析 了慢性肺 源性 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及右室压力负荷 过重导致 心脏结构与 功能 的改变 , 系统分析 了心脏结构 与功能相互作 用的关 系 , 旨在对 肺心病发 生机制的超 声进 行重新认识及对 心衰的治疗起参考作用。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临床资料 : 本样本 的5 8 例慢性肺 源性 心脏病是在 2 0 1 1 年l 0月至 2 0 1 3年 l 0月 来我 院住 院的患者 , 已经都确诊为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 , 并且都 已经排除掉 其他心脏 病的 可能 。其 中男性 患者 3 l 例, 女性患者 2 7 例, 年龄在 4 8 — 6 3岁 , 平 均年 龄为 5 3 . 3岁 。 1 . 2仪器和方法 : 采用 P h i l i p s H D l l X E和 P h i l i p s I U 2 2全数字化彩色飞利浦超声仪 , 探头 为凸阵探 头 , 频率 为 2 . 0 — 3 . 5 M H z 。 1 . 3方法 : 患者 取平 卧位 或左侧卧位 , 常规探查各标准切 面, 并根据需要适 当调整体 位, 测量心脏结构参数 , 以及各瓣 口及肺动脉瓣 口血流频谱 。应用 S i m p s o n法测量计 算 心室容 量、 射血分数等 心室 收缩 功能指标 , 根据二尖瓣 及三尖瓣 口血流频谱 测量 心室舒 张功能指标 , 根据肺动 脉瓣 收缩 期血流频谱 估算平均肺动脉压力。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及临床价值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及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疑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影像表现及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超声心动图对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确诊阳性率为87.5%,右心扩大33例(82.5%),右心扩大伴心衰29例(96.66%)。
结论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了解肺动脉压力,对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慢性肺脏结构和(或)功能的改变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肥大[增厚和(或)扩张]、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为特征的心脏病。
80%~90%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COPD引起。
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1]。
早期筛查和确诊肺心病,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延缓病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心动图是临床诊断心脏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现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临床超声心动图诊断检查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初步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7~85岁,平均年龄62.5±2.5岁。
1.2 方法采用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5~4.3 MHz。
患者检查过程中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嘱平静呼吸。
并将探头置于患者胸骨左缘第 3 肋间或第 4 肋间,涂耦合剂后使用探头进行弧形转动扫查。
从患者心底部开始扫查,直至心尖部。
2 结果2.1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表现右室流出道增宽,常≥30mm。
由于肺血管阻力增高,右室阻力负荷增加,使腔壁较薄的右室流出道增宽。
另外,常可见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增大,>1.4。
右室内径扩大,前后径≥20mm。
右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右室肥厚和扩张。
超声心动图在临床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心动图在临床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临床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疑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阳性率及与右心扩大和心衰之间的关系。
结果超声心动图对本组8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确诊阳性率为85.2%,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的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心动图对右心扩大和右心扩大伴心衰的诊断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了解肺动脉压力,对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价值。
标签: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组织、血管及胸廓慢性病变,从而引起的肺器质及功能发生异常改变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右心肥厚和肺动脉高压,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右心衰竭性心脏病,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1-2]。
因此,早期筛查和确诊肺心病,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延缓病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心动图是临床诊断心脏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为进一步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临床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8例初步筛查疑似为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中男46例,女42例,年龄38~86岁,平均年龄(63.7±2.4)岁。
1.2 检查方法所有疑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电图:患者取仰卧位,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患者取平卧位,检查前嘱患者平静呼吸,采用GE公司Vivid 7 Dimensin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讨频率为1.5~4.3 MHz。
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大血管短轴、剑下四腔、胸骨旁右室流出道切面获取清楚的二维图像,并对右房、右室及肺主动脉内径进行测量。
肺心病诊断金标准
肺心病诊断金标准
肺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来确定。
以下是通常用于诊断肺心病的金标准:
1. 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是肺心病诊断中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它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室大小、收缩和舒张功能等。
2. 胸部X线片: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肺动脉扩张、肺动脉分
支增粗、肺淤血、肺水肿等典型的肺心病征象。
3. 心电图:心电图可以检测心律失常、心室肥厚、心房扩大等与肺心病相关的心电图改变。
4.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可以评估动脉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以判断肺功能和肺循环的改变。
5. 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肺活量、气流速度和肺弹性等指标,以判断患者的肺功能是否受损。
6. 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评估肺动脉压力和心脏输出量,以确定肺动脉高压是否存在。
综合上述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医生可以确定肺心病的诊断与分级。
心脏彩超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心脏彩超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在进行研究患者所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情评估中,心脏彩超所体现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将这50名患者称为研究组。
同时选取同时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公司职工50名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的患者们按照是否还活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为45例,死亡组为5例。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AP(肺动脉压力)、右心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的相关指标,同时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的PAP、右心室舒张功能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
结果:经过心脏彩超的检查后,可见研究组的各项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与存活组的数据差异同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心脏彩超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它可以对患者的右心室的功能结构以及右心室的功能改变有效地显示。
在临床的治疗以及对于患者病情状况的反映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心脏彩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情评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在心内科十分常见的病症,该病简称为肺心病。
血气分析、心电图检查等被广泛用于临床上对肺心病进行评估。
心脏彩超作为诊断和判断肺源性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方式,敏感度及特异度都优于其他方式。
本文主要探讨在肺心病患者的评估中,心脏彩超的应用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采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将这50名患者作为研究组。
50名患者为男35例、女15例,年龄从39-6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0.62±10.56)岁。
同时选取同时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某公司职工100名作为对照组。
50名公司职工为男30例、女20例,年龄从28-6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8.63±20.23)岁。
两组对象均进行了心脏彩超检查。
经过对于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关于超声心动图用于肺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关于超声心动图用于肺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6-11-11T14:26:25.7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作者:施胜苹[导读] 肺心病全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肺循环阻力上升导致右心室功能与结构变化的心脏病。
大理州云龙县人民医院 6727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80例设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水平。
结果观察组RV、RVDT、RVAW、RVDD、RA及Tei指数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心病患者临床价值高,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肺心病;诊断肺心病全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肺循环阻力上升导致右心室功能与结构变化的心脏病。
临床提出检查右心导管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可将右心各腔室压力数据准确测量出来,进而将各类参数变化如右室做功、肺循环阻力、压力及心输出量等计算出来,将心肌收缩功能与右心室后负荷功能性参数反映出来,但无法将右心形态结构变化反映出来[1]。
在肺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肺动脉高压为主要病理生理过程,而国内外学者已经公认肺心病病程中部分肺动脉高压的可逆性与波动性。
为此,综合上述因素可知,单纯检查右心导管无法对肺心病予以全面诊断。
近年来临床逐渐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心病患者,为探讨其效果,现将患者80例与健康人80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
其中45例为男性,35例为女性,年龄为28~75岁,平均(45.3±6.2)岁。
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8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42例为男性,38例为女性,年龄为29~76岁,平均(46.2±7.1)岁。
心脏超声在肺心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检查结果研究
127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6 年 6月 C 第 4 卷第 18 期Jun. C 2016 V ol. 4 No. 18心脏超声在肺心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检查结果研究高慧霞(周口市中医院超声科,河南 周口 466000)【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诊断肺心病的结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检查,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正常人100例作为对照,同法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各项心功能评价指标。
结果 肺心病患者的左房容积和AV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A 和FMD 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通过心脏超声对肺心病的患者进行诊断,不仅操作便捷、无创,而且可以对心肌运动进行直接探测,室壁运动的分析更为精确和直接,有利于心功能的有效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脏超声;肺心病;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8.127.02肺心病全称为肺源性心脏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脏疾病的类型,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其发病率可以占到所有心脏疾病患病者的5%~10%[1],如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死亡率更是高达30%,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而,对肺心病进行积极的诊断意义重大。
本文就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肺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的心脏超声诊断结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ease,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最新数据表明,我国40岁以上COPD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发病率高达13.6~13.7%,患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疾病负担重[1-2]。
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等心脏损害,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3-5],因此,心脏功能及结构的监测对于评估COPD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至关重要。
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超声心动图是指应用超声测距原理脉冲超声波透过胸壁、软组织检查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测量各心壁、心室及瓣膜等结构的周期性活动,在心内科、呼吸科等科室中应用广泛,对于评估患者心脏功能、预测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COPD患者可能合并有左心或右心功能的不全,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可指导临床医生及早发现COPD并发症,给予及时的干预,以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功能变化COPD不仅仅是肺部疾病,还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与COPD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可引起骨骼肌萎缩、骨质疏松、焦虑、冠心病、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并发症。
其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是常见并发症,对于COPD病死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COPD不仅仅影响患者的右心功能,并且会影响左心功能。
因此,及时的完善心脏检查对于评估患者心脏状况至关重要。
超声心动图检测COPD右心功能变化COPD患者晚期可能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功能衰竭,致残率及病死率高,检测右心功能对于评估疾病预后及评价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显示,COP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右心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均降低,右心扩大,并且可以定量评估右心的结构及功能[6];另有研究表明: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够较好的评估COPD患者右心结构和功能,COPD患者心室收缩末期右心房及右心室面积均增大,肺动脉压力增高,导致右心室后负荷增加,从而导致心室肥厚[7]。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收缩压的临床价值
体检 的 2 6 0例健 康人 作为对 照组 , 研究 组平 均年龄 ( 5 5 . 4 ± 7 . 5 ) 岁, 男 1 2 5例 、 女 1 3 5例 , 对 照组平 均年 龄 ( 5 6 . 1 ±8 . 1 ) 岁, 男 1 4 0例 、 女 1 2 0 例, 两组性别 , 年龄无差异 。
1 . 2 超 声 心 动 图
内径 、 肺 动脉 内径 、 vT R及 P A S P) 结 果 比较 有 差 异 ( P <
0 . 0 5 ) 。见 表 1 。
2 . 2 研究组 中 P As P与其他超声 指标 的相关性 P A S P与右房 内径 、 右 室内径 、 肺动脉 内径 、 V TR均呈 正 相关 , 相关 系数 分别 为 ( 0 . 6 8 5 、 0 . 7 1 2 、 0 . 5 3 9 、 0 . 6 6 1 ) 。见表
1 . 4 统计 学方 法
断 为慢性肺 源性心 脏病 的患者 , 分 析 超声 心 动 图 的测 定 价
值。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资 料
采用 S P S S 1 7 . 0软件 , 计 量 资料 t 检验 , 采取 S p e a r ma n
进行相关性分析 , P< 0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此本 文拟 收集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6年 1 2月 本 院 2 6 0例 诊
1 . 3 观察 指标 对 比研 究 组 和对 照 组 超 声 心 动 图 相 关 指 标 ( 右 房 内径 、
右室 内径 、 肺 动脉 内径 、 VTR及 P A s P ) ; 研究组 中 P AS P L | j 其他超声指标 的相关性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分析目的:探讨心脏结构与心功能相互作用的关系。
方法:2006年7月-2006年12月应用超声方法测量了29例正常人和50例肺心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参数。
结果:右室流出道扩大,主肺动脉增宽,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增大;右室右房增大,左室与右室内径每项比值变小;右室前壁与室间隔增厚;右心输出量增加,但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正常;二尖瓣、三尖瓣E峰流速低,E/A0.05);二尖瓣(91.58±21.06,48.04±22.68),三尖瓣(68.86±14.60,54.8±23.88,P<0.01)E峰流速降低,E/A0.05);三尖瓣A峰流速明显提高(38.96±9.12,67.43±26.04);平均肺脉压增高(13.00±5.00,36.00±14.00,P <0.01)。
3 讨论3.1 肺心病诊断标准[1]3.1.1 主要条件3.1.1.1 右室流出道大于或等于30 mm。
3.1.1.2 右室前后径大于或等于20 mm。
3.1.1.3 右室前壁厚度大于或等于5 mm或有前壁搏动幅度增强。
3.1.1.4 左心室与右心室前后径比值小于2.0。
3.1.1.5 右肺动脉内径大于或等于18 mm或主肺动脉内径大于或等于20 mm。
3.1.1.6 右室流出道与左房前后径之比大于1.4 mm。
3.1.1.7 肺动脉瓣超声心动图出现肺高压征象。
3.1.2 参考条件3.1.2.1 室间隔厚度大于或等于12 mm,幅度小于5 mm或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呈矛盾运动。
3.1.2.2 右心房大于或等于25 mm(剑下区探查)。
3.1.2.3 三尖瓣前叶曲线的DE、EF速度增快,E峰呈高尖型或有AC间期延长。
3.1.2.4 二尖瓣前叶曲线幅度低,CE<18 mm,CD段上升缓慢呈水平位或EF 下降速度缓慢小于90 mm/s。
超声心动图用于肺心病患者诊断中的疗效
超声心动图用于肺心病患者诊断中的疗效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用于肺心病患者诊断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检测的肺心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的健康者46名作为常规组,均接受了常规检查和心脏检查,包括了解到了患者的脉搏输出量、左右心室舒展末期内径、脉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舒张早期最大峰值流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患者心动超声检测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均进行过了检测,两组患者的脉搏输出量、舒张晚期最大峰值流速、心输出量、左右心室舒展末期内径、脉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舒张早期最大峰值流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存在差异,肺心病患者的右心室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Tei指数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诊断价值高,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在临床检测上值得适应和推广。
标签:心脏超声;高危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筛查;疗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极易危及到患者身心建安及生命安全,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成长[1],影响家庭的幸福。
所以,患者的检查工作十分重要[3],本文选取我院进行检测的肺心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的健康者46名作为常规组,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检查和心脏检查,临床诊断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在将诊断过程形成报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检测的肺心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的健康者46名作为常规组,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检查和心脏检查。
其中常规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39.8±3.7)岁,平均病程(3.12±1.23)年,研究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0.5±2.9)岁,平均病程(3.13±1.30)年。
心脏超声评价右心功能在诊断肺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心脏超声评价右心功能在诊断肺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在诊断肺心病中心脏超声评价右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50例与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25例,落实对所有参与者相关资料的分析,将50例肺心病患者按不同的病程,分为急性期患者(25例,观察1组)与缓解期患者(25例,观察2组),将健康者定为对照组。
三组参与研究者均开展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三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三组RA左右径、上下径、面积、RA面积、RV基底段横径、RV流出道近端内径、RV中间段横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瓣口流速、肺动脉主干内径、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腔静脉内径相比(P<0.05);S’对比,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相比,P>0.05;而FAC、组织MPI、脉冲MPI、TAPSE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相比(P<0.05);患者TVE/TVA、TVE/TVe、E峰减速时间三组指标相对比(P<0.05);RV流入道、RV流出道、心尖小梁部rESV及rEDV三组相比(P<0.05)。
结论:在肺心病患者诊断中,采用心脏超声评价右心功能,可以通过观察相关指标来诊断疾病,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肺心病;诊断;心脏超声;右心功能Application value of echocardiography in evaluating right heart function in diagnosing cor pulmonale[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value of echocardiography in evaluating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or pulmonale.Methods:50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nd 25 healthy people undergo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The relevant data of all participants were analyzed.50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were pided into acute stage patients(25 cases,observation group 1)and remission stage patients(25cases,observation group 2)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urse of disease.The healthy people were designa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three groupsof participants carried out echocardiography and compared the changesof clinical indicators in the three groups.Results:The RA left andright diameter,upper and lower diameter,area,RA area,RV basal segment transverse diameter,RV outlet proximal diameter,RV middle segment transverse diameter,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ulmonary valve orifice velocity,pulmonary artery trunk diameter,inferior vena cava collapse index and inferior vena cava diameter in the three groupswere compared(P<0.05);S'comparison: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 group1,observation group 2 and control group,P>0.05;Compared withfac,tissue MPI,pulse MPI,TAPSE observation group 1,observation group 2 and control group(p<0.05);Tve/tva,tve/tve and e peak deceleration time were compared(P<0.05);RV inflow tract,RV outflow tract,and RESV and REDV in apical trabecular region were compared(p<0.05).Conclusion:In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using echocardiography to evaluate the right heart function can diagnose the disease byobserving relevant indicators,evaluate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basis.[Key words]cor pulmonale;diagnosis;Cardiac ultrasound;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肺心病即为肺源性心脏疾病,其属于高发病率的一种心脏疾病,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在所有心脏疾病中,肺心病占比可达到5-10%,如不能及时诊治,则会增加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脏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
脏病变。
慢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临床上常常使用心脏超声来辅助诊断和评估治
疗效果。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分析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一、心脏结构评估:心脏超声可以提供心脏结构的详细信息,包括心腔大小、壁厚度、瓣膜形态等方面。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扩大、肥厚等病变,对于确定
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脏功能评估:心脏超声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通过测量射血分数、
心脏收缩速度等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心脏的泵血功能。
这对于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评估治疗效果都非常重要。
三、心脏瓣膜评估:心脏超声可以对瓣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瓣膜形态、开放度、反
流情况等。
这对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瓣膜病变、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确定治疗策略具
有重要作用。
四、心脏血流动力学评估:心脏超声可以观察心脏的血流动态,包括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室出口道等。
通过测量血流速度、阻力指标等,可以评估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对于判断是否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五、判断慢性心衰的原因:心脏超声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瓣膜病变、
心肌病变、心包疾病等引起慢性心衰的因素。
通过评估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
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介绍了慢性心衰的定义并解释了心脏超声的基本原理,然后概述了相关研究背景。
在将详细讨论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右心室功能评估、瓣膜病变诊断、心功能改善监测以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对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慢性心衰的参考,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脏超声, 慢性心衰, 诊断, 左心室功能评估, 右心室功能评估, 瓣膜病变诊断, 心功能监测, 预后评估, 应用价值分析, 研究方向, 总结1. 引言1.1 慢性心衰的定义慢性心衰是由于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的一种疾病。
一般来说,慢性心衰是指心脏在长期内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导致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加剧。
慢性心衰通常包括左心衰和右心衰两种类型,其中左心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左心衰主要表现为心脏左心室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无法将血液充分泵出,从而导致血液回流和肺淤血等症状。
而右心衰则主要表现为心脏右心室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无法将血液充分输送到身体各部位,从而导致全身性水肿和乏力等症状。
慢性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准确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2 心脏超声的基本原理心脏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规律,通过探头在胸壁上的不同位置对心脏进行检查。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组织界面的反射和传播速度不同的特点,实现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观察和评估。
在心脏超声检查中,通过放置超声探头在不同位置,可以实现对心脏各部分的观察。
超声波发射后,遇到心脏组织时一部分会被组织反射回来,另一部分会继续向前传播。
探头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可以呈现出心脏各部分的影像。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心脏超声技术,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左心功能和右心功能,及时发现心脏异常。
左心功能评估帮助医生了解心脏泵血功能,右心功能评估则有助于检测心脏充盈情况。
心脏超声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并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综合应用心脏超声可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未来,随着心脏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将更加精确和有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脏超声、慢性心衰、诊断、应用价值、左心功能评估、右心功能评估、预后评估、价值分析、总结、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慢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
慢性心衰患者常表现为心功能减退、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及早发现和诊断慢性心衰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传统的心衰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评估、心电图和血液生化指标,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估心脏功能。
本文将从心脏超声技术的原理出发,探讨其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在左右心功能评估和预后评估中的具体价值,旨在总结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管理中的作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在左心功能评估、右心功能评估以及预后评估中的具体作用。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深入了解心脏超声技术在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诊断依据,帮助患者及时接受有效治疗,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也旨在探讨心脏超声在诊断中的局限性和未来的改进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为临床医学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推动心脏超声技术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基于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及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及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及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50例慢性心衰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展开研究,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观察检出率,对比两组的心脏功能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脏超声诊断慢性心衰的检出率高,且可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
【关键词】:慢性心衰;心脏超声;心脏功能慢性心衰的发生同多种因素有关,会改善心肌结构、功能,降低心室充盈后的泵血能力,减少心脏每搏心搏出量[1],损害心脏功能,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
慢性心衰的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此时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不高,会导致最佳治疗时间被耽误,故尽早准确诊断和治疗该病对于其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和仪器的不断发展,心脏超声在诊断心脏病变中发挥出了明显的优势,本文就心脏超声对慢性心衰的诊断价值进行观察评价,正文阐述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50例健康体检者、50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1)观察组经心电图等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心衰,发病时间在12h以内;(2)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超过2倍;(3)依从性良好者。
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者;(2)存在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既往存在溶栓治疗史的患者。
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48岁至73岁,年龄平均值(62.41±3.58)岁。
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49岁至75岁,年龄平均值(62.49±3.63)岁。
研究对象间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心脏超声检查方法:仪器选用飞利浦彩色心脏超声多普勒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5-7MHz。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使用心电图结合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效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使用心电图结合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使用心电图结合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8月到2020年12月接受的慢性肺炎性心脏病患者共70例,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然后将两种检测方式联合使用,分析心电图结合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
结果:联合检核的阳性诊断率整体高于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标准,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使用心电图结合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能够有效的提升诊断符合率,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结合超声心动图;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就是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属于肺部疾病,是肺组织、肺动脉血管等慢性肺部病变,引发了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使得肺动脉压力增高,引发的心脏病[1]。
临床总结发现,大多数肺心病患者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基础上发生的。
本病为长期慢性经过,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2]。
常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肺性脑病、DIC等现象,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3]。
鉴于此,本文就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使用心电图结合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详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9年8月到2020年12月接受的慢性肺炎性心脏病患者共70例,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35:15例,年龄范围控制在51到82岁,平均(66.57±19.37)岁,其中34例(42.50%)合并有高血压,21例(26.25%)合并有糖尿病。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已经排除急性感染性患者以及免疫方面有缺陷、心血管、及心肺肾功能低下的患者。
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及基线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心脏超声在诊断慢性肺心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心脏超声在诊断慢性肺心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观察心脏超声技术在慢性肺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抽选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给予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检与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
结果100例患者中,40%经常规心电图检查提示右心室肥大,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85%患者右心室肥大,且厚度均在10~13mm间,两组诊断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临床上,超声心动图可作为慢性肺心病诊断的一种首选办法,不仅诊断率较高,且对患者无创,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心脏超声;超声心动图;慢性肺心病在临床上,慢性肺心病,多是以因患有慢性肺部疾病、肺血管病变,或是胸部疾病,进而引发肺动脉压力逐步增高、右心室出现肥大与心脏功能衰竭情况而致的一种疾病类型。
如今,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慢性肺心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极大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为此,积极借助临床先进的医疗手段对该病症进行早期的诊断,从而为病症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有力依据,很有必要。
故文章抽选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具体探讨心脏超声技术在病症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并将报告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60例,女40例,年龄均在51~83岁间,平均年龄为(64±5)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CR胸片检查与临床综合分析,均满足“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关于“慢性肺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均存在慢性肺病史,被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2方法对本次研究中的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实施传统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
1.2.1常规心电图检查检查过程中引导患者取平卧位,给予其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诊断标准[1]:①额面的平均电轴≥90°;②V5R/S≤1;③V1R/S≥1;④Rv1+Sv5>1.05Mv;⑤avR R/S或R/Q≥1;⑥V1~V3呈QS、Qr、qr(外心肌梗塞除外);⑦肺性P 波:A、P波電压≥1.22mV,B、P波电压≥0.2mV,呈现出尖峰型,当P电轴>+80℃,而P波呈现出低电压时,P电压>1/2R,呈现出尖峰型,且P电轴>80°;⑧肢体导联低电压;⑨右束支传导组织(完全性或是不完全性);诊断过程中,具体结合患者的病史情况,若满足①~⑦中的任一条件,就可确诊为肺心病,若满足条件⑧⑨,则可怀疑为肺心病。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慢性心衰是指心脏长期处于不完全的、慢性的代偿状态,由于心力衰竭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状和症状。
心脏超声是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通过产生高频声波图像来观察和诊断心脏的结构、功能和病变情况。
在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心脏超声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心脏超声可以用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通过测量心脏各部位的大小、壁厚度等指标,以及心室收缩和舒张的速度和强度等参数,可以对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并了解心脏的收缩和松弛能力情况。
这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心脏超声可以检测心脏病变。
慢性心衰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多种因素。
心脏超声可以观察和诊断心肌厚度、室壁运动、室内血流动力学等多种指标,从而可以检测各种心脏病变,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病等,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第三,心脏超声可以评估心脏重塑程度。
在慢性心衰过程中,心脏会发生重建和重构,导致心脏结构发生变化。
心脏超声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形态和重构程度等指标,从而评估治疗的效果,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心脏超声可以作为宫颈动脉峰流速度的可预测因素。
心室功能受到损害后,血液流到宫颈动脉时它们的速度就会变得更加不规则。
因此,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可以从技术上来预测患者的生存率,预判患者疾病的演变趋势,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总之,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检测心脏病变、评估心脏重塑程度和作为宫颈动脉峰流速度的可预测因素,帮助医生科学诊断和治疗患者,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超声技术诊断慢性肺心病的临床价值龚艳辉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摘要〕目的分析心脏超声诊断慢性肺心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医院 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患者38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3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都实施 心脏超声的检查和多普勒的成像诊断,对比临床诊断的效果。
结果试验组内径变化率(FMD)为(6.13 ± 1.06)%,左房容积为(45.89 ±6.84) ml,对照组 FMD 为(16.49±2.37)%,左房容积为(26.84 ±4.61) ml,试验组左房容积、FMD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房室传导时间(AV)、从心室 收缩到下刻一心动周期心房收缩时间间期(VA)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慢性 肺心病患者诊断中应用心脏超声进行诊断时,这种技术有着无创性与诊断准确度较高等优势,可以准确监测患 者心脏的活动,值得应用。
〔关键词〕心脏超声技术;慢性肺心病;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 -2376 (2017) 12 -0009 -02慢性的肺心病主要因为胸部的疾病、肺部的慢性疾病与 肺血管病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力衰竭、肺动脉压 力的增高及右心室肥大。
近几年,我国临床医师开始深人研 究慢性肺心病的发病机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慢性肺心病伴 心脏多功能障碍疾病[1]。
在临床上,多普勒成像(TDI)属 于新型超声心动图的技术,在慢性肺心病诊断中有着重要价 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慢性肺心病患者诊断中应用心脏超声 进行诊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肺心 病患者38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35名健康人 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都实施心脏超声的检查和多普勒的 成像诊断。
对照组中,男25名,女13名;年龄38 ~72岁,*125平均(54.0±2. 8)岁。
试验组男23例,女I2例;年龄 39~73岁,平均(55.0±3.1)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选择P M lps- :i 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给患者诊断,此诊断仪心脏探头S4-1,探头频率l~4MHz。
在诊断 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确保患者能够平稳的呼吸,同时选择 患者左卧位,实施一些常规超声的检查,旨在获得患者心脏 四腔的切面,同时需要计算患者左房容积、房室传导时间 (AV)、从心室收缩到下刻一心动周期心房收缩时间间期(VA),同时计算反应性充血试验所致肱动脉的内径变化率 (FMD)。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i± s表 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 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收稿日期:2017-01 -21兆伏级(^(101\/[〇-1\/[(:^)、1\/[11-:^1^等先进的影像设备在放疗位置验证时予以应用。
利用图像引导放疗技术(Iam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来减少患者治疗的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6_11],从而保证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放射治疗。
[参考文献][1]张文君.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综合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2014, 22 (12): 2970 -2971.[2] Chavaudra J. Bridier A. Definition of volumes in external radiotherapy :ICRU reports 50 and 62 [ J] . Cancer Radiother, 2001 , 5 ( 5 ):472-478.[3]翟振宇,沈君姝,何侠,等•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J] •月中瘤学杂志,2006, 12 (4): 269-271.[4]胡逸民,张红志,戴建荣•肿瘤放射物理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 329 -331.[5]颜桂明,陈国付,张飞燕,等•肿瘤精确放疗技术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 28 (2): 164 -166.[6 ] Hurkmans CW, Remeijer P, Lebesque JV, et al. Set - up verification using portal imaging: review of current clinical practice [ J ] . Radiother Oncol, 2001, 58 (2):105 -120.[7]高云生,常熙,周莉钧.兆伏锥形束CT在头颈部肿瘤精确放疗摆位误差的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0, 19 (3): 263 -267.[S]祖国红,李福生,苏晨,等.头颈部肿瘤精确放疗摆位误差的研究进展[J] •中国辐射卫生,2016, 25 (1): 125 -128. [9 ] Sheng K, Chow MC, Hunter G, et al. Is daily CT image guidancenecessary for nasal cavity and nasopharyngeal radiotherapy :an investigation based on helical tomotherapy [ J ] . J Appl Clin Med Phys, 2008, 9 (1):2686.[10] Mackie TR, Kapatoes J, Ruchala K, et al. Image guidance for precise conformal radiotherapy [ J ] .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3, 56 (1) :89 -105.[11 ] T Stanescu, J Balter, T Nyholm, et al. MR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J] . Medical Physics, 2014, 41 (6) :446.9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张庆生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骨科(天津301700)〔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 5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患有膝骨关节炎)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对患者分组,给予试验组关节镜治疗,给 予对照组常规切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用时为(50. 50 ±9. 50) min,与对 照组的(53.71 ±8.64)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手术优良率(84.0%)显著高于对照 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恢复时间等一般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〇.〇5)。
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后,有效减少了创伤面,安全性更高,术后 患者关节功能更快,缩短了住院时间,而且患者耐受性更高,可进行多次手术,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关节镜;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8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 -2376 (2017) 12 -0010 -02膝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属于关节退行性疾病,其主要发 生在老年群体中。
患有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通常表现为滑膜 的增生与软骨的退变,另外半月板发生退变性的损伤引发膝 关节疼痛非常剧烈[1]。
目前,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非常多,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外科治疗等为较为传统的 治疗方式,而最新引进的关节镜技术为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 开辟了新道路[2]。
与传统常规疗法相较,关节镜技术诊断更 *16为精准、创伤更小、预后更佳,大幅度缓解了患者疼痛症状[3]。
本研究旨在评价关节镜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患者(患有膝骨关节炎)1〇〇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临床确 诊,愿意参与本研究;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肿胀,且摩擦感非 常明显。
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是首次采用关节镜手术。
抽签法分收稿日期:2017 -02-142 结果2.1两组常规的超声参数比较试验组FMD为(6. 13 ± 1.06) %,左房容积为(45.89 ± 6.84)ml;对照组FMD为(16.49±2.37)%,左房容积为(26. 84 ±4. 61) ml;试验组左房容积、FMD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
2.2两组实施TDL检查的相关参数比较对照组 AV 为(305. 82 ±21. 68) ms,VA 为(136. 72 ±16. 19) ms;试验组AV 为(129. 27 ±16. 84) ms,VA 为 (274. 86 ±23. 61) ms;试验组AV、V A和对照组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
3讨论近年来,国内慢性肺心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这种疾病是因为肺动脉、肺组织或是胸廓所致的向心性肥大 与肺动脉的高压,同时还会引起有心力衰竭[2]。
尤其在吸烟 人群中,慢性肺心病发病率相对较高,严重威胁到患者身体 健康。
现阶段,在慢性肺心病患者诊断中,超声技术主要优 势是能够定量、定性分析患者心功能、远端的微血管病与心 脏功能,其诊断安全性比较高、简单易行[3]。
在慢性肺心病 患者诊断中采取高频的超声技术诊断时,能够帮助医师充分 了解患者病灶情况,进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左房容积、FMD和对照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AV、V A和对照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研究中显示,组织多普勒的成像—10—(TDI)技术属于新型超声心动图的技术,发展时间比较短,这种技术可以测定患者心肌的运动速度,并且整个测量过程 是无创检测,可以帮助医师准确了解患者心脏的活动[4_5]。
此外,因为慢性的肺心病患者心肌收缩主要现象是电-机械 延迟,所以在采取组织多普勒的成像技术进行检测时,即便 可以准确检测出患者A V和V A等容的收缩期实际时间,但 是这种检测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延长A V和V A的时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