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分子结构的确定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c08b1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2.png)
【思考与交流】 1、下列实验的步骤是什么?
提纯KNO3、NaCl混合物中的KNO3 提纯NaCl 、KNO3 混合物中的NaCl
2、进行上述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有哪些?要 注意哪些问题?
2、重结晶
选择溶剂的条件 •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 •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较大
(1)蒸馏的原理
利用混合物的沸点不同,除
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2)蒸馏提纯的条件
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
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3)蒸馏的注意事项:
实验:含有杂质的 工业乙醇的蒸馏
温度计水银球的部位(蒸馏烧瓶支管处)
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进出水方向(下进上出)
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1/3
种情况峰给出的强度为1︰1;第二种情况峰给出的强
度为3︰2︰1。由此推断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写结
构简式)
。
CH3COOCH3和CH3CH2COOH
A 甲醇 C 丙烷
B 甲烷 D 乙烯
[练习2]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测定实验式: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
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
13.51%, 则其实验式是( C4H10O)。
②确定分子式:下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
为( 74
),分子式为( C4H10O )。
答案:实验式是CH3,分子式是C2H6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原理]它是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 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这些不同 离子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不同的离子在磁场作用下达 到检测器的时间有差异,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思考与交流】 1、质荷比是什么? 2、如何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97200fb90d6c85ec3ac6c0.png)
(2)蒸馏提纯的条件: B 、 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
般约大于30℃)
(3)蒸馏的注意事项:
A、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 处,加热温度不超过其成分的最高沸点。
B、蒸馏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以 防止溶液暴沸
C、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下口进上口出
3、萃取
固—液萃取 萃取 液—液萃取 萃取:用一种溶剂把溶
质从它与另一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萃取的原理: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不同溶剂 里的溶解度的不同,加以分离.
萃取的条件:(1)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发生化学反
应(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
剂中的溶解度(3)溶质与萃取剂易于分离
该离子的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 甲醇 B 甲烷 C 丙烷 D 乙烯
2 、(全国高考第19题)回答下面问题: (1) 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 什么方法?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 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 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 判断方法。
任取一层少许液体,滴加蒸馏水,如果分层了, 说明取的是有机层,不分层说明取的是水层
有机物 (纯净)
?
首先要确定有机物 中含有哪些元素
确定 分子式
一个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各有几 个?
预备知识
——实验式和分子式的区别
实验式:表示化合物分子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数目 最简整数比的式子。
分子式:表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原子种类及 数目的式子,表示物质的真实组成。
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练习1].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
13级《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分子结构的确定
![13级《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分子结构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01d08beeb8f67c1cfad6b847.png)
图谱题解题:
2、必须尽快熟悉有机物的类别及其官能团。
3、根据图谱获取的信息,按碳四价的原则对 官能团、基团进行合理的拼接。 4、得出结构(简)式后,再与谱图提供信息对 照检查,主要为分子量、官能团、基团的 类别是否吻合。
1、首先应掌握好三种谱图的作用、读谱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粗 产 品 结晶 萃取 分离 提纯 定性 分析 定量分析
化学 方法
除 杂 质
蒸馏
确定 质 组成 量 元素 分 析
测 结 质 定 构 红外 谱 分 分 光谱、 法 子 析 核磁 共振 量
氢谱
实验式或最简式
分子式
结构式
1、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两项成果, 其中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 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 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在化学 上经常使用的是氢核磁共振谱,它是根 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氢核磁共振 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 中的不同的氢原子。下列有机物分子在 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根据实验数据填空: 1.8 (1)实验完毕后,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g,假设广 5 口瓶里生成一种正盐,其质量为________g。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0.2 (3)生成的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0.6 (4)该燃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1 (5)已知这种燃料的每个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则该燃 料的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
- -1
=0.1∶0.3∶0.05=2∶6∶1, 即 A 的实验式为 C2H6O.
(完整版)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完整版)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5148aeee06eff9aff80735.png)
3、归纳分离、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是什么? 物质状态不变、不引入新杂质
(不是,因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 部分杂质也会析出,达不到提纯的目的;温 度极低时,水也会结晶,不利于实验进行.)
不纯固体物质
溶于溶剂,制成饱和 溶液,趁热过滤
残渣 (不溶性杂质)
滤液
冷却,结晶, 过滤 ,洗涤
母液
(可溶性杂质和 部分被提纯物)
晶体 (产品)
学与问 为了得到更多的苯甲酸晶体,是不是结晶时 的温度越低越好?
利用有机物与杂质性质的差异而将它们分开。
1、蒸馏 (提纯、分离液体有机物) 2、重结晶 (提纯、分离固体有机物) 3、萃取 (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
另一种溶剂中,再加以分离)
4、色谱法 (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
作用不同,分离提纯有机物)
1)、蒸馏
(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
(1)蒸馏的原理:利 温用度液,体使液混体合混物合中物各部组分分汽沸化点并的随差之别使,蒸控气制
萃取和分液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不同的液体分开的方 法。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铁圈
操作过程: 查加 漏液
待液体分层后, 将分液漏
斗上的玻璃塞打开,从下端
振 荡
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 倒出上层溶液。
静
分
置
液
【思考与交流】
1、常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有哪些?
(过滤,蒸馏,萃取,分液,重结晶,渗析等)
杂质含量过高影响结晶的速度和提纯效果,往往需 要多次重结晶才能提纯。有时还会形成油状物难以析出 结晶,可采取萃取和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进行初步提纯。
(3)在苯甲酸重结晶的实验 1、加热溶解 2、趁热过滤 3、冷却结晶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5b41b1caaedd3382c4d3b4.png)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怎样研究有机化合物,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的一般方法,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录像方式,参观了解质谱仪、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仪器实验操作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练习,从中体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和科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3、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或者是工业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因此,必须对所得到的产品进行分离提纯。
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分离、提纯(蒸馏、重结晶、升华、色谱分离);(2)元素分析(元素定性分析、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3)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确定分子式;(4)分子结构的鉴定(化学法、物理法)。
2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实验一、分离、提纯1.蒸馏完成演示【实验1-1】【实验1-1】注意事项:(1)安装蒸馏仪器时要注意先从蒸馏烧瓶装起,根据加热器的高低确定蒸馏瓶的位置。
然后,再接水冷凝管、尾接管、接受容器(锥形瓶),即“先下后上”“先头后尾”;拆卸蒸馏装置时顺序相反,即“先尾后头”。
(2)若是非磨口仪器,要注意温度计插入蒸馏烧瓶的位置、蒸馏烧瓶接入水冷凝器的位置等。
(3)蒸馏烧瓶装入工业乙醇的量以1/2容积为宜,不能超过2/3。
不要忘记在蒸馏前加入沸石。
如忘记加入沸石应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沸石,千万不可在热的溶液中加入沸石,以免发生暴沸引起事故。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ece843102de2bd9705888c.png)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学习目标分析1、制定依据:主题1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内容标准学习要求补充说明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1.1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
1.2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其分子式。
可介绍质谱法与李比希法相结合,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
3.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1知道有机化合物某些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熔沸点等)与其结构的关系。
3.2知道可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化学实验方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页 1 第可引导学生观察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
关于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只要求知道质谱图是实验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一种方法,不要求会读质谱图;只要求知道红外光谱图和核磁共振谱图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某些确定原子的分布情况,不要求通过谱图写出相应的基团。
2、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蒸馏法与重结晶法)(2)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学会运用最简式法和直接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并评价方法的特点。
(3)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体验有机物组成的研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页 2 第具有团队精神。
(3)在探究中,尝试运用观察、实验与查阅资料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科学家探索组成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02d1d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2.png)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蒸馏法与重结晶法)(2)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学会运用最简式法和直接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并评价方法的特点。
(3)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体验有机物组成的研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在探究中,尝试运用观察、实验与查阅资料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科学家探索组成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感受现代物理学及计算机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
(3)体会逻辑严谨的思维美、解题的格式美。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面对种类繁多的有机物,学生应该初步了解怎样研究有机化合物,应该采取什么步骤和常用方法等,从中体验研究一个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和科学方法。
通过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用方法以及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分析有机物的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些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而基本实验方法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化学的必需掌握的技能。
现代物理仪器技术是全新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陌生,而且也难于理解原理、也难以见到实物,使学生感到接受起来感觉困难。
基于上述分析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1、教学重点:①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③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2、教学难点: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三、教学内容安排至今,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及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逾3000多万种,而新的化合物仍在不断地发现与合成。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说课稿 教案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34c345ad51f01dc281f1ea.png)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①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③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第三课时三、分子结构的测定1.红外光谱注:该法不需要学生记忆某些官能团对应的波长范围,主要让学生知道通过红外光谱可以知道有机物含有哪些官能团。
2.核磁共振氢谱注:了解通过该谱图确定了(1)某有机物分子结构中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2)有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可以确定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的个数比。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1.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判断一般来说,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对应产物为:C→CO2,H→H2O,Cl→HCl。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若产物只有CO2和H2O,则其组成元素可能为C、H或C、H、O。
欲判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元素,首先应求出产物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及H2O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碳、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与原有机物质量比较,若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不含氧;否则,原有机物的组成含氧。
2.实验式(最简式)和分子式的区别与联系(1)最简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
不能确切表明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注意:①最简式是一种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②无机物的最简式一般就是化学式;③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简单,种类繁多,具有同一最简式的物质往往不止一种;④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所含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若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其分子式就不同。
例如,苯(C6H6)和乙炔(C2H2)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故它们所含C、H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2)分子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元素的原子种类及数目的式子。
注意:①分子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②无机物的分子式一般就是化学式;③由于有机物中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故分子式相同的有机物,其代表的物质可能有多种;④分子式=(最简式)n。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444dc25ef7ba0d4b733b01.png)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2课时【自学目标】1.初步了解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仪器在测定物质结构中的作用2.能够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式【复习回顾】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的方法:【知识梳理】三、分子结构的鉴定1.红外光谱【阅读】课本P 21 1.红外光谱回答下列问题(1) 红外光谱原理:(2)作用:【练习】有一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确定分子结构,请写出该分子的结构简式 。
【练习】下图是一种分子式为C 4H 8O 2的有机物的红外光谱谱图,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对称CH 3对称CH 2C —O —C不对称CH3C—O—CC=O2.核磁共振氢谱【阅读】课本P22 2.核磁共振氢谱回答下列问题(1)原理:(2)作用:【注意】①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类型②不同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强度之比)=不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如:CH3CH2OH有三种类型的氢,图谱上出现三种不同吸收峰,CH3—O—CH3有一种类型的氢,图谱上只出现一种吸收峰。
【练习】1.一个有机物的分子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碳碳双键和C=O的存在,核磁共振氢谱列如下图:①写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②写出该有机物的可能的结构简式:【小结】确定结构式的方法:[小结]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一般过程归纳如下:【随堂检测】1.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B .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C .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D .汽油和水,苯和水,己烷和水2.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
(1)酒精(水) (2)壬烷(己烷)(3)KNO3(NaCl) (4)乙酸乙酯(乙醇)(5)甲烷(乙烯) (6)NaCl (泥沙)(7)溴水(水) (8)CO2(HCl )3.(1)实验室进行蒸馏时,用到的仪器有哪些?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14596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e.png)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首要步骤。
化合物的合成通常基于已有的化合物合成路线,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新的合成路径的设计。
常用的有机合成方法包括:催化反应、导向合成、环化反应、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2. 结构鉴定: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结构鉴定方法包括:核磁共振波谱(NMR)、红外光谱(FT-IR)、质谱(MS)、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有关分子中原子连接方式和官能团的信息。
3.形态表征:除了结构鉴定外,有机化合物的形态表征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常用的表征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
这些手段可以提供关于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尺寸信息。
4. 性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还包括对其性质的研究。
例如,热稳定性、溶解性、热导率、光学性质等。
这些性质的研究通常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循环伏安法(CV)、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方法来完成。
5.反应机理研究: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对于研究其应用有重要意义。
反应机理研究通常通过实验和计算化学手段来实现。
实验方法包括动力学研究、反应中间体的生成和检测等。
计算化学方法包括分子轨道理论、密度泛函理论等。
综上所述,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包括合成化合物、结构鉴定、形态表征、性质研究和反应机理研究。
这些方法的选用根据研究目的和化合物的特性而定,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为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全面的信息。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4c16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9.png)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医学、食品、石油、塑料等领域。
其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但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础。
其确定方法主要包括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质谱(MS)等。
在确定化合物结构时,需要进行碳谱(13C-NMR)、氢谱(1H-NMR)等核磁共振谱图的分析和解释,以及红外光谱图的分析和解释。
2. 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面。
其包括熔点、沸点、密度、折射率等。
通过对这些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判断化合物的纯度和结构等信息。
3. 合成化合物通过合成化合物可以进一步研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合成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有机合成化学、无机合成化学、生物合成化学等。
其中,有机化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功能团转化法、碳-碳键形成法和碳-杂原子键形成法等。
4. 确定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研究有机化合物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其包括化学反应性质、光学旋转力、溶解度、热力学性质等。
通过对化合物性质的分析和判断,可以进一步确定化合物结构和特性。
5. 制备有机化合物的晶体有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面。
其晶体结构的确定方法有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电子衍射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6. 确定有机化合物的毒性和效价有机化合物的毒性和效价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在医学和环境领域应用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毒性和效价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效率和安全性。
:以上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在研究有机化合物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0009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c.png)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在有机化学领域,研究有机化合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反应机理,可以为合成新药、开发新材料以及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基础。
本文将介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一、确定研究目标首先,研究人员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
他们可以选择研究某种具体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探索某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
明确目标有助于确定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二、收集文献资料在开始实验前,研究人员应该广泛收集与所研究有机化合物相关的文献资料。
这包括先前的研究成果、相关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等。
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目前对该有机化合物已有的认识,并为后续实验的设计提供参考。
三、合成目标化合物在研究有机化合物时,合成目标化合物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合成方法的选择应该考虑到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特点。
常用的合成方法包括取代反应、脱保护反应、羧酸的酯化反应等。
在合成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和溶剂,并使用各种手段监测反应进程。
四、表征化合物的性质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后,研究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性质表征。
这包括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和化学性质(如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的测定。
常用的表征方法包括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质谱(MS)等。
通过对化合物性质的表征,可以验证合成是否成功,并评估其纯度和结构。
五、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是深入了解其性质和运用的重要途径。
反应机理研究需要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手段。
实验上,可以通过观察反应中间体的生成和消失以及测定反应速率等来推测反应机理。
理论计算方面,可以利用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模拟和预测反应的能垒和产物生成。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有助于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六、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往往与实际应用息息相关。
研究人员可以探索有机化合物在药物、材料、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选考部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选考部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22f3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7.png)
某些有机化合物,因为其构成较特殊,其试验式就 是其分子式,不用再借助于有机化合物旳相对分子质量求 分子式,如CH4、C2H6、C3H8、CH4O、C2H6O、 C3H8O3等.
1.下列试验式中无需知相对分子质量即可拟定分子式旳是
()
A.CH4 C.CH2
B.CH D.C2H3
解析:若试验式中旳碳原子已完全被氢原子饱和,则试
生石灰 混合后加热、蒸馏,搜集馏分
乙醇(乙酸) 蒸 馏 乙醇(苯酚)
氢氧化钠 混合后加热、蒸馏,搜集馏分 氢氧化钠 混合后加热、蒸馏,搜集馏分
乙醇(乙酸乙酯)
氢氧化钠、 先加NaOH,后蒸馏,取剩余
硫酸
物加H2SO4再蒸馏,搜集馏分
措施
盐析 渗析 分馏
不纯物质 (括号内为杂质)
油脂旳皂化产物中分离 出高级脂肪酸钠
2.有机化合物分子式旳拟定
3.拟定有机物分子式旳规律 (1)最简式规律
最简式相同旳有机物,不论多少种,以何种百分比混 合,混合物中元素质量百分比相同.
要注意旳是:①具有n个碳原子旳饱和一元醛与具有 2n个碳原子旳饱和一元羧酸和酯具有相同旳最简式. ②具有n个碳原子旳炔烃与具有3n个碳原子旳苯及其
③李比希氧化产物吸收法 用CuO将仅含C、H、O元素旳有机物氧化后,产物H2O用 无水CaCl2 吸收,CO2用 KOH浓溶液 吸收,计算出分子中 碳、氢原子在分子中旳含量,其他旳为氧原子旳含量.
(2)相对分子质量旳测定——质谱法
①原理
样品分子
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
到达检测器旳时间因质量不同而先后有别
1.蒸馏和重结晶
合用对象
要求
蒸馏
常用于分离提
热稳定性
纯液态 有机 物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c044596529647d2628529a.png)
3 固—液萃取: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 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3.有机物 分子式的 确定 (1)元素 分析
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质荷比(分子离子、碎片离子的
与其
的比值)
值即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分子结构的鉴定 (1)化学方法:利用特征反应鉴定出 官能团 ,再制备它的衍生物进一 步确认。 常见官能团特征反应如下:
解析 9.0 g A 燃烧生成 n(CO2)=441g3·.m2ogl-1=0.3 mol, n(H2O)=18 g5·.4mgol-1=0.3 mol, n(A)∶n(C)∶n(H)∶n(O)=0.1∶0.3∶(0.3×2)∶9.0-0.3×1162-0.6×1=
1∶3∶6∶3
所以A的分子式为C3H6O3。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
3.在有机化学中有一种“吉利分子” C8H8O8,“吉利分子”C8H8O8可由 X经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合成。
已知:①相同条件下,X与H2的相对密度为81,其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 49.4%,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X中没有支链; ②1 mol X在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生成2 mol甲醇和1 mol A; ③A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④D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E为高分子化合物,B为环状结构。
(4)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 ④A中含有_4__种氢原子。 ⑤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为平面结构,则W(HOOC—CH==CH—CH==CH—COOH)分
子中最多有_1_6_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与
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又知与
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而且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用途:通过红外光谱可以推知有机物含有 哪些化学键、官能团
P.22图:吸收越强,透过率越低,则说明含 有该种原子团(官能团)。
例3、下图是一种分子式为C3H6O2 的有机物 的红外光谱谱图,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不对称CH3
C=O
C—O—C
练习3、有一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确 定分子结构,请写出该分子的结构简式
11、(2011·高考海南化学)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 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 (双选已从国外流入 我国,司法机关予以坚决缉查和打击,已知 该毒品含氮的质量分数为10.37%,其结构简 式可能是( )
解析:
由四个选项可看出该化合物分子中只有一个 14 10.37% =
[解析]
(1)由 A 的质谱图可知:质荷比最大值为 46,即
为 A 的相对分子质量. (2)有机物 A 中 2.7 g n(C)∶n(H)∶n(O)=0.1 mol∶ ×2∶ 18 g/mol 2.3g-0.1 mol×12 g· mol 1-0.3 mol×1 g· mol 16 g· -1 mol
化学 方法
除 杂 质
蒸馏
确定 质 组成 量 元素 分 析
测 结 质 定 构 红外 谱 分 分 光谱、 法 子 析 核磁 共振 量
氢谱
实验式或最简式
分子式
结构式
1、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两项成果, 其中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 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 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在化学 上经常使用的是氢核磁共振谱,它是根 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氢核磁共振 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 中的不同的氢原子。下列有机物分子在 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4、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且其面积之比 为 3∶2的化合物是 ( )
√
5、分子式为C3H6O2的二元混合物,如果在核磁共 振氢谱上观察到氢原子给出的峰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峰给出的强度为1︰1;第二种情况 峰给出的强度为3︰2︰1。由此推断混合物的 组成可能是(写结构简式) 。
CH3COOCH3和 CH3CH2COOH、CH3CH2OOCH
- -1
=0.1∶0.3∶0.05=2∶6∶1, 即 A 的实验式为 C2H6O.
(3)因为C2H6O中氢原子数已使碳原子达到“饱和”状 态.故只根据实验式即可确定A的分子式为C2H6O. (4)由A的核磁共振氢谱可知,A分子结构中有三种类型的 氢原子,且其数目比为1∶2∶3,则A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OH.
C.
D.CH3CH2CHO
(1)若为
,则红外光谱中应该有________
个振动吸收;核磁共振氢谱中应有________个峰。
(2)若为
,则红外光谱中有________个
振动吸收;核磁共振氢谱中应有________个峰。
• 解析: 根据鉴定有机物常用结构常用的方法 来解此题。
• 答案: •
红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氢谱法 (1)4 2 (2)3 2
10、有A、B两种有机物,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式 (1)取有机物A 3.0 g,完全燃烧后生成3.6 g水和3.36 推出 推出 CO2――→mC=1.8 g,H2O――→mH=0.4 g L CO2(标准状况),已知该有机物的蒸气对氢气 相 对 密 度 为 30 , 求 该 有 g 的 则mO=3.0 g-1.8 g-0.4 g=0.8 机 物 的 分 子 式 nC∶nH∶nO=3∶8∶1 ____________。 C3H8O (2)有机物B的分子式为C4H8O2 ,其红外光谱图如 下, 相对分子质量:Mr(A)=30×2=60 试推测该有机物的可 能结构: Mr[(C3H8O)n]=60 n=1,故分子式为:C3H8O CH3CH2COOCH3 CH3COOCH2CH3
[答案] (1)46 (2)C2H6O (3)C2H6O 能 (4)CH3CH2OH
9、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提纯物质,将分离提 纯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重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G.洗气 F (1)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C、F (2)__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 硝酸钾。 D (3)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________分离CCl4(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 E 为110.6 ℃)的混合物。 G (5)________除去混在乙烷中的乙烯。 (6)________提取碘水中的碘。 A
氮原子,依题意可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r= 135,选B。
13.已知某种燃料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为了测定这 种燃料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可将气态燃料放入 足量的O2中燃烧,并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过如图所示装 置,得到如下表所列的实验结果(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 被吸收)。
实验前 101.1 g 312.0 g 实验后 102.9 g 314.2 g 干燥剂和U形管的质量 石灰水和广口瓶的质量
√
2、核磁共振氢谱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核所 处的化学环境(即其附近的基团)不同,表现出的 核磁性就不同,代表核磁性特征的峰在核磁共振 图中坐标的位置(化学位移,符号为δ)也就不 同.现有一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可 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CH3CH2CH3
√
B.CH3CH2CH2OH
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类型 不同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强度之比)= 不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
红外光谱:图可确定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 核磁共振氢谱:可以测定分子中有多少种氢 原子和氢原子个数之比,二者相结 合一般可以确定分子的结构。
P23图1-19
科学视野:X-射线可以“看清”分子的结构。 X-射线和晶体中的原子(或离子)间的 相互作用,可以产生衍射图形。经过计算可 以人衍射图形获得分子结构的有关信息,包 括键长、键角及分子的三维结构等。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 (2)有机物A的实验式是_________. (3)能否根据A的实验式确定A的分 子式________(填“能”或“不能”), 若能,则A的分子式是 ________(若不能,则此空不 填). (4)写出有机物A可能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数据填空: 1.8 (1)实验完毕后,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g,假设广 5 口瓶里生成一种正盐,其质量为________g。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0.2 (3)生成的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0.6 (4)该燃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1 (5)已知这种燃料的每个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则该燃 料的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
三、分子结构的鉴定 分子式 结构式 (确定有机物的官能团)
化学方法:利用官能团的特征反应鉴定出 官能团 方法: 质谱 紫外光谱 物理方法: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
1、红外光谱(IR)
红外光谱仪
①原理:由于有机物中组成化学键、官能团的原
子处于不断振动状态,且振动频率与红外 光的振动频谱相当。所以,当用红外线照 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官能 团可发生震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官能 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中 将处于不同位置。
对称CH2
对称CH3
C—O—C
2、核磁共振氢谱(HNMR)
核磁共振仪
①原理: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
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 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 在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 波的频率不同,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 各类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作化学位移;而且吸 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②用途: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知道有机物里有多 少种氢原子(类型),不同氢原子的数目之 比是多少(数目)。
6、某有机物X的分子式为C2H6O,其红外光谱和 核磁共振氢谱如下:
你能确定X的结构吗?
7、一个有机物的分子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碳 碳双键和C=O的存在,核磁共振氢谱列如下 图:
①写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②写出该有机物的可能的结构简式:
8、为了测定某有机物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①将2.3 g 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0.1 mol CO2和2.7 g水;②用 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1所示的质谱图;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图2所示图谱, 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3.完成下列问题:
图谱题解题:
2、必须尽快熟悉有机物的类别及其官能团。
3、根据图谱获取的信息,按碳四价的原则对 官能团、基团进行合理的拼接。 4、得出结构(简)式后,再与谱图提供信息对 照检查,主要为分子量、官能团、基团的 类别是否吻合。
1、首先应掌握好三种谱图的作用、读谱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粗 产 品 结晶 萃取 分离 提纯 定性 分析 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