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端子压接要求

合集下载

.变频器的配线

.变频器的配线
1.5
2.5
16
12
AV1-4T0022
2.2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
12
AV1-4T0037
3.7
4
20
18
3.3变频器的基本配线
3.4.主回路端子的配线
(1)Ⅰ类主回路端子(适用于AV1-4T0004~AV1-4T0037)
端子符号说明见下表:
端子符号
功能说明
端子符号
功能说明
P-
直流侧电压负端子
P+
直流侧电压正端子
可编程输出
TA
TB
TC
常态TA-TB闭合,TA-TC断开
指定功能有效:TA-TB断开
TA-TC闭合,参数[F3.5]选择输出功能
触点容量:AC250V1A
阻性负载
3.6 RS485接口与外接键盘接口的配线
(1)RS485接口的接线方式,如右图:
(2)外接键盘口及RS485接口采用6P
“水晶插头”电话线连接。
控制端子的公共端
24V
向外提供的+24V/50mA的电源
(GND端子为该电源地)




AVO
可编程电压信号输出端,外接电压表头
(由[F2.9]设定)
电压信号输出0~10V/1mA
GND
AVO端子的公共端
OC
输出
OC
可编程开路集电极输出,由参数[F3.4]设定
最大负载电流150mA,最高承受电压24V
3.1.7.所有引线必须与端子充分紧固,以保证接触良好。
3.1.8.所有引线的耐压必须与变频器的电压等级相符。
3.2外围元器件的配线

线束主要生产工艺

线束主要生产工艺

线束主要生产工艺:
线束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线束的设计: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线束的具体用途,确定线束的电气参数、外形尺寸
和引线位置等。

同时,需要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设计线束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确保线束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2.材料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采购线束制作所需的电线、绝缘管、连接器等材料。


选择材料之前,需要进行样品测试和质量评估,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线束加工:
•裁线:将电线按工艺要求的尺寸进行裁剪。

•端子压接:将裁剪完成的电线用端子压接机进行压接,有时可以一次压接多根电线。

•分装:将压接好的电线根据分装工艺要求进行分装,即将端子插入护套内。

•组装:将分装完成的小总成在图板上按回路走向组装完成(胶带或拉带捆扎成束,即线束)。

•回路检测:在专用的回路检测设备上按预先制定的回路方向进行导通试验(不带负荷,不影响线束功能)。

•外观检测:用肉眼检查外观件是否达标,是否有缺少附件等。

1.成品检测与包装:进行导通测试,利用仪器进行线束的导通测试。

然后进行包装封
箱,利用胶袋封装线束成品,装入纸箱。

2.送货与交付:将成品交付给客户。

端子压接工艺检验标准

端子压接工艺检验标准

制定:
审核:
核准:
制定部门:质量部 2012-4-7
端子表面不能有镀层损伤、破损、扭曲变
7
端子插接区域
形、脏污、氧化等
8
切片(依不同端子,可在不同位 置)
切片长度不超过端子材料厚度的 2 倍
以下为端子与引线拉脱力检验标准:
线规(AWG) 导体截面(mm2) 检验拉力≥kgf 线规(AWG) 导体截面(mm2) 检验拉力≥kgf 线规(AWG) 导体截面(mm2) 检验拉力≥kgf
按左图在绝缘层处弯曲导线两次循环(包 括 1+2+3)经弯曲试验后,绝缘层不脱离压 接翼
1.毛刺高度小于材料厚度,不允许压接底部 产生裂纹
2.端子夹线高度必须符合夹线标准,端子 两翅须完全与导线线芯接触
6
线芯压接区域
3. 端子平直度应符合图示,端子平直度不 允许影响端子连接,及端子的接插功能
4.线芯导体不允许有切口、遗失、外露、 飞线,压接翼不可切伤芯线
位置区域
1
端子检查窗口
2
喇叭口
3
线尾检查窗口
4
锁片
5
绝缘压接区域
中山市蒙力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端子压接工艺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 OK
胶皮与裸导线应都能见到,基本上胶皮和 裸导线长度各占一半
端子包线位两端都有喇叭口.厚度 1-2 倍材 料厚度(线芯入口有喇叭口,尾端无喇叭口 可接收)
线芯露出长度太长或太短,线尾延伸至线 芯终止耳形区中间
扣位大约为 2 至 10 倍端子材料的厚度(视 不同端子而定)
包胶位翅翼压紧胶皮,对内芯线无压伤,包 胶位翅翼允许穿透绝缘层深度为 25%至 50%,不允许压伤线芯,压接翼与绝缘皮至 少有 3 个接触点.压接后绝缘皮无松动

端子压接质量评价方法(含AM1)

端子压接质量评价方法(含AM1)

端子压接质量评价方法版本:AM1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发布端子压接质量评价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端子压接质量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剖面制作注意事项等,并提供了压接质量判定参考图样。

本标准适用于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采用压接连接的端子压接质量检验,包括连接线束的端子压接、零部件引线的端子压接及通过压接连接的插头线(如插头电源线内引线与插头的连接)压接质量等的检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刺破式端子的压接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196-1997 连接器件连接铜导线用的扁形快速连接端头安全要求JIS C2805-2010 铜线用压接端子DIN 46249-1980 非绝缘插入式连接器.试验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端子使导线与适当的配对元件连接,实现电路导通的机电元件。

端子按压接区形状分为敞开式及筒式。

3.2 敞开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敞开式,压接后闭合的端子。

图1 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3.3 筒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筒状的端子。

3.4 端子各部位名称端子分为配合区、导体压接区及绝缘压接区,部分端子存在两个或以上的导体压接区。

绝缘压接区配合区导体压接区导体压接区配合区图2 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3.5 端子压接通过施加一定的机械力,使两种材料(导体压接区与导体、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紧密的结合,达到电性能导通且牢固接合的目的。

3.6 导体压接剖面端子导体压接区与导体压接后的剖面。

3.7 绝缘压接剖面端子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压接后的剖面。

4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4.1 导体压接导体压接应符合表1的相关要求。

表1 导体压接技术要求及图示4.2 绝缘压接绝缘压接应符合表2的相关要求。

端子(快速连接端头)检验标准

端子(快速连接端头)检验标准

Q/XXX X X X X X X X X企业内控标准Q/XXX XXX-XXXX代替Q/XXX XXX-XXXX 端子(快速连接端头)检验规范2XXX-XX-XX发布 2XXX-XX-XX实施X X X X X X X X X XX X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目次目次 (II)前言 (III)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端子(快速连接端头)入厂检验技术要求 (6)4.1 外观要求 (6)4.2 安全认证要求 (6)4.3 标识要求 (6)4.4 材质要求 (7)4.5 尺寸要求 (7)4.6 250端子(快速连接端头)和187端子(快速连接端头)插入力和拔出力要求 (8)4.7 250端子(快速连接端头)和187端子(快速连接端头)温升要求 (8)4.8 250自锁端子(快速连接端头)和187自锁端子(快速连接端头)的锁扣强度要求 (9)4.9盐雾测试要求 (9)4.10湿热测试要求 (10)4.11高温测试要求 (10)4.12接触电阻要求 (11)4.13 其它要求 (11)5 端子(快速连接端头)压接质量要求 (12)5.1线芯压接 (12)5.2 绝缘压接 (13)5.3 前、后毛刺 (15)5.4 端子(快速连接端头)变形 (15)5.5 剖面分析 (17)5.6 拉伸试验 (21)6. 包装、运输和贮存 (22)6.1 包装 (22)6.2 运输和贮存 (22)前言为了有效的控制端子(快速连接端头)的质量,完善检验依据,根据相关标准、产品技术要求及客户提供的技术资料制定本规范,作为公司端子(快速连接端头)入厂检验、制程控制检验及出货检验的依据。

本规范起草单位:xxxxxx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xxx、xxx本规范履历:——xxx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2xxx年xx月xx日正式实施。

端子(快速连接端头)检验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端子(快速连接端头)的技术要求及相应的检测方法,以及包装、运输、贮存和检验规则。

端子压接标准

端子压接标准

端子压接标准
端子压接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连接方式,它通过压接工具将导线
与端子连接,形成可靠的电气连接。

在实际工程中,端子压接的质
量直接影响着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端子压接标准的制
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端子压接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端子压接的操作方法和
质量要求。

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性,保证端子压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标准中对于端子压接
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压接力度等方面也有着详细的规定,这些规
定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和材料,确保端子压接的
质量。

其次,端子压接标准还对端子压接的质量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这些质量要求包括端子压接后的接触电阻、端子与导线的连接牢固性、绝缘性能等方面。

通过这些质量要求,可以确保端子压接后的
连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此外,端子压接标准还对端子压接的检验和验收进行了规范。

在端子压接完成后,需要对端子压接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
标准要求。

同时,在验收时也需要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只有通过了验收,端子压接才能够投入使用。

总的来说,端子压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才能够确保端子压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端子压接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端子压接质量达标,为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端子压接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剖面制作注意事项等,并提供了压接质量判定参考图样。

本标准适用于端子压接质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标准引用来源于TE/JST等大品牌厂家标准、客户技术要求与以下行业标准。

IPC/WHMA-A-620A CN-2006QC/T29106-2014线缆及线束组件的要求与验收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VW6033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端子使导线与适当的配对元件连接,实现电路导通的机电元件。

端子按压接区形状分为敞开式与筒式。

3.2分类: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IDC)、航插端子、共接端子3.2.1敞开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敞开式,压接后闭合的端子。

3.2.2筒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筒状的端子。

3.2.3刺破式胶座(IDC):压接前端子与胶座为一体的端子(压接无需剥掉线材外皮的一种端子)。

3.2.4航插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筒状的端子主要匹配航插插头。

3.2.5共接端子:主要用于线与线空中对接的端子,存在开口与筒式两种类型。

图1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航插端子共接端子3.3端子各部位名称图2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航插端子3.4端子压接通过施加一定的机械力,使两种材料(线芯压接区与线芯、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紧密的结合,达到电性能导通且牢固接合的目的。

3.5线芯压接剖面端子线芯压接区与线芯压接后的剖面。

3.6绝缘压接剖面端子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压接后的剖面。

3.7端子拉力端子与线材之间的铆合承受力。

端子分为:1.绝缘检查窗口,2.喇叭口,3.刷子检查窗口,4.扣锁片5.绝缘压接区,6.线芯压接区,7.端子结合区,8.料带残耳(端子两端可能都有),9.端子停止耳朵,10.电气连接槽,11.机械支撑槽,12.检查窗。

10114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4.1线芯压接线芯压接应符合表1的相关要求。

表1线芯压接技术要求及图示注:技术要求未体现部分以现场补充SOP 为判定依据。

电线电缆接头安装注意事项

电线电缆接头安装注意事项

电线电缆接头安装注意事项在电力工程安装中,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是输变电电缆线路中重要的电力设备部件,它的作用是分散电缆终端头外屏蔽切断处的电场,保护电缆不被击穿,还有内、外绝缘和防水等作用。

在电缆线路中,60%以上的事故是附件引起的,所以接头附件质量的好坏,对整个输变电的安全可靠起十分重要作用。

1、导体的连接导体连接要求低电阻和足够的机械强度,连接处不能出现尖角。

中低压电缆导体连接常用的是压接,压接应注意:(1)选择合适的导电率和机械强度的导体连接管;(2)压接管内径与被连接线芯外径的配合间隙取0.8~1.4mm;(3)压接后的接头电阻值不应大于等截面导体的 1.2倍,铜导体接头抗拉强度不低于60N/m㎡;(4)压接前,导体外表面与连接管内表面涂以导电胶,并用钢丝刷破坏氧化膜;(5)连接管、线芯导体上的尖角、毛边等,用锉刀或砂纸打磨光滑。

2、内半导体屏蔽处理凡电缆本体具有内屏蔽层的,在制作接头时必须恢复压接管导体部分的接头内屏蔽层,电缆的内半导体屏蔽均要留出一部分,以便使连接管上的连接头内屏蔽能够相互连通,确保内半导体的连续性,从而使接头接管处的场强均匀分布。

3、外半导体屏蔽的处理外半导体屏蔽是电缆和接头绝缘外部起均匀电场作用的半导电材料,同内半导体屏蔽一样,在电缆及接头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外半导体端口必须整齐均匀还要求与绝缘平滑过渡,并在接头增绕半导体带与电缆本体外半导体屏蔽搭接连通。

4、电缆反应力锥的处理施工时形状、尽寸准确无误的反应力锥,在整个锥面上电位分布是相等的,在制作交联电缆反应锥时,一般采用专用切削工具,也可以用微火稍许加热,用快刀进行切削,基本成型后,再用2mm厚玻璃修刮,最后用砂纸由粗至细进行打磨,直至光滑为至。

5、金属屏蔽及接地处理金属屏蔽在电缆及接头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传导电缆故障短路电流,以及屏蔽电磁场对临近通讯设备的电磁干扰,运行状态下金属屏蔽在良好的接地状态下处于零电位,当电缆发生故障之后,它具有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导短路电流的能力。

线盒安装规范

线盒安装规范

线盒安装规范线盒安装规范线盒是一种用于线路连接和分配的设备,它能够提供线缆保护、接地和引线等功能。

为了确保线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行,线盒的安装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

以下是线盒安装的一些常见规范要求。

一、安装位置选择:1.线盒应选择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温度高、潮湿、腐蚀性气体和易燃物质的场所。

2.线盒的安装位置应方便操作、维护和检修。

二、固定方式:1.线盒应采用固定螺丝或其他固定装置固定在安装位置上,确保不松动。

2.固定螺丝应采用防松螺母,并定期检查螺母是否松动。

三、导线接线:1.接线前应对导线进行清洁处理,确保导线表面无油污、氧化物和其他杂质。

2.导线与线盒接触的部分应采用适当的导线接线端子,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3.接线应采用专用的扳手进行拧紧,拧紧力度适中,避免导线被压断或松动。

四、引线保护:1.线盒的输入、输出线缆应采用适当的引线保护措施,如金属软管或专用线管等,确保线缆不会受到外力拉扯或损坏。

2.引线和线盒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弯曲半径,避免引线受到过大外力而断裂。

五、接地要求:1.线盒应接入有效的接地系统,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2.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一般不应大于4欧姆。

3.接地线应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专用接地线,保证良好的接地效果。

六、标识要求:1.线盒应在外壳上标明设备的型号、规格和制造厂商等信息,方便查找和维护。

2.线盒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应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识,避免接入错误。

七、验收要求:1.线盒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符合规范要求。

2.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判断线盒的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八、维护保养:1.线盒安装后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维护人员应按照相关的维护手册进行操作,保证维护工作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线盒安装的一些常见规范要求,通过遵循这些规范,能够确保线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措施进行安装,以满足实际需求。

电器接线工艺规范

电器接线工艺规范

电气组接线工艺规范
本工艺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各机型产品的电气控制一、二次设备安装及接线.目的是使设备既满足设计控制要求又整齐美观和检查方便。

详细要求如下:
1、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范》;
2、GB50303—20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GBJ6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4、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共及验收规范》;
5、《电气柜安装规范》。

批准: 审核:编制:。

ul310接线端子要求-2003

ul310接线端子要求-2003
A) 端子的截面,宽度和长度 B) 端子所使用的材料 C) 端子卷曲模的几何形状 D) 卷曲的次数 E) 类似的卷曲力
Page 8 of 14
UL310 中文版
9.8 对于标有符合 16.8 中所规定的公称剥线长度的绝缘端子,应将引线剥线至如表 9.3 中所规定的最大长度,然
后进行耐压测试。
表 9.3 引线的剥线长度公差
UL310 中文版
UL310 有关快速连接的端子的中文翻译
译文版本:A 参考标准:UL310 第 7 版,2003
Page 1 of 14
目录 1.适用范围 2.名词术语 3.测量单位 结构 4.总则 5.材料
5.1 母端子和公端子 5.2 标准测试公端子 6.尺寸 6.1 总则 6.2 公端子 6.3 标准测试公端子 7.绝缘 性能 8.总则 9.样板的准备 10.端子和引线分离的拉力测试 11.插入-拔出测试 12.温度和热循环测试 12.1 总则 12.2 温度测试 12.3 热循环测试 13. 耐压测试 13.1 总则 13.2 绝缘击穿测试 13.3 耐压测试(类型 A) 13.4 耐压测试(类型 B-管状套管) 14.绝缘紧固性测试 14.1 总则 14.2 具有非管状套管绝缘的端子 14.3 具有管状套管绝缘的端子 15.潮湿-吸湿测试 标志 16. 标志 指引 17.装配指引
2. 名词术语
2.1 本标准采用以下列定义.
2.2 毛刺-在端子上的无关系的凸出,被认为不是母端子或是公端子的功能组成部分。 2.3 母端子-通过推进而和公端子连接的端子 2.4 C2600 合金-铜锡合金,按照美国铜业发展委员会的 CDA 标准手册规定,由大约 70%的铜和 30%的锡组成. 2.5 锁扣-在公端子上的凹槽或是孔,用于咬合母端子上的凸缘,以使公端子和母端子之间能够锁紧。 2.6 公端子-插入母端子的端子,按照指定的公差来制造,目的在于通过和母端子的配接来建立电气连接。 2.7 快速连接端子:由公端子和母端子组成,无须使用工具就可以容易地插入和拔出端子的一种电气连接. 2.8 参考点-在母端子和公端子上的标识点,作为电气性能测试的测量参考。 2.9 端子-一种电气连接部件(装置),由公端子或是母端子组成。 2.10 测试标准公端子-根据指定的公差进行制造的公端子,为母端子的电气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和温升测 试提供精确的基准。

送检配电终端的参数及外部连接端子排要求

送检配电终端的参数及外部连接端子排要求

附件4送检配电终端的参数及外部连接端子排要求1 主要参数要求(1)供电电源标称值为交流220V,交流电压采集回路标称值为220V(如送检终端为线电压采集,则Ub相需与Un相作同相处理),交流电流采集回路标称值为5A。

(2)SNTP时钟同步装置IP地址192.168.1.213,子网掩码255.255.255.0。

接入SNTP时钟同步装置后,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对时完成时间应不大于5分钟。

(3)测试主站IP地址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端口号2404。

(4)配电自动化终端IP地址192.168.1.*,*为101-150可设。

(默认为101)(5)配电自动化终端需设置1个转发点号为1(信息体地址为1)的外部遥信,状态输入信号变位后终端需同时发送带时标和不带时标变位遥信帧。

通信规约中主、从地址均设置为1。

2 外部连接端子排要求配电自动化终端外接端子排统一采用最大接线6mm2的电流试验端子,端子之间紧密连接,统一固定在U型导轨上。

(1)馈线终端采用航空插头连接方式的,航空插头电缆需外接端子排,电缆长度不超过1m。

(2)馈线终端外接端子排只需接第1路电流;站所终端外接端子排需接2路电流。

(3)送检终端外部接口如无表1标记说明中的端子,则无需引线至外接端子排,外接端子排的相应端子保留。

表1 外接端子排序号说明序号标记标记说明备注1 1L 第1路工作电源2 1N 第1路工作电源3 2L 第2路工作电源4 2N 第2路工作电源5 1V+ 通信电源+6 1V- 通信电源-7 2V+ 开关机构操作电源+8 2V- 开关机构操作电源-9 Ua A相电压10 Ub B相电压11 Uc C相电压12 Un 电压公共端13 1Ia+ A 相电流输入 第1路电流14 1Ia- A 相电流输出 15 1Ib+ B 相电流输入 16 1Ib- B 相电流输出 17 1Ic+ C 相电流输入 18 1Ic- C 相电流输出 19 2Ia+ A 相电流输入 第2路电流 20 2Ia- A 相电流输出 21 2Ib+ B 相电流输入 22 2Ib- B 相电流输出 23 2Ic+ C 相电流输入 24 2Ic- C 相电流输出 25 1YF+ 遥控分 第1路遥控 26 1YF- 遥控分公共端 27 1YH+ 遥控合 28 1YH- 遥控合公共端 29 2YF+ 遥控分 第2路遥控 30 2YF- 遥控分公共端 31 2YH+ 遥控合 32 2YH- 遥控合公共端33 YX1 遥信1 34 YX2 遥信2 35 YX3 遥信3 36 YX4 遥信4 37YXcom遥信公共端3配电终端点号定义(1)FTU 、TTU 终端按第1路配置点号;DTU 终端按2路配置点号。

高压电机接线标准

高压电机接线标准

高压电机接线标准答案:一、引接线的位置1.引接线必须安装在电机壳体上或底座上,并应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2.如需在电机外部缆,引线不得垂直,并应采用绝缘套管进行保护。

3.引接线不得捆绑在电机的其他支架、冷却器、管路等上。

二、引接线的材质和规格1.引接线应选用铜导体或铜包铝导体,并应满足相应的规格要求。

2.引接线截面积应满足电机负载电流的要求,根据电机负载电流和引接线长度可选择相应的截面积。

3.引接线长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太短易影响安装和检修,太长易增加线路电阻和功率损失。

三、引接线的颜色1.三相电机引接线颜色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红、黄、蓝三种颜色。

2.接地线颜色应为绿色或绿黄相间。

3.如果引接线颜色不符合上述规定,必须在电机上贴上标示板。

四、其他注意事项1.连接端子应牢固可靠,接触电阻应符合电机的性能要求。

2.引接线的接头应采用铜制接头,并应紧固,防止松动。

3.底座或电机壳体的接地应符合电气安全规定。

总体来说,按照国家高压电机引接线最新规范,可以保障电机的正常运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避免因线路故障导致的损失。

因此,电机的安装和调试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安全可靠。

首先,确保电源供应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和频率相匹配。

检查电源的额定电压和频率,确保其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和频率一致。

查看电机接线盒上的电气图或接线板上的引线标记,以了解电动机的引线标记和连接方式。

电动机的接线盒通常有编号的引线端子,每个端子都代表着特定的电源线。

连接电动机的三个相线(通常标记为L1、L2、L3)到电源相线。

根据电动机接线盒上的引线标记,将电源的三相线与电动机的三相线连接。

通常,这些线束通过螺纹接头或绝缘套管连接在一起。

1、将电源的L1相线连接到电动机的L1相线。

2、将电源的L2相线连接到电动机的L2相线。

3、将电源的L3相线连接到电动机的L3相线。

将电动机的接地线连接到地线。

在接线板上会有一个标识为E或GND (接地)的端子,将电动机的接地线连接到该端子。

变电站设备引线和连接线安装施工工艺要求

变电站设备引线和连接线安装施工工艺要求

变电站设备引线和连接线安装施工工艺要求
3.1 适用范围
设备引线和连接线安装。

3.2 设计要求
(1)压接工艺按照SDJ226-1987《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标准执行。

(2)核对线夹规格、尺寸与导线规格、型号相符。

(3)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实际导线进行逐根连接线的测量。

(4)引线、设备连接线安装过程必须避免设备端子受到过大的压力。

3.3 施工工艺要点
(1)扩径导线与线夹压接,应用相应芯棒将扩径导线中心所压接部分空隙填满,芯棒长度必须与铝管压接长度对应。

(2)导线电气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间隔棒设置符合要求。

3.4 样板图片
隔离开关侧采用C
型线夹,导线更易满
足电气距离要求
图2-3-1 220kV隔离开关与CT设备连线安装示例
用耐张线夹代替悬
垂线夹,美观大方
图2-3-2 软导线跳线安装示例
C型设备线夹代替B
型线夹,接线更美观
图2-3-3 500kV隔离开关跳线安装示例3.5 主要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5161.17-2002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 226-198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Q/CSG11105-2008
《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标准》。

端子压接机行程

端子压接机行程

端子压接机行程
端子压接机是一种用于压接电线端子的设备,它的行程是指压接机的压头在进行压接操作时所移动的距离。

端子压接机的行程通常是可以调节的,以适应不同规格和类型的端子。

行程的大小会影响到压接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使用端子压接机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压接要求和端子规格来设置合适的行程。

一般来说,端子压接机的行程应该足够大,以确保压头能够完全覆盖端子,并施加足够的压力来实现良好的压接效果。

但行程也不宜过大,以免过度压接导致端子损坏或变形。

在调节端子压接机的行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端子的规格和要求,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指导来设置行程。

2. 逐步调节行程,测试压接效果,确保端子与导线之间有良好的连接。

3. 注意压接机的压力设置,确保在适当的压力范围内进行压接。

4.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的压接质量。

总的来说,端子压接机的行程设置是压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正确设置行程可以提高压接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确保电线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管型端子压接拉力标准

管型端子压接拉力标准

管型端子压接拉力标准
【一、管型端子概述】
管型端子,作为一种常见的电气连接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系统中。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抗拉强度和高可靠性,能有效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管型端子的种类繁多,按照形状、材质、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

本文主要针对管型端子的压接拉力标准进行探讨。

【二、管型端子压接拉力标准的重要性】
管型端子压接拉力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实际应用中,拉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连接处的松动、发热甚至断裂,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严格按照压接拉力标准进行生产、检测和选用,对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管型端子压接拉力标准的具体要求】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规定,管型端子的压接拉力应符合以下要求:
1.压接后的端子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一定的拉力试验。

2.端子与导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应符合规定,以确保良好的导电性能。

3.压接过程中,导体材料不应受到损伤,保持原有的性能。

【四、如何确保符合标准】
为确保管型端子符合压接拉力标准,生产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选用优质原材料,保证产品的品质。

2.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

3.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

4.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水平。

【五、结论】
管型端子作为电气连接器件,其压接拉力标准对产品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生产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检测和选用,确保产品的高质量。

端子压线钳的行业标准

端子压线钳的行业标准

端子压线钳的行业标准1. 简介端子压线钳是一种常用的手工工具,用于在电路板或电线连接上使用端子时,将导线固定在端子上。

它是电子制造、电气工程、通信工程等行业中必备的工具之一。

端子压线钳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电路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各种终端设备的互操作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本文将介绍端子压线钳的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

2. 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制定国际标准的国际机构之一,下面是IEC制定的与端子压线钳相关的标准:•IEC 60900:电工绝缘工具标准,其中包括了安全使用端子压线钳的要求,如绝缘抗电击等;•IEC 60317-0-2:涵盖了电气导线用于绝缘线圈的要求,其中包括了端子压线钳对电气导线的压接要求;这些标准是在保证端子压线钳质量和安全性的同时,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统一的规范。

3. 国家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些与端子压线钳相关的国家标准,以确保其应用的合规性和适用性。

以下是一些国家标准的例子:•GB/T 2099.1-2008:固定引线端子;•GB/T 7251.1-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控制设备;•GB/T 28742-2012:钢制托盘锁具;•JIS C2811-3:电子组件机械规范;•DIN V VDE V 0126-1-1:连接器与锁定器;•AS/NZS 3109:终端装置;这些国家标准覆盖了端子压线钳的设计、制造、测试以及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端子压线钳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适用性和质量。

4. 产品认证端子压线钳需要经过相关的产品认证,以确保其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产品认证标志:•CE认证:欧盟市场的认证标志,代表产品符合欧盟的安全和环保要求;•UL认证:美国市场的认证标志,代表产品符合美国的安全标准;•CCC认证:中国市场的强制性认证,代表产品符合中国的安全要求;•CSA认证:加拿大市场的认证标志,代表产品符合加拿大的安全要求;购买端子压线钳时,建议选择经过认证的产品,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的可靠性。

标准件应用规范——端子

标准件应用规范——端子
6.2 尺寸 6.2.1 快速连接端子
本公司所有快速连接端子(插套、插片),其尺寸规格规定为 187(4.8 mm)与 250(6.3 mm) 两种。(备注:110 直插端子限于咖啡机中电源与微动开关的连接) 6.2.2 接线端子
本公司所有碰焊用接线端子,其尺寸规定为:2.6X5.0X8.0、3.7X5.3X10.3 两种。 6.2.3 地环端子
4.4 代号示例:
4.4.1 适用于 18 号线规的地环端子,其紧固孔直径为 5.0,则其代号为 JBT 4418-TO 18/5.0;
4.4.2 适用于 20 号线规的插片端子,其插片宽度为 0.187 inch,插片厚度为 0.5 mm,则
其代号为 JBT 4418-TP 20/187x0.5;
接线端子的规格:
压线槽宽度 X 压线长度 X 压线总长度 X 材料厚度/打线方式/表面处理/适用线规/其它要求
6.3.3 地环端子 地环端子的规格:固定螺钉直径 X 材质厚度/打线方式/其它要求
6.3.4 连接器端子
连接器端子的规格:适用连接器型号/阴、阳端子/连接器间距
7、端子性能要求
7.1 端子与引线的最小拉力要求
JB/T 4481 快速扁形连接端头 GB 17916 连接器件 连接铜导线用的扁形快速连接端头 安全要求 JB/T 966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辅件-----产品型号编制办法 SJ/T 10642 TJC 型条形连接器总规范
UL 310
快速连接端子
IEC 60670 快速扁形连接端头
3、端子的分类
7.2 快速连接端子的插拔力,应符合表 5 的要求。
表 6 快速连接端子的插拔力要求
类型
插片规格 inch(mm)

电缆线的压接与焊接工艺

电缆线的压接与焊接工艺

电缆线的压接与焊接工艺简介焊接一、剥外皮剥除导线绝缘皮可采用化学、热或机械的方法。

要求:1. 导线的导体切断面垂直于导线纵轴线。

2. 所有股线长度一致。

3. 导线没有刮伤、划痕、断开、压扁或其他损伤。

4. 加工后的绝缘皮的切口整洁,没有任何刺穿、拉伸、磨损、变色、烧焦或烧坏。

二、焊接要求1. 焊料填充基本平滑,对连接的部件/ 导线呈现良好湿润。

2. 部件/ 导线的轮廓容易分辨。

3. 焊料在被连接部件/ 导线上形成羽毛状边缘。

4. 填充呈凹面状。

一)导线/引线准备,上锡要求1. 多股线均匀地敷上一层薄薄的焊料,导线股线易于辨识。

2. 接近绝缘皮末端上锡的股线长度不大于 1 个线径。

二)导线绝缘皮-间隙1. 导线的绝缘皮末端与焊料之间有 1 个线径大小的绝缘间隙三)绝缘套管1. 绝缘套管覆盖连接器接线柱以及伸出导线绝缘皮 4 倍线径。

2. 绝缘套管末端到连接器接线柱进入连接器插入点的间距等于 1 倍线径四)连接要求1. 导线/ 引线与接线柱界面之间有100%的焊料填充。

2. 焊料润湿导线/ 引线和接线柱,形成一个可辨识的填充,呈羽毛状外延出一个平滑的边缘。

3. 焊接连接内导线/ 引线的轮廓可清楚辨识。

压接任何导线的端子其关键是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

接线柱包括接线片与接头。

所有的手工工具应该使用一种形式的机械装置来控制压接操作,以使一旦压接操作开始后,压接工具不能被打开直到整个压接循环完成。

、冲压成形接头—开口连接筒)、冲压成形接头—开口连接筒—绝缘皮支撑压接1. 绝缘皮全部进入并伸过绝缘皮压接翼。

2. 绝缘皮压接不能切断或损坏绝缘皮。

3 . 绝缘皮压接翼要全部包覆并夹紧绝缘皮。

)冲压成形接头—开口连接筒—绝缘皮检查窗1.绝缘皮和导体的界线于检查窗的中间)冲压成形接头—开口连接筒—导体刷1.导体股线从导体压接端稍微伸出一点四)冲压成形接头—开口连接筒—钟形开口1.导体压接区俩段都有钟形压口。

2. 导体入口端的钟形压口高度是接头/接线柱金属材料厚度的 2 倍机制接)、机制接头—绝缘间隙1.导体绝缘皮与接线筒之间的间隙小于导体外径的百分之五十)、机制接头—导体定位1.导体伸到接头的底部。

低压电缆施工方案

低压电缆施工方案

低压电缆施工方案一、低压电缆敷设施工准备1、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同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检查电缆:电缆不应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绝缘层表而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电缆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3、金具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剥落,锈蚀现象。

4、螺栓: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

5、主要机器具;放线架、穿线器、活扳手、压线钳、手锤、钢锯、铁线、大小尼龙绳、等.二、作业条件:1、挖电缆沟:电缆沟深度70cm宽50cm。

2、电缆敷设方法:方案1;使用穿管法,沟底浇筑10cm混凝土垫层,并排铺设两根穿电缆波纹管一备一用,穿电缆波纹管铺设完毕后浇筑25cm混凝土保护层,放线时通过其它线路的越线保护措施设置完毕。

方案2;直埋法,电缆沟挖好后沟底铺细土,将电缆敷设后用细土覆盖.3、电缆:方案1;铝芯电缆采用YJLV22¢120电缆217米、YJLV22¢95电缆350米、YJLV22¢35电缆130米。

方案2;铜芯电缆采用YJV22¢95电缆217米、YJV22¢70电缆350米、YJV22¢25电缆130米.三、操作工艺工艺流程:放电缆→接线端子压接→室外低压电缆分接箱安装→低压搭火(1)放电缆:将电缆运到放线首端,用放线架架好线轴,将穿管器沿波纹管穿至放线首端,再将电缆与穿管器连接牢固,经行放电缆;放电缆过程中,应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发生磨伤、扭曲、等现象不应损伤电缆线的绝缘层。

(2)接线端子压接:将接线端子与电缆头压接,压接应牢固美观,(3)室外低压电缆分接箱安装:安装应满足相关的保护接地要求.室外低压电缆分接箱应选用充分考虑非正常情况下由于导电物体进入箱体可能发生的触电事故,并采取措施预防,室外低压电缆分接箱的安装应牢固可靠。

(4)低压搭火:搭接引线应符合下列要求:引线应呈均匀弧度、无硬弯;电缆导线与变压器、断路器连接应使用铜铝过渡接线端子,防雷与接地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四、质量要求(1)保证项目:电缆的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連接端子的測試檢驗重點此檢驗規范可用于以下几種類型的端子的檢驗﹕
快速插接端子
環型端子
閉端端子
U型端子
端子的不同部分的名稱
絕緣夾
導線打結管
閉合打結管
焊接縫 帶絕緣夾
不帶絕緣夾
導線(線芯)和絕緣層應均可見
剝線長度=打結管長度+1mm 在打結管的兩邊均可看見線芯
打結寬度及高度規范由制造商來確定且一般= X+0.05mm
沖壓高度規范由制造商確定
在線芯入口處應有可見圓角
沖壓寬度規范由制造商確定
剝線長度
正確的打結連接方式
打結不良的示例
配線的剝線部份太長﹐看不到絕緣
層﹐線皮夾住部份不夠
配線的剝線部份太長﹐根本未夾到線

配線的剝線正確﹐但是放置在打結管
中的位置不正確﹐根本未夾到線皮
剝線太短﹐無法看到導線﹐打結連接
不正確
線皮放入打結管中﹐打結連接不正確
線芯被夾到絕緣夾內﹐打結連接不正
確﹐有短路的危險
有線芯在打結區域外﹐打結連接不正
確﹐有短路的危險
絕緣夾示例太松
不良太緊
正確
正確不良
1.當只打結到線皮(沒有打結到
線芯時)﹐將電源線上下各彎折
90度﹐電源線應不能松脫
2.當只打結到線皮(沒有打結到
線芯時)﹐將電源線抽出檢查﹐
電源線線皮不能受損(不可壓
傷)
端子打接不良示例
a. 端子彎曲或扭曲
a. 端子插接處損壞
b. 前端的定點凸點被切除
c. 線的剝離部分太短
d. 圓角(鈴型﹐見19.1)在打結管位置不正

a. 前端的定點凸點不正確
a. 導線放置在打結管中的位置不正確
b. 于是線皮被放入打結管中
c. 圓角太大
d. 前端的定點凸點太長
e. 線皮夾處損壞
a. 端子插接處向下彎曲
a. 端子插接處向上彎曲
a. 線芯未完全放在打結管中
第六次拔出力
最小力
拉力要求
拉力測試時應拉1分鐘(不可猛拉)或用拉力機測試﹐拉力機應以20mm~50mm 每分的速度移動
導體截面積 拉力要求
mm AWG N 0.05 30 6 0.08 28 11 0.12 26 15 0.14 18 0.22 24 28 0.25 32 0.32 22 40 0.50 20 60 0.75 85 0.82 18 90 1.0 108 1.3 16 135 1.5 150 2.1 14 200 2.5 230 3.3 12 275 4.0 310 5.3 10 355 6.0 360 8.4 8 370 10.0
380
注﹕在IEC60760,17條及IEC61210﹐表格9中有相關的數值
閉端端子的特別注意事項
目視檢查
線芯應被完成打接在金
屬環中
這是一個線芯打接不正確
的樣品
閉端端子的拉力取決于使用的配線類型. 基本要求可參考第8頁
包含兩種不同大小的線
(如﹐內配線與保險絲引線)
U型端子的拉力也取決于配線的類型。

基本要求可參考第8頁﹐當同一個端子上打接有兩種不同型號配線的情況時﹐拉力測試時應按更細的線的標准來進行﹕
例如﹕有一個端子上打接有18AWG及20AWG配線各一根﹐所以不管是測試18AWG 配線還是20AWG的線都應按更細的一根(即20AWG)的測試標准(60N)來進行拉力測試。

同一個端子只能進行一次拉力測試. 當一個端子上有兩根配線時﹐測試完一根﹐要測試另一根時要重新拿一套新的配線組進行。

核准﹕審核﹕制定﹕
一些沖壓不良的示例
在沖壓的連接部位不允許用焊錫
端子插接處彎曲變形
絕緣管超出到接觸區
剝線不良的示例
刀片太鈍或刀片間的距離不正確:
線皮切割不正確
刀片太鈍:
線皮切割不正確
刀片間距離太小:
線芯被損壞或移動
刀片太鈍或調節不正確:
有少量線皮留在線芯的切割處
剝線儀器的夾子損壞或在夾子上有金屬薄片:
線皮損壞
線芯處理不正確﹕
線芯未旋轉
線芯處理不正確﹕
線芯未旋轉且散開
線芯旋轉過度﹐于是線芯在打結管中的分布得
不到保障﹕增加了線的截面積
P h i l i p s 客戶快速連接端子測試檢驗標准
修訂記錄
版本 日期 變更記錄
1 2003/10/14
第一版本 2 2004/4/22 修改第10頁第2點
分發單位:
口GDPQC ﹐技朮, 口TDPQC ﹐技朮 ﹐口MDPQC, 技朮﹐ 口CDPQC, 技朮﹐口IDPQC ﹐技朮﹐
口PDEPQC ﹐技朮 ﹐ 口品保: 品工 TDFQC ﹐TDQA ﹐GDFQC , QA ﹐CDFQC ﹐
CDQA
﹐IDFQC ﹐IDQA ﹐MDFQC ﹐MDQA ﹐ 口 R&D 煎烤器組﹐研服中心 文件偏號﹕PSIP-Philips-005TKL 譯文版次﹕第2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