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业分层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业分层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 )A.真理是普遍的B.真理是有条件的C.真理是主观的D.真理是绝对的【解析】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题干强调其适用范围则是强调条件,B 符合题意;A、C、D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 B2.毛泽东说过:“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这句话表明( )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解析】毛泽东这句话说明真理只有一个,谁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谁就发现了真理,可见,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故答案选B。

A、C、D观点错误,应排除。

【答案】 B3.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

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0。

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说明( )A.人的认识只能是近似正确的B.真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解析】题中材料“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表明真理是有条件的,故C项符合题意;A项否认了人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故B错误;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 C4.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 【导学号:25520100】A.真理和谬误不容混淆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D.真理与谬误是无法分开的【解析】A、C两项不符合题意。

D项表述错误。

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深化高考改革,在争议中前行①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十六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

②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措施被明确提出。

③2017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再次展开。

针对各方争论的焦点问题,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多方征求意见,全面推进。

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设问】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深化高考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体现的哲理。

第一步:获取信息,调动知识实第二步: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通过专家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并完善高考教育改革的方案。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针对各方争论的焦点问题,经过反复讨论,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多项具体化措施在实践中被明确提出。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顺应了当前教育的实际,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基础巩固1.“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味道越好,其营养价值也越高。

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

上述材料说明( )①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②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③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真理与谬误无明显的界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观点错误。

答案:A2.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

可是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星期【课标解读】1. 本框知识点:(1) 识记真理的含义。

(2) 理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3) 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4).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学习重点、难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作业反思】【知识梳理】〖自主学习〗1.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人们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

真理是标志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范畴。

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______,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_________来说的,都是主观与______、理论与_______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______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______是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________________。

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_____________。

认识受到各种_____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________,再从_______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______。

作为认识主体的______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_______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____________。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时训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时训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选择题1.漫画讽刺了( )A.没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B.没有坚持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C.没有看到认识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差别D.没有看到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解析:A 公鸡能下蛋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2017·广东七校联合体联考)古人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

因此,人们以“螟蛉”比喻义子。

后来人们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

原来螟蛉并非义子,而是被用作蜾蠃后代的食物。

人们对蜾蠃的认识表明( )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受制于主客观条件③只有在实践中获取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D 古人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得出蜾蠃不产子的错误结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得出螟蛉被用作蜾蠃后代的食物这一结论,表明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②④符合题意。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没有终极真理,①说法错误。

③说法过于绝对,在实践中获取的正确认识才具有真理性,别人的经验如果是正确的,也是真理。

故选D。

3.歌德说:“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反复宣传。

”这说明( )A.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B.少数人的意见才是真理C.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解析:A 本题考查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说法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C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D说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材料反映了真理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A符合题意。

4.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答案:C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 2 课时
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
栏 目 链 接


一、正确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真理内容 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是指 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
1.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 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观条件是指具 体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是指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知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识结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生
理素质等);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
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在着多个真理性的认识是错误的。

释 3.坚持客观真理,必须反对主观真理。“有用即真理” 就是一种典Hale Waihona Puke 的主观真理论,是唯心主义哲学中颇具代表
栏 目 栏 链 目 当作随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接 链 接
性的真理观。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
的统一 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不同时期的发展观和公平观的内容不同,说明真理 都是具体的,①说法正确;“党的十八大对发展观和公平 观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说明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④说法正确;②③观点错误,应排除。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课件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真理是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客观的 ③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
等”
④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属性
理解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这个条件和 真理是
范围内,真理是绝对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有条件的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特别提醒] 真理的向前发展,并不意味着被超越的真理中 包含着错误的内容或真理已经被推翻了。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的、已经确定的真理,Βιβλιοθήκη 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内,永远是真理。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 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 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析] ①正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了新时代以及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转化,说明了我们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②正确,改革发展的
丰富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题中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创新性论断表明了改革发展的实践
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③错误,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受
复性 从认识到实践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
践中检验和发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3456789
8.看出错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 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在实践中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
C.只有掌握科学理论的人才能发现真理 D.谬误虽然来源于实践但不需要实践检验 解析 A与题意无关,排除。 C错误,不掌握科学的理论同样可以发现真理。 D错误,认识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材料说明人们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B符合题意。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者泾渭分明,不能混淆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 联系 有条件的,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和条件,真
理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
典例运用
典例1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大多
知识结构
素养提升
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 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我们党对依法治国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 过程。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党对依法治国问题不断深 化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 近年来,法治中国建设奏响了新的乐章,但我国社会的法治精神依 然淡漠。在自媒体时代,人民群众则普遍信奉“主流代表真理”的观点,习 惯性地根据社会舆论的风向判断是非对错,而忽略客观事实本身。 (2)结合材料二,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简要评价“主流代表真理”的观点。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面对网络民主的发展,有人担心地提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 议中走失”。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6课第2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6课第2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公共参与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
3.如何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 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 政治认同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
无止境的过程?
平等。
1
主干知梳理
2
知识小结
3
释疑解惑生华
4
重点难点突破
5
随堂达标验收
6
课后素养演练
主干知识梳理
知识点 1 真理是客观的
•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 认识到实践的循环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 ____波_浪__式_前__进____或_____螺_旋__式_上__升___。
• 4.____与_时__俱_进____,开_拓__创_新________,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 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 恒的使命。
• (2)从认识的_客__体_____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 ,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 (3)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____实_践__到_认__识____,再从____认__识_到__实_践____的多次反复才能完 成。
•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 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 ___社__会_实__践____是不断发展的。
• 1.含义:真理是标主志观_同__客_观__________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2.最基本的属性:客_观_性________。真理面前__人__人_平__等_____ 。
知识点 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1.真理都是_有__条_件______的。任何真理超出了自己的条件 和范围就会变成__谬_误_____。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4.人们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发了“绿色革命”。高产优质 物种培育成功使富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灭 绝,造成严重的生态和道德方面的问题,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 新的课题。这表明( ) ①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人们的认识是具体的有 条件的 ③认识的无限性表明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限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合 作 探 究]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 对的、永恒的。” 思考: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 提示: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的 基本属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 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 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 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真理是绝对的。
解析 基因工程的发展,使富足成为事实的同时也带来严重 的生态、道德问题,引起新的困惑和课题,这说明人们的认 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的认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人们可以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故③说法错误。 答案 B
5.大亚湾国际合作实验室首次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 并获得了精确的测量数值。这次实验发现,让我们可以更深 入的了解这种“幽灵粒子”的基本特性。这主要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解析 大亚湾国际合作实验室对中微子第三种震荡模式的发 现,说明人们的认识是无限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 过程,C正确。规律是客观的,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但 不能被改造,B本身说法错误;A、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浙江专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新人教版

浙江专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新人教版

(2)无限性 含义:人类认识是 无限 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_永__无__止__境__ 的过程。 理解:认识的_对__象__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 _主__体__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_基__础__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 展的。 (3)上升性 含义: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_波__浪__式__前进或_螺__旋__式__上升的过程。 理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4)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 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相对地上升到了高一 级的程度。 2.认识的方法论是什么?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 认识 和 发现 真理,在 实践中 检验 和 发展 真理。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真理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真理。
(2)如果不顾条件的变化照搬照抄真理,或者超越历史条 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 条件之下,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3)真理需要发展,需要向前推移,一切把真理凝固化、 僵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而谬误则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F )
点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另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
会变成谬误。
2.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F )
点拨: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 次反复的过程。
3.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F )
点拨: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表明追求真理 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3.认识的上升性:认识的过程是一种 波浪式 前进或螺旋式 上升的过程。 重点提醒:在认识过程中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 是直线式的前进;二是“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4.方法论意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 发现 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 发展 真理。 重点提醒:真理不断向前发展≠真理中包含错误的内容或真理已经被推翻。 请思考:有人认为,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意味着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提示 F。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的特点,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 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归纳提升
1.正确理解真理的属性
属性
理解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自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真理是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客观的 ③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这个条件和范围内,真理是绝 真理是 对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又是 有条件的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 实践水平 的限制,总要受 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 本质 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 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 物质世界 。 (2)作为认识主体的 人类 是世代延续的。 (3)作为认识基础的 社会实践 是不断发展的。
12345
第案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

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识记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属性.2.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3.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了解并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2。

科学精神:能够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错误!主观同错误!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正确反映。

2.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错误!客观性。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人们的错误!立场、错误!观点和错误!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错误!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错误!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错误!条件和错误!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1)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错误!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错误!客观、理论与错误!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021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当堂达

2021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当堂达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开展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在对同一确定的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解析:A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造、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的认识可能有多种,但真理只有一个,即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正确。

2.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梦想。

这说明( )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解析:D 真理是客观的,尽管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不管人们的地位如何,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所以D项正确,C项错误;不能简单地认为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A项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项错误。

3.认识具有反复性,是因为( )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④人们不可能认识事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A 人们的认识由于受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限制,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屡次反复才能完成。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因此,④错误。

4.改革从一开场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无可防止地伴随着“不同声音〞。

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还是今天的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

这说明(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限开展解析:C “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表达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C符合题意,B与题意不符;A错误,真理只有一个;D内容题干未涉及,不选。

5.“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珍贵。

〞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解析:C 之所以说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珍贵,是因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开展的。

过去占有的真理,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就可能不再是真理,因此要求人们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应选C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题发挥】 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是辩证统一的 (1)真理的客观性强调了真理只有一个,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真理是绝对的、 唯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是指随着条件和范围的变 化,真理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变成谬误。但随着条件和范围的变化而 变化的这种真理性认识,同样具有客观性,其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内涵: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__永__无___止__境_的过程。 (2)原因:认识的对象是__无__限___的___变__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 是__世__代___延__续_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__不__断___发__展_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 (1)内涵:认识过程是一种__波___浪__式__前进或__螺__旋___式__上升。真理永远不会 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2)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_认识_____和_发___现__真理,在实践中 _检___验__和__发__展__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基础·初探] 1.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_主___观__同_客___观__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_正___确__反___映__。 (2)真理的客观性 ①地位:是真理_最___基__本__的属性,真理面前___人___人__平___等_。 ②表现: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 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与谬误的界限_不___容__混___淆__。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属于认识的范畴。 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体验·落实] 下面漫画讽刺了( )
A.没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 B.没有坚持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没有看到认识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差别 D.没有看到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破题思路】 1.定考点:真理的特点。 2.抓关键:公鸡能下蛋。 3.析选项:选 A。公鸡能下蛋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 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
的客观性,理解任何真理都是具 一个过程。
体的、有条件的。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
3.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具 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体事例,说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 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限性,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真 理 是 客 观 的、具 体 的 有 条 件 的
【解析】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是绝对 与相对的统一,不是永恒不变的。A、D 说法不准确。B 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 符。C 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C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基础·初探]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内涵: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 到实践的__多__次___反__复_才能完成。 (2)原因 ①主体条件:具体的_实___践__水___平_,不同的立场、__观__点__、方法、_知___识__水___平_、 思维能力、__生__理___素__质_等条件的限制。 ②客体条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__本___质_的暴露和展现也有 一个过程。当知堂识即点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核心速览
1.通过具体事例,了解真理的含 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义,正确对待真理和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
思考:怎么判断一种思想是否是真理? 提示:一种思想是否是真理,取决于它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不是取 决于是否被社会公认。
[要点·深耕] 1.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是实 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决定了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 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认为在同一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存在着多个真 理性的认识是错误的。
(3)坚持客观真理,必须反对主观真理。认为“有用即真理”等观点,是唯 心主义哲学的真理观。
2.如何理解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1)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 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 变成谬误。 (2)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 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 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 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 转化为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 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_谬___误__。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_具___体__的_历___史__的统一。 (3)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真理的__条__件___性_和_具___体__性__表明,真理和荒谬往 往是相伴而行的。
[再练一题] 1.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 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真理之 所以要孜孜不倦地追求,是因为( ) 【导学号:25520097】 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