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9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曼昆第9版教材下载及视频网课

宏观经济学曼昆第9版教材下载及视频网课

宏观经济学曼昆第9版教材下载及视频网课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来源:才聪学习网目录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网授精讲班【共47课时】电子书(题库)•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试看部分内容宏观经济学科学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东南大学2005研)答: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二、简答题宏观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是什么?(西安交大2004研)答: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具体而言,宏观经济学主要采用以下分析方法:(1)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的实质就是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分为经验实证和逻辑实证两种方法。

宏观经济学第9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宏观经济学第9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图进行说明:
➢ 家庭在经济中具有两个基本角色: 既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者,又是 生产要素的供给者。
➢ 企业在经济中的角色主要有两个: 一是生产者的角色;二是需求者的 角色。
GDP的衡量
➢ 图中有两层循环,里面的循环代表包子和劳动的流动(实物流);图中外面的循环 代表相应的货币流向。
➢ GDP是从生产包子中得到的总收入,它等于工资和利润之和(上半部分)。 ➢ GDP也是购买包子的总支出,为了衡量GDP,既可以考察货币从企业向家庭的流动,
➢ 关于GDP的几点说明 •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 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
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 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
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 GDP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GDP的衡量
收入法与支出法的等价性:循环流程图 为了说明核算GDP的收入法与支出法的等价性,宏观经济学通常用循环流程
主要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失业及其衡量
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家庭调查 相关指标 失业的类型 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主要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失业及其衡量
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通货膨胀


增长问题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衡量
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 076 7
24 891 308 137
1995 3
66 11 11 377 197 32
滞胀
➢ 所谓滞胀,其含义是经济体出现了高失业率(停滞)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现象 ➢ 滞胀作为一个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它将失业和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宏观经济学讲义9

宏观经济学讲义9

2-4 最优储蓄率的确定
• 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资本积累水平被称为 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 人均资本存量的选择应能够使人均收入与 人均储蓄之间的垂直距离达到最大化,这 个稳态的资本存量水平就称为黄金律水平 • 可以把人均消费看成是储蓄率s的函数,即 ∧* • Max: c* = (1 − s) f (k ( s))
新兴工业化国家全要素增长率(%)
100% 80% 60% 40% 20% 0% -20% 香港 新加坡 韩国 中国台湾
资本贡献率
劳动贡献率
TFP增长率
§4 增长的收敛性
• 1、收敛的含义 • 收敛分类:绝对收敛、条件收敛、 收敛 • 绝对收敛是指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国家与初 绝对收敛 始人均产出较高的国家相比,有更快的经济增长 速度,不同经济系统间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 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 • 条件收敛 条件收敛是指在控制了稳态之后,初始收入低的 国家或地区,相比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有更快的 增长速度。 • 收敛是指不同经济系统间人均收入的离差随时 收敛 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
储蓄率的变动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
• (1)如果一个经济保持较高的储蓄率,它 会保持较高的资本存量水平和较高的产出 nk 水平 f (k )
s ' f (k )
sf ( k )
k
* 1
k
* 2
k
劳动力增长率变动对稳态增长率的 影响
• 当劳动力增长率增加时,均衡时实际GDP 水平有所下降,较低的人均资本水平意味 着较低的稳态产出水平
γ A = γ A − α K γ K − α Lγ L
• 上式也被称为索洛剩余
3-2 增长核算的经验证据
• 索洛利用这种间接测算法首次估计了资本、 劳动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在1909-1949年之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为 2.9%,索洛认为其中0.32%要归功于资本 积累;1.09%时由于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而 剩下的1.49%则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9章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9章

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就是( )的市场价值总与。

A.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B.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C.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D.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2、名义GDP与实际GDP的主要区别就是( )。

A、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B、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3、如果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等于( )。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5、政府向公务员支付的工资属于( )。

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6、如果个人收入为3000元,个人所得税为150元,个人消费为2000元,个人储蓄为8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

A、3000元B、2850元C、2000元D、1000元7、下列关于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

A、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CPI上B、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GDP平均指数C、CPI衡量一国(或地区)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GDP平减指数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D、GDP平减指数与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8、假设2011年为当年,2011年的CPI为120,再假设上一年即2010年的CPI为100,在201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

A、12%B、16、7%C、20%D、26、7%9、失业率就是指( )。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笔记(9第九章经济增长及其核算)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笔记(9第九章经济增长及其核算)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九章经济增长及其核算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珍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增长的典型事实1.各国经济增长迅速无论是兴旺国家还是后来居上的开展中国家,其经济都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持续增长。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产出也会以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增长。

但是,面对不断出现的信息技术和日益明显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人均产出的增长可能并不像新古典模型预期的那样保持不变。

世界历史上曾经有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第一次是美国对英国的追赶;第二次是日本对美国的追赶;第三次是韩国对西欧国家的追赶。

进入21世纪,新兴市场国家以及一些成功转型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2.各国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存在巨大的差异一个国家的初始禀赋对该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有很大影响。

初始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重要因素:(1)自然资源。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本国或本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经济增长初始条件的不同,导致今后的经济增长在不同的路径上进行,各要素的收入水平也会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2)地理位置。

地理环境对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主要表达在对外交流的难易程度上。

地理条件是影响落后国家经济收敛的一个重要因素。

(3)劳动力供应。

在长期增长中,劳动力供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参加工作的劳动力数量是整个经济体可以使用的劳动力资源,以后每年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又是产出增加的直接原因。

(4)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表达在人体内、对生产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的有用知识和技能。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和不竭源泉,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人力资本自身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

宏观经济学第9章 支出乘数:凯恩斯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9章 支出乘数:凯恩斯模型
25
固定价格水平下的实际GDP
实际支出、计划支出与实际GDP 计划总支出=计划的消费支出+计划的投资+计划的政 府支出+计划的出口-计划的进口 计划总支出曲线概括了计划总支出与实际GDP的关系
实际总支出= 实际GDP
计划总支出可能和实际总支出不同,因此不一定等于实 际GDP
26
固定价格水平下的实际GDP
39
乘数
DY = DN + DA 而
AE曲线的斜率 = DN ÷ DY 所以有
DN = (AE曲线的斜率 x DY) 对DN 进行替换,有
DY = (AE曲线的斜率 x DY) + DA
40
乘数
因为 DY = (AE曲线的斜率 x DY) + DA
整理,得 DA = (1-AE曲线的斜率) x DY
33
乘数
乘数的基本思想
1、投资增加(或其他自发支出的增加),增加了总支出和 实际GDP。
2、实际GDP的增加,使得可支配收入增加。在没有所得税 时,实际GDP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相同。
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导致消费支出(引致支出)的增加。
34
乘数
乘数的基本思想
3、增加的消费支出又会导致总支出的增加。实际GDP和可支 配收入会进一步增加,消费支出还会增加。
----要计算这一乘数,用均衡支出的变动量除以自发支出的变 动量得到
38
乘数
乘数和总支出曲线AE的斜率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总支出曲线AE 的 斜率。AE曲线越陡,乘数就越大
总支出与实际GDP变动,是因为引致 支出与自发支出变动
DY:实际GDP的变化量 DA:自发支出的变化量 DN:引致支出的变化量
DY = DN + DA

宏观经济学9

宏观经济学9

宏观经济学9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 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表明总供给曲线是长期总供给曲线。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 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 若扩张总需求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 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 在IS曲线的右侧,I<S。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 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 在萧条时为取得年度预算的平衡,政府必须降低税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 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 自然失业率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减少。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4. 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5. 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6. 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7. 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无数个。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9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9

第9章总供给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不完全信息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是阐述经济主体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并不能掌握所有相关信息从而影响总供给的模型。

不完全信息模型假设市场出清,即所有工资和价格自由调整使供求平衡,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是因为对价格暂时的错觉。

此外,该模型还假设,经济中的每个供给者生产一种单一产品并消费许多产品。

由于产品数量如此之多,供给者无法在所有时间中观察到所有价格。

他们密切注视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但对他们消费的所有产品的价格关注较不密切。

由于信息不完全,他们有时混淆了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

这种混淆影响了供给多少的决策,并导致物价水平与产出之间在短期的正相关关系。

当物价水平发生了未预期到的上升时,经济中所有供给者都观察到了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价格的上升。

他们都理性而错误地推断,他们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

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并生产得更多。

总之,不完全信息模型说明,当实际物价超过预期物价时,供给者增加其产出。

由Y=Y+α(P-P e)可知,当产出背离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背离自然率。

2、黏性价格模型:性价格模型即阐述黏性价格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

黏性价格指不能迅速反映产品市场供求的变动,只能缓慢地根据产品市场状况改变而调整的价格。

该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不是价格制定者。

该模型表示为Y=Y+α(P-P e ),说明了产出与自然率的背离和物价水平与预期物价水平的背离是正相关的。

3、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9-2-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PC)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考研题库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考研题库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考研题库单选题1.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最有可能遭受财务损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研]A.政府B.欠债的穷人C.放贷的富人D.贷款的企业【答案】C【解析】根据费雪定律r=i一x,保持名义利率不变,通货膨胀率增加会导致实际利率降低,有利于借款者,不利于贷款者。

通货膨胀使名义工资上升,在累进税率制度下,导致消费者进入更高的纳税区间,使政府的税收收入增加,对政府有利。

2.人口学家预言老年人的比例在未来20年中将要提高,根据生命周期假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上海财经大学2017研]A.未来国民储蓄将提高B.现在国民储蓄率会下降C.现在和未来的国民储蓄率都会下降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D【解析】未来老年人占比增大将导致未来国民储蓄率下降。

但是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这阶段性的提高了人们现在的储蓄动机和国民储蓄率。

3.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分歧不包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研]A.政府是否应该干预经济B.经济是否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C.潜在产出是否取决于要素的投入量和技术水平D.名义价格与货币工资的调整是否具有灵活性【答案】C【解析】C项,宏观经济学家尤其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两大主要流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经过近二十年的争论,目前在四个问题上基本上达到了共识。

其中包括:在长期,GDP依赖于劳动、资本和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

当生产要素增加和技术水平提高时,GDP增长。

3.在哪儿可以看到全部题库内容()。

A. 百度达聪学习网B. 站内搜索曼昆C. 找到对应的资料即可4.如果在稳态的时候资本大于黄金率,那么减少储蓄率导致了在向新的稳态转移过程中的消费()。

[上海财经大学2018研]A.上升B.减少C.先上升,后减少D.先减少,后上升【答案】C【解析】如果在稳态的时候资本大于黄金率,也即从资本过多开始,储蓄率的下降引起消费的立即增加和投资的等量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资本存量减少时,产出、消费、投资同时减少。

宏观经济学9-1 总需求:建立和应用IS-LM模型

宏观经济学9-1 总需求:建立和应用IS-LM模型
考虑政府购买增加ΔG。凯恩斯交叉中的政府购买乘数告诉我 们,在任何给定的利率上,财政政策的这种变动使任何利率下的 收入水平都增加ΔG/(1-MPC)。
因此,IS曲线向右移动ΔG/(1-MPC)。政府购买的增加既提高了 收入又提高了利率。
26
图11—1 IS—LM模型中政府购买的增加 政府购买的增加使IS曲线向右移动。均衡从A点移动到B点。收入从Y1增加到 Y2,利率从r1上升为r2。
2
1 - 产品市场与IS曲线
利率、投资以及IS曲线
凯恩斯交叉作了一个简化假设:计划投资水平I固 定不变。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关系是计划投资取决于 利率r。
为了把利率与投资之间的这种关系加到我们的模 型中,我们把计划投资水平写为:
I=I(r)
4
图(a)表示投资函数:利率从r1上升 到r2使计划投资从I(r1)减少到I(r2)
M P s
MP
M/P
实际货币余额
14
2、货币需求
(1)对实际货 币余额的需求:
r
利率
M P d L(r )
r:是人们选择持有多少货 币的一个决定因素,持有
货币的机会成本
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是因为 更高的利率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需求量
M P s
L (r )
MP
M/P
实际货币余额
15
利率调整到使货币 供给等于需求时的 位置: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1 产品市场与IS曲线 2 货币市场与LM曲线 3 结论:短期均衡
在本章建立的总需求模型称为IS—LM模型(IS—LM model),是 对凯恩斯理论的主流解释。这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在任何一种给 定的价格水平下什么因素决定了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学自我总结

宏观经济学自我总结

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国民收入和衡量1.C+I=C+S=Y 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S代表储存,Y代表国民收入2.加入政府部门之后变成:C+I+G=C+S+T G表示政府购买;T表示税收。

3.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某一个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的最终市场价值。

(GDP体现一国综合国力。

政府税收多)4.国民生产总值:GNP: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常驻居民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比如说一个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所创造的市场假期也计入GNP,但是在中国工作的美国人却不计入)5.GNP体现国民的购买力。

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VS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国内生产总值潜在GDP/潜在产出/潜在的国民收入:一个经济社会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

(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被充分利用下所实现的产出。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CPI:反映价格水平变动对居民生活费用的实际影响7.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GDP/AD=C+I+G+NX 消费支出+投资+政府需求+净出口额收入法:国内总收入(Gross Domestic Income, GDI)= A: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要素收入)+ B: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 C:折旧(B、C同样构成产品市场价值中的生产成本)●第十章总需求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消费函数和储存函数消费函数:可以把消费看做是收入的函数:C=F(y) 即C=C0+cY解释等式:C0为自发消费或自主性消费,c是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收入所引致的消费变动量,称为MPC=c=△C/△Y,△C为消费增加量,△Y为收入增加量)平均消费倾向(APC)就是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消费/国民收入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假定储蓄仅受收入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储蓄是收入的函数,记为:S = g(Y)S = Y-C=Y-(C0+cY)= -C0+(1-c)YMPS=△S/△Y APS=S/Y均衡产出:一个经济体总收入恰好与总支出相等时的总产出。

宏观经济学第9章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第9章消费函数
均值:YP Y 1 Y1
•式中,YP为恒久收入; 为权数;Y和Y-1分别为
当前收入和过去收入。
•如果 =0.6,Y=12000元,Y-1 =10000元,则
•YP=0.6×12000+0.4×10000=11200(元)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取决于恒久性收入。
•假定C
向仅为c
• 根据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人 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 则消费倾向会下降。
• 因此,总储蓄和总消费会部分地依赖于人口的年龄分 布,当更多人处于储蓄年龄时,净储蓄就会上升。
• 除了想使自己一生平稳消费这点,还有一系列因素会 影响消费和储蓄。
– 例如,当有更多人想及时行乐的话,储蓄就会减少;
=cYP=0.9YP,则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 ,明显低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c。
•在上述例子中,c =0.9×0.6=0.54。
• 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原因是,当收入上升 时,人们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是否会一直继续 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充分调整其消费。
• 相反,当收入下降时,人们也不能断定收入的 下降是否就一直会如此。因此,消费也不会马 上产生相应的下降。
–因为一向过着相当高生活水准的人,即使收入降低, 多半也不会马上因此而较多地降低消费水准,而会继 续维持相对较高的消费水准。所以,消费固然会随收 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易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因此,在短期内观察时,可发现在经济波动过程中, 收入增加时,低水平收入者的消费会向高水平收入者 应有的消费看齐,但收入减少时,消费水平的降低却 相当有限。
• 从联系上说,不管二者强调的重点如何不同,但都体现了一个基 本思想:即消费者是前向预期的决策者(也就是眼光向着未来的收 入预期情况,来决定其当前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因而在如下几点 上都是相同的:

宏观经济学第9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宏观经济学第9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2、寡头垄断的成因
存在其他进入该市场的障碍 (1)某些产品的初始投资量很大; (2)技术要求高; (3)市场开拓难; (4)政府管制。
(二)寡头垄断的分类



按产品的性质分类: 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 按厂商数目分类: 双寡头、三寡头和多寡头。 按厂商的行为方式分类: 独立行为寡头和勾结行为的寡头。
由于每个厂商的生产条件是相同的,在均衡产 q1 q2 qn 出水平上,则有:

因此上式可以写成: a (n 1)bq MC 0 1 1
a MC1 q (n 1)b
1
n(a MC1 ) Q nq (n 1)b
1
a n P a bQ MC1 n 1 n 1
* 1 * 2
2a Q 3b
古诺模型可以很容易推广到有n个相同厂商的 行业。市场需求函数为:
P a bQ a b(q1 q2 q3 qn )
假设所有厂商的边际成本相同, MC1 MC2 MCn 则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a 2bq1 b(q2 q3 qn ) MC1 0
P P* P1
MC AC d
O 图 9-9
q*
q1 卡特尔的不稳定性
q
(五)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描
述了在市场里,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领导
厂商,有一个或多个追随厂商这样的行业。
与古诺模型的最根本区别

领导厂商在决定其最优产量时,把追随
厂商的反应函数看作是给定的,而不是 以它们的产量为给定的。

(六)价格领导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及答案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9章)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9章)
中级宏观经济学
常州大学
季小立
本次教学内容——第九章 有效需求
一、有效需求的概念 二、有效需求的决定 三、有效需求的变动 四、有效需求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
第一节 有效需求的概念
总需求形成的前两个环节:意愿购买和有效需求。 研究的重点是:有效需求的决定和有效需求的变动。
第一节 有效需求的概念
意愿购买:使购买者利益最大化的购买称为意愿购买。 ➢ 购买意愿: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他是否
分析我国的情况,至少在1992-2008年期间,只有4年出现储蓄 缺口,看来基本上已经过了储蓄两缺口的难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大家,下节课再见。
例题2
第三节 有效需求的变动
1、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和有效需求 (1)漏出的含义(书P134) (2)注入的含义(书P134) (3)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和有效需求 (4)漏出和注入内涵的扩大
一、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
注入大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增加 注入小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减少 注入等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不变
➢ 1820 年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由于社会有效 需求不足,资本主义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
➢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货币通论》,重提有效需求不足,并建立起 比较完整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有效需求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从而处于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 求,它包括消费需求(消费支出)和投资需求(投资支出),并决定社会就业量和国民 收入的大小。
第一节 有效需求的概念
相关因素:有效需求并不一定能保证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影响有效需求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心理因素和货币供应。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九次讲义.pdf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九次讲义.pdf
Lecture 9
货币、汇率和价格 (一般均衡分析)
• 本讲将在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下,考察 两种主要的汇率体制下的货币均衡和价 格确定。
• 本讲继续假定产量是外生的并处在充分 就业水平上(古典模型) ;产品和资本 要素在国际间可自由流动
汇率制度
•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 固定汇率制的运作
– 中央银行确定本币与一种外币的相对价格,这个固 定价格就是汇率(有时称为该货币的平价),用一 单位外币所需的本币数量表示(美、英例外)。
• 另一方面, E ↑⇒ P ↑⇒ M / P ↓ 直到m = mD
• 实质货币供给恢复到公开市场操作前的水平,超额 货币供给由消除。
• 结论:与资本自由流动时一样。贬值足够大使价格P 的上升与M 的上升同比例而M/P不变。 利率和经常 项目恢复到公开市场操作前的水平。
6
3。资本控制下的汇率政策:
• 所以,本币贬值政策对民间主体征了税!
资本控制与货币政策
• 利率平价不再成立,国内外利率不再相关。 此时上一节的分析会有什么变化?
• 分三个问题谈:
–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情形 –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情形 – 资本控制下的汇率政策
• 从均衡状态开始。设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 操作,购入国债(扩张性货币政策):
• 实质货币供给 m 恢复到公开市场操作前的水平,
超额货币供给由价格上升消除。
• 重要结论: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在浮动汇率制度下, 公开市场操作导致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同比例上升 ,而实质货币供给不变。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汇率政策
• 假设经济一开始处于均衡状态 M = EP*Q /V(i*)
• 冲击:中央银行出人意料地将本币贬值(如为了刺 激出口)

宏观经济学第9章作业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9章作业答案

宏观第九章作业答案1.1、考虑一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索洛经济,为了简单,假定无技术进步。

现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下降。

(a)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每工人平均资本、每工人平均产量和每工人平均消费将发生什么变化?画出经济向其新平衡增长路径移动的过程中这些变量的路径。

(b)说明人口增长率下降对产量路径(总产量,而非每工人平均产量)的影响。

第1题:(a)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简化生产函数,即考虑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要素的情况,现在的生产函数可以简化为:Y(t)=F[K(t),L(t)]。

同时假定该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定义每个人平均产出y=Y/L,每个人平均资本k=K/L, 每个人平均消费c=C/L,则可求得此时的密集形式的效用函数:y=f(k).并且该密集形式的生产函数满足:f(0)=0,f′(k)>0,f″(k)<0,l i m k→0f′(k)=∞,l i m k→∞f′(k)=0.根据K˙(t) = s Y(t) -δK(t),我们可以求得此时的关键方程:(1) k˙=sf(k)-(n+σ)k假设经济在初始时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即满足k*˙=sf(k*)-(n+σ)k*=0.此时,经济中的实际投资等于持平投资,两条线相交于(k*,y*)。

在t0时刻,当人口增长率由n下降到n new后,实际投资线不变,持平投资线发生偏转,此时,k*˙=sf(k*)-(n new+σ)k*>0,实际投资超过持平投资,每个人平均资本开始增加。

根据y=f(k),伴随k的开始增加,每个人平均产出y也开始上升。

而c=(1-s)f(k),所以,每个人平均消费也开始增加。

在t1时刻之后,经济重新达到平衡增长路径后,k*new˙=sf(k*new)-(n+σ)k* new =0, 每个人实际投资等处持平投资,两条线相交于(k* new,y* new)。

k* new、,y* new、c* new 均维持不变,且k* new>k*,y* new>y*, c* new>c*.y=f(k)y=sf(k)(n+σ)kkk n e wk*y n e wy*y(n new+σ)k在t 0时刻到t 1时刻之间,由于k ˙>0,所以每个人平均资本逐步增长。

宏观习题第9章

宏观习题第9章

9失业与通货膨胀9.判断题9.11一位病得很重的会计师无法进行工作,于是成了失业者。

()9.12一位全日制大学生在图书馆拥有一份非全日制工作,他是就业者。

()9.13刚毕业的研究生找到一份非全日制工作,他依然是失业者。

()9.14非自愿失业的前提是: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工资不能下调。

()9.15只要工资有充分弹性,任何现行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9.16一个主动跳槽的员工目前没有找到新的工作,他是自愿失业者。

()9.17失业的存在是因为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工作的人比工作职位多。

()9.18结构性失业的存在是因为工作空缺的类型同失业者的技能不相符。

()9.19失业是因为对劳动力的整体需求下降了,这与经济周期有关。

()9.110失业的存在是因为人们找工作时,所要求的工资率超过了当时的市场工资率。

()9.111如果通货膨胀稳定并且可以被预期,则它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就能够被控制住。

()9.112如果通货膨胀不能被人们预期到,社会交易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9.113非预期通货膨胀的潜在成本之一是使财富从债务人转向债权人。

()9.114由于物价上涨,工人们要求提高工资。

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进型的。

()9.115低失业率有时与高通货膨胀联系在一起,有时则不。

()9.116国内通货膨胀会影响国际贸易。

()9.117制约通货膨胀的“指数化策略”有可能使通货膨胀更加恶化。

()9.118通货膨胀会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的水平。

()9.119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降低政府支出会使通货膨胀一直降下去。

()9.120当通货膨胀成为持续现象时,人们对其预期会使菲利普斯曲线右移。

()9.121政府以通货膨胀来消除自然失业率的努力,其效果都是暂时性的。

()9.122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政府对失业与通货膨胀采取相机抉择的政策是无效的。

()9.123银行贷款增加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9.124政府控制各阶层收入的政策是用来对付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1、提出:马歇尔首先提出,经勒纳发挥形成 的关于在既定的进出口供给条件下,一国货币 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提出的贬值改善国际 收支的条件。 2、中心内容: 在假定贸易商品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前提 下,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本 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nx
nx(y)
O
y
净出口函数曲线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问:汇率上升会增加净出口。但 汇率上升或者说本币贬值的结果 一方面使净出口增加,另一方面 又使本国商品的价格下降,那么, 净出口的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什 么影响呢?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dB X M E 2 (1 x m ) dE E X
由于假设初始的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 即ME=X,所以有:
dB X 2 (1 x m ) dE E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4、结论:
dB X 由: 2 (1 x m ) 可知 dE E dB 1 当 时, 0 x m
第二节 国际的收支平衡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2、组成: (1)经常账户:商品、劳务(运费、版权 支付、利息支付和净投资支出)和转移支 付(汇款、捐赠和援助)。 (2)资本账户:记录国际间的资本流动 (包括:资本输入和资本输出) (3)官方储备:记录官方的黄金和外汇储 备。
第二节 国际的收支平衡
欧元的美 元价格 $/€
S:欧元的 供给曲线
E’ E
J‘ J
O
5、对欧元的供给增 加时,S向右移动,则 均衡汇率下降,欧元贬 值,美元升值。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影响外汇的供求曲线发生移动的因素: (仍假定只有两个国家:德国和美国,德国人 用欧元和美国人交换美元) 美国人有三个原因想要欧元:
其一,想买德国的商品(德外对外出口,美国 从德国进口)[进出口的供给与需求] 其二,想在德国投资;[国际借贷]
其三,想在德国投机(即若美国人认为欧元在 将来会升值,那么他们会持有欧元,可以赚取 升值后的多余的价值,这称为资本增值。)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汇率下降有两个原因: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二、净资本流出函数
(一)资本账户的内容:
1、国际投资:包括本国的个人、企业和政 府在国外购买房地产、外国企业的股票、外国 政府债券,同时也包括外国的个人、企业和政 府购买本国房地产、企业股票和政府债券。
2、国际借贷:包括本国企业和政府从国外 银行、基金会、政府所获得的贷款,同时也包 括外国企业和政府从本国拆借的款项。
第三节 IS-LM-BP模型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将净出口函数和净资本流出函数代入上式 得:
q y n
EPf P
(rw r )
n EPf q ) 化简得:r y (rw P
表示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和利率r的相互 关系。
第二节 国际的收支平衡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几何表达式: 国际收支均衡函数表示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 既定的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 坐标的直角坐标系内,国际收支函数的几何表 示即为国际收支曲线或称BP曲线。
欧元的美 元价格 $/€
S
S’
E E‘ O
J
D D’ 欧元的数量
பைடு நூலகம்
其一,美国在每一个 汇率水平上对德国出口 商品的需求下降了。欧 元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其二,在每一汇率水 平上德国对美国产品的 进口的需求增加了。欧 元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五、实际汇率
(一)定义:是用同一种货币来度量的国外 与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它是对一国商品和 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一 个概括性度量。用公式表示:
e
E Pf P
e:实际汇率 E:名义汇率 P:国内价格水平 Pf:国外价格水平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3、推理: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的价格水平上升, 该国的货币就会贬值,反之则升值,或者说, 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的货币会贬值,通货膨胀 率低的国家的货币会升值。
4、应用:
购买力平价理论不能有效解释短期汇率的波 动,但却揭示出了货币间兑换的实质,即购买 力的比较,因此,可以其可以作为解释汇率应 有的稳定趋势的一种理论,也被认为是解释长 期汇率的一种理论。
dE
即本币贬值有利于国际收支
条件
x m 1 即为马歇尔—勒纳条件
这一条件说明,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时, 只要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本国货 币贬值就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且进出口 需求价格之和越大,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 况的改善就越大。
第二节 国际的收支平衡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O
欧元的数量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3、两曲线的交点J即为市场均衡点,该 点给出了供求双方在均衡时的欧元的数量和 欧元以美元所表示出来的价格,即汇率E。 4、对欧元的需求增 加时,D向右移动,均 衡汇率上升,则欧元升 值,美元贬值。
D‘ D:欧元的需 求曲线 欧元的数量
二、汇率制度
三、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 五、实际汇率 六、净出口函数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一、汇率及其标价 (一)汇率(Exchange Rate)的涵义
又称为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 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 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这种互换关系是名义 汇率。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3、推导:
X B M E 对汇率E求导,并变形有: dB X dX E ME dM E 2 (1 ) dE E dE X X dE M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令: x、 m分别表示出口商品 和进口商品弹性的绝对值,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三、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即BP=nx-F
1、条件:
国际收支平衡也称为外部均衡,是指一国 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即BP=0时。 当国际收支平衡时,nx=F
第二节 国际的收支平衡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2、国际收支均衡函数
※代数表达式:由nx=F得:
※浮动汇率制度又分为:
自由浮动:央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 措施,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决定。 管理浮动: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 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 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从而通 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供求为基 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浮动汇 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起)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六、净出口函数 涵义:净出口是汇率和国内收入水平的函数, 它正向地取决于实际汇率,反向地取决于一国 的实际收入。用公式表示如下:
P 其中,q, , n 均为正参数。 被称为边际
进口倾向。
nx q y n
E Pf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二、汇率制度
1、固定汇率制度:指一国货币同他 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在 一定的幅度之内。
2、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不规定 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 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 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 汇率。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注:汇率下降表示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 币升值,反之,汇率上升则表示外国货币 升值或本国货币贬值。
2、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本国货 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表示的汇率。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三、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例:假设外汇市场只有德国和美国两个国家进行美 元和欧元的兑换活动。并假定,美元为本币,欧元 为外币。 说明:
S:欧元的 供给曲线
欧元的美 元价格 $/€
E
J
D:欧元的需 求曲线
1、S向右上倾斜,说 明如果欧元可以兑换更多 的美元时,将有更多的欧 元持有者愿意供给欧元, 构成对欧元更多的供给 2、D向右下倾斜,说 明当欧元的价格越低时, 会有更多的美元持有者愿 意将美元兑换成欧元。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的定义:是指一国在一定 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 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一定时期内, 对一国与他国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 以系统记录的报表。
1、编制规则:若交易挣得外汇,记入贷方, 支出外汇记入借方,并前加一个负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