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2019届江苏省高三上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苏省高三上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苏省高三上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学者金庸说: “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 , 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

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 , 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

父亲死后 , 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 , 罗马也有这种情况。

一抢位子 , 就要打架 , 就要内乱。

”金庸的观点是A .宗法制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B .宗法制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C .分封制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D .分封制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2.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 “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 , 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主要是指A .官员的职责经常变动并要受制于中央政府B .官员的任职地域经常变动C .官吏来源有一定社会性且由中央任免调遣D .所有官员完全听命于皇帝3. 某条约规定: “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 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 只交所定进口税。

”这一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4. 武昌起义后 , 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 明确实行总统制 ; 1912 年2 月 14 日 ,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 , 3 月 8 日 , 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 , 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联系其目的思考 , 这一改变的缺陷是A .仿效法国 , 不符合中国的国情B .时间仓促 , 缺乏舆论上的准备C .脱离群众 , 无法获得广泛支持D .因人设法 , 损害了宪法的权威5. 1937 年 7 月中旬 , 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

宣言宣布: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 , 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盐城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表1为良渚文化遗址群出土的主要食用植物遗存种类统计表(部分)。

该表可反映良渚先民A.灌溉系统日趋完善B.植物栽培技术发展成熟C.食物来源较为丰富D.已实现第一次社会分工2.许倬云先生在《说中国——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中谈道:“人群的横向流动,在地理空间上形塑了‘中国’,相对而言,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则来自人群或个人在垂A.重农抑商B.什伍连坐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3.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以察举天下非法”,“乘车奏事,居靡定处”,通过听、问、看、访、测、察等方式获取问题线索,了解地方郡国守相的治政情况,但不干预他们的事务,更没有罢黜的处置权。

汉武帝的上述措施A.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B.完善了中央监察体系C.保证了地方吏治清明D.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威4.东晋朝廷对大臣朝见有明确礼制规定,借故不朝是一种“亏法违典”行为。

成帝时,丞相王导“称疾不朝,而私送车骑将军郗鉴”。

尚书令卞壸弹劾其“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要求将其免官。

这一事件说明,当时A.三省形成制约机制B.礼制具有强制性C.相权受到严重削弱D.法律偏向于儒学5.据《唐会要》记载,针对居民突破坊墙侵街行为,自唐肃宗到唐穆宗期间政府多次发布敕文“坊或鼓未动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致使街司巡检人力难周,亦令奸盗之徒易为逃匿,故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一切禁断”。

由此可知,唐朝中期 A .经济发展冲击管理制度 B .城市治理趋于规范 C .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D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6.宋代船户在户籍上被专列为一项,称为“海船户”。

盐城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盐城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盐城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四大发明中阻碍最为久远,对文明进展和社会进步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 B C D2、以下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A.春风中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D.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3、〝大抵徽商……其所积蓄,那么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材料讲明徽商A.注重扩大对外贸易 B.注重扩大商业资本C.注重谋取政治地位 D.注重扩大经营范畴4、15世纪中国显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5、右图反映的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历史阻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C.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小讲是社会的缩影。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有①封建礼教遭到猛烈抨击②近代文学发生重大变化③先进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④初步认识到劳工的力量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7、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欢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

……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通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

材料讲明他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阻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8、从以下表格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年代阵亡人数1937 1251301938 2492131941 1449511942 87719A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全然保证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奉献9、毛泽东制造性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系统论述是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相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0、右图提供的信息讲明当时中国政府A.积极开拓国际市场B.进行国营企业改革C.实行社会主义改造D.进展中外合资企业11、以下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借鉴了近代西方的代议制 B.表达了主权在民的思想C.是直截了当民主制的一种形式 D.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最要紧方式12、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截了当通邮全面启动,两岸〝三通〞时代随之到来。

江苏省盐城市盐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盐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盐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乾隆皇帝曾给英格兰国王乔治三世写过一封信。

其中写道:“况西洋诸国甚多,非止尔一国。

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来京,岂能一一听许?”这种状况开始打破于(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B2. 《东方杂志》记载“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

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

”材料反映了A.废除八股导致社会习俗根本改变B.科举考试命题均以报纸为蓝车C.改试策论促使士于广泛阅读报刊D.改试策伦得到士人的普遍拥护参考答案:C3. 文艺复兴时期,教皇尼古拉五世为人文学者提供资金和古典文化资料,教会为人文主义者展示艺术作品提供场所。

这些情况表明()A.教皇教会大力倡导文艺复兴B.人文学者维护宗教神学权威C.教会支持推动文艺复兴发展D.人文艺术创作以宗教为体裁参考答案:考点:文艺复兴.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教皇教会的支持对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和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教皇尼古拉五世和教会为人文学者资金、古典文化资料、展示艺术作品提供场所,这有利于文艺复兴发展,但是并不能说明教皇教会大力倡导文艺复兴,故C项正确,A项错误.人文学者是反对宗教神学权威,注重人,肯定人的价值,故B项错误.人文艺术创作以宗教为体裁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排除.故选C.4. 下列为“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表,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女性而言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女性取得了同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B.使女性走出家庭步入公共领域C.提高了女性的参政意识和社会地位D.女性彻底摆脱传统伦理的束缚参考答案:C5. 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

江苏省盐城市历史高三上册期中自测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历史高三上册期中自测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历史高三上册期中自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禹在建立夏朝过程中,主要做了哪些事情?(3分)A. 创制了王位世袭制B. 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C. 制定了礼乐制度D. 确立了分封制答案:B解析:禹在建立夏朝过程中,为了维护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这是夏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A项王位世袭制是在禹死后启继承其位置时开始的,不是禹在建立夏朝过程中做的事情;C项礼乐制度是在西周时期形成的;D项分封制也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商鞅变法中,直接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措施是(3分)A. 废井田,开阡陌B. 奖励耕织C. 奖励军功D. 推行县制答案:C解析: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措施,规定按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相应的爵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世代享受爵禄的特权,严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A项废井田、开阡陌,承认了土地私有制,从经济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但不是直接打击;B项奖励耕织,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但与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无直接关系;D项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与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无直接关系。

3.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3分)A.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B. 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C.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郡县制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答案:D解析: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但是,郡县制并不能完全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因为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地方官员的权力过大、地方经济实力的增强等。

因此,D项表述不正确。

4.唐代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3分)A. 中央机构增设许多新的职位B. 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C. 中央各部门职权分工明确,既相互牵制,又密切配合D. 扩大相权,削弱君权答案:C解析: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将中央的职权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负责具体事务。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20分。

1.(2019·江苏盐城)盐城在秦代属东海郡,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

由上述材料可知,古代盐城地区曾实行过()A.禅让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行省制2.(2019·江苏盐城)“公元 26 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

”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3.(2019·江苏盐城)南宋时,临安城周围有一批具有卫星城的功能的市镇。

这些市镇各具特色,如湖州是著名的米市,其他还有水市、菜市、柴市等。

由此可知当时()A.文化发达 B.手工业兴旺C.商业繁荣 D.海外贸易发达4.(2019·江苏盐城)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下列属于对该地区管理的措施有()①设宣政院②设伊犁将军③设行省④设驻藏大臣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5.(2019·江苏盐城)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 D.《九国公约》签订后6.(2019·江苏盐城)“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基于这一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的()A.政治制度 B.科学技术C.思想文化 D.生活方式7.(2019·江苏盐城)“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中国存亡,就在此举!”材料中的“此举”指的是()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8.(2019·江苏盐城)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失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但从抗日局势来看,这场会战()A.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C.是中国军民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9.(2019·江苏盐城)4月23 日的那一晚,整个南京城的人们恐怕都难以入眠,等待着这个城市的又一次历史交替,国民党的军队和警察都撤了。

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试题(含解析)
误;据资料没有表现马克思主义学说,C错误;资料说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波及对西方
- 6 -
文明的态度,D错误。
9.公民革命期间,共产党人彭湃在广东倡始并组建农民协会,调停民间纠葛,办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进而防止地主劣绅的剥削,有效保护基层公众的亲身利益。对此理解正确的

A.农民协会是工农苏维埃政权
秋礼坏乐崩的标记,B正确;资料没有表现社会转型,A错误;资料表现的是发生在晋国的内
乱,没有波及吞并战争,C错误;资料表现的是发生在晋国王室的内争,没有波及地方,D错
误。
【点睛】“曲沃代翼”开始提及曲沃是当时晋国小宗的文侯的弟弟城市的封地,而翼城则是当时晋国的国都,但是曲沃却比翼城繁华宏大。这就为此后埋下了隐患。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於翼。翼,晋君都邑也。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宾相桓叔。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於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所学可知,汉武帝重用儒学之士,C正确;据资料说的是学校的建立及“用天下之圣人”等
问题,A片面;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期间解决了王国问题,B错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资料与其没关,所以D错误。
3.如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正面上部有10枚方孔圆钱纹,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同“佰”)流转履行”。下部有一仓廪图,有三
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晋世家》载:“(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邑大朴翼。翼,晋君都邑也。”以后,桓叔之孙晋武公伐翼,灭晋络侯,“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当时

2019届江苏盐城射阳二中高三上第一次学情检测(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苏盐城射阳二中高三上第一次学情检测(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苏盐城射阳二中高三上第一次学情检测(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2. 《南齐书·孔稚珪传》云:“所奏缪允者,宜写律上,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

”由此可知南朝时期A.已经不再推行九品中正制度B.出现考试选官的科举制C.世家大族已失去选官垄断权D.可以通过学校试经入仕3. “ 其车之制,除压栏木及列槛椿外,车身用板作槽,长可二丈,阔则不等,或四寸至七寸;高约一尺。

槽中架行道板一条,随槽阔狭,比槽板两头俱短一尺,用置大、小轮轴。

同行道板上下通周,以龙骨板系其在上。

大轴两边各带拐木四茎,置于岸上木架之间,人凭架上踏动拐木,则龙骨板随转,循环行板刮水上岸……”材料所述工具A.两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B.标志着古代水利设施的完善C.开启了农具自动化先河D.是农业灌溉机械的重大改进4. “尝考历世盐法……及汉武始立榷(专卖)法,为牢盆(国家发放的煮盐工具)之制。

自是历代皆踵行之。

计其利,于军国之费略于半,唐宋及元因之。

有加无瘳(减损),大抵率由养兵多而资费广,故不能革也。

”下列对该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历代政府都实行垄断食盐经营制度B.垄断食盐经营的目的之一是解决财政问题C.“故不能革”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识D.该制度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5.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共和行政焉。

是后或力政,彊乘弱,兴师不请天子。

”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诸侯争霸危及中央集权B.周召二公开启古代丞相制度C.礼崩乐坏局面已经出现D.天子过失冲击国家宗法制度2.管仲改革之前,齐国允许私人从事盐铁生产,由国家征收部分税收,盐铁业利润大部分由私人业主所得,政府所得并不多。

管仲改革推行“官山海”政策,煮盐业和冶铁业由国家垄断性经营。

此举A.开创了“工商食官”制度B.发挥了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作用C.扼杀了传统的民间手工业D.与民争利激化当时的社会矛盾3.《晋书·卫瓘传》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从中获悉九品中正制的创立A.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B.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D.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4.《旧唐书·桓彦范传》载:时有墨敕授方术人郑普思秘书监,叶净能国子祭酒,彦范(政事堂宰相)苦言其不可。

帝曰:“既要用之,无容便止。

”彦范又对曰:“陛下自龙飞宝位,遂下制云:‘军国政化,皆依贞观故事。

’……至如普思等是方伎庸流,岂足以比踪前烈?臣恐物议谓陛下官不择才,滥以天秩加于私爱。

惟陛下少加慎择。

”帝竟不纳。

由此可知当时A.缺乏系统完善的用人机制B.政事堂成为国家权力中枢C.方术破坏了国家政治秩序D.君权和相权矛盾依然尖锐5.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江苏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江苏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江苏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高一上·昌吉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在腹里繁华之地称为县,在边鄙之地则称为郡。

”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 . 设置郡县是领土扩张的需要B . 血缘关系是士大夫受郡受县的依据C . 县的地位高于郡,郡县两级制形成D . 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2. (2分) (2019高一上·陕西月考) 在秦郡中负责监察的官职是()A . 郡守B . 郡尉C . 监御史D . 郡丞3. (2分) (2019高二上·白山月考) 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派的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 . 它主张“仁政”B . 它主张“天人感应”C . 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术D .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4. (2分)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他曾对群臣说:“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A . 替皇帝起草诏令B . 审核诏令内容C . 负责诏令的执行D . 负责监察百官5. (2分) (2018高三上·伊春期中)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 . 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B .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 .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 .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6. (2分) (2020高二下·大庆月考) 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

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策因素是()A . 大量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B . 摊丁入亩政策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C . 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 . 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 (2分) (2020高一下·嘉兴期末) 下表是中国1871—1903年进出口贸易状况表。

江苏省盐城市时堰镇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时堰镇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时堰镇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是因为()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B.议会权力大为增强C.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D.内阁制得以形成参考答案:C2.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忆樊楼”是朱熹的老师刘子翚写的一首“汴京纪事”诗。

符合当时“樊楼”情形的是A.说书人解说《西游记》B.陈设青花瓷,古朴典雅C.艺人在戏台表演京剧D.设有“瓦子”,服务直至深夜参考答案:D宋代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文学;京剧;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朱熹的老师刘子翚所处的时代为南宋,A 项中的《西游记》是明朝出现的小说,故A项错误;青花瓷是元代出现的一种彩瓷,故B项错误;京剧出现于清朝,故C项排除。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比较齐全的娱乐服务设施,故D项正确。

3.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参考答案:A略4.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材料中表述的绘画及其特点是A.文人画,注重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以形写神参考答案:A5.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共和行政焉。

是后或力政,彊乘弱,兴师不请天子。

”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诸侯争霸危及中央集权B.周召二公开启古代丞相制度C.礼崩乐坏局面已经出现D.天子过失冲击国家宗法制度2.管仲改革之前,齐国允许私人从事盐铁生产,由国家征收部分税收,盐铁业利润大部分由私人业主所得,政府所得并不多。

管仲改革推行“官山海”政策,煮盐业和冶铁业由国家垄断性经营。

此举A.开创了“工商食官”制度B.发挥了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作用C.扼杀了传统的民间手工业D.与民争利激化当时的社会矛盾3.《晋书·卫瓘传》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从中获悉九品中正制的创立A.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B.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D.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4.《旧唐书·桓彦范传》载:时有墨敕授方术人郑普思秘书监,叶净能国子祭酒,彦范(政事堂宰相)苦言其不可。

帝曰:“既要用之,无容便止。

”彦范又对曰:“陛下自龙飞宝位,遂下制云:‘军国政化,皆依贞观故事。

’……至如普思等是方伎庸流,岂足以比踪前烈?臣恐物议谓陛下官不择才,滥以天秩加于私爱。

惟陛下少加慎择。

”帝竟不纳。

由此可知当时A.缺乏系统完善的用人机制B.政事堂成为国家权力中枢C.方术破坏了国家政治秩序D.君权和相权矛盾依然尖锐5.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李贽又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这表明两者A.都把孔子作为其批判对象B.超越了传统儒学思想范畴C.思想观点具有一定关联性D.强调人性解放和学术自由6.同治十年,李鸿章驳斥日本刚行订约又马上悔约时,借用万国公法来反对日本这一做法。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又因日本侵台而用万国公法来进行辩驳。

李鸿章此举A.开始抛弃传统“蛮夷观”B.用近代外交法则维护利权C.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D.避免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7.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军队的顽强抵抗,有西方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

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

“这场战争”A.进一步被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8.胡适在《谈新诗》中写道:“初看起来,这都是‘文的形式’一方面的问题,算不得重要。

却不知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

”由此可知胡适的主张旨在A.废止文言文而推行白话文B.废除格律诗推广新体诗C.打破旧束缚促进思想解放D.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9.下图为民国21年在《申报》刊登的一则香烟广告。

这表明当时A.申报成为宣传抗日的主流媒体B.全民族抗战已成为社会共识C.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D.爱国商家利用时局营销产品10.下表反映了1937~1942年国民党统治下的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的发展状况。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营资本主导工业生产B.发展源于日本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C.官僚资本日益走向萎缩D.实业发展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条件11.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

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

”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A.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B.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认识一致C.并没有超出民主主义的范畴D.通过平均财富来保障民众生活12.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

这说明蒋介石A.力主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B.承认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C.改变了对大陆的敌视政策 D.秉持“一个中国”的立场13.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和国家物资局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也就是国有企业‘计划内’所需生产资料及产品按国家调拨价供应和销售,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出售。

”此规定A.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废止B.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激发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活力D.表明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14.公元前2世纪,罗马出现了一种新的诉讼形式——程式诉讼。

诉讼当事人都可以自由地向行政长官陈述各自的要求,不必像以前那样陈述一定的语言,履行一定的法定动作,也不必担心违背严格的形式主义而遭致败诉的后果。

此举A.适应了当时罗马社会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罗马公民法的典型特征C.克服了原有诉讼制度的诸多弊病D.标志着古罗马法学体系的成熟15.“实际上,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

”对自然界的这种解释A.揭开了天体运行的神秘面纱B.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发展C.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的不足D.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16.1951年,英国议会大选,保守党战胜工党,其领袖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白金汉宫接受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

1955年4月5日,丘吉尔因健康原因,按惯例到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递交了辞呈。

6日下午,他离开了唐宁街10号首相府官邸。

这表明英国A.国王的权力影响着政党政治B.首相产生任免需要履行法定程序C.议会由选举产生并对国王负责D.资产阶级代议制获得进一步完善17.下列是胡佛任职美国总统期间的部分做法。

这些做法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C.实现了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D.赢得美国民众广泛认可18.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

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由此可知列宁主张A.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发展商业进而向社会主义过渡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反对用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19.2018年10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表示,如果中美爆发全面贸易战,可能将导致全球贸易额下降17.5%,使全球经济损失1.9%。

澳大利亚和日本也呼吁中国和美国要利用现有规则解决它们在贸易和政治问题上的分歧,不要引发新的“冷战”。

这说明当今A.世贸组织丧失了调节国际贸易的职能B.反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高涨C.大国战略博弈引发国际社会重大关切D.国际经济新秩序无从建立20.“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使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

它按照自己的美学观选择新的表现对象和方法,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悲观主义,与此相关联的异化观念和表现自我,是它的基本主题。

”与材料中“它”的风格特征相吻合的是A.《巴黎圣母院》B.《大卫·科波菲尔》C.《日出·印象》D.《等待戈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

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

21.(13分)会馆产生于明朝,盛行于清朝,是明清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清时期伴随着传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全国许多地区的工商业者就已经建立了会馆、公所等组织。

从成员构成看,会馆大多对成员的地域籍贯有较严格的要求,主要是由同一籍贯的商人组成,因而其名称往往都冠有地名。

会馆起初只是同乡会性质的组织,后来则逐渐发展成为同籍商人聚议商务贸易的行会性组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会馆作为同乡会,其基本职能就是“联桑梓,敦乡谊”,为流寓异地的同籍商人营造良好的乡缘人际关系。

工商会馆的同乡联谊活动与商业经营联系密切,有力推动了工商会馆向市场化发展的进程。

因此,很多工商会馆到清代便已转化为定期的商品交易市场。

同籍商人还通过会馆集议行规业律,规范商业行为,又通过会馆仲裁商业纠纷,制裁不正当竞争行为,体现了高度的商业自觉。

加之,中国商人多数是力农致富,经商发家,对乡土有浓郁的眷恋情结,在异地发家后,他们往往通过“炫耀郡邑”,张扬故乡的文化,以为自己争得荣耀和社会地位。

会馆从不同层面综合反映了明清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历史变迁。

——摘编自宋伦《明清工商会馆的产生及其社会整合作用——以山陕会馆为例》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会馆的产生原因及其显著特征。

(4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明清时期工商会馆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22.(14分)伏尔泰与卢梭是启蒙运动的灵魂人物,但两人也是著名的“冤家对头”。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伏尔泰一直是卢梭心目中的导师,“有朝一日成为被伏尔泰注意的作家”是青年卢梭的梦想。

1755年,卢梭把自己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寄给了伏尔泰,这本来是启蒙时代重要的思想成果,与伏尔泰的理性精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伏尔泰没有能读懂卢梭,他在给卢梭的信中说:“至今还没有人如此煞费苦心地要让我们与禽兽同类。

读了您的著作,人们意欲四足爬行。

不过我失去此习惯已逾六十年之久,复习恐怕力不从心。

”随着两人在思想争鸣上的加剧,双方的关系逐渐恶化。

1760年,卢梭给伏尔泰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先生,我一点也不喜欢您,我是您的门徒,又是热烈的拥护者,您却给我造成了最痛心的苦难。

”“总之,我恨您……别了,先生。

”材料二伏尔泰与卢梭两人在感情上的交恶有性格、兴趣上的原因,根源却在于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和理论上的斗争。

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

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

——以上材料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两面镜子里的肖像》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二,分析伏尔泰与卢梭两人成为“冤家对头”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