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的β-内酰胺酶

合集下载

浅谈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及治疗

浅谈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及治疗

临床报道较长,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容积大,毒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于长程给药。

这类化合物抗菌机制独特,通过抑制结核分支杆菌旋转酶而使其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

氟喹诺酮在肺组织、呼吸道粘膜组织中有蓄积性,浓度均超过结核分支杆菌的MIC。

感染部位的组织浓度对血药浓度的比值较正常组织中高,在痰、支气管粘膜、肺等组织的药浓度/血清浓度为2或更高,显示了对肺结核的强大治疗作用。

3.2.1 氧氟沙星(of loxacin,OFLX):OFLX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0.5~2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2μg/ml,在下呼吸道的组织浓度远高于血清浓度。

OFL X有在巨噬细胞内聚积的趋势,在巨噬细胞中具有与细胞外十分相近的MIC,与P Z A 在巨噬细胞中产生协同作用。

OFL X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既无协同作用也无拮抗作用,可能为相加作用。

常规用于少数耐多药的慢性肺结核病人。

3.2.2 左氧氟沙星(levof loxacin,DR-3355,S-OFL X, LV FX):抗结核分支杆菌的活性是O FL X的2倍。

LV FX口服吸收迅速,服药后1h血药浓度达3.27μg/ml,达峰时间(1.05±0.17)h。

服用L VFX4h后痰中药物浓度平均4.44μg/ml,高于同期平均血液药物浓度1.89μg/ml,证明本品在体内吸收后渗透入支气管-肺屏障的浓度极高。

而且,该药的副反应发生率只有2.77%。

LV FX良好的抗菌活性、优良的药物动力学和较高的安全性以及与其他抗结核药间的协同作用,使LVFX正逐步替代OFL X而成为MDR-T B的主要治疗药物。

3.2.3 司氟沙星(spa rf loxacin,A T-4140,S PFX)与洛美沙星(lomefloxacin,LMLX):S PFX是现行氟喹诺酮类中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较高的品种。

S PFX的MIC为0.25μg/ml,MBC0.5μg/ml,较OFL X和CIP强2~4倍,亦优于L VFX。

医学检验考试多选题

医学检验考试多选题

1.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活菌释放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B.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C.性质稳定,耐热D.毒性强,引起特殊病变E抗原性强正确答案:C2.引起性病的病原体有()A.淋病奈瑟菌B.梅毒螺旋体C.衣原体D.HIVE.HAV正确答案ABCD3.立克次体的特点是A.大多是人畜共患病原体B.节肢动物常为传播媒介C.在活细胞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D.所致疾病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E、对所有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敏感正确答案:ABCD4.下列哪些病原体可引起食物中毒A.霍乱弧菌B.肉毒杆菌C.蜡样芽孢杆菌D.黄曲霉E.产气荚膜梭菌正确答案BCDE5.引起脑膜炎的病原体有A脑膜炎亲瑟菌B.结核分枝杆菌C.新生隐球菌D.钩端螺旋体E白喉棒状杆菌正确答案:ABCD6.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点有A.自然界长期有病原体存在B.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C.发病有地方性D.发病有季节性E.局部地区突发性烈性传染病正确答案:ABCD7.根据移植用器官的供者和受者关系,器官移植可分为A.自体移植B.同质移植C.同种异植D.人造器官移植E.异种移植正确答案:ABCE8.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流感嗜血杆菌C.淋病奈瑟菌D.革兰阴性厌氧菌E.肺炎链球菌正确答案:ABCDE9.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流感嗜血杆菌C.淋病奈瑟菌D.革兰阴性厌氧菌E.肺炎链球菌正确答案:ABCDE10.胃次全切除的病人引起贫血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Fe2+B.维生素B2C.维生素B12D.维生素EE内因子正确答案:CE11.用已知A型血与待测者血做交叉配血,若主反应凝集。

次反应不凝集,待测者血型可能为A.AB型B.O型C.A1型D.B型E.A2型正确答案:BE12.免疫三大标记技术是A.免疫荧光技术B.酶免疫测定C.放射免疫测定D.协同凝集E免疫电泳正确答案:ABC13.影响血钙水平的激素A降钙素B125-(OH)2D3C.胰岛素D.11-去氧皮质酮E甲状旁腺激素正确答案:ABE14.能反映酸碱平衡代谢性指标的是A.PaCO2B.ABC.AGD.SBE.BE正确答案BCDE15.孕激素的生理作用()A.助孕B.促进排卵C.安胎D.促进乳房腺泡发育E.产热正确答案ACDE16.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常用的血清酶为A.肌酸激酶B.肌酸激酶同工酶C.乳酸脱氢酶D.淀粉酶E.碱性磷酸酶正确答案:ABC17. 能使尿中HCG增高的疾病有A.恶性葡萄胎B.绒毛膜上皮癌C.妊娠D.睾丸畸胎瘤E.异位妊娠正确答案:ABCDE18. 可引起妊娠试验阳性反应的有A.LHB.VMAC.TSHD.17-KSE.FSH正确答案:ACE19.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A.电解质B.渗透量C.振荡温度E.pH值正确答案:ADE20.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有关A.微生物感染B.环境因素C.基因缺陷D.遗传因素E.激素水平异常正确答案:ABCDE21. 脑脊髓液中淋巴细胞增高可见于A.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B.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C.结核性脑膜炎D.急性脑膜白血病E.化脓性脑膜炎正确答案:ABC22. L型细菌的培养特点有A.高渗B.低琼脂C.生长缓慢D.菌落呈“油煎蛋”状E.传代返祖正确答案:ABCDE23. 下列哪些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特点A.所有实验操作步骤都由仪器自动完成B.提高了工作效率C.减少了系统误差D.减少了人为误差E.具有快速、准确、节省试剂等优点正确答案:ABDE。

常见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现状

常见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现状
02
耐药菌感染的出现通常是由于长 期、过度或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 物所导致。
耐药菌感染的分类
根据病原菌的不同,耐药菌感染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和革兰氏阴 性菌感染。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
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耐药菌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科 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等。
的联合使用策略。
02
通过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可以发挥药物的
协同作用,提高抗菌效果,并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03
需要对联合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
的研究,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抗菌药物的优化使用
01
抗菌药物的优化使用是减少耐 药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02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抗 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选 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和给药方案 。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
01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是当前抗击耐药菌感染 的重要手段之一。
02
针对不同种类的耐药菌,研究开发出具有高度选择 性、广谱抗菌活性、低毒性的新型抗菌药物。
03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涉及到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 、基因工程等多种技术手段。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
01
为了克服单一抗菌药物的局限性,可以采用抗菌药物
04
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策 略
加强抗生素管理
限制抗生素处方
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
医生应谨慎开具抗生素处方,仅在必 要时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
医疗机构应定期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 ,评估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抗生素分级管理

细菌耐药性机制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细菌耐药性机制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被改变或修饰是细菌对抗生 素产生耐药性的另外一种主要的作用机制。这 里所指的靶位主要包括抗生素与之结合发挥作 用的细菌核糖体和被抗生素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抑制的某些酶 类或有关的蛋白等,这些酶和蛋白通常被称之 为靶酶或靶蛋白 。

已经研究清楚: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靶 位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1in-bondingproteins, PBPs)、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类抗菌药物的作用靶 位为50S核糖体,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以及克林 霉素的作用靶位为30S核糖体、利福霉素类的作 用靶位为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喹诺酮类的 作用靶位为DNA螺旋酶,磺胺类的作用靶位为二 氢叶酸(dihydropteroate)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 万古霉素的作用靶位为细胞壁五肽末端的D—丙 氨酰—D—丙氨酸的游离羧基。这些作用靶位结 构的细微变化都有可能产生很高的耐药性。下图 可以清楚的显示不同药物的作用靶位。
l一抑制细胞壁合成:环丝氨酸、万古霉素等;2一DNA促旋酶抑制剂:喹诺酮类; 3 一RNA聚合酶抑制剂:利福平; 4—50S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大环内酯类、氯霉素、林 可霉素类; 5—30S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四环类、大观霉素、氨基糖苷类; 6一tRNA 合成抑制剂:Mupirocin; 7一氯霉素酰基转移酶; 8一抑制细胞膜合成:多粘菌素类; 9一细胞周质空间: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10—抑制叶酸代谢:磺胺类。 THFA:四氢叶酸;DHFA:二氢叶酸。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钝化酶
与β内酰胺酶一样,很多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产生耐药的细菌其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多种不 同性质的钝化酶。但与β内酰胺酶水解β内酰胺 类抗菌药物活性分子的作用机制不同,氨基糖 苷类抗生素钝化酶的作用机制是对这些抗菌药 物分子中某些保持抗菌活性所必须的基因进行 修饰,使其与作用靶位核糖体的亲和力大为降 低。这些钝化酶包括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氨 基糖苷腺苷转移酶或氨基糖苷核苷转移酶和氨 基糖苷磷酸转移酶等。

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一)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某弱酸性药物pKa为5.4,在pH1.4胃液中解离度为A.0.5 B.0.1 C.0.01D.0.001 E.0.00012.A、B、C三药的LD50分别为40mg/kg、40mg/kg、60mg/kg,ED50分别为10mg/kg、20mg/kg、20mg/kg,po,比较三药安全性大小的顺序应为:A.A>C>B B.A<B<C C.A>B>CD.A>B=C E.A=B>C3.甲药对某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乙药对该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则:A.甲药为激动药,乙药为拮抗药B.甲药为拮抗药,乙药为激动药C.两者都为拮抗药D.乙药对该受体有抑制作用E.甲药为部分拮抗药与激动药的混合4.对青霉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口服疗效差B.螺旋体对之不敏感C.敏感菌包括G+菌、G-球菌D.毒性小E.常见不良反应为过敏5.下列有关喹诺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抗菌谱广B.抗菌作用强C.组织浓度高D.PAE较短E.口服吸收好6.抑制叶酸合成代谢的药物是:A.环磷酰胺B.阿糖胞苷C.甲氨蝶呤D.顺铂E.巯嘌呤7.下列关于毛果芸香碱的作用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是M受体激动药B.滴入眼后可引起瞳孔散大C.降低眼压D.滴入眼后可引起近视E.前房角间隙扩大8.抢救过敏性休克首选: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麻黄碱D.异丙肾上腺素E.山莨菪碱9.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特点是:A.有内在拟交感活性B.可使支气管阻力有一定程度增高C.无膜稳定作用D.以原形经肾排泄E.促进肾素的释放10.地西泮不具有的作用是A.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达99% B.代谢物仍有活性C.有镇静催眠作用D.有中枢性肌松作用E.加大剂量可引起全身麻醉11、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作用机制主要是A.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D2受体B.阻断中脑-边缘系统D2受体C.阻断中脑-皮层系统D2受体D.阻断中枢性M受体E.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D2受体12.能提高左旋多巴疗效的药物是:A.多巴酚丁胺B.多巴胺C.氯丙嗪D.甲基多巴E.卡比多巴13.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栓形成的原因是A.使PG合成减少,进而抑制TXA2合成B.稳定溶解体膜C.解热作用D.抗炎作用E.水杨酸反应14.镇痛作用最强的是:A.吗啡B.哌替啶C.美沙酮D.曲马多E.芬太尼15.奎尼丁的药理作用不含:A.降低自律性B.减慢传导C.阻断β受体D.延长有效不应期E.阻断α受体16.对心肌细胞膜Na+通道无阻滞作用的是A.奎尼丁B.利多卡因C.普罗帕酮D.胺碘酮E.普罗布考17、ACEI降压作用不包括A.抑制缓激肽水解B.使PGI2增加C.阻断AT受体D.使NO增加E.抑制循环和局部组织的AngⅡ生成18.不能用普萘洛尔治疗的疾病是A.房室传导阻滞B.高血压C.甲亢D.心律失常E.心绞痛19.与硝酸甘油扩张血管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是:A.心率加快B.搏动性头痛C.体位性低血压D.升高眼内压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20.洛伐他汀不包括的特点是:A.用于治疗各种高胆固醇血症B.少数人可发生肌病及肝损害C.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D.可轻度升高HDL-C水平E.激动HMG-CoA还原酶活性21.下列药物中,哪一种属于胆汁酸结合树脂A.普罗布考B.考来烯胺C.普伐他汀D.烟酸肌醇酯E.氯贝特22.易引起低血钾的利尿药是:A.山梨醇B.阿米洛利C.氢氯噻嗪D.氨苯喋啶E.螺内酯23.有关华法林正确的说法是:A.体内、外均有抗凝活性B.血浆蛋白结合率低C.能拮抗VitK的作用D.起效迅速E.过量中毒时,可用鱼精蛋白对抗24.不属于环孢素的特点有A.是免疫抑制剂B.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表达C.选择性作用于T淋巴细胞活化初期D.主要用于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E.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骨髓抑制二、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抗生素联合用药的例子及原理

抗生素联合用药的例子及原理

抗生素联合用药的例子及原理抗生素联合用药是指将两种或更多种抗生素同时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方法。

这种用药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同时可以扩大抗菌谱覆盖范围,在一些严重感染或复杂感染的情况下发挥更好的疗效。

抗生素联合用药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协同作用: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即两种抗生素的综合疗效大于单一应用时的效果。

比如,青霉素与阿米卡星联合使用,可以相互增强抗菌功效,抑制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生长。

2.增加抗菌谱覆盖范围: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不同的病原体具有不同的敏感性,联合用药可以增加对多种病原体的有效覆盖范围。

例如,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可覆盖更广谱的细菌感染,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等。

3.消除抗生素耐药性:抗生素联合用药可以降低细菌产生耐药变异的风险。

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抗菌靶点,同时应用能够减少细菌产生耐药基因突变的机会,从而减少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4.减少副作用和毒性:抗生素联合用药可以降低某些抗生素的单药数量,从而减少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和毒性。

选择两种互补或补充作用的抗生素联合应用,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剂量,从而减轻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毒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抗生素联合用药例子: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如阿莫西林/舒巴坦):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但由于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导致耐药性的出现。

而联合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以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从而增加抗菌活性,提高药物对β-内酰胺酶阳性菌的效果。

2.多种静菌性抗生素联合用药:在严重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下,联合使用多种静菌性抗生素可以增加细菌的敏感性,并提高抗菌效果。

如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青霉素/万古霉素等。

3.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结核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如伊索韦胺、拉米夫定、吡嗪酰胺和丙胺乳酸盐的联合使用就是一种常见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复习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复习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不包括A.都是单细胞生物B.有典型细胞核C.细胞质中细胞器完整D.可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E.有细胞的基本结构2、观察细菌形态和动力可以用悬滴法或压滴法,此二者用的染色方法是A.单染法B.复染法C.不染色D.革兰染色E.Wright染色3、细菌染色标本制作的基本程序是A.涂片一染色一干燥一固定B.涂片一染色一固定一干燥C.涂片一干燥一固定一染色D.涂片一固定一染色一干燥E.涂片一固定一干燥一染色4、双糖铁培养基属于A.基础培养基B.鉴别培养基C.营养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5、平板划线的主要目的是A.有利于细菌生长B.纯培养C.保存菌种D.分离出单个菌落E.计数细菌6、细菌革兰染色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壁结构不同B.细胞膜结构不同C.细胞质结构不同D.核质不同E.异染颗粒不同7、硝酸盐还原试验属于A.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B.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C.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D.呼吸酶试验E.抑菌试验8、细菌学检验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A.革兰染色B.抗酸染色C.荧光染色D.荚膜染色E.鞭毛染色9、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的试验是A.甲基红试验B.凝固酶试验C.氧化酶试验D.肥达试验E.吲哚试验10、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A.-80℃B.-20℃C.0℃D.4℃E.室温11、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A.菌落B.菌苔C.菌膜D.菌团E.菌丝12、倾注MH平板时,培养基厚度为A.3mmB.2mmC.4mmD.5mmE.6mm13、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A.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B.抑制mRNA的转录产生无意义的蛋白C.作用细菌DNA旋转酶,干扰细菌DNA复制、修复和重组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和肽链延伸E.破坏细胞壁肽聚糖骨架,阻止细胞壁合成14、MBC是指A.最小杀菌浓度B.最大杀菌浓度C.最小抑菌浓度D.最大抑菌浓度E.药物浓度15、下列方法中可检测MBC的是A.纸片扩散法B.E-test法C.肉汤稀释法D.脂稀释法E.以上都可以16、K-B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药敏试验,置35℃的时间是A.10-16小时B.16-20小时C.24小时D.48小时E.以上都不对17、下列选项属于医院内感染的是A.住院三天后发病的伤寒B.住院三天后发病的乙型肝炎C.住院一周后发病的麻疹D.住院一周后发病的甲型肝炎E.医院输恤后的丙型肝炎18、下列哪组病人较易发生医院内感染A.慢性肾炎、大叶性肺炎、高龄患者B.恶性肿瘤患者、慢性肾衰竭、大叶性肺炎C.恶性肿瘤患者、慢性肾衰竭,青年患者D.恶性肿瘤,患者、慢性肾衰竭、婴儿E.恶性肿瘤患者、大叶性肺炎、青年患者19、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来源于A.医疗器械B.医院C患者体内D.医护人员20、实验室短期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A.定期移植保存法B.培养基直接保存C.快速冷冻保存法D.载体保存法E.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21、葡萄球菌引起的毒素性疾病不包括A.食物中毒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C.剥脱性皮炎D.败血症E.毒性休克综合征22、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最佳试验是A.凝固酶试验B.DNA酶试验C.甘露糖试验D.PRY试验E.磷酸酶试验23、关于葡萄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养要求高B.有鞭毛C.多数专性需氧D.触酶试验阳性E.氧化酶试验阳性24、MRS指的是A.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B.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C.耐万古霉素肠球菌D.耐甲氧西林肠球菌E.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25、对温度最敏感的细菌是A.脑膜炎奈瑟菌B.金黄奈瑟菌C.卡他莫拉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表皮葡萄球菌26、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的感染途径是A.密切接触B.胎盘C.尿道D.肠道E.产道27、培养48小时后菌落呈脐窝状凹陷的是A肺炎链球菌B.草绿色链球菌C.粪肠球菌D.淋病奈瑟菌E.脑膜炎奈瑟菌28、胆汁溶菌试验阳性的细菌是A.粪肠球菌B.屎肠球菌C.牛链球菌D.草绿色链球菌E.肺炎链球菌29、血琼脂平板上呈溶血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A群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淋病奈瑟菌E.脑膜炎奈瑟菌30、胆汁七叶苷试验阳性的细菌是A.肺炎链球菌B.无乳链球菌C.A群链球菌D.B群链球菌E.D群链球菌31、下列属于强选择培养基的是A.MAC培养基B.中国蓝培养基C.EMB培养基D.SS培养基E.肉汤培养基32、SS培养基中的指示剂是A.酚红B.中性红C.碱性复红D.亚甲蓝E.伊红33、下列不属于肠杆菌科细菌的是A.双歧杆菌B.普通变形杆菌C.大肠埃希菌D.痢疾志贺菌E.伤寒沙门菌34、霍乱弧菌根据下列哪种抗原进行分群和分型A.H抗原B.Vi抗原C.O抗原D.K抗原E.M抗原35、脲酶强阳性的细菌是A.幽门螺杆菌B·空肠弯曲菌C.霍乱弧菌D.副溶血弧菌E.气单胞菌36、不分解任何糖类的非发酵菌是A.假单胞菌属B.不动杆菌属C.窄食单胞菌属D.产碱杆菌属E.伯克霍尔德菌属37、对铜绿假单胞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菌体一端有鞭毛B.氧化酶试验阳性C.O-F试验为氧化型D.可产生脂溶性绿脓素而使菌落呈蓝绿色E.抵抗力强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38、流感嗜血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血平板B.SS培养基C.巧克力色培养基D.TCBS培养基E.L-J培养39、可以鉴别流感嗜血杆菌的试验是A.在B-G培养基中形成“水银滴样"菌落B.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形成“卫星现象"C.产生水溶性色素D.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E.悬滴法直接镜检可见细菌活跃运动40、在肉汤中呈沉淀生长的细菌是A.铜绿假单胞菌B.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C.蜡样芽胞杆菌D.脑膜炎奈瑟菌E.炭疽芽胞杆菌41、在青霉素作用下可出现串珠现象的细菌是A.枯草芽胞杆菌B.蜡样芽胞杆菌C.炭疽芽胞杆菌D.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E.阴道加特纳菌42、非结核分枝杆菌不包括A.鸟分枝杆菌属复合群B.瘰疬分枝杆菌C.偶发分枝秆菌D.麻风分枝秆菌E.堪萨斯分枝杆菌43、诺卡菌广泛存在于A.囗腔B.皮肤C.肠道D.土壤E.水源44、肉毒梭菌的芽胞特点是A.椭圆形,位于菌体顶端B.椭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C.正圆形,位于菌体顶端D.正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E.椭圆形,小于菌体45、正常情况下无芽胞厌氧菌不存在的部位是A.子宫腔B.尿道C.肠道D.阴道E.上呼吸道46、沙眼衣原体属于A.原核细胞型微生物B.非细胞型微生物C.真核细胞型微生物D.真菌E.病毒47、立克次体与细菌之间的主要区别是A.有细胞壁、核糖体B.有DNA、RNA两种核酸C.严格的细胞内寄生D.二分裂法繁殖E.可造成自然疫源性疾病48、支原体与细菌的区别是A.无细胞壁B.人工培养基生长C.有DNA和RNAD.二分裂繁殖E.对抗菌药物敏感49、以下不属于支原体和立克次体共性的是A.二分裂繁殖B.人工培养基生长C.有DNA和RNAD.原核细胞行微生物E.对抗生素敏感50、可以辅助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是A.肥达试验B.冷凝集试验C.抗“O"试验D.结核菌素试验E.外斐试验51.钩端螺旋体从外到内的基本结构是A.外膜-鞭毛-柱形原生质体B.内鞭毛-外膜-柱形原生质体C.柱形原生质体-外膜-内鞭毛D.外膜-柱形原生质体-内鞭毛E.柱形原生质体-内鞭毛-外膜52、钩端螺旋体对营养的要求较高,常用的培养基是A.沙保罗培养基B.罗氏培养基C.Korthof培养基D.卵黄琼脂培养基E.巧克力琼脂培养基53、真菌都能产生的孢子是A.芽生孢子B.厚膜孢子C.关节孢子D.大分生孢子E.小分生孢子54、关于白假丝酵母菌,下述描述错误的是A.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B.在沙保罗培养基上形成酵母样菌落C.在营养丰富培养基上长出菌丝D.属于单细胞条件致病性真菌E.是婴幼儿鹅口疮的病原体55、真菌引起的疾病,一般不包括A.手足癣B.菌群失调症C.脑膜炎D.肝癌E.胰腺癌56、病毒体的主要组成是A.核酸B.核衣壳C.壳粒D.衣壳E.包膜57、普通冠状病毒主要引起A.腹泻B.普通感冒C.哮喘D.大叶性肺炎E.原发性非典型肺炎58、不从粪便排出的病毒是A.甲型肝炎病毒B.流感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埃可病毒E.轮状病毒59、HAV的血清型别有A.1个B.2个C.3个D.6个E.16个60、用于HIV感染确诊的指标是A.病毒载量B.CD4+T淋巴细胞计数C.HIV抗体确认试验D.P24抗原检测6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细菌B.真菌C.衣原体D.支原体E.螺旋体62、革兰染色中结晶紫染液的作用是A.初染剂B.复染剂C.脱色剂D.媒染剂E.固定剂63、与基础培养基相比,营养培养基添加的成分是A.水B.氯化钠C.尿素D.血液E.蛋白胨64、细菌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淀粉、甘露醇等成分主要提供A.碳源B.氮源C.无机盐D.维生素E.生长因子65、有关细菌培养基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为1.5%-2%B.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为0.3%-0.5%C.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具有重要营养价值D.观察细菌动力常用半固体培养基E.葡萄糖蛋白胨水为常用的鉴别培养基66、不属于血清学试验的是A.直接凝集试验B.胶乳凝集试验C.沉淀试验D.氧化酶试验E.补体结合试验67、KIA琼脂一般不用于观察细菌的A.动力B.葡萄糖发酵C.乳糖发酵D.分解葡萄糖产气E.产硫化氢68、细菌学检验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A.革兰染色B.抗酸染色C.荧光染色D.荚膜染色E.鞭毛染色69、七叶苷水解试验中,与七叶素结合使培养基变黑的物质是A.铁离子B.铜离子C.铝离子D.汞离子E.锰离子70、吲哚试验阳性是由于细菌分解A.胱氨酸B.赖氨酸C.鸟氨酸D.精氨酸E.色氨酸71、不属于细菌形态学检查的是`A.平板分区划线观察菌落B.革兰染色观察细菌染色性C.荚膜染色观察细菌有无荚膜D.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细菌动力E.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内部结构72、下列种细菌接种在M-H琼脂上生长不良A.肺炎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肺炎克雷白菌D.大肠埃希菌E.鲍曼不动杆菌73、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抗菌药物是A.A组B.B组C.C组D.O组E.U组74、下列哪种方法用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的检测A.头孢硝噻吩纸片法B.苯唑西林纸片法C.头孢西丁纸片法D.青霉素纸片法E.阿莫西林纸片法75、倾注MH平板时,培养基厚度为A.3mmB.2mmC.4mmD.5mmE.6mm76、下列因素中,不能使K-B法抑菌圈直径缩小的是A.测量时未经过纸片中心B.接种菌液浓度为2麦氏浊度C.培养时间48小时D.药敏纸片失效E.培养基厚度为3mm77、MIC是指A.最小杀菌浓度B.最大杀菌浓度C.最小抑菌浓度D.最大抑菌浓度E.药物浓度78、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来源于A.医疗器械B.医院C患者体内D.医护人员E.其他患者79、外源性感染最常见及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接触传播B.飞沫传播C.空气传播D.水和食物传播E.生物媒介传播80、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其合格标准为:每件细菌总数<多少cfu不能检出致病菌A.10B.20C.30D.40E.5081、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保存菌种一般能保存的时间是A.1-6个月B.6-12个月C.1-5年D.5-15年E.15-20年82、关于凝固酶试验,描述不正确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凝固酶B.结合凝固酶被协同因子激活C.游离凝固酶可分泌到菌体外D.结合凝固酶用玻片法检测E.游离凝固酶可转变为凝血酶样物质83、葡萄球菌引起的毒素性疾病不包括A.食物中毒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C.剥脱性皮炎D.败血症E.毒性休克综合征84、可鉴别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是A.乳糖发酵试验B.露糖发酵试验C.触酶试验D.耐热核酸酶试验E.新生霉素试验85、葡萄球菌革兰染色呈A.棕褐色B.紫蓝色C.红色D.黑色E.绿色86、DNA酶试验阳性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表皮葡萄球菌C.肺炎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淋病奈瑟菌87、鉴别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应选择A.杆菌肽试验B.CAMP试验C.胆汁七叶苷试验D.氧化酶试验E.触酶试验88、初次分离须置5%C02环境才能生长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淋病奈瑟菌C.大肠埃希菌D.宋内志贺菌E.伤寒沙门菌89、氧化酶和触酶试验均阳性的细菌是A.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肠球菌D.卡他莫拉菌E.大肠埃希菌90、对于肠球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胆汁七叶苷试验阳性B.pH9.6肉汤中能生长C.65g/LNaCl生长D.触酶阳性E.PYR试验阳性91、含D群链球菌抗原且耐受高盐的细菌是A.表皮葡萄球菌B.粪肠球菌C.牛链球菌D.草绿色链球菌E.肺炎链球菌92、肠杆菌科细菌不具有的抗原是A.M抗原B.H抗原C.0抗原D.K抗原E.Vi抗原93、弧菌科的共同特点是A.有鞭毛,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B.氧化酶阳性,有鞭毛,甘露醇阳性C.耐盐,有鞭毛,氧化酶阴性D.耐盐,有鞭毛,氧化酶阳性E.都不是94、在一般培养基上不生长,常用含血清的哥伦比亚高营养培养基培养的细菌是A.邻单胞菌B.幽门螺杆菌C.霍乱弧菌D.副溶血弧菌E.气单胞菌95、氧化酶试验阴性的非发酵菌是A.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B.不动杆菌属和窄食单胞菌属C.窄食单胞菌属和产碱杆菌属D.产碱杆菌属和莫拉菌属E.金色杆菌属和伯克霍尔德菌属96、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征是A.兼性厌氧菌B.具有周鞭毛的革兰阴性菌C.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菌液呈蓝绿色D.是人类皮肤和黏膜表面的常居菌E.麦康凯平板上很难生长97、下列选项中,肠杆菌科细菌生化反应的共性是A.动力试验(+)B.触酶试验(一)C.氧化酶试验(+)D.吲哚试验(+)E.硝酸盐还原试验(+)98、根据流感嗜血杆菌荚膜特征,可将其分为6个型,其中致病性最强的是A.a型B.b型C.c型D.d型E.e型99、可以鉴别流感嗜血杆菌的试验是A.在B-G培养基中形成“水银滴样"菌落B.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形成“卫星现象"C.产生水溶性色素D.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E.悬滴法直接镜检可见细菌活跃运动100、关于炭疽芽胞杆菌,描述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粗大杆菌,可形成芽胞B.有荚膜,与该菌毒力有关C.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D.炭疽毒素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组成E.临床可致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等101、串珠试验是哪种细菌的鉴定试验A.金黄色葡萄球菌B.产气荚膜梭菌C.蜡样芽胞杆菌D.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E.炭疽芽胞杆菌102、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不包括A.结核分枝杆菌B.牛分枝杆菌C.田鼠分枝杆菌D.非洲分枝杆菌E.龟分枝杆菌103、在病灶或脓样物质中见到“硫磺样颗粒",最可能的病原是A.白假丝酵母菌B.新生隐球菌C.藤黄微球菌D.衣氏放线菌E.伯氏疏螺旋体104、平板上形成双层溶血环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肺炎链球菌C.破伤风梭菌D.产气荚膜梭菌E.白喉杆菌105、肉毒毒素的特点是A.可被肠道蛋白酶水解B.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C.引起肌肉大块坏死D.主要经过消化道吸收E.耐热106、衣原体不同于支原体的是A.能通过细菌滤器B.二分裂方式繁殖C.革兰阴性D.有衣壳E.专性细胞内寄生107、可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的试验为A.链球菌MG株凝集试验B.VDRL试验C.Weil-FelixtestD.OT试验E.ASO试验108、支原体与L型菌性状不同的是A.无细胞壁B.能通过除菌滤器C.培养基需添加胆固醇D.对低渗敏感E.对青霉素耐药109、分离培养支原体的最佳气体坏境是A.有氧培养B.厌氧培养C.5%02D.5%CO2E.5%N2110、人感染钩端螺旋体的主要途径是A.垂直传播B.动物叮咬C.接触疫水D.呼吸道吸入E.使用血液制品111、用于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查的最适标本是A.尿道分泌物B.阴道分泌物C.下疳渗出液D.血液E.脑脊液112.真菌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或成分是A.细胞壁B.细胞核C.线粒体D.内质网E.叶绿素113、关于白假丝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描述是A.只侵犯黏膜B.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中C.是一种条件致病菌D.易形成继发感染E.无特异性预防方法114、下列选项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肺炎支原体、毛癣菌、荚膜组织胞浆菌B.白假丝酵母菌、新型隐球菌、立克次体C.曲霉、卡氏肺孢子菌、小孢子癣菌D.毛霉菌、絮状表皮癣菌,梅毒螺旋体E.申克孢子丝菌、淋病奈瑟菌、卡氏枝孢霉115、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A.核酸、包膜B.衣壳、包膜C.核酸、包膜和刺突D.衣壳和核酸E.核衣壳和包膜116、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A.流感嗜血杆菌B.流感病毒C.ECHOD.风疹病毒E.麻疹病毒117、下列不属于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是A.无菌性脑膜炎B.胃肠炎C.心肌炎D.流行性胸痛E.鹅口疮118、属于肝炎病毒的是A.HIVB.CMVC.HSVD.EBVE.HAV119、HIV主要感染的细胞是A.CD8+T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血管内皮细胞D.上皮细胞E.CD4+T淋巴细胞120、关于HBV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为双链线状DNAB.其DNA多聚酶无逆转录酶功能C.HBeAg是体内HBV复制的指标之一D.HBsAg是体内HBV复制的指标之一121、血琼脂平板中的血液常采自A.小鼠B.大鼠C.豚鼠D.家免E.绵羊122、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A.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B.抑制mRNA的转录产生无意义的蛋白C.作用细菌DNA旋转酶,干扰细菌DNA复制、修复和重组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和肽链延伸E.破坏细胞壁肽聚糖骨架,阻止细胞壁合成123、作用细菌DNA旋转酶,干扰细菌DNA复制、修复的抗菌药物是A.β-内酰胺类B.喹诺酮类C.糖肽类D.氨基糖苷类E.大环内酯类124、进行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型方法不正确的是A.血清学分型B.噬菌体分型C.核糖体分型D.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E.生化反应的区别125、CAMP试验阳性结果的溶血特点为A.箭头形B.弧形C.环形D.线形E.波浪形判断题1、真菌孢子是真菌的休眠状态2、炭疽芽胞杆菌有荚膜,与该菌毒力有关3、对某些耐药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联合用药比单一用时效果更好4、厌氧芽孢梭菌繁殖体抵抗力弱,芽孢抵抗力强5、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6、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硫化氢实验阳性7、霍乱红试验与靛基质试验相同之处是都可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8、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不包括牛分枝杆菌9、鉴定A群链球菌的试验是optochin敏感试验10、初次分离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须供给的气体是CO211、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为0.3%-0.5%12、肠道致病菌抗原构造复杂,均有0、H抗原13、立克次体与病毒的共同特点是无细胞壁和细胞膜14、真菌培养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最适温度为37℃左右,pH为7~815、在青霉素作用下可出现串珠现象的细菌是炭疽芽胞杆菌16、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硫化氢实验阴性17、霍乱红试验过程中含硝酸盐还原试验18、分枝杆菌一般需培养 3 天才能长出肉眼可见菌落19、鉴定肺炎链球菌的试验是 optochin 敏感试验20、初次分离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须供给的气体是 N2复习题答案判断题。

(完整word版)抗菌药物复习题(三基考试)

(完整word版)抗菌药物复习题(三基考试)

(完整word版)抗菌药物复习题(三基考试)第1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B、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

C、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D、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提高指标权重。

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第2题:MRSA首选抗菌药物是A、青霉素B、头孢菌素类C、红霉素D、磺胺类E、万古霉素正确答案:E第3题:念珠菌属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治疗宜选用下列哪组抗菌药物A、青霉素+庆大霉素B、万古霉素+磷霉素C、C苯唑西林+庆大霉素D、去甲万古霉素+利福平E、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正确答案:E第4题: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神经外科感染的原则是A、药物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B、药物应对所怀疑或业经证实的细菌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完整word版)抗菌药物复习题(三基考试)C、所用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应比该药物的最小杀菌浓度至少高出数倍,因此剂量需够大D、若联合用药,应选择互相有协同作用的配伍,如内酰胺类与喹诺酮类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第5题:以下哪些药物可以选用于隐球菌脑膜炎A、咪康唑B、酮康唑C、制霉菌素D、两性霉素BE、以上都不可选用正确答案:D第6题:青霉素在治疗下列哪些疾病时有可能出现赫氏反应A、咽炎B、梅毒或钩端螺旋体C、大叶肺炎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正确答案:B第7题:下列哪一种药物可以用于接合菌感染的治疗A、伏立康唑B、卡泊芬净C、氟康唑D、两性霉素BE、米卡芬净正确答案:D第8题:下列关于氨基糖苷类药物说法错误的是(完整word版)抗菌药物复习题(三基考试)A、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一类毒性较强的药物,不宜用做轻、中度感染和门诊一线用药B、本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从而引起先天性耳聋,孕妇应避免用药C、老年患者使用无需减少剂量D、对新生儿和婴幼儿应慎用,因为药物在耳内停留时间长E、疗程不宜超过2周正确答案:C第9题:结核分枝杆菌标准化疗方案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分为强化治疗、巩固治疗、疗程6-9个月B、强化阶段以3-4种药物联合应用8-12周C、巩固阶段以2-3种药物联合应用D、强化期间每日用药,巩固期间歇用药E、巩固阶段可以随病症改换药物正确答案:E第10题:应用异烟肼时常用维生素B6的目的是A、增强疗效B、防止周围神经炎C、延缓抗药性D、减轻肝损伤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第11题:下列何种药物在妊娠期应用时危险性分类为XA、青霉素B、阿奇霉素C、利巴韦林D、头孢哌酮(完整word版)抗菌药物复习题(三基考试)正确答案:C第12题:在IDSA发布的MRSA感染指南中,MRSA引起的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经验性用药首选以下哪一药物:A、头孢曲松B、莫西沙星C、克林霉素/阿奇霉素D、万古霉素E、替加环素正确答案:D第13题: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是A、异烟肼B、氯霉素C、特比萘芬D、伊曲康唑E、左氧氟沙星正确答案:C第14题:以下关于细菌性前列腺炎说法错误的是A、应选用能覆盖可能的病原菌并能渗透至前列腺内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治疗B、宜对急性前列腺炎患者取前列腺液做细菌培养C、可选用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噁唑、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在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液中可达到有效浓度的抗菌药物D、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程需4周E、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需1~3个月正确答案:B第15题:二级以上医院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华医网继续教育-最新题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华医网继续教育-最新题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A、1 周 B、2 周 C、3 周 D、4 周 E、6 周
43、实施脾动脉、肾动脉栓塞术的患者,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但用药时间 不应超过( b)
A、6 小时 B、24 小时 C、2 天 D、3 天 E、1 周 44、下列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是( b) A、头孢拉定 B、头孢吡肟 C、头孢噻肟 D、头孢替安 E、头孢唑林 45、下列对 β-内酰胺类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使用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 c ) A、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或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禁用 B、有头孢菌素类或舒巴坦过敏史者禁用头孢哌酮 / 舒巴坦 C、应用本类药物时如发生过敏反应,须减少用药剂量 D、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本类药物时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 E、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并给予吸氧及注射肾上腺素、肾上腺皮 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46、关于细菌性结膜炎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 A、患眼分泌物较多时,需要包扎,以防再受伤 B、白天用抗菌药滴眼液,睡前用抗菌药眼膏 C、伴有咽炎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或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者,应同时口服抗菌 药 D、淋病奈瑟菌感染者应及时全身使用足量的抗菌药物,并同时对密切接触者中 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或病原菌携带者进行治疗 E、对经验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进行结膜囊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查明病原菌 后进行药敏试验,据以调整用药
C、氨苄西林 / 舒巴坦 D、大剂量青霉素 +克霉素 E、氨苄西林或青霉素 50、下列属于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有( b ) A、阿奇霉素、阿米卡星 B、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C、阿奇霉素、林可霉素 D、阿奇霉素、克林霉素 E、阿米卡星、林可霉素 51、罕见真菌如组织胞浆菌和芽生菌感染首选( b ) A、氟康唑 B、伊曲康唑 C、酮康唑 D、特比萘芬 E、氟胞嘧啶 52、大环内酯类对下列哪类细菌无效( e ) A、军团菌 B、肺炎链球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E、大肠埃希菌 53、治疗沙眼衣原体所致的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宜选药物为( a) A、多西环素 C、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 D、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E、法罗培南 54、下列不属于克林霉素临床应用的是( a) A、梅毒 B、骨髓炎 C、腹膜炎 D、肺炎 E、盆腔感染 55、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患者, 建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但以 下哪种药物不在推荐之列( b ) A、氨苄西林 B、阿奇霉素 C、舒巴坦 D、阿莫西林 E、克拉维酸 56、为预防会阴撕裂修补术Ⅱ、 Ⅲ类手术切口感染, 围手术期建议预防性应用下 列哪类抗菌药物( a) A、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甲硝唑 B、第一、二代头孢菌、下列哪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作用差( d) A、亚胺培南 B、美罗培南 C、帕尼培南 D、厄他培南 E、比阿培南 31、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等经皮肤的手术,通常 选择针对( c )的抗菌药物

内酰胺类抗生素

内酰胺类抗生素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抗菌药物,它们的发现和研究对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产生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基本特征、抗菌机制以及广泛应用进行介绍。

基本特征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含有内酰胺环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包括过氧化氢酶抑制剂、磺胺剂、头孢菌素等。

它们的结构特征是由内酰胺环和侧链组成,内酰胺环通常是四元环或五元环,而侧链则根据不同的化学结构可分为各种类型。

内酰胺环是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发挥生物活性的结构要素之一,它们与靶菌细胞壁中的靶酶结合,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与其他类别的抗生素相比,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特征是:1) 它们的作用谱广泛;2) 抗菌效果较为显著;3) 安全性较高;4) 抗菌谱容易变化。

抗菌机制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结合靶菌细胞壁中的靶酶,抑制该酶对靶菌细胞壁的合成。

这些靶酶通常是细菌细胞外壁的各种酶类,包括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脂肪酶、转移酶等。

通过结合这些靶酶,内酰胺类抗生素影响了靶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了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抑菌作用是通过与靶菌细胞壁中的靶酶结合来发挥的。

它们的作用方式通常分为两类: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2)破坏细菌细胞壁。

这两种作用方式都会影响到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应用范围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它们可以治疗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

此外,内酰胺类抗生素还被用于手术和各种创伤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足之处是它们的抗菌谱容易变化,这让医生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

此外,由于最近多年社会公众对抗生素滥用和过度使用的关注度增加,医生也需要更加注意在用药时避免出现过度使用和滥用的情况,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

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抗菌药物,它们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谱和安全性较高等特征,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2019年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答案

2019年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答案

2019年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答案开始公布,现在答案不是很全面,请点击上方医护家园关注本公众号,并建议将医护家园公众号设为星标,每天可接收最新答案!祝大家考试工作顺利!所有答案以拼音首字母排序!再次郑重强调:不看后悔!这次的必修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答案存在打乱选项的情况,也就是五个选项A、B、C、D、E也存在乱排列的情况,所以在选择答案的时候不要看五个选项A、B、C、D、E这五个字母,要看具体的答案内容,再选择,切记、切记!!()是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A、阿奇霉素()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麻风联合化疗中的主要药物之一A、利福平()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A、两性霉素B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以减少其毒性反应()与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是各型A、利福平肺结核短程疗法的基石A、红霉素或克林霉素BSI 肺炎链球菌对()耐药者多见,需注意药敏试验结果氨基糖苷类的抗结核药是()A、链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呋塞米合用的原因是A、呋塞米增加其耳毒性()百日咳的治疗药物首选()A、红霉素布鲁菌病可选药物为()A、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6周,或SMZ/TMP6周+庆大霉素2周对青霉素过敏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人,可选用()A、氯霉素对尚未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进行()A、预防性治疗对尚未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进行()A、预防性治疗对厌氧菌无效的药物是()A、克林霉素对厌氧菌无效的药物是()A、克林霉素对于实施隧道式血管导管或药盒置入术的患者,建议()A、不推荐预防用药对于实施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高危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次A、1呋喃唑酮主要用于治疗志贺菌属、沙门菌属、霍乱弧菌引起的()A、肠道感染氟康唑的适应证不包括()A、暗色真菌病腹腔感染初始治疗时需()A、静脉给药关于白喉抗毒素说法正确的是()A、青霉素不可代替白喉抗毒素关于达托霉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不可用于治疗肺炎,因其可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灭活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A、需具备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多2项症状关于脓胸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A、慢性脓胸患者可口服给药,若无好转可静脉给药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A、重症患者选用口服药,若临床表现无显著改善可肌肉注射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儿童群体中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大于6月龄儿童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适应证与成人相仿关于头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A、不推荐头孢西丁用于<6个月的婴儿关于细菌性结膜炎治疗说法错误的是()A、患眼分泌物较多时,需要包扎,以防再受伤急性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病原菌80%以上为()A、大肠埃希菌经验治疗动物咬伤,宜选药物为()A、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即()而定A、药敏试验结果可诱发红斑狼疮的抗真菌药物是()A、灰黄霉素莱姆病的病原体是()A、伯氏疏螺旋体利福平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肾毒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家庭的儿童,可预防性给予下列哪种抗菌药物A、利福平某孕妇患者的特异性尿道炎病原为淋病奈瑟菌,宜选药物()进行治疗A、阿莫西林或头孢曲松脑脊液分流术Ⅰ类手术切口,可能的污染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的病原体为()A、产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疗程通常较长,需要考虑患A、6~12者的免疫状态、感染病原菌和药物种类,一般在()周或以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艾滋病患者合并鸟分支杆菌复合群感染者须终身用药,但应避免使用()A、利福平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应()给药A、一日多次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类抗菌药物,但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A、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实施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类抗菌药物1次A、第一代头孢菌素实施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类抗菌药物1次A、第一代头孢菌素使用()时,应注意抗生素相关腹泻和假膜性肠炎的发生,如有可疑应及时停药A、克林霉素鼠咬伤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可选药物()A、多西环素四环素用于()A、斑疹伤寒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重点不包括()A、多重耐药定植菌或携带状态,不宜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包A、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减少括()替加环素不可用于下列()感染A、变形杆菌属万古霉素对以下哪些微生物敏感()A、葡萄球菌、链球菌下列不属于磺胺嘧啶的不良反应的是()A、血小板增多症下列不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是()A、孢子丝菌下列不属于性传播疾病的是()A、革登热下列关于立克次体病说法正确的是()A、立克次体病是由立克次体科,柯克斯体科,巴通体科中的多个属、种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病下列关于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A、青霉素钾盐应快速静脉注射下列关于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说法正确的是()A、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类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下列关于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A、本类药物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可作为预防用药下列关于吸入炭疽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A、宜选磺胺类治疗下列关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说法错误的是()A、常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下列关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说法错误的是()A、常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下列抗结核病药物中,哪个疗效较差()A、链霉素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适应证()A、心内膜炎下列哪些品种不属于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A、头孢拉定/舒巴坦下列属于引起细菌性眼内炎的革兰阴性杆菌是()A、铜绿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科细菌小于5岁的婴幼儿脓胸,常见病原菌为()A、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新生儿期应避免应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A、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猩红热主要由()引起A、A组溶血性链球菌医疗机构应每月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项目不包括()A、Ⅱ、Ⅲ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使用疗程合理率以下对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的认识,错误的是()A、应尽量使用,以免产生全身耐药以下对于抗菌药物给药剂量的认识,错误的是()A、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应应用可耐受的最大剂量以下哪类手术Ⅱ、Ⅲ类切口可能含有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A、结肠、直肠、阑尾手术以下哪类手术Ⅱ、Ⅲ类切口可能含有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A、肝、胆系统及胰腺手术易透过血脑屏障,对隐球菌性脑膜炎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A、氟胞嘧啶阴道感染妊娠期应选择阴道局部用药,妊娠初()个月,禁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A、3引起脓疱病最主要的病原菌为()A、溶血性链球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由肠球菌属引起的重症肾盂肾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联合()A、氨基糖苷类由厌氧菌引起的颌面部感染不选的药物是()A、制霉菌素与两性霉素B合用可致肝功能及造血功能受损的药物是()A、氟胞嘧啶针对 MRSA 感染的疖,痈患者可选()治疗A、糖肽类治疗阿米巴肠病宜选药物()A、甲硝唑治疗不动杆菌属所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宜选药物()A、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肠杆菌属所致的腹腔感染,宜选药物为()A、头孢吡肟或氟喹诺酮类治疗肠杆菌属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宜选药物为()A、头孢吡肟或氟喹诺酮类治疗肠球菌属所致的血流感染,宜选药物为()A、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治疗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所致的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宜选药物为()A、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治疗放线菌属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宜选药物为()A、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宜A、第三代头孢菌素选药物为()治疗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所致的脓胸,宜A、青霉素 G选药物为()治疗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属所致的细菌性脑A、万古霉素+磷霉素膜炎及脑脓肿,宜选药物为()治疗念珠菌属所致的肾盂肾炎,宜选药物为()A、氟康唑治疗蜱传回归热可选多西环素100mg口服,(),A、bid7~10 天治疗头癣的首选药物是()A、灰黄霉素治疗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宜选药物()A、多西环素+妥布霉素或庆大霉素治疗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A、头孢唑林染,宜选药物为()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所致的A、糖肽类±磷霉素脓胸,宜选药物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治疗时,诱导治疗宜选()A、两性霉素 B 或其含脂制剂联合氟胞嘧啶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尽早开始诊断性试验治疗()()与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是各型B、利福平肺结核短程疗法的基石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B、肝毒性大环内酯类()禁止与特非那定合用,以免引起心脏不良反应B、克拉霉素对磺胺类药物不敏感的细菌是()B、立克次体对可能已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B、诊断性试验治疗对青霉素过敏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人,可选用()B、氯霉素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多采用以下哪种给药途径()B、静脉注射对于实施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患者,关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建议是()B、不推荐常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头霉素类药物的适应证描述错误的是()B、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拟杆菌属等需氧菌引起的腹腔感染对于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是()B、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肝病时应减量慎用下列哪种抗菌药物()B、红霉素钩端螺旋体中、重度感染可选头孢曲松()g,静脉滴注,qdB、1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B、根据病原选用杀菌剂,应单一用药关于阴道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阴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罕见真菌如组织胞浆菌和芽生菌感染首选()B、伊曲康唑急性关节炎疗程为()B、2~4周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多累及()B、上颌窦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B、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甲硝唑属于FDA妊娠期用药中的哪种类别()B、B类静脉滴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可引起寒战、高热的药物是()B、两性霉素B局部严重红肿热痛,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口腔感染患者可短期口服抗菌药物()天B、3~7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小时,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B、72~9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是抗菌药物管理的核心策略B、分级管理可诱导肝药酶活性的抗结核病药物是()B、利福平可诱发红斑狼疮的抗真菌药物是()B、灰黄霉素利福平的抗菌作用特点不包括()B、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用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家庭的儿童,可预防性给予下列哪种抗菌药物B、利福平年龄<1 个月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宜选药物为()B、氨苄西林+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念珠菌病的抗真菌治疗疗程因不同部位感染而B、6异,关节感染的疗程至少为()周念珠菌血症的抗真菌治疗疗程为血培养阴性后再B、2用()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适应证不包括()B、下呼吸道感染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真菌性心内膜炎疗程B、6~8周需()或更长,以降低复发率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是()B、氯霉素伤寒带菌者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或氟喹诺酮类口B、6服,疗程为()周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使用环丙沙星时,应()B、轻、中度肾功能减退时按原治疗剂量,重度肾功能减退时减量应用实施淋巴管造影术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B、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1次使用()时,应注意抗生素相关腹泻和假膜性肠B、克林霉素炎的发生,如有可疑应及时停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麻风病患者少菌型用药B、利福平+氨苯砜为()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B、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B、罗红霉素四环素用于()B、斑疹伤寒碳青霉烯类抗菌药适应证不包括()B、心肌炎替加环素的作用机制是()B、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万古霉素对哪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无效()B、绿脓杆菌为预防外固定架植入术Ⅱ类手术感染,围手术期可以预防应用下列哪类抗菌药物()B、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细菌性痢疾的病原是()B、志贺菌属下列不属于盆腔内感染常见病原体的是()B、幽门螺旋杆菌下列关于布鲁菌病说法错误的是()B、属丙类传染病下列关于破伤风说法错误的是()B、新生儿破伤风应按丙类传染病报告下列关于肾功能减退的成人美罗培南使用剂量错误的是()B、血液透析患者剂量每次为0.5g,每12h给药一次下列关于鼠疫说法错误的是()B、属乙类传染病下列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法用量说法错误的是()B、可以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下列关于新生儿和儿童碳青霉烯类药物给药剂量说法错误的是()B、7~21天新生儿,一次20mg/kg,每12h给药一次下列关于新生儿美罗培南使用剂量错误的是()B、7~28天新生儿,一次20mg/kg,每12h一次下列哪类抗菌药物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B、四环素类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适应证()B、上呼吸道感染下列哪些品种不属于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B、头孢拉定/舒巴坦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已证实对妊娠期妇女有危险性,但仍可能受益多()B、替加环素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在轻、中度肾功能减退时按原治疗剂量,重度肾功能减退时减量应用()B、克拉霉素下列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是()B、头孢吡肟以下对抗菌药物处方权限与临床应用的认识,错误的是()B、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可以在门诊使用以下对于抗菌药物给药剂量的认识,错误的是()B、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应应用可耐受的最大剂量以下患者发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时可不予抗菌药物治疗()B、病毒感染的青年患者以下急性感染性腹泻不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是()B、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以下哪类抗菌药物经肾、肝两种途径排出()B、青霉素类以下哪项是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B、氨曲南以下哪项属于Ⅳ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B、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以下哪种抗菌药物具有肾、耳毒性()B、万古霉素以下哪种抗菌药物可以引起新生儿的溶血性贫血()B、磺胺药及呋喃类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B、普通感冒、麻疹应用糖肽类+氨基糖苷类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时B、2 周应监测两药的血药浓度,联合用药不宜超过()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颌面部感染不选的药B、第三代头孢菌素物是()早产儿、新生儿应避免使用()B、氯霉素治疗气性坏疽宜选药物是()B、青霉素治疗沙眼衣原体所致的特异性尿道炎,宜选药物B、阿奇霉素()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B、尽早开始诊断性试验治疗()()可用于治疗重症或伴血流感染的尿路感染患C、碳青霉烯类者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C、肝毒性大环内酯类()禁止与特非那定合用,以免引起C、克拉霉素心脏不良反应滴虫阴道炎的宜选药物是()C、甲硝唑对庆大霉素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耐药菌少复杂性血流感染需全身使用抗菌药物()C、4~6周肝病时避免应用以下哪种抗菌药物()C、两性霉素B钩端螺旋体病治疗时为避免治疗后出现(),初C、赫氏反应始治疗阶段抗菌药物的剂量宜小钩端螺旋体中、重度感染首选()C、青霉素 G关于颌面部感染治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C、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预防性治疗关于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叙述有误的是()C、应立即采取经验治疗,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可选用青霉素 G,也可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口服青霉素 V关于克林霉素的抗菌特点,不正确的是()C、对多数革兰阴性菌有效关于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C、可用于敏感厌氧菌及需氧菌所致的盆腔炎关于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C、可用于敏感厌氧菌及需氧菌所致的盆腔炎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与会诊说法错误的是()C、越级使用仅限48h内,并有相应病程记录关于替加环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替加环素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关于细菌性角膜炎治疗说法错误的是()C、应首选窄谱强效抗菌药关于亚胺培南正常成人给药,说法不正确的是()C、每日2~3g,每8~12h给药一次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疗程为()C、4~6周急性肾盂肾炎伴发热等明显全身症状的患者,疗程一般为()C、2周急性胰腺炎早期的炎症性质为()C、化学性炎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标准短程化疗方案中强化阶段C、4,2以()种药物联合应用()个月经常发生链球菌咽峡炎或风湿热的儿童及成人,C、苄星青霉素可预防性给予下列哪种抗菌药物()静脉用药时,应将每 4g 磷霉素钠溶于至少()C、250ml液体中,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具有抗非发酵菌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不包括()C、厄他培南抗曲霉治疗疗程通常较长,最短为()周,根据C、6~12治疗反应其疗程可达数月或更长,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可引起视神经炎的抗结核药是()C、乙胺丁醇可用于合并 HIV 患者的抗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C、利福布汀与治疗的药物是()可用于合并 HIV 患者的抗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C、利福布汀与治疗的药物是()利奈唑胺的适应证不包括()C、社区获得性肺炎,由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所致伤寒带菌者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或氟喹诺酮类口C、6服,疗程为()周伤寒和副伤寒治疗疗程一般为()天C、10~14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使用磺胺甲噁唑时,应()C、轻、中、重度肾功能减退时均需减量肾功能减退时,不宜使用以下哪种抗菌药物()C、四环素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应()给药C、一日多次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但以下哪种药物不在推荐之列()C、阿奇霉素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类抗菌药物1次C、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实施淋巴管造影术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类抗菌药物1次C、第一代头孢菌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麻风病患者少菌型疗程为()个月C、6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C、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不包括()C、自我国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以来,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上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中不包括下列哪种药物()C、多立培南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包括()C、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减少替加环素适应证不包括()C、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万古霉素属于()抗生素C、糖肽类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小时C、24下列不属于治疗气性坏疽的可选药物是()C、卡泊芬净下列关于立克次体病说法正确的是()C、立克次体病是由立克次体科,柯克斯体科,巴通体科中的多个属、种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病下列关于肾功能减退的成人美罗培南使用剂量错误的是()C、血液透析患者剂量每次为0.5g,每12h给药一次下列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C、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一般都需要调整剂量下列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C、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一般都需要调整剂量下列关于吸入炭疽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C、宜选磺胺类治疗下列关于阴道感染治疗说法错误的是()C、治疗期间不影响性生活下列哪类抗菌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避免应用()C、氨基糖苷类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已证实对人类致畸,危险性大于受益()C、奎宁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C、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新大环内酯类()与其他药物联合,可用于治疗C、克拉霉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新生儿期应避免应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C、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贫血的()新生儿为预防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眼炎,可给予C、四环素或红霉素下列哪些抗菌药物的眼药水()猩红热通常治疗疗程为()天C、10猩红热主要由()引起C、A组溶血性链球菌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超过()天的高危C、7患者和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也有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超过()天的高危C、7患者和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也有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氧头孢烯类抗菌药物适应证不包括()C、消化道感染以下除哪种情况,可先予以抗菌药物注射给药()C、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以下哪类抗菌药物可以引起脑性核黄疸()C、磺胺类以下哪类手术Ⅱ、Ⅲ类切口可能含有口咽部厌氧C、胃、十二指肠、小肠手术菌(如消化链球菌)()。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DOI:10.13602/j.cnki.jcls.2021.02.01·专家论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简介:吕晶南,1989年生,女,技师,硕士,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

通信作者:余方友,主任技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E mail:wzjxyfy@163.com。

吕晶南1,余方友2(1.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4;2.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82)摘要: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检测方法中,传统的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表型鉴定方法检测周期耗时长,且操作繁琐、敏感性低、特异性差。

相比这下,分子诊断技术可有效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尤其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的暴发,使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飞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对指导临床预防、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起到重要的作用。

该文从呼吸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流感染及胃肠道感染4个方面系统化介绍核酸检测技术在病原体鉴定中的应用,同时阐述这些方法在临床实验室应用时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诊断技术;感染性疾病;病毒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志码:A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的暴发,使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及预防等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飞速发展。

本文就近年来基于核酸检测技术鉴定病原体进行系统化讨论,同时也对这些方法在临床实验室应用时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进行阐述。

1 呼吸道感染1.1 病毒 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对全球流行病公共卫生可引起严重的威胁,如1918年甲型流感大流行,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暴发,2009年甲型H1N1流感引起的大流行,2012年阿拉伯半岛出现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2019年2019 nCoV的暴发。

值得注意的是,仅基于体征和症状区分病毒来源较困难,同时不同病毒感染采取的治疗方案不同,因此,呼吸道病毒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

2019华医网继续教育-最新题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9华医网继续教育-最新题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5
、5~7
、7~10
、10~14
、14~18
、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a )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链球菌
、星形诺卡菌
、分枝杆菌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可采取(d )给药
、两日一次
、三日一次
、多日一次
、一日一次
、一日多次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主要病原菌不包括(e )
、革兰阴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菌
、大肠埃希菌
、对可能已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b )
、预防性治疗
、诊断性试验治疗
、经验治疗
、隔离性治疗
、目标治疗
、初治菌阳/或菌阴结核疗程一般是(d)个月
、3
、4
、5
、6
、8
、实施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如果对头孢菌
、疗程视病情及感染程度酌情而定
、使用四环素治疗无效的是(a)
、变形杆菌
、螺旋体
、衣原体
、支原体
、立克次体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治疗时,诱导治疗宜选(a )
、两性霉素B 或其含脂制剂联合氟胞嘧啶
、泊沙康唑联合卡泊芬净
、卡泊芬净联合米卡芬净
、泊沙康唑联合氟胞嘧啶
、氟康唑联合卡泊芬净
、β-内酰胺类
、红霉素、克林霉素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不包括(d )
、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的使用强度均呈下降趋势
、青霉素G

抗结核药物作用和耐药机制

抗结核药物作用和耐药机制

酸化细胞质 (吡嗪酰胺)
PABA
RNA聚合酶 (利福平)
- 药物无法活化 (异烟肼, 乙硫异烟胺, 吡嗪酰胺): 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 吡嗪酰
MTB 二氢喋呤合成酶
(对氨基水杨酸, 氨苯砜)
核糖体(氨基糖苷类,
胺酶
2. 链霉素,卡那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 靶位过度表达
四氢叶酸
多肽类,卷曲霉素, 紫霉素) 3. 屏障改变:渗透性降低;
16S RNA
16S RNA 阿拉伯糖基转移酶亚基?
吡嗪酰胺酶(烟酰胺酶)
DNA 促旋酶亚基A DNA 促旋酶亚基B
核黄素单加氧酶
烯酰 ACP* 还原酶
* 酰基载体蛋白(ACP)
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
1. 核苷酸转化 2. 核苷酸插入/缺失- 移码 3. 完全或部分缺失
4. IS6110移位
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的基因及其突变
耐药是如何发生的?
普遍敏感的新病 例体内的菌群
耐药性的形成和传播
耐药突变株
治疗失败者 获得性耐药
新发病例 原发性耐药
异烟肼,链霉素:10-5-6 利福平:10-6-7
乙胺丁醇:10-4-5
形成
管理不善
传播
诊断和治疗延误 项目规划不当
不规律治疗所致耐药发生 (细菌被杀死和再生循环理论)
Mitchison DA. IJTLD 2(1):10-15, 1998
药物靶标 Participate in drug binding?
Transport 药物靶标 药物靶标 药物靶标
47-65 52-59 8-21
76
75-94 in vitro
? 37 56 ?
杀菌作用; 利福平, 杀死其他部位

结核分枝杆菌H37Ra

结核分枝杆菌H37Ra

来自于结核分枝杆菌H37Ra的粘粒文库具有pYUB18的结构像前面所提到的。

简要的说,基因组DNA部分被Sau3AI消化,在0.4%的琼脂糖凝胶中过夜电泳移动。

大分子的片段(35到45kb)是凝胶纯化和绑定到BamHI-digested(一种限制性内切酶) pYUB18。

绑定的混合物成套包装在体外实验,依照制造商的说明除了TMGS缓冲剂(10mM Tris[pH 7.4]-10mM MgSO4-0.1%凝胶-100mM NaCl)是用来稀释的。

在大肠埃希菌χ2319转导后,被纯化的重组转移噬菌粒获得CsCl平衡密度梯度离心和用于转化的耻垢分枝杆菌mc2155。

为了获得电穿孔的感受态细胞,两天培养的耻垢分枝杆菌mc2155被制粒,冲洗,然后再悬浮于10%的甘油。

1到5微克的纯化后的粘粒DNA与50μl的感受态细胞放入比色杯里(0.2-cm gap;Bio-Rad,Richmond,Calif.)电穿孔时的参数是25kV,25μF,1000Ω,时间不多于20ms。

转化体在含有10μg卡那霉素/ml的培养基中被筛选。

在将重组的噬菌体进行电穿孔进入到耻垢分枝杆菌后大约获得3000转化体。

这3000转化体和母系株只包含克隆载体,在复制平板TYM 上培养,其中含有10μg的卡那霉素/ml,头孢西丁分别是32,64,128,256μg/ml。

结核分枝杆菌H37Ra头孢西丁的MIC值>16μg/ml,当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时该MIC值减到8μg/ml。

因为克拉维酸本身没有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MIC>16μg/ml),所以对于药物抵抗主要是酶对头孢西丁的水解引起的。

因此我们假设来自与结核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的β-内酰胺酶能够显示出对于头孢西丁抵抗性相对于耻垢分枝杆菌的母株有所增加。

法罗培南、比阿培南的体外抗结核活性研究

法罗培南、比阿培南的体外抗结核活性研究

㊃论㊀著㊃法罗培南、比阿培南的体外抗结核活性研究Δ赵伟杰1∗,刘㊀婧1,李㊀芃2,郭振勇2#(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北京10114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药学部,北京㊀101149)中图分类号㊀R978.1文献标志码㊀A文章编号㊀1672-2124(2021)05-0513-05DOI㊀10.14009/j.issn.1672-2124.2021.05.001摘㊀要㊀目的:优化法罗培南(FP )㊁比阿培南(BP )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种类与配比,筛选出具有最强抗结核活性的组方㊂方法: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染色法(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 ,MABA ),通过测定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 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确定FP ㊁BP 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种类与配比,以临床分离株验证药物组合的抗结核活性;采用MABA 法测定药物组合与6种二线抗结核药两两联合应用的MIC ,计算分级抑菌浓度(FIC )以评价药物的体外相互作用㊂结果:FP ㊁BP 与克拉维酸钾(CLV )以CLV 固定质量浓度2.5μg /ml 组合对H37Rv 的MIC 分别为2㊁1μg /ml ;FP /CLV 对88%的临床分离株的MIC 比FP 的MIC 低2~4倍,BP /CLV 对92%的临床分离株的MIC 比BP 的MIC 低4~8倍;FP /CLV 与对氨基水杨酸钠㊁丙硫异烟胺,BP /CLV 与卷曲霉素㊁氨基水杨酸钠和丙硫异烟胺为协同作用,BP /CLV 与利奈唑胺㊁左氧氟沙星为部分协同作用,BP /CLV 与氯苯酚嗪为相加作用,其他联合为无关作用㊂结论:FP /CLV ㊁BP /CLV 两种组合有良好的抗结核活性,BP /CLV 活性更强,且与常用的二线抗结核药有良好的联合作用㊂关键词㊀法罗培南;比阿培南;抗结核活性;相互作用Research on Activities of in vitro Anti-Tuberculosis of Faropenem and Biapenem ΔZHAO Weijie 1,LIU Jing 1,LI Peng 2,GUO Zhenyong 2(1.Office of Drug Clinical Trial Institutions,Beijing Che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1149,China;2.Dept.of Pharmacy,Beijing Che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1149,China)ABSTRACT ㊀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type and matching of faropenem (FP)and biexpenem (BP)combined with lactamase inhibitors,so as to screen out the composition with the strongest anti-tuberculous activity.METHODS:The 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 (MABA)wa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type and matching of FP and BP combined with lactamase inhibitors by measuring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tandard strain H37Rv,and the anti-tuberculosis activity of the drug combinations was verified by clinical isolated strains;the MIC of drug combination in two-drug combinations with six anti-tuberculous drugs were determined by MABA method,and the in vitro drug interactions was evaluated by calculating the fractionated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FIC).RESULTS:The MIC of FP and BP combined with potassium clavulanate (CLV)in fixed CLV concentration of 2.5μg /ml against H37Rv were respectively 2μg /ml and 1μg /ml;for the MIC of clinical isolated strains,the FP /CLV were 2-4times lower than FP in 88%of strains,and the BP /CLV were 4-8times lower than BP in 92%of strains;FP /CLV was synergistic with sodium aminosalicylate and protionamide,BP /CLV was synergistic with capromycin,sodium aminosalicylate and protionamide,BP /CLV was partially synergistic with linezolid and levofloxacin,BP /CLV and clofazimine had additive effect,and other combinations were unrelated.CONCLUSIONS:FP /CLV and BP /CLV have good anti-tuberculous activity,BP /CLV is more active and has a good combination with commonly used second-line anti-tuberculous drugs.KEYWORDS ㊀Faropenem;Biapenem;Activity of anti-tuberculosis;InteractionΔ基金项目:十三五 重大新药创制 (No.2017ZX09304009)∗主任药师,硕士㊂研究方向:药动学及抗结核药效学㊂E-mail:zhaoweijie415@#通信作者:主任药师,博士㊂研究方向:临床药学及药理学㊂E-mail:guozhenyong0425@㊀㊀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但几乎没有用于抗结核治疗的品种,究其原因是结核杆菌中天然存在β-内酰胺酶,从而导致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失去抗菌效果[1]㊂上述情况直至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出现才有所改变[2]㊂因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β-内酰胺酶的不良底物,这个特性使得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水解速度降低[3]㊂有文献报道,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时,体内外均对结核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4-7]㊂本研究试图优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组合,以筛选出具有最高抗菌活性的组方,同时考察该组方与二线抗结核药之间的相互作用㊂1㊀材料1.1㊀仪器CO2培养箱(美国Thermo公司,型号为HERAcell150i);生物安全柜(美国Nuaire公司,型号为CLASSⅡ);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型号为YXQ-LS-50);-80ħ低温冰柜(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型号为MDF-192);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型号为XS105);超声波清洗机(上海予皓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为YH-200DH); 96孔无菌微孔板(美国Corning公司,型号为Coster3596)㊂1.2㊀菌株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标准株H37Rv(ATCC27294)由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提供,27株临床分离株均由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提供㊂1.3㊀药品与试剂异烟肼(INH,Sigma公司,批号:080M0254V);左氧氟沙星(LFX,Sigma公司,批号:0001425507);法罗培南(FP,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1015003);比阿培南(BP,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51216125);克拉维酸钾(CLV,Aladdin Industrial Corporation公司,批号:D1529045);舒巴坦(SBT,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30430-201007);他唑巴坦(TBT,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批号:30192312080043);利福平(RIF,Sigma,批号:78H0773);利奈唑胺(LZD,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C15Z10);链霉素(SM,Sigma公司,批号: 117K0719);莫西沙星(MFX,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 BXFZG31);乙胺丁醇(EMB,Sigma公司,批号:050M0034);对氨基水杨酸钠(PAS,辽宁倍奇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7191);卡那霉素(KM,Sigma公司,批号:25389-94-0);丙硫异烟胺(PTO,辽宁康博士药业有限公司,批号:M-120201);卷曲霉素(CPM,Sigma公司,批号:018K1068);阿米卡星(Am,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0606);氯苯酚嗪(CLF,南京立业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3081)㊂7H9培养基(美国BD公司,批号:6075662);ADC营养增殖液(白蛋白-葡萄糖-过氧化氢酶,美国BD公司,批号:2349131);Alamar Blue(美国Bio-Rad 公司,批号:170330);吐温-80(Tween-80,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批号:301C052);二甲基亚砜(DMSO,MP生物医疗公司,批号:Y190601)㊂RIF㊁LFX㊁PTO及CLF以DMSO溶解制成储存液;INH㊁SM㊁EMB㊁PAS㊁KM㊁CPM㊁FP㊁BP㊁CLV㊁SBT及TBT 以灭菌蒸馏水分别溶解制成储存液,用0.22μm滤头过滤; LZD㊁MFX及Am以注射剂作为储存液,均置-80ħ冰箱保存㊂2㊀方法2.1㊀菌株的培养2.1.1㊀MTB标准株H37Rv的培养:保存在-80ħ的菌种接种于含10%ADC的7H9培养基(含0.05%吐温-80)中,使菌液终浓度为104CFU/ml,置于37ħ㊁5%CO2培养箱中培养10~ 14d至浊度为麦氏比浊管1(菌浓度为107CFU/ml)时,以含10%ADC的7H9培养基稀释为106CFU/ml的菌悬液后使用㊂2.1.2㊀临床分离株的培养:取生长在罗氏培养基上3~4周的患者痰中培养的菌落,研磨,加0.9%氯化钠溶液至浊度为麦氏比浊管1(菌浓度为107CFU/ml),用含10%ADC的7H9培养基稀释为106CFU/ml的菌悬液后使用㊂2.2㊀96孔微孔板阿尔玛蓝染色法(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A)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2.2.1㊀对MTB标准株H37Rv的MIC:在96孔微孔板中以7H9培养基为溶剂,二倍稀释法稀释各药物㊂药物在96孔板中的浓度(H37Rv)见表1㊂每孔体积为100μl,各孔加入 2.1.1 项下的菌液100μl,置于37ħ培养箱中培养6d,第7日加入Alamar Blue20μl和20%吐温-8012.5μl,37ħ培养箱中培养24h,将阻止颜色变化(从蓝色变为粉色)的最低药物浓度定义为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8]㊂表1㊀药物在96孔板中的浓度(H37Rv)(μg/ml) Tab1㊀Concentration of drugs in96microplate(H37Rv)(μg/ml)药物药物浓度1234567 RIF0.40.20.10.050.0250.0125ND INH0.80.40.20.10.050.025ND MFX210.50.250.1250.0625ND LFX84210.50.25ND CLF7.68 3.84 1.920.960.480.240.12 LZD84210.50.250.125 SM1684210.50.25 KM6432168421 CPM6432168421 Am321684210.5 EMB6432168421 ETA6432168421 PAS4210.50.250.1250.0625㊀㊀注: ND 表示没有此浓度Note: ND means not determined2.2.2㊀对25株临床分离株的MIC:方法同 2.2.1 项,RIF㊁INH以80μg/ml的最高质量浓度进行二倍稀释,其他药物质量浓度同表1㊂2.2.3㊀FP㊁BP与CLV㊁SBT㊁TBT配比:将FP㊁BP分别与CLV㊁SBT㊁TBT混合比值第一步设为1ʒ1,待确定选择哪个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最有效后,进一步设定FP㊁BP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比例为1ʒ1㊁2ʒ1㊁4ʒ1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固定浓度2.5μg/ml等4种比例配方㊂以上实验均按 2.2.1 项操作配置药物,96孔板中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终浓度分别为16~0.25μg/ml,采用MABA法测定对H37Rv的MIC,确定最优配方;固定配方后测定此配方对27株临床分离株的MIC,以验证配方㊂2.2.4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其他抗结核药的体外相互作用:以棋盘法完成,选取6种常用二线抗结核药LZD㊁LFX㊁CPM㊁CLF㊁PAS及PTO,测定这6种药物与 2.2.3 项获得的FP㊁BP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最优配方之间的体外相互作用㊂分别配置BP/FP+CLV与LZD㊁LFX㊁CPM㊁CLF㊁PAS㊁PTO两两药物组合溶液(药物浓度见表2)[9];按 2.2.1 项下操作测定对H37Rv的MIC,以分级抑菌浓度(FIC)评价药物体外相互作用[9](FIC见表3 4), FIC=(MIC A联合/MIC A单独)+(MIC B联合/MIC B单独)㊂3㊀结果3.1㊀药物对H37Rv的MIC药物对H37Rv的MIC:INH为0.05μg/ml;RIF为㊀㊀㊀㊀㊀表2㊀药物加入96孔板时的浓度(μg/ml)Tab2㊀Concentration of drugs when added into96microplat(μg/ml)药物4ˑMIC(1)2ˑMIC(2)MIC(3)1/2ˑMIC(4) LZD(N)210.50.25 LFX(L)210.50.25 CPM(C)8421 CLF(F)0.960.480.240.12 PAS(P)0.50.250.1250.0625 PTO(B)8421 FP/CLV(FP)8/2.54/2.52/2.51/2.5 BP/CLV(BP)4/2.52/2.51/2.50.5/2.5㊀㊀注:4ˑMIC为碳青霉烯类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对H37Rv的MIC的4倍Note:the concentration was4times of MIC of drug against MTB表3㊀FP/CLV与抗结核药两两联合应用的抑菌作用Tab3㊀Inhibitory effects of FP/CLV combined withanti-tuberculous drug项目FP/CLV LZD(N)LFX(L)CPM(C)CLF(F)PAS(P)PTO(B) MIC120.50.520.240.252 MIC22/0.0631/0.252/0.52/0.060.25/0.030.25/0.5 FIC㊀ 1.1251 1.25 1.250.3750.375㊀㊀注:FP/CLV设定为单药,MIC1为单药的MIC,MIC2为2种药物联合的MIC,浓度单位均为μg/mlNote:FP/CLV is set as a single drug,MIC1is the MIC of the single drug and MIC2is the MIC of combination of two drugs,both with the concentration union ofμg/ml表4㊀BP/CLV与抗结核药两两联合应用的抑菌作用Tab4㊀Inhibitory effects of BP/CLV combined withanti-tuberculous drug项目BP/CLV LZD(N)LFX(L)CPM(C)CLF(F)PAS(P)PTO(B) MIC110.50.520.240.252 MIC20.5/0.0630.5/0.0630.25/0.250.5/0.060.125/0.030.125/0.5 FIC㊀0.6250.6250.3750.750.3750.375㊀㊀注:BP/CLV设定为单药,MIC1为单药的MIC,MIC2为2种药物联合的MIC,浓度单位均为μg/mlNote:FP/CLV is set as a single drug,MIC1is the MIC of the single drug and MIC2is the MIC of combination of two drugs,both with the concentration union ofμg/ml0.05μg/ml;LZD㊁SM㊁LFX为0.5μg/ml;MFX为0.125μg/ml; PAS为0.25μg/ml;EMB㊁PTO㊁KM㊁CPM为2μg/ml;AM为1μg/ml;CLF为0.24μg/ml㊂3.2㊀药物对临床分离株的MIC25株临床分离株中,21株为耐多药结核菌株(MDR-TB菌株,即耐RIF和INH的结核菌株),4株为广泛耐药结核菌株(XDR-TB菌株,即耐RIF㊁INH㊁任何氟喹诺酮类以及3种二线注射剂中一种的结核菌株)(具体数值未列出)㊂3.3㊀FP/BP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配比对H37Rv的MIC分别为:FP㊁BP均为8μg/ml,3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64μg/ml,FP/CLV为2/2μg/ml,FP/SBT㊁FP/TBT均为4/4μg/ml;BP/CLV为1/1μg/ml,BP/SBT㊁BP/TBT均为2/2μg/ml,以此确定FP㊁BP与CLV组合㊂进一步测定FP㊁BP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分别以1ʒ1㊁2ʒ1㊁4ʒ1比例组合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固定浓度(2.5μg/ml)的药物组合对H37Rv的MIC,结果表明,比例为1ʒ1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在组合中为2.5μg/ml固定浓度时MIC最低,FP在组合中为2μg/ml,BP在组合中为1μg/ml,参考国内外众多研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抗结核活性实验中CLV的浓度均固定于2.5μg/ml,最终选择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固定浓度2.5μg/ml的药物组合㊂3.4㊀对25株临床分离株的MICFP/CLV(以FP质量浓度表示)对4株临床分离株的MIC 为8μg/ml,对13株临床分离株的MIC为4μg/ml,对7株临床分离株的MIC为2μg/ml,对1株临床分离株的MIC为1μg/ml,FP/CLV对22株临床分离株(占88%,22/25)的MIC 比FP的MIC低2~4倍;BP/CLV(以BP质量浓度表示)对4株临床分离株的MIC为8μg/ml,对4株临床分离株的MIC 为4μg/ml,对11株临床分离株的MIC为2μg/ml,对5株临床分离株的MIC为1μg/ml,对1株临床分离株的MIC为0.5μg/ml,BP/CLV对23株临床分离株(占92%,23/25)的MIC比BP的MIC低4~8倍(具体数值未列出)㊂3.5㊀体外相互作用FP/CLV与PAS㊁PTO之间的FIC为0.375,显示FP/CLV 与上述2药之间存在协同作用,FP/CLV与LZD㊁LFX㊁CPM㊁CLF为无关作用;BP/CLV与CPM㊁PAS㊁PTO之间的FIC为0.375,显示BP/CLV与CPM㊁PAS㊁PTO之间存在良好的协同作用;BP/CLV与CLF的FIC为0.75,意味着两者存在相加作用;BP/CLV与LZD㊁LFX的FIC为0.625,为部分协同作用㊂4㊀讨论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一般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㊁乙酰胞壁酸等经D,D-羧肽酶催化形成的4-3链接相互铰链而成,可以被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抑制㊂但是在MTB中,4-3链接和3-3链接均存在㊂当结核菌处于繁殖期时,两种链接的比例相当;当结核菌处于静止期时,3-3链接占的比重较大,可达80%㊂上述链接是由L,D-转肽酶催化形成的㊂因此,只有当药物可同时抑制D,D-羧肽酶㊁L,D-转肽酶时,MTB才能被杀灭㊂体外研究结果表明,亚胺培南㊁FP 均可抑制D,D-羧肽酶和L,D-转肽酶[10-12]㊂对于不同的细菌,不同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以及抗菌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同的配比,其抗菌活性是不同的㊂这可能与细菌的耐药机制有关㊂对于MTB标准株H37Rv, FP/CLV的浓度比为1ʒ1时,其MIC为2μg/ml;当BP与CLV 的浓度比1ʒ1时,其MIC为1μg/ml㊂鉴于目前市场上没有CLV制剂,所以临床上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代替(含CLV125mg),CLV的峰浓度为3~4μg/ml;同时为了与国外的研究具有类比性,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情况下FP㊁BP的MIC, CLV浓度为固定浓度(2.5μg/ml)时FP㊁BP的MIC和FP㊁BP 与CLV浓度比为1ʒ1时FP㊁BP的MIC相同㊂为了以后便于开展动物实验和临床推广,在后续实验中CLV的浓度均采用固定浓度2.5μg/ml㊂虽然多数研究在治疗方案中均采用联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方法,也有研究对于单独使用FP联合LZD㊁吡嗪酰胺的方案进行了尝试,结果显示,加入FP后的方案不能提高原方案(LZD+吡嗪酰胺)的抗菌活性,但未提及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缺失,还是FP自身的活性低[13]㊂另一项研究结果则认为,FP单独使用,其体外诱导MTB快速溶解的能力甚至强于INH[14]㊂耐药结核病的出现是消灭结核病的严重阻碍之一[15]㊂为了提高疗效和(或)克服耐药,临床上常会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16-18]㊂结核病的治疗,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均要求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19]㊂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考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㊂具有良好协同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方案可以提高疗效或者可以在疗效相同的情况下减少药物的用量,进而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㊂本研究中,FP/CLV与PAS㊁PTO之间,BP/CLV与CPM㊁PAS㊁PTO之间存在良好的协同作用,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医师提供参考㊂从药动学考虑,在临床常用剂量下,BP的谷浓度是> 1μg/ml的[20],此浓度相当于单独使用时对敏感MTB的MIC;当BP/CLV与PAS㊁PTO分别联合使用时,其MIC进一步降至0.125μg/ml,因此,从理论上讲,这些药物组合可以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㊂由于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疗程远远长于一般感染性疾病,因此,方案的安全性也是必须考虑的内容[21-22]㊂BP 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1000mg㊁每8h给药1次的用药方法,患者能够很好地耐受,且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所以其安全性远高于亚胺培南[23]㊂另外,对于非MTB,如脓肿分枝杆菌,FP也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因此,本研究结果也可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24]㊂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㊁美罗培南㊁BP及厄他培南均有报道可以用来治疗耐药结核病或者广泛耐药结核病,且上述药物对MTB的MIC均低于FP,本研究中FP/CLV 的MIC也高于BP,但由于耐药结核病的疗程至少需要18个月,且多数是门诊治疗,所以使用口服药就更为方便,这也是耐药结核病治疗的一个方向[25-26]㊂因此,作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中唯一可以口服的药品,FP在这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7]㊂滞留菌或者非复制MTB的存在是结核病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有研究发现,FP联合MFX㊁特地唑胺对该类细菌是有效的[28]㊂因此,有必要对FP进一步研究㊂本研究的结果也存在着局限性:(1)上述结果仅为体外实验的结果,药物的疗效归根到底是由药物的体内抗菌活性来决定的,所以体外实验的结果还需要体内研究进行验证[29]㊂(2)由于结核菌是一种典型的胞内寄生菌,而胞内寄生菌往往是结核病复发的关键因素,所以考察药物的细胞内抗菌活性也关系到方案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㊂(3)由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水溶液中是不稳定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药物在培养基中的水解造成对药物活性的评价偏低㊂这些也将是下一步的研究目标㊂参考文献[1]Gun MA,Bozdogan B,Coban AY.Tuberculosis and beta-lactamantibiotics[J].Future Microbiol,2020,15:937-944. [2]Kumar P,Chauhan V,Silva JRA,et al.Mycobacterium abscessus l,d-Transpeptidases Are Susceptible to Inactivation by Carbapenemsand Cephalosporins but Not Penicillins[J].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2017,61(10):e00866-17.[3]Lu Z,Wang H,Zhang A,et al.Structures of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3in Complex with Fiveβ-Lactam Antibiotics Reveal Mechanism of Inactivation[J].MolPharmacol,2020,97(4):287-294.[4]Kaushik A,Gupta C,Fisher S,et binations of avibactam andcarbapenems exhibit enhanced potencies against drug-resistantMycobacterium abscessus[J].Future Microbiol,2017,12(6):473-480.[5]Tiberi S,Payen MC,Sotgiu G,et al.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meropenem/clavulanate-containing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MDR-and XDR-TB[J].Eur Respir J,2016,47(4):1235-1243.[6]Van Rijn SP,Zuur MA,Anthony R,et al.Evaluation ofCarbapenems for Treatment of Multi-and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9,63(2):e01489-18.[7]Sotgiu G,D Ambrosio L,Centis R,et al.Carbapenems to TreatMultidrug and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ASystematic Review[J].Int J Mol Sci,2016,17(3):373. [8]Zhao W,Zheng M,Wang B,et al.Interactions of linezolid andsecond-line anti-tuberculosis agents against multi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vitro and in vivo[J].Int J Infect Dis,2016,52:23-28.[9]赵伟杰.二㊁三线抗结核药体外相互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2,23(29):2716-2718.[10]㊀Libreros-Zúñiga GA,Dos Santos Silva C,Salgado Ferreira R,et al.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Interaction and Processing ofβ-LactamAntibiotics by l,d-Transpeptidase3(LdtMt3)from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J].ACS Infect Dis,2019,5(2):260-271. [11]㊀Sabe VT,Tolufashe GF,Ibeji CU,et al.Identification of potent L,D-transpeptidase5inhibitors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s pot-ential anti-TB leads:virtual screening and molecular dynamicssimulations[J].J Mol Model,2019,25(11):328. [12]㊀Ntombela T,Seupersad A,Maseko S,et al.Mechanistic insight onthe inhibition of D,D-carboxypeptidase from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byβ-lactam antibiotics:an ONIOM acylation study[J].JBiomol Struct Dyn,2021,15:1-11.[13]㊀Gumbo T,Sherman CM,Deshpande D,et al.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sterilizing activity of faropenem,pyrazinamide and line-zolid combination and failure to shorten the therapy duration[J].IntJ Infect Dis,2021,104:680-684.[14]㊀Dhar N,Dubée V,Ballell L,et al.Rapid cytolysis of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by faropenem,an orally bioavailableβ-lactam antibiotic[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5,59(2):1308-1319.[15]㊀Sinitsyn MV,Kalinina MV,Belilovskiy EM,et al.The treatment oftuber-culosis under current conditions[J].Ter Arkh,2020,92(8):86-94.[16]㊀安玉英,张凤林.比阿培南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4):112-115.[17]㊀冯雄,吴坤亮,郑友彬,等.肺结核患者耐药性㊁危险因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治疗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0,20(9):1044-1048.[18]㊀李晓辉,汤昱,李敏.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耐药基因阳性率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1):22-24. [19]㊀Pieterman ED,Keutzer L,van der Meijden A,et al.Superior efficacyof a bedaquiline,delamanid and linezolid combination regimen in amouse-TB model[J].J Infect Dis,2021:jiab043.doi:10.1093/infdis/jiab043.(下转第521页)健康的公共健康问题[12]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稳居世界多发病㊁常见病发病率的第7位,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高发病率已经仅略次于心脑血管病,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健康问题[13]㊂刘明慧等[14]的研究结果表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应予以辨证施治㊂李颖等[15]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机特点可主要概括为多瘀㊁多虚㊂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与实践,于骨质疏松症治疗方面获取了显著的成效[16]㊂特色制剂来源于验方㊁协定处方,这些特色制剂临床使用方便,又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水平[17]㊂特别是在综合医院,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是重中之重,而院内制剂可以满足要求,可作为 差异化服务 ,成为医院的特色产品,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且院内制剂具有市场中无可替代品㊁治疗作用明确㊁专科特色强且毒副作用低等特点[18-19]㊂益肾坚骨丸在临床上应用多年,但一直以来缺乏科学而全面的质量标准㊂本研究建立了该药的定性与定量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促进中药制剂的传承与发展㊂参考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7,28,76,124,161,180,229,240,309.[2]张圣洁,景霞.消化止泻口服液中主要成分的薄层鉴别研究[J].安徽医药,2018,22(10):1880-1883.[3]王宝琹.中成药质量标准与标准物质研究[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300.[4]刘红训,王玉玺,房克慧,等.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80.[5]胡家铭,陈权,肖鲁伟,等.马钱苷药理学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8):1206-1209. [6]李芳丽,毕月玲.山茱萸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9):5965-5966.[7]梁晋如.山茱萸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8]雷小小,苏艳莹,李美云,等.山茱萸环烯醚萜苷中马钱苷和莫诺苷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1):104. [9]李观林.山茱萸中环烯醚萜苷类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8):48-49.[10]㊀齐喜红,高萌,李昕,等.HPLC法测定石龙清血颗粒中莫诺苷和马钱苷的含量[J].宁夏医药杂志,2020,42(6):563-564. [11]㊀杨娜,刘丰林.LC-MS/MS法同时测定十一味益肾降糖片中马钱苷和莫诺苷的含量[J].中国现代中药,2018,20(3):341-344. [12]㊀陈昊,杨惠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治的思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4):366-368.[13]㊀许闯,金辉,姜振德,等.201例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的对比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3):496-498.[14]㊀刘明慧,龚光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5,10(1):42-45.[15]㊀李颖,黄宏兴,吴伙燕,等.线粒体DNA相关因子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4):656-660.[16]㊀宋家彬,赵丽,刘文红.基于辨证理念的骨质疏松症中医治疗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0):166-168. [17]㊀陈东妮,宋晓亭,安红梅.市场经济下院内中药制剂的地位及其制度障碍[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3):1732-1735.[18]㊀陈艳,刘慧,张哲,等.院内中药制剂对综合性医院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J].医综述学信息,2020,33(19):44-47. [19]㊀刘颖.院内中药制剂的价值与规制路径[J].中国卫生法制,2020,28(4):47-49,60.(收稿日期:2021-01-14)(上接第516页)[20]㊀徐银丽,郭晓芳,江翊国,等.重症患者碳青霉烯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9,16(6):335-338,342.[21]㊀Buziashvili M,Davtyan H,Sereda Y,et al.Incidence rate and time toserious adverse events among rifampicin resistant tuberculosispatients in Georgia treated with new and repurposed anti-tuber-culosis drugs,2016-2018[J].Monaldi Arch Chest Dis,2021,91(1).doi:10.4081/monaldi.2021.1649.[22]㊀Solodovnikova V,Kumar AMV,Hurevich H,et al.Effectiveness andsafety of delamanid-or bedaquiline-containing regimens among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or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A nationwide study from Belarus,2015-19[J].Monaldi Arch Chest Dis,2021,91(1).doi:10.4081/monaldi.2021.1646.[23]㊀Griffith DC,Morgan EE,Dudley MN,et al.A Phase1Study of theSafety,Tolerability,and Pharmacokinetics of Biapenem in HealthyAdult Subject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21,8:AAC.02612-20.[24]㊀Singh UB,Das R,Shrestha P,et promised longevity duetoMycobacterium abscessuspulmonary disease in lungs scarred bytuberculosis[J].Access Microbiol,2019,1(1):e000003.[25]㊀Avaliani T,Sereda Y,Davtyan H,et al.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fully oral modified shorter treatment regimen for 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 in Georgia,2019-2020[J].Monaldi Arch Chest Dis,2021,91(1).doi:10.4081/monaldi,2021:1679. [26]㊀Tack I,Dumicho A,Ohler L,et al.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n all-oral,bedaquiline-based,shorter treatment regimen for rifampicin-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 high HIV burden rural South Africa:a retro-spective cohort analysis[J].Clin Infect Dis,2020,29:ciaa1894.[27]㊀Gonzalo X,Satta G,Ortiz Canseco J,et al.Ertapenem andFaropenem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in vitro testing andcomparison by macro and microdilution[J].BMC microbiology,2020,20(1):271.[28]㊀Srivastava S,Cirrincione KN,Deshpande D,et al.Tedizolid,Faropenem,and Moxifloxacin Combination With Potential ActivityAgainst Nonreplicating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FrontPharmacol,2021,11:616294.[29]㊀Kaushik A,Ammerman NC,Tasneen R,et al.In vitro and in vivoactivity of biapenem against drug-susceptible and rifampicin-resistant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7,72(8):2320-2325.(收稿日期:2021-03-15)。

细菌对抗菌化合物的交叉与共耐药研究

细菌对抗菌化合物的交叉与共耐药研究

细菌对抗菌化合物的交叉与共耐药研究赵凝秋 刘聪 薛云新 王岱 赵西林*(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102)摘要:目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势日渐严峻。

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和食品等方面的非系统药用抗菌化合物(消毒剂、防腐剂和杀虫剂等),在提供消毒保健的同时却可促使细菌产生对各类抗菌化合物的交叉或共耐药。

为此,本文重点综述了细菌对抗菌药物与消毒剂、抗菌肽和重金属类化合物的交叉及共耐药,并探讨了活性氧簇(ROS)与细菌交叉或共耐药间潜在的联系,以期增进我们对细菌如何产生对抗菌药物与非药物抗菌化合物的广泛、交叉及共耐药的理解,为制定更好的抗感染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菌;抗菌化合物;抗菌药物;交叉耐药;共耐药中图分类号:R978,Q939.1 文献标志码:ACross-and co-resistance to antibacterial compoundsZhao Ning-qiu, Liu Cong, Xue Yun-xin, Wang Dai and Zhao Xi-li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Vaccinology and Molecular Diagnostic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102)Abstract The trend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antibacterial drug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Non-drug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e.g., disinfectants, preservatives, and insecticides) used in health care, agricultural, food, and other fields not only can help achieve disinfection , preservation, and hygiene, but they can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resistance and/or co-resistance to various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In the present review, we focus on the bacterial cross-resistance and co-resistance to antibacterial drugs, disinfectants,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nd heavy metal compounds, as well as on the potential conne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with bacterial cross-resistance or co-resistance. Such information will help better understand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diverse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and develop new anti-in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Key words Bacteria;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Antibacterial drugs; Cross-resistance; Co-resistance收稿日期:2020-02-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No. 81971905);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No. JT180009);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补助资金项目(NO.FJHJF-L-2019-4);“十三五”厦门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No. 16PZY002SF18);分子疫苗学与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No. SKLVD2018KF005)作者简介:赵凝秋,女,生于1994年,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细菌对消毒剂耐受及耐药机制研究,E-mail:****************通讯作者,E-mail:**************.cn文章编号:1001-8689(2021)01-0011-09抗菌药物等抗菌化合物的过度使用乃至滥用导致的耐药菌泛滥不仅影响人们的生命与健康,还会波及医疗卫生、畜牧兽医、食品与农业等很多领域,使其成为人类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并发重症肺炎有何作用

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并发重症肺炎有何作用

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并发重症肺炎有何作用发布时间:2022-09-14T07:35:11.79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1期作者:高纯良[导读] 最近的几年,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新冠疫情,高纯良阜新市传染病医院辽宁阜新123000最近的几年,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新冠疫情,甚至可以说,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这就是传染病的破坏力,不过,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则是另一种传染病——肺结核。

肺结核这种疾病,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已久,古代人们常将其称为“肺痨”,且在医学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其致死率极高。

现如今,肺结核的治疗虽然已有显著的进步,但临床中仍不可对这类疾病掉以轻心,那么,肺结核究竟是什么?患者又是因何罹患肺结核的呢?首先,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

也就是说,人体感染结核分歧杆菌导致肺结核的发生,但也并非所有感染结核分歧杆菌的人,都会发病,肺结核的发病也是需要诱因的,多是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病菌得到了“可趁之机”,使患者的身体悄悄发生了变化。

肺结核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力往往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患者并不单单表现出肺结核的临床症状,而是可能出现各类并发症,不仅使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也会给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

重症肺炎就是肺结核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在本身具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情况下,一旦感染特殊病原微生物,发生肺炎,尤其是重症肺炎的概率将大大提升,重症肺炎会有呼吸衰竭的表现,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有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视盘水肿、昏迷、惊厥,进而出现脑疝,患儿可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重症肺炎往往还能导致循环系统受累,表现为脉搏微弱、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发绀加重、肺部啰音增多等。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
五、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六、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七、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
1、大பைடு நூலகம்埃希菌
2、克雷伯菌属
3、阴沟肠杆菌
4、变形杆菌
5、粘质沙雷菌
6、铜绿假单胞菌
7、鲍曼不动杆菌
mdrpdrpa六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内酰胺酶细菌1大肠埃希菌2克雷伯菌属3阴沟肠杆菌4变形杆菌5粘质沙雷菌6铜绿假单胞菌7鲍曼不动杆菌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MDRO)
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三、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四、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的结核分枝杆菌的β-内酰胺酶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它的等电点均在4.4到6.0之间。

通过调整两性电解物的浓度来调节等电点聚焦,耻垢分枝杆菌的β-内酰胺酶的IEF值pIs在4.3到5.4之间,能够和结核分枝杆菌的酶区分开来,它的pIs值在4.9到5.1之间。

来自重组株IU17的β-内酰胺酶IEF模式,耻垢分枝杆菌的宿主和结核分枝杆菌比较。

细胞提取物的获得就像之前所叙述的,相当于蛋白在电力为900V·h在4%的丙烯酰胺,0.125%双丙烯酰胺,包含5%的两性电解质。

凝胶用0.5μM孵育头孢硝噻,β-内酰胺酶的显示底物。

头孢硝噻菌株用低浓度的丙烯酰胺当模子扩散;因此从凝胶上观察来自耻垢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的IEFβ-内酰胺酶。

重组菌株IU17有一个IEF模式是在结核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中发现的复合物,它在两种菌中均表达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酶的活性没有被检测到当粘粒在大肠埃希菌的宿主细胞中。

为了定位在pIU17上插入的36kb的结核分枝杆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限制性内切酶BamHI消化pIU17的片段,绑定在pYB18,然后在插入到耻垢分枝杆菌。

亚克隆,IU1701,显示出对于头孢西丁抵抗性的增加和有类似于IU17的β-内酰胺酶IEF模式;头孢硝噻株来自于结核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

来自于菌株IU1701的插入片段被亚克隆于pBluescript为了测序,用的方法是双脱氧链终止反应和序列2.0和通用的引物。

全基因序列双链的后续工作是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的生物医学的营养中心完成的。

序列的获得是由威斯康星遗传学计算机组软件包所分析的。

氨基酸序
列从开放阅读框架中的一个翻译,其中包含青霉素结合基序,它是在所有的青霉素结合蛋白超家族中发现的。

有趣的是,在结核分枝杆菌中H37Ra的β-内酰胺酶的SDN青霉素结合蛋白序列不完全是保守的。

取而代之的是SDG序列。

这个是用亚克隆基因(blaA)的双链序列来证实的,还有最初粘粒的基因,IU17。

在最初的文库构建中排除克隆制品,来自H37Ra的基因组的DNA用PCR扩增,服从循环测序法。

再一次,基因序列是SDG,不是SDN。

任何其他的A类的β-内酰胺酶基因序列的改变没有被鉴定出来在,它们的序列服从先前提到的基因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