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课时3 补充习题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否正确。

指出:看被除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三、综合练习:1、练习一第7题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题的计算过程。

2、练习一第8题(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

(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提问: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不能确定是多少呢?(3)提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通过这题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3、练习一第9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4、练习一第10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5、练习一第11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6、练习一第12题(1)学生独立填表。

(2)说说余数是怎样变化的?(3)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7、练习一思考题(提示:除数控制在一位数的范围)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交流解答时的想法:先想除数可能是几,再根据商和除数的情况,想出被除数是多少。

提醒学生思考时做到有序。

帮助学生整理写出的算式。

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的大小有没有规定?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反思总结:今天你练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3.认识大格。

提问:仔细观察钟面,看看你能有哪些新的发现。

讲述:我们把每两个数字间的距离叫做1大格(板书:大格),所以12到1这两个数之间是1大格,同样,1到2之间也是1大格。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4.认识小格。

讲述: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相邻的两个小点之间是1小格。

提问:那么,1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学生交流。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我们一起5个5个数一数。

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探索,我们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5.认识时。

讲述:时针从12走到1是多少时间?(1小时)从1走到2呢?(也是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走1大格都是几小时?学生动手操作。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2)第4题。
学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3)第6题。
出示生活中物品,先让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
(4)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选择容器的容量单位的有什么技巧
5.练习 在( )里填上“>”、“<”或“=”
3000毫升( )3升 5L( )540毫升
300毫升( )3升 5L( )5400mL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3.填空:
4升=()毫升2000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五、全课小结: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
板书设计
补充与修改
第3课时(月日)NO: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练习一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最新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最新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第1章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例1 B1、C2、D3、D4、D5、B6、45.6吨7、略8、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若用试管加热,试管口还能看到水滴生成);碳酸氢铵逐渐分解而减少9、1—b 2—a 3—d 4—c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例1 C 例3 ①③⑤;②④⑥1、C2、C3、B4、D5、B6、B7、⑤⑥⑧⑩;①②③④⑦⑨8、D 9、(1)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蒸气;(2)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良;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10、白炽灯发光放热,粗盐提纯中食盐蒸发结晶,液态水汽化成水蒸气,空气液化成淡蓝色等都是物理变化第3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例1 A 例2 (1)小;(2)与外焰接触;外焰;(3)碳氢1、C2、A3、C4、B5、C6、(1)d (2)c (3)a (4)b (5)e(6)f7、H O C H2O CO28、先从长颈漏斗中注水,至浸没长颈漏斗的末端,然后用止水夹夹住右侧导气管,继续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且一段时间内高度差不变,说明气密性好。

单元训练1、B2、B3、C4、C5、C6、A7、C8、C9、B 10、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口有小水滴生成、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绿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绿色(或蓝色)、有气泡产生;受热易分解、能与盐酸反应;绿色粉末11、(1)标签被腐蚀(2)试管炸裂(3)试管炸裂12、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性质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13、①②③④⑥⑤⑦14、碗和水杯内壁上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15、不正确,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码”,该同学把药品和砝码防反了。

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是9.5g 。

16、量筒、分液漏斗、胶头滴管等第2章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1、A2、C3、A4、B5、C6、D7、氧气 氮气 液氧8、(1)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集气瓶、水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学校年级姓名学号一、填空1 、2012 年伦敦奥林匹克组委会估计可安排大约6600000 张奥运会门票,并从2011 年起售。

6600000 读作。

它是位数,左起第一个“6”表示个,第二个“6”表示个。

2 、一万是个一百,100 个是一亿。

3 、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位数,一个七位数的最高位是位。

4 、一个数的亿位、万位和个位都是8,其余各位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5 、一个自然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20 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6 、按要求写数。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最新资料显示,中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三百五十六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4998000000 吨,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生产及生态安全带来多重危害。

①三百五十六万平方千米,写作平方千米。

②4998000000 吨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吨。

截止 2011 年,全国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人口数达八亿三千二百万人,横线上的数写作,把这个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读出横线上的数。

105879 平方米,其结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面积构体系为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所用钢材达23000 吨。

105879 平方米读作平方米。

23000 吨读作吨。

二、判断。

1 、303006950 读作:三亿三百万六千九百五十。

2 、与万位相邻的数位是千位和十万位。

3 、所有的七位数都比八位数小。

4 、8953004000≈89 亿。

5,一颗下珠表示1。

5 、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三、选择。

1 、下面各数中,一个0 也不读的数是。

A 、9300000B、9030600 C、930060002 、最小的自然数是。

A 、0B 、1 C、没有3 、17□763≈18 万,□里最小填。

A 、B 、C、94 、写成用“亿”作单位,近似数是20 亿的数是。

A 、1945967000B 、200000000C 、20453090005 、在计算过程中,如果发现输入数据不正确,用键清除错误。

202109 四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 第1单元

202109  四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 第1单元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1.认识升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容量的认识。

在图中我们发现,第二个杯子装满水倒入第一个杯子中,第一个杯子装满后水还有剩余,说明第二个杯子的容量比第一个杯子的大。

第二个杯子装满水倒入第三个杯子,水倒完了第三个杯子还没有满,说明第三个杯子容量比第二个杯子大。

所以第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小,第三个杯子的容量最大。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容量为1升的容器的认识。

第一个图是电饭煲,第二个图是酒杯,第三个图是水杯,第四个图是热水瓶。

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确定容量大于1升的是电饭煲和热水瓶。

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容量升的认识。

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热水壶的容量大约是5升,一个水桶的容量大约是20升,一个水盆的容量大约是1升。

2.认识毫升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容量单位毫升的认识。

第一幅图中液面读数是15,第二幅图中液面读数是150。

2.答案:2000 48000 6100009解析:本题考查了容量单位升与毫升的换算。

1升=1000毫升,即升换算为毫升时,数值扩大1000倍;毫升换算为升时,数值缩小1000倍。

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容量单位升与毫升的换算,1升=1000毫升。

题中给出一瓶的容量,求几瓶是1L,即1000mL,用1000mL除以1瓶的容量,就是要求的瓶数。

4.答案:(1)5(2)8(3)6解析:本题考查了容量单位升与毫升的换算,1升=1000毫升。

题中给出一瓶的容量和总容量,求瓶数,要先把总容量的单位升换算为毫升,再用总容量除以每瓶的容量,就是要求的瓶数。

5.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容量单位毫升的认识。

根据实际生活经验,眼药水瓶的容量大约是8毫升,果汁包装盒的容量大约是200毫升,痱子水的容量大约是120毫升。

6. 答案:120, 180, 240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容器容量大小的认识。

因为三个水杯一样大,所以杯子的横截面积是一样的,要比较水的体积只需要比较水面的高度即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最全课后补充练习题(66页精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最全课后补充练习题(66页精品)

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一瓶鲜牛奶含有0.02克维生素E,3瓶鲜牛奶共含有多少克的维生素E?答:3瓶鲜牛奶共含有()克维生素E。

答案提示:0.02×3﹦0.06(克)答:3瓶鲜牛奶共含有(0.06)克维生素E。

解题思路: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我们就要在前面加“0”补足数位。

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因为□○□,所以加到12升汽油()往返用。

答案提示:(答案不唯一)60×2÷100=1.21.2×9.3=11.1611.16﹤12答:加到12升汽油够往返用。

解题思路:注意仔细审题,“往返”即为两个“这里到达野生动物园的距离”,因此实际上总路程应为60×2=120千米。

看看120千米是100千米的多少倍,按照这个倍数关系,所需汽油也是9.3相应的倍数。

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豆豆家在选购地砖,需要测量出洗手间的地面面积。

他家的洗手间的大小如图,你能帮他算出洗手间的面积吗?答案提示:3.76(m2)答:洗手间的面积为3.76m2。

解题思路:根据图示,洗手间为一个长方形,求长方形的面积即:2.35×1.6=3.76(m2)。

值得注意的是,乘得的结果末尾有0,应先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再将末尾的0划去。

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根据乘积选择算式。

( )×( )=17.28A. 4.2×4.7B. 2.8×8.16C. 3.6×4.8D. 3.6×6.8答案提示:C解题思路:本题采用排除法,首先,根据乘积是两位数,将B选项排除;根据末尾数字是8,将A选项排除;根据整数部分是17,而D选项整数部分相乘已经超过17,将D选项排除,因此C选项为正确答案。

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2013年9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1557元。

答:可以兑换人民币()元。

答案提示:16620元解题思路:2700×6.1557=16620.39(元)≈16620(元)补充习题第1单元小数乘法有一个长方形苗圃,长32米,宽为12.5米,每平方米大约有25棵幼苗,这个苗圃大约一共有多少棵幼苗?答:这个苗圃大约一共有()棵幼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二单元千克与克第三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就是多少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第六单元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多彩的“分数条”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准确率达到90%以上。

2、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能准确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热身。

算一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复习乘法口诀表。

7×5 3×2 4×6 9×92×8 5×5 4×7 7×8二、自学例一(15分钟左右)1、明确例一中的数学信息及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出示:教材例一情境图;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导学单(时间:5分钟)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什么方法计算3、对照书本例一的解答,您用哪种方法?4、您认为哪种方法更方便合理?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算式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

导学要点:最简便的方法2×3=62×30=60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就是怎么算的?2、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怎样口算?点拨: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只要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2、乘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全班交流分析书本上出现的几种方法,给予适当的点评。

三.练习(15分钟左右)(一)适应练习1、第一页试一试第2题2、想想做做第2题(二)口算练习1、想想做做第3题2、想想做做第4题点拨:都用乘法乘上它们之间的进率提示:1时=60分1分=60秒(三)比较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4题(四)创编练习果园里种了300棵,300棵梨树,300棵苹果树,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并解答。

五上数学补充习题第1、2单元答案

五上数学补充习题第1、2单元答案

五上数学补充习题第1页答案1.先读一读,再把正数和负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7读作负七,+24读作正二十四,0读作零,+21读作正二十一,-1读作负一,-102读作负一百零二。

正数+24 +21负数-7 -1 -1022.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艾丁湖是中国陆地最低点,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海拔(-155)米长白山天池湖面高于海平面2189米,是海拔(2189)米或(+2189米)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五上数学补充习题第2页答案认识负数(2)1.比一比,填一填。

(1)一幢楼房有20层,地面以下有2层。

地面以上第8层记作+8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1 )层。

(2)如果妈妈领取工资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给“希望工程”捐款400元,可以记作(-400)元。

(3)如果小甜向北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60米,表示她向(南)走了(60 )米。

(4)冰箱的冷藏室调到3摄氏度,可以记作(-3)℃,冷冻室调到零下8摄氏度,可以记作(-8)℃。

(5)甲、乙两个冷库,甲冷库的温度是-8℃,乙冷库的温度是-12℃。

(甲)冷库的温度高一些。

(1)3月16日。

图书馆借出图书(104 )本,还入图书(139)本。

(注意不带符号)(2)在这四天中,借出图书最多的是(3)月(30);还入图书最多的是(3)月(16)日。

五上数学补充习题第3页答案3.下面是李老师今年8月份收入和支出情况的记录。

用正数、负数填写下表。

8月10日工资收入2400元8月13日缴电话费88元8月15日缴水电费120元8月24日买衣服820元8月26日收到稿费450元8月30日得加班费100元表中的正数有:+2400、+450、+100负数有:-88、-120、-820、-8004.先在□里填数,再完成图下的填空。

在填出的几个数中,最小的是(-3),最大的是(5),最接近0的是(-2)。

5.一瓶橙汁饮料的外包装上标有“净含量500克±5克”。

新苏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含单元计划)

新苏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含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计划教学内容:1、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第1 - 6 页。

例1 - 例4 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 页教材分析: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含义刚好相反的两种数量。

如,向左边运动的路程与向右边运动的路程,温度的上升与下降,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人数的增加与减少,怎样区分两种含义相反的数量?人们往往用正数表示一种数量,用负数表示含义相反的另一种数量。

小学生经常会接触到像上述那些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他们能够接受用正、负数区分具有相反含义数量的方法。

也就是说,学生具备初步负数的初步认识的需要与条件。

本单元只涉及负整数,不给负数下定义,不进行有关负数的计算。

教学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的含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量。

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负数的初步认识,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1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

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译林英语二年级上册 Unit 1 She’s my aunt五课时单元教案

译林英语二年级上册 Unit 1 She’s my aunt五课时单元教案

二年级上册Unit 1 She’s my aunt教学内容:Unit 1 Let’s count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认识家庭成员”。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扎实的听说训练,让学生熟练运用This is ... Is this your ...? He’s/She’s ...来介绍和询问亲属关系并能用形容词回答人物特征。

在引入本单元话题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带一些家庭成员的照片,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产生询问欲望,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交流。

单元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初步认读uncle,cousin,aunt,tall,short这五个单词,发音正确。

2.能听懂This is ... Is this your ...? 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用He`s/She`s…回答。

3.能使用句型Is this your ...?向他人询问和描述某人,发音正确。

4.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热爱之情并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5.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6.会唱歌曲This is my uncle.单元教学重难点:1.能听懂、会说、初步认读uncle,cousin,aunt,tall,short这五个单词,发音正确。

2.能听懂This is ... Is this your ...? 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用He`s/She`s…回答。

3.能使用句型Is this your ...?向他人询问和描述某人,发音正确。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话题是“家庭成员”,主要呈现如何介绍和描述家庭成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句型He’s/She’s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使用句型He’s/She’s my …来介绍人物,使用句型He’s/She’s tall/short/…来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

教师可以复现一年级上册Unit 3 (This is Miss Li)中学过的单词mum和dad,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拓展grandma,grandpa,sister,brother等称谓类词汇,以及外貌特征类词汇fat和thin.单元课时安排:第一课时Story time第二课时Fun time第三课时Song time第四课时Revision and exercises(活动手册)第五课时 Revision and exercises(补充习题)Unit 1 She’s my auntThe first period教学内容:Story time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认读单词:cousin, uncle, aunt, tall, short, cute, she.2. 能初步听懂、会说、会读句型 This is …. Is this …? Yes./No.教学重点:1.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cousin, uncle, aunt, tall, short, cute, she.2. 能初步听懂、会说、会读句型 This is …. Is this …? Yes./No.教学难点:1.能够清楚正确地读出单词cousin.2. 能偶熟练地介绍uncle, aunt.教学准备:单词卡片、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过程:Step1 Warming up1. Free talk:T: Hello, boys and girls. I’m Miss Jiang.Ss: Hello, Miss Jiang.T: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Ss: ….2. Lead-in:Show the picture.T: Now, I’m Wang Bing. Look, this is my cousin.Teach the word “cousin”.T: Can you introduce one student?Show the new sentence: This is….Walk around the classroom freely and point Ss to introduce their partners. Ss: This is XXX.Appreciate the partners.T:Oh!You are cute.Step2 Presentation & Practice1. Look and say:Show the picture of Wang Bing’s home.T: If you are Yang Ling, What will you say?Ss: Hello./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Who’s he?/….Teach the new sentence “Is this …?”.T: Is this your father?Lead Ss to practice and make more sentences. Ss: Is this your mother/mum/dad/…?2. Watch and choose:Qs:Is this your uncle?.He’s .Is this your mum?. She's my .A Yes.B No.C aunt.D tall. Teach the word “uncle” “aunt” and “tall” .3. Listen and repeat.4.Read the dialogues together.5.Act the dialogues in roles.Step 3 Production1. Play a game: Who’s missing?uncle, aunt, cousin, grandma, grandpa, dad, mum 2.Summarize the classStep 4 Homework1. Listen to the cassette twice and follow it.2. Ask about the family members with your classmates.3. If possible, to make a dialogue with parents.Blackboard DesignUnit 1 She’s my auntThis is my cousin.Is this your uncle? Picture uncleYes.Is this your mum?No. She’s my aunt.Picture auntUnit 1 She’s my auntThe second period教学内容:Fun time教学目标:1. 能熟练听、说、认读单词cousin, uncle, aunt, tall, short, cute, she.2. 能熟练运用句型Is this …? Yes./No,he/she is …3. 能够正确介绍家庭成员。

五年级上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

五年级上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

五年级上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译林英语五年级上册补充习题听力和答案篇一:五年级上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小学英语《课本补充习题》听力材料和参考答案(译林版五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A Listen and circle录音文字稿:1. 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the bedroom.2. There is some soup on the table.3. The boy is between the two girls.4. There are some apples beside the basket.参考答案:1. a2. b3. b4. aB Listen and number录音文字稿:1. There is a sofa in the bedroom.2. There are three chairs in the living room.3. The boy is hungry. He’d like a sandwich.4. My uncle is thirsty. He’d like a glass of water.5. There is a mouse. The girl is afraid.6. They can sing well. They’re happy.参考答案:a 1b 4c 2d 5e 6f 3C Look and say参考答案:Hello, I’m Tom. This is my bedroom.There is a bed in my bedroom.There are three Tshirts and two socks on the bed.There is a schoolbag between the bed and desk.There is a window behind the desk.There are two footballs under the desk.There is a computer on the desk.There are some books beside the computer.There is a chair in front of the desk.D Look, read and choose参考答案:1. a2. b3. b4. cE Think and write参考答案:1. beside2. between3. thirsty4. right5. afraid6. forestF Look and write参考答案:1. is, beside2. are, in front of3. is, table, hot4. chairs, soft, smallUnit 2 A new studentA Listen and choose录音文字稿:1. classroom, computer room,music room2. the first floor, the second floor, the third floor3. bathroom, kitchen, library4. heavy, high, hard参考答案:1. a2. b3. c4. aB Listen and number录音文字稿:1. There is a playground in my school. Some students are running there.2. There aren’t any students in the computer room, but there are two teachers in it.3. —Is there a music room on the second floor?—Yes, there is.4. —Are there any boys in the table tennis room?—No, there aren’t. There are two girls in it.5. —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the school?—Sixteen.6. —Where’s your sister?—She’s in the library.参考答案:a 5b 2c 4d 3e 1f 6C Look and say参考答案:1. No, there aren’t.2. There are three.3. Yes, there is.4. How many dolls are there on the table?5. Are there any books in the box?6. Where’s the library?D Read and match参考答案:1. b2. d3. c4. a5. eE Look, read and write参考答案:1. Is, there, second2. Are, any,aren’t, pears 3. Is, floor, first 4. Are, aren’t, areF Look, read and write参考答案: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A Listen and circle录音文字稿:1. It has a long tail.2. It has long hair. It can run fast.3. It is cute and fat. It is black and white.4. Kate has two animal friends. One can fly and the other can swim.5. It has four legs. It likes fish.6. It has two wings, but it can’t fly.参考答案:1. a2. b3. b4. a5. a6. bB Listen and judge录音文字稿:1. —Do you have any animal friends, Wang Bing?—Yes, I have two. They have smalleyes and four legs. They sleep all day in winter.2. —Nancy, can your animal friends jump?—No, they can’t. They have no legs, but they can swim.3. —I have a new friend today. It has eight legs.—Does it have a long tail?—Yes, it does.4. —How many animal friends do you have, Tim?—One. It is small and cute. It has soft hair and a short tail.5. —Frank has an animal friend. It has two short legs. It can swim. —That’s nice.6. —I have an animal friend. It’s yellow and green. It can talk and fly. —That’s wonderful.参考答案:1.2. 3.4.5.6.C Look and say参考答案:1. —I want Mum.—Me too. But where’s Mum?2. —Are you our mum?—No, I’m not. Your mum has a big mouth and two big eyes.3. —Are you our mum?—No, I’m not. Your mum has four legs.4. —Are you our mum?—No, I’m not. Your mum is green and white. She can jump.5. —Mum?—Yes, dear.苏教版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英语上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篇二:五年级上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苏教版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英语上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A Listen and circle录音文字稿:1. 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the bedroom.2. There is some soup on the table.3. The boy is between the two girls.4. There are some apples beside the basket.参考答案:1. a2. b3. b4. aB Listen and number录音文字稿:1. There is a sofa in the bedroom.2. There are three chairs in the living room.3. The boy is hungry. He’d like a sandwich.4. My uncle is thirsty. He’d like a glass of water.{五年级上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5. There is a mouse. The girl is afraid.6. They can sing well. They’re happy.参考答案:a 1b 4c 2d 5e 6f 3C Look and say参考答案:Hello, I’m Tom. This is my bedroom.There is a bed in my bedroom.最新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试卷(全套2014~2015年改版后)篇三:五年级上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试卷特别说明:本试卷为(2014~2015年改版后)最新译林版教材配套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教学内容:第2-3页练习一第6-13题。

教学目的: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对策: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解方程(练习一第6题的第1、3小题)4x+12=50 2.3x-1.02=0.36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板演并讲评,集体订正。

二、尝试练习师:刚才的两道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道题你们还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

出示:30x2=360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是第一步需要做什么?这样做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三、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一第7题。

(1)分析数量关系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ah2。

联系这个公式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口答。

你觉得在这些数量关系中,哪一个等量关系适合列方程?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板书:1.3x2=0.39。

第⑵题生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后全班交流。

板书:3x+18=19.8。

(2)学生独立计算,并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全班核对。

小结: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可能会有几个不同的等量关系,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2、练习一第8题。

学生读题后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与杨树和松树有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理(如列表,作标记等)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说说数量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是根据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最后核对解方程的过程。

(提示学生可从得数的合理性来初步检验)3、练习一第9题。

新苏教版小学1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苏教版小学1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第三单元分一分第四单元认位置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有趣的拼搭第七单元分与合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丰收的果园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十一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数一数课题:数一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教学难点:有序地数数,不重复、不错漏。

能从实物数数到抽象程度的数数之间转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2分钟左右)1.学生观察图片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儿童乐园去看一看(出示挂图)。

2.让学生明确本课的练习内容及目标。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

(15分钟左右)1.引导数数(给1分钟时间)学生可能会不按顺序数。

数的方法也可能不一样。

这么美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先不着急说,把你喜欢的东西数一数,记在心里! 2.学生根据数量从小到大地再数一次刚才大家把图上的人和物都数好了,能不能把这些物体和人按数量多少在再从小到大分类数一数。

3.学生依次说三幅图和点子的意思。

个别说、集体说。

仔细观察前三幅小图和小图下的点子,说说每幅小图画和下面的点子是什么意思。

4.学生根据小图里的物体在场景中找一找,依次数一数,说一说。

并画出空缺的“点子”。

观察第四、五、六、九幅小图,再根据小图里的物体在场景中找一找,依次数一数,说一说,并画出空缺的“点子”。

5、说出与点子对应的空白小图中画的应该是什么,有多少个。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学生自学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X+__ X+50=100X+__ X+X=100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第一种:X+__ X+50=100X+__ X+X=100第二种:X+__ X+X=100X+__X+50=100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那X+__ 、X+__为什么不是方程呢?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板书: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练习一的4~6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第一单元作业单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第一单元作业单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单学校班级姓名一、单元学习重点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单元类型:阅读单元人文主题:美丽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起航的地方。

语文要素:①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②体会习作的乐趣。

(二)教材内容1.精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2课时)2.精读课文《花的学校》(2课时)3.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1课时)◎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1课时)◎习作:猜猜他是谁(2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二、单元作业目标三、单元作业框架法。

2小题。

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清洁、美化校园。

默读课文《不懂就要问》,能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

2.完成作业单梳理与探究板块第3小题。

理解能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借鉴课文的表达仿说或仿写。

1.完成随堂作业单2。

2.完成随堂作业单1中第1、2、3小题。

3.完成随堂作业单3。

把你在本单元积累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摘抄在积累本上。

阅读推荐书单中的书籍,把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摘抄在积累本上。

理解应用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内容讲清楚。

回忆暑期生活完成随堂作业单2中第4小题。

理解应用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

完成随堂作业单5。

应用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能说出“摇头晃脑”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

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1.完成随堂作业单3。

2.完成随堂作业单4。

阅读推荐书单中的书籍,把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摘抄在积累本上。

知道应用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查阅本诗解读资料,了解古诗大意有感情诵读。

背有感情诵读、诵《所见》。

理解应用四、单元作业内容美丽校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也是梦想起航的地方。

本单元我们将跟随课文到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去感受一下那儿的特别。

将跟随著名诗人泰戈尔去探秘花的学校。

还将穿越历史,到私塾里去认识一下勤学好问的孙中山先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课时3
物质的聚集状态
一、选择题
1.在给定一定物质的量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分子直径的大小 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B.1 mol 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 L
C.标准状况下,1 mol 水所占有的体积是22.4 L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约是1 mol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O2和1 mol N2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B. 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1 mol H2O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约2 mol
4.在标准状况下,与12gH2的体积相等的O2的( )
A.质量为12g B.物质的量为6mol
C.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是12mol
5.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
A.Cl2B.N2C.H2D.CO2
6.下列物质含分子最多的是( )
A.1.204×1024个O2B.3molCO2
C.标准状况下89.6LCl2D.标准状况下90mL水
7.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发生爆炸,则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
A.1︰4 B.1︰8 C.1︰1 D.2︰1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1.01×105 Pa的条件下,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10-2 m3,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B.1 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 L,该气体所处的状况必定为标准状况
C.在20℃的温度下,1 mol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
D.固态的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含CO2 1 mol的干冰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必定小于22.4 L
9.在273K、1.01×105Pa条件下,将1.40 g氮气、1.60 g氧气和4.00 g氩气混合。

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
A.3.36L B.6.72 L C.8.96 L D.4.48 L
10.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N2
C.等体积的O2和N2D.质量相等的N2和CO2
二、填空题
11.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有①构成物质的粒子数;②粒子大小;③粒子间的距离。

对固体、液体物质而言,它主要是由上述决定(填写编号,下同);对气体物质而言,它主要由上述决定。

12.在标准状况下,0.5molH2和O2混合气的体积约是。

13.在标准状况下,2molCO2的体积为L,质量g。

14.含1.806×1023个分子的N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L。

15.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 的CO2的物质的量、质量g,其所含原子的总数是个。

16.128gO2含个O2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L。

三、计算题
17.在标准状况下,测得0.317g A气体的体积是100mL,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若A是双原子分子,则A可能是什么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