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监测要求

合集下载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生命体征监测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生命体征监测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一、体温监测体温是人体正常功能的反映,监测体温对于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非常重要。

体温监测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戴上洁净的一次性手套,取出体温计,准备消毒棉球和适量的酒精或消毒液。

2. 清洁: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体温计的探头部分,确保其干净卫生。

3. 位置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温监测位置,一般为口腔、直肠或腋下。

4. 测量:将体温计插入监测位置,确保与体内接触良好,等待足够的时间(一般为3分钟),记录下体温数值。

5. 记录:将测得的体温数值记录到患者的病历中,包括测量时间和位置。

评分标准:体温的评分标准通常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特殊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摄氏度。

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均需引起警惕,对于高热或低体温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脉搏监测脉搏是心脏搏动引起的动脉血液流动的反映,通过监测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率和心律是否正常。

脉搏监测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洁净双手,佩戴手套,取出手持脉搏计。

2. 位置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脉搏监测位置,一般为桡动脉或颈动脉。

3. 握压技巧:用手轻轻握住动脉,寻找到脉搏搏动的感觉,并计算每分钟的脉搏次数。

4. 记录:将测得的脉搏次数记录到患者的病历中,并注明测量时间和位置。

评分标准:脉搏的评分标准通常根据年龄和疾病状态而定,正常成人脉搏范围为60-100次/分钟,若脉搏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应引起警惕,并及时汇报医生。

三、呼吸监测呼吸是人体换气的重要过程,通过监测呼吸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

呼吸监测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清洁双手,戴上手套,取出计时器。

生命体征监测管理工作制度

生命体征监测管理工作制度

生命体征监测管理工作制度1. 引言1.1 目的1.2 范围2. 背景2.1 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性2.2 程序和政策3. 定义3.1 生命体征监测3.2 管理工作制度4. 职责和责任4.1 生命体征监测人员的职责4.2 管理人员的责任5. 流程5.1 登记和评估5.2 监测和记录5.3 分析和解读5.4 报告和跟踪6.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6.1 数据存储6.2 数据保密性6.3 数据传输7. 培训和培养7.1 培训计划7.2 知识和技能7.3 持续学习8. 质量控制8.1 标准操作程序8.2 校准和验证8.3 质量保证9. 设备和工具9.1 生命体征监测设备9.2 软件和应用程序9.3 维护和维修10. 总结引言1.1 目的生命体征监测管理工作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对个体的生命体征进行准确、可靠、安全和及时的监测,以便提供有效的医疗护理和干预。

1.2 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的健康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和相关的医疗护理人员。

背景2.1 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性生命体征监测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提供有关患者生命体征的实时信息,如心率、血压、呼吸和体温等。

这些信息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理变化至关重要。

2.2 程序和政策为了确保生命体征监测的质量和准确性,许多国家和机构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和政策。

这些程序和政策旨在对生命体征监测过程中的相关方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

定义3.1 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是通过测量和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来评估他们的生命体征。

生理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心率、呼吸、血压、体温和氧饱和度等。

3.2 管理工作制度管理工作制度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组织和管理人力资源、设备和流程的一整套规范和程序。

职责和责任4.1 生命体征监测人员的职责生命体征监测人员负责准确地收集、记录和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

他们还应该及时报告异常,并准确记录这些异常的性质和时机。

4.2 管理人员的责任管理人员应确保生命体征监测人员得到充分的培训和指导,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政策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生命体征的监测

生命体征的监测

操作过程
测量脉搏: 1.仰卧位时使患者近侧手臂放于舒适位置 2腕部伸展、手掌向下3.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的表面 4.一般病人测30秒,将测得的脉率乘以2、脉搏异常、危重患者测一分钟 5.若5岁以内小儿须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
操作过程
测量呼吸:测量脉搏后手仍然按在病人的手腕上,观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
测量方法:由两名护士一人测脉搏,一人测心 率,测心率护士看表叫开始,一分钟结束。脉 搏短绌者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式为心率/脉 率。
3.测血压时,测血压时位置,血压 的”0”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处在同一 水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骨, 卧位时齐腋中线
5.监测血压时,应做到“四定:定体 位、定时间、定部位、定血压计。
生命体征的测量 ——操作前准备
操作护士: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治疗车、体温计、盛放体温计的容器2个(一个为清 洁容器,另一个为放测量后的体温计)、表(有秒表)、记录本、 笔、血压计、听诊器、必要时备棉球(测呼吸时用)、洗手液
环境:安静
评估与告知
评估患者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病因、病情(诊断、主诉、 近期病情变化);心电图是否正常;近期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评估与告知
检查对侧腋下有无破损、伤口、出汗; 检查测量脉搏部位肢体活动度,有无皮肤破损 (如果患者有动静脉造瘘应测健侧肢体); 检查患者肢体有无偏瘫、功能障碍、被测皮肤有无损伤 评估病房环境:安静、整洁 回到治疗室评估治疗室环境:整洁、安静、光线足
操作过程
体温测量:协助患者解开衣物,有汗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 端放置于病人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加紧。解释:体温计 请您夹好,您不要动,过十分钟以后我会给您取出体温计,现在 给您测量脉搏
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为30秒。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测量)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测量)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1、判断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异常。

2、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3、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功能。

二、评估要点1、询问患者身体情况:(1)病情、营养状况、意识状态、年龄、合作程度。

(2)患者 30 分钟内有无进食、冷热饮、行冷热敷、沐浴、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基础血压值,使用兴奋剂(如浓茶、咖啡)、使用镇静剂或洋地黄类药物等。

(3)被测量部位有无创伤、手术、炎症、偏瘫、功能障碍。

2、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三、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清洁容器(内备已消毒体温计 1 支)、另备一容器(放使用后的体温计)、含消毒液的纱布或棉球、弯盘;2、表(带有秒针);3、记录纸、笔;4、测量肛温时另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5、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检查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是否完好,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

4、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

5、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选择测量体温的方法。

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6、测量体温:按要求放置体温计,计时。

(1)测腋温:擦干患者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协助患者屈臂过胸夹紧,防止滑脱。

测量时间 10 分钟。

(2)测口温: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热窝,闭紧口唇,用鼻呼吸,测量时间 3 分钟。

(3)测肛温: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 3-4厘米,测量时间 3 分钟,并用卫生纸擦净肛门。

7、测量脉搏:(1)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2)一般患者可以测量 30 秒,脉搏异常者,测量 1 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

生命体征的监测(正常值-常见异常-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的监测(正常值-常见异常-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的监测张元霞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控制,它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正常人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恒定,变化很小。

而在病理情况下,其变化及其敏感。

护理人员掌握生命体征的观察技能与护理是临床护理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体温: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又称为体和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

(一)正常体温:口温 36.3~37。

2 ( 37.0 )肛温 36.5~37。

7 ( 37.5 )腋温 36.0~37.0 ( 36。

5 )(二)常见异常:1.体温过高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准)①低热体温37.3-38℃。

②中等热体温38.1-39。

0℃。

③高热体温39。

1-41.0 ℃④超高热 41℃以上2。

体温过低临床分级:轻度 32~35℃;中度 30~32℃;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 23~25℃(三)测量注意事项:1。

测量体温前后,应清点体温计数量,并检查有无破损。

手工甩表时,不可触及它物,防治撞碎.切忌把体温计放于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 以免引起爆破。

2.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鼻腔手术或呼吸困难及不合作者, 禁用口腔测温;腋下手术、创伤、炎症、出汗多者、肩关节夹不紧者不宜测腋温;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禁忌肛温测量. 心肌梗死者不宜测肛温。

3。

婴幼儿、危重者、躁动者应该专人看护。

4。

病人如不慎咬碎体温计而吞下汞时 , 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及食管和胃肠道粘膜,随后口服蛋清或牛奶 , 使蛋白与汞结合 , 延缓汞的吸收。

病情允许者可进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 如韭菜),促进汞的排泄。

5。

避免影响体温测量的各种因素。

(1)坐浴或灌肠后, 应间隔 30 分钟后,方可测直肠温度。

(2)刚进食进水或面颊部冷、热敷后, 应间隔 30 分钟后, 方可测口腔温度。

(3)传染病病人应用专用体温计,并单独进行清洁、消毒, 以防交叉感染。

04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评价标准

04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评价标准

目的:(一)体温的测量1.测量、记录患者体温。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二)脉搏的测量1.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三)呼吸的测量1.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

2.监测呼吸变化。

(四)血压的测量1.测量、记录患者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注意事项: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三)呼吸的测量1.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

2.监测呼吸变化。

(四)血压的测量1.测量、记录患者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注意事项:(一)体温的测量1.新生儿、婴幼儿不测口温,意识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患者身旁。

2.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分钟测量。

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4.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5.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者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6.体温计消毒:体温计及盛体温计的容器应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

(二)脉搏的测量1.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2.脉搏短绌的患者,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

(三)呼吸的测量1.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

2.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稳定后测量。

3.呼吸不规律的患者及婴儿应当测量1分钟。

(四)血压的测量1.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2.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

4.若衣袖过紧或者太多时,应当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注释:评分等级:A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B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污染;C级表示操作欠缺项、污染;D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污染。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 注明开包日期、时间及责任者签名。
2
2
3
2
2
1
1
2
1
1
0
0
1
0
0
0
0
0
0
0
无菌手套
使用法
12
1. 检查无菌手套包装有无破损、灭菌日期及手套号码;
2. 从手套袋内取手套时无污染;
3. 戴手套时手套外面不被污染。
4. 脱手套时,用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已脱下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内面,将其翻转脱下
5. 将手套丢弃于医用垃圾桶内
2
3
2
3
2
1
2
1
2
1
0
1
0
1
0
0
0
0
0
0
评价
20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 无菌操作时无菌观念强,操作过程无污染(双臂保持在肩以下腰以上,不跨越无菌区;无菌持物钳钳端向下,无菌物品及手套疑有污染立即更换)
3. 操作准确、轻巧、熟练、节力,物品放置合理、取放有序;
5
10
5
2
2
2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取用无菌溶液
12
1. 核对瓶签上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瓶身有无破损、瓶口有无松动,检查药液质量;
2. 用注射器抽吸溶液及推入无菌碗内,无污染;
3. 注射器按医用垃圾处理,针头弃于锐器盒内;
4. 消毒瓶口、贴瓶口贴或无菌纱布及橡皮筋包盖瓶口,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及责任者。

生命体征的监测(正常值-常见异常-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的监测(正常值-常见异常-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的监测张元霞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控制,它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正常人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恒定,变化很小。

而在病理情况下,其变化及其敏感。

护理人员掌握生命体征的观察技能与护理是临床护理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体温: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又称为体和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

(一)正常体温:口温 36.3~37.2 ( 37.0 )肛温 36.5~37.7 ( 37.5 )腋温 36.0~37.0 ( 36.5 )(二)常见异常:1.体温过高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准)①低热体温37.3-38℃。

②中等热体温38.1-39.0℃。

③高热体温39.1-41.0 ℃④超高热 41℃以上2.体温过低临床分级:轻度 32~35℃;中度 30~32℃;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 23~25℃(三)测量注意事项:1.测量体温前后,应清点体温计数量,并检查有无破损。

手工甩表时,不可触及它物,防治撞碎。

切忌把体温计放于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 以免引起爆破。

2.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鼻腔手术或呼吸困难及不合作者, 禁用口腔测温;腋下手术、创伤、炎症、出汗多者、肩关节夹不紧者不宜测腋温;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禁忌肛温测量。

心肌梗死者不宜测肛温。

3.婴幼儿、危重者、躁动者应该专人看护。

4.病人如不慎咬碎体温计而吞下汞时 , 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 , 以免损伤唇、舌、口腔及食管和胃肠道粘膜 , 随后口服蛋清或牛奶 , 使蛋白与汞结合 , 延缓汞的吸收。

病情允许者可进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 如韭菜 ), 促进汞的排泄。

5.避免影响体温测量的各种因素。

(1)坐浴或灌肠后, 应间隔 30 分钟后, 方可测直肠温度。

(2)刚进食进水或面颊部冷、热敷后, 应间隔 30 分钟后, 方可测口腔温度。

(3)传染病病人应用专用体温计, 并单独进行清洁、消毒, 以防交叉感染。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二)规范要点1.在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告知患者并做好准备,避免影响测量的因素,如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

2.对于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的患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测量。

3.测腋温时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避免脱落。

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先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3-4厘米,3分钟后取出并用消毒纱布擦拭。

6.如果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应复测体温。

7.体温计消毒方法必须符合要求。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

12.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测量30秒。

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

13.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类型等情况。

14.危重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鼻孔前,观察棉絮吹动情况,并计数。

15.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16.选择宽窄度适宜的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17.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

如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应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量。

18.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19.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0.准确记录测量结果在护理记录单或体温单上。

21.告知患者或家属测量结果,如有异常,观察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病人的年龄、性别、意识、治疗情况;2、影响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因素(测前30 min 有无进食、剧烈运动、冷热敷等);3、病人的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合作程度;4、环境:安静、整洁、安全、光线充足。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已消毒的体温计(检查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C以下)、消毒液纱布、弯盘(内垫盛有消毒液的纱布)、秒表、笔、血压计(检查是否完好)、听诊器、记录本、必要时备棉花。

操作步骤: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向患者解释测生命体征的目的:(XX、今天根据病情给你测一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这样更有利于了解病情变化,那请你配合一下好吗?),婴幼儿、昏迷患者应向家属解释。

测体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暴露腋下,如果患者腋下有汗液,则用干毛巾轻轻擦干,体温计水银端放腋窝处紧贴皮肤, 指导病人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不能合作者由护士协助夹紧上臂),10 min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检视读数并记录, 体温计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弯盘内,协助病人穿衣,取舒适体位,手消并记录。

测脉搏: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病人手臂放舒适位置,手掌朝下,腕部伸展,护士将食、中、无名指的指端按在病人的挠动脉处,按压力适中,以能清楚测得脉搏搏动为宜,计数,正常脉搏测30Sx2;(异常脉搏应测lmin,脉搏细弱难以触诊,可用听诊器测心率1 min代替诊脉,见于心脏病、心律不齐或使用洋地黄药物的患者,2岁以下儿童等。

若发现病人脉博短细,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搏,计时1 min,记录心率/脉率/分)手消并记录。

测呼吸:测脉搏后,手仍按在病人的手腕上,观察病人胸部和腹部的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计数30Sx2;(异常呼吸及婴幼儿应测1 min,呼吸微弱或危重者,可用少许棉花置于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计数1 min,以得到准确结果)手消并记录。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1. 测量、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 。

判断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有无 异常。

2. 动态监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变化,分析热型,判断脉搏有无异常及伴随症状,间接了解心脏、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了解呼吸功能。

3. 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提供依据。

1评估患者并解释.(1)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采取至少两种方式核对患者, 以确认患者。

(2) 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测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痿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 搏、血压⑤。

(3 )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测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 患者准备:(1 )了解测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保持自然呼吸状态。

(3) 测量前若有剧烈运动、紧张、恐惧、吸烟、哭闹、情绪激动等,应休息 3.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 或手消毒,戴口罩。

4. 用物准备:(1) 治疗盘内备:体温计、容器两个(一为清洁容器盛放已消毒的体温计,另一为盛放测温后的体温计) 血压计、记录单及笔。

若测肛温,另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

(2) 清点、检查体温计(无破损、水银柱在 35 C 度以下)、血压计。

5.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1.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式(腋下、口腔、直肠) 。

2.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腋温 必要时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正中并贴紧皮肤,曲臂过胸,夹紧。

测量5〜10分钟。

对不能合作者,应协助完成。

▲ 口温 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 热窝,让患者紧闭口唇,勿咬,用鼻呼吸,测量3分钟后。

▲肛温 患者取侧卧、俯卧 或屈膝仰卧位,暴露测量部位,润滑肛表水银端,轻插入肛门3〜4厘米;婴幼儿可取仰卧位,护士一手握住患儿双踝, 提起双腿;另一手将已润滑的肛表插入肛门(婴儿 1.25厘米,幼儿2.5厘米)并握住肛表用手掌根部和手指将双臀轻轻捏拢,固定。

生命体征监测要求

生命体征监测要求

生命体征监测要求
1.新入院的病人监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连测3天.
2.如体温正常二级护理、三级护理改为每日一次,一级护理病人继
续监测每日四次。

3.如有异常不管是一,二,三级护理,体温在37。

5以上(含37.5),
每日测量四次;体温超过38。

5(含38。

5),每日测量六次,一直到体温降至正常三天后改为每日一次.
4.新入院的病人当天要测血压、血糖、体重、以后一律根据医嘱的
要求测量,血压和体重每周普测一次.
5.测量生命体征的时间段:
每日4次的体温、脉搏、呼吸- 早8:00、12:00、中16:00、晚20:00
每日一次的体温、脉搏、呼吸—中16:00
每日六次的体温、脉搏、呼吸—早4:00、8:00、12:00、中16:00、晚20:00、0:00。

每日一次的血压(qd)8:00
每日两次的血压(Bid)8:00、20:00
每日三次的血压(q8h)8:00、16:00、0:00
每日四次的血压(q6h)6:00、12:00、18:00、0:00.
每日六次的血压(q4h)4:00、8:00、12:00、16:00、20:00、0:00
如生命体征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严格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二、脉搏
脉 搏 的 测 量 部 位
是最常见 和最方便 的诊脉部 位
桡动脉测量方法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
将示指、中指、无 名指的指端按压在桡动脉 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清楚 的触及脉搏搏动为宜。
脉搏短绌应如何测量?
脉搏短绌者应由2
名护士同时测量,
一人听心率,另一
人测脉率,由听心
禁用于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患者;心肌 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
腋下有汗液,有助于散热,影响测量体温 的准确性
发热的程度
以口腔温度为准,发热程度可分为
✪低热 37.3℃~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0℃以上
体温计的消毒
ღ 浸泡于75%酒精30分钟后取出冲洗 ღ 放入另一消毒液容器内30min取出, ღ 再浸泡于冷开水中,略等片刻,取出 ღ 消毒纱布擦干,存放在有盖清洁盒内备测量 •袖带过窄 •袖带过宽
•被测肢体位置过高 •被测肢体位置过低 •袖带过紧 •袖带过松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偏高
注意事项
1. 血压计的准确性:定期检查及校对血压计。 2. 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做到四定:定时间、 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 正确选择测量肢体:偏瘫、一侧肢体外伤或手 术的病人测血压应选择健侧肢体。 4. 血压异常或听不清时,应重复测量,重测时, 先将袖带内气体驱尽,是汞柱降至“0”点,稍等 片刻再进行第二次测量,必要时,双侧对照。
南极冰站长原创作品
四、血压
正常血压值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
收缩压
90~140mmHg(12.0~18.6kPa)
舒张压

临床诊断中的病情监测与评估

临床诊断中的病情监测与评估

临床诊断中的病情监测与评估一、引言病情监测与评估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能够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判断治疗效果,并做出相应调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病情监测与评估方法及其具体技巧。

二、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是最常用的、最基础的病情管理方法之一。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在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测量准确性。

选择适当的仪器设备进行监测,并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测量。

2. 注意监测频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决定监测频率,比如每日定时监测或根据需要进行间断性监测。

3. 重点关注异常变化。

对于生命体征异常的情况,要及时记录,并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病情监测与评估方法。

其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其技巧:1. 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样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贫血、感染等情况。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需要注意样本的采集方式和处理条件,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2. 生化指标检查。

包括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项目。

在进行生化指标检查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饮食、药物等因素影响,避免结果出现误差。

3. 分子生物学检查。

如病原体核酸检测、基因突变检测等。

在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查时,要掌握相应的实验技术,保证样本的采集和处理符合标准要求。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通过使用放射线、超声波、磁共振等技术,对患者的内部器官和组织进行成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技巧:1. 放射线检查。

如X线摄影、CT扫描等。

在进行放射线检查时,要保证患者的照射剂量不超过安全范围,并且注意评估患者对放射线的过敏反应情况。

2. 超声检查。

通过超声波对患者进行检查。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要熟悉超声影像的解读方法和常见病变的特征,准确评估患者病情。

五、临床评分工具临床评分工具是一种客观评估患者病情的方法。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规范
(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项目
操作要点
评价要点
分 评价等级

仪表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符合要求 5 5 3 1
1.查问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值变化情况
了解完整、

正确
3 321
2.介绍自己,说明目的,征得同意
解释到位,
交流自然
5 531
评估 3.询问患者 30min 内是否有剧烈运动、进食、进冷热饮、
体位舒适
操作 中
2.患者适合测量腋温时,请患者胳膊外展(注意选 注 意 保 暖 和

择患者不测量血压的一侧),为其擦拭腋下
保护患者隐 3 3 2 1



3.再次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已甩至

符合要求
3 321
35°C 以下
4.将体温计水银柱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体 位 摆 放 正 3 3 2 1
量 动处,注意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3 321
8.计时,数 30s,所得结果乘以 2 为该患者每分钟 计 时 、 计 数
脉搏数
准确
3 321
9.脉搏测量完毕后,检查者手指仍放于原处,保
操作正确、
持诊脉姿势,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开始计数患者呼
3 321

熟练


10.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
帮患者取侧卧或者俯卧位,检查肛温计,润滑肛表 前端,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患者肛门 3~4cm,操作同时告知患者放松的方法和保持的时
同腋温 2—5 步
间,3min 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肛温计
脉 6.患者取卧位或者坐位,将手臂自然放好,手腕 患 者 卧 位 舒

生命体征的监测

生命体征的监测

生命体征的监测一、体温(T):体核温度,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1、正常范围:腋温:36.0℃—37.0℃口温:36.3℃—37.2℃肛温:36.5℃—37.7℃2、影响因素:⑴昼夜:正常人体温在24h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3—18时最高。

⑵年龄:儿童、青少年高于成年人,老年人低于青、壮年,新生儿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应加强护理。

⑶性别:成年女性平均比男性高0.3℃;女性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变化,在排卵期前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

⑷肌肉活动:剧烈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可导致体温升高。

⑸药物: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影响传入路径的活动并能扩张血管,增加散热,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

⑹其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的变化等。

3、体温过高(发热)(1)临床分级(以口温为例):低热:37.5℃—37.9℃中等热:38.0℃—38.9℃高热:39.0℃—40.9℃超高热41℃以上(2)发热过程及表现①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

②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③退热期(散热大于产热):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3)热型①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②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低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③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等。

④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

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4、体温过低(体温不升)(1)临床分级:轻度:32℃—35℃中度:30℃—32℃重度:<30℃(2)临床表现: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及呼吸减慢、皮肤苍白冰冷、躁动不安、嗜睡、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生命体征监测要求
1.新入院的病人监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连测3天。

2.如体温正常二级护理、三级护理改为每日一次,一级护理病人继
续监测每日四次。

3.如有异常不管是一,二,三级护理,体温在37.5以上(含37.5),
每日测量四次;体温超过38.5(含38.5),每日测量六次,一直到体温降至正常三天后改为每日一次。

4.新入院的病人当天要测血压、血糖、体重、以后一律根据医嘱的
要求测量,血压和体重每周普测一次。

5.测量生命体征的时间段:
每日4次的体温、脉搏、呼吸—早8:00、12:00、中16:00、晚20:00
每日一次的体温、脉搏、呼吸—中16:00
每日六次的体温、脉搏、呼吸—早4:00、8:00、12:00、中16:
00、晚20:00、0:00。

每日一次的血压(qd)8:00
每日两次的血压(Bid)8:00、20:00
每日三次的血压(q8h)8:00、16:00、0:00
每日四次的血压(q6h)6:00、12:00、18:00、0:00。

每日六次的血压(q4h)4:00、8:00、12:00、16:00、20:00、0:00
如生命体征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严格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