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附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1.“重走长征路”最合适的旅游线路是()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吴起镇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因为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突破敌人的四到封锁线,度过湘江,改向贵州;渡过乌江,攻克贵州重镇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然后历经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
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
A符合题意;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向西,向北穿过11各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但是没有经过上海,BD不合题意;长征也没有经过武汉,C不合题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2.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C.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D.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长征”可知,这次会议是召开于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择C项。
3.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四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井冈山会师、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和遵义会议,这几个事件分别发生在1928年4月、1921年7月、1927年8月1日和1935年1月,其中②最早,④最晚,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A.吴起镇会师B.红一、四方面军会师C.红二、四方面军会师D.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2. “远征红军智勇全,遵义选帅毛委员。
冲破教条与分裂,拨开迷雾见青天。
”此诗中“遵义选帅毛委员”指的是()A.选举毛泽东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B.选举毛泽东作为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C.肯定了毛泽东进攻贵州的正确主张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3.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
其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四渡赤水B.过雪山草地C.渡过金沙江D.井冈山会师4.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5.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
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生死攸关历史转折B.长征会师伟大胜利C.革命圣地战略后方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
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7.《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训练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训练题及答案【基础达标】1.“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红军战略转移的原因是( )A.北上抗日的需要B.传播革命火种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2.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B.召开时间是1935年底C.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3.在长征途中,红军摆脱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A.攻占遵义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强渡大渡河4.某学校组织了以“我的长征”为主题的活动,该校师生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A.湘江B.湘西C.遵义D.泸定桥5.读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图片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点。
(2)在图中地点②处发生了什么事件?有何重要意义?(3)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哪些?【能力提升】1.“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这段歌词反映的史实是( ) A.四渡赤水河B.召开遵义会议C.飞夺泸定桥D.甘肃会宁会师2.蒋介石在1935年5月11日曾写道:“他们全部渡过金沙江,而我军各部迟滞呆笨,被其玩弄欺诈,殊为用兵一生莫大之耻辱。
”此时蒋介石口中的“他们”( )A.正准备从瑞金出发 B.正在召开遵义会议C.尚未到达吴起镇D.顺利完成会宁会师3.“长征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进取。
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会宁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会宁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会宁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会宁4.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练习题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是位于我国某省会宁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根据你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这一纪念塔应该在今天的()A.江西省B.四川省C.甘肃省D.陕西省2.在“弘扬长征精神”宣传活动中,小武模拟“重走长征路”,正确的行程是()①遵义②瑞金③吴起镇④泸定桥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3.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挡。
”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
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湘江战役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甘肃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④⑥③⑤B.①②⑤③④⑥C.②①④⑥⑤③D.①③④②⑥⑤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5.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A.瑞金B.延安C.大别山D.井冈山6.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A.遵义会议B.会宁会师C.井冈山会师D.吴起镇会师7.“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歌,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美蒋勾结,发动内战8.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9.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A.千里跃进大别山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两万五千里长征D.开辟敌后战场10.“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练习题1.与前四次反“围剿”相比,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在军队数量上占优势B.中共中央推行“左”的错误主张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D.国民党武器装备好2.“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摘自《长征组歌》。
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C.与敌人决战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3.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4.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A.井冈山会师B.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5.“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
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
”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6.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7.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下图有关的是()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8.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
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该有()①井冈山②瑞金③遵义④南京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0.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于()A.吴起镇B.井冈山C.遵义D.南京1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A.吴起镇会师B.红一、四方面军会师C.红二、四方面军会师D.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2. “远征红军智勇全,遵义选帅毛委员。
冲破教条与分裂,拨开迷雾见青天。
”此诗中“遵义选帅毛委员”指的是()A.选举毛泽东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B.选举毛泽东作为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C.肯定了毛泽东进攻贵州的正确主张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3.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
其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四渡赤水B.过雪山草地C.渡过金沙江D.井冈山会师4.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5.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
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生死攸关历史转折B.长征会师伟大胜利C.革命圣地战略后方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
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7.《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练习(含答案)-word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说的“伟大的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红军长征D.跃进大别山2、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在这一年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
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是()A.四渡赤水B.强渡大渡河C.飞夺泸定桥D.翻雪山过草地3、“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当。
”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
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湘江战役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甘肃会宁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④⑥③⑤B、①②⑤③④⑥C、②①④⑥⑤③D、①③④②⑥⑤4.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B.台儿庄战役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5.“红军不怕远征难”,毛泽东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下面这首气势磅礴的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描写的事件不包括()A.巧渡金沙江B.飞夺泸定桥C.过雪山草地D.井冈山会师6.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A.遵义会议B.会宁会师C.井冈山会师D.吴起镇会师7、历史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该老师讲解的主题是()A.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B.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艰苦斗争C.中国工农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斗争D.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二、材料解析题8、毛泽东的诗词《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017部编_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_第17课_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蒋介石的魔爪”具体是指(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北伐战争C.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D.南昌起义2.右图所示雕塑上的文字上为“长征从于都出发”,下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如果要求你给雕塑加上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你会选择( )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3.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
”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二大D.八七会议4.在某红色旅游景点,导游介绍说:“这里召开的一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这一景点是在( )A.遵义B.南昌C.广州D.嘉兴5.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叙述不准确的是( )A.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B.解决了张国焘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C.确定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6.“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7.“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捕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以下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使红军打退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B.它为中共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C.它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它体现了红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8.红军长征途中,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事件是( )A.四渡赤水河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突破乌江9.右图所示是位于我国某省会宁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带答案)
二、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要求:自学课本,找出长征过程中红军两次会师的时间、地点、双方和意义,红军
长征的历史意义。
1.两次会师: (1)吴起镇会师: 1935 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
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会宁会师: 1936 年10月, 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 会宁地区,
点拨:第(3)问通过图片及其文字介绍来分析作答。 尝试解答:(3)军事: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自然:恶劣的自然环境;生活:面临 着食物的匮乏。
【创造奇迹 感悟精神】 材料四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 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歌唱领袖毛 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随堂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要求:自学课本,说出红军长征的原因、起止时间,记忆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和 意义,简述长征的路线。 1.原因:红军第 五 次反“围剿”中,由于博古和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 的错误,导致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经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末复习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是( D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受挫C.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编辑出版的红星报上发表了题为红军抗日先遣队已过闽江的报道。
这说明红军即将进行( C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万里长征D.百团大战3.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在这一年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
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是( A )A.四渡赤水B.强渡大渡河C.飞夺泸定桥D.翻雪山过草地4. 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C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5.在国庆长假去贵州旅游时,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导游介绍了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
你认为正确的是( A )A.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B.决定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C.决定派红四军到赣南、闽西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D.确定由朱德负责中央红军长征中的最高军事指挥6. 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B )A. 占领遵义后B. 渡过金沙江后C. 四渡赤水后D. 翻越大雪山后7.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D )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8.某中学计划暑期组织学生游学,计划之一是“重走长征路”,请你为学校选择最合适的游学路线( A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9.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A.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B.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5.“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歌词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D ) A.四渡赤水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爬雪山、过草地
6.毛泽东于 1935 年 10 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
顺,观点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 为党的指导思想,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暑假到了,某校将暑期“研学旅行”基地定在遵义。你认 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D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武装反抗,创建军队 D.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4.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红军长征的经过。按事件发生时间的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C )
(2)材料二蒋介石的电文反映出什么问题? 蒋介石承认了红军纪律严明,对人民利益秋毫无犯。
(3)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说“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 党人赢得了中国”。请说明他这样说的理由。 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并保存了党和红军的 基干力量,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开创了中国革命 新局面,为抗日战争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打下了基础。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与前四次反“围剿”相比,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 反“围剿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B ) A.国民党在军队数量上占优势 B.中共临时中央推行“左”倾错误主张 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 D.国民党军队武器装备好
2.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选举毛泽 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中央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 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 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 看,遵义会议(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1.“重走长征路”最合适的旅游线路是()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吴起镇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因为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突破敌人的四到封锁线,度过湘江,改向贵州;渡过乌江,攻克贵州重镇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然后历经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
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
A符合题意;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向西,向北穿过11各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但是没有经过上海,BD不合题意;长征也没有经过武汉,C不合题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2.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C.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D.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长征”可知,这次会议是召开于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择C项。
3.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四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井冈山会师、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和遵义会议,这几个事件分别发生在1928年4月、1921年7月、1927年8月1日和1935年1月,其中②最早,④最晚,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练习题-自定义类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1.童小鹏在《离开老家的一天》一文中写道:“这次离开根据地,当然是为了实现新的战略……反攻敌人,深入到敌人的深远的后方去消灭敌人……”这说明长征的目的是()A. 实现红军战略转移B. 宣传党的政治主张C. 建立新革命根据地D. 摆脱“左”的错误路线2.从1933年9月到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经过一年苦战,反围剿失败。
随后,中国工农红军()A. 转入农村,发动群众B. 战略转移,北上抗日C. 挺进中原,战略反攻D. 战略决战,逐鹿中原3.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歌。
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原因是()A. 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B. 扩大革命根据地C. 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农村进军D. “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4.“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
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
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这段歌词直接反映的史实不包括()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 遵义会议召开C. 长征冲破敌军重重包围D. 红军到达陕北5.斯诺写到:“当今时代无与伦比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
与这一评价无关的是A. 总行程约二万五千里B. 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C. 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D. 克服雪山草地等艰难险阻6.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B.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C.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D. 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7.某旅行社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旅行探险活动。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练习(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1题博古、李德等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等口号,是为了( )A.反抗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B.促进长征的到来C.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D.夺取毛泽东的权力第2题下图这栋建筑能够成为红色旅游景点的原因是在此(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召开的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D.洗刷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耻辱第3题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
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会宁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⑦四渡赤水A.①⑦②⑥④③⑤B.①②④⑦⑥③⑤C.①②④⑥⑦③⑤D.①⑦②④⑥③⑤第4题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
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于吴起镇,长征结束第5题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A.瑞金B.遵义C.会宁D.吴起镇第6题2019年是长征胜利结束83周年,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八年级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第7题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部编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基础知识】知识点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缘由:红军第________次反〝围歼〞失利。
2.末尾时间:________年10月。
3.前期:突破朋友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强渡乌江——攻克________。
4.遵义会议(1)时间:________年1月。
(2)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一定了________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________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意义:末尾确立以__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途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位置,在极端危殆的时辰,援救了党,援救了______,援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___。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__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
知识点2过雪山草地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____________,佯攻贵阳(打乱朋友的追剿方案)―→渡过________(跳出朋友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________________―→翻雪山―→过草地―→打破腊子口―→进入甘肃。
知识点3红军成功会师陕甘1.两次会师(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抵达陕甘革命依据地的________,与陕北红军成功会师。
(2)________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抵达甘肃会宁地域,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成功会师。
____________会师,宣告长征成功完毕。
2.长征成功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革命派消灭红军的希图,保管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气,使中国革命____________。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___________,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达标练习】1.〝王明路途滔天罪,五次‘围歼’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红军战略转移的缘由是()A.北上抗日的需求B.传达革命火种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D.第五次反〝围歼〞的失利2. 某学校组织了〝我的长征活动〞,该校师生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能够经过的中央是()A. 湘江B. 湘西C. 遵义D. 泸定桥3.以下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末尾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途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位置B.召开时间是1935年底C.在极端危殆的时辰,援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4.在长征途中,红军摆脱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跳出了朋友包围圈的军事举动是()A.攻占遵义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强渡大渡河5.读图,回答以下效果。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
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1927年,革命遭到了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20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
”材料中“遭到挫折”指的是()A.第一次反“围剿”B.第二次反“围剿”C.第三次反“围剿”D.第五次反“围剿”2.一位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某次战略转移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行军”指的是()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秋收起义D.武昌起义3.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
”这次会议()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5.“1935年3月20日夜,刚刚三渡赤水的红军主力离开隐蔽地,居然又重新向东回头,再次在二郎滩、太平渡等地渡过赤水。
”这次军事行动()A.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B.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6.2021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
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
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A.瑞金—遵义—乌江—吴起镇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赤水—乌江—会宁D.瑞金—遵义—金沙江—会宁7.下面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 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状元成才始路 ,国民党反动派对中 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
状元成才路
“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战略转移。
(1)原因:
1933年秋,蒋介石调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 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 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 “左”的错误,红军英勇状元奋成才路 战一年,付出了重大 牺牲,也没能打破状元成才敌路 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 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 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的贵州前进。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 重镇遵义。
3.遵义会议。
(1)会议举行时间:1935年1月
(2)会议主要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状元成才路
“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状元成才路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二、过雪山草地
1.背景
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 状元成才路
斗力。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艰难征程
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 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 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重 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原因是( C )
A.为了北上抗日 B.为了把革命形势推状向元成才路 全国
状元成才路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 雪皑皑,野茫茫,爬雪山,过草地,红军长征经 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而在这无数艰难险阻中, 最难的还是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长征途中,
标志着红军跳出敌人重状元重成才路 包围的是( B )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
过草地
相关史事:
泸定桥是大渡河上的一座铁索桥,长30余丈, 铁索上铺着木板。红军到达泸定桥时,敌人已把桥 上的木板全部拆除,只剩下13条光溜溜的铁索。红 军挑选了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抓 住铁索匍匐前进,向敌人发起进攻,后面的战士边 爬边铺桥板。对岸守桥的敌人被红军的猛烈攻击吓 呆了,他们燃起大火,企图阻止红军前进。突击队 员冲过火海,击溃敌人,占领了对岸桥头。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开始: 1934年10月,中共中
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 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3)受挫: 红军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但人员损失惨重,只剩下三万多人。博古等 人执意要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但 敌人已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
(4)抉择: 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
长征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
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 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 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 命的新局面。
第五次反“围 剿”失利
召开遵 义会议
长征
红军三大主力 在会宁会师
挽救了中国革命
随堂练习
1. 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主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A.攻占遵义 状元成才路
B.巧渡金沙江
C.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D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强渡大渡河 D.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3)会议意义: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 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 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关史事:
遵义会议后,中央常委进行分工:由张 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 军事。随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 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 军事指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点击图 片播放
目标导航
1. 知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和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原 因。
2. 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掌握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典型事例,体会红军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长征结束: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 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 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状元成才路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
状元成才路
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 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